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級上冊第四章 光現象習題課件(9份打包)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級上冊第四章 光現象習題課件(9份打包)

資源簡介

(共23張PPT)
第四章 光現象
第3節 平面鏡成像 
第1課時 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及原理
目 錄
CONTENTS
01
1星題 夯實基礎
02
2星題 提升能力
03
3星題 發展素養
知識點1 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1. 【創新實驗】[2023江蘇南通中考]如圖所示,小明做“探
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他將棋子A放在玻璃板前,
在玻璃板后移動棋子B,直至與A的像重合。
(1)選擇與A完全相同的棋子B,是為了比較像和物的
關系。在方格紙上進行實驗,是為了便于比
較 。

小 
像和物到平面鏡的距離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解析:(1)在該實驗中,為了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系,利用了等效替代法,所以選擇與A完全相同的棋子B,是為了比較像和物的大小關系;使用方格紙便于確定物和像的位置,也方便比較像和物到平面鏡的距離;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2)小明改變自己的位置,觀察棋子A的像。當他遠離玻璃
板時,像的大小將 。當他向右移動時,像的
位置相對于玻璃板將 (填“向左”“向右”或
“不變”)。
不變 
不變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解析:(2)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大小相等,所以當小明遠離玻璃板觀察棋子A的像時,由于棋子A的大小不變,故像的大小不變;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關于鏡面對稱,所以當小明向右移動時,由于棋子A的位置不變,故像的位置不變,相對于玻璃板的位置不變;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3)移走棋子B,將一張白紙豎直放在剛才棋子B所在位
置,直接觀察白紙,白紙上 (填“能”或“不
能”)看到棋子A的像,說明平面鏡成的是 像。
解析:(3)白紙相當于光屏,光屏只能承接實像,不能承接虛像,白紙上不能看到棋子A的像,所以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
不能 
虛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知識點2 平面鏡成虛像的原理
2. [2023保定17中月考改編]關于平面鏡成像,下列說法中正
確的是( D )
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A. 平面鏡越大,物體離平面鏡越近,物體在平面鏡中所
成的像就越大
B. 平面鏡成像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
C. 當物體比平面鏡大時,物體不可能在平面鏡中成一個
完整的像
D. 我們通過平面鏡看到的是自己的虛像
解析: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體大小相等,平面鏡大小和
物體與平面鏡的距離大小均不會影響像的大小,故A錯
誤;平面鏡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故B錯誤;當物體比
平面鏡大時,物體反射的所有光都能經過平面鏡反射,因
此也能在平面鏡中成一個完整的像,故C錯誤;我們通過
平面鏡看到的是自己的虛像,故D正確。
【點易錯】平面鏡所成像的大小與平面鏡大小和物體距平
面鏡遠近無關。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知識點3 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3. 如圖是物體在平面鏡中成像的情況,其中正確的是
( C )
A
B
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C
D
4. [2024廈門思明區校級期中]小明身高為1.6 m,他站立在
平面鏡前2 m處,使平面鏡向遠離他的方向每秒移動0.2
m,2 s后,關于他的像到他的距離和像的大小,下列描述
正確的是( D )
A. 1.6 m,像變大 B. 2.4 m,像變小
C. 2.4 m,像不變 D. 4.8 m,像不變
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知識點4 平面鏡成像作圖
5. [2024無錫期末]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在圖中畫出物體
AB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A'B'。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解:如圖所示:
6. 如圖所示A'O'是AO在平面鏡中的像,請畫出平面鏡及其
位置。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解:如圖所示:
7. 如圖所示,水深40 m的湖上方,有一名跳傘運動員正從
高60 m的空中以5 m/s的速度勻速下降,則他在水中的像
( B )
A. 始終在水面下40 m處,且逐漸變大
B. 以5 m/s的速度向水面靠攏,且大小不變
C. 以10 m/s的速度向水面靠攏,且大小不變
D. 以10 m/s的速度向他本人靠攏,且逐漸變大
B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8. [2024安徽合肥瑤海區校級期中]如圖所示,將平面鏡和鉛
筆豎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A. 鉛筆水平向右移動時,它的像也向右移動
B. 平面鏡豎直向上移動時,鉛筆的像也向上移動
C. 若改用一塊較小的平面鏡,鉛筆的像將變小
D. 若鉛筆按圖示箭頭方向轉過45°,鉛筆將與它的像垂直
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解析: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所以當鉛筆水平向右移動遠離平面鏡時,它的像也遠離平面鏡,即向左移動,故A錯誤;由于像和物體各對應點的連線與鏡面垂直,所以平面鏡豎直向上移動時,鉛筆的像的位置不變,故B錯誤;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大小相等,與平面鏡的大小無關,故C錯誤;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關于鏡面對稱,所以將鉛筆按箭頭方向順時針轉過45°,鉛筆的像將按逆時針方向轉過45°,此時鉛筆和它的像垂直,故D正確。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9. 如圖,一只寵物狗狗正前方豎立著一面鏡子,它正在欣賞
鏡中的自己,當狗狗靠近鏡子時,它在鏡中的像的大小
將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假設狗狗
不動,把平面鏡沿MN截成兩半,并分別向兩側平移一段
距離(兩塊鏡面仍然在原鏡面所在平面內),則狗狗通過
左、右兩面鏡子 (填“各成半個像”
或“都能成完整的像”),所成像在 (填“相同”
或“不同”)位置。
不變 
都能成完整的像 
相同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10. [2024石家莊橋西區期末]如圖是小明探究平面鏡成像特
點的實驗裝置,A是點燃的蠟燭,B是與A完全相同但未
點燃的蠟燭。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1)此實驗最好在光線 (填“較亮”或“較暗”)
的環境中進行,選用透明玻璃板的目的是

(2)實驗中拿未點燃的蠟燭B在玻璃板的右方移動,人眼
一直在玻璃板的 (填“左”或“右”)方觀察,
直至蠟燭B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這種確定像與物體
大小關系的實驗方法是 。
較暗 
便于確定
像的位置 
左 
等效替代法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3)實驗中小明發現看到的蠟燭A的像不清晰,于是他將
蠟燭B也點燃,用來增加像的亮度,他這樣做
(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
(4)本實驗多次改變蠟燭A的位置,得到多組數據的目的
是 (填序號)。
A. 多次測量取平均值減小誤差
B. 避免實驗的偶然性,得到普遍規律

能 
B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11. 【創新實驗】小明在直播平臺上看到這樣的視頻:杯中
有一點燃的蠟燭,向杯中注水,出現了“澆不滅的蠟
燭”,如圖甲所示,經探究,原來是對著圖乙中的透明
玻璃板拍攝而成的。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B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A. A、B兩支蠟燭必須都點燃才能拍攝成功
B. A、B兩支蠟燭必須大小相等才能拍攝成功
C. 將玻璃板換成平面鏡,視頻拍攝效果更好
D. 水中的蠟燭B的火焰是蠟燭A的實像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答案:B
解析:A、B兩支蠟燭,僅點燃A才能拍攝成功,故A錯誤;平面鏡成的像與物體大小相等,因此A、B兩支蠟燭必須大小相等才能拍攝成功,故B正確;平面鏡不透光,將玻璃板換成平面鏡,不能完成視頻拍攝,故C錯誤;水中的蠟燭B的火焰是蠟燭A的虛像,故D錯誤。
2
3
4
5
6
7
8
9
10
11
1(共57張PPT)
第四章 光現象
復習
熱門考點 考點內容 易錯警示
光的直線傳播 1.能夠 的物體叫作光源,它可以分為自然光源和 光源兩類。 2.光在 中沿直線傳播。 光沿直線傳播的條
件。
發光 
人造 
同種均勻介質 
熱門考點 考點內容 易錯警示
光的直線傳播 3.光速: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 m/s。空氣中的光速與真空中的光速接近,其他介質中的光速比真空中的光速 (填“大”或“小”)。 光沿直線傳播的條
件。
3×108 
小 
熱門考點 考點內容 易錯警示
光的
反射 4.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現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都在 內;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 ;反射角 入射角。 不能說成“入射角等于反射
角”。
同一平面 
兩側 
等于 
熱門考點 考點內容 易錯警示
光的
反射 5.在光的反射現象中,光路是 的。 6.反射分類:反射分為 反射和 反射。任何情況下光發生反射時,每條光線都 (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不能說成“入射角等于反射
角”。
可逆 
鏡面 
漫 
遵循 
熱門考點 考點內容 易錯警示
平面鏡 成像 7.平面鏡成像特點:平面鏡所成的像為正立的 (填“虛”或“實”)像,其大小與物體的大小 (填“相等”或“不相等”),像和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 ,像和物體的連線與鏡面 。也可表述為:平面鏡所成的像為正立的虛像,像與物體關于鏡面 。 平面鏡成像時,物
像等大,與平面鏡
的大小、位置無
關。
虛 
相等 
相等 
垂直
對稱 
熱門考點 考點內容 易錯警示
平面鏡 成像 8.平面鏡成像的原理: 。 9.其他鏡子: 面鏡和 面鏡。作汽車外后視鏡的是 ,它對光有 作用;太陽灶是利用 制成的,該鏡對光有 作用。 平面鏡成像時,物
像等大,與平面鏡
的大小、位置無
關。
光的反射 
凸 
凹 
凸面鏡 
發散 
凹面鏡 
會聚
熱門考點 考點內容 易錯警示
光的折射 10.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中時,傳播方向發生偏折的現象叫作光的 。實例:潭清疑水淺、海市蜃樓、鋼筆“錯位”、水面“折枝”等。 用折射規律解釋折射現象。
折射
熱門考點 考點內容 易錯警示
光的
折射 11.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質中時,折射光線向 方向偏折,折射角 入射角。當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 。當光從空氣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質中時,傳播方向 。在折射現象中,光路是 (填“可逆”或“不可逆”)的。 用折射規律解釋折射現象。
法線 
小于 
增大 
不變 
可逆 
熱門考點 考點內容 易錯警示
光的色
散 12.太陽光是白光,它通過棱鏡后,被分解成各種顏色的光,顏色依次是 、橙、黃、 、 、
靛、紫,這種現象叫作光的 。
這表明,白光不是單色光,而是由各種色光 而成的,彩虹是太陽光傳播過程中被空中水滴 產生的現象。 紅外線、紫外線的
應用。
紅 
綠 
藍 
色散 
混合 
反射、折射 
熱門考點 考點內容 易錯警示
光的色散 13.人們把 、 、 三種顏色的光,叫作色光的三原色。三原色光混合后是 光。 紅外線、紫外線的
應用。
紅 
綠 
藍 
白 
熱門考點 考點內容 易錯警示
光的色散 14.我們把紅光之外的輻射叫作
,它的特點是 作用強。物體溫度越高時,其輻射的紅外線
越 (填“強”或“弱”)。電視機的遙控器是利用 (填“紅外線”或“紫外線”)進行遙控的。 紅外線、紫外線的
應用。

外線 
熱 
強 
紅外線 
熱門考點 考點內容 易錯警示
光的色散 在可見光譜的紫端以外,還有一種看不見的光,叫作 ,它的特點是生理作用強。醫院用 (填“紫外線”或“紅外線”)燈來 ;紫外線能使 物質發光,可用于鑒別
鈔票的真偽。 紅外線、紫外線的
應用。
紫外線 
紫外線 
滅菌 
熒光 
考點1 光沿直線傳播
1. [2024石家莊43中期末]下列關于聲和光的說法中,正確的
是( D )
D
2
3
4
5
6
7
8
1
A. 光年是時間單位
B. 聲音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340 m/s
C. 聲與光的傳播都不需要介質
D. 我們總是先看到閃電后聽見雷聲,說明光比聲音傳播
得快
2. [2023保定一模改編]下列語句不涉及光的直線傳播的是
( C )
A.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B. 如影隨形,雖有非實
C. 鏡中之花,水中之月
D. 井底之蛙,所見甚小
C
2
3
4
5
6
7
8
1
考點2 光的反射
3. [2024保定期末改編]有一光電控制液面高度的儀器,它是
通過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線射到光電屏上的光斑位置來
判斷液面高低的,如圖光路中,一束光與液面的夾角為
40°,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D )
D
2
3
4
5
6
7
8
1
A. 該裝置利用了光的折射規律
B. 此時反射角的大小是40°
C. 當液面升高時,入射角會隨之減小
D. 當液面升高時,光電屏上的光斑S將向
左移動
4. [2023邢臺期末]下列有關光的現象中,說法正確的是
( C )
A. 光與鏡面成 30°角射在平面鏡上, 則其反射角也是 30°
B. 月食是因為光的反射而形成的
C. 投影式電子白板的屏幕通常都比較粗糙, 這里利用了
光的漫反射
D. 湖邊的景物在湖中形成的“倒影”是光沿直線傳播形
成的
C
2
3
4
5
6
7
8
1
考點3 平面鏡成像
5. [2023邯鄲期末]下列關于光的反射現象的說法中,正確的
是( C )
C
2
3
4
5
6
7
8
1
A. 光發生漫反射時,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 小明以1 m/s的速度面鏡,像也會以1 m/s的速度
靠近小明
C. 平面鏡可以成像,也可以改變光的傳播路徑
D. 凸面鏡對光有會聚作用,可以用作汽車前燈的反光罩
6. [2023石家莊23中一模]如圖是深圳灣人才公園建筑物的照
片,從遠處觀看,高樓大廈和水中的倒影展現了城市的魅
力,產生這種視覺效果的原因是光的 ,春筍大廈
高392.5 m,則“水中的春筍大廈”高 m。
反射 
392.5 
2
3
4
5
6
7
8
1
考點4 光的折射
7. [2023河北中考]如圖所示的光現象中,與“潭清疑水淺”
中“水淺”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C )
A. 水中倒影 B. 手影形成
C
2
3
4
5
6
7
8
1
C. 筷子“彎折” D. 激光準直
解析:“潭清疑水淺”中“水淺”是指人看到水的深度要比實際淺,這是光的折射現象。平靜的水面相當于平面鏡,水中倒影為平面鏡成像,屬于光的反射,故A不符合題意;手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故B不符合題意;筷子“彎折”,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符合題意;激光準直利用了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故D不符合題意。
2
3
4
5
6
7
8
1
考點5 光的色散
8. 下列光現象屬于光的折射的是( D )
A. 鏡中“路” B. 墻上“兔”
D
2
3
4
5
6
7
8
1
 
C. 水中“塔” D. 空中“橋”
1. 【立德樹人 傳統文化】[2023蘭州中考]有古文獻記載:
“取大鏡高懸,置水盆于其下,則見四鄰矣。”下列實例
涉及的光學知識與文中所述原理相同的是( C )
A. 三棱鏡分解太陽光
B. 樹蔭下的圓形光斑
C. 潛望鏡觀察外部環境
D. 凸面鏡對光有發散作用
C
2
3
1
2. 【學科素養 科學思維】[2023江蘇常州中考]海洋公園內,
北極熊站立在方形透明水族箱內,頭在水面上、身體在水
面下,水族箱外的游客居然看到了北極熊“身首異處”的
奇異場景,如圖所示。游客看到熊身體的光路圖是( A )
A
2
3
1
A
B
C
D
3. 【創新題】[2023湖北隨州中考]王叔叔在理發店理發后想
看看后腦勺的頭發長短情況,他向服務員要來一面小鏡
子,如圖他背朝墻上的大鏡子手握小鏡子(未畫出)略微仰
頭,當小鏡子處于額頭斜上方時他看到了自己的后腦勺。
假設一條光線從后腦勺的A點射向大鏡子上的M點,反射
到小鏡子上的N點又反射到人眼。請畫出M到N之間的光
線、小鏡子上的法線以及小鏡子的鏡面(注意角度)。
2
3
1
2
3
1
解:如圖所示:
1. 如圖所示的光現象中,能用光的反射解釋的是( D )
A. 筷子折了 B. 海市蜃樓
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C. 皮影戲 D. 水中倒影
2. [2024安徽宣城期末]根據你的經驗,下列圖中情景與客觀
實際相符的是( C )
A
B
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C
D
3. 如圖乙所示是小安同學自制的潛望鏡,利用它能在隱蔽處
觀察到外面的情況,則用它所觀察到的圖甲中字母的像是
( B )
B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A
B
C
D
4. 光從空氣射入水中,反射光線恰好和折射光線垂直,入射
角可能為( D )
A. 0° B. 30°
C. 45° D. 60°
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5. [2024北京通州區期末]一束白光斜射到三棱鏡上的O點,
經折射后白光被分解為七種顏色的單色光,如圖甲所示
(圖中只標注了其中兩種色光的光路)。如圖乙所示,當一
束紅光沿AO從空氣斜射入玻璃中時,其折射光線沿OA'射
出,若一束紫光也沿AO斜射入玻璃中,則該紫光的折射
光線OB的位置在圖乙中的( D )
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A. 區域① B. 區域②
C. 區域③ D. 區域④
6. 由于水位降低,氣溫居高不下,太湖爆發“藍藻事件”,
某市區許多地區的自來水產生異味,影響了居民的生活。
后來通過人工降雨等手段,太湖水質問題得到了緩解。如
圖是小明設計的可探測水位高低的裝置,當光斑Q向上移
動時,則水位( A )
A. 上升 B. 下降
C. 不變 D. 無法確定
A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解析:假設水面升高,則光路圖如圖所示。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假設水面下降,則光路圖如圖所示。
根據兩個圖中光線反射的情況可知,當光斑Q向上移動
時,表示水位在上升,故選A。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7. 關于如圖所示的光現象,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
A. 圖甲中,蠟燭離小孔越遠,屏幕上所成的實像將離小孔越近,像的大小將變小
B. 圖乙中,雨后晴朗的夜晚,人在月光下迎著月光走時,暗處是地面,亮處是水
C. 圖丙中,把紙板F沿ON向后折一
定的角度后,反射光線和入射光
線、法線仍在同一平面內
D. 圖丁中,茶色的薄玻璃板后沒點
燃的蠟燭B代表的是蠟燭A的像
A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8. 如圖,平面鏡MN豎直放置,鏡前有一個發光物體S,此
平面鏡可繞垂直于紙面的軸M自由旋轉,現將平面鏡拉離
豎直位置一個偏角θ至MN'的位置,釋放鏡的下端,在平
面鏡從MN'下擺到MN位置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
A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A. 物體S的像S'的軌跡為圓弧
B. 物體S的像S'離軸M越來越近
C. 物體S的像S'軌跡對M軸的張角為∠θ
D. 當∠θ大于90°時物體S將不在此平面鏡中成像
解析: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分別作出平面鏡在MN位置時S的像S'和平面鏡在MN'位置時S的像S1',如圖所示。由圖可知,平面鏡從MN'下擺到MN位置的過程中,像S'到軸M的距離都為SM,不變,所以它的軌跡是圓弧;S'軌跡對M軸的張角大于∠θ;當∠θ大于90°時物體S仍能在此平面鏡中成像。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9. [2023廣東珠海市校考三模]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小演員
們雙手舉著“和平鴿”,隨著腳步的移動,腳下一朵朵晶
瑩潔白的雪花如影隨形。其中“如影隨形”中的“影”是
由光的 形成的;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
是 m/s;當小演員手舉“和平鴿”水平移動
時,以“和平鴿”為參照物,其倒影是 (填“運
動”或“靜止”)的。
直線傳播 
3×108 
靜止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10. [2023山東菏澤中考]雨后彩虹是太陽光通過空氣中大量
的小水滴后形成的七色彩帶,這是光的 現象;
看電影時,我們從不同位置都能看到屏幕上的畫面,是
由于光在屏幕上發生了 反射。
色散 
漫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11. 身高1.7 m的小喬同學準備在家中安裝一面穿衣鏡,他眼
睛到頭頂的距離為10 cm,站在穿衣鏡前若能看到自己的
全身,則這面穿衣鏡上下兩端的最小長度為 m,該穿衣鏡安裝的最低點與地面的距離為 m。
0.85 
0.8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解析:如圖所示,A、B、C分別表示人的腳、眼睛和頭頂的位置,EO為平面鏡位置,A'B'C'為ABC經過平面鏡所成的像,因為BE=EC',所以BE=BC',BO=BA',EO=A'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所以穿衣鏡的最小高度為人身高的一半時,人才能在鏡中看到自己的全身,所以題中穿衣鏡上下兩端的最小長度為小喬同學身高的一半,即0.85 m;由圖可知,FE=BC=×10 cm=5 cm=0.05 m,所以穿衣鏡安裝的最低點與地面的距離為OD=DF-FE-EO=1.7 m-0.05 m-0.85 m=0.8 m。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12. 手機防窺膜采用了超細百葉窗光學技術,貼在手機屏幕
上的效果如圖甲所示。其原理類似百葉窗,只能透過一
定角度的光線,結構簡圖如圖乙。兩側之所以看不清屏
幕內容,是由于光的 (填光現象);此防窺
膜貼在手機屏幕上, (填“能”或“不能”)防
止上方的窺視;為了讓防窺效果更好(可視范圍減小),
可以適當地 (填“增大”或“減小”)超細百葉
窗的間距。
直線傳播 
不能 
減小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13. [2023山西中考]古詩詞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小荷才露
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描述的畫面如圖甲所示。請
在圖乙中畫出光從蜻蜓經水面反射后進入人眼的光路
圖,其中A'點表示水中“蜻蜓”的位置。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解:如圖所示:
14. [2023山東臨沂中考]敬老愛親的小明跟奶奶聊天時,發
現奶奶一直認為“人離平面鏡越近,人在鏡中的像越
大”,為了糾正奶奶的錯誤認知,小明做了如下實驗。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1)如圖所示,將白紙平鋪在水平桌面上,用支架把玻璃板架在白紙上,并讓玻璃板與紙面 。
垂直 
(2)將兩支相同的蠟燭A和B分別豎放在玻璃板前后,點燃
蠟燭 (填“A”或“B”),并移動蠟燭B,直至與
蠟燭A的像重合。
(3)為了糾正奶奶的錯誤認知,小明多次改變蠟燭A的位
置時,需確保 (填“左右”或“前后”)位置
不同。
A 
前后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4)小明給奶奶變了個戲法:將與蠟燭A的像重合的蠟燭B
拿走,并在它的位置豎放一個光屏。讓奶奶透過玻璃
板看光屏,光屏上有“蠟燭B”;不透過玻璃板直接
看光屏,光屏上的“蠟燭B”卻消失了。這個小戲法
逗得奶奶開懷大笑,同時小明也給奶奶解釋了玻璃板
成 (填“虛”或“實”)像的道理。
虛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15. [2023石家莊一模]在“制作小孔照相機”活動中,需要
把制作好的圓筒插入易拉罐中,如圖所示。
(1)用制成的小孔照相機觀察點燃的蠟燭時,燭焰在塑料
薄膜上所成像的原理是 。
光的直線傳播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解析:(1)燭焰在塑料薄膜上成像的現象是小孔成像,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線傳播;
(2)如果易拉罐底部的小孔是三角形,則在塑料薄膜上看
到的是 。(填字母)
A. 三角形光斑 B. 圓形光斑
C. 燭焰的正立像 D. 燭焰的倒立像
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解析:(2)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實像,所成的像的形狀與小孔的形狀無關,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
(3)若將蠟燭在孔前繞順時針旋轉,則它在塑料薄膜上所
成的像將 (填“順”或“逆”)時針旋轉。
順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解析:(3)小孔成像是實際光線通過小孔所成的像,所以將蠟燭在孔前繞順時針旋轉,它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也順時針旋轉;
(4)若僅移動圓筒位置,增大塑料薄膜與小孔之間的距
離,則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的大小將 (填“變
大”“變小”或“不變”)。
變大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解析:(4)由于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四面八方的光經過小孔后會朝四面八方散開,離小孔越遠光越分散,光屏上成的像就越大,所以增大塑料薄膜與小孔之間距離,塑料薄膜接收到的光變得更分散,呈現的像變得更大。
16. [2023江蘇泰州二模]光從空氣斜射入水和玻璃中時都會
發生折射現象,但是光在水和玻璃中的折射情況會相同
嗎?為了探究這個問題,小華選擇了光屏、透明玻璃
磚、水槽、激光電筒等器材進行實驗。她在光屏上畫出
互相垂直的兩條虛線段并相交于O點,如圖甲所示。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1)小華將玻璃磚的一個表面與MM'齊平放置,讓激光電
筒發出的光從A點到O點入射,她看到了如圖乙所示的
光路(AO、OC在同一直線上),你認為出現光線OC是
因為
,鑒于本實驗的目的,此時最應該記錄的兩
條光線是 。
有部分光線并沒有通過玻璃磚,而依舊在空氣
中傳播 
AO和OB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2)接下來觀察光從空氣中進入水中的傳播情況,小華應
想辦法保證 相同,她的做法是:將光屏豎
直放入水槽中(使線段MM'水平),并向水槽中慢慢注
水至水面與MM'齊平,入射光線應從 點向O點
射入。
入射角 
A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3)小華最終在光屏上記錄下了如圖丙所示的光路圖(OE
為水中的折射光線),通過分析光路,你認為玻璃和水
這兩種介質對光的偏折能力較強的是 。
玻璃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4)若激光以相同的入射角分別從玻璃和水中斜射入空氣
中,則從 中射出的折射光線更遠離法線。
玻璃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共26張PPT)
第四章 光現象
第4節 光的折射
目 錄
CONTENTS
01
1星題 夯實基礎
02
2星題 提升能力
03
3星題 發展素養
知識點1 光的折射
1. 小明在探究“光的折射規律”,如圖甲所示是一束光從空
氣斜射入水中時的光路。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1)實驗中發現,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居于 的兩
側,通過多次實驗得到下表的數據。
入射角 0° 15° 30° 45° 60°
折射角 0° 11° 22° 33° 44°
法線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2)他把光屏F繞ON向后折,如圖乙所示,此時在光屏F上
看不到折射光線,此時,折射光線 (填“存
在”或“不存在”)。為了進一步確定此時折射光線的
位置,小明將光屏F沿PQ剪開,將光屏F的上半部分向
后折,如圖丙所示,發現在光屏F的 (填“上
部”或“下部”)會看到折射光線,此實驗現象說明折
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 (填“在”或“不在”)
同一平面內。
存在 
下部 
在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3)分析表格數據可知: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折射角
隨入射角的增大而 (填“增大”“減小”或
“不變”),且折射角 (填“大于”“小于”或
“等于”)入射角。當光從空氣垂直射到水面時,入射
角等于 ,折射角等于 。
(4)當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 (填“大
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
增大 
小于 
0° 
0° 
大于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2. [2023北京中考]一束單色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的情境如圖
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A. BO是入射光,OA是反射光
B. AO是入射光,OC是折射光
C. ∠AOM是入射角,∠BON是反射角
D. 光若沿CO入射,將沿OA和OB射出
B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解析:如圖,過點O作法線PQ,由于光反射時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位于法線兩側;光折射時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也位于法線兩側,所以圖中AO是入射光、OB是反射光、OC是折射光。∠AOP是入射角,∠BOP是反射角;因為在光的折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所以光若沿CO入射,將沿OA射出。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點方法】光學作圖的關鍵是正確找出法線。
3. [2024無錫期末]如圖所示,OA是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的
一條反射光線,OA與水面夾角為60°。下列說法正確的
是( C )
A. 反射角為60°,折射角大于60°
B. 反射角為60°,折射角小于60°
C. 反射角為30°,折射角大于30°
D. 反射角為30°,折射角小于30°
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4. 如圖所示,一束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發生了反射和折
射,AO為入射光線,請作出反射光線和折射光線的大致
位置。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解:如圖所示:
知識點2 生活中的折射現象
5. [2023遼寧丹東中考]下列現象中,屬于光的折射現象的是
( B )
A. 日晷上的影子 B. “彎折”的筷子
B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C. 屏上的皮影 D. 水中的倒影
6. [2023四川涼山中考]在地球上觀看日出時能看到地平線以
下的太陽。下列現象與此原理相同的是( C )
A. 茂密樹蔭下圓形的光斑
B. 汽車后視鏡中的像
C. 海市蜃樓
D. 用潛望鏡看到海面上的物體
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解析:在地球上觀看日出時能看到地平線以下的太陽,原理是光的折射。茂密樹蔭下圓形的光斑,原理是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故A不符合題意;汽車后視鏡中的像,利用的是凸面鏡擴大視野的作用,原理是光的反射,故B不符合題意;海市蜃樓,原理是光的折射,故C符合題意;用潛望鏡看到海面上的物體,是平面鏡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故D不符合題意。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7. 我們站在岸上看水中的物體時,覺得物體離水面
更 (填“遠”或“近”)了。這是由于光從 (填
“空氣”或“水”)中斜射入 (填“空氣”或
“水”)中時,折射角 (填“大于”或“小于”)入
射角,我們逆著光看過去,會認為光是從物體上方的點發
出的,所以看到的是光經過折射形成的 像。
近 
水 
空氣 
大于 
虛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8. 下列關于光的折射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D )
A. 光從一種介質進入另一種介質中時傳播方向一定改變
B. 折射角就是折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
C. 發生光的折射時,折射角總是大于入射角
D. 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隨著增大
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解析:當光從一種介質垂直射入另一種介質中時,傳
播方向不變,故A錯誤;折射角是折射光線與法線的
夾角,故B錯誤;光由空氣斜射入其他介質中時,折
射角小于入射角,由其他介質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
角大于入射角,故C錯誤;光折射時,入射角增大,
折射角也增大,故D正確。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9. 圖中能正確表示光從室外通過窗戶玻璃進入室內的光路圖
是( A )
A
B
C
D
A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10. 小明在家為弟弟表演了一個“變硬幣”的魔術,如圖所
示,將不透明的杯子放在弟弟面前,弟弟看到杯中無硬
幣。然后緩慢向杯中注入水,弟弟驚訝地看到了“硬
幣”。弟弟看到的“硬幣”是由于光的 (填“直
線傳播”“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像,像的位
置比實際硬幣的位置 (填“深”或“淺”)。
折射 
虛 
淺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11. [2023廣東惠州惠城區二模]如圖所示,一盞探照燈A的燈
光與水平面成50°角射向水池,在沒有水的池底C處形
成一個光斑,則入射角大小為 ,在逐漸注水的
過程中,折射角大小 (填“變大”“變小”或
“不變”),B處的人將看到池底的光斑 (填“不
會”“向左”或“向右”)移動。
40° 
不變 
向右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解析:一盞探照燈的燈光與水平面成50°角射向水池,由于法線與池底是垂直的,則燈光與法線之間的夾角為90°-50°=40°,即入射角為40°;在逐漸注水的過程中,水面上升,入射角的大小不變,則折射角的大小也不會變化;如圖所示,在沒有注水時,根據光的直線傳播,人直接能看到C點;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當注水后,探照燈射出的光在水面發生折射,折射光線靠攏
法線照射到C'點,人看C'點時,C'點射出的光在水面再次發
生折射,折射光線遠離法線進入人眼,人眼逆著光線看感覺
光線是從C''點射出的,所以人會看到光斑向右移動。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12. [2023樂山中考]如圖所示,一條光線從水中斜射向水面
時發生了折射,OA為折射光線,請在圖中作出大致的入
射光線并標出折射角的度數。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解:如圖所示:
解析:折射光線與水面的夾角為180°-150°=30°,則折射角等于90°-30°=60°;過入射點在法線左側的水中畫出入射光線,注意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13. 【創新題】[2023濰坊中考]為測量容器中水的深度,一
同學將刻度尺豎直插入水中,如圖所示。從A處向水中
看去,看到刻度尺上B點在水中所成的像位于C點,同時
看到水中D點的像也位于C點。請據此:
(1)用虛線畫出水面位置。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2)完成看到D點的光路圖。
解:如圖所示: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解析:為測量容器中水的深度,一同學將刻度尺豎直插入水中,如圖所示。從A處向水中看去,看到刻度尺上B點在水中所成的像位于C點,根據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則水面在BC的中點處,即水面在20.0 cm刻度處,同時看到水中D點的像也位于C點,連接AC,與水面相交點O是入射點,連接DO,DO是入射光線,OA是折射光線。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共24張PPT)
第四章 光現象
第2節 光的反射
目 錄
CONTENTS
01
1星題 夯實基礎
02
2星題 提升能力
03
3星題 發展素養
知識點1 光的反射定律
1. [教材P95圖4-2-2變式]如圖所示,小紅同學能夠看到掉
在地上的不發光的書,這是因為( C )
A. 人眼發出的光射到了書上
B. 書本發出的光射到了小紅的眼睛里
C. 書本反射的光射到了小紅的眼睛里
D. 以上原因都正確
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2024廊坊期中]如圖所示,把一可沿ON折疊的白色硬紙
板放置在平面鏡上,使一束光緊貼硬紙板射向鏡面上的O
點,在紙板上描出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并測出反射角和
入射角。改變光的入射角度,重復上述實驗步驟。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實驗過程中硬紙板放在平面鏡上時,要保持與鏡
面 。
(2)將ON右側紙板向后折,就看不到反射光線了,這說明
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 。
垂直 
同一平面內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3)圖中此時反射角的大小為 。
(4)使入射光線逐漸靠近法線ON可觀察到反射光線
(填“靠近”或“遠離”)法線,多次讀出入射角和
反射角的度數,并比較兩角的大小關系,可得到的結
論: 。
50° 

近 
在光的反射現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3. 如圖所示,MM'為平面鏡,AO為入射光線,ON為法線,
入射光線與平面鏡的夾角∠AOM=30°,則入射角大小
為 ;若入射光線AO對應的反射光線沿著OD射
出,則反射角應該是 (填“∠BON”“∠DON”
或“∠DOM'”)。若入射光線不動,使平面鏡繞O點順時
針轉過10°,則反射光線轉過的角度為 。
60° 
∠DON 
2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解析:入射角∠AON等于90°-30°=60°;若入射光線AO對應的反射光線沿著OD射出,由于反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為反射角,則反射角是∠DON;根據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若保持入射光線的方向不變,把平面鏡繞O點順時針轉過10°,此時的入射角增大了10°,反射角也會增大10°,即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之間的夾角增大了10°+10°=20°,則反射光線將繞O點沿順時針方向轉過2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4. 請在圖中畫出反射光線,并標出反射角大小。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解:如圖所示:
知識點2 光路的可逆性
5. [2024全國聯考]小光和小亮照同一面鏡子,小光在鏡子中
看到了小亮的眼睛,那么( C )
A. 小亮無法通過鏡子看到小光的眼睛
B. 小亮可能會通過鏡子看到小光的眼睛
C. 小亮一定能通過鏡子看到小光的眼睛
D. 無法確定小亮能不能通過鏡子看到小光的眼睛
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6. 小強在偵探小說中看到這樣的一個情節,目擊者在錄口供
時對警察說:“在房間里,我正在飯桌前吃飯,通過鏡子
看到歹徒持槍面對鏡子進行偷盜,但是他看不到我,于是
我不敢說話,最終逃過一劫。”你認為目擊者 (填
“有”或“沒有”)撒謊,你判斷的依據是

有 
在光的反射
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知識點3 鏡面反射和漫反射
7. 如圖所示,平行光射到凹凸不平的物體表面時,其反射光
線射向四面八方,此時發生的反射屬于 (填“漫”
或“鏡面”)反射,這種反射 (填“遵循”或“不
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漫 
遵循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8. [2023江蘇淮安淮安區一模]如圖所示,教室黑板經過長時
間使用后,會出現“反光”現象,其原因是( C )
A. 黑板變得粗糙,發生鏡面反射
B. 黑板變得粗糙,發生漫反射
C. 黑板變得光滑,發生鏡面反射
D. 黑板變得光滑,發生漫反射
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9. [2024唐山期末]關于光的反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A. 在反射現象中,反射角大于入射角
B. 鏡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 光只有在平面鏡表面才能發生反射現象
D. 垂直射向平面鏡表面的光不會發生反射
B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解析:根據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A
錯誤;鏡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
射定律,故B正確;光射到光滑表面上會發生反射,射到
凹凸不平的表面也會發生反射,反射光線射將射向四面八
方,故C錯誤;當入射光線垂直射向平面鏡時,仍然發生
反射現象,此時反射光線沿入射光線返回,反射角等于入
射角,為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0. [2024煙臺期中]在如圖“探究光的反射規律”實驗中,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C )
A. 實驗時用的硬紙板應選用粗糙的,目的是
讓光在紙板上發生漫反射
B. 實驗中為了使光能在紙板上顯示出來,應
將硬紙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鏡上,并使激光
貼著紙板射到O點
C. 將紙板右半部分向后翻轉任意角度,紙板
上將不能看到反射光,此時反射光消失了
D. 我們能看到紙板上紅色的激光,是因為紙
板反射的紅光進入了我們的眼睛
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1. 如圖所示是晚上汽車分別在干燥的瀝青路上和潮濕的瀝
青路上行駛時大燈部分光路的簡圖,由圖可知,晚上開
車時( B )
B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A. 在潮濕的路面光更容易發生漫反射
B. 在干燥的路面光更容易發生漫反射
C. 對面無車時,駕駛員看潮濕的路面更亮
D. 光在干燥路面上反射時不遵循反射定律
解析:由圖可知,光射到潮濕的瀝青路上,反射光線平行射出,發生鏡面反射,光射到干燥的瀝青路上,反射光線射向四面八方,發生漫反射,故A錯誤、B正確;由于光射到潮濕的瀝青路上容易發生鏡面反射,反射光線平行射出,所以很少的反射光線進入駕駛員眼睛,所以,對面無車時,駕駛員看潮濕的路面更暗,故C錯誤;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發生漫反射,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錯誤。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2. 自行車的尾燈里面沒有燈泡,但夜晚,當有燈光照射它
時卻好像在閃閃發亮。原因是自行車尾燈是由許多相
互 的小平面鏡組成,當光照向它時,會發
生 次反射,使光沿原方向反射回去。
垂直 
兩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3. 一束與墻面成90°角的平行光射到墻面上,如圖所示,
光在凹凸不平的墻面上發生的是 反射,此時反射
角的大小 (填“一定”“一定不”或“可能”)
是0°。若這束光與鏡面成40°角射到鏡面上,反射角
為 。
漫 
可能 
5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解析:墻面凹凸不平,當光照在墻上時,會發生漫反
射,反射光線會向著四面八方,所以此時反射角的大小
可能是0°;因為光線與鏡面的夾角為40°,所以入射角
為90°-40°=50°,根據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
等于入射角,為5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4. 小明坐在如圖所示的房間里虛線框內的某個位置,一束
陽光從側面的窗口射入,經墻上的鏡子反射后讓小明感
覺刺眼,請作圖標出小明可能坐的位置(用陰影表示)。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解:如圖所示:
15. 【情景題】[2024邢臺期末]一固定光源發射一束光照在
液面上,光通過液面反射后在光屏上形成一光點S1 , 當
光點由S1移到S2時,表示液面 (填“上升”“下
降”或“不變”),反射角與原來相比 (填“變
大”“變小”或“不變”)。
下降 
不變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解析:由于入射光線是固定的,所以當反射到光屏上的光點從S1移向S2時,光路如圖所示。由圖可知,此時液面下降,由于液面一直保持水平,所以入射角不變,反射角也不變。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點方法】做此類光學題首先要畫光路圖,根據新的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找到新反射面的位置。(共38張PPT)
第四章 光現象
重點實驗突破
一、以練代講
1. 探究光反射時的規律
2
3
4
5
6
7
8
1
(1)實驗裝置圖(如圖甲所示)。
(2)實驗器材:可折紙板、激光筆、筆、平面鏡、量角
器等。
①紙板的作用:顯示 。
②平面鏡的作用: 。
光的徑跡 
改變光的傳播路徑 
2
3
4
5
6
7
8
1
(3)實驗操作
①使紙板 鏡面放置。
②為了更好地觀察到光路,實驗應在 (填“較亮”或“較暗”)環境中進行。
③驗證“三線共面”的方法:如圖乙,將右側紙板沿ON向后折,觀察到右側紙板上 反射光線。
垂直 
較暗 
沒有 
2
3
4
5
6
7
8
1
④驗證光路可逆的方法:將激光沿著FO方向射入,觀
察到光沿著OE方向射出,說明在反射現象中,光路
是 的。
⑤實驗中要多次改變入射角的大小進行實驗是為了使
實驗結論更具有 。
可逆 
普遍性 
2
3
4
5
6
7
8
1
(4)實驗結論:在光的反射現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
和法線在 平面內;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
法線兩側;反射角 入射角。
同一 
等于 
2
3
4
5
6
7
8
1
2. 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1)實驗裝置圖(如圖所示)。
(2)實驗器材:透明薄玻璃板、白紙、兩支相同的蠟燭、
火柴、筆、刻度尺等。
2
3
4
5
6
7
8
1
①選兩支相同的蠟燭的原因:

②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原因:玻璃板透光,便于

③選擇薄玻璃板的原因:若玻璃板太厚,玻璃板的前
后兩面均會成像,造成重影,影響實驗。
④刻度尺的作用: 。
便于比較物體與像的大小
關系 
確定像的位置 
測量物體和像到玻璃板的距離
2
3
4
5
6
7
8
1
(3)實驗操作
①使玻璃板 白紙放置。
②為了使實驗現象明顯,應在 (填“較亮”或
“較暗”)的環境中進行實驗。
③實驗過程中,代替像的蠟燭 (填“需要”
或“不需要”)點燃。
垂直 
較暗 
不需要 
2
3
4
5
6
7
8
1
④實驗時,眼睛應與物體在玻璃板的 (填“同”
或“異”)側觀察像的位置。
⑤驗證平面鏡所成像的虛實:移去玻璃板后面的蠟
燭,將光屏置于此位置,即像所在的位置,觀察像能
否用光屏承接。
同 
2
3
4
5
6
7
8
1
(4)實驗結論:平面鏡所成的像的大小與物體大小
;像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 ;像與物體
的連線與鏡面垂直;平面鏡所成的像是 像。

等 
相等 
虛 
2
3
4
5
6
7
8
1
3. 探究光折射時的規律
(1)實驗裝置圖(如圖所示)。
2
3
4
5
6
7
8
1
(2)實驗器材:激光筆、水槽、水、可折轉光屏、量角
器等。
(3)實驗操作
①改變入射角,折射角隨入射角的變化而變化。
②光路的可逆性:將光逆著折射光線射入,則光逆著
原入射方向射出。
2
3
4
5
6
7
8
1
(4)實驗結論:當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質中時,
折射光線向法線方向偏折,折射角 入射角;
當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 ;當光從空氣垂
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質中時,傳播方向 。
(5)交流反思
①多次測量的目的: 。
②水中光線不清晰的處理方法:在水中加
來顯示光路。
小于 
增大 
不變 
使實驗結論具有普遍性 
牛奶(或墨
水等) 
2
3
4
5
6
7
8
1
二、對應練習
4. [2023山東聊城中考]為了探究光反射時的規律,小強同學
利用平面鏡、可繞ON折轉的紙板、量角器和激光筆進行
如圖所示的實驗。
2
3
4
5
6
7
8
1
(1)把一個平面鏡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紙板立在平面鏡
上,紙板上的直線ON與鏡面保持 。
垂直 
2
3
4
5
6
7
8
1
(2)為了探究反射角與入射角的關系,實驗時應進行的操
作是 。(填字母)
A. 沿ON前后轉動紙板E
B. 沿ON前后轉動紙板F
C. 改變光束OB與ON的夾角
D. 改變光束AO與ON的夾角
D 
2
3
4
5
6
7
8
1
(3)讓光沿著BO的方向射到鏡面,發現反射光沿著OA方向
射出。這表明,在反射現象中,光路 。
可逆 
2
3
4
5
6
7
8
1
(4)若將紙板傾斜,如圖乙所示,讓光束仍貼著紙板沿AO
方向射到鏡面,此時反射光與入射光 (填“在”
或“不在”)同一平面內。
在 
2
3
4
5
6
7
8
1
5. 如圖是小紅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情景,小紅的實驗
裝置是:豎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與玻璃
板垂直;兩支相同的蠟燭A、B豎立于玻璃板兩側的直尺
上,以蠟燭A為成像物體。
2
3
4
5
6
7
8
1
(1)小紅選擇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進行實驗的目的是

便于
確定像的位置 
2
3
4
5
6
7
8
1
(2)所用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較像與物 。
到平面鏡的距離
(3)選取兩支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像與物的
關系。
(4)為便于觀察,該實驗最好在 (填“較明亮”
或“較黑暗”)環境中進行;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
替平面鏡,雖然成像不如平面鏡清晰,但卻能在觀察
到蠟燭A的像的同時,也能觀察到 ,巧妙地
解決了確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問題。
大小 
較黑暗 
蠟燭B 
2
3
4
5
6
7
8
1
(5)點燃蠟燭A,小心地移動蠟燭B,直到與蠟燭A的
像 為止,這時發現像與物的大小
;進一步觀察A、B兩支蠟燭在直尺上的位置發
現,像和物的連線與玻璃板 ,像和物到玻璃
板的距離 。
完全重合 

等 
垂直 
相等 
2
3
4
5
6
7
8
1
(6)移去蠟燭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則光屏
上 (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蠟燭A的像,
所以平面鏡所成的像是 像。
(7)小紅將蠟燭A逐漸遠離玻璃板時,蠟燭A的像的大
小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不能 
虛 
不變 
2
3
4
5
6
7
8
1
6. 某同學做探究光的折射規律實驗,如圖是光從空氣斜射入
水中時的光路,實驗中發現,入射光線、折射光線和法線
在同一平面內,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的兩
側,通過實驗還得到如表所示數據。
2
3
4
5
6
7
8
1
入射角α 0°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0°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0° 11° 22.1° 35.4° 40.9°
2
3
4
5
6
7
8
1
①光從空氣斜射到水面時,將同時發生反射和折射。
②光從空氣斜射到水中時,折射角隨入射角的增大
而 (填“增大”“不變”或“減小”),且折射
角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
當光從空氣垂直射到水中時,折射角等于 度。
增大 
小于 
0 
2
3
4
5
6
7
8
1
(1)分析表中數據,可得出結論:
(2)若用激光沿CO方向從水中射入空氣中,激光在空氣中
傳播的光路是 (填“OA”或“OB”);激光經水
面反射時的反射角大小等于 (填“∠α”“∠β”
或“∠γ”)。
(3)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位于 (填“相同”或“不
同”)的介質中。
OA 
∠γ 
不同 
2
3
4
5
6
7
8
1
7. [2023揚州中考]探究“光的反射規律”的裝置如圖所示,
白紙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將一塊平面鏡豎直放在紙板
上,在紙板上安裝一支可自由移動的激光筆,使其發出的
光緊貼紙板入射。
(1)圖中的入射角是 度。
50 
2
3
4
5
6
7
8
1
解析:(1)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叫入射角,由圖可知,入射光線與平面鏡的夾角為40°,則入射角為90°-40°=50°;
(2)當 時,反射光線與入射
光線重合,此時入射光線向右偏轉一定角度,反射光
線向 偏轉。
入射光線垂直射向平面鏡 
左 
2
3
4
5
6
7
8
1
解析:(2)當入射光線垂直射向平面鏡時,反射光線垂直平面鏡射出,此時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都等于0°,反
射光線與入射光線重合;此時入射光線向右偏轉一定角度,位于法線的右側,則反射光線會位于法線左側,即
向左偏轉相同角度;
(3)多次實驗,在紙板上畫出入射光線和對應的反射光線
后,發現沒有量角器,為了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這
一結論,你的操作是

把白紙板沿法線對折,觀察反
射光線與對應的入射光線是否重合 
2
3
4
5
6
7
8
1
解析:(3)沒有量角器無法直接測量角度大小,此時可以把白紙板沿法線對折,如果入射光線與對應的反射光線重合,說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8. 【創新題】[2023石家莊27中校考]某小組選用了圖甲中的
激光筆、水、水槽、可折轉的光屏(帶刻度)等器材,用于
完成探究“光從空氣射入水中時的折射規律”。
2
3
4
5
6
7
8
1
(1)圖乙中折轉光屏,是為了觀察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是
否 。
在同一平面內 
2
3
4
5
6
7
8
1
(2)光從空氣射入水中,入射點為O點,不斷改變入射角,讀
出刻度盤上對應的折射角,將實驗結果畫在圖丙中,其中
1和1'、2和2'、3和3'、4和4'分別表示各次入射光線和對應
的折射光線的位置,并記錄了如表一所示的數據。由此可
知,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折射角隨入射角的增大而
,且折射角 (填“大于”“等于”或
“小于”)入射角。表中“?”處的數據是 。
增大 
小于 
0° 
2
3
4
5
6
7
8
1
表一
序號 1 2 3 4
入射角 0° 20° 40° 60°
折射角 ? 15° 29° 40°
2
3
4
5
6
7
8
1
解析:由圖丙可以看出,當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隨著增大,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當光從空氣垂直射入水中時,傳播方向不變,此時入射角等于0°,折射角等于0°;
2
3
4
5
6
7
8
1
(3)接下來繼續探究光從水中射入空氣中的折射情況,記
錄了如表二所示的數據。表二中“?”處的數據模糊
不清,請綜合分析兩個表格中的數據,判斷出這個數
據應該是 。
40° 
2
3
4
5
6
7
8
1
表二
序號 1 2 3
入射角 15° 29° 40°
折射角 20° ? 60°
解析: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而從水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表一是光從空氣射入水中的數據,表二是光從水中射入空氣中的數據,對比表一和表二中的數據,發現入射角和折射角相互交換,說明光的折射現象中光路可逆,則根據表一中序號為3的數據可知,表二中“?”處的數據為40°。
2
3
4
5
6
7
8
1(共31張PPT)
第四章 光現象
專題(五) 光現象辨析
1. [2024石家莊裕華區校級期中]皮影戲是一種民間戲劇,已
成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用燈光照射獸皮或紙板做成的
“人物”,屏幕上便出現影子。下列現象中,與皮影戲原
理不相同的是( A )
A. 有趣的倒影 B. 古代的日晷
A
2
3
4
5
6
1
C. 生動的沙畫 D. 日食
2. 下列四幅光路圖能正確解釋生活中現象的是( A )
A. 圖甲:岸上的人看見水中的物體
B. 圖乙:物體通過小孔形成實像
C. 圖丙:光從室外透過窗戶玻璃進入室內
D. 圖丁:人觀察對岸的樹木在水中的倒影
A
2
3
4
5
6
1
3. [2024石家莊長安區校級月考]魚兒在清澈的河水里游動,
有經驗的漁民看到魚后,可以用魚叉將魚叉到,下列說法
不正確的是( A )
A
2
3
4
5
6
1
A. 漁民看到的水中的魚比魚的實際位置淺是因為人眼發
出的光從空氣射入水中發生折射
B. 漁民看到的魚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虛像
C. 漁民能看到水中的魚是因為水中的魚反射的光經折射
后,進入了他的眼睛
D. 漁民應該用魚叉瞄準魚的下方位置,才能將魚叉到
4. 各種色光讓這個世界變得五彩斑斕,下列關于光現象的說
法正確的是( A )
A. 人在平靜的湖面看到自己的臉是光的反射現象
B. 光從空氣進入水中,傳播方向一定改變
C. 路燈下的人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D. 驗鈔機利用紅外線的穿透能力來辨別鈔票的真偽
A
2
3
4
5
6
1
5. 如圖是在池塘上方的警示牌和它在水中“倒影”的兩幅照
片。圖甲中的倒影沒有牌子本身明亮,這是由于來自警示
牌的光射到水面時,一部分光 (填“反射”或
“折射”)進入了水中,使得從水面 (填“反射”
或“折射”)回來的光減少,所以“倒影”沒有牌子本身
明亮;由于刮風,水面起了漣漪,如圖乙所示,“倒影”
有些模糊,這是由于光發生了 。
折射 
反射 
漫反射 
2
3
4
5
6
1
6. [2024河南林州市期末]有些詩詞或成語不但蘊涵著深刻的
人文哲理,還蘊涵著一定的物理原理。請先從下面舉例
中,把蘊涵著相同物理原理的一類全部挑選出來(任選一
種物理原理即可)。然后再寫出該物理原理在生活中其他
方面的應用。
水中撈月、旭日東升、海市蜃樓、刻舟求劍、一葉障目、
鏡花水月、立竿見影、潭清疑水淺。
(1)蘊涵相同物理原理的有: ,
蘊涵的物理原理是 。
一葉障目、立竿見影 
光沿直線傳播 
2
3
4
5
6
1
解析:(1)水中撈月、鏡花水月,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旭日東升,是選擇地面為參照物,太陽是運動的,刻舟求劍是選擇了船為參照物,劍是運動的,兩者利用了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海市蜃樓、潭清疑水淺,利用了光的折射;立竿見影,影子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一葉障目,利用了光的直線傳播。
2
3
4
5
6
1
(2)該原理的生活應用舉例: 。 (兩問對應
答案合理即可) 
激光準直 
(兩問對應
答案合理即可) 
2
3
4
5
6
1
第四章 光現象
專題(六) 光現象作圖
類型一 光的直線傳播
1. 【立德樹人 傳統文化】日晷是古代的一種“時鐘”,利
用太陽光下指針的影子指示不同的時刻(如圖)。請根據指
針的影子AB,畫出此時太陽光的傳播方向(太陽光視為平
行光)。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解:如圖所示:
2. 如圖所示,畫出兩條光線,確定人眼在點S處通過門板狹
縫MN能看到的室外范圍(用陰影表示)。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解:如圖所示:
3. 如圖所示,一束平行太陽光垂直水平地面MN射下,A為
小鐵球。若小球在豎直平面內沿圖中圓形虛線軌跡運動,
請在圖乙框中畫出小球的影子在地面上運動的軌跡(用直
線表示)。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解:如圖所示:
解析:由于光沿直線傳播,太陽光被小球擋住,所以在地
面上的影子是從小球向地面作垂線,與地面的交點,即為
影子;雖然小球沿圖中圓形虛線軌跡運動,但是在每一點
的影子,都是從這一點向地面作垂線,影子都在地面上,
根據圓的對稱性,影子的軌跡在地面上是一段直線。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4. [2024貴州期末]按照題目要求作圖(需保留作圖痕跡)。要
求:在圖中作出物體AB經過小孔后在光屏MN上所成的像
A'B'。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解:如圖所示:
類型二 光的反射
5. 如圖所示,一束光射向平面鏡的O點,請畫出法線和反射
光線。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解:如圖所示:
6. [2023長沙一模]小明想利用平面鏡將太陽光束反射進一個
水平山洞(如圖所示),請畫出平面鏡的正確位置,并標出
入射角。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解:如圖所示:
7. 如圖,兩條光線是同一發光點發出的兩條入射光線經平面
鏡反射后產生的反射光線,請你作出光源S的位置。(請保
留作圖痕跡)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解:如圖所示:(方法不唯一)
8. 【學科素養 科學思維】如圖甲所示,小明同學在岸邊,
通過平靜的湖面,可以看到建筑物的倒影。圖乙中,A點
代表建筑物的頂點,C點代表小明的眼睛。請畫出小明看
到建筑物頂點在水中的像A'的光路圖。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解:如圖所示:
解析:作出發光點A關于湖面的對稱點,即為其像A',連
接A'C,與湖面交于O點,連接OC、OA,OC為反射光
線,AO為入射光線。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9. [2023山東菏澤中考]室內有一吸頂燈S,人從平面鏡MN中
能夠看到吸頂燈。請在圖中畫出人眼A經平面鏡MN看到
吸頂燈的完整光路圖。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解:如圖所示:
類型三 光的折射
10. [2023大連中考]如圖所示,一束光從空氣斜射入玻璃,
請畫出折射光線。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解:如圖所示:
11. 如圖所示半圓玻璃磚,O點為半圓玻璃磚的圓心,玻璃
磚的半圓表面上鍍有銀反射面,請在圖中畫出一束光從
空氣斜射到O點進入玻璃磚后再次回到空氣中的完整光
路圖。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解:如圖所示:
12. 如圖所示,一束光射向一塊玻璃磚。請畫出這束光進入
玻璃磚和離開玻璃磚后的徑跡。(請保留作圖痕跡)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解:如圖所示:
13. 在圖中畫出垂直于玻璃磚的光線OP經過玻璃磚射出的光
路圖。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解:如圖所示:
14. 如圖,上、下是兩個相同的玻璃三棱鏡,中間是一塊正
方體玻璃磚,請大致畫出三條光線的折射光線。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解:如圖所示:
15. 如圖,人眼在A點看到水中物體S的像在S',畫出一條在
A點看到物體的像S'的光路圖。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解:如圖所示:
類型四 綜合
16. 如圖所示,一束光線從玻璃斜射入空氣中,同時發生反
射和折射,請在圖中畫出反射光線和折射光線的大致傳
播方向,并標出反射角的度數。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解:如圖所示:
17. 【情景題】如圖所示,小明拿著激光燈在S點照射水
槽的水面,他發現在對面墻上的A點和水槽底部的B
點各出現一個亮斑,請你畫出發生這種現象時激光傳
播的光路圖。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解:如圖所示:
解析: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先確定光源S在水中像S'的位置,連接S'和A這兩點,它們的連線與水面的交點即為入射點O的位置,連接O、A兩點,OA是反射光線,再把S、O兩點連接起來,SO是入射光線;光源射向水面的光經折射后到B點,所以把O、B兩點連接起來,OB是折射光線。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18. 如圖,有一束光照到平面鏡上經平面鏡反射后恰好
垂直射在直角三棱鏡的一個面上,請你在圖中畫出這
束光和它經三棱鏡折射后折射光線的大致光路。(請
保留作圖痕跡)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解:如圖所示:(共25張PPT)
第四章 光現象
第3節 平面鏡成像 
第2課時 平面鏡的應用 凸面鏡和凹面鏡
目 錄
CONTENTS
01
1星題 夯實基礎
02
2星題 提升能力
03
3星題 發展素養
知識點1 平面鏡的應用
1. 下列事例中屬于防止平面鏡成像的是( D )
A. 舞蹈演員用平面鏡觀察和矯正自己的姿勢
B. 家庭裝修常利用平面鏡來擴大視野空間
C. 牙醫借助平面鏡看清牙齒的背面
D. 夜間行車時,車內的燈必須關閉
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解析:舞蹈演員利用平面鏡觀察和矯正自己的姿勢,是利用平面鏡成像,故A不符合題意;家庭裝修中,常利用平面鏡來擴大視野空間,是利用平面鏡成像,故B不符合題意;牙醫借助平面鏡看清牙齒的背面,也是利用平面鏡成像,故C不符合題意;夜間打開車內的燈,車的前窗玻璃就像平面鏡一樣,車內物體會通過前窗玻璃成像,使司機看不清前方,容易導致事故,所以夜間行車時車內的燈必須關閉,這是防止平面鏡成像,故D符合題意。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立德樹人 傳統文化】中國古代有很多光學成就。漢代
的劉安就在《淮南萬畢術》中記載:“取大鏡高懸,置水
盆于其下,則見四鄰矣。”(如圖所示),這是簡易的
的雛形。

望鏡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知識點2 平面鏡作圖
3. [2023石家莊正定一模]平面鏡前有一點光源S,它發出的
兩條光經平面鏡反射后的徑跡如圖所示,請你通過作圖確
定點光源S的具體位置,并補充完整光路圖。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解:如圖所示:
解析:先將兩條反射光線反向延長交于一點S',再通過平
面鏡作出S'的對稱點S,S即為點光源的位置,分別連接S
點與兩個反射點,畫出兩條入射光線。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4. [2023河北聯考節選]如圖,S為平面鏡MN前的一點光源,
P為鏡前的點,試畫出S發出的光經平面鏡反射后經過P點
的光路圖。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解:如圖所示:
【點易錯】在此類作圖題中,只能找點光源S關于平面鏡
的對稱點,不能找P點的對稱點。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知識點3 凸面鏡和凹面鏡
5. [2024廣東東莞期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 )
A. 凸面鏡對光有會聚作用,凹面鏡對光有發散作用
B. 汽車外的觀后鏡是凸面鏡
C. 太陽灶用的是凸面鏡
D. 牙科醫生用來觀察不易看到的部位的鏡子是凹面鏡
B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6. 如圖所示,一輛汽車在彎曲的山路上行駛。當汽車在AB
路段行駛時,由于光沿直線傳播,司機看不到BC路段的
情況,為了看到BC路段的情況,人們利用光的
(填“反射”或“直線傳播”)規律,在公路急轉彎B處裝上 (填“平面鏡”“凸面鏡”或“凹面鏡”),以減少事故的發生。
反射
凸面鏡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7. 如圖是我國自主研發的世界上最大口徑的射電望遠鏡,被
譽為中國的“天眼”。它由許多個反射面組成,其外形相
當于 (填“凸面鏡”或“凹面鏡”),它對光
有 作用。
凹面鏡 
會聚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8. 圖甲和圖乙是某同學自制的潛望鏡的示意圖(平面鏡與管
壁夾角都是45°),使用這兩個潛望鏡看物體AB,所得到
的像的正、倒情況是( C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A. 用甲、乙觀察到的像都是倒立的
B. 用甲、乙觀察到的像都是正立的
C. 用甲觀察到的像是正立的,用乙觀察到的像是倒立的
D. 用甲觀察到的像是倒立的,用乙觀察到的像是正立的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答案:C
9. [2024江蘇南通通州區期中]在十字路口矗立著一幢大樓,
它臨街的一面全部都是用新型玻璃裝飾的,因此過往的車
輛都在這塊大的平面鏡中成像,如圖所示。小剛在十字路
口中心(以點表示)面向北而立,從這面鏡子中看到一輛汽
車向東行駛,駛到十字路口向左轉彎。這輛汽車實際是
( D )
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A. 向南行駛左拐彎 B. 向南行駛右拐彎
C. 向西行駛左拐彎 D. 向北行駛右拐彎
解析:根據“從這面鏡子中看到一輛汽車向東行駛,
駛到十字路口向左轉彎”,作出汽車在平面鏡中的行
駛路徑(用箭頭表示),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作出
汽車的行駛路徑,如圖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這輛汽
車向北行駛右轉彎。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10. 某同學在鏡子中看到墻上掛鐘和桌面上電子鐘的像如圖
所示,此時掛鐘和電子鐘指示的時間分別是
和 。
3:40 
12:0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11. [2023青海中考]中華民族成就了諸多發明創造,為人類
文明做出了巨大貢獻。如圖所示,“陽燧”是我國光學
史上的一項重要發明,其作用相當于凹面鏡,可以用來
點火,俗稱古代“打火機”。由此可知“陽燧”對光
有 (填“發散”或“會聚”)作用。請你列舉出
生活中應用凹面鏡的一個例子: 。
會聚 
太陽灶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12. [2024上海楊浦區校級期中]鞋店的地板上,有一塊靠墻
的平面鏡,如圖所示,店員為了顧客方便,通常不會把
∠θ設為90°。假設從顧客腳部反射出的光與平面鏡形成
40°角;而反射光進入顧客的眼睛時,和水平線形成
70°角,則∠θ= 。由于平面鏡較小,顧客在鏡
中 (填“能”或“不能”)形成完整的像。
70° 
能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解析:由題意知,入射光與鏡面的夾角為40°,則入射角為90°-40°=5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為50°,則反射光與鏡面的夾角為40°,反射光進入顧客的眼睛時,與水平線成70°角,如圖所示,由三角形內角和為180°可知,∠ABO=180°-70°-40°=70°,根據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可知,∠θ=∠ABO=70°;平面鏡所成像的大小完整程度與鏡面大小無關,所以顧客在鏡中能形成完整的像。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13. [2023石家莊一模]如圖甲所示,醫生給病人檢查口腔
時,借助鏡子可以觀察到牙齒的背面,說明平面鏡可以
改變光的 。醫生為了看得更清楚應將燈光
照亮 (填“平面鏡”或“牙齒”)。請你在圖乙
中畫出人眼看到平面鏡中“牙齒”的光路圖,保留作圖
痕跡。
傳播方向 
牙齒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解:如圖所示: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14. 檢查視力的時候,視力表往往放在被測者頭部的后上
方,被測者識別對面墻上鏡子里的像,要求被測者與視
力表像的距離是5 m,如圖是小紅同學在一次測量視力時
的情景,關于這次視力測量說法正確的是( C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A. 視力表中開口向東的“E”,在平面鏡中成的像開口
向西
B. 小紅面鏡1 m時,她的像向她靠近1 m
C. 小紅同學按要求進行視力測量,則L的大小應該是0.6 m
D. 小紅面鏡時,她的像將變大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答案:C
解析:平面鏡所成像是正立、等大的虛像,物像關于平面鏡對稱,所以視力表中開口向東的“E”,在平面鏡中成的像開口向東,故A錯誤;小紅面鏡1 m時,它的像向平面鏡靠近1 m,向她靠近2 m,故B錯誤;要求被測者與視力表像的距離是5 m,由圖知,小紅到平面鏡的距離為2.2 m,所以視力表的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為5 m-2.2 m=2.8 m,視力表到平面鏡的距離也為2.8 m,則L的大小應該是2.8 m-2.2 m=0.6 m,故C正確;小紅面鏡時,她的像大小不變,故D錯誤。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共29張PPT)
第四章 光現象
第1節 光的直線傳播
目 錄
CONTENTS
01
1星題 夯實基礎
02
2星題 提升能力
03
3星題 發展素養
知識點1 光源
1. 下列物體中,屬于光源的是( B )
A. 月球 B. 螢火蟲
C. 波光粼粼的水面 D. 晃眼的黑板
B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解析:自身能夠發光的物體是光源,月球、波光粼粼的水
面、晃眼的黑板,自身都不能發光,不屬于光源,螢火蟲
自身能夠發光,屬于光源,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
合題意。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有如下物體:水母、月亮、太陽、電燈、霓虹燈、點燃的
蠟燭,其中屬于天然光源的有: ,屬于人
造光源的有: 。
水母、太陽 
電燈、霓虹燈、點燃的蠟燭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3. [2024山西期中]小陽在學習“光的直線傳播”時,從老師
的演示實驗中提取出3個情景(如圖所示):①用激光筆射
向水中觀察到光路呈一條直線;②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
海波溶液后,觀察到光路發生了彎曲;③用玻璃棒攪拌
后,觀察到光路又呈直線。根據以上情景可得出的結論是
( D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知識點2 光的直線傳播
A. 光的傳播需要介質
B. 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線傳播
C. 光在海波溶液中不能沿直線傳播
D. 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答案:D
解析:情景①中光在水中沿直線傳播,此時介質是均勻
的;情景②中加入海波溶液但不攪拌時,光不再沿直線傳
播,此時介質不再均勻;情景③中的光又沿直線傳播,是
由于攪拌后,介質又變得均勻。故可以得出結論:光在同
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4. 【易錯題】下列關于光線的說法,正確的是( C )
A. 光線是真實存在的帶箭頭的直線
B. 激光筆發出的光是一條光線
C. 光線是用來表示光的徑跡和方向的,用到了理想模型

D. 光線可以用虛線表示
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解析:用一條帶箭頭的直線表示光的傳播路徑和方向,這
條帶箭頭的直線稱為光線;光線實際并不存在,是為了形
象地描述光的傳播特點而假想出來的,用的是理想模型
法,故A錯誤,C正確;激光筆發出的是光,不是光線,
故B錯誤;在光路圖中,光線用實線表示,故D錯誤。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5. 【易錯題】在硬紙板上剪出一個三角形(△)的小孔,將它
放在陽光下,調整紙板與地面之間的高度,使得地面上形
成一個清晰的光斑。此光斑的形狀是( A )
A. 圓形(〇) B. 三角形(△)
C. 倒三角形( ) D. 五角星形(☆)
A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6. 我國古代學者墨子和他的學生做了世界上第一個小孔成像
的實驗。如圖是該實驗的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C )
A. 該實驗說明光沿直線傳播
B. 小孔所成的像是倒立的
C. 小孔成像中,像的大小與人到孔的距離無關
D. 小孔成像中,像的大小與孔的形狀無關
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7. [2024常州期中]如圖所示是我國古代用來測量時間的儀
器——日晷。日晷之所以能夠利用銅針被太陽光照射時投
在石盤上的影子記錄時刻,是因為太陽光在
介質中沿 傳播。
同種均勻 
直線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8. [教材P94T2變式]請在圖中畫出井中青蛙的眼睛(O點)可以
看到的天空的范圍。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解:如圖所示:
知識點3 光的傳播速度
9.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
A. 光年是表示距離的單位
B. 光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相同
C. 光的傳播不需要時間
D. 光在水中的傳播速度大于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
A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0. 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 km/s。為實現我國
的探月計劃,向月球發射的激光到達月球并返回地面共
需2.56 s,則地球和月球間的距離是 km。
解析: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3×108 m/s,即3×105
km/s;激光從地球傳播到月球的時間t=×2.56 s=1.28
s,地球和月球間的距離s=vt=3×105 km/s×1.28 s=
3.84×105 km。
3×105 
3.84×10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1. 【立德樹人 傳統文化】漢朝初期有人用剪紙在幕后表
演,用光照射,幕前的人就可以欣賞到精彩的皮影戲表
演,下列和皮影戲的形成原理不同的是( D )
A. 陽光下綠樹成蔭
B.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C. 打靶時“三點一線”瞄準
D. 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
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2. 【榮德原創】下列關于聲和光的說法,正確的是( C )
A. 可以用光年表示光的傳播速度
B. 聲音的傳播速度大于光的傳播速度
C. 聲音傳播需要介質,光傳播不需要介質
D. 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340 m/s
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3. 【跨學科綜合】“水星凌日”是一種天文現象。當水星
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之間,三者能連成一條直線時,便會
發生“水星凌日”現象,此時水星變身一顆“小黑
痣”,在太陽表面緩緩“爬”過,擋住了部分太陽光。
則“水星凌日”的原理是 。
光的直線傳播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解析:當水星轉到太陽與地球中間且三者在一條直線上
時,在地球上會看到水星從太陽表面運動過去,這就是
“水星凌日”現象,所以其成因是光的直線傳播。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4. 【情景題】如圖,陽光下水平地面上站著小明和小紅,
請根據小紅的影長,畫光路圖標出小明的影長。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解:如圖所示:
解析: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連接小紅頭頂
與其影子的右端畫出光線;太陽光可視為平行光,過小
明頭頂作小紅頭頂光線的平行線交地面于一點,則小明
腳下到此點的距離即為小明的影長。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5. 學習了光學知識后,小桐和小朵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現
象。如圖所示,她們給兩個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別打上一
個圓孔和一個方孔,再用兩片半透明的塑料膜分別蒙在
兩空罐的口上,分別將小孔對著燭焰和燈絲,可以看到
燭焰和燈絲通過小孔所成的像。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圖甲中點燃的蠟燭距圓孔的距離為a,燭焰的像距圓
孔的距離為b(a>b),則燭焰通過小孔在半透明的塑料
膜上成的像是 (填“正立”或“倒立”)的,
形狀與 (填“小孔”或“燭焰”)相同。
倒立 
燭焰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分析比較甲、丙兩圖,可以得出小孔成像與物體
的 有關。
解析:圖甲與圖丙中物體的形狀不同,小孔的形狀相同,所成的像形狀不同,由此可見:小孔成像的形狀與物體的形狀有關;
形狀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3)該實驗說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
光的直線傳播 
(4)日食奇觀時,如果利用丙實驗裝置對“ ”形太陽
進行觀察,在半透明塑料膜上看到的像的形狀
是 。(填字母)
A
B
C
D
C 
解析:由小孔成像的特點可知,光是沿直線傳播的,所成的像是上下顛倒、左右顛倒的,所以選項C符合題意;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5)如果保持空罐的位置和長度不變,僅將燭焰遠離小
孔,則燭焰在塑料膜上所成的像的大小會變 (填
“大”或“小”),為了使所成像能恢復成和原來一樣
大,則此時在燭焰和小孔位置不變的情況下,應該換
用長度更 (填“長”或“短”)的空罐。
小 
長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解析:如果保持空罐的位置和長度不變,僅將燭焰遠離小孔,則它在塑料膜上所成的像會變小,所以為了使所成像能恢復成和原來一樣大,則此時在燭焰和小孔位置不變的情況下,塑料膜應適當向后移動,即應該換用長度更長的空罐。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共22張PPT)
第四章 光現象
第5節 光的色散
目 錄
CONTENTS
01
1星題 夯實基礎
02
2星題 提升能力
03
3星題 發展素養
知識點1 色散
1. [教材P89第四章章首圖變式]雨后彩虹,就是光的
現象。下雨以后,天上懸浮著很多 ,太陽光沿
著一定角度射入,會發生 (填“折射”或“反
射”)。
色散 
小水滴 
折射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2023湖北黃岡中考]2023年5月13日,我省多個地區的人
們看到太陽的周圍出現一個彩色的光圈,如圖。這是一種
罕見的天象——日暈,它是光透過高空云層中的冰晶
形成的,這種現象說明太陽光 (填“是”或
“不是”)單色光。

射 
不是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3. 一束太陽光通過三棱鏡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種顏色的光,
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條七彩光帶,如圖所示,這個現象叫
光的 ,最早通過實驗研究這一現象的是英國物理
學家 。
色散 
牛頓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4. 【立德樹人 傳統文化】我國唐朝張志和在《玄真子》中
記載:“背日噴乎水,成虹霓之狀。”這是下列哪種光現
象( A )
A. 光的色散 B. 光的直線傳播
C. 光的反射 D. 平面鏡成像
A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知識點2 色光的混合
5. 手機畫面的色彩是由紅、 、藍三種色光合成的(如
圖),這三種顏色是 的三原色,將它們按照不同
比例混合,可以產生各種顏色的光。
綠 
色光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6. [2024安徽銅陵期中]如圖為色光的三原色的示意圖,圖中
區域1、2和3應分別標( B )
A. 紅、綠、藍 B. 綠、藍、白
C. 藍、白、黃 D. 白、黃、綠
B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知識點3 看不見的光
7. 下列儀器中,利用紫外線工作的是( D )
A. 感應干手器 B. 夜視儀
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C. 感應水龍頭 D. 殺菌燈
8. 測溫槍是利用人體向外輻射的 (填“紅外
線”“超聲波”或“紫外線”)進行測溫的。驗鈔機利
用其發出的 (填“紅外線”“超聲波”或
“紫外線”)進行驗鈔。紅外線在真空中的傳播速
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紫外線
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
紅外線 
紫外線 
等于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9. 太陽光經過三棱鏡后,被分解為紅、橙、黃、綠、藍、
靛、紫七種色光,這種現象叫作光的色散,如圖所示,其
中紅光在 (填“A”或“B”)處。能使熒光物質發光
的光在 (填“①”“②”或“③”)處。
A 
③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解析:太陽光經過三棱鏡后,在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現紅、
橙、黃、綠、藍、靛、紫的光帶,因此A處為紅光,B處
為紫光;紫光之外的不可見光叫作紫外線,能使熒光物質
發光,即能使熒光物質發光的光在③處。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0. [2024福建二模]2023年7月,我國長春航空展中運油-20
展示了在低空中釋放出干擾彈的過程,如圖所示。干擾
彈是具有較高溫度的輻射彈,當敵方導彈跟蹤來襲時,
放出的高溫干擾彈可誘騙敵方導彈改變前進方向,從而
脫離原定的襲擊目標。這種干擾彈主要輻射的是( D )
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A. 次聲波 B. 超聲波
C. 紫外線 D. 紅外線
11. [2024無錫錫中實驗學校期中]公廁節水裝置又叫作廁所
節水器,傳統的沖洗方法是長流水,日耗水量較大,消
耗嚴重。安裝了遠紅外節水器以后,當有人用廁時遠紅
外傳感器接收到人體信號,即對便池自行沖洗7 s,當用
廁人使用完畢離開,再自動沖洗7 s,以保證節水和衛
生。下列不可見光的應用與此原理相同的是( A )
A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A. 電視機遙控器
B. 使鈔票上的熒光物質發光,用于防偽
C. 醫院手術室、病房里的殺菌消毒燈
D. 促進骨骼生長和身體健康
12. [2024貴州期末]下列關于超聲波與次聲波、紅外線與紫
外線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D )
A. 紫外線能使熒光物質發光,所以可以鑒別鈔票的真偽
B. 一切物體都在不停地發射紅外線,也在吸收紅外線
C. “倒車防撞雷達”是利用超聲波來探測障礙物與車之
間距離的設備
D. 正常人可以看到紅外線和紫外線,但聽不到超聲波與
次聲波
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3. [教材P110圖4.5-2變式]小華將平面鏡斜插到如圖所示的
水槽中,放在陽光下,結果在光屏上看到七種不同顏色
的光。這是光的 現象。敲擊桌面,使水槽內水
面晃動,光屏上的彩色光帶 (填“不變”或“消
失”)。
色散 
消失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解析:太陽光經過三棱鏡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色光,這種現象是光的色散;敲擊桌面,使水槽內水面晃動,水和平面鏡組成的三棱鏡不再存在,光屏上的彩色光帶消失。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4. 為解決高樓滅火難題,軍工轉民用“導彈滅火”技術實
驗成功,發射架上有三只眼:“可見光”“紅外線”和
“激光”,當高樓內有煙霧,火源不明時,可用
發現火源,可用 精確測量火源距離。(均填
“可見光”“紅外線”或“激光”)
紅外
線 
激光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5. 如圖所示,一束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射到光屏上。
(1)光屏上形成一條彩色的光帶,范圍為ab,位于光屏上
a處的色光顏色為 (填“紅”或“紫”)色。
紫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光屏應選擇 色,理由是

白 
白色可以反射所有色
光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解析:(2)因為白色可以反射所有色光,所以光屏應該用白色的;
(3)這個實驗現象叫作 ,舉一個與此現象相
同的生活事例: 。
光的色散 
彩虹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解析:(1)(3)讓一束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射到光屏上,在
光屏上會形成一條彩色光帶,這種現象叫光的色散,因為紫光最容易偏折,故a處為紫色的光,雨后的彩虹就是光的色散現象;
(4)若三棱鏡摔壞了后,截面變成“ ”, (填
“能”或“不能”)完成以上實驗。
能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解析:(4)若三棱鏡摔壞了后,截面變成“ ”,其折射能力不變,仍然能完成實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启东市| 昌黎县| 莱西市| 兴化市| 牙克石市| 琼结县| 崇义县| 石楼县| 南召县| 彭州市| 贵德县| 墨江| 广宗县| 磐石市| 侯马市| 平陆县| 竹北市| 景洪市| 孟津县| 葫芦岛市| 正镶白旗| 台北县| 平邑县| 天水市| 敖汉旗| 荣成市| 泾源县| 额尔古纳市| 东宁县| 渝北区| 舟曲县| 手游| 磐石市| 苏尼特右旗| 金沙县| 洪雅县| 明溪县| 陇南市| 安阳县| 长海县| 正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