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朱河鎮初級中學2009——2010學年度上學期教 學 計 劃 學 科: 數 學班 級: 八年級( )班姓 名: 史 又 成朱河鎮初級中學教導處制二〇〇九年八月三十一日指導思想教育學生掌握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運算能力、空間觀念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逐步學會正確、合理地進行運算,逐步學會觀察分析、綜合、抽象、概括。會用歸納演繹、類比進行簡單的推理。基本情況分析在學習能力上,學生課外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較差,為減輕學生的經濟負擔與課業負擔,不提倡學生買教輔參考書,學生自主拓展知識面,向深處學習知識的能力沒有得到培養。應在合適的時候補充課外知識,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升學生素質;在學習態度上,絕大部分學生上課能全神貫注,積極的投入到學習中去,少數幾個學生對數學處于一種放棄的心態,課堂作業,大部分學生能認真完成,少數學生需要教師督促,這一少數學生也成為老師的重點牽掛對象,課堂家庭作業,學生完成的質量要打折扣;學生的學習習慣養成還不理想,預習的習慣,進行總結的習慣,自習課專心致至學習的習慣,主動糾正(考試、作業后)錯誤的習慣,部分學生不具有,需要教師的督促才能做,陶行知說:教育就是培養習慣,這是本期教學中重點予以關注的。本冊教材分析本學期教學內容, 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首先介紹全等形和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全等三角形的性質,然后探討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并且利用這些方法解決幾何證明。第十二章《軸對稱》由生活中的軸對稱入手,學習軸對稱及其基本性質,在此基礎上,利用軸對稱變換,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學習它的判定方法,并進一步學習等邊三角形。第十三章《實數》理解和掌握平方根、立方根及實數的定義與運算。第十四章《一次函數》以探索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和變化規律為背景,引出了常量、變量和函數的概念,從中體會函數的三種表示方法,進一步研究一次函數和正比例函數的圖象和性質,進一步討論一次函數與方程(組)及不等式的關系與實際應用。第十五章《整式的乘除和因式分解》理解并掌握好本章的概念及它們之間的區別與聯系。本期總體教學目的要求(1)牢固樹立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和促進者的思想觀念。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學生,在溝通和“對話”中實現師生的共同發展,努力建立互動的師生關系。 (2)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改變學生單一的接受性學習方式,提倡研究性學習、發現性學習、參與性學習、嘗試性學習和實踐性學習,以實現向學生學習方式的多樣化轉變,把要我學變我要學,從而促進學生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整體發展,為培養未來需要的人才打下基礎。 (3)促進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的交融。重視實踐經驗在書本知識學習的作用,加強書本知識與所在學區的專業知識的相互聯系,既要重視教學的結論,又要重視教學的過程和教學中的主體的體驗過程。 本期教材重點、難點(1)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進行幾何證明. (2)軸對稱的應用.(3)實數的有關概念與應用.(4)一次函數的圖象與性質及應用它們解決問題.(5)乘法公式的運用與因式分解. 完成本期教學任務的具體措施嚴格按照教學計劃,備課組統一進度,統一練習,進行教學,精心設計每一節課的每一個環節,爭取每節課達到教學目標,突出重點,分散難點,增大課堂容量組織學生人人參與課堂活動,使每個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活動,使每個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及時反饋信息提高課堂效益。課后反饋。精選適當的練習題、測試卷,及時批改作業,發現問題及時給學生面對面的指出并指導學生搞懂弄通,不留一個疑難點,讓學生學有所獲。七、 教學進度安排單元章節教 材 內 容課時預測時間機動安排月日周次月日周次第一章 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2課時第一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0課時第二周角的平分線的性質2課時第二周小結6課時第三周第二章 軸對稱軸對稱10課時第四周等腰三角形8課時第五周小結4課時第六周第三章 實數平方根6課時第七周立方根4課時第八周實數4課時第八周小結4課時第九周第四章 一次函數變量與函數8課時第十周一次函數10課時第十二周用函數觀點看方程(組)與不等式6課時第十三周小結6 課時第十四周第五章 整式整式的乘法12課時第十六周乘法公式6課時第十七周整式的除法4課時第十七周因式分解6課時第十八周期末復習10課時第十九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