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8張PPT)期末提分專項專項1 作圖題階段強化專項訓練類型1 光的直線傳播作圖1.如圖是一根竹竿豎立在地面上,請畫出路燈 下它的影子(影子部分用括號標出或用鉛筆描粗).如圖所示.2.如圖所示是利用針孔攝像機拍攝照片的場景,請在圖中畫出成像光路圖并找出針孔的位置.如圖所示.類型2 光的反射作圖3.如圖所示,一束光從空氣斜射向水面,請畫出該反射光線并標出反射角的度數.如圖所示.4.小明的乒乓球掉到沙發底下,他想借助學過的光學器件改變光路將光照到沙發底下,找到乒乓球,請你在圖中合適的位置畫上光學器件,完成光路圖.如圖所示.類型3 平面鏡成像作圖5.如圖所示,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請作出物體 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如圖所示.6.畫出圖中點發出的光線經平面鏡反射后過 點的光路圖.如圖所示.類型4 光的折射作圖7.在圖中畫出垂直于玻璃磚的光線 經過玻璃磚射出的光路圖.如圖所示.8.如圖所示,潛水員在水下看到岸上的物體上端點的像,請畫出 入射的光進入人眼的折射光線.如圖所示.類型5 透鏡作圖9.如圖所示,完成透鏡的光路圖.如圖所示.10.如圖所示是凸透鏡成像的一種情況,其中是物體,是 的像.請在圖中適當位置上畫出凸透鏡,并確定焦點的位置.如圖所示.類型6 光學綜合作圖11.如圖所示,水池邊有一路燈,路燈上方有一平面鏡, 發出的光能經反射后射入水中,請畫出:(1)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 ;(2)經反射后過點的反射光線 ;(3) 照射到水池底的光路圖.如圖所示.12.新考法如圖所示,水池的側壁上點處安裝了一盞小射燈, 點是它在水中像的位置,發出的一束光經水面折射后在池底 點形成光斑,請畫出水面的位置及在 點形成光斑的大致光路圖.如圖所示.13.如圖所示,有一條經過平面鏡反射過點 的反射光線平行于主光軸入射到凹透鏡上,為像點,請確定點光源 的位置,并補全光路圖.如圖所示.類型7 坐標軸作圖14.新考法如圖甲所示為汽車沿直線運動時路程—時間圖像.圖中 軸表示汽車離開出發點的路程.請根據此圖分析汽車的運動情況,在圖乙中畫出描述汽車在這段時間內運動的速度—時間圖像.如圖所示.【解析】從題圖甲可知,段和 段路程與時間的關系,圖像反映了汽車通過的路程與時間成正比例關系,表示汽車做勻速直線運動;汽車在段的時間,路程,汽車在 段的速度為;汽車在 段路程不發生變化,說明汽車保持靜止,速度為零;汽車在段的時間,路程 ,汽車在段的速度為 .(共12張PPT)期末提分專項專項3 綜合計算題階段強化專項訓練1.我國“探索一號”科考船攜“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如圖所示)進行海洋科考作業,到達某海域時,用聲吶從海面向海底發出超聲波,經過 聲吶接收到(1)聲吶發出的聲音傳播的路程;解:聲吶發出的聲音傳播的路程為.回聲信號.然后“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從海水表面勻速豎直下潛到深處,用時.求:(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為 )(2)該海域的深度;該海域的深度為.(3)“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下潛的平均速度.“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下潛用時 ,則下潛的平均速度為.2.小明去千島湖的梅峰島游玩,如圖甲是他正乘坐游輪駛向梅峰島,快到梅峰島時,他向對面梅峰島大喊一聲,歷時 聽到回聲,已知空氣中聲速為 ,求:(1)假如游輪此時靜止在水面上,他此時離崖壁的距離.解:聲音傳播到崖壁的時間 ,由得,游輪到崖壁的距離 .(2)若游輪以的速度正對梅峰島駛去(如圖乙),他在圖乙的位置喊一聲,游輪到達 處聽到了回聲,他喊時離崖壁的距離.游輪的速度 ,由得,游輪在內行駛的路程 ,聲音在內傳播的路程 ,由題意可知,他喊時離崖壁的距離.3.次列車由北京南開往上海虹橋,列車運行總里程 ,根據下表所示的列車運行時刻,求:車次 到、發站時 間 北京南 濟南西 南京南 上海虹橋到站時間 — 10:38 13:08 15:01發車時間 08:39 10:43 13:11 —(1)此次列車從濟南西到南京南需要的時間;解:由列車時刻表可知,此次列車從濟南西到南京南需要的時間為.(2)列車由北京南到上海虹橋的平均速度(保留整數);由列車時刻表可知,列車由北京南到上海虹橋所用的時間為,則列車由北京南到上海虹橋的平均速度為 .(3)列車以的速度通過某一大橋,用時,已知列車全長 ,該大橋的長度.由 可知,列車通過大橋所行駛的路程為,大橋的長度為 .4.“區間測速”可以有效監管汽車超速,在一段道路上布設兩個監控,分別記錄車輛到達“測速起點”和“測速終點”的時間,計算出區間平均速度來判斷汽車是否超速.某高速公路(小汽車限速,卡車限速 )內有一段長 的“區間測速”路段.(1)一輛小汽車經過“測速起點”和“測速終點”時間如圖1所示,則該小汽車在此區間行駛的平均速度為多少 ?解:該小汽車在此區間行駛的距離為,時間為 ,該小汽車在此區間行駛的平均速度為.(2)在不超速的情況下,卡車通過此測速區間最快要多少 ?根據 得,在不超速的情況下,卡車通過此測速區間最快需要的時間為.(3)資料顯示:一個人在正常情況下,遇到緊急情況時的反應時間約為,而人飲酒后反應時間會延長,反應距離也將增加,如圖2所示,酒后司機駕車以的速度勻速行駛,突然發現前方 處有障礙物,經過一段反應時間(反應時間內汽車仍以原來的速度行駛)后開始緊急制動剎車,經過制動,汽車滑行 后恰好緊貼著障礙物停下,從發現情況到完全停止的這段時間內,求汽車的平均速度.在該司機反應時間內汽車前行的距離為 ,司機的反應時間為,從發現情況到完全停止的總時間為,汽車的平均速度為.(共30張PPT)期末提分專項專項2 實驗探究題階段強化專項訓練類型1 聲學小實驗1.如圖所示是探究聲現象的三個實驗情景,請回答下列問題:(1)如圖甲所示,敲擊音叉,用豎直懸掛的乒乓球接觸發聲的音叉,發現乒乓球被彈開.用小球的彈起反映音叉的振動,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稱為________(填“控制變量法”或“轉換法”).如果加大力度敲擊音叉,發現乒乓球被彈得越遠,聽到的聲音也越大,這個現象說明振幅越大,__________.轉換法響度越大(2)如圖乙所示,敲擊右邊的音叉,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把乒乓球彈起,這個現象說明空氣____傳聲;把耳朵貼在放音叉的桌面上,也能聽到聲音,說明固體____傳聲.(均填“能”或“不能”)能能(3)如圖丙所示,將一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先讓鋼尺一端伸出桌邊短一些,撥動鋼尺,聽它振動發出的聲音,然后讓鋼尺一端伸出桌邊長一些,再次撥動鋼尺,使鋼尺兩次振動幅度大致相同,聽它振動發出的聲音.比較兩種情況下,第____次鋼尺振動得快,它的音調____(填“高”或“低”),這說明音調與物體振動的______有關.一高頻率類型2 熱學重點實驗2.小薛和小程做“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特點”的實驗,請你完成下列內容:(1)在安裝器材時出現如圖1所示的情形,應調_______(填“鐵桿 ”或“鐵圈 ”)更合理.鐵桿(2)器材調整好后,用酒精燈給燒杯中的水加熱,當水溫為 時,每隔 記錄一次溫度,并觀察水中發生的變化.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時間/ 0 1 2 3 4 5 6 7 8水的溫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98①由表中數據可知,實驗中水的沸點為____ ,水面上方氣壓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個標準大氣壓.98小于②請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在圖2中畫出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3)他們觀察到水沸騰時形成的大量氣泡不斷上升、變大,到水面破裂開來,里面的________散發到空氣中,燒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氣”,這些“白氣”實際上是________.(均填“小冰晶”“小水滴”或“水蒸氣”)水蒸氣小水滴【解析】水沸騰的過程中氣泡在不斷上升,由于該過程中有新的水蒸氣加入,所以氣泡逐漸變大,到水面破裂開來,里面的水蒸氣散發到空氣中.燒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氣”,這些“白氣”實際上是水蒸氣液化后的小水滴.(4)如圖3所示,燒杯和試管中均裝有適量的水,燒杯中的水沸騰了,而試管中的水并未沸騰,當小程同學在燒杯的水中加入少量的食鹽后,發現試管中的水能夠沸騰,說明加入食鹽后水的沸點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變”).升高【解析】燒杯和試管中均裝有適量的水,燒杯中的水沸騰了,而試管中的水并未沸騰,當小程同學在燒杯的水中加入少量食鹽后,發現試管中的水能夠沸騰,說明加入食鹽后水的沸點升高,試管中的水能夠繼續吸收熱量而沸騰.3.小兵用圖1中的實驗裝置來探究某物質的熔化特點.(1)實驗中采用“水浴法”加熱的好處有:①能減緩物體升溫速度,便于實驗現象的觀測和數據記錄,②能使物質__________.受熱均勻(2)實驗表格如下表所示,則表格中、 兩處應填寫________和____________.時間/ 0 2 4 6 8 …溫度/物質的狀態(3)實驗中,他所測得的溫度值比真實值要高,則他可能是按圖2中的___(填“”“”或“ ”)方法進行讀數的.(4)他改正了錯誤的讀數方法后,又正確地進行了實驗,并根據所記錄的實驗數據描繪出該物質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圖像,如圖3所示.①由圖像可知,該物質是______(填“晶體”或“非晶體”);晶體【解析】由圖像可知,該物質是晶體;②第 時,該物質______(填“繼續”或“不再”)吸熱,熔化過程持續的時間是___ ;繼續6【解析】第 時,該物質處于固液共存態,此時該物質繼續吸熱;熔化過程持續的時間是 ;③在第時,若將試管從溫水中取出,并立即放入熔點為 的鹽冰水混合物中,此時試管中該物質的溫度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變”).不變【解析】在第時,若將試管從溫水中取出,并立即放入熔點為的鹽冰水混合物中,此時試管中該物質的溫度不變,其原因是晶體凝固放熱,溫度不變.類型3 光學重點實驗4.如圖所示,某興趣小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個小圓孔,將頂部剪去后,蒙上一層塑料薄膜,制作成一個簡易針孔照相機.如圖甲所示,將其水平放置,在左側固定一支點燃的蠟燭,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燭焰的像.(1)針孔照相機成像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______(填“正立”或“倒立”)的實像,若將點燃的蠟燭向上移動,則塑料薄膜上的像向____(填“上”或“下”)方移動;若將易拉罐向右移動少許,蠟燭的像將_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光的直線傳播倒立下變小(2)若只將小圓孔改為三角形小孔,則像的形狀______(填“改變”或“不變”).不變(3)晴天的正午時分,走在濱江公園的樹林里,小明看到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在地上留下許多大小不同的圓形光斑(如圖乙所示),圓形光斑大小不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樹葉縫隙與地面的距離不同5.如圖所示,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1)實驗中用半透明玻璃板替代平面鏡__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是因為半透明玻璃板既能看到蠟燭 的像,又能看到另一側的物體,便于確定__________.豎直像的位置(2)將蠟燭 豎直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點燃,拿________(填“點燃”或“未點燃”)的蠟燭 豎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動,人眼一直在玻璃板_______(填“蠟燭”或“蠟燭”)這一側觀察,直至蠟燭與蠟燭 的像完全重合.為了便于觀察,實驗應選在______(填“較亮”或“較暗”)的環境中進行.未點燃蠟燭較暗(3)為了讓右座的同學也能夠看清蠟燭 的像,小明只將玻璃板向右平移,則蠟燭 的像的位置______(填“向右移動”“向左移動”或“不變”).(4)該實驗用到了等效替代法,是用_______等效替代了___________.(兩空均填“蠟燭”“蠟燭”“蠟燭的像”或“蠟燭 的像”)不變蠟燭蠟燭的像6.為了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同學們進行如圖所示的實驗.(1)除圖中所示器材外,本實驗還需用到的測量器材是________.量角器(2)將可沿折轉的白色硬紙板、放置在平面鏡上,白色硬紙板 、與平面鏡的位置關系是__________(填“一定垂直”“一定不垂直”或“可以垂直也可以不垂直”).一定垂直(3)某學習小組的同學探究“光的反射規律”時,得到下列四組數據:實驗次數 1 2 3 4入射角反射角①表格中的錯誤數據是第___次實驗.②在實驗中,將入射光線遠離法線時,看到反射光線 ______(填“靠近”或“遠離”)法線.③實驗中進行多次改變入射角的大小去測反射角大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遠離使實驗結論更具普遍性④同組的甲同學分析表格中數據得出的結論是:在光的反射中,入射角等于反射角.乙同學認為應該是:在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認為____(填“甲”或“乙”)同學的結論正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先有入射角,而后才有反射角7.小明做凸透鏡成像實驗時,將光具座上的蠟燭、凸透鏡、光屏如圖甲所示放置,光屏上呈現清晰的像.(1)屏上的像是倒立、______(填“放大”“等大”或“縮小”)的實像,根據這一原理人們制成了________.縮小照相機(2)保持蠟燭和光屏位置不變,移動透鏡至____ 刻度線處,光屏上能再次呈現清晰的像.若圖中固定蠟燭位置不變,將透鏡移到 刻度線處,要在光屏上再次看到清晰的像,應將光屏向____(填“左”或“右”)移動.42右【解析】由題圖甲可知此時的物距為,像距為 ,根據光在折射時光路可逆知當物距為,像距為 時,光屏上能再次呈現清晰的像,即把凸透鏡移至刻度線處;由于 ,,所以,當將透鏡移到 刻度線處,,此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故應將光屏向右移動.(3)如圖乙所示,小明把他自己的近視眼鏡放在燭焰和凸透鏡之間后,移動光屏成一清晰的像;然后移去近視眼鏡,光屏上的像變得模糊.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善于學習的小明總結了如下方案:【解析】近視眼鏡是凹透鏡,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使原來會聚成像的光線推遲會聚,像遠離凸透鏡,然后移去近視眼鏡,光屏上的像變得模糊,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①可以將蠟燭向左移動,像也會向左移動成像在光屏上.②換用焦距更大的凸透鏡,可認為物距減小,像距變大,相當于在更遠的光屏上成像.③換用焦距更大的凸透鏡,會聚能力越弱,凸透鏡的凸度越小,可對“水透鏡”抽水.①將蠟燭向____移.②換一個焦距更____的凸透鏡.左大③若將凸透鏡換成自制的“水凸透鏡”進行探究(向水透鏡里注水其焦距將變小,抽水則焦距變大),如圖丙,則可對“水透鏡”______(填“抽水”或“注水”).抽水(4)某次實驗如圖丁所示,小明發現當凸透鏡位于 處(圖中未畫出)位置不變,移動蠟燭,光屏先后在同側的、 兩處得到燭焰清晰的像,且處的像比處小,則點位置在的____(填“左”或“右”)側, 處所成的像______(填“可能”“一定”或“不可能”)是等大的.右可能【解析】由題意可知,光屏先后在同側的、 兩處得到燭焰清晰的像,且處的像比 處的大,根據物遠像近像變小可知,像在不斷地靠近凸透鏡,因此凸透鏡在 的右側,蠟燭在凸透鏡的右側,此時蠟燭在遠離凸透鏡, 處所成的像可能是等大的.類型4 測量物體的平均速度8.如圖所示,在測量小車運動平均速度的實驗中,讓小車從斜面的 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并開始計時,分別測出小車到達點和 點的時間,即可算出小車在各段的平均速度.(1)圖中段的距離_____ ,測得時間,則小車 段的平均速度_____ .40.025.0(2)如果小車過了點才停止計時,則測得的平均速度 會偏____.(3)___(填“ ”“ ”或“”) .小9.在一次綜合實踐活動中,小明要測量紙錐下落的速度.他用每隔相等時間拍照一次的相機(相機說明書上的相關描述如下:“每秒拍照1次,像成在同一底片上”),拍下如圖所示的照片,請回答:(1)紙錐運動的時間___(填“ ”“”或“ ”);(2)從到 紙錐下落的速度變化情況是______________,判斷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右側為紙錐從到過程放大圖,段紙錐運動的路程是_____ ,段紙錐下落的速度是_____ .先變大后不變在相等時間內紙錐通過的路程先變大后不變20.00.2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期末提分專項1 作圖題課件.pptx 期末提分專項2 實驗探究題課件.pptx 期末提分專項3 綜合計算題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