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一單元 水 訓練課件(8份打包)教科版科學三年級上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一單元 水 訓練課件(8份打包)教科版科學三年級上冊

資源簡介

(共7張PPT)
第一單元 水
1.1 水到哪里去了
一、試一試,想一想,水到哪里去了呢?
1.用濕布擦黑板,黑板一會兒就干了;下雨后,水洼里的水會逐漸減少 這是_______現象。
蒸發
2.如下圖,向兩個大小相同的杯子里加入等量的水,標出水的高度。其中①號杯用塑料薄膜蓋好杯口,并用橡皮筋固定,②號杯不蓋。
(1) 天后,_____號杯中的水下去得較少,_____號杯中的水下去得較多。杯子中水變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 ①號杯口的塑料薄膜上會出現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___形成的。
(3) 通過比較兩個杯子里的剩余水量可知,在_______(填“封閉”或“敞開”)環境中水蒸發得較快。
3.水是一種_______,沒有固定的形狀,但有一定的_______。


杯子中的水蒸發了
小水珠
水蒸氣凝結
敞開
液體
體積
二、判斷題。
1.水壺里的水燒開后,上方會看到許多“白氣”,這就是水蒸氣。( )
×
2.水能變成水蒸氣,水蒸氣不能變成水。( )
×
3.兩杯溫度相同的水,它們蒸發的快慢一定相同。( )
×
4.夏天在院子里灑水,這樣做是因為水蒸發時會吸收熱量,氣溫會降低。( )

5.水蒸氣是甜的。( )
×
三、選擇題。
1.濕衣服能變干,是因為衣服上的水變成水蒸氣進入( @15@ )中。
A.土地 B.空氣 C.太陽
B
2.( @16@ )后能加快水的蒸發。
A.給水加鹽 B.給水加熱 C.給水加冰
B
3.明明發燒了,爸爸在他的額頭上敷了一條熱毛巾,明明感覺舒服多了,這是因為
( @17@ )。
A.水蒸發要吸熱 B.熱毛巾給身體傳遞熱量 C.明明很感動
A
4.如下圖,把塑料盒倒扣在濕土地上,泥土里的水是以( @18@ )形態跑到盒子底部。
A.像泡泡一樣飄上去 B.像水一樣流上去 C.像空氣一樣飄上去
C
5.人們在吃火鍋時,湯會越來越少,這是因為( @19@ )。
A.湯被鍋吸收了
B.湯在加熱時溢出去了
C.湯中的水在加熱時蒸發成水蒸氣了
C
四、把水和水蒸氣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填入下圖中。(填序號)
①液體 ②氣體 ③都是水 ④看得見 ⑤看不見
⑥透明 ⑦沒有氣味 ⑧摸不著 ⑨摸得著
① ④ ⑨
③ ⑥ ⑦
② ⑤ ⑧(共7張PPT)
第一單元 水
1.4 冰融化了
一、小朋友們,如果給冰加熱,會看到什么現象呢?快來看一看吧!
1.取一支結冰的試管,在冰面上做上標記,把試管浸在_______里,觀察冰的融化過程。
熱水
2.在冰_______融化后,在水面處做標記,比較冰和水的體積,冰變成水后,體積_________。
完全
變小了
3.為了觀察冰融化成水的過程中有哪些變化,取一支結冰的試管,在冰面處用橡皮筋做標記,放入裝有熱水的燒杯中(如圖1所示),過一段時間后,試管中的冰融化成水(如圖2所示),我們一起來完成實驗。
(1) 在實驗中,橡皮筋的作用是( @4@ )。
A.方便拿住試管
B.方便看清水
C.方便觀察冰面和水面的高度
C
(2) 實驗中發現冰塊融化所需要的時間( @5@ )。
A.非常短暫 B.比較漫長 C.約是1分鐘
B
(3) 當冰塊完全融化成水時,冰面和水面的高度相比較( @6@ )。
A.冰面低些 B.水面低些 C.沒有變化
B
二、判斷題。
1.冰在融化過程中,形態發生了變化。( )

2.用吸管對冰塊吹熱氣,可以加快冰的融化。( )

3.在相同的條件下,冰和冰激凌相比,冰激凌融化得更快一些。 ( )

4.冰是固態的水,冬季下的雪也是固態的水。( )

5.剛從冰箱里取出的冰塊一定都是 。( )
×
三、選擇題。
1.下列溫度下,冰融化最快的是( @12@ )。
A. B. C.
C
2.冰塊放在塑料袋中會融化的原因是( @13@ )。
A.冰塊比較小
B.冰從周圍環境中吸收了熱量
C.塑料袋產生了熱量
B
3.冰融化成水時,要( @14@ )熱量。
A.吸收 B.放出 C.減少
A
4.下列方法中,不能加快冰融化速度的是( @15@ )。
A.用火烤 B.用手焐 C.放在 以下的地方
C
四、智慧填空。
1.結合所學知識,填寫水的三態圖。
2.在不同條件下,冰融化的快慢相同嗎?
[答案] 不同
氣態
固態
液態
受熱
受冷
受冷
受冷
受熱
受熱(共9張PPT)
第一單元 水
1.3 水結冰了
一、想一想,如果一直讓水的溫度下降,會出現什么情況?
1.如圖①,做實驗時在一支試管中加入約四分之一的清水,在_______處做好標記。
圖①
水面
2.如圖②,將裝有清水的試管放入盛滿_______(加入了食鹽)的容器中,用_________測量試管中水的溫度。
圖②
碎冰
溫度計
(1) 溫度計插入水中的_______保持不變,等待試管中的水結冰。
位置
(2) 當試管中的水開始結冰時,記錄溫度,是____ 。
0
(3) 水完全結冰后,試管中冰柱的高度比之前_____(填“高”或“低”)。

3.從這個實驗我們知道了,當水的溫度下降到____ 的時候,水就開始_______,水結冰后的體積會_______。水在結冰的過程中要向周圍_______(填“釋放”或“吸收”)熱量。
0
結冰
增大
釋放
4.水和冰的形態不同,水是_____態的,冰是_____態的,但它們是同一種_______。


物質
二、判斷題。
1.我們能在夏天制造冰,說明任何溫度下水都能結冰。( )
×
2.水結冰后,它的狀態沒有發生變化。( )
×
3.水在 或 以下就可以結成冰。( )
×
4.水結成冰后,狀態由液態變成固態。( )

5.我們用溫度計測量水溫時,溫度計可以觸碰到杯壁。( )
×
6.在冰里加入一些食鹽會使冰的溫度上升。 ( )
×
7.冰、水、水蒸氣是三種不同的物質,它們之間不可以相互轉化。( )
×
三、選擇題。
1.把冰放入水中,會看到( @21@ )。
A.冰浮在水面 B.冰沉入水底 C.冰迅速溶解
A
2.有一臺三層的冰箱,上層最低溫度是 ,中層最低溫度是 , 底層最低溫度是 ,要將水變成冰,最好把水放在冰箱的( @22@ )層。
A.上 B.中 C.底
C
3.使水的狀態發生變化的因素是( @23@ )。
A.顏色 B.溫度 C.容器
B
4.在寒冷的冬天,暴露在外面的自來水管很容易爆裂,那是因為水結冰后,體積
( @24@ )。
A.變大 B.變小 C.不變
A
5.水結冰時,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會長時間保持在( @25@ )。
A. B. C.
C
四、把水和冰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填入圖中。(填序號)
① ④ 10
③ ⑤ ⑥ ⑦ ⑧
② ⑨
五、冰還是水嗎?完成下面的圖示。


水(共7張PPT)
第一單元 水
1.2 水沸騰了
一、給燒杯里的水加熱,水在加熱過程中是怎樣變化的?
1.在這個實驗中,用_________給水加熱,用_________測量水的溫度。
酒精燈
溫度計
2.根據觀察,水沸騰的溫度是________。圖中水溫是_______。


3.給水加熱的過程中,水面會有( @5@ )現象。
A.白氣往上飄 B.水位變低 C.水位變高
A
4.如下圖所示,將套有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騰的水面下(塑料袋被擠壓過),我們會看到( @6@ )。
A.塑料袋會變癟 B.塑料袋會變鼓 C.塑料袋沒有變化
B
5.酒精燈火焰中( @7@ )溫度最高。
A.焰心 B.內焰 C.外焰
C
二、填空題。
1.當溫度計受熱時,液柱會_______;當溫度計受冷時,液柱會_______。(均填“上升”或“下降”)
上升
下降
2.溫度計 是以水_______時的溫度為基礎規定的。
沸騰
3.水變成水蒸氣后,體積會_______(填“增大”或“減小”)。
增大
4.我們一般用_________測量物體的溫度,用_________來給物體加熱。
溫度計
酒精燈
三、選擇題。
1.水沸騰時,水中氣泡在上升時( @14@ )。
A.由大變小 B.由小變大 C.沒有變化
B
2.下列屬于正確熄滅酒精燈的圖示是圖( @15@ )。
A. B. C.
B
3.[浙江期末真題] 麗麗在煮餃子的時候發現水沸騰了,此時鍋內水的溫度最接近
( @16@ )。
A. B. C.
C
4.用溫度計測量水溫時,正確的是圖( @17@ )。
A. B. C.
C
5.結合水沸騰實驗時的溫度記錄表分析,下列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18@ )。
時間/分 1 2 3 4 5 6 7 8 9
75 80 85 90 95 100 100 100 100
A.在沸騰前水溫在持續上升
B.第6分鐘的時候水沸騰了
C.水沸騰后沒有繼續加熱
C
6.打開熱水杯的杯蓋,杯蓋的內壁上有許多小水珠,這是因為( @19@ )。
A.有水濺到了杯蓋上
B.杯內水蒸氣遇到冷的杯蓋凝結成的
C.杯外空氣中的水蒸氣進入杯內遇到冷的杯蓋凝結成的
B(共7張PPT)
第一單元 水
1.7 混合與分離
一、混合在一起的鐵屑、木屑、沙子和食鹽,怎樣才能把它們分開呢 小朋友,快想一想最簡單、最方便的實驗步驟吧!
第一步:先用_______從混合物中吸出鐵屑;
第二步:把混合物倒入水中,這樣_______就會浮起,用紗布將其打撈上來,就只剩沙子和溶解的食鹽了;
第三步:把剩余的水倒入杯子中,用石棉網就可以過濾出底部的_______;
第四步:將水倒入蒸發皿中,再加熱至水完全蒸發后,就還原出了_______。
磁鐵
木屑
沙子
食鹽
二、填空題。
1.沙子_______(填“能”或“不能”,下同)溶解在水中,食鹽_____溶解在水中。
不能

2.過濾的主要目的是將_________和_______分離;蒸發的主要目的是將_______和_____分離。
食鹽水
沙子
食鹽

3.在蒸發實驗中,用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攪拌棒等主要儀器,其中石棉網的作用是讓蒸發皿___________。
蒸發皿
石棉網
三腳架
酒精燈
受熱均勻
三、判斷題。
1.人們把海水引進鹽田,用太陽的熱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發,最后析出鹽的結晶。
( )

2.分離食鹽和沙子的混合物時,要往試管中加水攪拌,直到食鹽完全溶解,然后用過濾的方法把沙子分離出來。( )

3.用非常細的篩子能將食鹽和沙子的混合物分離。( )
×
4.分離食鹽和水時,水被蒸發掉了。( )

5.水蒸發了,溶解在水里的食鹽也同時蒸發了。( )
×
四、選擇題。
1.我們可以用( @21@ )的方法,把糖從糖水中分離出來。
A.過濾 B.沉淀 C.蒸發
C
2.將食鹽、鐵粉和小蘇打三種物質分別放入三杯水中,充分攪拌后,能用過濾的方法重新分離出來的是( @22@ )。
A.食鹽和水 B.鐵粉和水 C.小蘇打和水
B
3.在過濾實驗中,用不到的實驗儀器是( @23@ )。
A.酒精燈 B.漏斗 C.濾紙
A
4.不能分離食鹽和水的方法是( @24@ )。
A.給杯子中的鹽水加熱 B.把鹽水放在陽光下曬 C.把鹽水倒在濾紙上過濾
C
5.不能將木屑和鐵屑混合物分離出來的方法是( @25@ )。
A.用磁鐵吸 B.過濾 C.倒入水中
B
6.用酒精燈加熱濃鹽水,最后會發現( @26@ )。
A.什么也沒有 B.細小的白色顆粒 C.一顆顆很大的白色顆粒
B
五、日常生活中,許多地方都應用了“水能溶解物質”的特性。請找一找。(應用這一性質的畫“√”,沒應用這一性質的畫“×”)
1.把洗衣粉放在水里洗衣服。( )

2.在鍋里煮雞蛋。( )
×
3.媽媽用水沖洗掉土豆上的泥沙。( )
×
4.樂樂喝牛奶時,在牛奶中加入一些白糖并攪拌均勻。( )
√(共6張PPT)
第一單元 水
1.5 水能溶解多少物質
一、不同的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一樣嗎?請你做實驗探索一下。
物質 剛放入水中 充分攪拌后
小蘇打 顆粒慢慢變小 顆粒消失
食用油 浮在水面上 浮在水面上
鐵屑 沉在杯底 沉在杯底
1.通過分析表格我們發現,_________能溶解在水中,_________和_______不能溶解在水中。
小蘇打
食用油
鐵屑
2.以下是某小組關于“小蘇打和食鹽誰的溶解能力大”的探究實驗,用燒杯各量取
20毫升的水,每次每份各加約1克,能溶解的畫“√”,不能溶解的畫“×”,結束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物質 1 2 3 4 5 6 7 8
食鹽 √ √ √ √ √ √ √ ×
小蘇打 √ √ × 實驗結束 (1) 根據上表可知,食鹽和小蘇打相比較,_______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強。
食鹽
(2) 通過實驗,我們得知20毫升水最多能溶解____克食鹽。
7
(3) 在上面實驗中,食鹽和小蘇打要___________地加,切不可一次性倒入。
一份一份
3.水能溶解一些物質,但水溶解物質的本領是_______的。
有限
二、判斷題。
1.在相同的條件下,不同物質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

2.80毫升水能溶解80克食鹽。( )
×
3.主人給客人泡了一杯紅糖水,用筷子攪拌后還有一些紅糖沉在杯子底部,說明紅糖不會被水溶解。( )
×
4.只有粉末狀的物質才能溶解在水中。( )
×
三、選擇題。
1.比較哪種物質的溶解能力強就是比較( @12@ )。
A.溶解速度和溶解的量
B.相同水量,哪種物質溶解得多
C.哪種物質的溶解速度快
B
2.下列物質中,在水中溶解能力最強的是( @13@ )。
A.食鹽 B.小蘇打 C.味精
C
3.當蜂蜜完全溶解在水中后,喝的時候會覺得蜂蜜水的( @14@ )。
A.上部比較甜 B.下部比較甜 C.各個地方一樣甜
C
4.我們在比較食鹽和小蘇打在水中溶解能力的實驗中,采用的實驗方法是( @15@ )。
A.對比實驗 B.模擬實驗 C.類比實驗
A
四、想一想,她們三人中,誰說得對?
小紅:“物質在水中是可以無限溶解下去的。”
小葉:“增加食鹽的量,可以增強食鹽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小華:“攪拌后不會影響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答案] 小華說得對。(共7張PPT)
第一單元 水
1.8 它們發生了什么變化
一、日常生活中哪些物質的變化和水的形態變化相同呢?讓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
圖①
圖②
圖③
1.上圖中①②③是用相同的橡皮泥捏成的不同物體,它們的不同點是( @1@ )不同。
A.體積 B.質量 C.形態
C
2.如圖①的橡皮泥捏成圖③的形狀,還是橡皮泥嗎?( )(填“是”或“不是”)。

3.將這些橡皮泥做成各種玩偶(如圖④),它們還是橡皮泥嗎?( )(填“是”或“不是”)。
圖④

4.對于“紙被折疊、撕扯后還是不是紙”的問題,下列說法中理由最充分的是( @4@ )。
A.都可以用來寫字,是紙 B.組成的材料一樣,是紙 C.用處變了,不是紙
B
二、判斷題。
1.“木已成舟”這個成語所說的變化和水的形態變化不相同。( )
×
2.混合后的沙子粘在豆子上,豆子好像變了顏色,說明豆子不是原先的豆子。
( )
×
3.固體、液體和氣體大部分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

4.破了皮的蘋果變色,是可逆的變化。( )
×
5.西瓜被切成一塊一塊的,形狀改變了。( )

三、填空題。
1.生活中的大部分物體具有“___________”的性質。冬天電線變_____,夏天電線變_____,這也是應用了熱脹冷縮的性質。
熱脹冷縮


2.擠壓橡皮泥、折疊紙和水的變化這些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它們每個物體在變化過程中雖然在_______、_______方面發生了變化,但依然是_____________。
形狀
體積
原來的物質
四、選擇題。
1.下列屬于水由液態變成氣態的現象是( @16@ )。
A.水變成水蒸氣 B.水結成冰 C.冰融化成水
A
2.下列科學實驗中,發生的變化和水的形態變化不同的是( @17@ )。
A.撕爛紙 B.過濾 C.燃燒
C
3.將紅墨水滴入水中,此時紅色的水( @18@ )原來的水。
A.不是 B.是 C.無法判斷
B
4.下列變化中,還是原來物質的是( @19@ )。
A.木頭燃燒 B.面包發霉 C.濕衣服曬干
C
五、淘淘不小心將乒乓球踩癟了,他傷心地哭起來,這時晨晨走過來,說他可以讓乒乓球重新鼓起來。你知道晨晨可能用到什么方法嗎
[答案] 晨晨將踩癟的乒乓球放在熱水中,利用空氣的熱脹冷縮性質讓乒乓球恢復原狀。(合理即可)(共7張PPT)
第一單元 水
1.6 加快溶解
一、小朋友們,物質的顆粒大小是否會影響溶解的快慢呢?讓我們拿水果糖來研究一下吧!
1.在這個實驗中我們要研究的問題是水果糖顆粒大小與_____________是否有關系。
溶解的快慢
2.實驗中必須改變的條件是( @2@ )。
A.水的溫度 B.水果糖顆粒的大小 C.是否攪拌
B
3.實驗中需要將水果糖碾碎,最適合的方法是( @3@ )。
A.用小刀切 B.用牙齒咬 C.用研缽研磨
C
二、判斷題。
1.物質溶解的快慢只取決于物質顆粒的大小。( )
×
2.在溶解過程中不斷地攪拌能加快物質溶解的速度。( )

3.加熱、攪拌、碾碎是生活中常見的加快物質溶解速度的方法。( )

4.所有物質的溶解速度都一樣。( )
×
5.物體的顏色不影響物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

6.控制變量實驗法的前提是必須有變量和不變量。( )

三、選擇題。
1.下列三種方法中,能使水果糖溶解最快的是( @10@ )。
A.放入冰水中攪拌 B.放入熱水中不攪拌 C.放入熱水中攪拌
C
2.鹽放在熱水中,一會就看不見鹽了,那是因為鹽在水里( @11@ )了。
A.蒸發 B.溶解 C.沉淀
B
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12@ )。
A.熱水中食鹽溶解得快 B.冷水中食鹽溶解得快
A
4.在研究“攪拌是否可以加快食鹽溶解”的實驗中,需要改變的條件是( @13@ )。
A.水的溫度 B.是否碾碎 C.是否攪拌
C
5.要在一杯水中,溶解一小塊肥皂,最能加快溶解的方法是( @14@ )。
A.降溫靜置 B.加熱靜置 C.加熱攪拌
C
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15@ )。
A.面粉可以溶解在水中
B.加熱可以加快鹽的溶解速度
C.紅糖在水中溶解的快慢與物質的顏色有關系
B
四、連一連。
五、我來排一排糖溶解的快慢順序。(填字母)
D
C
B
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彭阳县| 太原市| 慈溪市| 吉水县| 达尔| 阿坝县| 大关县| 佛冈县| 汕尾市| 淮北市| 中超| 湖南省| 修武县| 嘉荫县| 西昌市| 土默特右旗| 兴隆县| 克东县| 连江县| 广东省| 三台县| 内江市| 东方市| 沙洋县| 安溪县| 诸暨市| 丰县| 西青区| 布尔津县| 台中县| 资阳市| 常熟市| 通海县| 长泰县| 鄂温| 孝义市| 潍坊市| 高安市| 福州市| 常熟市| 芮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