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5張PPT)2024年秋季化學 科粵版(2024)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 維持生命的物質——氧氣、水3.3 燃燒條件與滅火原理九上化學 KY1.通過實驗探究認識燃燒的條件,能運用控制變量法設計物質燃燒條件的探究實驗。2.理解燃燒和滅火的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運用,從而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知識遷移能力。3.了解燃燒、緩慢氧化、自燃現象和爆炸,知道它們之間的區別和聯系。1.著火點可燃物燃燒必須達到的最低溫度,稱為著火點。著火點與可燃物的種類、狀態,以及大氣壓強等因素有關。常見可燃物的著火點(通常狀況下)可燃物 白磷 紅磷 硫 木材 木炭 無煙煤著火點/ 40 240 2602.燃燒需要具備的條件【提出問題】物質燃燒需要哪些條件?【形成假設】假設1:物質燃燒需要有可燃物。假設2:物質燃燒需要接觸氧氣或空氣,理由是氧氣可以支持燃燒。假設3:物質燃燒需要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理由是引燃可燃物。【實驗驗證】實驗用品:酒精燈、坩堝鉗、三腳架、陶土網、小石塊、火柴、細沙。假設 實驗內容與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物質燃燒 需要有可 燃物 從小石塊、火柴、細沙中 選擇兩種用品,用坩堝鉗夾持,分別 放在酒精燈 火焰上加熱 選擇的用品1 是小石塊, 現象是不燃 燒;選擇的 用品2是火 柴,現象是 火柴燃燒 物質燃燒需要有可燃物假設 實驗內容與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物質燃燒 需要接觸 氧氣或空 氣,且溫 度達到可 燃物的著 火點 取三個火柴頭,火柴頭A 放在實驗臺的陶土網上, 火柴頭B和C放在三腳架的 陶土網上,且火柴頭C用 細沙覆蓋。 火柴頭A產生 的現象是不 燃燒;火柴 頭B產生的現 象是燃燒; (1)對比火柴頭A和B,得出的結論是可燃物燃燒需要使其溫度達到著火點;假設 實驗內容與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物質燃燒 需要接觸 氧氣或空 氣,且溫 度達到可 燃物的著 火點 用酒精燈加熱B與C的中間 位置,觀察現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火柴頭C產生 的現象是不 燃燒 (2)對比火柴頭B和C,得出的結論是可燃物燃燒需要接觸氧氣或空氣通過以上探究,可以得出物質燃燒需要三個缺一不可的條件:素養培育·方法導引控制變量在科學實驗過程中,有許多因素(變量)會影響實驗結果,在研究這類含多因素(多變量)的問題時,每一次只改變其中的一個因素,控制其余幾個因素不變,從而研究被改變的這個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最后再綜合分析。這種方法即科學研究中常使用的方法——控制變量。教材深挖燃燒條件的探究實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銅片上的白磷燃燒,產生大量白 煙,紅磷不燃燒,說明燃燒需要 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A中水下的白磷不燃燒,B中水下的白磷燃燒,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與氧氣接觸討論與交流 教材第89頁(1)選擇小石塊和火柴,或細沙和火柴,理由是一個是可燃物、另一個不可燃,二者可形成對照。(2)實驗結論中的條件需要同時具備才會發生燃燒。如火柴頭C是可燃物、溫度能達到著火點,但由于沒有與氧氣或空氣接觸,因此沒有燃燒;再如火柴頭A,是可燃物、與空氣接觸,但由于溫度沒有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因此沒有燃燒。(3)影響燃燒的條件有多個,在設計實驗探究其中一個時,其他幾個條件應都具備且相同。典例1 用如圖1所示實驗Ⅰ、Ⅱ驗證可燃物燃燒的條件。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實驗Ⅱ中所需氧氣可用如圖2所示裝置來制取B.實驗Ⅰ熱水中的白磷不燃燒而Ⅱ中的白磷燃燒,說明燃燒需要可燃物C.實驗Ⅰ薄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熱水中的白磷不燃燒,說明燃燒需要氧氣D.實驗Ⅰ薄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紅磷不燃燒,說明燃燒需要溫度達到著火點√[解析] 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氣,實驗Ⅱ中所需氧氣可用圖2所示裝置來制取,A正確;實驗Ⅰ熱水中的白磷不燃燒,而實驗Ⅱ中通氧氣后白磷燃燒,說明燃燒需要氧氣,B錯誤;薄銅片上的白磷能與氧氣接觸,水中的白磷不能與氧氣接觸,實驗Ⅰ薄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熱水中的白磷不燃燒,說明燃燒需要氧氣,C正確;薄銅片上的白磷、紅磷均與氧氣接觸,實驗Ⅰ薄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紅磷不燃燒,說明燃燒需要溫度達到著火點,D正確。1.燃燒(1)概念:在通常情況下,燃燒是可燃物與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放熱的劇烈氧化反應。(2)特點:發光、放熱、氧化反應。拓展培優1.燃燒不一定有氧氣參加。廣義的燃燒是指所有發光、放熱的劇烈化學反應。如鎂在二氧化碳中燃燒,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等。2.促進可燃物燃燒的方法:(1)增大可燃物與氧氣(或空氣)的接觸面積,如把燃煤加工成“蜂窩煤”或粉碎成粉末狀;(2)增大氧氣(或空氣)的供給量。2.自燃(1)定義:由緩慢氧化(指物質與氧氣發生的不易被察覺的緩慢的氧化反應,放熱)引起的自動燃燒叫作自燃。(2)原因:緩慢氧化反應放出的熱量沒有及時散開,造成熱量積累,最終使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時,便會發生自動燃燒。(3)預防措施:保持良好的通風條件,使緩慢氧化產生的熱量及時散失。典例2 下列關于劇烈氧化和緩慢氧化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DA.都一定有氧氣參加B.跑步后的急促呼吸,屬于緩慢氧化C.都會放出熱量D.凡是緩慢氧化都會引起自燃[解析] 氧化反應指物質與氧發生的反應,包括劇烈氧化和緩慢氧化,都一定有氧氣參加,都放出熱量,呼吸作用屬于緩慢氧化,A、B、C正確;緩慢氧化不一定都會引起自燃,如呼吸作用,D錯誤。1.滅火的原理和方法(1)滅火的原理破壞燃燒的三個條件之一(2)一些滅火事例采用的滅火方法及其原理事例 滅火方法 滅火原理森林著火 將大火前面的樹木 砍掉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與其他物品隔離液化氣罐起火 關閉閥門事例 滅火方法 滅火原理灑在實驗臺上的酒 精著火 用濕抹布蓋滅 將可燃物與氧氣(或空氣)隔絕油鍋著火 用鍋蓋蓋滅熄滅酒精燈 用燈帽蓋滅住宅失火 用高壓水槍滅火 使溫度降低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吹滅蠟燭 用嘴吹滅2.日常防火安全知識(1)家庭煤氣開關用畢即關。(2)火柴、打火機要放在兒童拿不到的安全地方。(3)電插座不要超負荷使用。(4)記住火災報警電話:119。(5)燃氣式熱水器機身禁止放在浴室內。(6)在山林密布的野外活動時,要特別注意嚴防山火。下列是常見的消防安全標志。(7)失火自救措施火勢不 大時 根據起火原因選擇合適方法和滅火器材滅火火勢較 大或有 蔓延趨 勢時 ①立即撥打119火警電話;②立即披上浸濕的衣物、棉被等向安全出口方向逃離;③發生火災樓層在自己所處樓層之上時,應迅速向樓下跑;④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可過濾煙塵),沿墻壁低姿逃離火場;⑤發生火災時不可乘坐電梯典例3 了解化學安全知識,增強安全防范意識。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A.森林起火,開辟隔離帶B.電線老化短路起火,用水澆滅C.高層公寓發生火災時,乘電梯逃離D.煤氣泄漏時,應馬上打開抽風機以利于煤氣排出[解析] 電線老化短路起火,首先應切斷電源,為防止觸電,不能用水澆滅; 發生火災時,電梯的供電系統會隨時斷電,且濃煙會很容易進入電梯內,導致人窒息而亡,因此不能乘電梯逃生; 煤氣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氣時,遇到明火(或電火花)易發生爆炸,故煤氣泄漏時,不能馬上打開抽風機,應先關閉閥門,再打開門窗通風。3.幾種常用滅火器的滅火原理和適用范圍滅火器 滅火原理 適用范圍泡沫 滅火器 噴射帶水漬泡沫的 ,在燃燒物表面形成隔絕空氣的水膜 用于撲滅木材、棉布及可燃油的失火二氧化碳滅火器 液態 噴出后汽化,能降溫和隔絕空氣 用于撲滅圖書、檔案、貴重設備、精密儀器發生的火災干粉 滅火器 由壓縮的 吹出小蘇打粉, 受熱分解產生 滅火 用于撲滅一般火災及油、氣燃火典例4 二氧化碳滅火器(如圖)使用廣泛,生產時將二氧化碳氣體加壓液化后裝入小鋼瓶中,使用時將其噴出滅火。下列有關該型滅火器的說法錯誤的是( )CA.加壓液化時,二氧化碳分子間間隔縮小B.使用時先拉出保險銷,再按下壓把噴出滅火C.滅火時,二氧化碳起到降低著火點和隔絕空氣的作用D.適用于撲滅圖書館內圖書失火[解析] 二氧化碳氣體加壓液化,因為分子間有間隔,氣體受壓后,分子間間隔變小,A正確;使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時,先拉出保險銷,再按下壓把,對準火源噴射,B正確;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時,使溫度降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且隔絕空氣,而不是降低了可燃物的著火點,C錯誤;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時不會留下痕跡,不損壞圖書,所以適用于撲滅圖書館內圖書失火,D正確。1.爆炸可燃物急速燃燒,從而在短暫的時間里聚積大量的熱,在有限的空間內使氣體的體積迅速膨脹,引發爆炸。可燃氣體(如天然氣、煤氣或液化石油氣等)或粉塵(面粉、煤粉等)等在有限空間里,遇明火或電火花都可能發生爆炸。拓展培優爆炸的類型歸納總結氧化反應、自燃、燃燒與爆炸間的聯系深思樂學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1)可燃氣體遇到明火一定會發生爆炸。( )×[解析] 可燃氣體在空氣中達到一定含量時,遇到明火可能會發生爆炸。(2)爆炸一定屬于化學變化。( )×[解析] 有的爆炸屬于物理變化,如氣球爆炸等。(3)只有可燃氣體可能引發爆炸,可燃性固體不能引發爆炸。( )×[解析] 可燃性固體也可能會引發爆炸,如面粉等。(4)有可燃物的環境及時通風,可防止發生爆炸。( )√(5)禁止煙火可防止爆炸事故的發生。( )√2.爆炸的利弊爆炸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災難和損失,如廠房、礦井爆炸;但在受到控制的條件下,也可以為人類服務,如定向爆破拆除樓房、隧道掘進爆破等。3.易燃、易爆危險品的安全知識(1)易燃和易爆物(2)爆炸極限易爆的可燃物質(可燃氣體和粉塵等)在空氣中達到一定的含量,遇到明火就會爆炸,這個能發生爆炸的含量范圍,叫作爆炸極限。易燃、易爆粉塵和氣體爆炸極限易燃物 爆炸極限 易燃物 爆炸極限面粉 天然氣(甲烷)煤粉 石油氣(丁烷)氫氣 一氧化碳注:可燃氣體用其在空氣中的體積分數 表示。(3)在存放、保管、運輸、使用易燃和易爆危險品時,都要格外小心,嚴格遵守有關規定,確保安全。(4)危險品安全警示圖標典例5 加強安全教育是學校教育的一項必修課。下列措施不當的是( )CA.嚴禁旅客攜帶易燃、易爆物品乘車B.人居社區配備消防設備和設置消防通道C.夜晚發現煤氣泄漏立即開燈檢查D.加油站、面粉廠附近嚴禁煙火[解析] 夜晚發現煤氣泄漏時,應先關閉閥門,再打開門窗通風,不能立即開燈檢查,否則可能會產生電火花,引起爆炸。謝謝!同學們再見!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