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章 物態變化第5節 跨學科實踐:探索廚房中的物態變化問題新舊銜接1.請將六種物態變化及相應的吸放熱情況正確填寫在圖中的括號中。2.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發明了很多保存食物的方法,請結合物態變化相關知識解釋下列事例中所包含的原理。①北方的冬天,在菜窖中放幾桶水能防止菜窖中的蔬菜被凍壞,是因為 。②放在冰箱中的食物用保鮮膜包裹是為了防止 。③夏天,將剩飯菜用紗布袋罩住并將紗布末端浸在水中,置于通風處,可防止飯菜因氣溫過高而很快變質,這是因為 。④在真空低溫環境中制作的脫水蔬菜可以長期保存不會變質,在真空低溫狀態下,更容易通過 的方式去除蔬菜中的水分。⑤包好的餃子放在冰箱冷凍室中存放一個月后,拿出煮熟仍新鮮如初,此過程中水餃中的水分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預學新知你會煮餃子么?請簡述煮餃子的過程: 。素養目標1.(物理觀念)觀察廚房中常見食物、調味品在不同溫度下表現出的不同物態,多角度形成關于物質基本屬性的認識。2.(物理思維)通過燒開水、煮餃子等廚房中的實踐探究過程,結合物態變化相關知識進行科學論證,從而對廚房中的相關事例和現象做出合理的分析和解釋。3.(科學探究)通過學生自主設計開放性實驗,探究廚房中各種事例所包含的物態變化相關知識,以課前實踐、課上交流的方式,完成問題、證據、解釋和交流的探究過程。4.(科學態度與責任)通過探究學習廚房中的物態變化事例,提高學生的生活技能,增強學生學以致用的意識,倡導學生健康飲食的生活方式。課堂任務1 項目提出——煮餃子課堂任務2 項目分析1.實施目標:①煮熟;②不破皮、不粘連;③用時短。2.影響因素:①鍋的種類選擇;②火候的把控;③水量的多少;④餃子自身的特點。課堂任務3 項目實施項目一1.將鐵鍋中的水加熱至沸騰后,將餃子放入鍋中(慢點放,防止燙傷),此時鍋中的水是否沸騰? 。這是因為 ,此時應通過 的方式來防止餃子粘鍋及互相粘連。2.蓋緊鍋蓋,約 min后,鍋中水再次沸騰,鍋蓋上方騰起的大量白霧是 形成的。若此時將一飯勺放入鍋中靜置足夠長的時間,溢入勺中的水最終會不會沸騰? 。這是因為 。3.舀一勺涼水倒入鍋中,攪動、蓋好鍋蓋,等待再次沸騰,重復上述步驟2~3次,就會發現水餃鼓鼓地浮在水面上,這是因為餃子餡中的水分發生了 。(填物態變化名稱)4.若餃子餡為肉餡或速凍水餃,為確保煮熟,可在水沸騰3次后改用 (填“大”或“小”)火繼續煮3 min左右。項目二1.將水倒入高壓鍋中加熱至沸騰(加蓋不密封),然后將餃子放入鍋中,稍微攪動,加蓋密封、加壓力閥,繼續加熱。2.約 min后,壓力閥被蒸汽頂起,發出呲呲的聲音,關閉燃氣灶。此時鍋內水溫 (填“高于”或“低于”)100 ℃,這是因為鍋內氣壓 (填“大于”或“小于”)標準大氣壓。3.將高壓鍋搬至水池,澆上冷水讓其鍋身逐漸冷卻,鍋內氣壓逐漸 (填“升高”或“降低”),待壓力閥停止噴氣后,打壓鍋蓋,發現上面附著大量水珠,這是 形成的。課堂任務4 展示交流1.向其他同學展示你的具體實驗情況和結果。①鍋的種類為 (填“鋁鍋”“鐵鍋”“高壓鍋”或“電飯鍋”),水餃為 (填“現包”或“速凍”)的 (填“葷”或“素”)水餃。②水餃數量為 個,用水量為 kg,總用時為 min,破皮的餃子數為 個。2.小組討論,通過對比分析,總結整理煮餃子過程中的一些小竅門。①煮餃子用大鍋好還是小鍋好?為什么? 。②如何防止將餃子煮破皮? 。③灌湯水餃是直接將湯灌倒餃子里的嗎?查詢資料并交流討論灌湯水餃的湯是如何出現的? 。參考答案【新舊銜接】1.如圖所示:2.①水凝固放熱②食物中的水汽化(蒸發)③加快水的蒸發吸熱,產生致冷效果,有助于食物保鮮④升華⑤先凝固后熔化【預學新知】略課堂任務3項目一1.否;水未達到沸點;攪動(注:攪動時可慢慢攪動或同一方向攪動)2.5~10;水蒸氣液化;不會;鍋中和勺中的水最終都會達到100 ℃,勺中水無法持續吸熱3.汽化 4.小項目二2.5;高于;大于 3.降低;鍋內水蒸氣遇冷液化課堂任務41.略2.①大鍋,因為一是大鍋水多,放入餃子后水溫下降得少,能更快煮熟;二是餃子上浮后有更多的空間,不易粘連②用大鍋煮,放水多些,多攪動③不是。將調制好的湯料放在冰箱中冷凍,然后切成小塊,包在餃子內,餃子煮熟后,固態湯料熔化變成液態,灌湯水餃中便出現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