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浙教版八上§2.3 大氣的壓強(1)學案姓名[學習目標]1、舉例說明大氣壓強存在的現象;2、了解測量大氣壓的工具及標準大氣壓的數值;3、能運用大氣壓解釋相關的現象。一、知識點梳理:1、地球表面存在大氣層,大氣會 對處于其中的物體產生力的作用;大氣的壓強簡稱 ;2、生活用利用大氣壓工作的生活用品舉例: 、 、 等;3、歷史上,證明大氣存在且很大的實驗名稱是 ;4、測量大氣壓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空盒氣壓計的優點是攜 帶和使用比較方便,而 的優點則是測量較精確。5、標準大氣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標準大氣壓與 的水銀柱產生的壓強相等,其數值相當于在 1厘米2的面積上施加約 的壓力。7、不同高度處大氣壓是不同的,在起降的飛機里,人耳會有不舒適的感覺。這是因為大氣壓隨著 發生了變化,高度越 高,大氣壓越 。二、例題講解例題1、小江想用空易拉罐來體驗大氣壓強的存在,下列操作能達到目的的是( )A.用手捏易拉罐,易拉罐變癟 B.用注射器抽取密封易拉罐中空氣,易拉罐變癟C.讓易拉罐從高處下落,易拉罐變癟 D.將密封易拉罐置于深水中,易拉罐變癟 例題2、在瓶內點燃浸過酒精的棉花,然后用剝皮的熟雞蛋堵住瓶口,雞蛋就會進入瓶內,這是因為( )A.瓶口由于熱脹,使雞蛋掉入瓶中 B.瓶內氣體把雞蛋吸入瓶中C.瓶內空氣壓強變小,外界大氣壓把雞蛋壓入瓶中 D.雞蛋受重力作用例題3、實驗表明,中空雙層玻璃窗的隔熱性能與兩層玻璃間空氣壓強有關,實驗測得中空雙層玻璃內外溫差與中間空氣壓強的關系如圖所示,則中空雙層玻璃中間空氣壓強( )A.等于大氣壓強時,沒有隔熱效果 B.小于10-1 Pa時,隔熱效果變差C.在10-1~102Pa時,隔熱效果最好 D.等于10-3Pa時的隔熱效果比104Pa時好(例題4圖) (例題5圖)例題4、如圖,取一個裝有適量帶色的水的瓶子, 一個兩端開口的且上面畫上刻度細玻璃管,使玻璃管穿過與瓶子密封的橡皮塞插入水中,從管子上端吹入少量的氣體,使水沿玻璃管上升到瓶口以上( )A. 此時瓶內氣壓等于瓶外氣壓B. 管內液體上升是由于瓶內氣壓大于瓶外氣壓C. 拿著該裝置由一樓到二十樓管內液面會不斷下降D. 拿著該裝置由一樓到二十樓管內液面會保持不變例題5、在驗證大氣壓存在的覆杯實驗中,某同學認為:“實驗中紙片不掉落完全是因為紙片被杯口的水粘住了,而與大氣壓無關。”下列能幫助該同學改變這種想法的實驗是( )A. 如圖甲,換用不同種類的紙片做覆杯實驗,紙片都不掉落B. 如圖乙,覆杯實驗中將杯口朝向不同方向,紙片均不掉落C. 如圖丙,將一張濕紙覆蓋在空杯子的杯口,倒轉杯子紙片不掉落D. 如圖丁,在密閉鐘罩內做覆杯實驗,抽出鐘罩內空氣的過程中紙片掉落三、隨堂練習:1、利用大氣壓的例子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下列實例中不是利用大氣壓作用的是( )A. 人的正常呼吸活動 B. 人利用吸管喝飲料C. 利用打氣簡給自行車打氣 D. 護土打針時,利用注射器吸取藥液2、小亮同學從超市買來一個玻璃瓶裝的鐵皮蓋罐頭。想把瓶蓋打開,可是怎么也擰不動。小亮的哥哥用螺絲刀沿瓶蓋的邊輕輕撬了幾下,一擰就打開了,這主要是因為用螺絲刀撬瓶蓋可以( )A. 減小瓶內外氣體的壓力差 B. 減小瓶蓋與瓶口的接觸面積C. 增大瓶蓋直徑,減小瓶蓋側壁對瓶的壓力 D. 由于撬了蓋的一邊,而增大了蓋的另一邊的壓力3、下列現象不能說明大氣壓存在的是( )A. 堵住茶壺蓋上的小孔,茶壺里的水就不容易被倒出來B. 用塑料吸管能把飲料吸入口中C. 人潛水時感覺胸口很悶D. 兩塊玻璃板的表面用水浸濕,將兩塊合在一起,很難分開4、如圖所示的現象中,不是大氣壓強引起的是( )A. 用吸管能吸飲料 B. 救生錘能擊碎車窗玻璃 C. 吸盤能吸附在墻上 D. 水杯倒置水沒流出5、用吸管可以把易拉罐中的飲料吸到嘴里,這是由于( )A.人對飲料產生吸引力的作用 B.吸管本身有吸飲料的作用C.大氣壓作用在液面上的結果 D.液體壓強的作用6、大氣壓的大小可以用 或 進行測量。大氣壓的大小隨高度的增加而 。在海平面附近,大氣壓的數值接近于 帕(或 汞柱),通常把這個大氣壓稱為 。7、右圖是某同學自制的氣壓計和溫度計,瓶內裝的是紅色的水。(1)圖中 瓶(填“甲”或“乙”)為自制氣壓計。(2)該同學將氣壓計從1樓拿到5樓的過程中,觀察到管內水柱發生了變化,記錄如下:從表中數據可以知道大氣壓強隨高度的升高而 。四、課后練習:1、下面事例中,不能證明大氣壓強存在的是( )A.用吸管能從汽水瓶中把汽水吸入口中 B.用注射器吸取藥液C.水往低處流 D.吸盤式掛鉤能緊貼在墻壁上2、我們生活在大氣“海洋”的底層,承受著大氣對我們的壓強——大氣壓。下列有關大氣壓強的敘述正確的是( )A.馬德堡半球實驗測出了大氣壓值 B.大氣壓的數值為1.01×105帕C.大氣壓的方向豎直向下 D.海拔越高的地方,大氣壓越小3、我們生活在大氣“海洋”的底層,承受著大氣對我們的壓強——大氣壓。下列有關大氣壓強的敘述錯誤的是( )A.馬德堡半球實驗有力證實了大氣會產生很大的壓強B.1標準大氣壓的數值約為1.01×105 帕C.大氣壓的方向是向各個方向的D.海拔越高的地方,大氣壓越大4、“天氣預報瓶”的創意新品如圖所示,A為玻璃管與大氣相通,B為密閉的玻璃球,A與B下部連通,內裝有紅墨水,小濱仿制了一個,發現比較靈驗,當A管液面明顯上升時,往往轉為陰雨天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管越粗,越容易看出天氣的氣壓變化B.A管和B管液面相平時,瓶內氣壓等于外界大氣壓C.A管液面上升時,顯示大氣壓變大D.B球內裝有較多紅墨水,會增大瓶內溫度變化造成的于擾(第4題圖) (第5題圖)5、如圖所示,在托里拆利實驗中,測得玻璃管內水銀面比水銀槽內水銀高出760mm,能使這個高度差改變的做法是( )A.使玻璃管稍下降一點 B.把玻璃管稍稍往上提一提C.將玻璃管稍微傾斜一點 D.把實驗移到高山上去做6、關于大氣壓強,下面幾種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大氣壓強是由于大氣有重力而產生的,所以它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B. 離地面越高,大氣壓強越大,所以宇航員需穿特制服裝上天C. 同一地點大氣壓是不變的,因同一地點海拔高度相同D. 以上說法都有錯誤,均不正確7、在解釋“ 將鋼筆插人墨水瓶中灌墨水”時,用到下面五句話:①筆囊里的空氣壓強減小;②用手指擠壓筆囊外的簧片;③松開手指;④墨水在大氣壓作用下,進入筆囊;⑤筆囊排出部分空氣,體積減小。這五句話的合理順序是( )A. ②③①④⑤ B. ②⑤④①③ C. ②③⑤①④ D. ②⑤③①④(第7題圖) (第8題圖)8、某同學在玻璃杯內盛滿水,杯口蓋上一張硬紙片,然后托住紙片,將杯子倒置或傾斜,水都不流出,紙片也不掉下,如圖所示。下列對整個探究活動的分析正確的是( )。A. 探究的問題:大氣壓強有多大B. 探究的假設:大氣對各個方向都有壓強C. 探究的目的:研究水的重力與大氣壓力的關系D. 探究的結論:大氣對各個方向的壓強大小相等9、某人用嘴將小空瓶內的空氣吸出,小瓶馬上掛在嘴唇上,主要原因是( )A. 嘴把瓶子吸住 B. 瓶內所剩的空氣作用的結果C. 嘴邊的唾液把瓶粘住 D. 大氣壓把小瓶壓在嘴唇上10、《瓶中取袋》實驗中“將塑料袋從瓶內拉出來時,越拉越吃力”這一現象解釋正確的是( )A.塑料袋內的氣體不斷被擠出 B.塑料袋外的大氣壓越來越大C.瓶與塑料袋間的氣壓越來越大 D.塑料袋內外的氣壓差越來越大(第10題圖) (第11題圖) (第12題圖)11、如圖示的裝置做“噴泉實驗”,這個實驗可以說明:①容器A里的氣壓大于大氣壓;②容器A里的氣壓小于大氣壓;③噴泉停止時,容器A中的氣壓等于大氣壓④噴泉最后如能將水灌滿A球,說明噴泉前A球內為真空。上述四點說明中,正確的是( )A. 只有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②③④12、如圖是用水銀氣壓計在不同海拔處測出的大氣壓值,從數據可以得到的結論是 。請從表中查出海拔大約為1千米處的烏魯木齊的氣壓為 千帕;若測得山上某處氣壓約為80千帕,則該處的海拔是 千米。13、在生活中,我們有時因為生病而需要打針輸液。輸液示意圖中,藥瓶瓶口插有兩根管子,其中C管的作用是利用 使藥液從A管中順利流出;針頭的表面做得非常光滑,這是為了 以減輕病人的痛苦。若要提高輸液速度,除了放大調節器外,還有一個簡便的方法就是 。(第13題圖) (第14題圖)14、生活中處處有科學,以下兩個現象可能你都看到過:①喝牛奶時,把吸管插入牛奶盒中往里吹氣,迅速放開,牛奶從吸管中噴出;②把在室溫下吹鼓的氣球放在火爐附近,過一會兒, 氣球就爆破了。(1)由以上現象進行猜想:當氣體的體積一定時,氣體壓強可能與氣體的________和________有關。某同學用實驗來研究燒瓶內水面上方的氣體壓強;(2)把細玻璃管插人裝有半瓶水的密閉燒瓶中,如圖甲所示。從細管上端往燒瓶里吹氣,瓶內氣體壓強________(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迅速放開,觀察到細玻璃管內水柱上升到a位置,如圖乙。(3)接著用手握住燒瓶的瓶頸,使瓶內氣體的溫度升高,壓強增大,請你在圖中畫出細玻璃管內水柱所上升的大致位置b。(4)若控制其他條件相同,換用內徑不同的細玻璃管進行上述實驗,則管內水柱上升的高度會 (選填“相同”或“不同”),理由是 。15、某科學實驗小組利用注射器、彈簧測力計、刻度尺等器材測量大氣壓強的值,實驗步驟如下:(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簡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__。(2)如圖甲所示,用細尼龍繩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頸部,使繩的另一端與彈簧測力計的掛鉤相連,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動注射器筒,當注射器中的活塞剛被拉動時,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29.9牛。如圖乙,用刻度尺測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長度為________厘米,計算出活塞的橫截面積為________。(3)同學們通過計算發現實驗誤差較大,請分析該實驗過程中導致誤差的因素(請寫出兩條):① ;② 。參考答案:一、知識點梳理:1、 向各個方向 大氣壓2、塑料吸盤、飲料吸管、膠頭滴管、針筒吸藥液、抽水機等(合理均可);3、馬德堡半球實驗;4、空盒氣壓計 水銀氣壓計 空盒氣壓計 水銀氣壓計5、1.01×105Pa6、760毫米高 10牛7、高度 高 小二、例題講解:例題1、B解析:A、用手捏易拉罐,手對易拉罐施力,使易拉罐變癟,與大氣壓無關,A不符合題意;B、用注射器抽取密封易拉罐中的空氣,使里面的氣壓變小,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變癟,B符合題意;C、易拉罐從高處下落撞擊地面,地面給易拉罐一個很大的力,使易拉罐變癟,與大氣壓無關,不符合題意;D、因為液體內部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將密封易拉罐置于深水中,受到水的壓強很大,而使易拉罐變癟,與大氣壓無關,不符合題意;故只有B符合題意。例題2、C解析:瓶內空氣被酒精加熱溫度升高,當用雞蛋堵住瓶口后,棉花逐漸熄滅,瓶內氣體溫度下降,壓強減小,外界大氣壓大于瓶內空氣壓強,在外界大氣壓作用下,雞蛋就被壓進入了瓶內,故C符合題意。例題3、D解析:A.根據圖像可知,當玻璃內空氣壓強等于105Pa時,此時內外溫差仍然存在,具有隔熱效果,故A錯誤;B.小于10-1Pa時,內外溫度差很大,隔熱效果很好,故B錯誤;C.在10-3~10-1Pa時,內外溫度差最大,隔熱效果最好,故C錯誤;D.10-3Pa時的溫差大于104Pa時的溫差,因此前者隔熱效果更好,故D正確。例題4、B解析:從管子上端向瓶中吹入少量氣體,空氣質量變大,體積不變,瓶內氣體壓強變大,迫使管內液體上升;此時瓶內封閉氣體壓強P等于大氣壓p0與玻璃管內水柱產生的壓強之和,即p=p0+ρgh,h為玻璃管內水柱的高度;當拿著該裝置由一樓到二十樓,高度在升高,大氣壓會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瓶內氣體壓強p不變,而外界大氣壓變小,所以h應變大,管內液面會不斷升高,故ACD錯誤,B正確。例題5、D解析:既然該同學認為紙片不下落與大氣壓強無關,不妨我們可以設法將大氣壓強去掉,如果此時紙片仍然沒有下落,那么它的觀點正確,否則它的觀點錯誤。根據圖片可知,可以將這個杯子放在密閉鐘罩內,然后不斷的抽出空氣即可,故D正確,而A、B、C錯誤。三、隨堂練習:1、C 2、A 3、C 4、B 5、C6、空盒氣壓計;水銀氣壓計;降低;1.01×105;760毫米;標準大氣壓7、(1)乙 (2)減小四、課后練習:1、C 2、D 3、D 4、B 5、D 6、D 7、D 8、B 9、D 10、D11、C 12、大氣壓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90;213、大氣壓;減小摩擦;增大藥瓶與手的相對高度(意思相近即可)14、(1)質量;溫度(2)增大(3) (4)相同;液體壓強與液體的密度和深度有關15、(1)排盡注射器內的空氣(2)6.00;3.3厘米2(3)空氣沒有排盡;橡皮帽密封性不好有摩擦等(答案合理即可)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清風明月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浙教版八上科學§2.3大氣的壓強(1)教學設計課題 2.3大氣的壓強(1) 單元 二 學科 科學 年級 八上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選自浙教版八上科學第二章第3節,大氣壓強是學習了地球的大氣層之后的進一步學習,感受大氣壓的存在并且測量大氣壓的大小,此前還學習了水的壓強,這部分內容的學習還為后續學習風和降水的形成奠定基礎,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因此本節內容的學習體現了知識的延續性和邏輯性,起到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 本節內容擬用3課時完成教學。第1課時主要介紹大氣壓強的存在、大氣壓強的大小;第2課時主要介紹大氣壓強對人類的影響;第3課時重點介紹氣體的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本節課為第1課時,要求通過學習,學生能認識到大氣壓強的存在,知道大氣壓強的大小,并能解釋生活中的相關現象。學習目標 科學觀念:舉例說明大氣壓強存在的現象,了解測量大氣壓的工具及標準大氣壓的數值;能運用大氣壓解釋相關的現象; 科學思維: 通過生活現象分析,感知大氣壓強的客觀存在;體會科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探究實踐:通過小實驗現象和生活現象分析等多種方式來感知大氣壓強的存在,體會大氣壓的值很大;態度責任:認識到大氣壓的重要性,增強對大氣壓強的認識,體會科學對人類生活的影響。重點 大氣壓強的客觀存在;大氣壓強的大小;難點 分析大氣壓強產生的生活現象;大氣壓強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1、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 (1)液體由內部向 方向都有壓強; (2)壓強隨 而增加; (3)在同一深度,液體 的壓強相等; (4)液體壓強跟 有關,液體密度越 ,壓強也越大; (5)液體內部壓強的大小可以用 來測量。 2、液體內部存在壓強的原因: 。 提出新的疑問:氣體是否也一樣呢? 導入新課講授新課 活動:覆杯實驗1)將硬塑料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如圖), 并倒置過來,放手后看到什么現象? 現象: 。 分析: ①杯內充滿 ,用手按住硬塑料片時,塑料片受到的力有 ,硬塑料片靜止不掉落,所以,這些力的大小關系: ; ②放手后,硬塑料片受到的力中少了F手,其他的力還存在且大小不變,所以其余幾個力的關系: ;即硬塑料片受到不平衡力的作用,結果掉落下來。 2)接著,將杯子水平放置并裝滿水(不留氣泡),再用硬塑料片放在杯口,用手按住,并倒轉,放手后觀察現象。 分析: ①杯內裝滿水后沒有空氣,裝置時,硬塑料片受到的力: ; ②杯內充滿水,放手后,硬塑料片靜止不掉落,塑料片受到的力的大小關系: ; 說明: ; 3)再慢慢將(2)中的杯子的杯口向各個方向轉一圈,如圖,又看見什么現象?這又說明了什么? 歸納:一、大氣壓強 1、大氣壓強: 大氣對浸在它里面的物體產生的壓強叫大氣壓強,簡稱大氣壓或氣壓。 2、各個方向都有大氣壓: 大量現象表明,大氣會向各個方向對處于其中的物體產生力的作用。 3、大氣壓很大。 活動:用吸管吸牛奶,請你觀察牛奶盒會發生什么變化,并對觀察到的現象作出解釋。活動:(附視頻)取一只將一只剝殼的鴨蛋和一個集氣瓶,鴨蛋放在瓶口時恰好不會掉進瓶內。然后,取出鴨蛋,將一小團燃燒的棉花放在瓶內,并迅速將鴨蛋放在瓶口。觀察現象,并合理解析。[參考:解析:棉花在瓶內燃燒,瓶內一部分空氣逸出,且瓶內剩余空氣逐漸冷卻,使瓶內氣壓小于外界氣壓,于是空氣將鴨蛋壓入瓶內的。] 二、馬德堡半球實驗: 1、馬德堡半球實驗: 早在1654年,德國馬德堡市市長格里克在馬德堡市公開表演了一個著名的實驗:他將兩個直徑為 30多厘米的空心銅半球緊貼在一起,用抽氣機抽出球內的空氣,然后讓馬向相反的方向拉兩個半球。直到兩邊的馬各增加到 8匹時,才把半球拉開。 2、模擬實驗: 現實也有供教學用途的仿制品,用作示范氣壓的原理,它們的體積也比當年的半球小很多。 現象:抽掉的空氣越多,半球所受大氣壓力越大,兩個半球越不容易分開。 3、馬德堡半球實驗的目的: (1)有力地證實了大氣壓強的存在; (2)證明了大氣壓強是很大的。 視頻:馬德堡半球實驗閱讀:吸盤——動物身上的馬德堡半球 三、大氣壓強的大小: 1、大氣壓強的大小: 1標準大氣壓等于760毫米汞柱等于76厘米汞柱,約1.01×105帕。 物理含義: 1厘米2的面積上施加約10牛的壓力。 1標準大氣壓可以支撐約10.3米高的水柱。 2、測量工具: ① 空盒氣壓計: 空盒氣壓計上有兩行刻度,分別以百帕(hPa)和毫米汞柱(mmHg)為單位。1毫米汞柱約為133帕。 優點:攜帶和使用比較方便。 ② 水銀氣壓計 水銀氣壓計內有一支細玻璃管,管內水銀柱的高度會隨大氣壓的變 化而變化。讀出的水銀柱高度為多少毫米,大氣壓即為多少毫米汞柱。3、影響大氣壓的因素: (1)大氣密度和海拔高度: 海拔越高的地方空氣密度越小,氣壓越低;高度越低,大氣壓越大; (2)溫度: 氣溫升高時空氣密度變小,所以氣溫高時大氣壓比氣溫低時要小些,所以冬天的氣壓比夏天的高; (3)濕度: 水蒸氣的密度比空氣密度小,當空氣中含有較多水蒸氣時,空氣密度要變小,大氣壓也隨著降低。所以晴天的氣壓比陰雨天高。 討論交流: 飛機起飛或降落時,人耳會有不舒適的感覺。這是為什么?[參考:這是因為大氣壓隨著高度升高而變小。當飛機起飛或降落時,高度迅速變化引起鼓膜外的氣壓急劇變化,但鼓膜內的氣壓還來不及調整,造成鼓膜內外氣壓不同而不舒適。對策:張口)4、大氣壓強的應用: 從覆杯實驗活動中獲知大氣壓強的存在,關鍵是受力分析通過比較獲得大氣壓的存在活動并解釋大氣作用下的瓶吞蛋現象運用知識解釋現象歷史事件對大氣壓強的認識模擬實驗在物理研究的重要性大氣壓強的大小,只要求記憶不要求實驗過程理解標準大氣壓的數值與含義了解大氣壓的測量儀器了解影響大氣壓的因素,知道大氣壓是變化 的大氣壓強在生活和生產中應用廣泛,為下1課時“大氣壓與人類的關系”作準備課堂練習 1、下面事例中,不能證明大氣壓強存在的是( C )A. 用吸管能從汽水瓶中把汽水吸人口中 B. 用注射器吸取藥液C. 水往低處流 D. 吸盤式掛鉤能緊貼在墻壁上2、登上數千米高山的登山運動員,觀察所帶的溫度計和氣壓計,從山下到山頂氣壓和溫度的變化正確的是( D ) A.氣壓上升,氣溫上升 B.氣壓下降,氣溫上升C.氣壓上升,氣溫下降 D.氣壓下降,氣溫下降3、央視“大風車”欄目常介紹科普知識,其中介紹了“天氣預報瓶”的創意新品(如圖所示),A為玻璃管與大氣相通,B為密閉的玻璃球,A與B下部連通,內裝有紅墨水。小科仿制了一個,發現比較靈驗,當A管液面明顯上升時,往往轉為陰雨天氣。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 A.A管液面上升時,顯示大氣壓增大B.A管和B管液面相平時,瓶內氣壓等于外界大氣壓C.“天氣預報瓶”利用天氣與大氣壓的關系進行預報D.B球內裝有較多紅墨水,可減小瓶內溫度變化造成的干擾 (第4題圖) (第5題圖)4、如圖甲所示的覆杯實驗中: (1)硬紙片不會掉下的事實是________存在的證據; (2)有同學認為實驗中是水粘住了紙片,老師用如圖乙所示裝置進行實驗,隨著空氣被抽出,紙片掉下了,排除了紙片是被水粘住的可能。若換用容積和高度均相同,而杯口更小的杯子進行實驗,要使同一硬紙片掉下,相同情況下需要抽氣的時間會________(填“變短”、“變長”或“不變”)。 [答案:(1)大氣壓(2)不變 ]5、在自主學習探究過程中,某同學利用帶拉環的吸盤,固定在墻上的平面鏡,水、刻度尺來測量大氣壓強的大小,具體實驗步驟是:①用刻度尺測出吸盤的直徑,算出吸盤平面面積為10平方厘來;②用彈簧秤測出吸盤自身的重力0.5N;③將吸盤沾水濕潤后,壓在平面鏡上,排進吸盤內空氣:④用彈簧秤水平拉動吸盤,直至恰好脫落,讀出此時彈簧秤示數為95N;⑤記錄整理數據;⑥算出大氣壓的值,分析實驗結論。實驗裝置如圖甲。請結合你所學的知識分析。(1)上述的實驗步驟中,多余的一步是 (填序號)。(2)將吸盤沾水潤濕的目的是: 。(3)若丙裝置活塞與注射器筒內壁間的摩擦力為4N,小剛用14N拉力慢慢拉動注射器該注射器有刻度的部分長度為10cm,注射器容積為10毫升,則該地的大氣壓為 pa。[答案:(1)② (2)排盡吸盤內空氣,防止漏氣(3)變小 (4)1.0 ×105 ] 及時訓練,有利于鞏固剛剛學習的新知識。同時還有發現學生理解所學知識中存在的問題,便于及時糾正、修補。課堂小結 幫助學生掌握重點,更加容易的學習。板書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清風明月(共31張PPT)第二章 天氣與氣候浙教版八年級上冊第3節 大氣的壓強(1)---大氣壓強的存在、大氣壓的大小教學目標科學觀念:舉例說明大氣壓強存在的現象,了解測量大氣壓的工具及標準大氣壓的數值;能運用大氣壓解釋相關的現象;科學思維:通過生活現象分析,感知大氣壓強的客觀存在;體會科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探究實踐:通過小實驗現象和生活現象分析等多種方式來感知大氣壓強的存在,體會大氣壓的值很大;態度責任:認識到大氣壓的重要性,增強對大氣壓強的認識,體會科學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復習鞏固1、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1)液體由內部向 方向都有壓強;(2)壓強隨 而增加;(3)在同一深度,液體 的壓強相等;(4)液體壓強跟 有關,液體密度越 ,壓強也越大;(5)液體內部壓強的大小可以用 來測量。2、液體內部存在壓強的原因: 。各個深度的增加向各個方向液體的密度大壓強計氣體是否也一樣呢?液體受到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動性活動:1)將硬塑料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如圖),并倒置過來,放手后看到什么現象?現象: 。分析:①杯內充滿 ,用手按住硬塑料片時,塑料片受到的力有,硬塑料片靜止不掉落,所以,這些力的大小關系: ;②放手后,硬塑料片受到的力中少了F手,其他的力還存在且大小不變,所以其余幾個力的關系: ;即硬塑料片受到不平衡力的作用,結果掉落下來。杯口的塑料片掉落。空氣手的壓力F手、重力G、杯內空氣向下壓力F下、杯外空氣向上壓力F上G重+F下=F上+F手G重+F下>F上活動:2)接著,將杯子水平放置并裝滿水(不留氣泡),再用硬塑料片放在杯口,用手按住,并倒轉,放手后觀察現象。分析:①杯內裝滿水后沒有空氣,裝置時,硬塑料片受到的力: ;②杯內充滿水,放手后,硬塑料片靜止不掉落,塑料片受到的力的大小關系: ;說明:;杯口的塑料片不掉下,水也不流出來。G重+F水=F空氣空氣對硬塑料片有壓力(壓強)作用;空氣的壓力(壓強)較大(可支持住塑料片和水的重力)重力,水向下的壓力、空氣向上的壓力活動:3)再慢慢將(2)中的杯子的杯口向各個方向轉一圈,如圖,又看見什么現象?硬塑料片仍沒有掉下來,水也不流出來。這又說明了什么?大氣向各個方向都存在著壓強。新知講解一、大氣壓強1、大氣壓強:大氣對浸在它里面的物體產生的壓強叫大氣壓強,簡稱大氣壓或氣壓。2、各個方向都有大氣壓:大量現象表明,大氣會向各個方向對處于其中的物體產生力的作用。3、大氣壓很大。活動:用吸管吸牛奶,請你觀察牛奶盒會發生什么變化,并對觀察到的現象作出解釋。現象:牛奶盒變癟了。解析:用吸管吸牛奶,因為盒子相對密封,隨著牛奶變少,盒內的氣壓減小,盒外的大氣壓大于盒內氣壓,把牛奶盒壓變癟了。活動:取一只將一只剝殼的鴨蛋和一個集氣瓶,鴨蛋放在瓶口時恰好不會掉進瓶內。然后,取出鴨蛋,將一小團燃燒的棉花放在瓶內,并迅速將鴨蛋放在瓶口。觀察現象,并合理解析。(點擊圖片播放)現象:鴨蛋慢慢滑進瓶內。解析:棉花在瓶內燃燒,瓶內一部分空氣逸出,且瓶內剩余空氣逐漸冷卻,使瓶內氣壓小于外界氣壓,于是空氣將鴨蛋壓入瓶內的。新知講解二、馬德堡半球實驗:1、馬德堡半球實驗:早在1654年,德國馬德堡市市長格里克在馬德堡市公開表演了一個著名的實驗:他將兩個直徑為 30多厘米的空心銅半球緊貼在一起,用抽氣機抽出球內的空氣,然后讓馬向相反的方向拉兩個半球。直到兩邊的馬各增加到 8匹時,才把半球拉開。新知講解2、模擬實驗:現實也有供教學用途的仿制品,用作示范氣壓的原理,它們的體積也比當年的半球小很多。現象:抽掉的空氣越多,半球所受大氣壓力越大,兩個半球越不容易分開。3、馬德堡半球實驗的目的:(1)有力地證實了大氣壓強的存在;(2)證明了大氣壓強是很大的。視頻:馬德堡半球實驗(點擊圖片播放)閱讀:吸盤——動物身上的馬德堡半球章魚、墨魚等軟體動物的觸手上有許多吸盤,利用這些吸盤,在外界液體壓強的作用下,這些觸手得以緊緊抓住水下附著物或獵物,進行行走或捕食。蒼蠅能倒立在天花板上爬行。其原因是蒼蠅腳的末端有一個彎曲的爪,爪掌中有一些吸盤。這種吸盤呈碗狀,當蒼蠅腿上的肌肉收縮時,吸盤縮小,碰到天花板放松肌肉后,由于吸盤內沒有空氣,在大氣壓的作用下,蒼蠅的腳就緊緊地吸在天花板上了。新知講解三、大氣壓強的大小:1、大氣壓強的大小:1標準大氣壓等于760毫米汞柱等于76厘米汞柱,約1.01×105帕。物理含義:1厘米2的面積上施加約10牛的壓力。1標準大氣壓可以支撐約10.3米高的水柱。 新知講解2、測量工具:① 空盒氣壓計:空盒氣壓計上有兩行刻度,分別以百帕(hPa)和毫米汞柱(mmHg)為單位。1毫米汞柱約為133帕。優點:攜帶和使用比較方便。新知講解② 水銀氣壓計水銀氣壓計內有一支細玻璃管,管內水銀柱的高度會隨大氣壓的變化而變化。讀出的水銀柱高度為多少毫米,大氣壓即為多少毫米汞柱。新知講解3、影響大氣壓的因素:(1)大氣密度和海拔高度:海拔越高的地方空氣密度越小,氣壓越低;高度越低,大氣壓越大;(2)溫度:氣溫升高時空氣密度變小,所以氣溫高時大氣壓比氣溫低時要小些,所以冬天的氣壓比夏天的高;(3)濕度:水蒸氣的密度比空氣密度小,當空氣中含有較多水蒸氣時,空氣密度要變小,大氣壓也隨著降低。所以晴天的氣壓比陰雨天高。思考討論飛機起飛或降落時,人耳會有不舒適的感覺。這是為什么?這是因為大氣壓隨著高度升高而變小。當飛機起飛或降落時,高度迅速變化引起鼓膜外的氣壓急劇變化,但鼓膜內的氣壓還來不及調整,造成鼓膜內外氣壓不同而不舒適。對策:張口。新知講解4、大氣壓強的應用:茶壺蓋上的小孔吸盤掛鉤針筒吸藥液鋼筆吸墨水吸管吸飲料吸塵器掃地活塞式抽水機打氣筒高壓鍋隨堂練習1、下面事例中,不能證明大氣壓強存在的是( )A.用吸管能從汽水瓶中把汽水吸人口中B.用注射器吸取藥液C.水往低處流D.吸盤式掛鉤能緊貼在墻壁上C隨堂練習2、登上數千米高山的登山運動員,觀察所帶的溫度計和氣壓計,從山下到山頂氣壓和溫度的變化正確的是( )A.氣壓上升,氣溫上升B.氣壓下降,氣溫上升C.氣壓上升,氣溫下降D.氣壓下降,氣溫下降D隨堂練習3、央視“大風車”欄目常介紹科普知識,其中介紹了“天氣預報瓶”的創意新品(如圖所示),A為玻璃管與大氣相通,B為密閉的玻璃球,A與B下部連通,內裝有紅墨水。小科仿制了一個,發現比較靈驗,當A管液面明顯上升時,往往轉為陰雨天氣。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A管液面上升時,顯示大氣壓增大B.A管和B管液面相平時,瓶內氣壓等于外界大氣壓C.“天氣預報瓶”利用天氣與大氣壓的關系進行預報D.B球內裝有較多紅墨水,可減小瓶內溫度變化造成的干擾A隨堂練習4、如圖甲所示的覆杯實驗中(1)硬紙片不會掉下的事實是________存在的證據;(2)有同學認為實驗中是水粘住了紙片,老師用如圖乙所示裝置進行實驗,隨著空氣被抽出,紙片掉下了,排除了紙片是被水粘住的可能。若換用容積和高度均相同,而杯口更小的杯子進行實驗,要使同一硬紙片掉下,相同情況下需要抽氣的時間會________(填“變短”、“變長”或“不變”)。大氣壓不變隨堂練習5、在自主學習探究過程中,某同學利用帶拉環的吸盤,固定在墻上的平面鏡,水、刻度尺來測量大氣壓強的大小,具體實驗步驟是:①用刻度尺測出吸盤的直徑,算出吸盤平面面積為10平方厘來;②用彈簧秤測出吸盤自身的重力0.5N;③將吸盤沾水濕潤后,壓在平面鏡上,排進吸盤內空氣:④用彈簧秤水平拉動吸盤,直至恰好脫落,讀出此時彈簧秤示數為95N;⑤記錄整理數據;⑥算出大氣壓的值,分析實驗結論。實驗裝置如圖甲。請結合你所學的知識分析。(1)上述的實驗步驟中,多余的一步是 (填序號)。②隨堂練習(2)將吸盤沾水潤濕的目的是: 。(3)若丙裝置活塞與注射器筒內壁間的摩擦力為4N,小剛用14N拉力慢慢拉動注射器該注射器有刻度的部分長度為10cm,注射器容積為10毫升,則該地的大氣壓為 pa。排盡吸盤內空氣,防止漏氣1.0 ×105課堂總結大氣壓存 在馬德堡半球實驗“覆杯”實驗盒罐變癟實驗大小760毫米水銀柱= 1.01×105帕測量工具空盒氣壓計水銀氣壓計影響因素① 密度 ② 溫度和濕度 ③ 高度 板書設計大氣壓存 在馬德堡半球實驗“覆杯”實驗盒罐變癟實驗大小760毫米水銀柱= 1.01×105帕測量工具空盒氣壓計水銀氣壓計影響因素① 密度 ② 溫度和濕度 ③ 高度 2.3 大氣壓強(1)作業布置1、復習本課時主要內容;2、完成作業本中相應練習;3、完成學案中“課后鞏固”;4、預習“生活用品與大氣壓”的相關內容。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浙教版八上科學 2.3 大氣的壓強(1).pptx 2024浙教版八上科學2.3 大氣的壓強(1)學案.doc 2024浙教版八上科學2.3 大氣的壓強(1)教學設計(表格式).doc 吞雞蛋實驗.mp4 馬德堡半球實驗.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