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第三單元素養(yǎng)測評卷一、 選擇題。(每題2分,共40分)1. 在工作中,能使我們省力或方便的裝置叫作( C?。?。A. 杠桿 B. 滑輪組 C. 簡單機械2. 兩顆長短、粗細一樣的螺絲釘,一顆螺紋密些,一顆螺紋疏些,用同樣的螺絲刀旋動它們的時候( A?。?。A. 螺紋密的要省力些 B. 螺紋疏的要省力些C. 兩者的省力情況一樣CA3. 下列滑輪(組)中,不能改變用力方向,但能省力的是( B?。?br/>BA. B. C.一二三四4. 如圖所示,用兩根蠟燭和一個支架做了一個“蹺蹺板”,兩根蠟燭燃燒使其質(zhì)量減輕的速度相同,2分鐘后,發(fā)生的變化是( B?。?。A. 長蠟燭的一端升高,短蠟燭的一端下降B. 短蠟燭的一端升高,長蠟燭的一端下降C. 兩根蠟燭保持原位置不變5. 大約在一千五百年前,人們發(fā)明了( A?。?,它結(jié)構(gòu)簡單,使用方便,可以直接從秤星上(刻度)讀出物品的質(zhì)量,至今仍在使用。A. 提繩桿秤 B. 指針式彈簧秤 C. 等臂杠桿秤BA一二三四6. 在設(shè)計雞蛋包裝盒時,最該考慮的因素是( B?。?。A. 外形美觀 B. 緩沖防撞 C. 裝置容量7. 能使右圖的杠桿平衡的是( C )。A. 在1處掛4個鉤碼B. 在2處掛2個鉤碼C. 在3處掛2個鉤碼BC一二三四8. 小明看到有租借自行車的地方,關(guān)于自行車上的簡單機械,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A. 車把手在使用時利用了滑輪原理B. 剎車把在剎車時利用了杠桿原理C. 螺絲釘上的螺紋是斜面的變形9. 如右圖所示,桿秤的支點在( A )。A. 提繩的位置B. 秤鉤的位置C. 掛秤砣的位置AA一二三四10. 使用核桃夾取出核桃仁的優(yōu)點是( C?。?br/>A. 費勁 B. 費時 C. 省力11. 我們在收集制作地球海報所需的資料時,下列不能作為資料的來源的是( A?。?。A. 科幻電影 B. 自己拍攝的照片C. 正規(guī)的網(wǎng)絡(luò)資源12. 下列情形中,大石頭被撬得最遠的是( C?。?br/>A. B. C.CAC一二三四13. 如圖所示,工人師傅用一塊木板將貨物搬上車,這里利用的簡單機械是( B )。A. 杠桿 B. 斜面 C. 輪軸14. 觀察下列三種剪刀,最適合修剪樹枝的是( B?。?br/>A. B. C.BB一二三四15. 剪刀是一種組合工具,它具有斜面和杠桿的結(jié)構(gòu)特點。鋒利的刀刃和錐形的刀尖是斜面,刀刃和把手繞著中間的轉(zhuǎn)軸轉(zhuǎn)動,可以看作杠桿。組合多項技術(shù)是工具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方向。下列關(guān)于組合工具的說法,錯誤的是( C?。?。A. 能完成多種不同的任務(wù)B. 需要經(jīng)過不斷的改進C. 能完成世界上所有的任務(wù)C一二三四16. 為了加固課桌凳,下列可以達到最省力效果的螺絲釘是( C )。A. B. C.17. 若想在紙上蓋印出“活”,應(yīng)選擇刻板( A )。A. B. C.CA一二三四18. 小明將兩個光滑斜面進行組合,制作了如右圖所示的裝置,并將兩個相同質(zhì)量的物體放在斜面上,松手后發(fā)現(xiàn)( A )。A. 物體甲沿斜面向下移動B. 物體乙沿斜面向下移動C. 兩物體保持靜止19. 某同學在科學課中制作了一桿刻度準確的小桿秤。如果秤砣上不小心粘上一塊重物,那么用它稱東西時,其讀數(shù)將( C?。?。A. 比真實值大 B. 與真實值相同 C. 比真實值小AC一二三四20. 下列機械中,都屬于輪軸的一組為( A?。?br/>A. 扳手、門把手和汽車方向盤B. 老虎鉗、螺絲刀和釣魚竿C. 蹺蹺板、自行車踏板和汽車方向盤A一二三四二、 判斷題。(每題2分,共20分)1. 指甲鉗的弧形刀口剪起指甲來特別方便。 ( √?。?br/>2. 羊角錘的外形與撬棍不同,因此不屬于杠桿。 ( )3. 有的斜面省力,有的斜面費力。 ( )4. 勺子和叉子是功能相同的同一種工具。 ( ?。?br/>5. 解剖剪刀柄長、刀刃短,這樣是為了讓使用者對刀刃的控制更靈敏,但不省力。 ( )√ 一二三四6. 閱讀書本可以快速地獲取信息,但不直觀、文字理解有難度。視頻詳細,直觀生動,但往往看完一段視頻比閱讀一段圖文所花的時間要多。( √?。?br/>7. 使用工具過程中的知識、經(jīng)驗、技巧等都不屬于技術(shù)。 ( )8. 生活中常見的水龍頭、扳手、滑輪都可以看成是輪軸的變形。( √ )9. 杠桿只能增大力的作用效果,卻不能改變力的作用方向。( ?。?br/>10. 抄寫的低效推動著印刷術(shù)和印刷工具的發(fā)展。 ( √?。?br/>√ √ √一二三四三、 實驗探究題。(共15分)某同學在路邊看到師傅在利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搬運貨物,覺得非常神奇。難道斜面可以省力嗎?斜面的省力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呢?他提出了下列猜想:A. 斜面的省力可能與物體自身的質(zhì)量大小有關(guān)。B. 斜面的省力可能與斜面的傾斜程度有關(guān)。一二三四他進行了下列實驗(如圖乙):1. 這名同學設(shè)計的實驗方法是通過移動木板下方支撐的木塊來改變斜面的傾斜程度,并記錄在不同傾斜程度斜面上拉動物體時彈簧測力計所測出的拉力值。一二三四2. 在實驗操作中,他要注意:(12分)(1) 應(yīng)沿斜面向上 (填“快速”“勻速”或“慢速”)拉動物體。(4分)(2) 要在物體 (填“運動”或“靜止”)時讀出彈簧測力計所測出的拉力值。(4分)(3) 若要使斜面的傾斜程度變小,則應(yīng)把木板下方支撐的木塊往 (填“左”或“右”)移動。(4分)勻速 運動 右 3. 通過對比在傾斜程度不同的斜面上拉動物體時彈簧測力計所測出的拉力值,這名同學可以驗證猜想 (填字母)。(3分)B 一二三四四、 綜合分析題。(共25分)1. 投石機是古代戰(zhàn)爭中的攻城利器。如圖所示為一座人力投石機,主體是一根巨大的炮桿,長端用炮兜裝載石塊,短端系上炮索,當命令下達時,一隊士兵同時拉動炮索使炮桿轉(zhuǎn)動,將裝在炮兜中的石塊拋出。(10分)(1) 由以上資料可知,投石機利用了 原理。(3分)杠桿 一二三四(2) 請在圖中對應(yīng)括號內(nèi)填上投石機的支點、阻力點和用力點。(3分)(3) 投石機工作時,是繞著 轉(zhuǎn)動的。改變投石機支點的位置或高度 (填“會”或“不會”)影響其作用效果。(4分)支點 會 一二三四2. 一位老漢用扁擔挑著兩筐西瓜去集市賣,前面一筐重為200牛,后面一筐重為250牛。(15分)(1) 老漢的肩膀應(yīng)更靠近 (填“前筐”或“后筐”),擔子才能保持平衡。(2分)后筐 (2) 小明來買西瓜,他挑了個小的給老漢稱,老漢使用的桿秤如圖甲所示,當放上西瓜后,你認為老漢應(yīng)該提繩 (填“A”或“B”)處,看圖乙中的 (填“刻度一”或“刻度二”)。(4分)A 刻度一 一二三四 (3) 如果小明挑了一個更大的西瓜,那么秤砣應(yīng)向 移動。若小明挑的西瓜過大,則此方法無法稱出西瓜的質(zhì)量,老漢可以 (注意:只有一個秤砣)。(6分)左 用手從B處提 (4) 小明在老漢稱重時發(fā)現(xiàn)秤砣上粘了一些泥土,他回家又用電子秤把西瓜重新稱了一遍,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西瓜的實際質(zhì)量比稱量質(zhì)量 (填“大”或“小”)。(3分)大 一二三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