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三 年 級 科 學 上 冊期中復習知識歸納第一單元《水》知識點匯總第一課、水到哪里去了1.蒸發:液體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的氣化現象,只在液體表面發生。2.水蒸氣:是水的氣體形式,自然界中的水無時無刻的緩慢地蒸發成水蒸氣。3.水和水蒸氣的相同點: 沒有固定的形狀、無色、無味、透明。4.水和水蒸氣的不同點:水看得見摸得著,水蒸氣看不見摸不著水是液體、空氣是氣體第二課、水沸騰了1.沸騰: 液體被加熱到一定溫度時,內部出現大量氣泡。氣泡迅速脹大,上升到液面后放出大量蒸氣,整個液體發生劇烈汽化。2.水沸騰時會有大量氣泡產生并伴有聲音,這是水變成水蒸汽散發到空氣中的表現。3.水沸騰后繼續加熱,液體溫度不再上升,此時的溫度稱為液體的“沸點”第三課、水結冰了1.冰融化能使周圍的溫度降低,在冰里面加鹽,可以加快冰融化的速度,制造更低的溫度2.當環境溫度低于 0C,水的溫度下降到 0C 時,開始結冰,水在結冰過程中,要向周圍放出熱量。3.水結冰后,從液體狀態變成了固體狀態,體積變大。4.水和冰的相同點:無色、無味、透明。5.水和冰的不同點:水是液體,冰是固體。第四課、冰融化了1.當環境溫度高于 0C,冰開始融化。2.冰融化成水后,體積變小。3.冰是固態的水,有一定的形狀和體積。冬季下的雪也是固態的水。水是液態,沒有固定的形狀,但有一定的體積。水蒸氣是氣態的水,沒有固定的形狀和體積,存在于空氣中。4.水的三態變化水)冷遇 )( 熱結 受凝 (發蒸 受熱水蒸氣 遇冷 冰第五課、水能溶解多少物質1.溶解:指物質均勻、穩定地分放在溶劑中,不會自行沉降,不能用過濾的方法分離出來。2.水能夠溶解的物質的數量是有限的3.不同物質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第六課、加快溶解1.食鹽在熱水中溶解的更快。2.攪拌能加快食鹽溶解的速度。3.影響溶解快慢的因素:溫度,攪拌,顆粒大小。第七課、混合與分離1.用“溶解一過濾一蒸發”的方式可以分離食鹽和沙。2.過濾:通過特殊裝置將流體提純凈化的過程3.蒸發結晶:加熱蒸發溶液,使溶液由不飽和變為飽和,繼續蒸發,過剩的溶質就會呈晶體析出,叫蒸發結晶。4.用磁鐵可以分離木屑和鐵屑℃)冷0 )固(遇 熱凝 受(化融5.了解物質的特性,可以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很多問題第八課、它們發生了什么變化1.我們可以改變橡皮泥和紙的形狀或大小,但是構成它們的物質沒有改變。2.冰、水、水蒸氣雖然狀態不同,但都是同一種物質。3.物理變化:指物質的狀態雖然發生了變化,但物質本身的組成成分卻沒有改變。第二單元《空氣》知識點匯總第一課《感受空氣》1.空氣能占據空間,形狀不固定,有質量,但是很輕。2.空氣具有無色、透明、無味、會流動等特征3.空氣在地球上無處不在。4.空氣中包含氮氣、氧氣、二氧化碳等。5.空氣中的氧氣能幫助火柴燃燒,動植物需要呼吸空氣。6.空氣氣泡圖:特性,組成,作用可壓縮 占據空間 風力發電看不見摸不著 特性 空氣 作用 空氣中氮氣幫助火柴燃燒無色 能流動 組成 充氣玩具氮氣透明 在地球上 氧氣 動植物需要呼氣 輪胎充氣無處不在 二氧化碳第二課《空氣能占據空間嗎》1.打孔前,空氣占據空間,水不能進入杯子,打孔后,空氣流出水進入杯子;打氣后,空氣重新占據空間,杯中的水明顯減少。結論:空氣占有一定的空間,并且充滿各處。第三課《壓縮空氣》1.空氣占有一定的空間,空氣占據的空間可被壓縮,也可以被擴張。2.壓縮的空氣具有彈性。第四課《空氣有質量嗎》1.空氣具有一定的質量。2.質量是空氣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測量3.質量是所有物質的本質屬性之一,空氣作為一種物質是有質量的。第五課《一袋空氣的質量是多少》1.測量空氣質量要選擇“輕重和大小適當的物體”當作測量標準物。2.質量相同的物體,體積可能不同。第六課《我們來做“熱氣球”》1.熱空氣會上升,冷空氣會下降。2.熱氣球上升原理:口袋里的空氣受熱后,體積膨脹,重量變輕所以會上升。3.熱氣球下降原理:遠離熱源后口袋里的空氣變冷,體積縮小重量變大而下降。第七課《風的成因》1.熱空氣上升會引起空氣流動。2.當熱空氣上升時,空出來的區域(低壓區) 將由附近的冷空氣填補,形成我們平時感受到的風。3.空氣的冷熱變化會導致空氣流動,這是自然風形成的主要原因。第八課《空氣和我們的生活》1.地球被一層厚厚的空氣包圍著,人們稱它為大氣層。2.空氣中的氧氣和二氧化碳對生命具有重要意義3.空氣可以幫助燃燒4.風具有能量,風能是一種清潔的可再生能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