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莊子山水畫作品思考:1、中國美麗的自然景色與中國山水畫有什么關(guān)系?2、你覺得山水畫和自然山水有什么不同?3、在畫中,除了自然景色還有其他內(nèi)涵嗎?師生總結(jié):中國山水畫不僅描繪了自然山水,還寄托了畫家的個人感情和理想,同時也表達了畫家的主觀感受。寄情山水適人教版八年級上 第三單元身 首 兩 段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國 寶 級 文 物一把烈火 富春山居圖分隔海峽兩岸,遙遙相望可有疑問現(xiàn)在真跡在哪里?這幅畫尺寸多大?這幅畫畫了多久?這幅畫為誰而畫?為什么會成兩半?這幅畫到底有多長?黃公望多大年紀開始畫的?為什么要選擇富春江沿岸?這是工筆還是寫意?畫面有人或動物嗎?富春江在哪個省?畫面空白的地方是江水嗎?后來又合起來了嗎????2011年6月1日,在兩岸有識之士的共同推動下,分離數(shù)百年的《富春山居圖》“剩山圖”和“無用師卷”在臺北實現(xiàn)合璧展出。雖然隔著臺灣海峽,但是我們的文化、我們的血液是相通的,我們的審美趣味和觀照世界的方式是相通的。在未來,我們的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必將完成,到那時,我們還會再看到“咫尺千里 山水再續(xù)”的美景。【元】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富春山居圖》,紙本長卷,高33厘米,寬688厘米。黃公望45歲才當上個小書吏,卻被上司連累坐了牢。50歲出獄后才開始畫畫,穿著芒鞋,背著干糧,用腳步丈量山川河流,與花草樹木對話。80歲時才開始畫《富春山居圖》,那時他與師弟鄭樗(無用師)居住在富春江沿岸,這幅畫經(jīng)過4年的打磨才終于完成,并送與無用師。之后的幾百年,此畫在民間浮浮沉沉,在清代收藏家吳洪裕手中差點被焚畫殉葬,身首異處。前半段稱為《剩山圖》,現(xiàn)藏浙江省博物館;后半段稱為《無用師卷》,現(xiàn)藏臺北故宮博物院。《富春山居圖》不只是一張畫,還是一個哲學,一種生命態(tài)度,不管朝代的興亡,世事的無常,只是做一個簡單的自己,追逐一個簡單的夢想。分析評述● 畫家的視角是靜止的還是游動的?壹PART 01關(guān)于我們黃山比較與感悟GUAN YU WO MEN不同畫家對同一景物會有不同的藝術(shù)感受,你能理解作品中所表現(xiàn)的意境嗎?關(guān)于我們GUAN YU WO MEN比較兩件作品的不同風格▲黃山圖(中國畫)現(xiàn)代 陸儼少▲黃山圖(中國畫)現(xiàn)代 黃永玉何為意境呢?▲千里江山圖(局部) (中國畫)[北宋] 王希孟▲慈湖圖(中國畫)[現(xiàn)代] 張大千即情與景的結(jié)合過程,它實現(xiàn)了主觀之意與客觀之境的交融,從而將人引入一個想象的空間。意境:貳PART 02山水畫構(gòu)圖三遠法何為三遠法呢?▲平遠 ▲深遠 ▲高遠宋代的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對三遠法下過這樣的定義:"山有三遠:自山下而仰山巔謂之高遠;自山前而窺山后謂之深遠;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三遠法,就是一種時空觀,以仰視、俯視、平視等不同的視點來描繪畫中的景物,打破了一般繪畫以一個視點,即焦點透視觀察景物的局限。確定一幅畫中山脈峰巒的賓主關(guān)系,或相對呼應(yīng),或環(huán)抱其中,形成變化統(tǒng)一的整體。賓主關(guān)系呼應(yīng)關(guān)系構(gòu)圖小實踐你來試試嘗試運用“三遠法”,結(jié)合熟悉的詩詞意境作一幅山水畫作品稿,嘗試將意趣融入畫中。叁PART 03山水畫基本技法如何畫樹寫意山水的基本技法介紹勾:運筆勾線將物體的外輪廓、主要脈絡(luò)勾勒出來,它實際起到撐起骨架的作用。皴(cūn):表現(xiàn)山、石、樹的質(zhì)性,后來超越了對對象的表現(xiàn)而趨向特有的形式美。擦:運用擦筆需不見筆,顯出的墨色“松”而“毛”,可達到蒼茫的效果。點:也稱點苔(tāi),可用于表現(xiàn)草苔之類附生于石、樹身上的小植物、遠山(遠景)的小樹,也可調(diào)整畫面的輕重、疏密節(jié)奏關(guān)系等。染:皴(cūn)擦后,用淡墨渲染所畫之物。如何畫樹木GUAN YU WO MEN山水畫基本技法畫樹木勾皴擦染點1、勾勒枝干,取勢定位。 古人說:“樹分四枝”,就是指樹枝前后左右生長而形成的立體形象。2、畫出其他樹干,皴出樹皮的肌理。注意樹與樹之間要有前后、遠近及疏密關(guān)系。用墨要有濃淡,用筆要有虛實。3、畫出樹葉,注意用不同的筆法畫出樹葉的不同形狀。4、用淡墨補畫近處及遠處的樹葉,整理補充畫面。常見的葉子點葉和夾葉夾葉是用勾勒線法表現(xiàn)樹葉。點葉是用粗線、細線和干濕濃淡的筆點畫成。實踐創(chuàng)作小試牛刀1.完成一幅以樹木為主的山水小品。2.在長卷中添畫樹木元素,合作完成長卷。口 訣學習山水先畫樹,枝干走勢顯精神。鹿角蟹爪兩大類,多以中鋒來勾勒。點葉夾葉巧變化,有疏有密莫齊頭。PPT模板 http:///moban/感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yù)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