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1單元素養測評卷一、 填空題。(每空1分,共13分)1. 物質的變化可分為兩大類,區分的標準是有沒有產生 。2. 蠟燭變成蠟油,這個過程中僅僅是 發生變化,而點燃蠟燭,這個過程中產生了 。3. 鐵生銹是鐵、水、 共同作用的結果,鐵生銹是 的變化。4. 我們平時喝的汽水是將 氣體溶解到水中生產出來的。5. 鐵銹是一種叫氧化鐵的物質,它是一種 色的物質,沒有金屬 ,很容易脫落, 被磁鐵吸引。新物質 形態 新物質 空氣 產生新物質 二氧化碳 紅褐 光澤 不能 一二三四五6. 在鐵制品表面鍍上耐腐蝕的金屬,可達到隔絕 和 的目的。7. 化學家通過研究物質的 和成分,采用提取、 等方法,發明了許多新物質。空氣 水 性質 合成 一二三四五二、 選擇題。(每題2分,共40分)1. 下面幾種常見的物質中,兩兩混合后,有新物質產生的是( B )。A. 水和醋 B. 小蘇打和醋 C. 水和鹽2. 下列研究活動屬于化學家工作范疇的是( B )。A. 研究動植物、微生物的生命特征B. 利用物質的性質和成分發明新物質C. 設計建造圖紙BB一二三四五3. 下面的變化有新物質產生的是( C )。① 蠟燭熔化 ② 鐵水變成鋼錠 ③ 饅頭發霉 ④ 綠葉變黃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4. 人喝過汽水后感到比較涼快,是因為汽水中含有溶解于水的( B ),它在排出體外的過程中能帶走身體里的一部分熱量。A. 檸檬酸 B. 二氧化碳 C. 咖啡因CB一二三四五5. 關于蠟燭燃燒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 蠟燭燃燒過程中,蠟要熔化成蠟油,所以是沒有產生新物質的變化B. 蠟燭燃燒過程中,會發光發熱,但是沒有產生新物質C. 蠟燭燃燒過程中,既有形態變化又有新物質產生C一二三四五6. 把白糖放在長柄金屬湯匙里用蠟燭火焰加熱,下列變化過程不可能出現的是( A )。A. 變成糖水然后變成水蒸氣B. 變成液態的糖,然后顏色逐漸變深C. 生成疏松的黑色物質7. 下列語句中的物質變化,有新物質產生的是( A )。A. 蠟炬成灰淚始干 B. 千錘萬鑿出深山C. 鐵杵磨成針AA一二三四五8. 下列食物中,含有較多的硒,能提高人體免疫機能、延緩衰老的是( B )。A. B. C.B一二三四五9. 下列描述不屬于化學家的發現或發明的是( A )。A. 太陽每天東升西落B. 用合成的方法制備阿司匹林C. 空氣中含有氮氣、氧氣、二氧化碳等多種氣體成分10. 小剛同學在做小蘇打和白醋反應的實驗時,將第一勺小蘇打加入白醋中,看到杯子中冒氣泡,當加到第四勺的時候就不冒氣泡了,這個時候杯子中肯定沒有( B )。A. 小蘇打 B. 白醋 C. 新生成的物質AB一二三四五11. 某實驗小組對物質變化進行了分類,撕紙、淀粉加碘酒分為一組,鐵釘生銹、水結冰分為一組,你認為這樣分類的依據是( C )。A. 是否產生新物質 B. 顏色是否發生變化C. 物質變化的快慢C一二三四五12.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其中對比法是一種常見的實驗方法。如圖所示,在驗證鐵生銹的條件的實驗中,( A )兩支試管的對比能夠說明鐵生銹需要有空氣的參與。A. ①和②B. ①和③C. ②和③13. 火柴燃燒和鐵釘生銹這兩種變化的重要相同點是( B )。A. 都發生了形態的變化 B. 都產生了新物質C. 都沒有產生新物質AB一二三四五14. 下列方法可以檢驗某種氣體是否為二氧化碳的是( B )。A. 導入燒杯中聞一聞 B. 導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觀察現象C. 導入水中嘗一嘗B一二三四五15. 利用如圖實驗裝置測定了空氣組成的科學家是( C )。A. 門捷列夫 B. 阿伏伽德羅 C. 拉瓦錫C一二三四五16. 妙妙想知道蠟燭燃燒是否會產生其他物質,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B )。A. 將手放在火焰上方,如果手心里濕濕的,就說明產生了水B. 將干燥的燒杯罩在火焰上方,若內壁出現水霧,則說明有水生成C. 將火柴棒放在火焰上方,若火柴棒變黑,則說明產生了炭黑B一二三四五17. 山東艦是我國首艘自主建造的國產航母。為保證航母的使用壽命,下列防銹措施不合理的是( C )。A. 用抗銹蝕性能優異的合金制造航母零部件B. 刷防銹漆C. 在艦體表面鍍一層黃金18. 往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氣,會發現澄清的石灰水慢慢地變渾濁,靜置一段時間,燒杯底部會出現白色的沉淀,這個變化( A )新物質產生。A. 有 B. 沒有 C. 無法判斷CA一二三四五19. 加壓將二氧化碳壓縮在小鋼瓶中,制成滅火器。滅火時再將其噴出,這是利用二氧化碳( B )的性質。A. 無色透明 B. 比空氣重,不支持燃燒C. 比空氣輕,不支持燃燒B一二三四五20. 不粘鍋是烹飪食物時不會粘鍋底的鍋,因為鍋底采用了不粘涂層,所以在使用不粘鍋時,可輕松煎、炒食物而不粘鍋底,能最大限度減少用油,廚房干凈少油煙,并且易清洗,輕輕一擦即干干凈凈。關于不粘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A. 不粘鍋表面的不粘涂層是一種人工合成的物質B. 不粘鍋的不粘涂層可以溶解在水中,所以很好清洗C. 清洗不粘鍋時要使用鋼絲球A一二三四五三、 判斷題。(每題1分,共5分)1. 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氣。 ( )2. 抹油、噴漆、覆蓋瓷釉可有效防止鐵生銹。 ( √ )3. 紙在燃燒后變成與原來不一樣的物質。 ( √ )4. 經常飲用含有咖啡因、食用色素的飲料會影響身體健康。( √ )5. 食鹽溶解在水里會產生新的物質。 ( ) √√√ 一二三四五四、 連線題。(16分)將下列物質發生的變化與所屬類型用線連起來。折紙飛機 小麥變成面粉雞蛋殼放入醋中變軟 鐵變成鐵水面粉變成饅頭 沒有產生新物質 雞蛋熟了肉熟了 用橡皮泥做小船火柴燃燒 蠟屑熔化成蠟油鐵生銹 產生新物質 樹葉黃了易拉罐被踩扁 糖加熱后化成糖水木筷被折斷 玻璃杯被打碎一二三四五五、 實驗探究題。(共26分)1. 廚房中蘊藏的科學知識很豐富,某科學興趣小組曾經利用廚房內的物品做過下面的實驗:(8分)(1) 如圖甲所示,把小蘇打和醋混合后放入飲料瓶中,瓶口套上一個氣球,可以發現氣球變大,說明瓶內有 生成。(2分)氣體 一二三四五(2) 如圖乙所示,飲料瓶中的小蘇打和醋混合后,將這個飲料瓶平放,緊靠瓶口點燃一支蠟燭。拔下氣球后,可以發現蠟燭 。為了使火焰更快地熄滅,飲料瓶瓶口應該比蠟燭的火焰 (填“高”或“低”)。(4分)(3) 如果想要將氣球變得更大些,那么你有什么辦法?(2分)增加小蘇打和白醋的量(合理答案均可)熄滅 高 一二三四五2. 下圖是某實驗小組探究鐵釘生銹條件的4個實驗。請根據實驗現象回答下列問題。(18分) (1) 實驗①中,甲、乙、丙三處相比,生銹最明顯的一處是( B )。(2分)A. 甲 B. 乙 C. 丙B一二三四五(2) 實驗①試管中的鐵釘能與 、 接觸;實驗②試管中的鐵釘只能與 接觸;實驗③試管中的棉花和氧化鈣具有 的作用,鐵釘只能與 接觸。(10分)(3) 一段時間后,實驗①④試管中的鐵釘生銹,另外兩支試管中的鐵釘沒有生銹。實驗①③對比說明鐵生銹需要 。(2分)(4) 上述4個實驗中,哪個實驗中的鐵釘最容易生銹?為什么?(4分)實驗④中的鐵釘最容易生銹,因為④中的鐵釘最易與空氣、水充分接觸 空氣 水 水 干燥空氣(或吸水) 干燥的空氣 水 一二三四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