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八年級物理上冊蘇科版(2024)第五章 物體的運動習題課件(8份打包)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八年級物理上冊蘇科版(2024)第五章 物體的運動習題課件(8份打包)

資源簡介

(共27張PPT)
第五章 物體的運動
教材必備知識精練
學科關(guān)鍵能力構(gòu)建
快速核答案
教材必備知識精練
知識點1 參照物和機械運動
1.D 2.B 3.B
知識點2 運動與靜止
4.A 5.C 6.靜止,流水
知識點3 運動的相對性
7.C 8.船,榆堤 9.西,5
學科關(guān)鍵能力構(gòu)建
1.A 2.D 3.D 4.D 變式.B 5.(1)右 (2)左 (3)右
四、運動的相對性
教材必備知識精練
知識點1 參照物和機械運動
1.[2023宿遷泗陽期末]我們說某物體做了機械運動,是指該物體( )
D
A.正在運動
B.正在改變運動的快慢
C.處于靜止狀態(tài)
D.相對于另一個物體的位置發(fā)生變化
【解析】在物理學中,把一個物體相對于另一個物體位置改變叫作機械運動.
2.如圖所示,不屬于機械運動的是( )
B
A.蝸牛爬行
B.楓葉變紅
C.駿馬奔騰
D.枯葉飄落
【解析】楓葉變紅屬于生長過程,不屬于機械運動,故選B.
3.下列關(guān)于參照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
B
A.參照物一定是靜止不動的物體
B.參照物可以根據(jù)需要任意選擇,但不能選所研究物體本身
C.選擇不同的參照物來研究物體的運動,其運動狀態(tài)的描述一定是相同的
D.研究物體運動通常選地面為參照物,地球是不動的物體
【解析】既可以選擇運動的物體為參照物,也可以選擇靜止的物體為參照
物,但不能選所研究物體本身,具體選哪一個物體為參照物,是以研究問
題是否方便而定的.同一物體,由于選擇不同的參照物,其運動狀態(tài)的描述
往往是不同的,如坐在奔馳的汽車上的乘客,若以路邊的樹木為參照物,
他是運動的,若以司機為參照物,他是靜止的.為了研究方便,在物理學中
研究地面上物體的運動時,常選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體為參照物,但
由于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所以D項中“地球是不動的物體”是錯誤的.故選B.
知識點2 運動與靜止
4.[2024咸陽秦都區(qū)期末]大千世界,無奇不
有.某攝影師用相機記錄了一只黃鼠狼騎在
一只啄木鳥背上飛行的場景,如圖所示,認
為黃鼠狼靜止不動,所選的參照物是( )
A
A.啄木鳥 B.地面
C.攝影師 D.天空中的云朵
【解析】如果以啄木鳥為參照物,黃鼠狼的相對位置沒有發(fā)生改變,是靜
止的;以地面、攝影師、天空中的云朵為參照物,黃鼠狼的相對位置發(fā)生
改變,是運動的.
物體運動和靜止的判斷
如果一個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發(fā)生改變,則稱這個物體是運動的.
如果一個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沒有發(fā)生改變,則稱這個物體是靜止的.
5.新導(dǎo)向·古代文化[2024揚州梅嶺中學教育集團期末]《呂氏春秋·察今》
記錄了“刻舟求劍”的典故.學習物理知識后使我們懂得,要確定劍落水的
實際位置,應(yīng)選擇的參照物是( )
C
A.舟上的標記 B.舟 C.岸邊的樹 D.水流
【解析】刻舟求劍的故事中,劍落水后,它與岸邊的樹的相對位置沒有發(fā)生
改變,而舟和水流是運動的,則此時劍相對于舟、舟上的標記和水流的位置
都發(fā)生了變化,故要確定劍落水的實際位置,應(yīng)選擇的參照物是岸邊的樹.
6.詩句“枯藤老樹昏鴉”中,以“老樹”為參照物,“枯藤”是______的,詩句
“小橋流水人家”中,以“小橋”為參照物,______是運動的.
靜止
流水
【解析】要判斷一個物體是否運動,需要選擇一個參照物,如果一個物體
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改變,我們就說這個物體是運動的,否則說它是靜止
的.以“老樹”為參照物,“老樹”與“枯藤”的相對位置沒有發(fā)生改變,“枯藤”
是靜止的;以“小橋”為參照物,“小橋”與“流水”的相對位置發(fā)生改變,
“流水”是運動的.
知識點3 運動的相對性
7.教材P142生活物理社會改編飛機研制中,需將飛機模型固定在“風洞”中,
讓風迎面吹來,模擬飛機在空中的飛行情況.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C
A.風相對于風洞是靜止的 B.風相對于飛機模型是靜止的
C.飛機模型相對于風是運動的 D.飛機模型相對于風洞是運動的
8.宋代詩人陳與義乘船出游時曾寫下一首詩:“飛花兩岸照船紅,百里榆
堤半日風.臥看滿天云不動,不知云與我俱東.”其中“云不動”“云與我俱東”
分別是以____、______為參照物.(均填“榆堤”或“船”)

榆堤
【解析】以船為參照物,船與云相對靜止.以榆堤為參照物,云與詩人的
位置均發(fā)生了變化,是運動的.
9.易錯[2023鹽城開學]小明同學放學回家,正碰上刮風下雨,他以
的速度由西向東快跑,此時他發(fā)現(xiàn)了奇怪的現(xiàn)象,雨滴呈豎直下
落狀態(tài),則這時刮的是____風,風速是___ .
西
5
【解析】看到雨滴呈豎直下落狀態(tài),說明他和風相對靜止,方向相同,速
度大小相等,小明由西向東跑,說明風也是由西向東的,所以這時刮的是
西風,速度等于風速,風速為 .
四、運動的相對性
學科關(guān)鍵能力構(gòu)建
1.跨學科實踐下列語句中加點部分描繪的運動情景,選取山為參照物的是
( )
A
A.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B.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
C.滿眼風波多閃爍,看山恰似走來迎
D.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解析】由題意可知,A中舟的運動是相對于山的,故A正確;“巍巍青山
兩岸走”是以竹排為參照物的,故B錯誤;“看山恰似走來迎”選擇的參照物
是自己,故C錯誤;“兩岸青山相對出”是相對于船來說的,故D錯誤.
2.新導(dǎo)向·科技成就[2023無錫中考]如圖所示,天舟六號貨運飛船距離天和核
心艙,正以相對核心艙 的速度向核心艙勻速直線運行.下列說法
中正確的是( )
D
A. 后天舟六號到達天和核心艙
B.以天和核心艙為參照物,天舟六號是
靜止的
C.以天舟六號為參照物,天和核心艙是
靜止的
D.以天舟六號為參照物,天和核心艙是運動的
【解析】天舟六號到達天和核心艙的時間 ,A錯誤;
由于天舟六號相對于天和核心艙以 的速度在靠近,所以以天舟六
號為參照物,天和核心艙是運動的,以天和核心艙為參照物,天舟六號是
運動的,D正確,B、C錯誤.
3.甲、乙兩物體同時同地向東做勻速直線運動,
它們的 圖像如圖所示.由圖像可知( )
D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時,甲在乙前面 處
C.以甲為參照物,乙向東運動
D.以乙為參照物,甲向東運動
【解析】由題圖可知,在相同時間內(nèi),甲通過的路程長,所以甲的速度大
于乙的速度,A錯誤時,甲通過的路程是 ,乙通過的路程是
,所以甲在乙前面 處,B錯誤.因為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所以
以甲為參照物,乙向西運動,以乙為參照物,甲向東運動,C錯誤,D正確.
4.[2024海安改編]觀察圖中的煙和小旗,關(guān)于甲、乙兩車相對于房子的運
動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D
A.甲、乙兩車一定向左運動
B.甲、乙兩車一定向右運動
C.甲車可能運動,乙車向右運動
D.甲車可能靜止,乙車向左運動
【解析】房子的煙向左飄,則風是向左吹的,所以甲車的運動狀態(tài)有三種
可能:①向右運動;②靜止;③向左運動,且速度小于風速.因為乙車小
旗向右飄,所以乙車向左運動,且速度大于風速.故選D.
變式 、、三人各乘一部電梯,看見樓房在上升,看見上升,
看見 靜止不動,則他們相對于地面( )
B
A.上升 B.下降,且比 下降得快
C.下降,且比下降得慢 D.下降,且比 下降得快
【解析】A看見樓房在上升,說明A乘坐的電梯相對于地面在下降.A看見
C靜止不動,說明A與C之間的位置保持不變,即A乘坐的電梯與C乘坐的
電梯以相同的速度下降.B看到A上升,則B乘坐的電梯下降,且比A下降得
快.綜上分析,只有選項B符合題意.
5.[2024西安渭北中學期中改編]小明在樓上拍遠處街景的照片,同一街景
他先后連續(xù)拍了兩張,如圖.則由照片可知:(均填“左”或“右”)
(1)以大卡車為參照物,路燈向____運動;

【解析】當選取大卡車為參照物時,路燈的位置偏右了,所以以大卡車為
參照物,路燈向右運動.
(2)以自行車為參照物,路燈向____運動;

【解析】當選取自行車為參照物時,路燈逐漸靠近自行車,而自行車的行
駛方向是向右,所以以自行車為參照物,路燈向左運動.
(3)以小轎車為參照物,大卡車向____運動.

【解析】當選取小轎車為參照物時,大卡車的位置偏右了,所以以小轎車
為參照物,大卡車向右運動.(共34張PPT)
第五章 物體的運動
三、直線運動
課時1 勻速直線運動
教材必備知識精練
知識點1 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
1.教材P135學生實驗改編在“研究氣
泡的運動規(guī)律”實驗中,小明和小紅
所在的小組取長為 的玻璃管,注
水近滿,上端留一小段空氣柱,再用
橡皮塞塞住管口.
(1)他們在玻璃管上選取 長度進行均勻分段并做好標記,在實驗
過程中需要的測量工具是________和機械秒表,他們的計劃應(yīng)是通過
________________(填“相同時間比路程”或“相同路程比時間”)的方法研
究氣泡運動過程中速度是否發(fā)生變化.
刻度尺
相同路程比時間
(2)他們標注的零刻度線與底端有一定距離,這樣做的好處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一點即可).
氣泡運動趨于穩(wěn)定(或方便計時)
(3)他們采用如圖甲所示的方式放置玻璃管,觀察并記錄氣泡從 點開
始運動到各標記處的時間,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
從點開始的路程 0 20 40 60 80
從點開始計時的時間 0 5.1 10.1 15.0 20.0
①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請你在圖乙所示的坐標系中畫出氣泡運動的 圖像.
如圖所示.
②根據(jù)圖像可歸納出:氣泡運動的路程與時間 近似成____比,氣泡的運
動可看作__________運動.

勻速直線
(4)實驗中氣泡上升的快慢可能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 請?zhí)岢瞿愕囊粋€猜想:氣
泡上升的快慢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關(guān).
氣泡的大小(或玻璃管的傾斜程度,答案合理即可)
知識點2 勻速直線運動
2.模型建構(gòu)“頻閃攝影”是研究物體運動時常用的一種實驗方法.如圖是小明
利用頻閃照相機拍攝的四個物體運動時的頻閃照片(黑點表示物體的像),
其中可能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是( )
C
A. B. C. D.
【解析】勻速直線運動是沿著直線且速度不變的運動(勻速直線模型),
由此可判斷,在相同的時間間隔內(nèi),物體運動的路程應(yīng)該是相等的,故選C.
3.下列物體的運動可近似看作勻速直線運動的是( )
C
A.正在進站的火車 B.離開腳后在草地上滾動的足球
C.站在商場自動扶梯上的顧客 D.繞地球勻速轉(zhuǎn)動的“北斗”衛(wèi)星
【解析】正在進站的火車,運動得越來越慢,故A錯誤;離開腳后在草地
上滾動的足球,滾動得越來越慢,故B錯誤;站在商場自動扶梯上的顧客
可近似看作勻速直線運動,故C正確;繞地球勻速轉(zhuǎn)動的“北斗”衛(wèi)星,做
的不是直線運動,故D錯誤.
4.[2024珠海十中期中]關(guān)于勻速直線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A.與和 無關(guān),是一個定值
B.由可知,與成正比,與 成反比
C.在彎道上緩慢行駛著的汽車,在做勻速直線運動
D.某汽車每小時通過的路程都是 ,則一定做勻速直線運動
【解析】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速度是確定的,與路程、時間 的大小
無關(guān),故A正確,B錯誤;在彎道上緩慢行駛著的汽車,不做勻速直線運
動,故C錯誤;汽車每小時通過的路程是 ,由于不知每一時刻的瞬
時速度,故無法判斷汽車是不是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它可能做勻速直線
運動,也可能做變速直線運動,故D錯誤.
5.新情境[2024宿遷宿豫區(qū)期末]隨著科技的發(fā)展,許多汽車都配備有定速
巡航系統(tǒng),即司機可以不用踩油門踏板就自動地保持車輛以固定的速度直
線行駛.減輕了疲勞,節(jié)省了燃料.圖中描述這種運動形式的是( )
C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①中汽車處于靜止狀態(tài);②中汽車通過的路程與所用時間成正比,
做勻速直線運動;③中汽車速度保持不變,做勻速直線運動;④中汽車加
速行駛.汽車在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是②③,故選C.
6.[2023鹽城建湖期末]甲、乙兩同學在同一直道上,從同一出發(fā)點向相同
方向跑步鍛煉,他們運動的路程和時間圖像如圖所示.他們跑步時,速度
較快的是____同學,相遇時距離出發(fā)點_____ .

200
【解析】由題圖知,甲、乙在距離出發(fā)點處相遇,甲在 內(nèi)運動
,而乙在內(nèi)運動了 ,通過的路程相同,乙
用的時間少,由 可知,乙的速度較快.
三、直線運動
課時2 變速直線運動與平均速度
教材必備知識精練
知識點1 變速直線運動與平均速度
1.關(guān)于平均速度的概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B
A.平均速度是用來精確描述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B.說一物體的平均速度必須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
C.平均速度就是各段路程中平均速度的算術(shù)平均值
D.平均速度可以精確地反映物體在某一時刻運動的快慢
【解析】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反映物體在某段路程中的運動快慢,不能精確
反映物體在某一時刻的運動快慢,故A、D錯誤;在說一物體的平均速度
時,必須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故B正確;平均
速度在數(shù)值上等于總路程與總時間的比值,并不是各段路程中平均速度的
算術(shù)平均值,故C錯誤.故選B.
2.甲、乙兩物體零時刻開始從同一地點向同一方向做
直線運動,它們通過的路程隨時間的變化關(guān)系如圖
所示,則 時間內(nèi)( )
D
A.甲運動的路程比乙的大
B.甲的速度始終比乙的大
C.甲、乙做加速運動
D.甲做勻速運動,乙做變速運動
【解析】由題圖可知,甲、乙兩物體在 時間內(nèi)運動的路程相等,故
A錯誤;甲物體的 圖像是一條傾斜的直線,表示甲物體做勻速直線運
動,由乙物體的 圖像可知,乙物體做變速運動,剛開始甲物體的運
動速度大于乙物體的運動速度,乙物體在運動過程中速度不斷增大,后來
乙物體的速度大于甲物體的速度,故B、C錯誤,D正確.
3.[2024揚州邗江區(qū)期末]如圖是一個足球離開腳在客廳磚面水平向前滾動
的每隔 拍攝一次的頻閃照片的俯視圖,已知鋪客廳的正方形瓷磚邊長
為,、 兩點為足球滾動過程中經(jīng)過的兩個點,由圖可以判斷出:
足球的運動軌跡是________(填“從到”或“從到 ”),圖中整個運動
過程所用的時間為____,全程的平均速度為___ .
從到
0.6
4
【解析】因為足球越滾越慢,所以在相同時間內(nèi)足球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小,
故足球向左運動,即足球的運動軌跡是從到 ;因為正方形瓷磚的邊長
為,因此、兩點間的距離 ,整個運動
過程的時間 ,所以整個運動過程的平均速度
.
4.一名同學騎自行車從家路過書店到學校上學,家到書店的路程為
,書店到學校的路程為;他從家出發(fā)到書店用時 ,
在書店等同學用了,然后二人一起又經(jīng)過了 到達學校.求:
(1)該同學騎車從家到書店這段路程內(nèi)的平均速度.
解:該同學騎車從家到書店所用的時間 ,其平均速度
.
(2)該同學從家到學校的平均速度.
解:該同學從家到學校的路程

所用的時間 ,
平均速度 .
知識點2 測量平均速度
5.某課外興趣小組的同學們?yōu)榱搜芯?br/>蝸牛的運動情況,將蝸牛放在刻度尺
上讓其沿刻度尺爬行,并每隔 拍
同學們依據(jù)此照片將獲得的數(shù)據(jù)填入下表中:
序號 1 2 3 4 5 6
時間 0 10 20 30 40 50
路程 0 12.0 22.2 48.7 61.2
攝記錄一下蝸牛的位置,拼成如圖所示的照片.
(1)請你根據(jù)照片中的情景,把表格中的內(nèi)容補充完整;
( 均可)
(2)根據(jù)上表的數(shù)據(jù),可得出蝸牛做______(填“勻速”或“變速”)運
動,內(nèi)蝸牛的平均速度是______ .
變速
1.224
【解析】由表格中數(shù)據(jù)可知,蝸牛做的是變速運動,,
,由平均速度計算公式得 .
三、直線運動
課時2 變速直線運動與平均速度
學科關(guān)鍵能力構(gòu)建
1.[2024無錫錫山區(qū)期末]如圖所示,
記錄了甲、乙兩輛汽車在平直公路上
行駛時,在某段時間內(nèi)的運動過程.
C
A.前 內(nèi)甲車運動的路程大于乙車運動的路程
B.乙車到達 處所用時間大于甲車到達此處所用的時間
C.乙車在做勻速直線運動
D.甲、乙兩車在 內(nèi)的平均速度相同
關(guān)于甲、乙兩車的運動情況,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解析】由題圖知,前內(nèi)甲車和乙車運動的路程分別為 、
,甲車運動的路程大,故A正確;甲車到達處所用的時間為 ,
乙車到達處所用的時間大于 ,乙車所用時間長,故B正確;在相同
的時間內(nèi),乙車通過的路程在變大,說明乙車不是在做勻速直線運動,故
C錯誤;甲、乙兩車在內(nèi)通過的路程均為 ,故甲、乙兩車的
平均速度相同,故D正確.
2.[2024聊城實驗中學模擬]小紅參加了學校組織的遠足活動,全程 ,
她行走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行走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則她通過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B
A. B. C. D.
【解析】她行走前一半路程的時間 ,行走后一半
路程的時間 ,她通過全程的平均速度
,故B正確.
變式 [2023西安西工大附中期末改編]物體沿直線運動,前一半時間的平
均速度為,后一半時間的平均速度為 ,物體運動全程的平均
速度為( )
C
A. B. C. D.
【解析】平均速度等于總路程與總時間的比值,前一半時間通過的路程為
,后一半時間通過的路程為 ,物體運動全程的平均速
度 .
3.[2024西安長安區(qū)期末]我們常用“頻閃照片”來研究物體的
運動.如圖記錄了甲、乙兩球分別從處豎直下落,到 處的
過程中每隔所處的位置.若、兩處的距離為 ,則
甲球的平均速度為 ____ ,乙球做______________,且
甲、乙兩球在此過程中的平均速度之比為 _____.
0.2
勻速直線運動
【解析】、兩處的距離為 ,則甲球的平均速度
;乙球從 處豎直下落,且乙球在相同時間內(nèi)
運動相同的路程,故乙球做勻速直線運動;設(shè)每隔時間 拍攝一次照片,
則所用的時間之比,兩球運動的路程相同,根據(jù) 可知,甲、
乙兩球在此過程中的平均速度之比等于時間之比的倒數(shù),即 .
4.[2024無錫僑誼教育集團期末改編]軟件上的“配速”指的是跑每千米所需
要的時間,若跑步者跑步的速度是,則他跑步的配速是_____ .如圖
是某跑步者用隨身攜帶的手機 軟件記錄的“配速”隨時間變化的圖像,
則在、和 三個時刻中,運動得最快的時刻是___.
720
【解析】配速是指跑每千米所用的時間,若他跑步的速度是 ,則配
速 ;配速是指跑每千米所需要的時間,此
數(shù)值越小(大),表示運動相同路程所用的時間越少(多),根據(jù)
知,運動越快(慢),由題圖知, 時刻的配速值最小,其運動速度最快.
5.[2023南京鼓樓區(qū)期末改編]下表是某次列車運行時刻表的一部分.
上海 蘇州 常州
到站時間 09:51 10:32
發(fā)車時間 09:15 09:53 10:34
里程/ 0 84
(1)列車由上海駛往蘇州的平均速度為多少?
解:列車由上海到蘇州所用的時間 ,
平均速度 .
(2)若該列車從蘇州到常州的平均速度為 ,則蘇州到常州的里
程為多少?
解:列車從蘇州到常州所用的時間 ,蘇州到常州的
里程 .
(3)該列車車長為,以的速度勻速通過一個長為 的
隧道,則列車全部通過該隧道需要多長時間?
解:由題意知,列車全部通過該隧道所行駛的路程

,根據(jù) 得,列車全部通過
該隧道需要的時間 .(共39張PPT)
第五章 物體的運動
一、長度與時間的測量
教材必備知識精練
知識點1 長度的單位
1.在下列橫線上填上恰當?shù)膯挝换驍?shù)字:
(1)課桌的高度大約是80____.
(2)一張紙的厚度約為70_____,合_________ .
(3)一位同學的身高17.5_____.
(4)珠穆朗瑪峰的高度8.848_____.
(5) 所檢測的是懸浮于空氣中的直徑小于或等于2.5_____的顆粒,
合__________ .
2.新導(dǎo)向·古代文化四川廣漢的三星堆文化遺址中,出土
過一大批造型奇特的青銅面具,如圖所示的巨型青銅面
具,乍一看猶如外星人,實際上卻是無價之寶.下列對巨型
青銅面具的高度估測最接近實際的是( )
D
A. B. C. D.
【解析】本題的考點是長度的估測.一般成年人的身高約為 ,由題
圖可知,巨型青銅面具的高度約為人身高的一半,大約為 ,
故D符合實際.
解決長度估測的方法
(1)將不熟悉的長度轉(zhuǎn)換為身邊的熟悉的長度.如,記住一些身體中的長
度以及身邊物體的長度.
(2)將不熟悉的單位轉(zhuǎn)化為熟悉的單位.
3.新導(dǎo)向·科技成就[2024保定滿城區(qū)期末]華為利用特殊技術(shù)做出了 芯
片,則意味著要在每1平方毫米里,塞下近1億個晶體管.下列關(guān)于 的
單位換算,正確的是( )
B
A. B.
C. D.
無論什么物理量的單位的換算,前面的數(shù)都表示倍數(shù),不進行換算,
只是把后面的單位進行換算.
知識點2 長度的測量
知識建構(gòu)
測量類必做實驗曉豫想要測量他手中的橡皮擦(如圖所示)的長度,請你
參與任務(wù)并回答下列 題.
任務(wù)一:刻度尺的選擇
4.為了測量曉豫手中的橡皮擦的長度,下列刻度尺最合適的是___.
C
A.量程,分度值
B.量程,分度值
C.量程,分度值
在選擇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時,要選擇“合適”的,而不是量程越大
越好或者分度值越小越好.
任務(wù)二:刻度尺的使用
5.下列各圖是用刻度尺測量橡皮擦長度的示意圖,使用方法正確的是
( )
C
A. B.
C. D.
(1)在放置刻度尺時,有刻度的一邊要緊靠被測物體.
(2)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
任務(wù)三:刻度尺的讀數(shù)
6.[易錯]曉豫除了用上述刻度尺 測量手中
的橡皮擦的長度外,還用另外一把刻度尺
測量,如圖所示.
(1)讀數(shù)時,應(yīng)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記錄時,要寫出數(shù)字和單位.
(1)用刻度尺測出橡皮擦的長度為_____ .
(2)刻度尺的量程是______,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 .
(3)用刻度尺測出橡皮擦的長度為____.用刻度尺___(填“”或“ ”)
測出的結(jié)果更精確.
2.50
1
2.5
7.曉豫發(fā)現(xiàn)他同桌有一把厚刻度尺,他們分別利用厚刻度尺測量一長方體
的長,測量方法如圖所示,其中正確的操作是____,不正確操作的錯誤原
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刻度線沒緊貼被測物體
8.曉豫對此次測量活動總結(jié)如下,下列要求不正確的是( )
C
A.測量時,刻度尺不能歪斜
B.記錄測量結(jié)果時,必須在數(shù)字后面注明單位
C.測量時必須從刻度尺的零刻度線量起
D.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
【解析】由刻度尺的正確使用方法可知,A、B、D正確;用刻度尺測量
物體的長度時,不是必須從刻度尺的零刻度線量起,也可從任一整刻度線
測起,C錯誤.
知識點3 誤差
9.[2024宿遷宿城區(qū)期末]用刻度尺測量物理課本的長度,以下哪個選項是
產(chǎn)生誤差的原因 ( )
D
A.刻度尺沒有跟課本的長邊平行
B.刻度尺沒有緊貼課本
C.觀察刻度尺時,視線沒有跟刻度尺的尺面垂直
D.讀數(shù)時,分度值的下一位數(shù)值估計不準確
【解析】本題的考點是誤差與錯誤的區(qū)分.刻度尺沒有跟課本的長邊平行、
刻度尺沒有緊貼課本、觀察刻度尺時視線沒有跟刻度尺的尺面垂直,這些
都是錯誤,不是誤差.讀數(shù)時,分度值的下一位數(shù)值估讀不準確,這是誤差.
誤差與錯誤的區(qū)別
誤差 錯誤
產(chǎn)生原因 (1)與測量人的估讀有關(guān); (2)與測量工具的精確程度有 關(guān); (3)受環(huán)境等因素的影響 (1)不遵循測量和儀器使用
規(guī)則;
(2)讀數(shù)、記錄結(jié)果時粗心
能否消除 或避免 不能消除或避免,只能減小 可避免
10.易錯關(guān)于錯誤和誤差,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D
A.錯誤是不可避免的
B.采用精密儀器,改進實驗方法,可以消除誤差
C.誤差是由不規(guī)范的操作造成的
D.通過多次測量取平均值可以減小誤差
【解析】
錯誤是操作不規(guī)范引起的,是可以避免的
采用精密儀器,改進實驗方法,可以減小誤差
誤差就是在正確測量的情況下,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存在的差異
通過多次測量取平均值可以減小誤差
11.[2024保定順平期中]小明利用分度值為 的刻度尺測量一個物體的
長度,三次測量的數(shù)據(jù)分別為、、 ,則測量結(jié)果
應(yīng)記為( )
A
A. B. C. D.
【解析】多次測量取平均值可以減小誤差.題目表明物體的長度測量了三
次,應(yīng)計算出平均值作為物體的長度.求得的平均數(shù)若是除不盡的,應(yīng)計
算到比測量值的位數(shù)多一位,然后四舍五入,保留與測量值相同的位數(shù),
故物體的長度

知識點4 時間的單位及測量
12.如圖所示是兩種常見的計時工具,其中甲表叫__________,它的大表
盤分度值是______.若要在體育課上測量 跑的時間,應(yīng)用____
(填“甲”或“乙”)表更加方便測量;若要測量一場電影的放映時間,應(yīng)用
____(填“甲”或“乙”)表.
機械秒表




13.測量類必做實驗圖中機械秒表和電子
秒表的示數(shù)分別為____和_______ .
32
223.32
【解析】對于機械秒表,在小表盤上, 中間有兩個小格,所以一個
小格代表 ,指針在“0.5”和“1”之間,所以小表盤的示數(shù)為
.在大表盤上,指針在處,所以大表盤的示數(shù)為 ,即機
械秒表的示數(shù)為 .對于電子秒表,示數(shù)為3分43秒32,即
.
14.小剛從廣州到深圳,乘坐上午9時30分的汽車從廣州準時出發(fā),到深圳
時是上午11時42分,那么他所用的時間是________________ .
2.2
132
7 920
【解析】汽車行駛的時間是,,則 ,
所以.因為,所以 .因
為,所以 .
15.教材P129T4改編 新導(dǎo)向·古代文化中醫(yī)診病通過“望、聞、問、切”四
個途徑,其中“切”就是用手指把脈,根據(jù)脈象診斷疾病,這是中國古代傳
統(tǒng)醫(yī)學家獨創(chuàng)的診法.如圖所示,每次把脈的時間,古人強調(diào)不應(yīng)少于脈
跳五十次,據(jù)此可知中醫(yī)把脈一次至少約多長時間( )
C
A. B. C. D.
一、長度與時間的測量
學科關(guān)鍵能力構(gòu)建
1.[2024無錫江南中學期末]如圖是某襯衫吊牌的部分信息,“ ”表
示適穿人群的特征參數(shù)及體型,“170”表示身高 ,則“92”表示( )
產(chǎn)品名稱:襯衫
規(guī)格:
顏色:藍色
號型:
B
A.肩膀?qū)?B.胸圍
C.臂長 D.上半身高
【解析】根據(jù)生活常識,肩膀?qū)挕⒈坶L、長半身高均小于 ,而人體的
胸圍在左右,所以“92”表示胸圍為 ,故B正確.
2.[2024哈爾濱六十九中月考]為了檢驗人躺著和站立時身體長度是否有差
異,下列刻度尺最合適的是( )
A
A.量程,分度值 B.量程,分度值
C.量程,分度值 D.量程,分度值
【解析】C、D項刻度尺的量程太小,不符合題意;躺著和站立時的身體
長度相差不大,應(yīng)選用分度值是 的刻度尺,即A符合題意.
3.在運動會跳遠比賽中,用皮卷尺測量比賽成績,如果在測量時將皮卷尺
拉得太緊,則測量值會( )
B
A.比真實值偏大 B.比真實值偏小 C.和真實值一樣 D.無法判斷
【解析】將皮卷尺拉得太緊,皮卷尺刻度線間的距離將變大,則測量值會
比真實值偏小.
4.新情境[2024威海經(jīng)開區(qū)期末]小明同學用飲料瓶和自制刻度尺做了一個
簡易量雨器(如圖所示) .他測得某暴雨日一小時的降雨量為 .下
列說法正確的是( )
C
A.該結(jié)果不存在誤差
B.結(jié)果中的“9”是準確值
C.該結(jié)果是用分度值為 的刻度尺測量的
D.使用刻度尺進行測量時,必須從零刻度線開始測量
5.[2024鄭州中牟期中]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下列對時間長短
的描述正確的是( )
B
A.同學們用較快的速度讀書, 時間能讀50個字左右
B.健康人的脈搏, 時間跳動70次左右
C.人們呼、吸氣1次所用的時間通常是
D.有人說 就是一眨眼的時間
【解析】同學們用較快的速度讀書, 時間能讀5個字左右,故A錯誤;
健康人的脈搏, 時間跳動70次左右,故B正確;人們呼、吸氣1次所
用的時間通常是,故C錯誤;人眨一次眼的時間約為 ,故D錯誤.
6.如圖所示,木塊的長度為_____;機械秒表的讀數(shù)是_____ .
3.00
70.8
7.[原創(chuàng)]甲、乙、丙、丁、戊五位同學測一物理課本的寬度,測得的結(jié)
果分別是、、、、 .
(1)題中測量結(jié)果明顯錯誤的是____同學,這個是______(填“可以”或
“不可以”)避免的.
(2)進行正確操作時,測量結(jié)果都有一定的差異,是因為測量時存在
______,這個是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消除的.
(3)若其他四位同學在測量時都沒有出現(xiàn)錯誤,則結(jié)果不同的原因是刻
度尺的________不同.

可以
誤差
不可以
分度值
(4)如果上述四位同學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都是 ,則____同學的測
量結(jié)果是錯誤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測得的課本的寬度應(yīng)該是______ .

沒有估讀值(或沒有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18.51
【解析】若用分度值為 的刻度尺,則只有甲、乙、戊三位同學的測
量結(jié)果是正確的,則課本的寬度 .(共14張PPT)
第五章 物體的運動
專項 測量長度的特殊方法
階段強化專項訓(xùn)練
類型1 輔助法
1.[2024揚州梅嶺中學模擬]如圖所示的測量硬幣直徑的做法中,正確的是
( )
C
A. B. C. D.
【解析】A選項,測量的長度不是硬幣的直徑,錯誤;B選項,硬幣左端
未與刻度尺的零刻度線對齊,錯誤;D選項,硬幣下端未與刻度尺的零刻
度線對齊,錯誤.故選C.
類型2 累積法
2.教材P129T1改編“一張紙折疊103次后,厚度將超過可觀測宇宙的直徑”
這一視頻標題引發(fā)了小蘭的思考.為測量某參考書中一張紙的厚度,下列
方法正確的是( )
D
A.用刻度尺仔細測量紙張的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測量出1張紙的厚度,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測出5張紙的厚度,再除以5
D.用刻度尺測出厚度的紙張,數(shù)出張數(shù),用除以張數(shù)
【解析】被測物體的長度小于或接近刻度尺的分度值,需要用累積法,可
以用刻度尺測出厚度的紙張,數(shù)出張數(shù),用除以張數(shù) 得
到一張紙的厚度,故D符合題意.
3.某同學測量細鋼絲的直徑時,第一次將細鋼絲在鉛筆上緊密排繞41圈后
用刻度尺測量,測得鋼絲圈的長度是_____________ ,細鋼絲的直徑是
____ .若由于疏忽,在數(shù)鋼絲圈數(shù)時少數(shù)了一圈,則所得結(jié)果將______
(填“偏大”或“偏小”);若在繞圈時鋼絲之間有空隙,則所得結(jié)果將
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若第二次測量時排繞了5圈,兩次測量相比,
第____次測量的誤差較小.
1.2
偏大
偏大

【解析】由題圖可知,鋼絲圈的長度, ,故細鋼絲的
直徑 .若少數(shù)一圈,測量的長度不變,則計
算時分母變小,所得結(jié)果將偏大;若鋼絲之間有空隙,則測量得到的鋼絲
圈長度將變大,所得結(jié)果也將偏大.
類型3 化曲為直法
4.要測量如圖所示的曲線 的長度,你認為可取的方法是( )
B
A.用平直的刻度尺在曲線上從起點到終點慢慢移動,直接
讀出數(shù)值
B.用一條細絲線與曲線完全重合,在細絲線上標出曲線的
起點和終點,把細絲線拉直后用刻度尺測出這兩點間的距
離,即曲線的長度
C.用橡皮筋代替細絲線,測量過程同B選項
D.用三角板量出、 間的距離
【解析】用一條細絲線與曲線完全重合,在細絲線上標出曲線的起點和終
點,把細絲線拉直后用刻度尺測出這兩點間的距離,即曲線的長度.這里
采用替代法,即用細絲線代替了曲線,便于測量,故B正確.
5.跨學科實踐[2024晉中平遙期中]平遙古城是我國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古
代縣城.請你根據(jù)如圖所示地圖,估測平遙古城城墻的周長 .
(1)操作器材:一根足夠長的無彈性細棉線、______
___(填寫一種測量器材);
刻度尺
(2)測量步驟:用細棉線沿著地圖中城墻邊緣繞一圈,
標出起點和終點位置,然后將細棉線拉直,用刻度尺
測量此細棉線起點和終點之間的長度 (測量的物理量
用符號表示);
(3)測量結(jié)果: ____(用測量物理量及已知條件寫出表達式).
【解析】地圖比例尺是,則,所以測量結(jié)果是 .
類型4 滾輪法
6.某同學用自行車來粗測操場環(huán)形跑道的長,當他推著自行車沿直線行進
時,自行車的前輪恰好轉(zhuǎn)過了 轉(zhuǎn),當他推自行車繞環(huán)形跑道一圈時,
自行車的前輪轉(zhuǎn)過了轉(zhuǎn),則該環(huán)形跑道的長為_______ .
【解析】自行車沿直線行進時,自行車的前輪恰好轉(zhuǎn)過了 轉(zhuǎn),則自
行車輪轉(zhuǎn)一轉(zhuǎn)通過的長度為 ;自行車繞環(huán)形跑道一圈時,自行車的前
輪轉(zhuǎn)過了轉(zhuǎn),則該環(huán)形跑道的長度 .
測量長度的特殊方法
(1)累積法: 把數(shù)個相同的微小量放在一起測量,再將測量結(jié)果除
以被測量的個數(shù)就得到一個微小量的數(shù)據(jù).如測量一張紙的厚度、細銅絲
的直徑、硬幣的厚度等.
(2)平移法:當一些物體的長度
(如球的直徑、圓錐的高等)隱藏在物體
內(nèi)部時,把它等值平移到物體外部,再用
刻度尺測量.如圖甲、乙所示,分別是利用
平移法測量硬幣直徑和圓錐高度的示意圖,其中硬幣的直徑為
.
(3)化曲為直法: 測量曲線的長度時,可以用一段不可伸長的細線
與曲線重合,作好兩端的記號,然后輕輕地把細線拉直,用刻度尺量出兩
記號間的長度,也就是曲線的長度.
(4)滾輪法: 用已知周長的滾輪沿著花壇滾動,用滾輪的周長乘以滾
動的圈數(shù)就可得出花壇的周長.利用此方法還可測量操場跑道、某段道路
的長度等.
(5)化整為零法:若被測量物體的長度遠遠超過了刻度尺的最大測
量值(如測一卷鐵絲的長度),或不便于用刻度尺直接測量,可先選取物
體的一小部分用刻度尺測量其長度,然后設(shè)法(如稱重)測出整個物體與
這一小部分的倍數(shù)關(guān)系,最后根據(jù)這一倍數(shù)關(guān)系求出整個物體的長度.(共24張PPT)
第五章 物體的運動
二、速度
教材必備知識精練
知識點1 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
1.教材P131圖5-18改編百米賽跑中,觀眾是往往是看到如圖甲這種情況,
得出誰跑得快,而終點裁判員卻是以圖乙的方法比較運動員運動的快慢.
甲圖表明______相同時,________的運動得快;
乙圖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學上采取______(填“甲圖”或“乙圖”)的方法來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
時間
路程長
路程相同時,時間短的運動得快
甲圖
知識點2 速度及其測量
2.下列關(guān)于速度的說法,正確的是( )
D
A.運動時間短的物體速度一定大
B.速度越大的物體通過的路程一定越長
C.速度越小所用的時間就越短
D.以上說法都不正確
【解析】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需要看兩個量:路程和時間.根據(jù)單獨一個
量,無法確定運動快慢.
3.[2023深圳龍崗區(qū)天成學校月考]在物理學中我們是以 “單位時間內(nèi)物體
通過路程的多少”來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下面的成語中與物理學中描述物
體運動快慢的方法最相近的是( )
C
A.離弦之箭 B.風馳電掣 C.一日千里 D.姍姍來遲
【解析】四個成語中,與物理學中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最相近的是
“一日千里”,即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路程的多少,故選C.
4.下列對速度的估測,最接近實際的是( )
C
A.人步行的速度為
B.學校區(qū)域?qū)ζ嚨南匏偌s為
C.復(fù)興號高鐵列車運行速度可達
D.短跑運動員跑步時速度可達
【解析】人步行的速度約為 ,A不符合實際;學校區(qū)域?qū)ζ嚨南匏?br/>為,B不符合實際;復(fù)興號高鐵列車運行速度可達 ,C符合
實際; ,短跑運動員跑步時的速度達不到該值,D不符
合實際.
5.測量類必做實驗小明所在的物理實驗小組在課堂上順利完成了“測量紙
錐下落的速度”實驗.
(1)為方便實驗,紙錐下落________(填“快些好”或“慢些好”),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紙錐從的高度下落到地面需要的時間為 ,則紙錐下落的速
度為_____ .
慢些好
紙錐下落慢些,便于測量紙錐下落的時間
紙錐下落的高度
紙錐下落的時間
0.25
【解析】紙錐下落的速度 .
知識點3 速度的計算
6.下列運動中,速度最大的是( )
B
A.航模飛行器以 的速度飛行
B.汽車以 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駛
C.百米賽跑中運動員用 跑完全程
D.物體從高處豎直落到地面用了
【解析】A選項中, ;B選項中,
;C選項中, ;D選
項中, .故選B.
7.甲、乙兩輛汽車,它們行駛的速度之比為 ,在相同時間內(nèi)它們通過
的路程之比為_____,如果通過的路程之比為 ,那么,所用的時間之比
為_____.
【解析】在相同時間內(nèi)它們通過的路程之比 ;如果通
過的路程之比為 ,那么,所用的時間之比
.
8.教材P132例題改編[2024珠海期中]“十一”假期,小明一家駕車去珠海旅
游.一路上,他利用所學物理知識解決了不少實際問題.
(1)在行駛的過程中,善于觀察的小明看到汽車上顯示速度的表盤示數(shù)
如圖甲所示,則汽車此時行駛的速度為__________.
(2)小明看到路邊指示牌標有圖乙中的數(shù)據(jù),在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前提下,
試計算從標志牌到珠海最快要用多久?
解:由題圖乙可知,該路段汽車最大行駛速度 ,從標志牌
到珠海最快需要的時間 .
專項 運動圖像的分析與計算
階段強化專項訓(xùn)練
類型1 圖像
1.[2024蘇州期末]如圖是反映新龜兔百米賽跑的 圖像,請根據(jù)圖像判
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A.比賽結(jié)果是烏龜獲勝
B.比賽開始時,烏龜先出發(fā)
C.比賽途中,兔子和烏龜共計相遇三次
D.整個比賽過程中兔子的平均速度較大
【解析】由題圖可知,兔子在時刻到達處,烏龜在 時刻到達
處,且比 小,故兔子先到達終點,比賽結(jié)果是兔子獲勝,故A
錯誤,符合題意;由題圖可知,兔子是在 時刻出發(fā)的,比烏龜晚出發(fā),
故B正確;由兔子和烏龜?shù)?圖線相交三次可知,兔子和烏龜共計相遇
三次,故C正確;由于烏龜和兔子通過的路程相等,兔子運動的時間短,
所以整個比賽過程中兔子的平均速度較大,故D正確.
2.如圖所示是汽車在平直公路上運動時的 圖像,則汽車的運動情況是
( )
A
A.在第一個內(nèi)以 的速度做勻速運動
B.在第二個 內(nèi)速度大小不變
C.在第三個內(nèi)前進了
D.在前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
【解析】由題圖可知,在第一個內(nèi)汽車的 圖像是一條過原點的傾
斜值線,表示汽車做勻速直線運動,其速度 ,A符
合題意;在第二個內(nèi)汽車的 圖像是一條曲線,表示汽車做變速直
線運動,B不符合題意;在第三個內(nèi)汽車的 圖像是平行于橫軸的
直線,說明汽車靜止,C不符合題意;在前 內(nèi)汽車的平均速度
,D不符合題意.
3.[2023石家莊平山外國語期末]沿同一條直線向東
運動的物體、,其運動相對于同一參考點 的距
離隨時間 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以下說法正確的
是( )
D
①兩物體由同一位置(即點)開始運動,但物體比遲 運動
② 時刻,在點,在距離點 處
③從第開始,,末、 相遇
④內(nèi)、 的平均速度相等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解析】①由題圖可知,兩個物體不是從同一地點同時出發(fā)的,B是從距
離點處出發(fā)的;時刻,A在點,B在距離點 處;③從第
開始,,末A、B相遇; 內(nèi),A、B通過的路程不相同,
所用的時間相同,根據(jù) 可知,A、B的平均速度不相等.故只有②③正
確.故選D.
4.[多選][2024西安曲江一中模擬改編]甲騎自行車去
看望乙,得知消息后,乙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兩人同
車返回,整個過程中他們的位置與時間的關(guān)系如圖所
示,據(jù)圖可知( )
AD
A.甲、乙在 時相遇
B.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
C.相遇后乙的速度是原來的1.5倍
D.整個過程中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2倍
【解析】由題圖可知,橫軸表示時間,縱軸表示路程,在 時甲、
乙相遇,故A正確.甲經(jīng)過的路程為 ,相遇前甲的速度
;乙經(jīng)過的路程為 ,相遇前乙
的速度,所以 ,故B錯誤.相遇后
乙經(jīng)過的路程為,速度 ,所以
,故C錯誤.整個過程中,甲經(jīng)過的總路程為 ,總時間為
,甲的平均速度;乙經(jīng)過的總路程為 ,總時間為
,乙的平均速度, ,故D正確.故選A、D.
類型2 圖像
5.[2024海門期末]小車甲、乙做直線運動,甲圖是小車甲運動的 圖像,
乙圖是小車乙運動的 圖像,由圖像可知( )
D
A. 甲車加速運動
B.甲車的速度為
C.乙車的平均速度為
D. 乙車勻速行駛
【解析】 圖像中,傾斜直線表示物體勻速運動,水平直線表示物體
靜止,故甲車勻速運動,甲車靜止,故A、B錯誤; 圖像
中,傾斜直線表示物體變速運動,水平直線表示物體勻速運動,故
乙車加速運動,平均速度, 乙車勻速行駛,故C錯誤,D
正確.故選D.
6.[2023襄陽襄州區(qū)期末]如圖所示是一輛汽車在
內(nèi)的速度—時間圖像,由圖像可知,從第
到第 的過程中,汽車的速度______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汽車在第 時的
速度為____;汽車從第到第 這兩秒時間
里共前進了____ .
增大
30
60
【解析】從第到第的過程中, 圖像是一條斜向上的直線,表明
汽車的速度隨時間的增大而增大;當時,對應(yīng)的縱坐標 ;
汽車在第到第的速度都是,所以汽車在第到第 這兩秒內(nèi)
前進的距離 .(共16張PPT)
第五章 物體的運動
實驗 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
過實驗 教材實驗一題通關(guān)
1.物理實驗課上,某實驗小組利用帶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車和數(shù)字鐘
(顯示時間的格式是“時:分:秒”)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如圖甲所示,圖
中顯示的是測量過程中小車在、、 三個位置的情形及其對應(yīng)的時刻.

【基礎(chǔ)設(shè)問】
(1)本實驗的研究對象是______;
本實驗中用到的測量工具是________
________.
小車
刻度尺和數(shù)字鐘
(2)該實驗的測量原理是______;
對于速度的測量是______(填“直接”或“間接”)測量.
間接
(3)實驗中,應(yīng)該使斜面的坡度適當________(填“大一些”或“小一些”),
目的是______________.
(4)實驗中的金屬擋板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一些
便于測量時間
控制小車運動的終點在同一位置
(5)在計算到 這個過程中小車的平均速度時,采用以下兩種方法.
方法1: ;
方法2: .
以上兩種方法正確的是_______(填“方法1”或“方法2”).
方法1
(6)圖中帶刻度的斜面的分度值為___,_____,___ ,
則_____ .
(7)實驗中應(yīng)多次測量,目的是______________,每次測量必須讓小車
從斜面的__________由靜止開始下滑.
(8)分析可知,小車在段的平均速度為,段的平均速度為,
段的平均速度為 ,它們的大小關(guān)系為________________.
1
40.0
5
0.08
減小測量誤差
同一位置
【能力設(shè)問】
(9)①實驗中,若小車過了位置后才開始計時,則測量出的 段的平
均速度會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偏大
【解析】若小車過了 位置后才開始計時,測量時間將會比實際時間偏小,
計算出的平均速度會偏大
②若小車過了位置才停止計時,則測量出的 段的平均速度會______
(填“偏大”或“偏小”).
③若小車還沒到達位置就停止計時,則測量出的 段的平均速度會
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偏小
偏大
【解析】若小車還沒到達 位置就停止計時,測量時間將會比實際時間偏
小,計算出的平均速度會偏大.
(10)圖像分析下面四幅圖中能正確反映出該小車在斜面上下滑過程中速
度和時間關(guān)系的是( )
C
A. B. C. D.
【解析】小車下滑的速度越來越大,故選C.
(11)小明為了測量小車段的平均速度,在 位置由靜止釋放小車,測
出小車滑到位置的距離和時間來計算 段的平均速度,這種測量方法正
確嗎 為什么 若不正確,請寫出正確的測量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正確,所測時間不是
運動過程中段的時間,小車從位置運動到位置的過程中,通過 位
置的速度不為零.正確的測量方法:應(yīng)先測出和,再測出和 ,


(12)同組的小麗測出斜面上 位置到斜
面上位置的距離和小車通過的時間 ,如
圖乙所示,利用測量的數(shù)據(jù)計算出平均速
度比小車的實際平均速度______
偏大
測量的距離偏大
(填“偏大”“偏小”或“不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設(shè)問】
(13)實驗結(jié)束后進行交流,有同學發(fā)現(xiàn)不同的同學測量出的平均速度不
同,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寫出一條即可).
選取的斜面坡度不同(或小車運動的路程不同,合理即可)
(14)橫向拓展同組的小華想用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小車從斜面上下
滑時運動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他對影響小車下滑快慢的因素有如下猜想.
猜想一:與斜面的高度有關(guān);
猜想二:與斜面的長度有關(guān).
為了驗證猜想一,他設(shè)計的方案是將小車分別從同一斜面上不同高度處由
靜止釋放,測出下滑時間.通過測量,發(fā)現(xiàn)每次下滑的時間不同,于是得
出猜想一是正確的.請對小華這一探究作出評價,指出他存在的問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變斜面高度時,沒有控制斜面的長度相同
【解析】根據(jù)控制變量法的思想可知,研究下滑速度與斜面的高度的關(guān)系
時,應(yīng)控制斜面的長度相同,而實驗中斜面長度不同,即沒有控制變量,
不能得出正確的結(jié)論.
2.在“比較紙錐下落的快慢”活動中:
(1)用兩個錐角不等的紙錐,比較
紙錐下落的快慢.
①將兩個紙錐拿到同一高度同時釋放,此時應(yīng)該按照圖1的____
(填“左”或“右”)圖所示的位置釋放,記錄實驗中兩個紙錐下落至地面的
時間就可以比較了,這實際上是運用相同路程比______的方法.

時間
②根據(jù)你實驗觀察到的現(xiàn)象,下落比較快的應(yīng)是___(填“”或“ ”)紙錐.
(2)測量紙錐的下落速度.
①同學們在用刻度尺、停表測量紙錐下落的速度實驗中,依據(jù)的原理是
______;實際測量中發(fā)現(xiàn),紙錐開始下落到地面的時間比較短,用機械秒
表測量時間較為困難,為了解決這一困難(仍使用機械秒表測量時間),
以下提出的解決方案中,你認為不可行的是___.
A.提高開始下落的高度
B.采用多次測量時間取其平均值的方法
C.換用較薄的紙,重新做一個錐角更大的紙錐
B
②小華采用頻閃照相機的辦法來測量紙錐下落的速度,使用相機每隔0.2
秒拍攝一次.照片如圖2所示,該照片顯示下落的紙錐做______
(填“勻速”或“變速”)直線運動,若紙錐從到的高度為 ,則紙錐
從到的平均速度是___ .
變速
2(共26張PPT)
第五章 物體的運動
章末復(fù)習專練
過腦圖 大單元結(jié)構(gòu)化腦圖
位置
標準
研究物體本身
地面
相對
量程
60
機械秒表
測量
多次測量求平均值
運動快慢
3.6
直線
速度
章末復(fù)習專練
中考真題同步挑戰(zhàn)
考點1—長度與時間的測量:T1、6 考點2—速度:T2 考點3—直線運動:
T5、7、8、9、10 考點4—運動的相對性:T3、7
1.新情境[2022常州中考]在加勒比海紅樹林中,科學家發(fā)現(xiàn)最大的細菌—
—華麗硫珠菌,形如一根細繩,可用肉眼直接觀察,如圖所示,其長度
為( )
C
A. B. C. D.
【解析】刻度尺的分度值為,細菌的長度為 .故選C.
2.[2022廣州中考]小芳步行的部分信
息如圖所示,根據(jù)信息可推斷此過程
小芳( )
C
A.步長約為 B.每分鐘步行
C.平均速度為 D.步行用時
【解析】由題給信息可知,步長 ,A錯誤;每分鐘步
行的距離 ,B錯誤;小芳步行的平均速度
,C正確;步行用時為 ,D錯誤.
3.[2023益陽中考]傳說中有一種鳥叫銜枝鳥,它能靠一小截樹枝成功地飛
越太平洋.它飛行時,把樹枝銜嘴里;累了時,就把樹枝放在水里,站在
上面休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C
A.飛行時,以樹枝為參照物,鳥是運動的
B.飛行時,以海岸為參照物,樹枝是靜止的
C.鳥站在樹枝上休息時,以樹枝為參照物,鳥是靜止的
D.鳥站在樹枝上一起隨海水流動,以海岸為參照物,鳥是靜止的
【解析】
飛行時,以E樹枝為參照物,鳥與樹枝的相對位置沒有發(fā)生改 變,鳥是靜止的
飛行時,以海岸為參照物,樹枝相對于海岸的位置發(fā)生了改變, 樹枝是運動的
鳥站在樹枝上休息時,以樹枝為參照物,鳥與樹枝的相對位置沒 有發(fā)生改變,鳥是靜止的
鳥站在樹枝上一起隨海水流動,以海岸為參照物,鳥與海岸的相 對位置發(fā)生改變,鳥是運動的
4.[2022濰坊中考]隨著信號的快速發(fā)展, 無人物品派送車已應(yīng)用于實際
生活中,圖甲所示為無人物品派送車沿直線路徑前往派送點的情景.該車從
出發(fā)點到達派送點,完成任務(wù)后返回出發(fā)位置,其行駛路程與所用時間 的
關(guān)系如圖乙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C
A.從派送點返回出發(fā)點用時
B.派送點到出發(fā)點的距離為
C. 內(nèi)派送車的平均速度為
D. 內(nèi)派送車做勻速直線運動
【解析】由題圖乙可看出,派送車從出發(fā)點出發(fā),經(jīng)過 到達派送點,
在派送點停留(即 內(nèi)派送車保持靜止),然后再經(jīng)過
回到出發(fā)點,A、D錯誤;派送點到出發(fā)點的距離為 ,B錯
誤;內(nèi)派送車的平均速度 ,C正確.
5.[2023眉山中考]如圖所示,小明在“測平均速度”的實驗中,使小車從斜
面點靜止下滑,經(jīng)過點到達點,圖中已標出小車經(jīng)過、、 三點對
應(yīng)時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D
A.段距離為
B.段平均速度為
C.小車從點到 點做勻速直線運動
D.若小車過 點后才開始計時,測出 段的平均速度將偏大
【解析】由題圖可知,段距離 ,故
A錯誤;小車在段的路程,所用時間 ,
平均速度 ,故B錯誤;小車在斜面上運動的
速度越來越快,因此小車在這個過程中做加速直線運動,故C錯誤;如果
小車過了A點才開始計時,計時會晚一些,測量的時間會偏小一些,根據(jù)
速度公式可知,在路程不變時,時間偏小,測得的平均速度會偏大,故D
正確.
6.[2023常州中考]如圖甲所示,西班牙制造的新式
列車車廂的寬度 .為判斷新式列車車廂
能否通過一處老式隧道,技術(shù)人員分別測量了隧
道內(nèi)部三處的寬度,如圖乙所示,測量結(jié)果為:
、、 .技術(shù)
不能
人員使用的刻度尺分度值為______,新式列車車廂______(填“能”或“不
能”)通過該隧道.
【解析】使用刻度尺測量長度時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由題中數(shù)據(jù)可
知,測量結(jié)果的單位為,小數(shù)點后有三位小數(shù),則分度值為 ;由題
意可知,列車車廂的寬度,大于 ,則新式列車車廂
不能通過該隧道.
7.[2022襄陽中考]如圖甲所示,交警利用無人機對高速公路通行情況進行
實時監(jiān)測.無人機上安裝有攝像機,在飛行過程中,以地面為參照物,攝
像機是______(填“運動”或“靜止”)的;圖乙是無人機上升到某高度后水
平飛行的圖像,它在第時的速度為____ .
運動
10
8.[2023無錫中考節(jié)選]將氣球吹大,用夾子把口封緊,剪取一段 長的吸
管,用膠帶把它固定在氣球上.將一根細繩穿過吸管水平拉直,兩端固定.把
氣球封口的夾子松開,氣體向后噴出,氣球向前運動,運動過程中氣球與吸
管保持相對靜止.如圖所示是氣球運動時每隔的頻閃照片,則氣球從
位置運動到 位置過程中做______(填“勻速”或“變速”)直線運動,實際路
程是____,速度為_____ .
變速
2.3
1.15
【解析】通過觀察可知,氣球從位置運動到 位置的過程中,在相等的
時間內(nèi)移動的距離不相等,所以氣球做的是變速直線運動;由測量可知,
,氣球運動的實際路程
,速度
.該題 的實際長度并沒有標出來,題中告訴了
吸管的實際長度是,我們就需要看圖中 的長度相當于幾個吸管的
長度,那么的實際長度就是 的幾倍;圖片的縮小與放大并不影響
這個結(jié)果的得出,因為二者的長度比是不變的.
9.創(chuàng)新實驗[2022山西中考]六一兒童節(jié)前夕,
小明妹妹所在的幼兒園將要舉辦“親子滑草”比
賽,比賽須知如圖所示.為了贏得比賽,他們?nèi)?br/>家進行了討論.小明認為:高度一定,越陡的坡
用時應(yīng)越短,要選擇最陡的坡.媽媽認為:體重
越大,滑行用時越少,應(yīng)讓體重最大的爸爸和妹妹參加.請你選擇小明或
小明媽媽的觀點設(shè)計一個實驗進行探究,為優(yōu)化參賽方案提供建議.
(1)實驗器材:____.
(2)實驗步驟:____.
(3)實驗結(jié)論:____.
答案一:選擇小明的觀點設(shè)計實驗
(1)兩個木塊、木板、機械秒表、金屬片(2)①用一木塊和木板搭一個
斜面,將金屬片固定在斜面底端;②用機械秒表測出另一木塊從斜面某一
高度由靜止滑下后到撞擊金屬片所用時間 ;③增大斜面的坡度,用機械
秒表測出同一木塊從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滑下后到撞擊金屬片所用時間
(3)若,選擇較陡的滑草坡參賽;若 ,任選一滑草坡參
賽;若 ,選擇較緩的滑草坡參賽
答案二:選擇媽媽的觀點設(shè)計實驗
(1)兩個木塊、木板、機械秒表、大塊橡皮泥、金屬片(2)①用一木塊
和木板搭一個斜面,將金屬片固定在斜面底端;②用機械秒表測出另一木
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滑下后到撞擊金屬片所用時間 ;③將大塊橡皮泥粘
在下滑木塊尾部,重復(fù)上一實驗步驟,測出木塊下滑所用時間 (3)若
,選擇體重較輕的人和妹妹參賽;若 ,任選一人和妹妹參
賽;若 ,選擇體重較重的人和妹妹參賽
(開放性試題,答案合理即可)
解答本題要注意區(qū)分小明和媽媽各自的觀點,明確各自的定量和變量,
然后提煉物理模型,聯(lián)想學過的實驗,選取熟悉的實驗器材,運用控制變
量法設(shè)計實驗方案,討論實驗現(xiàn)象并正確表述實驗結(jié)論.
10.[2022常州中考]2021年12月22日,常州發(fā)生4.
2級地震,震源處同時產(chǎn)生并向各個方向發(fā)出
波和波,波的傳播速度是, 波
的傳播速度是 .常州市地震局于當
日探測到 波,于當日
探測到 波,問:
(1)地震局距離震源有多遠?
解:波與波的時間差為,設(shè)地震局距震源的距離為,由 可得

解得 .
(2)震源發(fā)生地震的時刻?
由可得,波傳播的時間 ,
則震源發(fā)生地震的時刻為 .(共15張PPT)
第五章 物體的運動
實踐活動 研學途中速度的計算
綜合與實踐
實踐活動背景:曉豫一行30人跟隨物理老師佳佳從太原出發(fā)前往北京參加
“游北京看升旗”研學活動,請你根據(jù)曉豫沿途使用的交通工具及交通規(guī)則,
幫他們做好時間規(guī)劃,準時、安全抵達北京集合點.
任務(wù)一:乘坐大巴車前往太原南站
1.曉豫一行人乘坐大巴車趕往火車站過程中,曉豫看到如圖甲所示的交通
標志牌,此時車上時鐘顯示為13:50整.
(1)按如圖乙所示的速度行駛到火車站需要多少時間?
解:據(jù)圖甲標志牌顯示,此處距離火車站還有 ,由圖乙可知,速度
計顯示速度,由 可得,到火車站需要的時間
.
(2)從交通標志牌處大巴車按速度表顯示速度行駛 通過擁堵路段
后,物理老師佳佳提示司機需要在14:30前趕到火車站辦理安檢手續(xù).請
問在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前提下車速至少提升到多少 ?
解:由可得,行駛的路程 ,
行駛 通過擁堵路段后,須在14:30前趕到火車站辦理安檢手續(xù),
因此余下的路程 ,
余下的時間 ,
在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前提下,小車在余下的路程內(nèi)按時到達高鐵站的最小速
度 .
任務(wù)二:乘坐火車前往北京西站
2.曉豫坐在火車上欣賞窗外的風景,觀察
到路邊有電線桿規(guī)律性閃過,同樣看到這
個現(xiàn)象的物理老師提示說,利用手機秒表
和信息(兩電線桿間距 )可以算出一
段時間內(nèi)火車的平均速度.鄰座的原原立馬
用手機做起了簡單的測量,查出 內(nèi)有1
5根電線桿從她眼前閃過,請你幫她算一算,在這 內(nèi)該列火車的平均
速度是多少?
解:在的時間內(nèi),火車行駛的路程 ,
該列火車在內(nèi)的平均速度 .
3.途中當該列火車以 的速度勻速
穿過一條隧道時,曉豫測出自己通過隧道
的時間為 ,已知該列火車共有12節(jié)車
廂(包括火車頭),每節(jié)車廂長為 ,
則該隧道的長度是多少米?火車完全通過
隧道需要運行的時間是多少?
解:由題意可得,火車的長度 ,
當火車的速度 時,隧道的長度

火車完全通過隧道的路程 ,
火車完全通過隧道需要運行的時間 .
任務(wù)三:抵達北京,順利集結(jié)
4.抵達北京后,曉豫一行人乘坐研學機構(gòu)大巴前往
住宿酒店.大巴經(jīng)過斑馬線時需禮讓行人.已知,禮
讓行人的規(guī)則是:圖中①②③是同寬度、同方向
的三個車道,行人剛走到車道①時,車道②內(nèi)的
機動車應(yīng)在斑馬線前停車讓行,只有在行人通過
車道②后,機動車方可從行人后方通行.
(1)司機的反應(yīng)時間是指司機從看到行人到采取剎車措施前的時間.某次
某司機駕駛汽車以 的速度勻速行駛,假設(shè)該司機的反應(yīng)時間為
,則這段時間內(nèi)汽車行駛的距離是多少?
解:這段時間內(nèi)汽車行駛的距離 .
(2)如圖所示,行人正準備從 點沿虛線勻速通過路口,步行速度為
,一個車道寬,汽車距離斑馬線 ,汽車不改變車道,如果司機
想要在無需剎車的情況下符合禮讓行人的規(guī)則,則車速最大為多少?
解:行人通過車道②需要的時間 ,
汽車行駛到斑馬線的時間 ,
汽車行駛到斑馬線的最大速度 .
經(jīng)過一天的舟車勞頓,曉豫一行30人在佳佳老師的帶領(lǐng)下安全抵達了北京
集合點,即將開始為期一周的“游北京看升旗”研學活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川市| 山丹县| 阆中市| 桑植县| 新余市| 奉节县| 佳木斯市| 舒兰市| 神农架林区| 通许县| 通海县| 尚义县| 城市| 威远县| 富民县| 渭南市| 连平县| 克山县| 鲁甸县| 密山市| 广汉市| 石家庄市| 修文县| 廊坊市| 龙岩市| 南岸区| 三都| 海林市| 和龙市| 镇安县| 奎屯市| 旬邑县| 萨嘎县| 松潘县| 滦南县| 中山市| 昆山市| 水城县| 江阴市| 台山市| 黄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