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章 物態變化第3節 汽化和液化第2課時 液化新舊銜接1.物質從液態變成氣態的過程叫作 ,需要 熱;物質從氣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作 ,需要 熱。2.沸騰的條件:達到 ,繼續 。3.思考:為什么燒水、做飯的時候,水蒸氣引起的燙傷往往比開水燙傷更嚴重?這是因為水蒸氣和開水的溫度雖然差不多,但是水蒸氣接觸到人的皮膚時要先 變成水,這個過程中還要放出一部分熱量。預學新知1.液化的方法有 、 。2.北方的冬天,戶外的人呼出的白氣是呼出的 遇到冷空氣 成的小霧滴。3.秋天清晨,路邊的草或樹葉上結有露珠,這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 成的小水滴。素養目標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2.(重點)了解液化的概念并知道液化的兩種方法。3.會解釋液化的生活實例。課堂任務1 認識液化生活情景:冬天戴眼鏡的人從室外進入溫暖的室內,鏡片上會出現小水珠,這些小水珠從哪里來的呢?冬天室外的溫度較低,室內溫度較高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鏡片,降溫液化變成 ,附著在鏡片上。一次性打火機中的液體是在常溫下通過 的方法形成的。歸納總結(1)液化:物質從 變為 的過程。(2)所有的氣體在 降到足夠低時都可以液化。在一定的溫度下, 氣體的體積也可以使氣體液化。綜上所述,液化的兩種方法為: 和 。(3)氣體液化時要 熱。淡水資源嚴重缺乏。如圖是海水淡化的簡易裝置,在此過程中主要涉及的物態變化有 和 。(均填物態變化名稱)變式1如圖所示,“漓江煙雨”是難得一見的景色,江面環繞的霧,其形成原因是水蒸氣( )A.汽化B.液化C.熔化D.凝固變式2發生火災時,可以使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這種滅火器是在常溫下用 的辦法使二氧化碳氣體 后裝入鋼瓶里的。使用時要注意手先放到鋼瓶的木柄上,然后再打開螺帽,否則會因液態二氧化碳在 時要吸收大量的熱而對使用者造成傷害。課堂任務2 認識并掌握生活中各種“白氣”問題分析下列現象的形成過程。(1)初冬早晨河面上冒“白氣” :在初冬的清晨河面上方大量的水蒸氣由于氣溫降低發生 形成小水滴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人們看到的“白氣”。(2)夏天的冰棒冒“白氣”:冰棒會導致周圍空氣溫度下降,會使空氣中較高溫度的水蒸氣降溫 變成小水滴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人們看到的“白氣”,且冷空氣會向下運動,因此冰棒的冒出的“白氣”是 (填“向上”或“向下”)的。(3)燒開的水冒出“白氣”:沸騰的水汽化產生大量的高溫水蒸氣,水蒸氣向上運動,運動過程中遇較冷空氣水蒸氣降溫 變成小水滴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人們看到的“白氣”。歸納總結:各種各樣的“白氣” (填“是”或“不是”)水蒸氣,水蒸氣是無色透明的,人眼看不見,看見的“白氣”都是霧狀的 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冬天,人們說話時,可以看到口里呼出“白氣”,打開冰箱時,也可以看到從冰箱里沖出“白氣”。下列對這兩種“白氣”產生的原因分析正確的是( )A.口里呼出的“白氣”是口里的氣體液化產生的B.口里呼出的“白氣”是口里的氣體汽化產生的C.冰箱里沖出的“白氣”是冰箱里的氣體液化產生的D.冰箱里沖出的“白氣”是冰箱里的氣體汽化產生的課堂任務3 電冰箱的工作原理如圖所示是電冰箱工作原理圖。電冰箱在工作時利用制冷劑為熱的“搬運工”,把冰箱冷凍室里的“熱”“搬運”到冰箱外邊。冷凝器里的液態制冷劑,經過一段很細的毛細管進入冰箱內冷凍室的管子里,在這里迅速 (填物態變化名稱)并 (填“吸熱”或“放熱”),使冰箱內溫度降低,而生成的蒸氣又被壓縮機壓入冷凝器,在這里 (填物態變化名稱)并 (填“吸熱”或“放熱”),從而把從冰箱內帶出來的熱放出。變式3 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入兩塊高出水面的磚頭,磚頭上擱一只籃子,再把裝有剩飯剩菜的碗放入籃子,用紗布袋罩好,就做成一個“簡易冰箱”,如圖,籃子里的飯菜放置大半天也不會變質。上述“簡易冰箱”的工作原理是( )A.液化放熱 B.凝固放熱C.蒸發吸熱 D.熔化吸熱參考答案【新舊銜接】1.汽化;吸;液化;放 2.沸點;吸熱 3.液化【預學新知】1.降低溫度;壓縮體積 2.水蒸氣;液化 3.液化課堂任務1小水珠;壓縮氣體體積歸納總結:(1)氣態;液態(2)溫度;壓縮;降低溫度;壓縮體積 (3)放例1汽化;液化 變式1 B變式2 壓縮體積;液化;汽化【點方法】氣體液化有兩種方法:壓縮體積、降低溫度。液化放熱、汽化吸熱。課堂任務2(1)液化 (2)液化;向下 (3)液化歸納總結:不是;小水滴例2 A課堂任務3例3 汽化;吸熱;液化;放熱變式3 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