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八年級物理上冊人教版(2024)第一章機械運動習題課件(8份打包)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八年級物理上冊人教版(2024)第一章機械運動習題課件(8份打包)

資源簡介

(共27張PPT)
第一章 機械運動
第1節 長度和時間的測量
目 錄
CONTENTS
01
1星題 夯實基礎
02
2星題 提升能力
03
3星題 發展素養
1. (1)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基本單位是 ,符號
是 。
(2)刻度尺的量程是表示測量的 ,分度值是
之間的長度。
(3)在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基本單位是 ,符號
是 。
米 
m 
范圍 

鄰兩刻度線 
秒 
s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小宇在用刻度尺測量一支鉛筆的長度時(如圖),他特意從
三個不同角度進行讀數,發現三種讀數結果并不一樣。你
認為正確的讀數應該是圖中的 (填“甲”“乙”或
“丙”)。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按正確方法讀
數,該鉛筆的長度是 cm。
乙 
1 mm 
3.5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3. [2023大慶改編]如圖所示,機械秒表的讀數
為 min s,即 s。
5 
38.5 
338.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4. 我們可以根據測量的要求選擇不同的測量工具。下列工具
中最適合用于測量立定跳遠成績的是( B )
A. 量角器 B. 卷尺
C. 直尺 D. 三角板
B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5. 下列有關誤差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C )
A. 只要認真測量,就可以避免誤差
B. 多次測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誤差
C. 選用精密儀器測量可以減小誤差
D. 誤差是不遵守儀器的使用規則產生的
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6. 【對比思維】 [2023山西]熊貓是中國的國寶,作為國際友
好使者,在對外友好關系中做出了突出貢獻。熊貓寶寶剛
出生時體重在100 g左右。請你根據圖片信息,估測剛出
生的熊貓的頭部直徑約為( B )
A. 2.5 mm B. 2.5 cm
C. 5 cm D. 10 cm
B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思路解析】對陌生物體長度的估測,注意將其和熟悉的
長度相對比。在此可以根據手指的寬度來判斷熊貓頭部的
大致尺寸。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7.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的象征和標志,國歌的奏響總能呼喚起中華兒女內心深處
的家國情懷。完整演奏一遍《義勇軍進行曲》所需的時間
為( C )
A. 0.5 s B. 5 s
C. 50 s D. 5 min
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8. [2024長春校級期中]如圖是用不透明的厚刻度尺測量一木
塊的長度,你認為正確的是( B )
A
B
B
C
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解析:圖A中刻度尺的零刻度線未與被測物體的邊緣對
齊;圖C中刻度尺有刻度線的一側未緊貼被測物體;圖D
中刻度尺未與被測物體的被測邊平行放置。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9. 【傳統文化】 [2024三明期中]古人云:“不積跬步,無以
至千里。”商鞅規定:“舉足為跬,倍跬為步”,即單腳
邁出一次為“跬”,雙腳相繼邁出為“步”。按此規定,
一名普通中學生正常行走時,1“步”的距離最接近( C)
A. 1 mm B. 1 cm
C. 1 m D. 1 km
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解析:由題知,1步=2跬,一名普通中學生正常行走時,
單腳邁出一次的距離大約0.5 m,所以1“步”的距離最接
近1 m。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0. 如圖所示,三條線段a、b、c的長度分別為L1、L2、L3,
它們的大小關系是( A )
A. L1<L2<L3
B. L1<L2=L3
C. L1=L2=L3
D. L1=L2<L3
A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解析:用刻度尺直接測量,會發現線段長度的大小關系
為L1<L2<L3。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1. [教材P18T4變式]如圖,在一條長繩的一端系一個小鐵塊
就做成了一個擺,把它的上端固定。為了比較精確地測
出它擺動一個來回所用的時間(周期),下列使用秒表測
量的方法中,合理的是( C )
C
A. 直接測量擺動一個來回需要的時間
B. 多次測量擺動一個來回的時間求平均值
C. 測量擺動n個來回需要的時間進行推算
D. 以上方法都可以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2. [2024宿遷宿豫區期末]用甲、乙兩把刻度尺測一木塊的
長度,如圖所示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A. 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 mm,放置正確,
木塊的長度為1.4 cm
B. 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 cm,放置正確,
木塊的長度為1.4 cm
C. 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 cm,放置正確,木塊的長度為
1.4 cm
D. 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 mm,放置正確,木塊的長度
為1.40 cm
下列關于兩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放置的情況是否正確及木塊的長度的判斷正確的是( D )
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解析:刻度尺的分度值為相鄰兩刻度線之間的長度;
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時,讓刻度尺有刻度的一側
緊貼被測部分,要觀察被測物體的起始端是否從0刻
度線起,若起始端沒有從0刻度線開始,則要將某一
刻度當作“0”刻度,讀出末端刻度值,減去起始端
的刻度值即為被測物體的長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讀到
分度值的下一位。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3. [2024梅州梅江區校級期中]用同一把刻度尺測量某物體
的長度,四次記錄的數據分別是5.79 cm,5.97cm,
5.77cm,5.78cm,去除錯誤數據后該物體的長度
是 cm,這是利用多次測量求 的方法
來減小誤差。
5.78 
平均值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解析: 5.97 cm這個數據與其他幾個數據的準確值不
同,是錯誤數據;物體的長度為其他三次測量值的平均
值,為L==5.78 cm。由此可知,
這是利用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方法來減小誤差。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4. [2023常州]如圖甲所示,西班牙制造的新式列車車廂
的寬度l=3.500 m。為判斷新式列車車廂能否通過一
處老式隧道,技術人員分別測量了隧道內部三處的寬
度,如圖乙所示,測量結果為l1=3.600 m、l2=
3.480 m、l3=3.540 m。技術人員使用的刻度尺分
度值為 ,新式列車車廂 (填“能”
或“不能”)通過該隧道。
1 cm 
不能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5. 【數理結合思想】 [2023南昌東湖區期中]如圖甲所示是
用某地圖軟件上的南昌到瑞金的一段公路線,小明用細
線(無彈性)沿此圖上公路線截取相同一段,拉直后細線
的長度如圖乙中線段AB所示。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線段AB的長度為 。
3.60 cm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若軟件顯示的這段公路線長360 km,則此時地圖所用
的比例尺是多少?
解:(2)已知地圖上的長度為3.60 cm,實際長度為360
km=36 000 000 cm,則此時地圖所用的比例尺=
=1∶10 000 00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3)南昌到杭州的一段公路線長度為515 km,那么在該地
圖上的南昌到杭州這段曲線的長度為多少?
解:(3)已知南昌到杭州的公路線實際長度以及比例
尺,則在該地圖上的南昌到杭州這段曲線的長度s=51
500 000 cm×=5.15 cm。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共27張PPT)
第一章 機械運動
專項突破1 特殊方法測長度
類型一 累積法
1. 如圖是小明測量一本書厚度的示意圖,此書的厚度
是 cm。若該書有130頁,則每張紙的厚度
為 mm。
0.65 
0.1 
2
3
4
5
6
7
1
2. 為了測出紙帶的厚度,小明把紙帶緊密地環繞在直徑為D2
的圓柱形鉛筆上,當紙帶環繞了n圈時,測得整個圓柱體
的直徑為D1,如圖所示,則紙帶的厚度是 。
 
【思路解析】題中D1-D2是紙帶厚度的2n倍。
2
3
4
5
6
7
1
類型二 化大為小
3. [2024南陽校級期中]如圖表示用圓規測曲線長度的一種方
法,先將圓規兩腳分開,再用圓規腳分割曲線,記下分割
的總段數n,然后測出圓規兩腳間的距離l,那么曲線的長
度L= 。
nl 
2
3
4
5
6
7
1
4. 曉宣想要測量學校操場某一跑道的長度,她知道自己的自
行車車輪半徑r,你能幫她設計一個簡單可行的方案嗎?
解:(1)已知自行車車輪的半徑r,根據周長公式c=2πr算
出車輪的周長。
(2)騎自行車繞操場跑道一周,數出車輪轉動的圈數n。
(3)計算出操場跑道的長度L=2nπr。
2
3
4
5
6
7
1
類型三 化曲為直
5. 測量一彎曲金屬工件的長度,具體做法:將柔軟且無彈性
的細線與被測部分重合,并在細線上標出與被測彎曲部分
重合的起點、終點,然后把細線拉直,用直尺測出其長
度,即為彎曲金屬工件的長度,這種方法叫作
。用這種方法還可以測量地圖上某段鐵路線的長度,
圖中所測這段鐵路線的長度是 cm。
化曲為直
法 
2.00 
2
3
4
5
6
7
1
類型四 化暗為明
6. [2024渭南期中]下列測量圓柱體直徑的方法中,最為合理
的是( C )
A
B
C
C
D
2
3
4
5
6
7
1
解析:A圖中刻度尺的零刻度線沒有與桌面對齊,所測長
度會偏小;B、D圖中不能確定刻度尺測量的是直徑;C
圖中三角板、桌面均與刻度尺垂直,這就確保了刻度尺所
測長度就是圓柱體的直徑,且刻度尺的零刻度線與桌面對
齊,是合理的。
2
3
4
5
6
7
1
7. 【科學思維·模型構建】為了測量圖甲中長方體的對角線
PQ的長度,小明取三個相同的長方體,設計了圖乙的測
量方法。請在圖乙中標出需要用刻度尺測量的線段。
【思路解析】為了把圖甲中的對角線暴露出來,通過三個
相同的長方體構建了一個“虛的”長方體,這個長方體的
對角線就暴露出來了。
2
3
4
5
6
7
1
解:如答圖所示。
2
3
4
5
6
7
1
第一章 機械運動
專項突破2 速度的圖像問題
類型一 物體運動的簡單圖像
1. (多選)甲、乙、丙三輛小車同時、同地向同一方向運動,
它們運動的圖像如圖所示,由圖像可知,
2
3
4
5
6
1
A. 甲車與乙車的速度相等
B. 甲車做勻速直線運動,乙車做變速直線運動
C. 以甲車為參照物,乙車靜止
D. 以甲車為參照物,丙車向前運動
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C )
AC
2
3
4
5
6
1
2. [2024重慶校考]如圖甲所示,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在
數值上等于物體在2 s內通過的路程。從v-t圖像可看出速
度圖線和時間軸所夾的“面積”可以表示這段時間內通過
的路程。小芳在筆直的跑道上跑步,她在跑步過程中的速
度與時間圖像如圖乙所示,從60~80 s時間內她通過的路
程是 m,在0~80 s時間內的平均速度是 m/s。
20 
1.5 
2
3
4
5
6
1
解析:從v-t圖像可看出速度圖線和時間軸所夾的“面
積”可以表示這段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從60~80 s小芳通
過的路程s=vt=×2 m/s×(80 s-60 s)=20 m。在0~80
s時間內小芳運動的路程在數值上等于時間軸以上梯形的
面積,所以s'=×[(60 s-20 s)+80 s]×2 m/s=120 m,
平均速度v'===1.5 m/s。
2
3
4
5
6
1
類型二 物體運動的復雜圖像
3. 如圖所示為甲、乙兩物體在同一直線上運動的s-t圖像,
從0時刻開始計時,則關于它們運動情況描述正確的是( )
C
A. 出發前,乙在甲的前面,甲運動15 s追上乙
B. 甲、乙同時出發,甲運動8 s追上乙
C. 甲、乙在運動后都做勻速運動,且v甲>v乙
D. 甲比乙先出發7 s,第15 s末,甲、乙的速
度相等
2
3
4
5
6
1
解析:由圖可知,開始運動時,甲距參考點0 m,乙距參
考點10 m,所以乙在甲的前面10 m處;距參考點相同,
即s相同時,兩物體相遇,故甲、乙在第15 s相遇,此時甲
運動15 s-7 s=8 s,即甲運動8 s后追上乙;乙從0時刻出
發,而甲從第7 s出發,即甲、乙不是同時出發;甲、乙
的運動圖像都是一條傾斜直線,都做勻速直線運動,甲圖
線的傾斜程度大,所以甲的速度大。
2
3
4
5
6
1
4. 【情境題·日常生活】[2024成都期中]在一霧霾天,小明駕
駛一輛小汽車以30 m/s的速度勻速行駛在高速公路上,突
然發現正前方45 m處有一輛大卡車以10 m/s的速度沿同方
向勻速行駛,小汽車緊急剎車,但剎車過程中剎車失靈。
如圖所示,a、b分別為小汽車和大卡車的v-t圖像,已知
v-t圖像與時間軸圍成的面積對應著路程
2
3
4
5
6
1
A. 第1 s內,小汽車的平均速度為24 m/s
B. 在t=5 s時,兩車追尾發生交通事故
C. 不會追尾,t=5 s時兩車相距最近且距離為10 m
D. 由于初始距離太近,即使剎車不失靈也會追尾
關于兩車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C )
C
2
3
4
5
6
1
解析:大卡車5 s行駛的路程s=vt=10 m/s×5 s=50 m,
由v-t圖像與時間軸圍成的面積對應路程知小汽車1 s行駛
的路程s1=×(20+30)×1 m=25 m,則小汽車在第1 s內
的平均速度v1===25 m/s,故A錯誤;
2
3
4
5
6
1
小汽車第1 s到第5 s通過的路程s2=×(20+10)×4 m=60
m,5 s內小汽車行駛的總路程s總1=s1+s2=25 m+60 m=85
m,5 s時兩車相距s01=50 m-(85 m-45 m)=10 m,因此在t
=5 s時不會追尾。由圖像可知,5 s時,兩車的速度相等,
0~5 s,小汽車的速度大于大卡車的速度,則兩車之間的距
離逐漸變小;5 s后小汽車的速度小于大卡車的速度,兩車之間的距離增大,則兩車在5 s時的距離最近,故C正確,BD錯誤。
2
3
4
5
6
1
5. 甲、乙兩人從同一地點向同一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他們
的s-t圖像如圖所示,乙運動 m后,兩人相遇;再
運動3 min,兩人相距 m。
600 
180 
2
3
4
5
6
1
解析:由圖知,甲、乙在第10 min時,距出發點都為0.6
km,此時兩人相遇,此時乙運動了0.6 km=600 m;v甲
===0.12 km/min,v乙===0.06
km/min,所以再運動3 min,兩人相距(0.12 km/min-
0.06 km/min)×3 min=0.18 km=180 m。
2
3
4
5
6
1
6. 甲、乙各自沿直線朝對方的方向運動。它們的s-t圖像如
圖所示。
(1)初始時,甲、乙相距 m。
解析:(1)由圖像可知,在0 s時,甲
距離乙的出發地為400 m,也就是
甲、乙相距400 m。
400 
2
3
4
5
6
1
(2)乙在甲運動 s后開始運動。
解析:(2)在10 s時,乙的路程開始變化,即乙開始運動。
10 
2
3
4
5
6
1
(3)甲運動 s后與乙相遇,此時甲、乙之間距離
為 m。
解析:(3)在30 s時,甲走了(400 m-100 m)=300 m,乙走了(100 m-0 m)=100 m,兩人所走路程之和為
400 m,兩人相遇,兩人相距0 m。
30 
0 
2
3
4
5
6
1
(4)甲運動40 s時,甲、乙相距 m,乙再
走 m到達甲的出發地。
解析:(4)甲運動40 s時,運動了400 m,到達乙出發地,乙運動了150 m,乙距離甲150 m,距離甲出發地為400 m-150 m=250 m。
150 
250 
2
3
4
5
6
1(共23張PPT)
第一章 機械運動
第4節 速度的測量
目 錄
CONTENTS
01
1星題 夯實基礎
02
2星題 提升能力
03
3星題 發展素養
1. 在速度的測量中,運用刻度尺測量 ,運用秒表測
量 ,然后運用速度公式進行計算。
路程 
時間 
2
3
4
5
6
7
8
9
1
2. [2023攀枝花]如圖所示,一木塊沿刻度尺從A位置滑到B位
置用時0.2 s,其運動的距離為 cm,平均速度的
大小為 m/s。
3.30 
0.165 
2
3
4
5
6
7
8
9
1
3. [2023濟南濟陽區期末]如圖,“探究小車從斜面下滑時速
度的變化”的實驗,下列做法中,能有效減少時間測量誤
差的是( B )
B
A. 將斜面等分成更多段
B. 適當減小斜面的坡度
C. 換用質量更大的小車
D. 聽到撞擊擋板聲停止計時
2
3
4
5
6
7
8
9
1
4. [2024成都二模]幾位同學在百米直線跑道上測量每個人跑
步的平均速度,發令員在起點發出起跑口令并揮動手臂,
計時員在終點用機械秒表計時。對于實驗有關的操作和分
析,正確的是( A )
A
A. 使用秒表前,要先觀察秒表是否調零
B. 計時員應該聽口令來啟動秒表計時
C. 所測速度表示跑步過程中每一時刻的快慢
D. 取幾位同學速度的平均值來減小測量誤差
2
3
4
5
6
7
8
9
1
5. [教材P28圖1.4-2變式][2023廣元]某物理興趣小組用如圖
所示的實驗裝置“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實驗中,
他們將小車從帶刻度(分度值為1 cm)的斜面頂端A點靜止
釋放,并同時按下電子秒表開始計時,圖中圓圈內顯示了
小車位于A、B、C三點的時刻(數字分別表示“時:分:
秒”)。
2
3
4
5
6
7
8
9
1
(1)由圖中的實驗數據可知,小車下滑過程中做
(填“減速”“勻速”或“加速”)運動。

速 
2
3
4
5
6
7
8
9
1
(2)根據圖中信息,小車在下滑過程中BC段的平均速度大
小是 cm/s。
(3)如果在A點時,先釋放小車,后按下秒表開始計時,
B、C兩點都準確計時,則會使所測AB段的平均速
度 (填“偏大”“不變”或“偏小”)。
50.0 
偏大 
2
3
4
5
6
7
8
9
1
6. [2024天津河東區期中]如圖是小明用頻閃照相機(每隔0.2
s閃拍一次)拍攝到的同一小球從A點沿直線運動到F點的頻
閃照片。他以A點為起始位置,用刻度尺依次測量小球運
動到各點時到A點的距離s,并記錄在下表中。以下說法中
正確的是( C )
C
2
3
4
5
6
7
8
9
1
位置 A點 B點 C點 D點 E點 F點
s/cm 0 4.4 7.8 10.2 11.6 12.0
A. 小球從A點到F點做勻速直線運動
B. 小球在E、F兩點間運動的平均速度最大
C. 小球從A點運動到F點的平均速度是12 cm/s
D. 小球從B點運動到E點,通過的路程是7.6 cm
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C )
C
2
3
4
5
6
7
8
9
1
7. 北京冬奧會上運動員從斜坡上A點沿直線滑到B點的過
程中,攝影師拍攝的頻閃照片如圖所示,若相機每隔0.2 s閃拍一次,則運動員在AB間運動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 C )
A. 5 m/s B. 8 m/s
C. 15 m/s D. 30 m/s
C
2
3
4
5
6
7
8
9
1
【思路解析】由生活常識確定運動員的大致身高,再根據
運動員的身高推算出AB間的大致距離。
解析:運動員的身高取1.8 m,用刻度尺測量可以發現,
AB間的距離為運動員身高的3~4倍,約為6.4 m,運動員
從A運動到B的時間t=2×0.2 s=0.4 s,則運動員在AB間
運動的平均速度v===16 m/s,最接近于15 m/s。
2
3
4
5
6
7
8
9
1
8. [教材P28圖1.4-3變式][2024無錫期末]小海同學用如圖甲
所示的位置傳感器通過超聲波測出小車的實時距離,再用
計算機算出運動速度。假設位置傳感器發射的超聲波信號
經0.01 s反射回來并被接收,此時超聲波在空氣中的傳播
速度為340 m/s,則傳感器與小車間的距離是 m。
小車從斜面頂端滑到底端的過程中,屏幕圖像如圖乙所
示,由圖像可知,小車沿斜面下滑時做 (填“勻
速”或“變速”)運動,到達底端時速度為 m/s。
1.7 
變速 
1.5 
2
3
4
5
6
7
8
9
1
解析:位置傳感器與小車間的距離s'=v'×=340 m/s×
=1.7 m;由圖乙可知,隨著時間的增加,速度逐漸增大,
可以看出小車在斜面上滑下時做加速運動;由圖乙可知,小
車從斜面頂端滑到底端的過程中用時2.5 s,當t=2.5 s時,
小車的速度為1.5 m/s,即小車到達底端時速度為1.5 m/s。
2
3
4
5
6
7
8
9
1
9. [2024營口期中]六一兒童節前夕,小明妹妹所在的幼兒園
將要舉辦“親子滑草”比賽,比賽須知如圖甲所示。如何
贏得比賽呢?小明邀請學習小組的同學們一起進行專題項
目研究,并制定參賽方案。
2
3
4
5
6
7
8
9
1
(1)通過對“比賽須知”的分析可知,要取得勝利,關鍵
是從草坡上滑到坡底所用時間要短。同學們提出兩個
觀點:
①體重越大,用時越短;
②斜坡越陡,用時越短。
2
3
4
5
6
7
8
9
1
針對以上兩個觀點,大家討論:需用木塊和木板搭建
斜面,如圖乙所示;用橡皮泥改變物重;下滑的物體
是選“小車”還是“木塊”呢?請你選擇并說明理
由:

木塊,因為滑草板下滑過程中與草坡之間是滑
動,不是滾動 
2
3
4
5
6
7
8
9
1
(2)實驗中,除用秒表測時間外,同學們還可以借鑒“測
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實驗中的器材 ,便
于更準確測量物體滑到達斜面底端所用的時間。
(3)請你從上述兩個觀點中任選一個,幫助他們設計實驗
步驟,并陳述你對參賽方案的建議。
方案一:選擇“斜坡越陡,用時越短”的觀點設計
實驗。
擋板 
2
3
4
5
6
7
8
9
1
實驗步驟:




1.用一木塊和木板搭一個斜面,將擋板
固定在斜面底端;2.用秒表測出另一木塊從斜面的頂
端由靜止滑下到撞擊擋板所用的時間t1;3.增大斜面的
坡度,用秒表測出同一木塊從斜面的頂端由靜止滑下
到撞擊擋板所用的時間t2 
2
3
4
5
6
7
8
9
1
參賽建議:


若t1>t2,選擇較陡的草坡參賽;若t1=
t2,任選一草坡參賽;若t1<t2,選擇較緩的草坡參
賽 
2
3
4
5
6
7
8
9
1
實驗步驟:




1.用一木塊和木板搭一個斜面,將擋板
固定在斜面底端;2.用秒表測出另一木塊從斜面的頂
端由靜止滑下到撞擊擋板所用的時間t1';3.將大塊橡皮
泥粘在下滑木塊上表面,重復上一實驗步驟,測出其
下滑所用的時間t2' 
方案二:選擇“體重越大,用時越短”的觀點設計
實驗。
2
3
4
5
6
7
8
9
1
參賽建議:


若t1'<t2',選擇體重較輕的人和妹妹參
賽;若t1'=t2',任選一人和妹妹參賽;若t1'>t2',選擇
體重較重的人和妹妹參賽 
2
3
4
5
6
7
8
9
1(共25張PPT)
第一章 機械運動
第3節 運動的快慢
第1課時 速度
目 錄
CONTENTS
01
1星題 夯實基礎
02
2星題 提升能力
03
3星題 發展素養
1. (1)我們把路程與 之比叫作速度,速度是表示物
體 的物理量。
(2)在國際單位制中速度的基本單位是 ;1 m/s
= km/h。
時間 
運動快慢 
m/s 
3.6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2023益陽]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比較
相同時間內物體經過的路程;另一種是比較
。若甲物體在5 s內通過的路
程是60 m,乙物體在7 s內通過的路程為80 m,運動較快
的是 物體。
物體運動相
同的路程所用時間的長短 
甲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3. 我國高鐵技術和時速處于世界領先水平,成為中國走向世
界的一張亮麗“國家名片”。我國自主研發的CR450動車
組,在濟南至鄭州高鐵上成功創造了速度為435 km/h
(合 m/s)的世界紀錄。動車組若以該速度跑
完全長2 298 km的京廣高速鐵路,將用時 h。(結
果均保留1位小數)
120.8 
5.3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4. [2024北京海淀區期中]在學校運動會上,小興比小明跑得
快,正確的理解是( C )
A. 小興比小明跑的時間短
B. 小興比小明跑的路程長
C. 單位時間內小興比小明跑的路程長
D. 跑完相同的路程小興比小明用的時間長
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解析:比較運動快慢時,必須綜合考慮運動路程和運動時
間兩個因素,不能簡單地說“運動路程長,運動快”,或
者簡單地說“運動的時間短,運動快”。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5. [2024濟南校級期末]如圖是一只天鵝直線飛行途中的幾段
路程的相關數據,天鵝飛得最快的一段是( C )
A. 0~150 m B. 150 ~350 m
C. 350~650 m D. 0~650m
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6. 第五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提倡“吃動平衡,
天天運動”。小江、小渝、小融利用周末在明月湖進行了
一場運動比賽,小江騎自行車,每分鐘通過的路程是0.36
km;小渝騎滑板車以18 km/h的速度前進;小融以4 m/s
的速度跑步前進,則速度最大的是( A )
A. 小江 B. 小渝
C. 小融 D. 一樣大
A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7. [2023濟南]如圖所示,濟南至石家莊鐵路客運專線濟南黃
河公鐵兩用特大橋,全長約14 km,其中主橋長1 792 m。
上層為設計時速100 km/h的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下層為
四線鐵路。汽車以設計時速通過該特大橋主橋,大約需要
多少秒?(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解:主橋長s=1 792 m=1.792 km,由v=可知,汽車通
過該特大橋主橋需要的時間t===1.792×
10-2h=64.5 s。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8. 在校園樓梯、走廊上禁止奔跑,我們在走廊上行走速度合
適的是( C )
A. 1 cm/s B. 1 dm/s
C. 1 m/s D. 10 m/s
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9. 詩詞中常蘊含著物理知識。如圖所示,畫中題有李白的
《早發白帝城》詩句,詩中能估算出速度大小的一句是
( B )
A. 朝辭白帝彩云間
B. 千里江陵一日還
C. 兩岸猿聲啼不住
D. 輕舟已過萬重山
B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10. [2024青島即墨區期末]十次事故九次快!乘車返校時,
小海用所學知識,給駕車的父親算了一筆賬,他說:
“從咱家到學校這段路,平均車速從80 km/h提高到
90 km/h,也就差3 min的時間。”則從小海家到學校的這
段路:
(1)當車速提高到90 km/h時,此速度為 m/s。
2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學校到家的路程為 km。
解析:(2)設路程為s,Δt=3 min=h,當車速由80
km/h提高到90 km/h時,路程不變,由此列出等式:
-=Δt,即-=h,
解得s=36 km。
(3)以80 km/h的平均速度行駛,用時為 h。
36 
0.4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11. 【真實情境題·日常生活應用】心電圖儀(如圖甲)通過一
系列的傳感手段,可將與人心跳對應的生物電流情況記
錄在勻速運動的坐標紙上。醫生通過心電圖,可以了解
到被檢者心跳的情況,例如,測量相鄰兩波峰的時間間
隔,便可計算出1 min內心臟跳動的次數(即心率)。同一
臺心電圖儀正常工作時測得被檢者A、B的心電圖分別如
圖乙、丙。若醫生測量時記下被檢者A的心率為60次
/min,則可推知B的心率為 次/min;則這臺心電圖
儀輸出坐標紙的走紙速度大小 mm/s。
75 
2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解析:由圖乙可知在1 s時間心電圖儀輸出坐標紙的路程
是25 mm。坐標紙的走紙速度v===25 mm/s=
0.025 m/s;同一臺心電圖儀出紙的速度v相同,由圖丙可知,B每次心跳的時間間隔輸出坐標紙的路程s'=20 mm,由v=可知,B每次心跳的時間間隔t'===
0.8 s,故B的心率即1 min內心跳的次數n==75次。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12. 【科學推理】 地震的發生往往具有突發性。某地發生地震時,震源處同時產生并向各個方向發出P波和S波,P
波的傳播速度是7×103 m/s,S波的傳播速度是3.5×103
m/s,若測得這兩種波先后到達某地震局的時間間隔為2
s,則震源到該地震局的距離為 m;假設該
地震局于當日23 h 59 min 04 s探測到S波,則地震發生的
時刻是 。
1.4×104 
當日23 h 59 min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解析:假設震源到該地震局的距離為s,由v=可知,P
波到達該地震局的時間t1==,
S波到達該地震局的時間t2==,
根據題意可知,這兩種波先后到達該地震局的時間間隔
為2 s,即Δt=t2-t1,即-=2 s,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解得s=1.4×104 m。
S波到達該地震局的時間
t2===4 s,
地震發生的時刻:當日23 h 59 min 04 s-4 s=當日23 h
59 min。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13. [2024東營校級期中]山城的復雜地形造就了全國絕無僅
有的震撼景象,如圖所示,重慶軌道2號線在李子壩站
“穿”居民樓而過,吸引眾多游客至此來“打卡”。若
某列不停靠站點的空載列車長度160 m,列車勻速行駛的
速度為15 m/s,求: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1)該列車經過一位在站臺上靜止站立的乘客需要多少
秒?(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解:(1)該列車經過一位在站臺上靜止站立的乘客需要的時間t車===10.7 s。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某位游客張大哥測出該列車完全穿過居民樓的過
程中所花的時間為20 s,由此可知該居民樓長度為
多少米?
解:(2)由v=可得,列車完全穿過居民樓所通過的路程s'=v車t'=15 m/s×20 s=300 m,居民樓的長度s樓=s'-s車=300 m-160 m=140 m。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14. 【對比思維】 [2023重慶期末]小汽車勻速行駛在公路
上,坐在副駕駛位置的小紅觀察到小車速度表的指針始
終在90 km/h位置處,在超越相鄰車道上同向勻速行駛的
另一輛普通大客車的過程中,小紅發現自己經過該車的
時間約為5 s,則下列四個選項中最接近大客車速度的是
( C )
C
A. 36 km/h B. 60 m/h
C. 82 km/h D. 108 km/h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解析:大客車的長度接近10 m,小汽車的長度接近4.5
m,以大客車為參照物,小汽車運動的路程約為14.5
m,小汽車相對于大客車的速度v===2.9 m/s=
10.44 km/h,大客車的速度約為90 km/h-10.44 km/h=
79.56 km/h,最接近82 km/h。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共26張PPT)
第一章 機械運動
第3節 運動的快慢
第2課時 勻速直線運動和平均速度
目 錄
CONTENTS
01
1星題 夯實基礎
02
2星題 提升能力
03
3星題 發展素養
1. (1)物體沿著直線運動且速度 的運動,叫作勻速
直線運動。
(2)物體做直線運動時,其速度的大小常常是變化的,這
種運動叫作 直線運動。
(3)物體做變速運動時,最大速度 平均速度,最
小速度 平均速度。
不變 
變速 
大于 
小于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一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它在5 s內移動了15 m,它在第3
s的速度是 m/s。它在20 s內運動的路程是 m。
3 
6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3. “頻閃攝影”是研究物體運動時常用的一種實驗方法,下
面四個圖是小嚴同學利用頻閃照相機拍攝的不同物體運動
時的頻閃照片(黑點表示物體的像),其中可能做勻速直線
運動的是( B )
B
A
B
C
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4. 【易錯題】 [2024濟南校級期中]正在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
體,根據v=,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A. 物體的運動速度與路程成正比
B. 物體的運動速度與時間成反比
C. 物體的速度與路程、時間無關,是一個定值
D. 在時間一定時,物體的速度與路程成正比
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思路解析】本題易錯在不注重勻速直線運動的概念,而
是根據數學知識來理解速度公式。
解析:勻速直線運動,說明速度v不變,所以在運動過程
中s、t變化,但是它們的比值不變,是個定值。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5. [2023北京西城區期末]如圖所示,記錄了一輛汽車在平直
的公路上從A點行駛到E點的過程中,每隔相同的時間所
在的位置。關于汽車的運動情況,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B )
A. 汽車做勻速直線運動 B. vDE>vCD
C. 汽車行駛得越來越慢 D. vAE>vBE
B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6. 【易錯題】小紅參加百米賽跑,她起跑的速度是7 m/s,
中途的速度是9 m/s,最后沖刺的速度是10 m/s,若她的成
績為12.5 s,則她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C )
A. 10 m/s B. 8.67 m/s
C. 8 m/s D. 12 m/s
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思路解析】求哪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必須用該段路程與
通過該段路程所用時間的比值來表示,不能用各段速度的
平均值來表示。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7. [2023重慶萬州區期末]新建的四川成都至青海西寧鐵路,
即川青鐵路。其中青白江東至鎮江關段于2023年11月28日
開通運營,結束川西北不通鐵路的歷史,該段鐵路全長約
210 km,設計時速200 km/h,共設10個車站。
(1)成都東至三星堆約60 km,按設計時速運行多少分鐘可
以從成都東到三星堆?
解:(1)從成都東至三星堆需運行的時間
t===0.3 h=18 min。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某列車,16:20從青白江東出發,17:50到達鎮江
關,求列車在該段的平均速度。
解:(2)從青白江東到鎮江關運行的時間t'=17:50-
16:20=1 h 30 min=1.5 h,
則列車在該段的平均速度v'===140 km/h。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8. [2024重慶南岸區期末]我國運動員在2023年世界泳聯跳水
世界杯西安站女子單人10 m跳臺預賽中,出色地完成了
“207C”動作。將其下落階段中的一段運動簡化為直線
運動,其中A、B、C、D四點是她下落過程中的四個位
置,相鄰兩點間的時間間隔為0.5 s,距離如圖所示。關
于她在此段運動過程中,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C )
C
A. 她經過C點的速度為5 m/s
B. 她在AD段做勻速直線運動
C. 她在BD段的平均速度為10 m/s
D. 她在A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D段的平均速度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9. 【立德樹人題】小紅參加了學校組織的遠足活動,全程6
km。她行走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6 km/h,行走后一
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4 km/h,則她通過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B )
A. 4 km/h B. 4.8 km/h
C. 5 km/h D. 6 km/h
B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解析:小紅全程的平均速度v====
2×=4.8 km/h。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10. 【真實情境題·體育賽事】冰壺是冬奧會比賽項目之一,
冰壺被運動員擲出后,在冰面上減速滑行到停下的過程
中,冰壺的平均速度與冰壺被擲出時的速度成正比,在
冰面上滑行的時間跟平均速度成正比。若冰壺以1.6 m/s
的速度被擲出時,在冰面上滑行了4 m,則冰壺以4.8 m/s
的速度被擲出時,在冰面上滑行的距離可能為( C )
C
A. 8 m B. 16 m
C. 36 m D. 48 m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思路解析】根據試題中的信息,明確冰壺滑行的平均
速度和滑行時間與被擲出時的速度的關系,然后運用速
度公式進行推理。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解析:當冰壺以1.6 m/s的速度被擲出時,在冰面上滑行
了4 m,設此時的平均速度為v和滑行時間為t,則根據速
度公式可知,s=vt=4 m;當冰壺以4.8 m/s的速度被擲
出時,冰壺的滑行時間也與冰壺被擲出時的速度成正
比;所以平均速度和滑行時間都變為原來的3倍,所以滑
行距離為s'=3v×3t=9vt=9×4 m=36 m。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11. [2023日照]姐姐和弟弟在同一所學校上學。某一天吃過
早餐后,姐弟倆約定從小區門口出發去學校大門口會
合。作出他們的路程與時間的關系圖像分別如圖中的兩
條實線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C )
C
A. 弟弟比姐姐早5 min離開家
B. 弟弟和姐姐的平均速度相同
C. 弟弟和姐姐行走時的速度相等,均為100 m/min
D. 姐姐一直做勻速直線運動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12. [2024益陽期中]甲、乙兩車都做勻速直線運動,若兩車
在相同的時間內經過的路程之比為2∶3,則速度之比
為 ;若兩車的速度之比是4∶3,則通過同一段
路程甲、乙兩車所用的時間之比是 。
2∶3 
3∶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13. 酒駕嚴重威脅交通安全。飲酒后人的反應時間(從發現情
況到實施動作的時間)變長,造成反應距離(從發現情況
到實施動作過程中行駛的距離)變長。假定汽車以72
km/h的速度勻速直線行駛,正常人的反應時間為0.5 s,
飲酒后人的反應時間為1.0 s。則駕駛員飲酒后的反應距
離比正常時多 m。
1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解析:汽車行駛的速度v=72 km/h=20 m/s,由題意
知,駕駛員飲酒后的反應時間比正常人的反應時間多Δt
=1.0 s-0.5 s=0.5 s,駕駛員飲酒后的制動距離比正常
時多的距離Δs=vΔt=20 m/s×0.5 s=10 m。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14. 【創新題·類比遷移法】 [2024青島期中]小明在校園里散
步時看到自己運動手表的部分信息如圖所示。
路程:3.00 km  用時:45 min
步數:4 800  配速:15 min/km
(1)小明散步時1步的距離大約是 。
0.625 m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配速15 min/km”是如何計算出來的?寫出其公
式:配速= 。15 min/km表示的物理意義
是 。
 
小明每通過1 km的路程用時15 min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3)如果小海散步時的配速是10 min/km,則小海比小明
散步時運動得 。
(4)用“配速”和我們物理學中的“速度”均可表示物體
運動的快慢。比較說明兩種方法的特點:


快 
在路程相
同時,比較運動快慢,利用配速較方便;在時間相同
時,比較運動快慢,利用速度比較方便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解析:(1)小明散步時1步的距離約為=0.625 m。(2)由配速“15 min/km”的單位可知,時間除以路程得
到配速,即配速=。15 min/km表示小明每通過
1 km的路程用時15 min。(3)小海散步的配速是
10 min/km,說明每通過1 km路程,小海用時10 min,
相同路程,小海用的時間少,故小海比小明散步時運動得快。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共25張PPT)
第一章 機械運動
專項突破3 速度的計算
類型一 與自身長度相關的問題
1. 【真實情境題·航空科技】 [2023泰安期末]國產大飛機
C919獲中國民用航空局頒發的型號合格證,是我國大飛
機事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C919大飛機全機長度39 m,
最大載客量約190席。
2
3
4
5
6
1
(1)該飛機從上海直飛北京,飛行距離約為1 088 km,若飛
行的平均速度為800 km/h,則飛行的時間為多少?
解:(1)飛機飛行的時間t===1.36 h。
2
3
4
5
6
1
(2)該飛機在某次試飛過程中速度與時間的關系如圖甲
所示,計時開始后飛機飛行600 km進入定速巡航勻
速飛行階段,則飛機在這100 min內飛行的平均速
度為多少?
2
3
4
5
6
1
解:(2)由圖甲可知,飛機在40~100 min內以800 km/h
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時間t'=100 min-40 min=
60 min=1 h,通過的路程s'=v't'=800 km/h×1 h=
800 km;飛機100 min內通過的路程s″=800 km+600 km
=1 400 km;飛機在這100 min內飛行的平均速度v″=
==840 km/h。
2
3
4
5
6
1
(3)如圖乙是該飛機正式下線儀式場景,牽引車拉動大飛
機以1 m/s的速度勻速運動,從飛機機頭進入歡迎隊伍
開始,至機身完全通過隊伍,歷時90 s,則歡迎隊伍長
度為多少?(歡迎隊伍相對地面靜止)
2
3
4
5
6
1
解:(3)飛機完全通過歡迎隊伍所通過的路程s1=v1t1=1
m/s×90 s=90 m,歡迎隊伍的長度L人=s1-L機=90 m
-39 m=51 m。
2
3
4
5
6
1
2. [2023漳州薌城區期中]如圖是火車過橋的模型。一列長
300 m的火車,以15 m/s的速度通過1200 m的大橋,求:
(1)火車司機過橋的時間。
解:(1)火車司機過橋的時間t===80 s。
2
3
4
5
6
1
(2)火車完全通過大橋所需要的時間。
解:(2)火車完全通過大橋行駛的路程
s=s橋+s車=1 200 m+300 m=1 500 m,
火車完全通過大橋需要的時間
t'===100 s。
2
3
4
5
6
1
(3)火車全部在大橋上時運行的時間。
解:(3)火車全部在大橋上運行的路程
s'=s橋-s車=1 200 m-300 m=900 m,
火車全部在大橋上時運行的時間
t″===60 s。
2
3
4
5
6
1
類型二 列車時刻表、交通標志牌的問題
3. 【真實情境題·日常生活】 [2024武漢校級期中]小亮爸爸
開車送小亮和媽媽去西安北站乘坐高鐵前往上海游玩,汽
車行駛途中小亮看到路旁的交通標志牌如圖甲所示,汽車
的速度表如圖乙所示,小亮和媽媽所坐列車的部分運行信
息如下表,求:
車次 發車時間 到達時間 路程
G1918 西安北9:33 上海虹橋16:43 1 509 km
2
3
4
5
6
1
(1)按汽車速度表的速度勻速行駛,汽車從標志牌到西安
北站的行駛時間是多少分鐘?
解:(1)由圖知,汽車從標志牌到西安北站的路程s1=20
km,汽車的速度v1=50 km/h;汽車從標志牌到西安北
站行駛的時間t1===0.4 h=24 min。
2
3
4
5
6
1
解:(2)由題意知,列車從西安北到上海虹橋運行的時
間t2=16:43-9:33=7 h 10 min=7 h,列車從西安
北到上海虹橋運行的平均速度v2===210.6
km/h。
(2)G1918次列車從西安北到上海虹橋運行的平均速度是多
少千米每小時?(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2
3
4
5
6
1
類型三 汽車制動的問題
4. 【真實情境題·日常生活】汽車遇到意外情況時需要緊急
剎車,這需要司機經歷反應和制動兩個過程,在司機的反
應過程中汽車做勻速運動。在制動過程中汽車做減速運
動。有一輛汽車正以36 km/h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
駛,求:
2
3
4
5
6
1
(1)此車正常行駛時,50 min行駛的路程是多少?
解:(1)36 km/h=10 m/s,
此車50 min行駛的路程
s=vt=10 m/s×50×60 s=3×104 m。
2
3
4
5
6
1
(2)該車突然遇到緊急情況剎車,在司機的反應過程中汽
車行駛了7 m,則司機的反應時間是多少秒?
解:(2)在司機反應過程中汽車行駛了7 m,則司機的反
應時間t'===0.7 s。
2
3
4
5
6
1
(3)若制動過程用了3 s,汽車在兩個過程中共前進了29.6
m,則從司機發現情況到汽車停下,汽車的平均速度是
多少?
解:(3)從司機發現情況到汽車停下,所用時間t″=0.7
s+3 s=3.7 s,
汽車的平均速度v'===8 m/s。
2
3
4
5
6
1
類型四 相遇或追擊的問題
5. [2023青島期末]如圖甲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A、B兩小
球,A小球距離C點2 m,B小球距離C點1.6 m,A小球運
動過程的頻閃照片如圖乙所示,閃光時間間隔為0.5 s,
圖下方數字為閃光時刻編號。求:
2
3
4
5
6
1
(1)A小球運動的速度。
解:(1)由圖乙可知,A小球在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相等,所以A小球做勻速直線運動。由圖乙可知,A小
球的速度v===20 cm/s。
2
3
4
5
6
1
(2)A小球運動到C點所用的時間。
解:(2)A小球運動到C點的時間tA'===
10 s。
2
3
4
5
6
1
解:(3)根據題意可知,若A小球運動1.2 m后,B小球
開始向C點做勻速直線運動,為使兩小球剛好在C點相
碰,則B小球運動到C點的時間tB=tA″=
=4 s,
B小球的速度vB===40 cm/s。
(3)若A小球運動1.2 m后,B小球開始向C點做勻速直
線運動,為使兩小球剛好在C點相碰,B小球的速度
應為多少?
2
3
4
5
6
1
6. [2024宿遷一模]小明家離學校3 km,他以6 km/h的速度步
行上學,出發5 min后小明父親發現小明的課本忘記帶
上,立即以14 km/h的速度沿小明上學的方向騎車去追小
明。根據題意回答以下問題:
(1)小明父親經過多少分鐘能追上小明?
2
3
4
5
6
1
解:(1)小明父親追上小明時,小明行走的路程s1=v1(t0
+t),小明父親行駛的路程s2=v2t,
小明父親行駛的路程等于小明行走的路程,
即s2=s1,即v1(t0+t)=v2t,代入數據得6
km/h×=14 km/h×t,解得t= h=3.75
min。
2
3
4
5
6
1
(2)如果小明父親發現小明忘記帶課本的同時,小明也發
現自己的課本忘記帶上并立即掉頭返回。那么小明與
父親在途中經過多久相遇?相遇時,距離學校多遠?
2
3
4
5
6
1
解:(2)出發5 min小明通過的路程s=v1t0=6 km/h×
h=0.5 km;小明和他父親相向而行時的速度v=v1+v2
=6 km/h+14 km/h=20 km/h;小明和他父親相向而行
到相遇時所用的時間t'===0.025 h;小明父
親通過的路程s2'=v2t'=14 km/h×0.025 h=0.35 km;
小明與父親在途中相遇時距離學校s″=s總-s2'=3 km
-0.35 km=2.65 km。
2
3
4
5
6
1(共21張PPT)
第一章 機械運動
第2節 運動的描述
目 錄
CONTENTS
01
1星題 夯實基礎
02
2星題 提升能力
03
3星題 發展素養
1. (1)在物理學中,把物體位置隨時間的 叫作機械
運動。
(2)判斷物體的運動和靜止,總要選取某一個物體作
為 ,這個作為標準的物體叫作 。
(3)描述同一物體的運動情況,選擇不同的參照物結論一
般也不一樣,物體可能是運動的,也可能是
的,可見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 的。
變化 
標準 
參照物 
靜止 
相對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2. [教材P21圖1.2-4乙變式]如圖所示的是我國加油機在空
中給戰機加油的情景。以 為參照物,加油機是靜
止的,以地面上某點為參照物,加油機是 (填
“運動”或“靜止”)的。
戰機 
運動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3. [2023懷化]歌詞“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
以竹排為參照物,青山是 (填“運動”或“靜
止”)的;詩詞“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我們說輕舟上的人是靜止的,所選參照物是 (填
“山”或“輕舟”)。
運動 
輕舟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4. 我們說某物體在做機械運動,是指該物體( D )
A. 正在運動
B. 正在改變運動的快慢
C. 處于靜止狀態
D. 相對于另一個物體的位置發生變化
解析:物理學中所說的機械運動,是指物體相對參照物的
位置發生變化,而不是“正在運動”。
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5. 【真實情境題·科技應用】 [2023邵陽]2023年5月28日上
午,全球首架C919大型客機從上海虹橋機場順利起飛,
到達北京首都機場,完成首次商業載客飛行(如圖)。飛機
飛行過程中,某乘客看到機翼是靜止的,他所選的參照物
是( D )
A. 云朵 B. 地面
C. 機翼 D. 座椅
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6. [2023益陽]傳說中有一種鳥叫銜枝鳥,它能靠一小截樹枝
成功地飛越太平洋。它飛行時,把樹枝銜在嘴里;累了
時,就把樹枝放在水里,站在上面休息。下列說法正確的
是( C )
C
A. 飛行時,以樹枝為參照物,鳥是運動的
B. 飛行時,以海岸為參照物,樹枝是靜止的
C. 鳥站在樹枝上休息時,以樹枝為參照物,鳥是靜止的
D. 鳥站在樹枝上一起隨海水流動,以海岸為參照物,鳥
是靜止的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7. 【跨學科·語文】宋代詩人陳與義在《襄邑道中》一詩中
寫到“飛花兩岸照船紅,百里榆堤半日風。臥看滿天云不
動,不知云與我俱東。”關于詩中所描述的運動及參照
物,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D )
D
A. 以船為參照物,詩人是運動的
B. “云不動”是以兩岸“飛花”為參照物
C. 以“兩岸”為參照物,船是靜止的
D. “云與我俱東”是以兩岸“榆樹”為參照物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8. [2023貴州]如圖所示是攝影愛好者捕捉到的“烏鴉騎乘老
鷹”的精彩畫面,下列能描述圖中兩者相對靜止的成語是
( C )
A. 分道揚鑣
B. 背道而馳
C. 并駕齊驅
D. 各奔東西
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解析:烏鴉站在飛翔的老鷹背上,烏鴉和老鷹之間的位置
沒有發生變化,因此以烏鴉為參照物,老鷹是靜止的,以
老鷹為參照物,烏鴉也是靜止的。分道揚鑣指分路而行,
彼此之間發生了位置的變化,是相對運動的;背道而馳指
朝著相反的方向運動,彼此之間發生了位置的變化,是相
對運動的;并駕齊驅指幾匹馬并排拉一輛車,一齊快跑,
彼此之間的位置沒有發生變化,是相對靜止的;各奔東西指各自走各自的路,彼此之間發生了位置的變化,是相對運動的。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9. [2023齊齊哈爾]《呂氏春秋·察今》記錄了“刻舟求劍”的
典故。學習物理知識后我們懂得,要確定劍落水的實際位
置,應選擇的參照物是( A )
A. 岸邊的樹 B. 舟
C. 舟上的標記 D. 水流
A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解析:刻舟求劍的故事中,劍落水后,它與岸邊的樹的相
對位置沒有發生變化,與舟、舟上的標記和水流的位置都
發生了變化,故要確定劍落水的實際位置,應選擇的參照
物是岸邊的樹。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10. 【科學推理】 [2024廣州越秀區校級期中]如圖所示,小
偉和小杜在甲、乙兩部相鄰的觀光電梯里,小偉看到小
杜正在豎直向上運動,以地面為參照物,以下情況不可
能發生的是( C )
C
A. 甲靜止,乙向上運動
B. 乙靜止,甲向下運動
C. 甲、乙均向上運動,乙比甲上升得慢
D. 甲、乙均向下運動,甲比乙下降得快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解析: 以地面為參照物,若甲靜止,乙向上運動,則以
小偉自己為參照物,小杜是向上運動的,A可能發生;
若乙靜止,甲向下運動,則以小偉自己為參照物,小杜
是向上運動的,B可能發生;甲、乙均向上運動,乙比
甲上升得慢,則以小偉自己為參照物,小杜是向下運動
的,C不可能發生;甲、乙均向下運動,甲比乙下降得
快,則以小偉自己為參照物,小杜是向上運動的,D可
能發生。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11. 甲、乙兩列火車在兩條平行的鐵軌上勻速行駛,兩車交
會時,甲車上的乘客從車窗看到地面上的樹木向東運
動,看到乙車向西運動。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C )
A. 甲車向西運動,乙車向東運動
B. 甲車向東運動,乙車向西運動
C. 甲、乙兩車都向西運動
D. 甲、乙兩車都向東運動
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思路解析】判斷多物體(A、B)運動情況的技巧,首先
以地面為參照物,判斷物體A的運動情況;然后以物體A
為參照物,判斷物體B的運動情況。
解析:甲車上的乘客看到地面上的樹木向東運動,則以
地面為參照物甲車是向西運動的;甲車上的乘客看到乙
車向西運動,表明以甲車為參照物乙車向西運動,即以
地面為參照物,乙車在向西運動。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12. 小麗在朋友圈分享了自己外出旅行時的照片,其中兩張
是坐在平直行駛的車內連續拍攝的照片,如圖所示。網
友判斷小麗乘坐的車正在向東行駛。請你分析網友的判
斷是 (填“正確”或“錯誤”)的,理由是


錯誤 

塔為參照物,小麗與塔的位置在靠近,說明車正在向西
運動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13. 【創新題·材料閱讀法】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特技攝影
請大家參與一起做一個“特技攝影”的模擬實驗。
首先在一張窄長的硬紙片上畫出房屋、樹木和白云,再
在一張寬卡片的下方畫出兩條橫線代表公路,在公路上
畫一輛汽車,并在寬卡片的上部兩側各開一條窄縫,使
窄紙片恰好能插入,如圖所示。然后向左迅速拉動窄紙
片,你會看到汽車在公路上飛馳。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由模擬實驗可知,拍攝汽車在公路上奔馳時,先拍
出汽車在公路上靜止的鏡頭,再拍出作為迅速移動的背
景:樹木、田野、山林等。然后再將兩組畫面放入特技
機里疊合,以迅速移動的背景為參照物時,也會產生汽
車在公路上“飛馳”的效果。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1)迅速拉動窄紙片時,看到汽車在公路上飛馳,這是選
擇了 作為參照物。
(2)根據材料,模仿這種攝影技巧,拍攝“武藝高強”的
人“飛檐走壁”的鏡頭,你應該如何做?
解:讓“武藝高強”的人擺好動作,再迅速移動作為
背景的房檐(墻壁)。
窄紙片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共32張PPT)
第一章 機械運動
全章熱門考點整合專訓
考點1長度和時間的估測
1. [2023陜西]小明在校園運動會上,參加了初中男子組50 m
短跑比賽。他正常完成比賽所用的時間可能為( B )
A. 2 s B. 8 s
C. 1 min D. 0.1 h
B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2. [2023聊城]生活中常用人體的某個部位來估測長度,如成
年人兩臂左右平伸時,兩手中指尖之間的距離為1庹
(tuǒ)。按此規定,“1庹”的長度最接近( C )
A. 17 mm B. 17 cm
C. 17 dm D. 17 m
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3. [2023福建]下面是某襯衫吊牌的部分信息,號型
“170/92A”表示適穿人群的特征參數及體型。“A”表
示適用于一般體型,“170”表示身高170 cm,“92”表
示( A )
A
A. 胸圍92 cm
B. 肩膀寬92 cm
C. 上臂周長92 cm
D. 脖子周長92 cm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考點2刻度尺和秒表的使用
4. [2023十堰]用如圖甲所示方法測出的硬幣直徑
是 cm,圖乙中秒表讀數是 s。
2.50 
3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5. 小華對一支鉛筆的長度進行4次正確測量,記錄數據如
下:17.58 cm、17.57 cm、17.56 cm、17.57 cm,該鉛筆
的長度是 cm,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17.57 
1
mm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考點3參照物的選取 運動或靜止的判斷
6. 【傳統文化】 [2023棗莊]“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
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這首膾
炙人口的七言絕句,描繪了一幅闡述運動相對性的完美畫
卷,詩中的意境如圖所示。從物理學的角度看,我們說舟
中人是靜止的,所選的參照物是( D )
D
A. 白帝 B. 江陵
C. 兩岸 D. 輕舟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7. 【真實情境題·航天技術】 [2023無錫]如圖所示,天舟六
號貨運飛船距離天和核心艙19 m,正以相對核心艙0.2
m/s的速度向核心艙勻速直線運行。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D )
D
A. 9.5 s后天舟六號到達天和核心艙
B. 以天和核心艙為參照物,天舟六號是靜止的
C. 以天舟六號為參照物,天和核心艙是靜止的
D. 以天舟六號為參照物,天和核心艙是運動的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8. 【跨學科·語文】郁孤臺坐落在贛州城內賀蘭山上,是贛
州現存最古老的名勝古跡;宋代著名詞人辛棄疾以此創作
的宋詞《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表達了作者極其深沉的
愛國情懷。詞句“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中的青山相
對清江水是 (填“靜止”“向東運動”或
“向西運動”) 的,原因是青山和清江水的相對
發生了改變。
向西運動 
位置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考點4速度公式的運用
9. [2024新疆一模]小明的家和學校在山的兩側腳下,他在上
學過程中,有的路程是上坡路,其余是下坡路,若他
上、下坡速度不變,且v上=v下。則小明上學到校和放學
到家的時間之比為( D )
D
A. 1∶1 B. 7∶9
C. 11∶17 D. 9∶1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10. [2023德陽]如圖所示,假設高速列車從德陽到成都做勻
速直線運動,靜坐在行駛的列車中的小東相對于路邊的
樹木是 (填“靜止”或“運動”)的,若德陽到
成都的距離是60 km,列車的行駛速度為150 km/h,則
小東從德陽到成都所用的時間是 min。
運動 
2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11. 【真實情境題·體育賽事】2023年第七屆京津冀蟠龍湖
“鐵人三項”在河北元氏開賽。“鐵人三項”的比賽程
序:運動員先同時下水游泳2 km到第一換項點,在第一
換項點更換服裝后,接著騎自行車40 km到第二換項
點,再跑步10 km到達終點。下表是男子組的一名運動
員在比賽中的成績(說明:游泳成績即游泳所用時間,其
他類推),求:
運動員號碼 游泳成績 第一換項點停留時間 自行車成績 第二換項點停留時間 長跑成績
132 1 200 s 100 s 3 200 s 50 s 1 950 s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1)132號運動員游泳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結果保留2
位小數)
解:(1)132號運動員游泳的平均速度v132===
=1.67 m/s。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解:(2) 132號運動員完成“鐵人三項”整個過程的總
路程s總=s游+s自行車+s跑=2 km+40 km+10 km=52
km,132號運動員完成“鐵人三項”整個過程的總時間t總=t游+t自行車+t跑+t停=1 200 s+3 200 s+1 950 s+(100 s+50 s)=6 500 s,132號運動員完成“鐵人三項”整個過程的平均速度v132總====8 m/s。
(2)132號運動員完成“鐵人三項”整個過程的平均速度
是多少?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考點5物體運動圖像的分析
12. 周日做完作業,小明和小芳在風景如畫的柳葉湖畔騎自
行車,如圖所示是他們在某段路面上做直線運動的速度
隨時間變化的圖像。下列分析中錯誤的是( A )
A
A. 0~10 s兩人所通過的路程相等
B. 以湖畔的垂柳為參照物,小芳總是運動的
C. 第10 s末,兩人的速度相等
D. 小芳做勻速直線運動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13. 【科學思維】 [2023上海]甲車從P出發、乙車從Q點出
發,甲、乙相向而行,它們的s-t圖像如圖所示。乙比
甲早出發1 s,甲到Q點時,乙離P點1 m,求此時乙到Q
的距離( B )
A. 可能為2 m B. 可能為4 m
C. 一定為8 m D. 一定為6 m
B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解析:由圖可知,甲、乙的速度分別為v甲===3
m/s,v乙===2 m/s。乙比甲早出發1 s,即乙比
甲多運動1 s,甲運動的路程s甲=v甲t甲,PQ之間的距離s
=s甲=v甲t甲。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乙離P點1 m,有兩種情況:①乙在PQ的內側,此時乙運動
的路程s乙=s-1 m=s甲-1 m=v甲t甲-1 m,又s乙=v乙t乙,
所以有v乙t乙=v甲t甲-1 m,解得t=3 s,則PQ之間的距離s=v
甲t甲=3 m/s×3 s=9 m,此時乙到Q的距離s乙Q=s-1 m=9
m-1 m=8 m;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②乙在PQ的外側,此時乙運動的路程s乙'=s'+1 m=s甲'+1
m=v甲t甲'+1 m,又s乙'=v乙t乙',所以有v乙t乙'=v甲t甲'+1
m,解得t甲'=1 s,則PQ之間的距離s'=v甲t'=3 m/s×1 s=3
m,此時乙到Q的距離s乙Q'=s'+1 m=3 m+1 m=4 m,即甲
到Q點時,乙到Q的距離可能為8 m,也可能為4 m,B正確。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考點6速度的測量
14. [2023宜賓]頻閃拍攝是研究物體運動的方式之一。某科
創小組用頻閃拍攝的方法來“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
度”,如圖所示,他們用相機每隔0.5 s曝光一次,拍攝
了小車在斜面上下滑的頻閃照片。請根據照片信息回答
下列問題。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1)本實驗中刻度尺是測量 的工具,刻度尺的分
度值是 cm。
長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2)小車從A點到C點的路程sAC= cm,從A點運
動到C點所用時間tAC= s,小車在AC段的平均速
度vAC= cm/s。
(3)根據照片信息可判斷小車做 (填“勻速”或
“變速”)直線運動。
40.0 
1 
40.0 
變速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15. 如圖所示的滾尺是一種測量長度的工具,多用于跑道、
農業中長度的測量。滾尺主要由計數器和滾輪組成,當
滾輪沿著路徑滾動時,通過記錄的圈數可以得到路徑的
長度。小華想利用滾尺和手機秒表,測量自己步行的平
均速度。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1)將滾尺示數清零后,推動滾尺,手機同時計時,測出
某次步行距離13.8 m,對應的時間為11.5 s,這段時
間他步行的平均速度為 。
解析:(1)小華的平均速度v===1.2 m/s。
1.2 m/s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2)已知該滾尺滾輪直徑為D,用s表示滾尺測出的距離,
則上述測量中輪子滾過的圈數n= (用字母表
示)。
解析:(2)該滾尺一周的長度L=πD,輪子滾過的圈數n==。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3)長期使用后,滾輪的輪胎磨損嚴重將導致測量出的步
行速度偏 。
解析:(3)當滾輪的輪胎磨損嚴重時,計數器上顯示的距離比實際距離大,而測量時間準確,根據v=可得,測出的步行速度偏大。
大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考點7機械運動的綜合問題
16. [2023上海虹口區校級期末]為了提高高速公路通行效
率,高速收費站建有ETC專用通道,專用通道需要汽車
安裝ETC卡(如圖甲所示),圖乙是ETC專用通道示意
圖,當汽車進入ETC卡讀取器識別范圍的時候,卡上的
信息被讀取,同時欄桿機將橫桿抬起,汽車無需停車就
實現了繳費,大大節約了過站時間。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1)汽車在運動時ETC卡相對于汽車是 的,相對
于地面是 的。(均填“運動”或“靜止”)
(2)汽車通過ETC通道的過程 (填“屬于”或“不
屬于”)機械運動。
靜止 
運動 
屬于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3)某一ETC通道,欄桿機距ETC卡讀取器10 m,橫桿在
位置一(如圖丙所示)時距地面高度1.2 m,欄桿機啟動
后橫桿水平段沿豎直方向以0.2 m/s的速度勻速抬起。
某人駕駛一臺車身高為1.6 m的SUV車通過該ETC通
道,車距離ETC卡讀取器5 m時被讀取信息,假設欄
桿機橫桿水平段同時抬起,以SUV車的高度,車速太
快、橫桿抬起高度不夠,會撞桿違章。請你運用題目所給的條件,SUV車勻速順利通過通道的最快
速度是 m/s。
7.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4)某市郊區公路旁的交通標志牌標著“限速40”和“距
收費站2 km”的字樣,如果此時汽車正以10 m/s的速
度勻速行駛,則該車 (填“有”或“沒有”)
違反交通規則,照這樣的速度行駛,再經過 s
汽車就可以到達ETC收費站。
沒有 
20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解析:(3)SUV中的高度為1.6 m,當橫桿距離地面的
高度為1.6 m時,汽車剛好能通過,則橫桿上升的高
度h=1.6 m-1.2 m=0.4 m,由速度公式可得,橫桿
上升的時間t===2 s,汽車到橫桿的距離s'=
5 m+10 m=15 m,則汽車的最大速度v'===
7.5 m/s=7.5×3.6 km/h=27 km/h。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4) “限速40”是指汽車的速度不得超過40 km/h,此
時汽車的速度v″=10 m/s=36 km/h<40 km/h,故該
車沒有超速。照這樣的速度行駛,汽車到達ETC收費
站的時間t″===200 s。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巫溪县| 东宁县| 岱山县| 项城市| 金门县| 忻州市| 东山县| 阿克苏市| 桦南县| 射阳县| 法库县| 邢台县| 郁南县| 利津县| 晴隆县| 纳雍县| 尼勒克县| 张掖市| 新安县| 阿图什市| 洛宁县| 康定县| 禄丰县| 莫力| 雷山县| 广西| 泰顺县| 武川县| 密云县| 柳州市| 花垣县| 钦州市| 海阳市| 镶黄旗| 邵东县| 马公市| 田阳县| 康乐县| 宁武县| 长丰县| 黄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