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屆高三化學一輪專題復習講義(13)-專題三第六講 電離和水解平衡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屆高三化學一輪專題復習講義(13)-專題三第六講 電離和水解平衡

資源簡介

2025屆高三化學一輪專題復習講義(13)
專題三 基本理論
3-6 電離和水解平衡(一)(1課時,共2課時)
【復習目標】
1.了解電離度,學會簡單計算,能從定性和定量兩個方面理解電離平衡常數。
2.能從圖像視角判斷強弱電解質在稀釋、反應條件下溶液中離子濃度、導電性、電離度、pH變化等方面的異同。
3.了解水的離子積、溶液的酸堿性、pH等概念。
4.理解鹽類水解的概念、條件、本質、特點和規律,認識影響鹽類水解的根本因素是內因,理解外因對鹽類水解影響的結果。
【重點突破】
1.了解中和滴定的原理及實驗操作、中和滴定曲線的繪制。能用數據、圖表、符號等描述實驗證據并據此進行分析推理形成結論;能對實驗方案、實驗過程和實驗結論進行評價,提出進一步探究的設想。
2.認識鹽類的水解平衡在實際生產、生活以及實驗中的應用。
【真題再現】
例1.(2023·湖南卷)常溫下用濃度為0.0200mol·L-1的NaOH標準溶液滴定濃度均為0.0200mol·L-1的HCl和CH3COOH的混合溶液,滴定過程中溶液的pH隨 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Ka(CH3COOH)約為10-4.76
B.點a:c(Na+)=c(Cl-) =c(CH3COO-)+ c(CH3COOH)
C.點b:c(CH3COOH)<c(CH3COO-)
D.水的電離程度:a<b<c<d
解析:
根據CH3COOHCH3COO-+H+,可近似認為a點c(H+)=c(CH3COO-),又a點pH=3.38,c(H+)=10-3.38 mol·L-1,故Ka(CH3COOH)≈=10-4.76,A項正確;a點HCl恰好被完全中和,由物料守恒可得溶液中c(Na+)=c(Cl-) =c(CH3COO-)+ c(CH3COOH),B項正確;b點溶液pH<7,即以CH3COOH的電離為主,即溶液中c(CH3COOH)<c(CH3COO-),C項正確;a、b兩點溶液呈酸性,水的電離均受到抑制,溶液pH越小,水的電離受抑制程度越大,c點酸堿恰好完全中和,CH3COO-水解促進水的電離,d點NaOH過量,又抑制水的電離,故D項錯誤。
答案:D
例2.(2022·全國乙卷)常溫下,一元酸的Ka(HA)=1.0×10-3。在某體系中, H+與A-離子不能穿過隔膜,未電離的可自由穿過該膜(如圖所示)。
設溶液中,當達到平衡時,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溶液Ⅰ中 B.溶液Ⅱ中的HA的電離度為
C.溶液Ⅰ和Ⅱ中的不相等 D.溶液Ⅰ和Ⅱ中的之比為
解析:A項,常溫下溶液I的pH=7.0,則溶液I中c(H+)=c(OH-)=1×10-7mol·L-1,c(H+)<c(OH-)+c(A-),錯誤;B項,常溫下溶液II的pH=1.0,溶液中c(H+)=0.1mol·L-1,Ka==1.0×10-3,c總(HA)=c(HA)+c(A-),則=1.0×10-3,解得=,正確;C項,根據題意,未電離的HA可自由穿過隔膜,故溶液I和II中的c(HA)相等,錯誤;D項,常溫下溶液I的pH=7.0,溶液I中c(H+)=1×10-7mol·L-1,Ka==1.0×10-3,c總(HA)=c(HA)+c(A-),=1.0×10-3,溶液I中c總(HA)=(104+1)c(HA),溶液II的pH=1.0,溶液II中c(H+)=0.1mol·L-1,Ka==1.0×10-3,c總(HA)=c(HA)+c(A-),=1.0×10-3,溶液II中c總(HA)=1.01c(HA),未電離的HA可自由穿過隔膜,故溶液I和II中的c(HA)相等,溶液I和II中c總(HA)之比為[(104+1)c(HA)]∶[1.01c(HA)]=(104+1)∶1.01≈104,錯誤。
答案:B
例3.(2017·全國卷Ⅱ)改變0.1 mol·L-1二元弱酸H2A溶液的pH,溶液中H2A、HA-、A2-的物質的量分數δ(X)隨pH的變化如圖所示[已知δ(X)=]。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pH=1.2時,c(H2A)=c(HA-)
B.lg [K2(H2A)]=-4.2
C.pH=2.7時,c(HA-)>c(H2A)=c(A2-)
D.pH=4.2時,c(HA-)=c(A2-)=c(H+)
解析:A項,由題圖知pH=1.2時,c(H2A)=c(HA-),正確;B項,由pH=4.2時,c(HA-)=c(A2-),可得K2(H2A)= =c(H+),lg [K2(H2A)]=lg c(H+)=-4.2,正確;C項,由題圖可知,pH=2.7時c(HA-)>c(H2A)=c(A2-),正確;D項,由題圖可知,pH=4.2時,c(HA-)=c(A2-)≈0.5 mol·L-1,而c(H+)=10-4.2 mol·L-1,錯誤。
答案:D
小結:
【知能整合】
1.電離有關知識的各種判斷
應用 舉例
判斷弱酸酸性(或弱堿堿性)的相對強弱 K(HF)>K(HClO);同濃度溶液的酸性:HF>HClO
判斷酸與鹽反應是否能發生(強酸制弱酸) K1(H2CO3)>K(HClO);Ca(ClO)2+CO2+H2O===CaCO3↓+2HClO
判斷溶液中粒子濃度比值的變化 在NH4Cl溶液中加水稀釋,如何變化?分子分母同時乘以c(OH-),可得,該比值只與溫度有關,溫度不變,比值不變
判斷鹽溶液的酸性(或堿性)強弱 K(HF)>K(CH3COOH)[鹽所對應的酸(或堿)越弱,鹽水解的程度越大,鹽的堿(或酸)性越強];同濃度鹽溶液的堿性:NaF判斷酸式鹽電離和水解程度的相對大小 H2CO3的K2=4.7×10-11,HCO的水解常數:Kh==≈2.3×10-8>K2=4.7×10-11 ,故NaHCO3水解程度大于電離程度
2.分布系數圖及分析[分布曲線是指以pH為橫坐標、分布系數(即組分的平衡濃度占總濃度的分數)為縱坐標的關系曲線]
一元弱酸(以CH3COOH為例) 二元酸(以草酸H2C2O4為例)
δ0為CH3COOH分布系數,δ1為CH3COO-分布系數 δ0為H2C2O4分布系數、δ1為HC2O分布系數、δ2為C2O分布系數
隨著pH增大,溶質分子濃度不斷減小,離子濃度逐漸增大,酸根離子增多。根據分布系數可以書寫一定pH時所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同一pH條件下可以存在多種溶質微粒。根據在一定pH的微粒分布系數和酸的濃度,就可以計算各成分在該pH時的平衡濃度
3.溶液pH計算的一般思維模型
4.氧化還原滴定知識與思路
(1)原理:以氧化劑或還原劑為滴定劑,直接滴定一些具有還原性或氧化性的物質,或者間接滴定一些本身并沒有還原性或氧化性,但能與某些還原劑或氧化劑反應的物質。
(2)試劑:常見用于滴定的氧化劑有KMnO4、K2Cr2O7等;常見用于滴定的還原劑有亞鐵鹽、草酸、維生素C等。
(3)指示劑:氧化還原滴定的指示劑有三類:a氧化還原指示劑。b專用指示劑,如在碘量法滴定中,可溶性淀粉溶液遇碘標準溶液變藍。c自身指示劑,如高錳酸鉀標準溶液滴定草酸時,滴定終點為溶液由無色變為淺紅色。
5.一元強堿(NaOH)溶液滴定二元弱酸(H2A)溶液的圖像基本命題點
(1)圖1:常考Ka1、Ka2的計算或求其數量級:根據曲線交點及對應的pH可求Ka1、Ka2。
(2)圖2:常考M、N哪條線表示lg與pH或lg與pH的關系,Ka1、Ka2的計算或數量級:可根據圖2中所示的虛線與直線的交點來求,交點處的c(HA-)=c(H2A),c(A2-)=c(HA-),再結合交點對應pH的大小,可知線N表示lg,線M表示lg。利用虛線與直線交點對應的pH也可求出Ka1、Ka2或其數量級。
(3)圖3:常考哪條線表示-lg與-lgc(HA-)或-lg 與-lg c(A2-)的關系,Ka1、Ka2的計算或數量級:可根據X、Y點對應的橫坐標、縱坐標的值相加之后和的大小來求。Ka1(H2A) Ka2(H2A),則X點為一級電離的某一點,設X點橫坐標、縱坐標值之和為x,則-lg+[-lg c(HA-)]=x,-lg =x,可得Ka1=10-x。同理Y點為二級電離的某一點,設Y點橫、縱坐標值之和為y,則-lg+[-lg c(A2-)]=y,-lg=y,可得Ka2=10-y。假設成立。
【體系再構】
【隨堂反饋】
基礎訓練
1.在0.1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要促進醋酸電離且使H+濃度增大,應采取的措施是
A.升溫 B.降溫 C.加入NaOH溶液 D.加入稀鹽酸
2.H2S水溶液中存在電離平衡:H2SH++HS-和HS-H++S2-。若向H2S溶液中
A.加水,平衡向右移動,溶液中氫離子濃度減小
B.通入過量SO2氣體,平衡向左移動,溶液pH增大
C.滴加新制氯水,平衡向左移動,溶液pH增大
D.加入少量硫酸銅固體(忽略體積變化),溶液中所有離子濃度都減小
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pH>7的溶液不一定呈堿性
B.中和pH和體積均相等的氨水、NaOH溶液,所需HCl的物質的量相同
C.相同溫度下,pH相等的鹽酸、CH3COOH溶液中,c(OH-)相等
D.氨水和鹽酸反應后的溶液,若溶液呈中性,則c(Cl-)=c(NH4+)
4.室溫下,下列操作可以使0.01 mol·L-1L NH3·H2O溶液中c(NH4+)增大的是
A.加入少量H2O B.加入少量NaOH固體
C.通入少量HCl氣體 D.降低溫度
5.部分弱酸的電離平衡常數如表所示:
弱酸 HCOOH HCN H2CO3 H2SO3
電離平衡(25℃) Ka=1.77×10-4 Ka=4.9×10-10 Ka1=4.3×10-7Ka2=5.6×10-11 Ka1=1.54×10-2Ka2=1.02×10-7
下列選項錯誤的是
A.等體積等濃度的HCOONa和NaCN溶液中所含陰離子總數前者大于后者
B.少量SO2通入Na2CO3溶液中:SO2+H2O+CO=== SO+H2CO3
C.中和等體積等pH的HCOOH和HCN消耗NaOH的量前者小于后者
D.CN-+H2O+CO2===HCN+
拓展訓練
6.在相同溫度時100 mL 0.01 mol·L-1醋酸溶液與10 mL 0.1 mol·L-1醋酸溶液相比較。下列數值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A.中和時所需NaOH的量 B.電離度
C.H+的物質的量濃度 D.CH3COOH的物質的量
7.室溫下,對氫離子濃度、體積均相同的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分別采取以下措施。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加適量的CH3COONa晶體,兩溶液的氫離子濃度減小
B.使溫度升高20 ℃,兩溶液的氫離子濃度不變
C.加水稀釋2倍,兩溶液的氫離子濃度增大
D.加足量的Zn充分反應后,兩溶液中產生的氫氣一樣多
8.25 ℃時,有關水的電離,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水的電離平衡逆向移動,c(OH-)降低
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體硫酸氫鈉,c(H+)增大,Kw不變
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體CH3COOH,平衡逆向移動,c(H+)降低
D.將水加熱,Kw增大,c(H+)不變
9.如圖為某實驗測得0.1 mol·L-1NaHCO3溶液在升溫過程中(不考慮水揮發)的pH變化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點溶液的c(OH-)比c點溶液的小
B.a點時,Kw<Ka1(H2CO3) ·Ka2(H2CO3)
C.b點溶液中,c(Na+)=c (HCO)+2c (CO)
D.ab段,pH減小說明升溫抑制了 HCO的水解
10.常壓下,取不同濃度、不同溫度的氨水測定,得到下表實驗數據。
溫度/℃ c(NH3·H2O) /( mol·L-1) 電離常數 電離度/% c(OH-) /( mol·L-1)
0 16.56 1.37×10-5 9.098 1.507×10-2
10 15.16 1.57×10-5 10.18 1.543×10-2
20 13.63 1.71×10-5 11.2 1.527×10-2
(1)溫度升高,NH3·H2O的電離平衡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動,能支持該結論的表中數據是________(填字母)。
a.電離常數 b.電離度 c.c(OH-) D.c(NH3·H2O)
(2)表中c(OH-)基本不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溫下,在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銨晶體,下列說法錯誤的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溶液的pH增大 B.氨水的電離度減小 C.c(OH-)減小 D.c(NH4+)減小
(4)氨水溶液中,下列做法能使c(NH4+)與c(OH-)比值變大的是________。
A.加入固體氯化銨 B.通入少量氯化氫 C.加入少量固體氫氧化鈉
【鞏固練習】答案
1.A 2.A 3.B 4.C 5.B 6.B 7.A 8.B 9.A
10.(1)右 a
(2)氨水濃度降低,使c(OH-)減小,而溫度升高,使c(OH-)增大,雙重作用使c(OH-)基本不變
(3)AD
(4)AB
【課后作業】
1.一定溫度下,水溶液中H+和OH-的濃度變化曲線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升高溫度,可能引起由c向b的變化
B.該溫度下,水的離子積常數為1.0×10-13
C.該溫度下,加入FeCl3可能引起由b向a的變化
D.該溫度下,稀釋溶液可能引起由c向d的變化
2.二氧化碳的過量排放可對海洋生物的生存環境造成很大影響,其原理如下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海水酸化能引起HCO3-濃度增大、CO32-濃度減小
B.海水酸化能促進CaCO3的溶解,導致珊瑚礁減少
C.CO2能引起海水酸化,其原理為HCO3-H++CO32
D.使用太陽能、氫能等新能源可改善珊瑚的生存環境
3.醋酸的電離方程式為CH3COOH(aq)H+(aq)+CH3COO-(aq) ΔH>0,25℃時,0.1mol·L-1醋酸溶液中存在下述關系: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溫度下0.01mol·L-1醋酸溶液Ka<1.75×10-5
B.升高溫度,c(H+)增大,Ka變大
C.向該溶液中滴加幾滴濃鹽酸,平衡逆向移動,c(H+)減小
D.向該溶液中加少量CH3COONa固體,平衡正向移動
4.室溫條件下,現有四種溶液:①pH=2的CH3COOH溶液;②pH=2的HCl溶液;③pH=12的氨水;④pH=12的NaOH溶液;⑤0.5mol·L-1的NH4Cl溶液,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由水電離出的c(H+):⑤>①=②=③=④
B.將②、③溶液混合后,pH=7,消耗溶液的體積:②<③
C.等體積的①、②、④溶液分別與足量鋁粉反應,②生成的H2的物質的量最大
D.向溶液中加入100mL水后,溶液的pH:③>④>①>②
5.pH=2的A、B兩種酸溶液各取1mL,分別加水稀釋到1000mL,其溶液的pH與溶液體積(V)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稀釋后X溶液的c(H+)比Y溶液小
B.a=5時,X是強酸,Y是弱酸
C.若X、Y都是弱酸,則5>a>2
D.X、Y兩種酸溶液物質的量濃度一定相等
6.準確移取20.00 mL某待測NaOH溶液于錐形瓶中,用0.1000 mol·L-1鹽酸滴定。用酚酞作指示劑,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常溫下,0.100 0 mol·L-1L鹽酸pH=1
B.酸式滴定管用蒸餾水洗滌后,再用鹽酸潤洗
C.隨著鹽酸的滴入,錐形瓶中溶液pH逐漸變小
D.當滴入最后半滴鹽酸時,溶液由無色變為淺紅色,且30 s內不褪色,即為滴定終點
7.常溫下,以酚酞作指示劑,用0.1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20.00 mL mol·L-1的二元酸H2A溶液。溶液中pH、分布系數δ隨滴加NaOH溶液體積V(NaOH)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A2 的分布系數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當V(NaOH)=0 mL時,c(HA-)+c(A2-)=0.2 mol·L-1
B.當V(NaOH)=20.00 mL時,c(Na+)>c(HA-)+2c(A2-)
C.常溫下,A2-的水解常數值為1.0×10-12
D.當V(NaOH)=30.00 mL時,c(HA-)+c(H+)=c(A2-)+c(OH-)
8.已知25 ℃時,向0.100 mol·L-1 H3P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各含磷微粒的物質的量分數隨pH變化的關系如圖所示。
(1)25 ℃,pH=3時溶液中c(H3PO4)∶c(H2PO4-)=________。
(2)當溶液pH由11到14時,所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用中和滴定法測定燒堿的純度,若燒堿中含有與酸不反應的雜質,根據實驗回答問題:
(1)將準確稱量好的2.0 g燒堿樣品配成100 mL待測液,需要的主要玻璃儀器除量筒、燒杯、玻璃棒外,還必須用到的儀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堿式滴定管量取10.00 mL待測液,置于錐形瓶中,同時滴加1~2滴指示劑。化學上常選用的指示劑有酚酞或________。
(3)用0.2010 mol·L-1 標準鹽酸滴定待測燒堿溶液,滴定時左手旋轉酸式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地搖動錐形瓶,兩眼注視________________,直到滴定到終點,若選擇酚酞作指示劑,判斷滴定終點的標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據下列數據,測得c(NaOH)=__________。燒堿的純度=________。
滴定次數 待測液體積/mL 標準鹽酸體積/mL
滴定前讀數 滴定后讀數
第一次 10.00 0.50 20.40
第二次 10.00 4.00 24.10
第三次 10.00 1.00 24.10
(5)以標準的鹽酸溶液滴定未知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以下引起待測液濃度偏小的是 ___(填字母)。
a. 讀數時,滴定前平視,滴定后俯視
b. 未用待測液潤洗堿式滴定管
c. 用待測液潤洗錐形瓶
d. 不小心將標準液滴在錐形瓶外面
e. 滴定接近終點時,用少量蒸餾水沖洗錐形瓶內壁

【課后作業】答案
1.C 2.C 3.B 4.A 5.D 6.D 7.C
8.(1)1∶10(或0.1) (2) HPO42-+OH-===PO43-+H2O
9.(1)100 mL容量瓶 膠頭滴管
(2)甲基橙
(3)錐形瓶中溶液顏色的變化 當滴入最后半滴鹽酸時,溶液恰好由紅色變為無色,且半分鐘內不復原
(4)0.4020 mol·L-1 80.4%
(5)ab
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蓬安县| 平江县| 华安县| 中西区| 深水埗区| 茶陵县| 搜索| 张家口市| 德州市| 嘉兴市| 明星| 益阳市| 邓州市| 乌恰县| 山东省| 西安市| 济源市| 商南县| 辽中县| 兴安县| 班玛县| 阿尔山市| 黄梅县| 张北县| 芜湖县| 福安市| 襄樊市| 英山县| 苍山县| 云梦县| 龙泉市| 平湖市| 临西县| 昂仁县| 鲁山县| 攀枝花市| 鹰潭市| 德化县| 乐陵市| 溆浦县| 济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