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1.3位置變化快慢的描述—速度1.通過抽象概括,理解速度的含義。知道速度的定義式、單位和方向。2.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的區別與聯系,初步體會極限法在研究物理問題中的應用和意義。3.知道勻速直線運動的特點及速率的含義。4.會使用打點計時器測量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5.理解v-t圖像的含義,能用實驗數據繪制v-t圖像,并會根據v-t圖像分析物體運動的速度隨時間的變化。【學習目標】問題?生活和科學研究中經常需要知道物體運動的快慢和方向,你還記得初中是怎樣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嗎 運動員在比賽中的不同時段,運動的快慢一樣嗎 乙10 km30min16 s丁100m思考討論:乙車與丁運動員相比,誰運動得更快呢?計算出兩物體單位時間內的位移大小,就可以直觀、準確的比較兩物體運動的快慢。ΔxΔt——16 s(2)相同位移比較時間相同的位移,所用時間越短,物體運動的越快。百米賽跑丁丙14 s一、速度1.定義:物體運動的位移與發生這段位移所用時間的比值2.公式:4.理解:(定義式)與 無關①②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方向與 的方向相同比值定義法3.物理意義:表示物體運動快慢(位置變化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③單位:m/s或km/h二、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1.平均速度③物理意義:粗略描述物體的運動快慢與方向①定義:物體發生一段位移與發生這段位移所用時間的比值②公式:(定義式)④理解: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方向與 的方向相同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運動的快慢,為了使描述精確些,可以怎么辦?△t△t△t x/mA極限思想O非常非常小時,質點在 內的平均速度就可以認為是質點在A處的瞬時速度2.瞬時速度③物理意義:精確描述物體的運動快慢與方向的物理量①定義:物體在某一瞬或某一位置處的速度②公式:④理解: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方向與 的方向相同單位:m/s或km/h如果 t非常小,趨近于0,則t時刻的瞬時速度思考與討論汽車速度計顯示汽車速率小汽車平均“速度”不能超過60Km/h瞬時“速度”不能超過40km/h辨析:瞬時速度總為0時,平均速度一定為0平均速度為0時,瞬時速度不一定為0x/mt/sox/mt/so1.平均速率①定義:物體運動的路程與通過這一路程所用時間的比值②標量:只有大小,沒有方向≠平均速度的大小2.瞬時速率①定義:物體瞬時速度的大小叫瞬時速率,簡稱速率②標量:只有大小,沒有方向三、測量紙帶的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1、測量平均速度(1)實驗器材:打點計時器、刻度尺、電源、紙帶等。(2)實驗步驟①固定計時器并穿好紙帶。②啟動電源,拉紙帶,紙帶上就打出一行小點隨后立即關電源。③用刻度尺測量出從開始計數的點到最后一個計數點間的距離Δx④利用公式 計算出紙帶在這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3)數據處理①在圖中選取紙帶上一點為起始點 0,后面每 5 個點取一個計數點,分別用數字 1,2,3,… 標出這些計數點;每隔 0.1 s 的平均速度紙帶示意圖DEG0.1sΔx01232、測量瞬時速度012345DEFGΔx0.06s計算每隔 0.06 s 的平均速度紙帶示意圖說明:D、F兩點間距離過小,測量誤差會增大。所以,實際測量中要根據需要及所用儀器的情況,在要測量的點附近選取合適的位移和時間。計算實驗中紙帶上各計數點的瞬時速度。每隔 0.06 s 計算一次速度。位置 1 2 3 4 …Δx/m 0.018 0.053 0.092 0.132Δt/s 0.06 0.06 0.06 0.06v/(m·s-1)手拉紙帶各計數點的瞬時速度0.300.881.532.2012345DEFGΔx0.06sv/(m·s-1)t/sov-t圖像1. 打點計時器所用電源的頻率為50 Hz,某次實驗中得到的一條紙帶,用毫米刻度尺測量情況如圖所示,紙帶在A、C間的平均速度為_______m/s,在A、D間的平均速度為________m/s,B點的瞬時速度更接近于_______m/s。0. 350.420.35四、位移-時間圖像x/mt/s甲乙θ斜率:θ為銳角,斜率>0,速度為正,表示物體運動方向與x軸正方向相同鈍角,斜率<0,速度為負,表示物體運動方向與x軸正方向相反θ為圖像的斜率表示速度,斜率越大的速度越大。t/sx/mACB丙x-t圖像某點的切線斜率表示為經過該位置時的瞬時速度圖像切線與橫軸的夾角增大斜率增大速度增大五、速度-時間圖像v/m s-1t/sabcd01.建立:以時間t為橫軸,速度v為縱軸,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2.意義:反映物體的速度隨時間的變化的規律3.含義:①a、b圖均表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即勻速直線運動v-t圖為一條平行于t軸的直線②c、d圖表示物體做變速直線運動,圖像為一條傾斜的直線 v-t圖像能夠反映曲線運動嗎?v-t圖像是運動的軌跡嗎?圖像中交點的含義是什么?[多選] 在如圖所示的位移—時間(x-t)圖像和速度—時間(v-t)圖像中,給出的四條圖線甲、乙、丙、丁分別代表四輛車由同一地點向同一方向運動的情況,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丁兩車做曲線運動,乙、丙兩車做直線運動B.甲、乙兩車在t1時刻相遇C. 0~t1時間內,甲、乙兩車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D. 0~t2時間內,丙、丁兩車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方向不同BCA某駕校學員在教練的指導下沿直線路段練習駕駛技術,汽車的位置x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所示,則汽車行駛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圖像可能正確的是( )六、拓展學習1.利用“光電門”測物體的速度計時器上可以讀出光線被遮光片阻擋的時間。d很小,因此認為就是小車通過光電門的瞬時速度。遮光板的寬度d,遮光時間Δt2.利用超聲波測物體的速度所謂測速,就是根據接收到的反射波頻移量的計算而得出被測物體的運動速度。通俗來說,就是在道路旁邊架設雷達發射器,向道路來車方向發射雷達波束,再接收汽車的反射的回波,通過回波分析測定汽車車速,如車速超過設定值,則指令相機拍攝(晚間同時觸發閃光燈)。目前,警用的雷達測速儀分固定和流動兩種,固定的安裝在橋梁或者十字路口,流動的一般安裝在巡邏車上。第二次發射信號第一次發射信號這個系統由A、B兩個小盒子組成,A盒裝有紅外線發射器和超聲波發射器,B盒裝有紅外線接收器和超聲波接收器。A固定在被測的運動小車上,B固定在桌面上。第一次測量時A向B同時發射一個紅外線脈沖和一個超聲波脈沖,B盒收到紅外線脈沖時,開始計時,收到超聲波脈沖時計時停止。(紅外線的傳播時間可以忽略)兩者的時間差為t1=1 s;第一次發射后經過△t=10 s 時間,再進行第二次測量時,兩者的時間差為t2=1.5 s;設空氣中的聲速為340 m/s。x表示超聲波與測速儀之間的距離BD第一次反射信號第二次反射信號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