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第一章 物質及其變化第二節 離子反應課時3 離子反應的應用學習目標01.通過思考交流離子共存具體問題分析,歸納總結離子反應的不共存問題,建立正確解答離子共存問題的方法思路02.通過經典例題學習從離子反應角度理解物質的除雜、分離與提純分方法和思路03.通過自我學習熟記常見物質的基本特征,并通過典型例題實現物質的鑒別與成分分析溶液中離子共存的判斷01溶液中離子共存的判斷離子共存即溶液中的離子之間不能發生反應。判斷溶液中的離子能否大量共存,事實上是看離子之間能否發生反應,若能發生反應,則不能大量共存;若不能發生反應,則能大量共存。溶液中離子共存的判斷原理能發生復分解反應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生成難溶物或微溶物生成氣體或揮發性物質生成難電離的物質(弱酸、弱堿、水)01溶液中離子共存的判斷(題干是否有隱含條件)一看要求(1)“無色透明”溶液不存在有色離子例如:Cu2+(藍色)、Fe3+(棕黃色)、Fe2+(淺綠色)、MnO4-(紫紅色)例如: H+與CO32-、HCO3-、OH-等例如: OH-與H+、Fe3+、Fe2+、Mg2+、Cu2+等“三看”突破溶液中離子能否大量共存問題是“能大量共存”還是“不能大量共存”;是“一定大量共存”還是“可能大量共存”二看條件(2)酸性溶液不能大量存在與H+反應的離子(3)堿性溶液不能大量存在與OH-反應的離子01溶液中離子共存的判斷例如: H+與CO32- 、HCO3-等不能大量共存“三看”突破溶液中離子能否大量共存問題三看反應(1)能否生成難溶物或微溶物例如:Mg2+與OH-,Ca2+與CO32-、SO42-都不能大量共存(2)能否生成水例如:在酸性溶液中OH-不能大量共存,在堿性溶液中H+不能大量共存(3)能否生成揮發性物質01溶液中離子共存的判斷涉及量的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此法就是將“不足量反應物的化學式”前面的配平系數設定為“1 ” ,在此起點上再去推導出其它物質(包括另一種過量的反應物和產物)的配平系數。此法的原理是:設為“1 ”非權宜之計,其含義乃指不足量反應物中參加反應的相關離子在反應中按其化學式數量完全被消耗殆盡無剩余,而另一個相對過量的反應物中參加反應的相關離子是按前者所需被索取的。定一法01溶液中離子共存的判斷涉及量的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書寫步驟寫出不足量反應物中參加離子反應的相關離子或分子。若為離子,則其離子數目之比必須符合不足量反應物的化學式再依次寫出過量的反應物以及產物中的與反應相關的離子(不帶系數),最后再予以配平(配平后,若有分數,則可通分化整)此法的特點是,由于不必考慮不參加離子反應的等離子,所以不必先寫出化學反應方程式,而可一次性直接得到離子反應方程式步驟一步驟二步驟三01溶液中離子共存的判斷示例:以NaHCO3溶液與Ba(OH)2溶液反應(1)NaHCO3溶液(2) NaHCO3溶液:過量:少量2NaHCO3+Ba(OH)2=BaCO3↓+Na2CO3+2H2ONaHCO3+Ba(OH)2=BaCO3↓+NaOH+H2O——(氫氧化鋇不足)——(氫氧化鋇過量)2HCO3-+Ba2+ + OH-=BaCO3↓+CO32-+H2OHCO3-+Ba2+ + OH-=BaCO3↓++H2O涉及量的離子方程式的書寫01溶液中離子共存的判斷【例1】在無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組離子是( )A. Cu2+、SO42-、K+、Cl- B.Ag+、Cl-、OH-、Na+C. NO3-、Cl-、Na+、Ca2+ D. NO3- 、 OH- 、Mg2+、Na+C【例2】下列各組中的離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K+、H+、 SO42- 、OH- B. Na+、Ca2+、CO32-、 NO3-C. Na+、H+、Cl-、 CO32- D. Na+、Cu2+、Cl-、 SO42-D【例3】某溶液中加入鐵粉能產生氫氣,在該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 )(提示:金屬與HNO3反應不產生H2)A. B.C. D.A常見離子的檢驗與推斷02常見離子的檢驗與推斷依據離子推斷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離子反應所表現出的某“唯一性”的特征性質及現象。(1)肯定性原則:據現象推斷存在或肯定不存在的離子。(2)互斥性原則:如溶液中含有Ba2+,則不存在大量的CO32-、SO42-。(3)進出性原則:要注意所加試劑引入什么離子,是否造成干擾。(4)守恒原則(電中性原則) :陽離子和陰離子同時存在于溶液中且正負電荷總量相等。02常見離子的檢驗與推斷 離子 試劑 現象 注意沉淀法 Cl- AgNO3溶液和稀HNO3 AgCl(白色) SO42- 稀鹽酸和BaCl2溶液 白色沉淀 先用稀鹽酸酸化Fe3+ NaOH溶液 紅褐色沉淀 根據離子性質不同而在實驗中所表現出的現象不同,可把檢驗離子的方法歸納為三種類型:①生成沉淀;②生成氣體。氣體法 NH4+ 濃NaOH溶液和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 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且氣體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 要加熱CO32- 稀鹽酸和石灰水 石灰水變渾濁 SO32-、HCO3-有干擾課堂總結03課堂總結離子反應的應用離子共存離子檢驗課堂練習04課堂練習1.甲、乙、丙、丁四位同學分別進行實驗,測定四份不同澄清溶液的成分,記錄結果如下:甲:K2SO4、BaCl2、NaCl 乙:NaCl、Ba(OH)2、K2CO3丙:HCl、K2CO3、NaCl 丁:K2SO4、Na2CO3、KCl其中記錄結果合理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D [甲中會形成BaSO4沉淀而不能共存,A錯誤;乙中會形成BaCO3沉淀而不能共存,B錯誤;丙中會產生CO2氣體而不能共存,C錯誤。]04課堂練習2.能用離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化學反應是 ( )A.Cu(OH)2(s)和H2SO4(aq)的反應B.澄清石灰水和HCl(aq)的反應C.KOH(aq)和Na2SO4(aq)的反應D.Ba(OH)2(aq)和H2SO4(aq)的反應B [A中Cu(OH)2(s)不溶于水,離子方程式中應寫成化學式形式;C中KOH(aq)和Na2SO4(aq)不能發生復分解反應;D中除了有水生成還有難溶于水的BaSO4沉淀生成。]04課堂練習3.海鹽經溶解、過濾后仍含有Ca2+、Mg2+、SO42-等可溶性雜質,為了得到純凈的NaCl,可向濾液中依次加入過量的下列溶液,其中不合理的是( )A.BaCl2→NaOH→Na2CO3→過濾→稀鹽酸→蒸發結晶B.Ba(OH)2→Na2CO3→過濾→稀鹽酸→蒸發結晶C.Na2CO3→NaOH→BaCl2→過濾→稀鹽酸→蒸發結晶D.BaCl2→Na2CO3→NaOH→過濾→稀鹽酸→蒸發結晶C [粗鹽提純時,所加的試劑有NaOH溶液(除去 Mg2+)、BaCl2溶液(除去SO42-)、Na2CO3溶液(除去Ca2+和過量的Ba2+),過濾后,加入鹽酸(除去過量的OH-、CO32-),注意Na2CO3溶液一定要在BaCl2溶液之后加入,鹽酸在過濾后加入,故A、D項正確,C項錯誤;加入過量的Ba(OH)2溶液,可除去SO42-、Mg2+,再加入過量的Na2CO3溶液,除去Ca2+和過量的Ba2+,過濾,向濾液中加入稀鹽酸,除去過量的CO32-和OH-,蒸發結晶得到純凈的NaCl,B項正確。]04課堂練習選項 化學反應及其離子方程式 評價A NaHSO4溶液與Ba(OH)2溶液反應至SO42-沉淀完全:2H++SO42-+Ba2++2OH-==BaSO4↓+2H2O 正確B 向碳酸鎂濁液中加入足量稀鹽酸:CO32-+2H+==CO2↑+H2O 錯誤,碳酸鎂不應寫成離子形式C 向沸水中滴加飽和的氯化鐵溶液至液體變為紅褐色:Fe3++3H2O==Fe(OH)3↓+3H+ 正確D 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O2:OH-+CO2==HCO3- 正確4.以下表中評價合理的是( )答案:B04課堂練習5.下列離子方程式中,只能表示一個化學反應的是( )①CO32-+2H+===CO2↑+H2O②Ba2++2OH-+2H++SO42-===BaSO4↓+2H2O③Ag++Cl-===AgCl↓④Fe+Cu2+===Fe2++Cu⑤Cl2+H2O===H++Cl-+HClOA.①③ B.②④ C.②⑤ D.只有⑤D [①表示可溶性碳酸正鹽與強酸的反應,表示一類反應;②表示Ba(OH)2與H2SO4、Ba(OH)2與足量NaHSO4(KHSO4等)的反應;③表示可溶性銀鹽(如AgNO3)與鹽酸或可溶性鹽酸鹽間的反應;④表示Fe與可溶性銅鹽溶液間的一類反應;⑤只表示Cl2和H2O的反應。]感謝觀看THANK YOU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