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5張PPT)2024年秋季粵滬版(2024)物理八年級上冊第四章 物質的形態及其變化第2節 汽化和液化1.描述固、液、氣三種物態的基本特征.列舉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狀態的物質及其應用.2.知道什么是汽化和液化,理解汽化吸熱、液化放熱.3.知道什么是蒸發和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了解沸騰現象和沸騰的特點,知道什么是沸點.4.能用汽化和液化的知識解釋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關現象.1.物質的三種狀態及其特征狀態 形狀(固定/不固定) 體積(固定/不固定)固態(冰) 固定 固定液態(水) 不固定 固定氣態(水蒸氣) 不固定 不固定通常情況下,水有三種狀態.滿足一定的條件,其他物質也有三種狀態.2.探究水的狀態變化過程與現象 水的狀態變化將一碗水放入冰箱的冷凍室中,過一段時間水結 成了冰 液態 固態將一冰塊放在碗中,過一段時間,觀察到冰塊熔化 成水 固態 液態將一裝水的敞口杯放在桌面上,過幾天發現水減 少了 液態 氣態過程與現象 水的狀態變化將一塊鐵板放在一杯盛有熱水的杯子的杯口上 方,觀察到鐵板下表面出現水珠 氣態 液態寒冷的冬天,將冰凍的衣服放在陰涼處,發現衣服 慢慢地變干 固態 氣態寒冷冬天的早晨常??梢杂^察到草地上覆蓋著 一層白色物質,即霜 氣態 固態探究歸納 水的三種狀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3.物態變化的定義物質從一種狀態變成另一種狀態的過程叫做物態變化.教材深挖判斷一個變化是否為物態變化的方法(1)在變化過程中物質是否由一種狀態變成另一種狀態,若是則該變化是物態變化.(2)物質種類發生變化的不是物態變化.(3)形狀的改變和狀態的變化不是一回事.典例1 下列情境,哪一個過程屬于物態變化( )DA.一塊鐵放在火爐中燒紅了 B.一根鐵絲被折彎了C.食物腐敗變質 D.陽光下,小雪人“流汗了”[解析] 選項A中鐵塊溫度改變了,選項B中鐵絲形狀發生了改變,但兩者狀態均沒變,不屬于物態變化;選項C中食物的成分發生了變化,不屬于物態變化;選項D中雪由固態變成了液態,屬于物態變化.1.汽化晾曬在陽光下的濕衣服會變干水燒開后,鍋里的水逐漸減少衣服變干,鍋中水減少,都是液態的水變成氣態的水蒸氣的過程.物理學中,把物質由液態變成氣態的現象叫做汽化.2.汽化的一種方式——蒸發(1)蒸發的概念只在液體表面進行的汽化現象叫做蒸發.常見的蒸發現象有潮濕的衣服晾干、糧食曬干、酒精(汽油)揮發等.(2)蒸發的特點蒸發是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的緩慢的汽化現象,它具有以下特點:①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②發生在液體表面;③是一種緩慢的汽化現象.敞口杯中的水隨時間流逝緩慢地減少,就是典型的蒸發現象.(3)探究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圖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 過程 衣服展開比疊起晾 干得快 衣服在太陽底下比 在陰涼處干得快 衣服在通風處比在無風處干得快原因 分析 展開的衣服表面積 大,水蒸發得快 太陽底下的衣服溫 度高,水蒸發得快 通風處空氣流動得快,水蒸發得快歸納 總結 液體的溫度越高,蒸發越快;液體表面積越大,蒸發越快;液體 表面附近的空氣流動越快,蒸發越快教材深挖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其他因素1.液體蒸發的快慢還與液體的種類有關.如在相同條件下,酒精就比水蒸發得快.2.周圍空氣的濕度也影響蒸發的快慢.周圍空氣濕度越大,蒸發越慢.如夏天下雨前,空氣濕度大,人身上的汗液難以蒸發,人會感到悶熱.(4)蒸發吸熱現象 規律一支溫度計的玻璃泡插在沾有酒精 的棉花團中,發現溫度計示數下降 液體蒸發時,從周圍環境中吸收熱量,周圍環境溫度下降,所以液體蒸發有降溫、制冷的作用.蒸發吸熱常用于降溫退熱、降溫消暑等游泳的人剛上岸時會冷得發抖天熱時,狗靠伸長舌頭散熱炎熱的夏天,在教室的地面上灑水人 會感到涼爽典例2 (佛山期中)老師帶領同學們進行“探究液體蒸發快慢的影響因素”實驗,她將等量的溫水和熱水分別倒入三個相同的錐形瓶中,又找來常溫下3張完全相同的濕巾,把其中的一張對折,將它們貼在三個錐形瓶的外壁,分別標記為1、2、3并將它們放在電子秤上,三只電子秤示數相同,B、C中熱水溫度也相同。一段時間后(外界環境相同),電子秤示數如圖A、B、C所示。(1)通過_______兩圖的對比,可以驗證液體蒸發的快慢與液體的溫度有關;A、B(2)通過B、C兩圖的對比,可以驗證液體蒸發的快慢與_____________有關;液體表面積(3)實驗中利用____________判斷液體蒸發的快慢,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________.電子秤示數轉換法[解析] (1)根據控制變量法的思想,要想探究液體蒸發的快慢與液體的溫度的關系,應控制液體的表面積相同,表面空氣流動速度相同,溫度不同,故選A、B兩圖進行對比. (2)通過B、C兩圖的對比可知,液體的溫度、表面空氣流動速度均相同,只有液體的表面積不同,所以可以驗證液體蒸發的快慢與液體的表面積有關.(3)實驗中利用電子秤的示數判斷液體蒸發的快慢,電子秤的示數越小,說明蒸發越快,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轉換法.1.沸騰燒開水時,我們觀察到的現象與蒸發有不同之處.物理學中,把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進行的劇烈的汽化現象叫做沸騰.2.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提出問題 水在沸騰時有什么特點?設計實驗與制定方案 按如圖所示從下往上安裝實驗器材,用酒精燈給水加熱,記錄水溫的變化,觀察水沸騰時的現象,并作出水沸騰前后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實驗器材(應按照“自下而上”的順序組裝) 鐵架臺、酒精燈、陶土網(使燒杯受熱均勻)、燒杯、紙板、溫度計、水、停表、火柴等.獲取與處理信息 (1)用酒精燈外焰給燒杯加熱,同時用溫度計測量水溫,觀察水溫變化.(2)當水溫接近時,每隔 記錄一次水的溫度,并觀察水沸騰前燒杯內氣泡的變化情況.(3)繼續每隔記錄一次溫度,直到水沸騰后再記錄 ,并觀察水沸騰時氣泡的變化情況.(4)停止加熱,幾秒后水停止沸騰.時間/ 0 1 2 3 4 5 6 7 8 9溫度/ 80 85 90 95 100 100 100 100 100 100水的狀態 未沸騰 沸騰沸騰前,水的溫度不斷上升,燒杯底部有少量氣泡產生,并且溫度越高氣泡越多.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逐漸變小,直至消失.沸騰時,水的溫度保持不變,燒杯底部有大量氣泡產生,并且氣泡上升過程中變大,到液面處破裂,釋放出里面的水蒸氣.根據表中數據,在坐標系中標記出對應的點,然后用平滑的曲線把這些點連接起來,從而得到水沸騰前后的溫度—時間圖像,如圖所示.實驗結論 對水不斷加熱,水的溫度不斷升高,達到某一溫度時,水開始沸騰,此后,雖然繼續對水加熱,但水的溫度保持不變.停止加熱,沸騰停止.特別提醒1.實驗時應注意:酒精燈要用點火工具點燃,并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用完后用燈帽蓋滅,如圖所示.2.如何縮短加熱到沸騰的時間:(1)燒杯中的水要適量.水太多,則加熱時間太長;水太少,則溫度計的玻璃泡不能全部浸入水中,且水溫變化太快,不便于記錄水溫.(2)在燒杯上加一紙板,減少加熱過程中的熱量損失,但要注意需在紙板上留下透氣孔,以免影響水的沸點.(3)應用初溫較高的熱水.教材深挖水沸騰前后氣泡大小變化的原因1.現象:水沸騰前,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逐漸變小,直至消失.原因:這是因為水沸騰前,燒杯底部的水溫度高,上部的水溫度低.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里面的部分水蒸氣遇到溫度偏低的水又變成了液態水了,導致氣泡的體積逐漸變小,直至消失.2.現象:水沸騰時,氣泡在上升過程中迅速變大,到達液面后破裂.原因:因為水沸騰時,燒杯底部和上部的水溫度相同,氣泡在上升的過程中,內部的水蒸氣不斷增多,氣泡逐漸變大,直至到達水面破裂.這一現象可以說明,沸騰是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此時,雖然繼續加熱,但溫度保持不變,水吸收的熱量使水汽化了.3.沸騰的特點、條件和沸點(1)沸騰的特點:①在一定溫度下進行;②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的劇烈汽化現象;③沸騰時需要吸熱,溫度保持不變.(2)沸騰的條件:一是達到沸點,二是繼續吸熱.(3)液體沸騰時的溫度叫做沸點,不同液體的沸點不同.液體的沸點隨氣壓的升高而升高.1個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為 ,酒精的沸點為,汞的沸點為,而液態氮的沸點僅為 .特別提醒水的沸點不是 的原因1.當地氣壓不是1個標準大氣壓(一般在學校實驗室測出的沸點都低于 ,原因是陸地氣壓一般小于1個標準大氣壓).2.實驗中燒杯口加蓋后忘記取下(或忘記給紙板開孔),使水面上方氣壓增大,從而使水的沸點升高.3.水中含有雜質.4.蒸發與沸騰的比較蒸發 沸騰共同點 都屬于汽化現象,都要吸熱不同點 發生部位 液體表面 液體表面和內部劇烈程度 緩慢 劇烈發生條件 任何溫度 達到沸點,繼續吸熱溫度變化 溫度一般會發生變化 溫度保持不變(沸點)蒸發 沸騰不同點 影響因素 液體溫度的高低,液 體表面積的大小,液 體表面空氣的流速 沸點的高低及液體上方氣壓的大小能否觀察到 不容易觀察到 能,迅速產生大量氣泡主要應用 制冷,降溫 燒開水典例3 (哈爾濱中考)關于“水沸騰規律”實驗,下列描述不正確的是( )AA.水沸騰時,大量氣泡在水中生成,上升、變小B.水沸騰時吸熱且溫度不變C.水的沸點可能低于D.提高水的初溫,可縮短實驗時間[解析]A 水沸騰時,大量氣泡在水中生成,上升變 大,直到水面破裂 符合題意B 水沸騰時吸熱且溫度不變 不符合題意C 氣壓低于1標準大氣壓時,水的沸點低于 不符合題意D 提高水的初溫,可縮短實驗時間 不符合題意1.現象探究:液化現象現象探究 原因分析 歸納總結在盛有燒開的水的水壺出 口處放一塊玻璃片,發現玻 璃片上出現水珠 水蒸氣遇到冷玻璃片,凝結 成小水珠附著在玻璃片上 形成水滴 各現象中的水珠(白霧)都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天冷時觀察溫室的室內玻 璃,發現室內玻璃上出現小 水珠 溫室內的水蒸氣遇到冷玻 璃液化成小水珠附著在玻 璃表面現象探究 原因分析 歸納總結炎熱的夏天,撕開冰棒的包 裝,觀察到周圍空氣中出現 “白霧” 冰棒從周圍空氣吸熱,空氣 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為小 水珠浮在空氣中 各現象中的水珠(白霧)都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2.液化的定義液化是汽化的相反過程.物理學中,把物質由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做液化.3.使氣體液化的兩種方式( 生產生活中常常兩種方式同時使用)有些氣體僅靠壓縮體積的方法難以液化,常采用壓縮體積和降低溫度相結合的方法,如氮氣的液化.4.探究液化放熱實驗探究 按圖示安裝裝置.在試管放入容器 中之前,先用溫度計測出中的水溫,再將試管放入 中,讓燒瓶內的水沸騰時產生的水蒸氣通過導管進入試管中.水蒸氣在試管 中會遇冷液化為水.在此過程中,測容器 中的水溫,它的溫度是升高了還是降低了?這說明了什么?實驗現象 第二次測得的容器中的水溫大于第一次測得的容器 中的水溫.實驗結論 燒瓶中的水沸騰產生的水蒸氣在試管 中液化,放出熱量,導致容器 中水的溫度升高,說明液化放熱,會使周圍物體的溫度升高.水蒸氣液化放熱,用容器 中的水溫變化來體現,用到了轉換法.典例4 使氣體液化的方法有兩個:__________和__________.根據生活所見請判斷:罐裝液化石油氣是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使石油氣液化裝入鋼罐的,且液化會____熱.降低溫度壓縮體積壓縮體積放[解析] 降低溫度可以使氣體液化,壓縮體積也可以使氣體液化.罐裝液化石油氣通常采用常溫下壓縮體積的方法把石油氣裝在鋼罐里.氣體液化是放熱的過程.謝 謝,同學們再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