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基礎班)課件(共66張PPT)2024年化學奧林匹克競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基礎班)課件(共66張PPT)2024年化學奧林匹克競賽

資源簡介

(共66張PPT)
化學反應速率
化學平衡原理
(一)化學反應速率
一、化學反應的速率
對化學反應aA+bB=cC+dD而言:
v(A)=┃Δc(A)┃/Δt
或v(B)=┃Δc(B)┃/Δt
或v(C)=┃Δc(C)┃/Δt
或v(D)=┃Δc(D)┃/Δt
同一反應,用不同物質來表示的速率與系數成正比。
1、平均速率
例1:在容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有SO21mol,O22mol,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2分鐘后,測得SO2:0.6mol,求:SO2、O2、SO3的反應速率及它們的比值.
2SO2 + O2 2SO3
例2. 在四個不同的容器中,在不同的條件下進行合成氨反應,根據下列在相同時間內測定的結果判斷,生成氨的速率最快的是( )
A.v(H2) = 0.4 mol/(L·min)
B. v(N2) =0.1 mol/(L·min)
C. v(NH3) =0.3 mol/(L·min)
D. v(H2) =0.2 mol/(L·min)
N2 + 3H2 2NH3
2、瞬時速率
化學反應速率的測定
(1)化學方法
不同時刻取出一定量反應物,設法用驟冷、沖稀、加阻化劑、除去催化劑等方法使反應立即停止,然后進行化學分析。
(2)物理方法
用各種物理性質測定方法(旋光、折射率、電導率、電動勢、粘度等)或現代譜儀監測與濃度有定量關系的物理量的變化,從而求得濃度變化。
1、基元反應與總包反應
基元反應簡稱元反應,如果一個化學反應,反應物分子在碰撞中相互作用直接轉化為生成物分子,這種反應稱為元反應。
我們通常所寫的化學方程式只代表反應的化學計量式,而并不代表反應的真正歷程。如果一個化學計量式代表了若干個基元反應的總結果,那這種反應稱為總包反應或總反應。
二、化學反應的歷程
2、反應機理
(1)Br2 + M —→2Br + M
(2)Br + H2 —→HBr + H
(3)H + Br2 —→HBr + Br
(4)H + HBr—→H2 + Br
(5)2 Br + M—→Br2 + M
(1)Cl2 + M—→2Cl + M
(2)Cl + H2—→H + HCl
(3)H + Cl2—→Cl + HCl
(4)2Cl + M—→Cl2 + M
反應機理又稱為反應歷程。在總反應中,連續或同時發生的所有基元反應稱為反應機理,在有些情況下,反應機理還要給出所經歷的每一步的立體化學結構圖。
3、碰撞理論
活化分子百分數
3、碰撞理論
碰撞次數
有效碰撞次數
能量:
活化分子
取向:有效
決定
反應速率
三、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
1、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質量作用定律
對于基元反應,反應速率與反應物濃度的冪乘積成正比。冪指數就是基元反應方程中各反應物的系數。這就是質量作用定律,它只適用于基元反應。
例如: 基元反應 反應速率v
*
反應分子數
在基元反應中,實際參加反應的分子數目稱為反應分子數。反應分子數可區分為單分子反應、雙分子反應和三分子反應,四分子反應目前尚未發現。反應分子數只可能是簡單的正整數1,2或3。
基元反應
單分子反應
雙分子反應
三分子反應
反應分子數
反應級數
對于一般的化學反應aA + bB ==dD + eE ,其速率方程可表示為:v = k cm(A) cn(B),式中m、n分別為反應物A、B的濃度的指數,m+n稱為該反應的反應級數。
反應級數不一定是整數,可以是零、分數或小數。反應級數的大小表明了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程度,反應級數越大,受濃度的影響越大。對于一個具體的化學反應,其反應級數的確定,必須以實驗事實為依據。
*
反應級數
例如:
Cl2 + H2→2HCl
Br2 + H2→2HBr
總包反應的速率方程
I2 + H2→2HI
[例3] 制備光氣的反應按下式進行:CO + Cl2 = COCl2,實驗測得下列數據,求該反應的反應級數和速率常數。
實驗序號 初始濃度/ mol L-1 初始速率/
mol L-1 s-1
CO Cl2
1 0.1 0.1 1.2×10-2
2 0.1 0.050 4.26×10-3
3 0.050 0.1 6.0×10-3
4 0.050 0.050 2.13×10-3
*
濃度與時間的關系——以一級反應為例
反應速率只與反應物濃度的一次方成正比的反應稱為一級反應。常見的一級反應有放射性元素的蛻變、分子重排、五氧化二氮的分解等。
反應:
☆☆濃度與時間的關系——以一級反應為例
半衰期
例4:(較難,了解)某金屬钚的同位素進行β放射(一級反應),14d后,同位素活性下降了6.85%。試求該同位素的:
(1) 蛻變常數k1,(2) 半衰期,(3) 分解掉90%所需時間。
解:
r
T
r
T
r
T
r
T
r
T
(1)
(2)
(3)
(4)
(5)
通常有五種類型:
(1)反應速率隨溫度的升高而逐漸加快,它們之間呈指數關系,這類反應最為常見。
(2)開始時溫度影響不大,到達一定極限時,反應以爆炸的形式極快的進行。
(1)溫度對反應速率影響的類型
2、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3)在溫度不太高時,速率隨溫度的升高而加快,到達一定的溫度,速率反而下降。如多相催化反應和酶催化反應。
(4)速率在隨溫度升到某一高度時下降,再升高溫度,速率又迅速增加,可能發生了副反應。
(5) 溫度升高,速率反而下降。這種類型很少,如一氧化氮氧化成二氧化氮。
r
T
r
T
r
T
r
T
r
T
(1)
(2)
(3)
(4)
(5)
(1)溫度對反應速率影響的類型
指數式:
描述了速率隨溫度而變化的指數關系。A稱為指前因子, 稱為阿侖尼烏斯活化能,阿侖尼烏斯認為A和 都是與溫度無關的常數。
對數式:
描述了速率系數與 1/T 之間的線性關系。可以根據不同溫度下測定的 k 值,以 lnk 對 1/T 作圖,從而求出活化能 。
(2)阿累尼烏斯公式
基元反應的活化能
(1)催化劑不能改變反應的方向和限度
(2)催化劑參與化學反應,改變反應活化能
(3)催化劑具有特殊的選擇性
3、催化反應
催化劑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單位體積碰撞次數 活化分子百分數 單位體積活化分子數 反應
速率
濃度
增大
溫度
升高
使用催化劑
增大
增大
不變
不變
增大
增大
增大
增大
增大
增大
增大
增大
用碰撞理論解釋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
例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增大壓強,活化分子數增加,化學反應速率增大
B.升高溫度后,活化分子百分數增加,化學反應速率增大
C.活化分子間所發生的分子間碰撞一定為有效碰撞
D.加入反應物,使活化分子百分數增加,化學反應速率增大
(二)化學平衡
一、化學平衡狀態
1、化學平衡狀態:
在一定條件下的可逆反應中,正反應和逆反應的速率相等,反應混和物中各組分的濃度保持不變的狀態
2 SO2 + O2 2 SO3
催化劑

Cl2 + H2O HCl + HClO
NH3+H2O
NH3·H2O
NH4++OH-
H2 (g) + I2(g) 2HI (g)
425℃
一、化學平衡狀態
2、化學平衡狀態的特征
(1) 動:動態平衡(正逆反應仍在進行)
(2) 等:正反應速率=逆反應速率
(3) 定:反應混合物中各組分的濃度保持不變,
各組分的含量一定。
(4) 變:條件改變,原平衡被破壞,在新的條件
下建立新的平衡。
3、 化學平衡的標志
aA + bB cC + dD
① v(B耗) = v(B生)
② v(C生) : v(D耗) = c : d
③ 體系中各物質的含量、濃度等保持不變
本質標志
例1 在一定溫度下,可逆反應
A(g) + 3B(g) 2C(g)達到平衡的標志是
  ( )
A. C的生成速率與C分解的速率相等
B. 單位時間內生成nmolA,同時生成3nmolB
C. A、B、C的濃度不再變化
D. A、B、C的分子數比為1:3:2
例2 在一定溫度下,
該可逆反應中,下列情況屬于平衡狀態的是
A. N2O4不再分解
B. v(生成N2O4) : v(消耗NO2) = 1:2
C. 體系的顏色不再改變
D. NO2的濃度與N2O4的濃度之比2:1
2NO2(g) N2O4(g)
紅棕色 無色
例3 下列說法可以證明反應
N2+3H2 2NH3 已達平衡狀態的是( )
A.1個N≡N鍵斷裂的同時,有3個H-H鍵形成
B.1個N≡N鍵斷裂的同時,有3個H-H鍵斷裂
C.1個N≡N鍵斷裂的同時,有6個N-H鍵斷裂
D.1個N≡N鍵斷裂的同時,有6個N-H鍵形成
例4 下列說法中可以充分說明反應:
P(g)+Q(g) R(g)+S(g) , 在恒溫下已達平衡狀態的是( )
反應容器內壓強不隨時間變化
B. P和S的生成速率相等
C. 反應容器內P、Q、R、S四者共存且濃度相等
D. 反應容器內總物質的量不隨時間而變化
例5 在一定溫度下的恒容容器中,當下列物理量不再發生變化時,不能表明反應:
A(g)+3B(g) 2C(g)+D(g)已達平衡狀態的是 ( )
A.混合氣體的壓強 B.混合氣體的密度
C.B的物質的量濃度 D.混合氣體平均摩爾質量
二、化學平衡常數
2 SO2 + O2 2 SO3
催化劑

固體、純液體的濃度作為常數1,在平衡表達式中不出現固體、液體濃度項
對于氣相反應,平衡常數也可以用平衡時各物質的分壓表示,符號為Kp,不難證明,Kc與Kp有下列關系:Kp = Kc(RT) n,式中Δn = c+d-a-b。
平衡常數只與溫度有關,
放熱反應,溫度越高,平衡常數越小。
吸熱反應,溫度越高,平衡常數越大。
二、化學平衡常數
[例6] 已知在800K時,反應:
CO(g) + H2O(g) H2(g) + CO2(g)
起始濃度c(CO) = 2mol L-1,c(H2O) = 3mol L-1,達平衡時,CO的轉化率為60%,如將H2O的起始濃度加大為6 mol L-1,試求此時CO的轉化率。
化學平衡常數與化學方程式的關系

倒數
n倍
n次冪
化學平衡常數與化學方程式的關系
相加
相乘
相減
相除
對于mA(g)+nB(g) pC (g) +qD (g)
C(D)
q
Q=
C(C)
p
.
C(A)
m
C(B)
n
.
C平(D)
q
K=
C平(C)
p
.
C平(A)
m
C平(B)
n
.
三、化學平衡的移動
1、化學平衡的移動方向的判斷
Q與K的大小關系的用途
K
Q
K
Q
K
Q
平衡左移
平衡右移
平衡狀態
(1)濃度對平衡的影響
其它條件一定時,增大(減少)反應物濃度或減少(增大)生成物濃度,平衡正向(逆向)移動。
2、化學平衡的移動規律
三、化學平衡的移動
(2)溫度對平衡的影響
其他條件一定時,升溫(降溫),平衡向吸熱(放熱)反應方向移動。
(3)壓強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注:對于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氣體分子總數沒有變化的反應,增大壓強平衡不移動。
其他條件一定時,加壓(減壓),平衡向氣體減少(增大)方向移動;
2、化學平衡的移動規律
三、化學平衡的移動
N2(g)+3H2(g) 2NH3(g)
FeO(s)+CO(g) Fe(s)+CO2(g)
N2O4(g) 2NO2(g)
(4)催化劑對平衡的影響
使用催化劑不會改變Q,也不會改變K,對平衡沒有影響。
2、化學平衡的移動規律
三、化學平衡的移動
練習1.已知某可逆反應mA(g)+nB(g) pC(g)在密閉容器中進行,下圖表示在不同反應時間t,不同溫度T時,反應物B在混合氣體中的體積分數B%的變化曲線。試分析此反應是放熱反應還是吸熱反應 。
T1
T2
B%
0
t
練習2. 下圖中A%為氣態反應物在平衡體系中的體積分數,T為溫度,符合此圖的反應為 ( )
A. N2+3H2 2NH3 (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B. C(s)+CO2 2CO(正反應為吸熱反應) C. N2+O2 2NO(正反應為吸熱反應) D. CaO+CO2 CaCO3(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A%
0
T
2atm
1atm
條件改變 平衡移動方向 移動的過程
升高溫度
降低溫度
增大c(NO2)
減小c(NO2)
增大體系壓強
減小體系壓強
向吸熱方向移動
溫度降低
例7:在密閉體系中進行反應2NO2(g) N2O4(g); △H<0,如果只改變影響平衡的一個條件,完成下表。
向放熱方向移動
溫度升高
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c(NO2)減小
向逆方向方向移動
c(NO2)增大
向正方向方向移動
體系壓強減小
向逆方向方向移動
體系壓強增大
四、勒夏特列原理
改變影響平衡的一個條件,平衡就向能夠減弱這種改變的方向移動。
壓強/Pa 2×105 1×105
D的濃度(mol/L) 0.8 0.5
例8:在10℃,2×105Pa的條件下,反應
aA (g) dD (g)+eE (g)建立平衡,再逐步減小體系的壓強(溫度不變)。表中列出不同壓強下反應建立平衡時D的濃度
則平衡向__________方向移動
練習精講
1、某化學科研小組研究在其他條件不變時,改變某一條件對化學平衡的影響,得到如下變化規律(圖中P表示壓強,T表示溫度,n表示物質的量):
A.反應Ⅰ:△H>0,P2>P1
B.反應Ⅱ:△H<0,T1>T2
圖中P表示壓強,T表示溫度,n表示物質的量:
C.反應Ⅲ:△H>0,T2>T1;
或△H<0,T2<T1
D.反應Ⅳ:△H<0,T2>T1
t/℃ 700 800 830 1 000 1 200
K 0.6 0.9 1.0 1.7 2.6
(1) 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表達式為K=________________。
(2) 該反應為________(填“吸熱”或“放熱”)反應。
(3) 某溫度下,各物質的平衡濃度符合下式:3c(CO2)·c(H2)=5c(CO)·c(H2O),試判斷此時的溫度為______________。
   判斷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3
A. 氣體的壓強不變
B. v正(N2O4)=2v逆(NO2)
C. K不變
D. 容器內氣體的密度不變
E. 容器內顏色不變
4、
5.判斷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3) (2022·揚州期末)反應CaCO3(s) CaO(s)+CO2(g)達到平衡后,向該容器中充入少量CO2,保持溫度不變,反應再次達到平衡時,c(CO2)增大( )
A. 使用催化劑能縮短該反應達到平衡所需的時間
B. 溫度升高有利于提高SO2的平衡轉化率
D. 增大體系的壓強能提高SO2的反應速率和轉化率
7. 判斷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8.對于反應:2N2O5(g)===4NO2(g)+O2(g),R. A. Ogg提出如下反應歷程:
第二步:NO2+NO3===NO+NO2+O2 慢反應
第三步:NO+NO3===2NO2 快反應
其中可近似認為第二步反應不影響第一步的平衡。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 v逆(第一步)B. 反應的中間產物只有NO3
C. 第二步中NO2與NO3的碰撞僅部分有效
D. 第三步反應的活化能較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共和县| 平凉市| 虎林市| 阿巴嘎旗| 明光市| 长兴县| 宣城市| SHOW| 开平市| 米易县| 东丰县| 东台市| 丹巴县| 宝鸡市| 丽江市| 栖霞市| 屏南县| 革吉县| 博野县| 黄石市| 勐海县| 汾西县| 海门市| 本溪市| 溧水县| 涟水县| 庐江县| 平阴县| 安龙县| 博乐市| 阿图什市| 象山县| 新疆| 广宗县| 聊城市| 大港区| 北流市| 杂多县| 石台县| 栾川县| 资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