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04課 離子方程式的正誤判斷 離子共存[學習目標]課標要點 學科素養離子方程式正誤判斷 通過離子方程式的書寫與正誤判斷,培養用化學符號說明物質變化的能力離子共存 掌握離子大量共存的判斷方法,促進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化學核心素養的發展1.掌握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方法,學會判斷離子方程式的正誤。2.初步掌握離子大量共存的判斷方法,促進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化學核心素養的發展。[學習過程]知識點一 離子方程式的正誤判斷[知識精講]1.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方法要求(1)抓住兩易、兩等、兩查兩易:即易溶、易電離的物質(包括強酸、強堿、大多數可溶性鹽)以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符號表示,難電離的物質(包括弱酸、弱堿、水等)、難溶物、單質、氣體、氧化物等用化學式表示。兩等:離子方程式兩邊的原子個數、電荷總數均對應相等。兩查:檢查各項是否都有公約數,是否漏寫必要的反應條件。(2)注意的問題①熟記常見酸、堿、鹽的溶解性規律。常見的酸強酸:HCl、H2SO4、HNO3、HBr、HI、HClO4等。弱酸:H2SO3、HF、CH3COOH、H2CO3、H2S、HClO(次氯酸)、HNO2(亞硝酸)等。常見的堿強堿:NaOH、KOH、Ca(OH)2、Ba(OH)2等。弱堿:NH3·H2O、Mg及排在Mg后面的金屬的氫氧化物,如Mg(OH)2、Cu(OH)2等。鹽的溶解性口訣鉀鈉銨硝(硝酸鹽)鹽全溶,鉀鈉鋇鈣四堿溶,鹽酸不溶銀亞汞(AgCl和Hg2Cl2不溶),硫酸不溶鋇微溶銀鈣鉛,碳酸亞硫酸只溶鉀鈉銨,碳酸氫鹽全溶完。②微溶物:微溶物作為反應物,若是澄清溶液寫離子符號,若是懸濁液寫化學式;微溶物作為生成物,一般寫化學式(標↓)。常見的微溶物有4種:Ca(OH)2、CaSO4、Ag2SO4、MgCO3,最典型的是Ca(OH)2,澄清石灰水寫成離子,而石灰乳則寫成化學式。③酸式鹽:在水溶液中強酸的酸式鹽全拆,如NaHSO4寫成Na+、H+、SO;弱酸的酸式鹽半拆,如NaHCO3寫成Na+、HCO。注意熔融狀態下,NaHSO4===Na++HSO。④離子方程式既要符合質量守恒定律又要符合電荷守恒定律。對離子方程式進行檢查時,這兩個方面缺一不可。如Fe2++Cl2===Fe3++2Cl-的錯誤就是違背了電荷守恒定律。2.離子方程式的正誤判斷方法(1)看是否符合客觀事實。如Fe跟稀硫酸反應,寫成2Fe+6H+===2Fe3++3H2↑是錯誤的。(2)看書寫形式是否正確。如NaHCO3與稀鹽酸反應寫成2H++CO===CO2↑+H2O是錯誤的。(3)看是否遵循質量守恒和電荷守恒。如Zn+Ag+===Zn2++Ag中電荷不守恒。(4)看是否漏掉部分離子反應。如CuSO4溶液與Ba(OH)2溶液的反應,寫成Cu2++2OH-===Cu(OH)2↓或Ba2++SO===BaSO4都是錯誤的。(5)看反應物與產物的配比是否正確。如稀硫酸與Ba(OH)2溶液反應不能寫成H++OH-+SO+Ba2+===BaSO4↓+H2O,應寫成2H++2OH-+Ba2++SO===BaSO4↓+2H2O。(6)看是否符合題設條件及要求。如“過量”“少量”“適量”以及滴加順序等對反應的影響。如CO2與過量的NaOH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CO2+2OH-===CO+H2O,而過量的CO2與NaOH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則是CO2+OH-===HCO。[典題例析][例1]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氧化銅與稀硫酸反應:CuO+4H++SO===Cu2++SO2↑+2H2OB.二氧化碳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Ca2++2OH-+CO2===CaCO3↓+H2OC.鐵和鹽酸反應:2Fe+6H+===2Fe3++3H2↑D.銅片插入硝酸銀溶液中:Cu+Ag+===Cu2++Ag[例2]下列離子方程式中,書寫正確的是( )A.銅和氯化銀反應:Cu+2AgCl===Cu2++2Cl-+2AgB.鹽酸和碳酸氫鈉溶液反應:2H++CO===H2O+CO2↑C.硫酸銅和氫氧化鋇溶液反應:SO+Ba2+===BaSO4↓D.鐵片插入硫酸銅溶液中:Fe+Cu2+===Fe2++Cu[例3]下列反應,不能用離子方程式Ba2++2OH-+SO+2H+===BaSO4↓+2H2O來表示的是( )A.向Ba(OH)2溶液中滴加NaHSO4溶液至溶液恰好呈中性B.向Ba(OH)2溶液中滴加NaHSO4溶液至沉淀量最多C.向H2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溶液恰好呈中性D.向H2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沉淀量最多知識點二 離子在水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斷[知識精講]1.離子共存的判斷判斷溶液中的離子能否大量共存,實際上是看離子之間能否發生反應,若能反應,則不能大量共存;若不反應,則能大量共存。(1)生成難溶或微溶物質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①生成難溶性鹽,如Ca2+與CO,Ba2+與SO、CO,Ag+與Cl-、Br-、I-、CO,Cu2+與OH-、CO等。②生成難溶性堿,如OH-與Fe3+、Fe2+、Mg2+、Cu2+、Al3+等。③生成微溶物質,如Ag+與SO,Ca2+與SO,Mg2+與CO等。(2)生成氣體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與CO、HCO、SO、HSO、S2-、HS-等。(3)生成難電離物質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與OH-、CH3COO-、SiO,OH-與NH等。(4)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氧化性離子(如Fe3+、ClO-、MnO等)與還原性離子(如S2-、I-、SO等)不能大量共存。同時,上述還原性離子在酸性條件下,與NO也不能大量共存,另外Fe2+與ClO-、MnO、NO,Br-與MnO、NO在酸性條件下也不能大量共存。2.注意題目中附加的限定性條件(1)無色溶液中有顏色的離子不能大量存在,如(2)堿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與OH-反應的離子。“堿性”溶液的不同描述:a.堿性溶液;b.pH>7的溶液;c.使石蕊溶液變藍色的溶液。(3) 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與H+反應的離子。“酸性”溶液的不同描述:a.酸性溶液;b.pH<7的溶液;c.使石蕊溶液變紅色的溶液。(4)“透明溶液”意味著溶液中無難溶物和微溶物,并不意味著溶液無色。(5)看清題目要求,是“大量共存”還是“不能大量共存”,是“一定大量共存”還是“可能大量共存”。[典題例析][例1])判斷正誤:(1)無色透明的溶液中:Fe3+、NH、I-、CO(______)(2)無色透明的溶液中:K+、Cu2+、NO、Cl-(______)(3)澄清透明的溶液中:Fe3+、Mg2+、Br-、Cl-(______)(4)使酚酞變紅色的溶液中:Na+、Al3+、SO、Cl-(______)(5)使甲基橙變紅的溶液中:Na+、Mg2+、SO、 HCO(______)[例2]下列各組離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Na+ Mg2+ Cl- OH-B.H+ Ca2+ CO NOC.Cu2+ K+ SO NOD.Na+ HCO OH- Ca2+[例3]在給定的四種溶液中加入以下各種離子,能在原溶液中較大量共存的是( )A.pH<7的溶液:Cu2+、Na+、Mg2+、NOB.滴加酚酞溶液顯紅色的溶液:Fe3+、NH、Cl-、NOC.所含溶質為NaOH的溶液:K+、SO、NO、H+D.強堿性溶液:K+、Cu2+、Br-、Ba2+[例4]下列各組離子,能在強酸溶液中大量共存,并且溶液呈無色透明的是( )A.Mg2+、Na+、SO、Cl-B.K+、Na+、HCO、NOC.OH-、HCO、Ca2+、Na+D.Cu2+、NH、NO、Cl-[效果檢測]1.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碳酸鈣與鹽酸反應:CO+2H+===CO2↑+H2OB.硫酸和氯化鋇溶液反應:Ba2++SO===BaSO4↓C.氫氧化鈉和足量氫硫酸反應:2OH-+H2S===S2-+H2OD.小蘇打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H++OH-===H2O2.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石灰乳與Na2CO3溶液混合:Ca2++CO===CaCO3↓B.用食醋除去水瓶中的水垢:CO+2CH3COOH===2CH3COO-+CO2↑+H2OC.氨氣通入鹽酸中:NH3+H++Cl-===NH4ClD.氫氧化鎂和鹽酸反應:Mg(OH)2+2H+===Mg2++2H2O3.下列各項的兩組物質在溶液中的反應可用同一離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氫氧化鈉與鹽酸;氫氧化鈉與碳酸B.BaCl2溶液與Na2SO4溶液;Ba(OH)2溶液與稀硫酸C.Na2CO3與硝酸;CaCO3與硝酸D.石灰石與硝酸;石灰石與鹽酸4.能用離子方程式“Ba2++SO===BaSO4↓”表示的化學反應是( )A.Ba(OH)2+H2SO4===BaSO4↓+2H2OB.Na2CO3+H2SO4===Na2SO4+H2O+CO2↑C.BaCl2+H2SO4===BaSO4↓+2HClD.Zn+H2SO4===ZnSO4+H2↑5.下列各組中的離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Mg2+、H+、Cl-、OH-B.Na+、Ba2+、CO、NOC.K+、H+、NO、HCOD.K+、Cu2+、NO、SO6.在無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組離子是( )A.Cu2+、SO、K+、Cl-B.Ag+、Cl-、OH-、Na+C.NO、Cl-、Na+、Ca2+D.NO、OH-、Mg2+、Na+7.下列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A.OH-、Al3+、Ca2+、 B.K+、Ag+、、Cl-C.Ba2+、K+、OH-、 D.Na+、K+、、8.指出下列離子方程式錯誤的原因。(1)2Fe+6H+===2Fe3++3H2↑____。(2)Cu+2H+===Cu2++H2↑____。(3)氫氧化銅溶于稀硫酸:H++OH-===H2O____。(4)CaCO3溶于醋酸溶液:CaCO3+2H+===Ca2++H2O+CO2↑____。(5)Fe3++Cu===Cu2++Fe2+____。(6)氧化銅與鹽酸反應:O2-+2H+===H2O____。9.某溶液的溶質可能由下列離子組成:Cl-、SO、CO、H+、Ba2+、Na+,某同學進行如下實驗探究其組成:①向溶液中加入過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過濾;②向①中濾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③將①中的沉淀加入稀鹽酸中,沉淀部分消失,有氣體產生。依據以上實驗可以推斷,原溶液中一定含有____;一定沒有____;可能含有____。10.用一種試劑除去下列物質中的雜質(括號內物質為雜質,所用試劑均足量),寫出所加的試劑及有關反應的離子方程式。(1)FeSO4溶液(CuSO4):試劑為________,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Cu(Mg):試劑為________,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O(CO2):試劑為________,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04課 離子方程式的正誤判斷 離子共存[學習目標]課標要點 學科素養離子方程式正誤判斷 通過離子方程式的書寫與正誤判斷,培養用化學符號說明物質變化的能力離子共存 掌握離子大量共存的判斷方法,促進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化學核心素養的發展掌握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方法,學會判斷離子方程式的正誤。2. 初步掌握離子大量共存的判斷方法,促進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化學核心素養的發展。[學習過程]知識點一 離子方程式的正誤判斷[知識精講]1.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方法要求(1)抓住兩易、兩等、兩查兩易:即易溶、易電離的物質(包括強酸、強堿、大多數可溶性鹽)以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符號表示,難電離的物質(包括弱酸、弱堿、水等)、難溶物、單質、氣體、氧化物等用化學式表示。兩等:離子方程式兩邊的原子個數、電荷總數均對應相等。兩查:檢查各項是否都有公約數,是否漏寫必要的反應條件。(2)注意的問題①熟記常見酸、堿、鹽的溶解性規律。常見的酸強酸:HCl、H2SO4、HNO3、HBr、HI、HClO4等。弱酸:H2SO3、HF、CH3COOH、H2CO3、H2S、HClO(次氯酸)、HNO2(亞硝酸)等。常見的堿強堿:NaOH、KOH、Ca(OH)2、Ba(OH)2等。弱堿:NH3·H2O、Mg及排在Mg后面的金屬的氫氧化物,如Mg(OH)2、Cu(OH)2等。鹽的溶解性口訣鉀鈉銨硝(硝酸鹽)鹽全溶,鉀鈉鋇鈣四堿溶,鹽酸不溶銀亞汞(AgCl和Hg2Cl2不溶),硫酸不溶鋇微溶銀鈣鉛,碳酸亞硫酸只溶鉀鈉銨,碳酸氫鹽全溶完。②微溶物:微溶物作為反應物,若是澄清溶液寫離子符號,若是懸濁液寫化學式;微溶物作為生成物,一般寫化學式(標↓)。常見的微溶物有4種:Ca(OH)2、CaSO4、Ag2SO4、MgCO3,最典型的是Ca(OH)2,澄清石灰水寫成離子,而石灰乳則寫成化學式。③酸式鹽:在水溶液中強酸的酸式鹽全拆,如NaHSO4寫成Na+、H+、SO;弱酸的酸式鹽半拆,如NaHCO3寫成Na+、HCO。注意熔融狀態下,NaHSO4===Na++HSO。④離子方程式既要符合質量守恒定律又要符合電荷守恒定律。對離子方程式進行檢查時,這兩個方面缺一不可。如Fe2++Cl2===Fe3++2Cl-的錯誤就是違背了電荷守恒定律。2.離子方程式的正誤判斷方法(1)看是否符合客觀事實。如Fe跟稀硫酸反應,寫成2Fe+6H+===2Fe3++3H2↑是錯誤的。(2)看書寫形式是否正確。如NaHCO3與稀鹽酸反應寫成2H++CO===CO2↑+H2O是錯誤的。(3)看是否遵循質量守恒和電荷守恒。如Zn+Ag+===Zn2++Ag中電荷不守恒。(4)看是否漏掉部分離子反應。如CuSO4溶液與Ba(OH)2溶液的反應,寫成Cu2++2OH-===Cu(OH)2↓或Ba2++SO===BaSO4都是錯誤的。(5)看反應物與產物的配比是否正確。如稀硫酸與Ba(OH)2溶液反應不能寫成H++OH-+SO+Ba2+===BaSO4↓+H2O,應寫成2H++2OH-+Ba2++SO===BaSO4↓+2H2O。(6)看是否符合題設條件及要求。如“過量”“少量”“適量”以及滴加順序等對反應的影響。如CO2與過量的NaOH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CO2+2OH-===CO+H2O,而過量的CO2與NaOH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則是CO2+OH-===HCO。[典題例析][例1]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氧化銅與稀硫酸反應:CuO+4H++SO===Cu2++SO2↑+2H2OB.二氧化碳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Ca2++2OH-+CO2===CaCO3↓+H2OC.鐵和鹽酸反應:2Fe+6H+===2Fe3++3H2↑D.銅片插入硝酸銀溶液中:Cu+Ag+===Cu2++Ag[例2]下列離子方程式中,書寫正確的是( )A.銅和氯化銀反應:Cu+2AgCl===Cu2++2Cl-+2AgB.鹽酸和碳酸氫鈉溶液反應:2H++CO===H2O+CO2↑C.硫酸銅和氫氧化鋇溶液反應:SO+Ba2+===BaSO4↓D.鐵片插入硫酸銅溶液中:Fe+Cu2+===Fe2++Cu[例3]下列反應,不能用離子方程式Ba2++2OH-+SO+2H+===BaSO4↓+2H2O來表示的是( )A.向Ba(OH)2溶液中滴加NaHSO4溶液至溶液恰好呈中性B.向Ba(OH)2溶液中滴加NaHSO4溶液至沉淀量最多C.向H2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溶液恰好呈中性D.向H2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沉淀量最多[例1]【答案】B【解析】氧化銅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反應本質是CuO和稀硫酸中的H+反應,正確的離子方程式為CuO+2H+===Cu2++H2O,A錯誤;二氧化碳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過量,生成白色沉淀,故離子方程式為Ca2++2OH-+CO2===CaCO3↓+H2O,B正確;鐵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而不是氯化鐵,不符合客觀事實,正確的離子方程式為Fe+2H+===Fe2++H2↑,C錯誤;D中電荷不守恒,D錯誤。[例2]【答案】D【解析】AgCl是難溶物質,Cu和AgCl不反應,A錯誤;碳酸氫根離子不能拆分,鹽酸和碳酸氫鈉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H++HCO===H2O+CO2↑,B錯誤;硫酸銅和氫氧化鋇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u2++SO+Ba2++2OH-===BaSO4↓+Cu(OH)2↓,C錯誤;鐵片插入硫酸銅溶液中的離子方程式為Fe+Cu2+===Fe2++Cu,D正確。[例3] 【答案】B【解析】向Ba(OH)2溶液中滴加NaHSO4溶液至溶液恰好呈中性時, Ba(OH)2和NaHSO4以粒子個數之比為1∶2進行反應生成硫酸鈉、硫酸鋇和水,離子方程式為Ba2++2OH-+SO+2H+===BaSO4↓+2H2O,故A正確;向Ba(OH)2溶液中滴加NaHSO4溶液至沉淀量最多時,Ba(OH)2和NaHSO4以粒子個數之比為1∶1進行反應生成氫氧化鈉、硫酸鋇和水,離子方程式為Ba2++OH-+SO+H+===BaSO4↓+H2O,故B錯誤;向H2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溶液恰好呈中性時,H2SO4和Ba(OH)2以粒子個數之比為1∶1進行反應生成硫酸鋇和水,離子方程式為Ba2++2OH-+SO+2H+===BaSO4↓+2H2O,故C正確;向H2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沉淀量最多時,H2SO4和Ba(OH)2以粒子個數之比為1∶1進行反應生成硫酸鋇和水,離子方程式為Ba2++2OH-+SO+2H+===BaSO4↓+2H2O,故D正確。知識點二 離子在水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斷[知識精講]1.離子共存的判斷判斷溶液中的離子能否大量共存,實際上是看離子之間能否發生反應,若能反應,則不能大量共存;若不反應,則能大量共存。(1)生成難溶或微溶物質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①生成難溶性鹽,如Ca2+與CO,Ba2+與SO、CO,Ag+與Cl-、Br-、I-、CO,Cu2+與OH-、CO等。②生成難溶性堿,如OH-與Fe3+、Fe2+、Mg2+、Cu2+、Al3+等。③生成微溶物質,如Ag+與SO,Ca2+與SO,Mg2+與CO等。(2)生成氣體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與CO、HCO、SO、HSO、S2-、HS-等。(3)生成難電離物質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與OH-、CH3COO-、SiO,OH-與NH等。(4)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氧化性離子(如Fe3+、ClO-、MnO等)與還原性離子(如S2-、I-、SO等)不能大量共存。同時,上述還原性離子在酸性條件下,與NO也不能大量共存,另外Fe2+與ClO-、MnO、NO,Br-與MnO、NO在酸性條件下也不能大量共存。2.注意題目中附加的限定性條件(1)無色溶液中有顏色的離子不能大量存在,如(2)堿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與OH-反應的離子。“堿性”溶液的不同描述:a.堿性溶液;b.pH>7的溶液;c.使石蕊溶液變藍色的溶液。(3) 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與H+反應的離子。“酸性”溶液的不同描述:a.酸性溶液;b.pH<7的溶液;c.使石蕊溶液變紅色的溶液。(4)“透明溶液”意味著溶液中無難溶物和微溶物,并不意味著溶液無色。(5)看清題目要求,是“大量共存”還是“不能大量共存”,是“一定大量共存”還是“可能大量共存”。[典題例析][例1])判斷正誤:(1)無色透明的溶液中:Fe3+、NH、I-、CO(______)(2)無色透明的溶液中:K+、Cu2+、NO、Cl-(______)(3)澄清透明的溶液中:Fe3+、Mg2+、Br-、Cl-(______)(4)使酚酞變紅色的溶液中:Na+、Al3+、SO、Cl-(______)(5)使甲基橙變紅的溶液中:Na+、Mg2+、SO、 HCO(______)[例2]下列各組離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Na+ Mg2+ Cl- OH-B.H+ Ca2+ CO NOC.Cu2+ K+ SO NOD.Na+ HCO OH- Ca2+[例3]在給定的四種溶液中加入以下各種離子,能在原溶液中較大量共存的是( )A.pH<7的溶液:Cu2+、Na+、Mg2+、NOB.滴加酚酞溶液顯紅色的溶液:Fe3+、NH、Cl-、NOC.所含溶質為NaOH的溶液:K+、SO、NO、H+D.強堿性溶液:K+、Cu2+、Br-、Ba2+[例4]下列各組離子,能在強酸溶液中大量共存,并且溶液呈無色透明的是( )A.Mg2+、Na+、SO、Cl-B.K+、Na+、HCO、NOC.OH-、HCO、Ca2+、Na+D.Cu2+、NH、NO、Cl-[例1]【答案】錯 錯 對 錯 錯【解析】(1)無色透明的溶液中,Fe3為黃色,錯誤;(2)無色透明的溶液中,Cu2+為藍色,錯誤;(3)澄清透明的溶液中:各離子均不反應,正確;(4)使酚酞變紅色的溶液呈堿性,Al3+會生成氫氧化鋁沉淀,錯誤;(5)使甲基橙變黃的溶液可能呈酸性或堿性: HCO不可能大量存在,錯誤;[例2] 【答案】C【解析】離子能大量共存,說明離子間不能生成沉淀、氣體或水等。A項中有Mg(OH)2沉淀生成;B項中CO與H+、Ca2+不能大量共存;D項中HCO與 OH-反應生成H2O和CO而不能大量共存。[例3]、【答案】A【解析】A項中pH<7,即酸性溶液,該組離子能大量共存;B項中滴加酚酞溶液顯紅色,即在堿性條件下,Fe3++3OH-===Fe(OH)3↓,NH+OH-===NH3·H2O,故不能大量共存;C項為堿性溶液,H+不能大量共存;D項強堿性溶液中,2OH-+Cu2+=== Cu(OH)2↓,故不能大量共存。[例4] 【答案】A 【解析】離子共存的實質是離子之間不發生反應。B項,HCO與H+反應;C項,OH-、HCO均與H+反應;D項,Cu2+在溶液中顯藍色。[效果檢測]1.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碳酸鈣與鹽酸反應:CO+2H+===CO2↑+H2OB.硫酸和氯化鋇溶液反應:Ba2++SO===BaSO4↓C.氫氧化鈉和足量氫硫酸反應:2OH-+H2S===S2-+H2OD.小蘇打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H++OH-===H2O2.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石灰乳與Na2CO3溶液混合:Ca2++CO===CaCO3↓B.用食醋除去水瓶中的水垢:CO+2CH3COOH===2CH3COO-+CO2↑+H2OC.氨氣通入鹽酸中:NH3+H++Cl-===NH4ClD.氫氧化鎂和鹽酸反應:Mg(OH)2+2H+===Mg2++2H2O3.下列各項的兩組物質在溶液中的反應可用同一離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氫氧化鈉與鹽酸;氫氧化鈉與碳酸B.BaCl2溶液與Na2SO4溶液;Ba(OH)2溶液與稀硫酸C.Na2CO3與硝酸;CaCO3與硝酸D.石灰石與硝酸;石灰石與鹽酸4.能用離子方程式“Ba2++SO===BaSO4↓”表示的化學反應是( )A.Ba(OH)2+H2SO4===BaSO4↓+2H2OB.Na2CO3+H2SO4===Na2SO4+H2O+CO2↑C.BaCl2+H2SO4===BaSO4↓+2HClD.Zn+H2SO4===ZnSO4+H2↑5.下列各組中的離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Mg2+、H+、Cl-、OH-B.Na+、Ba2+、CO、NOC.K+、H+、NO、HCOD.K+、Cu2+、NO、SO6.在無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組離子是( )A.Cu2+、SO、K+、Cl-B.Ag+、Cl-、OH-、Na+C.NO、Cl-、Na+、Ca2+D.NO、OH-、Mg2+、Na+7.下列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A.OH-、Al3+、Ca2+、 B.K+、Ag+、、Cl-C.Ba2+、K+、OH-、 D.Na+、K+、、8.指出下列離子方程式錯誤的原因。(1)2Fe+6H+===2Fe3++3H2↑____。(2)Cu+2H+===Cu2++H2↑____。(3)氫氧化銅溶于稀硫酸:H++OH-===H2O____。(4)CaCO3溶于醋酸溶液:CaCO3+2H+===Ca2++H2O+CO2↑____。(5)Fe3++Cu===Cu2++Fe2+____。(6)氧化銅與鹽酸反應:O2-+2H+===H2O____。9.某溶液的溶質可能由下列離子組成:Cl-、SO、CO、H+、Ba2+、Na+,某同學進行如下實驗探究其組成:①向溶液中加入過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過濾;②向①中濾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③將①中的沉淀加入稀鹽酸中,沉淀部分消失,有氣體產生。依據以上實驗可以推斷,原溶液中一定含有____;一定沒有____;可能含有____。10.用一種試劑除去下列物質中的雜質(括號內物質為雜質,所用試劑均足量),寫出所加的試劑及有關反應的離子方程式。(1)FeSO4溶液(CuSO4):試劑為________,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Cu(Mg):試劑為________,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O(CO2):試劑為________,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B 【解析】碳酸鈣是難溶物,不拆,與鹽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aCO3+2H+===Ca2++CO2↑+H2O,故A錯誤;硫酸和氯化鋇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Ba2++SO===BaSO4↓,故B正確;氫氧化鈉和足量氫硫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OH-+H2S===HS-+H2O,故C錯誤;小蘇打為NaHCO3,與NaOH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HCO+OH-===CO+H2O,故D錯誤。2.D 【解析】石灰乳中Ca(OH)2主要以固體形式存在,應寫成化學式;水垢中的主要成分為CaCO3,是難溶物,不能拆成離子;NH4Cl為易溶易電離物質,應拆寫成離子形式。D項正確。3.D 【解析】A項中碳酸是弱酸,在離子方程式中要用化學式表示,錯誤;B項中Ba(OH)2溶液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的水也要在離子方程式中表達出來;C項中CaCO3是難溶物,在離子方程式中要用化學式表示;D項中,硝酸和鹽酸的作用都是提供H+,均可用CaCO3+2H+===Ca2++H2O+CO2↑表示。4. C 【解析】 A項中的離子方程式為Ba2++2OH-+2H++SO===BaSO4↓+2H2O,錯誤;B項中的離子方程式為CO+2H+===H2O+CO2↑,錯誤;C項中的離子方程式為Ba2++SO===BaSO4↓,正確;D項中的離子方程式為Zn+2H+===Zn2++H2↑,錯誤。5.解析:選D 溶液中離子不能大量共存,即發生了離子反應。A項,H+、Mg2+均可與OH-發生反應;B項,Ba2+可與CO反應生成沉淀;C項,H+可與HCO反應生成氣體。6. 解析:選C 含Cu2+的溶液呈藍色,A錯誤;Ag+與Cl-、OH-均反應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B錯誤;NO、Cl-、Na+、Ca2+在溶液中不反應,且均為無色,可以大量共存,C正確;在溶液中OH-與Mg2+結合生成氫氧化鎂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錯誤。7.【答案】D【詳解】A.OH-、Al3+形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A錯誤;B.Ag+、Cl-形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B錯誤;C.OH-、能反應,不能大量共存,故C錯誤;D.四種離子之間互不反應,能大量共存,故D正確。故選:D。8. (1)反應不符合事實,應生成+2價鐵的化合物。(2)反應不符合事實,Cu是不活潑的金屬,不能和酸反應置換出氫氣。(3)化學式拆分錯誤,氫氧化銅難溶于水,不能拆寫。(4)化學式拆分錯誤,醋酸是難電離的物質,不能拆寫。(5)電荷不守恒。(6)化學式拆分錯誤,氧化物不能拆寫。9. SO、CO、Na+; H+、Ba2+; Cl-。【解析】實驗①說明原溶液中有SO、CO的一種或兩種,則沒有Ba2+;由實驗③(白色沉淀部分消失、產生氣體)可知一定含有SO(BaSO4不溶于鹽酸)、CO;由于加入BaCl2溶液引入了Cl-,所以不能由實驗②確定原溶液中含Cl-;而CO與H+不能大量共存,所以肯定不含有H+;由溶液呈電中性可知,原溶液中肯定含有Na+。10.答案:(1)鐵粉 Fe+Cu2+===Cu+Fe2+(2)稀鹽酸(或稀硫酸) Mg+2H+===Mg2++H2↑(3)氫氧化鈉溶液 CO2+2OH-===CO+H2O解析:(1)Fe比Cu活潑,因此可向溶液中加入鐵粉置換出銅,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Fe+Cu2+===Cu+Fe2+。(2)Mg是活潑金屬,能與酸性溶液反應,而Cu是不活潑金屬,不與酸性溶液反應,故試劑可選用稀鹽酸(或稀硫酸),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Mg+2H+===Mg2++H2↑。(3)CO2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而CO不能,故試劑可選用氫氧化鈉溶液,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O2+2OH-===CO+H2O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05課離子方程式的正誤判斷離子共存(原卷版).docx 第05課離子方程式的正誤判斷離子共存(解析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