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專題一:物質的變化和性質(知識預習小)一、物質的變化: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實驗探究——物質的變化進行下列四個實驗,認真觀察實驗現象,并填寫下面案的實驗記錄表格。實驗(1) 把盛有少量水的試管斜夾在鐵架臺上,在試管底部小心加熱到水沸騰。把一塊潔凈的玻璃片(或盛有冷水的小燒杯)移近試管口,觀察并記錄發生的現象實驗(2) 將盛有一小塊石蠟的試管置于盛有沸水的燒杯中,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實驗(3) 在一支試管中加入 1--2mL氫氧化鈉溶液,向其中滴加硫酸銅溶液,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實驗(4) 在盛有少量大理石的試管中加入適量稀鹽酸,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實驗記錄表實驗序號 變化前的物質 變化時的現象 變化后的物質 變化后有無 新物質生成(1) 液態的水 液態水沸騰,產生水蒸氣,水蒸氣遇冷的玻璃片又凝結為液態的水 液態的水 無新物質生成(2) 固態的蠟 固體被融化為液態 液態的石蠟 無新物質生成(3) 藍色的 硫酸銅溶液 生成藍色沉淀,溶液顏色變淺,最后變為無色 藍色的 氫氧化銅沉淀 有新物質生成(4) 顆粒狀石灰石(或大理石) 顆粒狀石灰石表面有氣泡產生,且石灰石逐漸變小,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二氧化碳氣體 有新物質生成1.世界是由物質組成的,物質是不斷運動和變化的。物質的變化分為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2.物理變化:沒有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叫做物理變化。如:石蠟熔化、水的三態變化等。3.化學變化:生成其它物質的變化叫做化學變化。如:酒精燃燒、鐵生銹、和醋的釀造等。4.物理變化常變現為物質的外形、狀態發生改變等。5.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他物質的生成,常表現為改變、放出氣體、生成沉淀等,而且化學變化還伴隨著能量的變化,表現為吸熱、放熱、發光等。6.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總結對比物理變化 化學變化定義 沒有生成新物質的變化 生成了新物質的變化判斷依據 是否有新物質的生成伴隨現象 物質的外形,狀態發生改變等 顏色改變、放出氣體、生成沉淀并伴隨能量的變化、發光放熱實例 汽油揮發、鐵水鑄成鍋、蠟燭受熱熔化、礦石粉碎、水蒸發、碘升華及溶液的結晶等 木炭燃燒、鐵生銹、食物腐爛等聯系 化學變化的同時伴隨著物理變化,如點燃蠟燭時,石蠟受熱熔化是物理變化,而石蠟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化學變化7.特別提醒:判斷化學變化所依據的“新物質”,并不是指顏色、形狀或狀態等方面與原物質不同的物質,而是與原物質相比,在組成或結構上發生了改變的物質。思考與交流((1)點燃蠟燭過程中,石蠟會先熔化、氣化,然后氣化的石蠟再燃燒,分別是什么變化?熔化、氣化是物理變化;燃燒是化學變化(2)物理變化和化學有什么聯系嗎?發生化學變化時,常伴隨著發生物理變化(3)電燈泡通電后發光放熱,這是一個什么變化?物理變化(4)有發光、放熱等現象產生的變化,一定是化學變化嗎?化學變化常伴隨發光、放熱等現象發生;但是有發光、放熱等現象產生的變化,不一定是化學變化。如電燈發光、放熱屬于物理變化)(對點訓練小楊)【典例精析】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例1】(2023湖南長沙中考)長沙有許多國家級、省市級非遺項目。下列非遺項目涉及的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燒制陶瓷 B.雕刻菊花石 C.用棕葉編籃子 D.用針線制作湘繡【例2】下列過程中,只發生物理變化的是( )A.蠟燭燃燒 B. 花生霉變 C. 瓷碗破碎 D. 火藥爆炸【例3】下列生活中的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冰雪融化 B.石頭雕像 C.汽油揮發 D.糧食釀酒【舉一反三】【變1-1】【情境素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2023遼寧鞍山中考)下列傳統技藝中,一定包含化學變化的是( )A.刺繡 B.石雕 C.釀酒 D.剪紙【變1-2】“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是合作發展的理念和倡議。下列古代生產工藝中主要體現物理變化的是( )A.紡紗織布 B.燒制瓷器 C.糧食釀酒 D.冶煉生鐵【變1-3】【跨學科·語文】(2023天津中考)下列成語涉及的變化主要為化學變化的是( )A.滴水成冰 B.星火燎原 C.積土成山 D.沙里淘金【變1-4】下列食品、調味品的制作過程中,沒有發生化學變化的是( )A.鮮奶制酸奶 B.黃豆釀醬油C.糯米釀甜酒 D.水果榨果汁(知識預習小楊老師15521324728侵權必究)二、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一)定義1.物理性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的性質。2.化學性質:只有在化學變化中才能表現出來的性質。(二)常見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1.常見的物理性質:氣味、顏色、狀態、硬度、密度、熔點、沸點等。2.常見的化學性質:可燃性、助燃性、酸堿性、氧化性、還原性、毒性等。(三)物質的性質與用途的關系(四)性質和變化在描述上的不同:描述物質性質的語言中常有“難、可、易、會、能、不可、不易、不會、不能”等表示具有能力的字眼;描述物質性質的語言中有常有“在、了”等表示過去時或現在時的詞語注意:聞氣體時應該小心,用手輕輕地在瓶口扇動,使極少量的氣體飄進鼻孔。(對點訓練小楊老師15521324728侵權必究)【典例精析】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例1】(2024河北石家莊第二外國語學校期中)下列物質在生活中的應用主要利用了物質的化學性質的是( )A.銅絲作導線 B.鐵制作鐵鍋 C.酒精作燃料 D,木頭制成課桌【舉一反三】【1-1】【情境素材·文化遺產】(2023甘肅金昌中考)文房四寶指的是“筆、、紙、硯”,其中“墨”的主要成分是發黑。發黑的下列性質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A.可燃性 B.常溫下呈固態 C.難溶于水 D.熔點高【1-2】下列物質的性質,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A.導電性 B.溶解性 C.氧化性 D.揮發性【1-3】(2024廣西河池羅城期末)以下生活中的做法,主要應用了物質的物理性質的是( )A.用木材作燃料 B.用糧食釀酒 C.用石墨作電極 D.用氯氣保存食品【1-4】【情境素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2023山東棗莊中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品和精華所在,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古詩詞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以下詩句中劃線部分包含化學變化的是( )A,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B.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人屠蘇C.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D.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變4】下列物質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質的是( )A.氧氣用于醫療急救 B.氮氣用作保護氣C.金屬用于制作導線 D.鐵粉用作食品保鮮吸氧劑(專項練習小楊老師15521324728侵權必究)1.2024年3月,“王婆說媒”走紅網絡,王婆所在的開封萬歲山武俠城有許多節目都出自名著《水滸傳》,下列有關《水滸傳》中的橋段一定包含化學變化的是( )A.景陽岡武松打虎 B.魯智深倒拔垂楊柳C.陸虞侯火燒草料場 D.潯陽樓宋江吟反詩2.2024年五·一期間,開封清明上河園以豐富的節目表演5天接待游客超40萬人次,下列節目中主要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包公巡視汴河漕運 B.真人秀提線木偶C.梁山好漢劫囚車 D.打鐵花3.“東風快遞,使命必達”。東風系列導彈是我國真正意義上的國產彈道導彈,是避免受到侵略的鎮國神器。東風41最大速度可以達到26馬赫,采用很難攔截的錢學森彈道,誤差在200米以內,目前沒有國家能夠有攔截能力。下列在發射導彈過程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導彈由發射車升空 B.導彈穿過大氣層進行滑翔C.到達目標上空再高速下落 D.導彈擊中目標爆炸4.物理變化、化學變化是生活中的常見現象,下列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鐵水鑄成鍋 B.紙張燃燒 C.水蒸氣變成水 D.汽油揮發5.鐵銹的下列性質中,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A.不溶于水 B.呈黃褐色 C.可溶于鹽酸 D.密度比鐵小6.2024年1月9日消息,我國高空風能發電機成功發電。其原理是通過氦氣球提供初始升力,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在500米以上高空采集捕獲風能。氦氣球升空利用氦氣的性質是A.密度小 B.化學性質穩定 C.無色無味 D.通電發光7.下列物質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學性質的是( )A.水銀制溫度計 B.石墨制鉛筆芯C.干冰作制冷劑 D.天然氣作燃料8.下列不屬于氧氣的物理性質的是( )A.密度比空氣略大 B.常溫下是無色無味的氣體C.不易溶于水 D.能供給呼吸9.醫用酒精主要指濃度為75%左右的乙醇,下列屬于酒精的化學性質的是( )A.無色 B.有特殊香味 C.可燃性 D.液體10.物質的下列性質中,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A.顏色 B.硬度 C.可燃性 D.熔點11.杭州2023年第十九屆亞運會火炬,名為“薪火”,設計思想源自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文化。下列關于火炬的設計描述中,屬于物質的化學性質的是A.火炬整體高730毫米,凈重1200克B.上半部分顏色為“丹桂金”,從“腰線”往下漸變為亞運主題色“虹韻紫”C.火炬采用延展性很強的金屬材料和環保輕盈的合成材料D.內部的燃料采用可再生物質燃氣,清潔安全可靠12.下列事例哪些是物理變化,哪些是化學變化?并簡要說明判斷的理由。(1)鐵生銹。(2)石蠟熔化。(3)紙張燃燒。(4)酒精揮發。(5)水變成水蒸氣。(6)潮濕的衣服被曬干了。(7)下雪后天氣晴暖,雪融化。(8)在寒冷的冬天向窗玻璃上哈氣,會出現一層水霧。(9)以糧食為原料釀酒。(10)石灰石(或大理石)遇到鹽酸后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專題一:物質的變化和性質(知識預習小)一、物質的變化: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實驗探究——物質的變化進行下列四個實驗,認真觀察實驗現象,并填寫下面案的實驗記錄表格。實驗(1) 把盛有少量水的試管斜夾在鐵架臺上,在試管底部小心加熱到水沸騰。把一塊潔凈的玻璃片(或盛有冷水的小燒杯)移近試管口,觀察并記錄發生的現象實驗(2) 將盛有一小塊石蠟的試管置于盛有沸水的燒杯中,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實驗(3) 在一支試管中加入 1--2mL氫氧化鈉溶液,向其中滴加硫酸銅溶液,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實驗(4) 在盛有少量大理石的試管中加入適量稀鹽酸,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實驗記錄表實驗序號 變化前的物質 變化時的現象 變化后的物質 變化后有無 新物質生成(1) 液態的水 液態水沸騰,產生水蒸氣,水蒸氣遇冷的玻璃片又凝結為液態的水 液態的水 無新物質生成(2) 固態的蠟 固體被融化為液態 液態的石蠟 無新物質生成(3) 藍色的 硫酸銅溶液 生成藍色沉淀,溶液顏色變淺,最后變為無色 藍色的 氫氧化銅沉淀 有新物質生成(4) 顆粒狀石灰石(或大理石) 顆粒狀石灰石表面有氣泡產生,且石灰石逐漸變小,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二氧化碳氣體 有新物質生成1.世界是由物質組成的,物質是不斷運動和變化的。物質的變化分為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2.物理變化:沒有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叫做物理變化。如:石蠟熔化、水的三態變化等。3.化學變化:生成其它物質的變化叫做化學變化。如:酒精燃燒、鐵生銹、和醋的釀造等。4.物理變化常變現為物質的外形、狀態發生改變等。5.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他物質的生成,常表現為改變、放出氣體、生成沉淀等,而且化學變化還伴隨著能量的變化,表現為吸熱、放熱、發光等。6.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總結對比物理變化 化學變化定義 沒有生成新物質的變化 生成了新物質的變化判斷依據 是否有新物質的生成伴隨現象 物質的外形,狀態發生改變等 顏色改變、放出氣體、生成沉淀并伴隨能量的變化、發光放熱實例 汽油揮發、鐵水鑄成鍋、蠟燭受熱熔化、礦石粉碎、水蒸發、碘升華及溶液的結晶等 木炭燃燒、鐵生銹、食物腐爛等聯系 化學變化的同時伴隨著物理變化,如點燃蠟燭時,石蠟受熱熔化是物理變化,而石蠟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化學變化7.特別提醒:判斷化學變化所依據的“新物質”,并不是指顏色、形狀或狀態等方面與原物質不同的物質,而是與原物質相比,在組成或結構上發生了改變的物質。思考與交流((1)點燃蠟燭過程中,石蠟會先熔化、氣化,然后氣化的石蠟再燃燒,分別是什么變化?熔化、氣化是物理變化;燃燒是化學變化(2)物理變化和化學有什么聯系嗎?發生化學變化時,常伴隨著發生物理變化(3)電燈泡通電后發光放熱,這是一個什么變化?物理變化(4)有發光、放熱等現象產生的變化,一定是化學變化嗎?化學變化常伴隨發光、放熱等現象發生;但是有發光、放熱等現象產生的變化,不一定是化學變化。如電燈發光、放熱屬于物理變化)(對點訓練小楊)【典例精析】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例1】(2023湖南長沙中考)長沙有許多國家級、省市級非遺項目。下列非遺項目涉及的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燒制陶瓷 B.雕刻菊花石 C.用棕葉編籃子 D.用針線制作湘繡【解析】燒制陶瓷的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雕刻菊花石、用棕葉編籃子、用針線制作湘繡的過程中都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答案 A【例2】下列過程中,只發生物理變化的是( )A.蠟燭燃燒 B. 花生霉變 C. 瓷碗破碎 D. 火藥爆炸【答案】C【解析】蠟燭燃燒與火藥爆炸均是燃燒,霉變是緩慢氧化,以上是典型的化學變化,只有瓷碗破碎只是外形的改變沒有生成任何新物質。故選:C【例3】下列生活中的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冰雪融化 B.石頭雕像 C.汽油揮發 D.糧食釀酒【答案】D【詳解】A、冰雪融化只是物質狀態的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B、石頭雕像只是物體形狀的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 ;C、汽油揮發只是物質狀態的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D、糧食釀酒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符合題意。故選:D。【舉一反三】【變1-1】【情境素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2023遼寧鞍山中考)下列傳統技藝中,一定包含化學變化的是( )A.刺繡 B.石雕 C.釀酒 D.剪紙【答案】C【解析】刺繡、石雕及剪紙的過程中都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釀酒的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包含化學變化。故選:C。【變1-2】“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是合作發展的理念和倡議。下列古代生產工藝中主要體現物理變化的是( )A.紡紗織布 B.燒制瓷器 C.糧食釀酒 D.冶煉生鐵【答案】A【詳解】A、紡紗織布的過程中,只是將布匹的形狀進行改變,沒有生成任何新的物質,屬于物理變化。A正確;B、燒制瓷器的過程中,需要使用火進行燒制。該過程中,涉及到了物質的燃燒,生成了新的物質,屬于化學變化。B錯誤;C、糧食釀酒的過程中,糧食發酵生成新物質酒精,從而制得酒,生成了新的物質,屬于化學變化。C錯誤;D、冶煉生鐵的過程中,生成了金屬鐵,生成了新的物質,屬于化學變化。D錯誤。故選A。【變1-3】【跨學科·語文】(2023天津中考)下列成語涉及的變化主要為化學變化的是( )A.滴水成冰 B.星火燎原 C.積土成山 D.沙里淘金【答案】B【解析】滴水成冰、積土成山及沙里淘金的過程都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星火燎原涉及物質的燃燒,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涉及的變化主要為化學變化。故選B。【變1-4】下列食品、調味品的制作過程中,沒有發生化學變化的是( )A.鮮奶制酸奶 B.黃豆釀醬油C.糯米釀甜酒 D.水果榨果汁【答案】D【詳解】A、鮮奶制酸奶生成了酸性物質,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B、黃豆釀醬油生成了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C、糯米釀甜酒生成了酒精等物質,屬于化學變化;D、水果榨果汁只是物質形狀的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D。(知識預習小楊老師15521324728侵權必究)二、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一)定義1.物理性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的性質。2.化學性質:只有在化學變化中才能表現出來的性質。(二)常見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1.常見的物理性質:氣味、顏色、狀態、硬度、密度、熔點、沸點等。2.常見的化學性質:可燃性、助燃性、酸堿性、氧化性、還原性、毒性等。(三)物質的性質與用途的關系(四)性質和變化在描述上的不同:描述物質性質的語言中常有“難、可、易、會、能、不可、不易、不會、不能”等表示具有能力的字眼;描述物質性質的語言中有常有“在、了”等表示過去時或現在時的詞語注意:聞氣體時應該小心,用手輕輕地在瓶口扇動,使極少量的氣體飄進鼻孔。(對點訓練小楊老師15521324728侵權必究)【典例精析】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例1】(2024河北石家莊第二外國語學校期中)下列物質在生活中的應用主要利用了物質的化學性質的是( )A.銅絲作導線 B.鐵制作鐵鍋 C.酒精作燃料 D,木頭制成課桌【答案】C【解析】銅絲作導線,利用了導電性,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質;鐵制作鐵鍋,利用了延展性和導熱性,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質:酒精作燃料,利用了可燃性是利用了其化學性質:木頭制成課桌,利用了硬度等,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質。【舉一反三】【1-1】【情境素材·文化遺產】(2023甘肅金昌中考)文房四寶指的是“筆、、紙、硯”,其中“墨”的主要成分是發黑。發黑的下列性質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A.可燃性 B.常溫下呈固態 C.難溶于水 D.熔點高【答案】A【解析】可燃性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屬于化學性質;物質的狀態、溶解性及熔點都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1-2】下列物質的性質,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A.導電性 B.溶解性 C.氧化性 D.揮發性【答案】C【詳解】A、導電性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故A不正確;B、溶解性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故B不正確;C、氧化性通過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屬于化學性質,故C正確;D、揮發性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故D不正確,故選C。【1-3】(2024廣西河池羅城期末)以下生活中的做法,主要應用了物質的物理性質的是( )A.用木材作燃料 B.用糧食釀酒 C.用石墨作電極 D.用氯氣保存食品【答案】C【解析】木材作燃料應用的是術材的可燃性,可燃性屬于化學性質;用糧食釀酒應用的性質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能表現出來,屬于化學性質;石墨作電極應用的是石墨的導電性,導電性屬于物理性質:用氮氣保存食品應用的是氨氣化學性質不括潑。【1-4】【情境素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2023山東棗莊中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品和精華所在,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古詩詞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以下詩句中劃線部分包含化學變化的是( )A,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B.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人屠蘇C.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D.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答案】B【解析】"爆竹聲中一歲除”過程中發生了物質的燃燒及爆炸,有新物質生成,包含化學變化【變4】下列物質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質的是( )A.氧氣用于醫療急救 B.氮氣用作保護氣C.金屬用于制作導線 D.鐵粉用作食品保鮮吸氧劑【答案】C【詳解】A、氧氣能夠供給呼吸,所以氧氣可用于醫療急救,這是利用了氧氣的化學性質,不合題意;B、氮氣的化學性質比較穩定,所以可用作保護氣,這是利用了氮氣的化學性質,不合題意;C、金屬具有導電性,所以可用于制作導線,這是利用了金屬的物理性質,符合題意;D、鐵在與氧氣、水同時接觸時會發生銹蝕,所以鐵粉用作食品保鮮吸氧劑,這是利用了鐵的化學性質,不合題意。故選C。(專項練習小楊老師15521324728侵權必究)1.2024年3月,“王婆說媒”走紅網絡,王婆所在的開封萬歲山武俠城有許多節目都出自名著《水滸傳》,下列有關《水滸傳》中的橋段一定包含化學變化的是( )A.景陽岡武松打虎 B.魯智深倒拔垂楊柳C.陸虞侯火燒草料場 D.潯陽樓宋江吟反詩【答案】C【詳解】A、景陽岡武松打虎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B、魯智深倒拔垂楊柳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C、陸虞侯火燒草料場,涉及物質的燃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符合題意D、潯陽樓宋江吟反詩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故選:C。2.2024年五·一期間,開封清明上河園以豐富的節目表演5天接待游客超40萬人次,下列節目中主要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包公巡視汴河漕運 B.真人秀提線木偶C.梁山好漢劫囚車 D.打鐵花【答案】D【詳解】A、包公巡視汴河漕運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B、真人秀提線木偶運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C、梁山好漢劫囚車運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D、打鐵花原理是熔化的鐵水在空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是化學變化。故選D。3.“東風快遞,使命必達”。東風系列導彈是我國真正意義上的國產彈道導彈,是避免受到侵略的鎮國神器。東風41最大速度可以達到26馬赫,采用很難攔截的錢學森彈道,誤差在200米以內,目前沒有國家能夠有攔截能力。下列在發射導彈過程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導彈由發射車升空 B.導彈穿過大氣層進行滑翔C.到達目標上空再高速下落 D.導彈擊中目標爆炸【答案】D【詳解】A、導彈由發射車升空過程中只是位置的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A錯誤;導彈穿過大氣層進行滑翔過程中只是位置的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B錯誤;B、.C、到達目標上空再高速下落過程中只是位置的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C錯誤;D、導彈擊中目標爆炸,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D正確;故選:D4.物理變化、化學變化是生活中的常見現象,下列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鐵水鑄成鍋 B.紙張燃燒 C.水蒸氣變成水 D.汽油揮發【答案】B【詳解】A、鐵水鑄成鍋只是形狀的改變,屬于物理變化,故A錯誤;B、紙張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屬于化學變化,故B正確;C、水蒸氣變成水是由氣態變為液態,只是狀態的改變,屬于物理變化,故C錯誤;D、汽油揮發是由液態變為氣態,只是狀態的改變,屬于物理變化,故D錯誤。故選:B。5.鐵銹的下列性質中,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A.不溶于水 B.呈黃褐色 C.可溶于鹽酸 D.密度比鐵小【答案】C【詳解】A、不溶于水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是物理性質,故錯誤;B、鐵銹呈黃褐色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是物理性質,故錯誤;C、鐵銹可溶于鹽酸是因為氧化鐵能與鹽酸發生化學反應,是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是化學性質,故正確;D、密度比鐵小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是物理性質,故錯誤。故選C。6.2024年1月9日消息,我國高空風能發電機成功發電。其原理是通過氦氣球提供初始升力,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在500米以上高空采集捕獲風能。氦氣球升空利用氦氣的性質是A.密度小 B.化學性質穩定 C.無色無味 D.通電發光【答案】A【詳解】A、氦氣的密度比空氣小,可用于填充氣球。符合題意;B、化學性質穩定與浮力無關。不符合題意,C、無色無味與浮力無關。不符合題意;D、通電發光與浮力無關。不符合題意;故選A。7.下列物質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學性質的是( )A.水銀制溫度計 B.石墨制鉛筆芯C.干冰作制冷劑 D.天然氣作燃料【答案】D【詳解】A、用水銀填充溫度計是利用水銀熱脹冷縮的性質,屬于物理性質,故選項錯誤;B、用石墨做鉛筆芯寫字利用了石墨的硬度小,屬于物理性質,故選項錯誤;C、干冰用作制冷劑,是利用了干冰升華時吸熱的性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質,故選項錯誤;D、用天然氣作燃料是利用天然氣的可燃性,屬于化學性質,故選項正確。故選D。8.下列不屬于氧氣的物理性質的是( )A.密度比空氣略大 B.常溫下是無色無味的氣體C.不易溶于水 D.能供給呼吸【答案】D【詳解】A、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略大屬于氧氣的物理性質,故A不符合題意;B、氧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的,屬于物理性質,故B不符合題意;C、氧氣不易溶于水屬于物理性質,故C不符合題意;D、氧氣是呼吸作用的反應物質之一,能供給呼吸,涉及氧氣化學性質,故D符合題意。故選D。9.醫用酒精主要指濃度為75%左右的乙醇,下列屬于酒精的化學性質的是( )A.無色 B.有特殊香味 C.可燃性 D.液體【答案】C【詳解】A、物質的顏色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故錯誤;B、物質的氣味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故錯誤;C、物質的可燃性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屬于化學性質,故正確D、物質的狀態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故錯誤。故選C。10.物質的下列性質中,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A.顏色 B.硬度 C.可燃性 D.熔點【答案】C【詳解】A、顏色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故A錯誤;B、硬度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故B錯誤;C、可燃性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屬于化學性質,故C正確;D、熔點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故D錯誤;故選C。11.杭州2023年第十九屆亞運會火炬,名為“薪火”,設計思想源自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文化。下列關于火炬的設計描述中,屬于物質的化學性質的是A.火炬整體高730毫米,凈重1200克B.上半部分顏色為“丹桂金”,從“腰線”往下漸變為亞運主題色“虹韻紫”C.火炬采用延展性很強的金屬材料和環保輕盈的合成材料D.內部的燃料采用可再生物質燃氣,清潔安全可靠【答案】D【詳解】A、高度和質量為物理性質,該選項不符合題意;B、顏色為物理性質,該選項不符合題意;C、延展性及環保輕盈均屬于物理性質的描述,屬于物理性質,該選項不符合題意;D、燃料利用了其可燃性,可燃性屬于化學性質,該選項符合題意。故選D。12.下列事例哪些是物理變化,哪些是化學變化?并簡要說明判斷的理由。(1)鐵生銹。(2)石蠟熔化。(3)紙張燃燒。(4)酒精揮發。(5)水變成水蒸氣。(6)潮濕的衣服被曬干了。(7)下雪后天氣晴暖,雪融化。(8)在寒冷的冬天向窗玻璃上哈氣,會出現一層水霧。(9)以糧食為原料釀酒。(10)石灰石(或大理石)遇到鹽酸后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答案】(1)鐵生銹生成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2)石蠟熔化只是物質狀態的變化,沒有生成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3)紙張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屬于化學變化(4)酒精揮發只是物質狀態的變化,屬于物理變化(5)水變成水蒸氣只是物質狀態的變化,屬于物理變化(6)潮濕的衣服被曬干了只是物質狀態的變化,屬于物理變化(7)雪融化只是物質狀態的變化,屬于物理變化(8)寒冷的冬天向窗玻璃上哈氣,會出現一層水霧只是物質狀態的變化,屬于物理變化(9)以糧食為原料釀酒生成酒精,屬于化學變化(10)石灰石(或大理石)遇到鹽酸后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屬于化學變化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專題一:物質的變化和性質(原卷版).doc 專題一:物質的變化和性質(解析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