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第一章 動量守恒定律1.1 動量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選擇性必修第一冊新課導入1新課講解3學習目標2經典例題4課堂練習5本課小結6目錄擊打臺球錘子和釘子的碰撞汽車碰撞測試碰撞是日常生活、生產活動中常見的一種現象。那么,這些看似不同的碰撞現象背后是否遵循相同的規律呢?思考這些不同的碰撞現象中是否隱藏著相同的物理規律?學習目標1.了解生產生活中的各種碰撞現象。2. 經歷尋求碰撞中不變量的過程,體會探究過程中猜想、推理和證據的重要性。3. 知道動量概念及其單位,會計算動量的變化量。4. 認識動量是描述物體運動狀態的物理量,深化運動與相互作用的觀念。探究1:用兩根長度相同的線繩,分別懸掛兩個完全相同的鋼球 A、B,且兩球并排放置。拉起 A 球,然后放開,該球與靜止的 B 球發生碰撞。實驗現象:可以看到,碰撞后 A 球停止運動而靜止,B 球開始運動,最終擺到和 A 拉起時同樣的高度。一、尋求碰撞中的不變量探究2:將上面實驗中的A球換成大小相同的C球,使C球質量大于B球質量,用手拉起C球至某一高度后放開,撞擊靜止的B球。實驗現象:可以看到,碰撞后 B 球獲得較大的速度,擺起的最大高度大于 C 球被拉起時的高度。一、尋求碰撞中的不變量 對比兩次碰撞的結果發現,碰撞效果與速度和質量有關,這其中是否存在一個不變的量呢?下面我們通過實驗數據來研究上述問題。使用天平測量出兩小車的質量,并利用光電門傳感器測量出兩小車的碰撞前、后的速度,將實驗數據記錄如下。實驗:探究碰撞中的不變量兩輛小車都放在滑軌上,用一輛運動的小車碰撞一輛靜止的小車,碰撞后兩輛小車粘在一起運動。小車的速度用滑軌上的光電計時器測量。下表中的數據是某次實驗時采集的。其中,m1 是運動小車的質量,m2是靜止小車的質量 ;v 是運動小車碰撞前的速度,v′是碰撞后兩輛小車的共同速度。實驗:探究碰撞中的不變量使用天平測量出兩小車的質量,并利用光電門傳感器測量出兩小車的碰撞前、后的速度,將實驗數據記錄如下。項目 碰撞前 碰撞后質量 m1 = m2 = m1 = m2 = 速度 v1 = v2 = v1 = v2 = mv m1v1 + m2v2 = m1v1 + m2v2 = mv2 m1v12 + m2v22 = m1v1 2 + m2v2 2 = v/m v1/m1 + v2/m2 v1 /m1 + v2 /m2實驗:探究碰撞中的不變量使用天平測量出兩小車的質量,并利用光電門傳感器測量出兩小車的碰撞前、后的速度,將實驗數據記錄如下。【結論】從實驗的數據可以看出,此實驗中兩輛小車碰撞前后,動能之和并不相等,但是質量與速度的乘積之和卻基本不變。二、動量1. 定義:在物理學中,把物體的質量 m 和速度 的乘積叫做物體的動量p,用公式表示為p=mv2. 單位:千克米每秒(kg m/s)3. 三性:(2) 瞬時性:是狀態量,與某一時刻相對應(1) 矢量性:方向由速度方向決定,與該時刻的速度方向相同(3) 相對性:物體的動量與參考系的選擇有關,中學階段常以地球為參考系二、動量4. 動量的變化( Δ p)(1) 定義:物體的末動量與初動量的矢量差叫做物體動量的變化;(2) 表達式: Δ p = mΔ ①動量的變化等于末狀態動量減初狀態的動量,其方向與Δ 的方向相同:(在同一直線上的問題采用代數運算)②動量的變化也叫動量的增量或動量的改變量。③動量發生變化的三種情況:速度大小改變方向不變、速度大小不變方向改變、速度大小和方向都改變。p′pΔp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動量變化的運算,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3)試討論以下幾種運動的動量變化情況:①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②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③物體做平拋運動④物體做勻速圓周運動動量大小、方向均不變動量方向不變,大小隨時間推移而增大動量方向時刻改變,大小隨時間推移而增大動量方向時刻改變,大小不變二、動量Gv0GvOVVVO三、動量與動能【思考】正在玩旋轉秋千的游客,他的每一時刻的動量相同嗎?每一時刻的動能相同嗎?游客做勻速圓周運動,速度的方向時刻改變,所以動量時刻變化;速度的大小不變,所以動能不變.物理情境動能 動量區別 定義 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 物體質量與速度的乘積公式 Ek= mv2 p=mv單位 焦耳(J) 千克米每秒(kg·m/s)標、矢量 標量 矢量運算法則 代數運算法則 平行四邊形定則變化情況 v 變化(方向),Ek 不一定變化 v 變化,p 一定變化聯系 都是狀態量、相對量,兩者大小關系:Ek=p=典例分析1. 解答以下三個問題,總結動量與動能概念的不同。(1) 質量為 2 kg 的物體,速度由 3 m/s 增大為 6 m/s,它的動量和動能各增大為原來的幾倍?【解析】(1) 速度為3m/s時,動量為p1=6kg·m/s,動能為Ek1=9J;速度為6m/s時,動量為p2=12kg·m/s,動能為Ek2=36J;由此可知,動量增大為原來的2倍,動能增大為原來的4倍。總結:第(1)問主要是對動量和動能公式的考查,代入數據計算即可。1. 解答以下三個問題,總結動量與動能概念的不同。(2) 質量為 2 kg 的物體,速度由向東的3 m/s 變為向西的 3 m/s,它的動量和動能是否發生變化?如果發生變化,變化量各是多少?【解析】(2) 取向東為正方向,則有:速度為向東的3m/s時,動量為p1=6kg·m/s,動能為Ek1=9J;速度為向西的3m/s時,動量為p2=-6kg·m/s,動能為Ek2=9J;由此可知,動量變化量為-12kg·m/s,方向向西;動能不變。總結:第(2)問主要考查動量的矢量性和動能的標量性,將二者進行對比。典例分析典例分析1. 解答以下三個問題,總結動量與動能概念的不同。(3) A 物體質量是 2 kg,速度是 3 m/s,方向向東;B 物體質量是 3 kg,速度是 4 m/s,方向向西。它們動量的矢量和是多少?它們的動能之和是多少?【解析】(3) 取向東為正,則有:A物體的動量為pA=6kg·m/s,B物體的動量為pB=-12kg·m/s,總動量為p總-6kg·m/s,方向向西;A物體的動能為EkA=9J,B物體的動能為EkB=24J,總動能為E總=33J,總結:第(3)問主要考查矢量和標量的運算法則,尤其要注意方向的問題。2. 一個質量為 2 kg 的物體在合力 F 的作用下從靜止開始沿直線運動。F 隨時間 t 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1) t = 2 s 時物體的動量大小是多少?(2) t = 3 s 時物體的動量大小是多少?【解析】(1)0~2s內: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為a1= 1m/s2,第2s末速度為v=2m/s。動量為p=mv=4kg·m/s;(2)2~4s內:物體做初速度v=2m/s,加速度a2= -0.5m/s2的勻減速直線運動,第3s末速度為v3=1.5m/s。動量為p=mv3=3kg·m/s;典例分析典例分析3(多選)一物塊在高3.0m、長5.0m的斜面頂端從靜止開始沿斜面下滑,其重力勢能和動能隨下滑距離s的變化如圖中直線Ⅰ、Ⅱ所示,重力加速度取10m/s2。則( )A.物塊下滑過程中機械能守恒,動量不變B.當物塊下滑2.0m時機械能損失了12J,動能增加了4JC.物塊下滑時加速度的大小為2.0m/s2D.物塊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5【正確答案】CD課堂練習1. 關于物體的動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運動物體在任一時刻的動量方向一定是該時刻的速度方向B.物體的動能若不變,則動量一定不變C.動量變化的方向一定和末動量的方向相同D.動量越大的物體,其慣性也越大解析:A對:動量和速度都是矢量,由物體的動量p=mv可知,運動物體在任一時刻的動量的方向一定是該時刻的速度方向。B錯:物體的動能若不變,則物體的速度大小不變,但速度方向可以改變,因此動量可以改變。C錯:動量變化量的方向與末動量的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D錯:質量是慣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而物體的動量p=mv取決于質量與速度大小的乘積,因此動量大的物體慣性不一定大。A2.一個質量為0.18 kg的壘球以20 m/s的水平速度向右飛向球棒,被球棒打擊后反向水平飛回,速度大小變為40 m/s,則這一過程動量的變化量為( )A.大小10.8 kg·m/s,方向向右 B.大小10.8 kg·m/s,方向向左C.大小3.6 kg·m/s,方向向右 D.大小3.6 kg·m/s,方向向左B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物體的速度大小保持不變,則其動量不變B.物體的動量保持不變,則其速度方向一定不變C.物體的動能保持不變,則其動量一定不變D.速度大的物體的動量就一定大【答案】B【詳解】ABC.物體的速度大小保持不變,動能也保持不變,但是物體的速度方向可能會變化,因為動量是矢量,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所以物體動量也可能會變化,但是如果物體的動量保持不變,即方向和大小不會發生變化,物體的速度方向和大小也不會變化;所以AC錯誤,B正確;D.根據動量定義式,物體的動量和物體的質量、速度有關,質量大的物體,動量不一定大,所以D錯誤。故選B。4.一個質量為m的小球以速率2v垂直射向墻壁,碰后仍垂直墻壁以速率v彈回,此過程中小球動量變化量的大小是( )A.0 B.mv C.2mv D.3mv【答案】D【詳解】取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初動量為2mv,末動量為﹣mv,故動量的改變量為△P=P′﹣P=(﹣mv)﹣2mv=﹣3mv故動量變化大小為3mv,故D正確,ABC錯誤。故選D。課堂小結感謝觀看THANK YOU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