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第二單元素養(yǎng)測評卷一、 選擇題。(每題2分,共40分)1. 下列現(xiàn)象與地球自轉無關的是( C )。A. 晝夜交替B. 太陽的東升西落C. 一年中學校國旗旗桿正午時分的影長變化2. 用橡皮泥制作地球模型來研究晝夜交替現(xiàn)象,這種實驗稱為( B )。A. 對比試驗 B. 模擬實驗 C. 觀察實驗CB一二三四五3. 下列動物中,屬于夜行性動物的是( C )。A. 大熊貓 B. 蝴蝶 C. 貓頭鷹4. 下列植物中,白天開花的是( C )。A. 曇花 B. 夜來香 C. 郁金香5. 地球上不同經(jīng)度的地方迎來黎明的時間不同,其原因在于( A )。A. 地球的自轉運動 B. 地球的公轉運動C. 地球表面受熱不同CCA一二三四五6. 由于地球公轉而產生的現(xiàn)象是( C )。A. 潮起潮落 B. 晝夜交替 C. 四季變化7. 關于“日心說”和“地心說”,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C )。A. 兩者的共同觀點是“地球是球形的”B. 兩者的觀點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C. 日心說的核心觀點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CC一二三四五8. 小明家的小貓最近開始換毛了,不但顏色變深了,而且變厚了,這是因為( C )。A. 小貓的飲食發(fā)生了變化 B. 小貓生病了C. 小貓為了適應季節(jié)變化做出了改變9. 下列現(xiàn)象中,可以證明地球在自轉的是( C )。A. 潮漲潮落 B. 冬去春來 C. 日月星辰東升西落CC一二三四五10. 下列圖像中,小圓片的亮暗情況與實際觀察結果一致的是( A )。A. B. C.11. 秋分時,太陽直射在( B )上。A. 南回歸線 B. 赤道 C. 北回歸線AB一二三四五12. 為了制作出相對符合實際的地球模型,我們需要獲取的信息有( B )。① 地球表面海陸分布 ② 地球內部結構 ③ 地球與太陽的距離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13. 公雞打鳴主要是受( B )的影響。A. 溫度 B. 光照 C. 空氣14. 法國物理學家傅科用一枚擺錘證明了( C )。A. 地球公轉 B. 地球自轉也公轉 C. 地球自轉BBC一二三四五15. 郁金香白天開放,晚上收攏花瓣,這屬于( A )產生的現(xiàn)象對生物的影響。A. 地球自轉 B. 地球公轉 C. 日食和月食16. “坐地日行八萬里”描述的是地球的( A )。A. 自轉運動 B. 公轉運動 C. 季節(jié)變化AA一二三四五17. 某月28日下午2時,小明的爸爸坐飛機前往美國紐約出差,飛行約12小時后到達目的地,此時美國機場顯示的時間竟然還是該月28日下午2時。對此現(xiàn)象的解釋合理的是( C )。A. 地球在不停地自東向西自轉B. 美國機場的時鐘在12小時之前停止了工作C. 美國當?shù)貢r間比北京時間晚12小時C一二三四五18. 同一地點,一年四季正午時分太陽的位置不同,這是因為( B )。A. 地球公轉軌道不斷發(fā)生變化B. 地軸是傾斜的,并且傾斜的方向保持不變C. 地球自轉的軸不斷發(fā)生變化19. 借助地圖比較陸地與海洋的面積大小,可以使用的方法是( C )。A. 測長度 B. 肉眼直接判斷 C. 數(shù)格子BC一二三四五20. 下列自然現(xiàn)象中,能夠間接證明地球是球形的為( A )。A. 月食現(xiàn)象中,地球影子的邊緣是弧形的B. 火山爆發(fā)時,噴出大量巖漿C. 我國大部分河流是自西向東流動的A一二三四五二、 判斷題。(每題2分,共20分)1. 一年中,秋分這一天白天時間最長,黑夜時間最短。 ( )2. 有數(shù)據(jù)表明,地球上的夏季是太陽和地球之間的距離變近引起的。( )3. 人的生活受晝夜變化的影響,貓頭鷹、蝸牛的生活不受晝夜變化的影響。 ( )4. 物體的影子在不同的季節(jié)會有不同。 ( √ )5. 在地球上總有一半是白天,一半是黑夜。 ( √ )6. 極晝和極夜現(xiàn)象是由地球公轉時地軸始終傾斜造成的。 ( √ ) √√√一二三四五7. 探索地球的形狀和運動方式是解釋晝夜交替現(xiàn)象的前提。( √ )8. 地球自轉的方向和公轉的方向是相反的。 ( )9. 圭表由圭和表組成,表是有刻度的平面,圭是立在表上面的一根柱子。 ( )10. 不同地區(qū)迎來黎明的時間不同,西邊早,東邊晚。 ( )√ 一二三四五三、 連線題。(共9分)1. 填寫地球內部各部分的名稱,并與各自的特點連一連。(3分)一二三四五地殼 地幔 地核 2. 將“地心說”與對應的內容和“日心說”與對應的內容用線連起來。(6分)地球是靜止不動的太陽是靜止不動的 “地心說”地球處于宇宙中心太陽處于宇宙中心所有天體圍繞地球運動 “日心說”所有天體圍繞太陽運動一二三四五四、 實驗探究題。(共21分)1. 為了解釋“誰先迎來黎明”,老師帶著同學們來到操場,進行了如下圖所示的模擬實驗,請分析回答:(10分)一二三四五(1) 同學們手拉手圍成圓圈代表 ,老師手舉一個紅色的氣球代表 。(4分)(2) 在地球上,我們是怎么確定地球自轉方向的?(2分) 。(3) 為了模擬地球自轉的方向,實驗中應該采用的運動方式是( A )。(2分)A. 所有同學繞圓圈中心按“方向A”轉動B. 所有同學繞圓圈中心按“方向B”轉動C. 松開手后每名同學原地順時針轉動地球 太陽 每天太陽東升西落,根據(jù)相對運動可以知道地球自西向東自轉 A(4) 在按正確方向運動的過程中, (填“小玲”或“小明”)會先看到老師手上的氣球。(2分)小玲 一二三四五2. 用手電筒代表太陽,在黑暗的屋子里,用手電筒照射轉動的地球儀,觀察現(xiàn)象,示意圖如圖所示。(11分)一二三四五(1) 在圖中用陰影標出地球上處于黑夜的部分。(5分)(答案圖)(2) 請結合實驗解釋晝夜交替現(xiàn)象產生的原因。(6分)地球是一個不發(fā)光且不透明的球體,同一時間陽光只能照亮半個球,被陽光照亮的半個地球是白晝,沒有被陽光照亮的半個地球是黑夜,晝夜交替現(xiàn)象是地球自轉形成的一二三四五五、 綜合分析題。(共10分)某科幻小說虛構了“流浪地球”計劃,它分為五個階段:剎車時代:建造多座“地球發(fā)動機”,“地球發(fā)動機”噴口朝向地球運行的反方向,驅使地球停止自轉。逃逸時代:開動“地球發(fā)動機”,將地球加速到逃逸速度,飛出太陽系,正式踏上流浪之旅。流浪時代Ⅰ(加速):向外太空繼續(xù)加速,飛向比鄰星。流浪時代Ⅱ(減速):調整發(fā)動機方向,開始減速。新太陽時代:地球進入比鄰星軌道,成為這顆恒星的行星。一二三四五1. 根據(jù)地球自轉的方向,我們可以推測“地球發(fā)動機”噴口方向應該向( A ),產生推力,驅使地球停止自轉。(3分)A. 東 B. 西 C. 北2. 在流浪時代Ⅰ,地球沒有公轉,也沒有自轉,這種說法是( A )的。(3分)A. 正確 B. 錯誤AA3. 進入新太陽時代后,不會發(fā)生的是( C )。(4分)A. 北京人吃早餐時,給美國的朋友打電話要說“晚上好!”B. 下午6點的北京,天已經(jīng)暗下來了,可是新疆太陽還較高,大家都還在學習、工作C. 北京沒有晝夜變化C一二三四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