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二單元 地球的運動 訓練課件(7份打包)教科版科學六年級上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二單元 地球的運動 訓練課件(7份打包)教科版科學六年級上冊

資源簡介

(共9張PPT)
第二單元 地球的運動
2.5 影長的四季變化
一、想知道一年四季影長是怎樣變化的嗎?一起來探索吧。
1.觀察上圖中太陽的位置,填寫出序號對應的節氣:①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
夏至
春分、秋分
冬至
2.由圖可知,太陽位置比較高的季節是_______,位置比較低的季節是_______。
夏季
冬季
3.( @6@ )是中國古人觀察日影四季變化規律的儀器。
A.圭表 B.日晷 C.渾天儀
A
4.下圖都是小明家上午11點窗戶影長的情形,其中在夏天拍的是( @7@ )。
A. B. C.
C
二、判斷題。
1.正午時,小華發現自己的影子位于自己的正北方向。( )
×
2.圭表由圭和表組成。圭是有刻度的平面,表是立在圭上面的一根柱子。( )

3.同一地點,一年四季正午時分,太陽的位置是相同的。( )
×
4.同一地點,同一物體在正午時分,影子的長短隨季節的不同而變化。( )

5.艾米住在南半球,露西住在北半球,當艾米那里是白天的時候,露西正在睡夢中。
( )
×
三、選擇題。
1.位于北半球的地區,在規劃住宅樓群時,為了使底層住戶全年都能見到陽光,樓間距應依據( @13@ )時樓影的長度計算。
A.夏至 B.春分 C.冬至
C
2.用圭表測量時,圭表要放在向陽的地方。位于北半球的各地,表的方向是朝
( @14@ )。
A.北 B.南 C.東
B
3.某科學興趣小組測得正午時分,學校操場上旗桿的影長從日出到日落的變化狀況是( @15@ )。
A.先短后長 B.先長后短 C.逐漸變長
A
4.同學們在探討關于影長的四季變化時提出了一些觀點,你認為下列觀點正確的
是( @16@ )。
A.同一地點,不同季節,日出日落時間和正午太陽仰角等的變化呈現一定的規律
B.同一地點,太陽仰角在夏至最低,冬至最高,春分、秋分也是不一樣的
C.同一地點,夏至日出時間最晚,日落時間最早
A
5.下面各圖是杭州不同季節正午物體影長的變化情況,屬于冬天的是( @17@ )。
A. B. C.
C
四、綜合題。
觀察北京地區的日出日落時間和正午太陽仰角的變化表,回答下列問題。
北京地區日出日落時間和正午太陽仰角的變化表
節氣 日出時間 日落時間 正午太陽仰角
春分 6:00 18:00
夏至 4:30 19:30
秋分 6:00 18:00
冬至 7:30 16:30
(注:資料來源于北京天文館)
1._______白晝時間最長,_______黑夜時間最長。
夏至
冬至
2.從夏至到秋分,再到冬至,黑夜時間___________。
逐漸變長
3._______正午太陽仰角最大,影子最_____;
_______正午太陽仰角最小,影子最_____;
_____________正午太陽仰角適中,影子_______。
夏至

冬至

春分、秋分
適中
4.從春分到秋分,同一地點同一物體的影長變化:_______________。
先變短再變長
5.觀察上面表格中的數據,你有什么發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年四季中,夏至日出時間最早,日落時間最晚;冬至日出時間最晚,日落時間最早;春分、秋分日出時間相同、日落時間也相同。夏至太陽仰角最大,冬至太陽仰角最小,春分、秋分太陽仰角是一樣的。(共10張PPT)
第二單元 地球的運動
2.3 人類認識地球運動的歷史
一、為了完善對晝夜交替現象的解釋,琳琳決定再做一次模擬實驗。以下是她的實驗過程。
1.琳琳先改進了我們的地球模型,她用一根鐵絲貫穿地球模型的_______,當作“_______”。
南北
地軸
2.在地球模型的幾塊大陸上,分別貼上_______的小圓片,她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用_______(較強 較弱)的光源照射地球模型,同時讓地球模型自轉。她發現晝夜交替現象比較_______。
反光
更清楚地顯示該地點的晝夜情況
較強
明顯
3.通過這次實驗,琳琳了解了晝夜交替現象是由___________引起的。
地球自轉
二、判斷題。
1.古代天文學家托勒密提出的“地心說”理論的觀點是錯誤的,是沒有價值的。( )
×
2.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說”揭示了晝夜變化的真正原因。( )

3.古人憑直覺來認識地球,提出了“天圓地方”的猜想,這個猜想是正確的。( )
×
4.哥白尼在提出以太陽為中心的天體運動假說時,就完成了他的不朽名著《天體運行論》。( )
×
5.世界上第一臺天文望遠鏡是伽利略制作的。( )

三、選擇題。
1.北極星不動是因為北極星處在( @13@ )。
A.地球的正上方 B.地軸的延長線上 C.地球的正下方
B
2.在人類認識地球運動的過程中,古代天文學家托勒密提出了“地心說”,后來,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小麗把他們的觀點制作成了“韋恩圖”。下列對該圖的說法正確的是( @14@ )。
A.①地球是球形的
B.②太陽是宇宙的中心
C.③所有的天體都繞著地球旋轉
A
3.曉明和琳琳做了帆船航行的模擬實驗(如下圖),船的桅桿頂端帶有電源,當琳琳將帆船模型沿著地球模型表面慢慢遠離曉明時,曉明觀察到的現象是( @15@ )。
A.光源越來越低 B.光源越來越高 C.光源始終在同一位置
A
4.再次做晝夜交替現象的模擬實驗,與前一次模擬實驗有很多不同之處。下列對此說法不正確的是( @16@ )。
A.實驗條件不同,第二次模擬實驗的地球模型增加了地軸
B.實驗結果不同,第二次模擬實驗確定了晝夜交替現象的成因,證明了之前的假設——“地球圍著太陽轉,同時地球自轉”是正確的
C.實驗方法都是相同的,都是選擇了多個觀察點進行觀察記錄
A
四、綜合題。
1.將圖片內容寫在下面的橫線上。
①_________示意圖
②_________示意圖
地心說
日心說
2.根據上圖,完成下面的表格。
圖示 觀點 代表人物 相同點 不同點


地心說
托勒密
日心說
哥白尼
都認為地球是球形
“地心說”認為地球是宇宙中心,日月星辰都圍繞著地球旋轉,地球靜止不動
“日心說”認為太陽是宇宙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圍繞著太陽旋轉,地球是在運動的,并且24小時自轉一周(共10張PPT)
第二單元 地球的運動
2.6 地球的公轉與四季變化
一、觀察“地球公轉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地球公轉一周的時間是( @1@ )。
A.1年 B.1月 C. 天
A
2.地球在自轉的過程中地軸是傾斜的,傾斜的方向( @2@ )。
A.南北變化 B.東西變化 C.保持不變
C
3.地球公轉的方向是___________;地球公轉軌道的形狀是_________。
自西向東
橢圓形
4.同一時間,地球的南半球是夏季,北半球是_______;南半球是秋季,北半球是_______。由此我們發現,同一時間,地球上南、北半球的季節___________。
冬季
春季
正好相反
二、一起來做模擬地球自轉和公轉實驗。
1.做這個實驗需要用到的物體和其代表的地理事物或現象對應正確的是( @8@ )。(多選)
A.乒乓球——地球 B.圓盤——地球公轉的軌道
C.乒乓球上畫的線——赤道 D.乒乓球在圓盤上運動——地球自轉
ABC
2.關于模擬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9@ )。(多選)
A.乒乓球沿著圓盤運動時,自身不會轉動
B.乒乓球上的“赤道”很難一直處于水平位置
C.乒乓球的軸所指的方向會隨著乒乓球的運動而發生變化
D.很難模擬出地球一直“斜著身子”公轉的樣子
BCD
3.通過模擬實驗,我們發現:地球上的四季變化與地球公轉_______(有關 無關),但與地球公轉過程中距離太陽的遠近_______(有關 無關)。
有關
無關
三、判斷題。
1.春分這一天,太陽直射赤道。( )

2.無論地球運動到遠日點還是近日點,地球上不同地區都存在冬季和夏季。( )

3.夏季我們感覺炎熱,是因為地球距離太陽近,冬天我們感覺寒冷,是因為地球距離太陽遠。( )
×
4.地球公轉和自轉的周期一樣,旋轉方向也一樣。( )
×
四、選擇題。
1.觀察下圖,從圖中可以推測出,此時北半球是( @16@ )。
A.冬季 B.夏季 C.春季或秋季
A
2.地球在公轉時,地軸指向( @17@ )。
A.北斗星 B.北極星 C.北河星
B
3.通過實驗,我們發現四季形成的原因是( @18@ )。
A.太陽離我們的遠近不同
B.月亮的位置在不斷移動
C.地球的公轉使太陽光照射在地球上的角度不同
C
4.生活在赤道地區的人,一年會( @19@ )。
A.有兩次夏季 B.有春、夏、秋、冬四季 C.永遠在夏天
C
5.下列現象與地球公轉無關的是( @20@ )。
A.太陽東升西落 B.天氣冬冷夏熱 C.四季正午影長的變化
A
五、綜合題。
1.以北半球為例,當地球運動到 ______ 時是近日點,當地球運動到 ______ 時是遠日點。( @21@ )
A.① ③ B.② ④ C.③ ① D.④ ②
A
2.當地球運動到位置③時,北半球是 ______ ,南半球是 ______ 。( @22@ )
A.冬季 夏季 B.夏季 冬季 C.春季 秋季 D.秋季 春季
B
3.當地球運動到位置②時,我國各地晝夜長短狀況為( @23@ )。
A.一樣長 B.晝比夜長 C.夜比晝長 D.無法判斷
A
4.我國科學家通常在什么季節到南極地區考察?根據所學知識說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冬季,特別是冬至前后。因為南半球與北半球季節相反,北半球冬至時南半球正值夏至,南極地區氣候溫暖,適宜科學考察。(共9張PPT)
第二單元 地球的運動
2.7 晝夜和四季變化對生物的影響
一、晝夜交替和四季變化對生物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呢?一起來探索吧!
1.探索晝夜交替對生物的影響。
晝夜交替對生物的影響 蝴蝶主要在白天活動,屬于_________動物,我還知道_____________也是這樣的動物。
貓頭鷹主要在夜間活動,屬于_________動物,我還知道_____________也是這樣的動物。
晝行性
猴子
夜行性
蝙蝠
晝夜交替對生物的影響 白天,郁金香會隨著太陽升起而_______,晚上郁金香會隨著夜晚降臨而___________。
地球不停的_______導致晝夜不斷交替,白晝和黑夜對生物影響最大的是_______。
開放
收攏花瓣
自轉
光照
續表
2.探索四季變化對生物的影響。
(1) 不同的季節,動物們會有不同的表現方式,比如生活在北極地區的北極狐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刺猬會_______。
在夏季和冬季換上不同顏色的毛
冬眠
(2) 觀察下面的圖片,寫一寫季節變化對它們的影響。
秋天,大雁會向南飛
秋冬季,樹葉會凋落
二、判斷題。
1.晝夜交替和四季變化只對動植物有影響,對人類完全沒有影響。( )
×
2.“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里 ”這首歌唱的是小燕子每年春天從南方飛到北方的場景。( )

3.在炎熱的夏天,狗會伸出舌頭,這是為了散熱。( )

4.飼養員給雞群延長光照時間,是為了增加雞蛋的產量。( )

三、選擇題。
1.冬天快來臨時,松鼠會尋找、儲藏食物,以備冬天食用,這屬于( @17@ )對生物的影響。
A.晝夜交替 B.四季變化 C.光照
B
2.某部科幻電影提出了流浪地球計劃,流浪計劃的第一步是讓地球停止自轉。假如地球停止自轉,那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18@ )。
A.地球上的物體不再受到重力的作用
B.地球上沒有了四季的變化
C.地球上沒有了晝夜交替現象
C
3.樂樂同學對地球上的晝夜交替現象提出了幾種假設,下列假設中不能產生晝夜交替現象的是( @19@ )。
A. B. C.
B
4.下列動物的生活習性不會因為季節變化而發生變化的是( @20@ )。
A.大雁 B.天鵝 C.麻雀
C
5.下列現象不屬于晝夜交替現象對生物的影響的是( @21@ )。
A.桂花一般在9—10月開花
B.我們白天學習,晚上休息
C.夜來香每到傍晚時才會綻放
A
四、根據本節課學到的知識,填寫下表。
生物 對生物的影響 晝夜交替 四季變化
動物
植物

日常活動,包括覓食活動、繁殖活動等
新陳代謝、休眠、遷徙、繁殖和捕食等
植物的生長速率
春季,氣溫升高,光照增強,植物開始生長;夏季,植物生長旺盛;秋季,日照縮短,氣溫降低,植物生長受抑制;冬季,植物處于休眠狀態
衣、食、住、行的選擇等
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時間等(共9張PPT)
第二單元 地球的運動
2.2 晝夜交替現象
一、晝夜交替是地球上最常見的現象,我們一起來探究它的奧秘吧!
1.實驗材料:小型地球模型、_________、小紙人等。
手電筒
2.實驗步驟:
(1) 把手電筒當作_______,地球儀上被“太陽”照亮的一面相當于一天中的_______,背著“太陽”的一面相當于一天中的_______。
太陽
白天
黑夜
(2) 假如在地球模型上貼上一個小紙人,小紙人所在的地點是否會出現晝夜交替現象?我們用實驗的方法檢驗每一種假設。
3.實驗結論:
假說①_________________;假說②_________________;假說③___________;假說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四種假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陽圍著地球轉
地球圍著太陽轉
地球自轉
地球圍著太陽轉的同時自轉
都會出現晝夜交替現象
二、填空題。
1.地球是一個_________的球體,太陽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向著太陽的半球是_______,背著太陽的半球是_______。
不透明
白天
黑夜
2.晝夜交替現象與_______和_______的相對圓周運動有關,一晝夜的時間是_____小時。
地球
太陽
24
白天
黑夜
三、判斷題。
1.手電筒的光打在地球模型上,通過亮、暗位置的不斷變化可模擬晝夜交替現象。
( )

2.地球上所有地方都是白天和黑夜交替出現的。( )
×
3.在模擬實驗中,無論是太陽圍著地球轉,還是地球圍著太陽轉,只有地球自轉才會出現晝夜交替現象。( )
×
4.如果有一天,地軸不再傾斜了,地球上依舊會產生晝夜交替現象。( )

5.極晝、極夜現象與地球自轉和地球公轉有關,和地軸無關。( )
×
四、選擇題。
1.遠古時代的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們就用這種晝夜交替的自然現象來衡量時間。受此影響,( @23@ )這一時間單位便出現了。
A.年 B.天 C.時
B
2.白天看不到星星的原因是( @24@ )。
A.星星下班了 B.星星被烏云遮住了 C.太陽光太亮了
C
3.下列所畫的地球光照示意圖中,北極地區出現極夜現象的是( @25@ )。
A. B. C.
C
4.下列說法中,不能解釋“太陽不動,地球圍著太陽轉”現象的是( @26@ )。
A.地球上的人們看到太陽東升西落
B.地球自西向東繞太陽轉
C.太陽距離地球很遠
C
5.下列天體中不會出現晝夜交替現象的是( @27@ )。
A. B. C.
A(共8張PPT)
第二單元 地球的運動
2.4 誰先迎來黎明
一、為了解釋“誰先迎來黎明”,同學們來到操場上進行模擬實驗。
1.如圖所示,九名同學手拉手圍成“圓圈”,模擬_______;一名同學單獨站在圈外東邊,手里舉著紅色紙片,代表_______。
地球
太陽
2.模擬實驗開始前,在九名同學中,找出兩名同學,其中一名同學身上貼上寫有“北京”和“東”的紙片,代表“北京”;另一名同學身上貼上“烏魯木齊”和“西”的紙片,代表“烏魯木齊”。代表“北京”和“烏魯木齊”的兩名同學均站在_________(看到 看不到)“太陽”的地方,“北京”在“烏魯木齊”的_____邊。
看不到

3.同學們模擬“地球”繞球心___________(自西向東 自東向西)轉動,先看到紅色紙片的是身上貼著“_______”紙片的同學。
自西向東
北京
4.實驗證明:地球的_______(公轉 自轉)方向決定了_______地區迎來黎明早,_______地區迎來黎明晚。
自轉
東邊
西邊
二、判斷題。
1.酒店大廳里會掛許多時鐘,這些時鐘一般會標注世界上主要城市的名稱,它們顯示的時間都相同。( )
×
2.我們可以把地球看成一個自東向西轉動的旋轉木馬,當我們坐在旋轉木馬上的時候,會看到周圍的景物在按逆時針方向轉動。( )
×
3.坐在向前行駛的汽車里,會看到兩邊的樹木、房屋在向后移動。( )

4.要確定不同地區誰先迎來黎明,必須結合它們的地理位置關系和地球自轉方向。
( )

5.世界各地新年的鐘聲是同時敲響的。( )
×
6.2021年東京奧運會的開幕式在晚上 舉行,中國觀眾收看直播的時間應該是在清晨。( )
×
三、選擇題。
1.下列城市中,最早看到日落的是( @16@ )。
A.上海 B.長沙 C.拉薩
A
2.地球自轉一周,每個地方的人們能迎來( @17@ )黎明。
A. 次 B. 次 C. 次
C
3.下列事物中,不能用來了解不同地區位置關系的是( @18@ )。
A.地球儀 B.地球結構模型 C.世界地圖
B
4.坐在順時針轉動的轉椅上觀察,周圍景物的運動方向是( @19@ )。
A.逆時針旋轉 B.順時針旋轉 C.自西向東
A
5.小麗住在上海,曉東住在重慶,琳琳住在烏魯木齊,你認為他們三個在一天中最早看到太陽的是( @20@ )。
A.小麗 B.曉東 C.琳琳
A
6.如下圖所示,若 、 分別代表北京和紐約,此時,北京是中午12點,紐約是晚上12點。對此,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21@ )。
A. 是北京, 是紐約 B. 是紐約, 是北京 C.無法判斷
B
四、綜合題。
1.如果坐在地球這個“大轉椅”上,曉明每天看到太陽、星星的運動方向是 ______ ,這說明地球自轉的方向是 ______ ,在下圖的地球儀上畫出地球自轉的方向。
(繪圖提示:從左向右逆時針轉)
2.先說一說你在哪座城市,再結合我們學到的知識,對比你所在的城市和另一座城市(如西安、北京等),推測哪座城市先迎來黎明。
[答案] 例:我在西安。西安和北京相比,北京先迎來黎明。
東升西落
自西向東(共10張PPT)
第二單元 地球的運動
2.1 我們的地球模型
一、地球是什么樣子的?我們一起來探索吧!
王勇所在的小組用橡皮泥制作了一個地球結構模型(如下圖)。
1.請你寫出地球內部結構的名稱和相應厚度或半徑。
名稱:①_______ ②_______ ③_______
相應厚度或半徑: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殼
地幔
地核
約17千米
約2900千米
平均半徑約3500千米
2.若將地球內部各個結構等比例縮小,如果地核的半徑為3厘米,那么地幔的厚度應該為_____厘米(保留小數點后一位)。用薄薄的一層橡皮泥做_______。
2.5
地殼
3.在地球結構模型表面用藍色橡皮泥模擬_______,用綠色橡皮泥模擬_______。
海洋
陸地
4.地球內部結構與雞蛋內部結構十分相似,請你寫出地球內部結構對應的雞蛋內部結構名稱。
地核——_______ 地幔——_______ 地殼——_______
蛋黃
蛋白
蛋殼
5.在下圖中填寫你知道的地球知識。
(答案不唯一,見上圖)
運動
圍繞太陽轉
其他
超過40億歲
二、判斷題。
1.小剛發現地球儀上有不同的顏色,媽媽告訴他這些顏色代表不同的地形。( )
×
2.地殼下面是地球的中間層,叫作地幔。( )

3.地球儀是我們學習的好幫手,利用它我們可以學到有關地球的所有知識。( )
×
4.科學家在探究像地球這樣巨大的物體時,一般會通過制作模型來進行研究。( )

5.赤道是地球上真實存在的一條線,它把地球平均分為南、北兩個半球。( )
×
三、選擇題。
1.研究地球時,科學上常用的實驗方法是( @20@ )。
A.對比實驗 B.模擬實驗 C.抽樣實驗
B
2.地球自轉的方向是( @21@ )。
A.自西向東 B.自東向西 C.自南向北
A
3.人們在地球儀上標注經線和緯線的作用是( @22@ )。
A.方便在地球上確定位置和方向
B.方便繪制地球儀
C.分割地球儀
A
4.制作地球自轉模型時,穿過橙子的吸管模擬的是( @23@ )。
A.經緯線 B.赤道 C.地軸
C
5.小明想要制作地球模型,你認為正確的步驟應該是( @24@ )。
A. B. C.
B
6.琳琳、玲玲和佳佳就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否會變化進行了激烈的爭論,你認為說法正確的是( @25@ )。
A.琳琳:“地球表面的地形是自古以來就有的,地貌是不會發生變化的。”
B.玲玲:“地球是不斷運動著的,所以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也是不斷變化的。”
C.佳佳:“所有的事物都是變化發展的,所以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也會偶爾發生變化。”
B
7.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為慶祝世界地球日,曉明做了一個關于地球的手抄報。關于曉明做手抄報的過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26@ )。
A.收集到的圖片和資料,可以不經過查驗
B.和家人或者朋友一起討論,選擇能更好地表現主題的資料
C.去圖書館查閱科學資料,也可以從各大官方網站上去搜索資料
A
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丰县| 佛冈县| 祁阳县| 赤壁市| 吉林市| 巧家县| 外汇| 吉林省| 龙游县| 旬阳县| 黄石市| 遂溪县| 石阡县| 钦州市| 临颍县| 松原市| 泽普县| 会理县| 营口市| 昭通市| 元氏县| 龙陵县| 多伦县| 石首市| 中西区| 当涂县| 吉水县| 潮州市| 剑阁县| 安顺市| 色达县| 广宁县| 永春县| 建平县| 康保县| 柳州市| 西吉县| 中山市| 罗城| 吴桥县| 枝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