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特級教師李福南歷史比較題系列之19--比較智者學派和蘇格拉底思想的異同等比較89、比較智者學派和蘇格拉底思想的異同智者學派蘇格拉底相同基本上是屬于同一時代;都肯定了人的價值,否認絕對權威;把研究的領域由神和自然轉向了人類;都對知識有一定的看法,強調知識的作用;注重人、人性,都體現了人文主義的精神。不同背景處于雅典民主政治的高峰時期雅典政局動蕩對人的價值的闡述①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強調人的價值、人的決定作用;②片面強調人的需要,否認對人的約束;③強調人的感性,完全從個人的角度和利益出發,忽視道德,追求功利;④認為各種知識是演說能力的基礎。①限定為“有思想力的人是萬物的尺度”,強調認識你自己;②強調個人的需要必須滿足一定的道德規范,強調美德對于人的重要性;③強調人的理性,重視人的倫理道德,重視教育;④把知識作用提升到人的精神修養層次上,認為“美德即知識”。民主政治主張民主政治,有些激進學者還提出城邦公民應該人人平等主張有知識、有德識的少數人治國,對民主政體特別是激進民主政治表示強烈反對影響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濫觴是啟蒙思想家的先驅和戰友認識我們應學習他們不懈追求、探索的精神,甚于思辨的特點,善于繼承發展前人的思想成果。90、古希臘人文主義與中國先秦儒家思想的比較古希臘人文主義中國先秦儒家思想背景信奉多神教,相信神;奴隸制民主政治繁榮;人的地位的提高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教育的重大變革條件工商業經濟發達,有利于產生自由、平等思想,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希臘的辯論則促進了人對知識的崇尚和人的才智的發揮 農業經濟需要一個強大的中央政權管理,強調統治者實施“仁政”;春秋戰國的社會巨變中,不同階級、階層從不同角度對社會變革發表各自的觀點內容普羅泰格拉:“人是萬物的尺度”; 蘇格拉底:強調個人主觀的感受,重視倫理道德,追求人生真諦;柏拉圖:鄙視奴隸制;提出“理想國”孔子:“仁、禮”;“為政以德”;“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孟子:“仁政、民貴君輕”;“性善論”;舍生取義荀子:“仁義、王道”;“君舟民水”;“性惡論”評價樹立了人的尊嚴,是西方人文主義精神的濫觴經過改造形成完整的思想體系,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 91、百家爭鳴與文藝復興的異同百家爭鳴文藝復興時間和范圍戰國,東亞14-16世紀,西歐生產力發展封建社會初步形成的鐵器時代西歐處于封建社會瓦解的工場手工業時期打擊對象奴隸制度殘余主要指向天主教會階級性質代表封建地主階級和小生產者代表新興的資產階級性質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一場新興資產階級的思想解放運動影響對當時社會變革和后來社會歷史的發展及中國古代文化,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適應了資本主義發展需要,為近代自然科學的產生和各種學術的發展掃除了思想障礙相同點(1)背景:都發生在社會轉型時期,都是生產力發展和社會變革在思想意識形態領域中產生巨大反響的產物。如中國的封建生產力的發展和封建生產制度的確立;歐洲資本主義萌芽。(2)內容:在新思想成就中,都突出了現實社會中“人”的巨大作用。中國以人為本思想傾向突出;西歐形成了“人文主義”的思想。(3)性質:都屬于當時思想解放運動,極大地解放了人們的思想。(4)作用:都代表了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方向;對科技進步、生產發展和歷史進步有巨大推動作用。92、區別馬丁·路德改革和加爾文改革馬丁·路德改革加爾文改革主要主張確立“教隨國定”原則建立民主教會活動范圍至今在德國、北歐和美國勢力仍然很大至今主要分布在瑞士、英國和美國等地歷史影響引發農民戰爭,使天主教會勢力受到沉重打擊,諸候取代教皇新教中的激進派,影響遍及歐洲相同點都是天主教會成為資本主義發展障礙,天主教會腐敗和搜刮引起了各階層不滿,加之文藝復興的推動背景下發生的;都否認教皇權威,對教會、制度、儀式都有不同程度改革;都反對天主教神學,得到社會廣泛支持;都是西歐早期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斗爭,都采取了神學異端的形式;都打擊了西歐的封建勢力,摧毀了天主教會的精神獨裁。促進了西歐各國民族文化和教育事業的發展。93、分別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的區別和聯系名稱文 藝 復 興宗 教 改 革時間14---17世紀16世紀興起背景⑴社會根源:資本主義萌芽;⑵階級根源:資產階級形成與逐漸發展;⑶歷史根源:意保留了希臘羅馬古典文化;⑷直接原因:教會和神學禁錮了人們的思想⑴根本原因:資本主義發展;⑵直接原因:天主教會的腐敗;⑶思想條件:文藝復興的推動;⑷導火線:出售贖罪券運動范圍開始于意大利然后波及西歐各國,且主要在思想文化領域里進行。開始于德意志,是一場社會各階層都廣泛參加的社會運動。斗爭目標反對封建神學,維護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利益反對天主教建立資產階級教派。斗爭形式借古典文化批判封建制度和天主教會采取了宗教異端的形式主要內容人的問題人的偉大,以人為中心人的渺小,以神為中心信仰與宗教問題信仰與思想自由的運動一開始就容忍了異教文化各種形式教派,幾乎都以另一種權威來取代教皇權威宗教態度認識并揭露其腐巧,但還是對教會勢力抱和解態度要求改革宗教運動性質是一場新興資產階級的思想解放運動是一場思想運動,更是政治運動指導思想人文主義,肯定人性,反對神權以來世觀念為基礎,強調信仰和服從神群眾基礎主要表現在思想領域和社會的上層,群眾基礎較小表現為政治運動,群眾基礎更為廣泛歷史作用把人們從宗教的束縛中解放出來;為近代自然科學的產生和各種學術的發展掃除了思想障礙。解放了思想,人文主義得到進一步傳播和發展;為早期的資產階級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相同⑴歷史條件:都是西歐封建制度衰亡和資本主義發展的結果。⑵目標性質:都是成長中的資產階級的反封建斗爭,并把矛頭指向天主教會。⑶活動范圍:興起后都迅速波及整個西歐。⑷主要內容:都向古代尋求和吸取養料。⑸與統治者關系:人文主義者需教皇、國王、貴族和富商的庇護,宗教改革與統治者更緊密。⑹結果作用:促進了人們思想解放和近代文化的繁榮。聯系⑴文藝復興是宗教改革的理論準備,沒有文藝復興在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兩條道路上對封建神學世界觀的沖擊,就不會有資產階級反封建實際行動。⑵宗教改革是文藝復興的實踐和深化,它集中反對羅馬天主教會,摧毀了天主教會的精神獨裁,使宗教自由逐漸盛 行,為進一步解放人們的思想,促進近代文化的繁榮提供了一個更加有利的社會環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