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特級教師李福南歷史比較題系列之24--浪漫主義文學與現代主義文學的比較等比較114、浪漫主義文學與現代主義文學的比較流派浪漫主義文學現代主義文學背景產生于資產階級革命高潮時代產生于壟斷資本主義時代藝術特點屬于傳統文學的范疇具有強烈的反傳統特征相同點(1)背景:都體現出對社會混亂和危機的不滿。(2)藝術特點:都注重對人類情感世界的發掘,追求自由。115、浪漫主義文學與古典主義文學的區別流派古典主義文學浪漫主義文學表現重點強調理性強調感性描寫對象強調對大自然的表現浪漫主義古典主義強調對人類創造物的表現人與自然的關系強調人與自然的分離強調人與自然的統一文學特色強調服從、共性、整體等強調自由、個性、個體等116、新古典主義美術和浪漫主義美術的差異新古典主義美術浪漫主義美術背景法國社會劇烈動蕩;資產階級對古代希臘羅馬英雄主義精神追求拿破侖統治結束后,人們對啟蒙思想宣傳的理性王國越來越感到失望表現形式突出理性注重感情表現技巧手法往往以古代歷史和現實重大事件為題材,注意畫面嚴謹和諧運用鮮明色彩和奔放筆法,注重畫面整體的完整統一,卻不拘泥于局部和細節的過分描繪和刻畫117、現實主義美術與現代主義美術的關系流派現實主義美術現代主義美術時間19世紀30年代至20世紀初20世紀初以來社會背景是人們對社會現實不滿的結果是社會現實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精神危機的結果表現內容側重于揭露和批判社會現實側重于表現個人主義和虛無主義藝術特點屬于傳統美術的范疇強調反對傳統和理性,重視內心“自我感受”聯系二者都表現出對社會現實的不滿;二者的產生和發展都是由當時的社會現實決定的118、鄧小平理論與毛澤東思想的內在聯系思想路線上繼承性毛澤東依據實事求是將中國革命從教條主義和機會主義的統治下拯救出來,走上正確道路。鄧小平繼承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領導黨和國家擺脫教條主義和“左”的桎梏的束縛,走上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具體道路選擇上繼承性鄧小平領導的中國改革實際也走的是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改革首先從農村開始,然后推向城市。統一戰線政策運用上繼承性毛澤東的統一戰線思想不僅對民主革命的勝利,而且對人民民主專政和政治協商制度的確立、和平實現社會主義革命起了重要作用。鄧小平在改革實踐中繼承和推進了統一戰線,如發展完善人民民主專政和政治協商制度,提出“一國兩制”,設立經濟特區,實施對外放等。119、近現代中國的四大理論成果思想理論三民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標志性事件同盟國會成立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核心或精髓民權主義群眾路線、實事求是、獨立自主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執政為民、實事求是、與時俱進解決的問題民族獨立、民主共和、民眾生存民主主義革命道路以及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發展1924年發展為新三民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時期得到進一步發展社會主義本質的新概括科學發展觀、和諧社會理論地位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綱領,使中國人民醒過來指導革命和建設,使中國人民站起來指導改革開放,使中國人民富起來新時期的指導思想,引領中國邁向小康社會認識這四個理論都是為解決中國社會進步所面臨的問題而提出的,都與時俱進,符合當時的時代潮流;都是救國、建國、強國之路,是振興中華、振興民族的道路。120、新中國“百家爭鳴”和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異同戰國時期“百家爭鳴”新中國“百家爭鳴”時代不同諸侯爭霸,戰亂頻繁,社會不安定改革開放時期,清除“左”思想,社會安定主體不同不同學派對當時社會上和學術上的各種問題展開爭論黨和政府對科學和文藝工作采取的方針目的不同維護本階級利益,建立封建中央集權政治代表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發展社會主義科學和文藝領域不同政治經濟、思想文化各個領域科學和文藝工作領域本質不同形成一種思想解放運動,本質是一種社會現象一種文化方針影響不同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奠定了中國傳統文化體系是黨指導文藝工作和科學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針,至今仍具有深遠的指導意義相同點⑴在背景上,兩次“百家爭鳴”都是發生在社會變革時期。⑵兩次“百家爭鳴”都是發生在意識形態領域。⑶在內容上,兩次爭鳴都允許不同的觀點存在。121、現實主義美術與浪漫主義美術的區別(1)現實主義美術以寫實的手法來表達一切;而浪漫主義美術以瑰麗的想象、夸張的手法塑造形象,表現激烈奔放的感情。(2)現實主義美術注重表現社會現實,現實主義畫家用冷靜的態度來觀察現實社會;而浪漫主義畫家注重藝術家的主觀性和自我表現。(3)現實主義笑術追求形狀和色彩的逼真,著重描繪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而浪漫主義美術多以民族奮斗的歷史事件和壯美的自然為素材,抒發對理想世界的追求,深入發掘人的感情世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