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
3.1 重力與彈力
第一課時
新課引入
自然界的物體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之間具有多種多樣的相互作用。正是由于這些相互作用, 物體在形狀、運動狀態(tài)等許多方面會發(fā)生變化。如何來研究這些相互作用呢?在力學中,物體間的相互作用抽象為一個概念——力(force)
新課引入
新課引入
力是一個物體對另外一個物體的作用,認識一個力,需要弄清以下幾個問題:
誰受到的力,誰施加的力?
怎樣量度它的大小?
它的方向如何?作用點在哪里?
思考:
分析空中人所受的重力,關于上述問題怎么回答?
CONTENTS
學習目標
1.知道重力產(chǎn)生的原因,理解重力的大小及方向,知道重心的概念。
2.知道力的三要素,會用力的圖示和示意圖來表示力。
3.知道彈力產(chǎn)生的原因和條件,會分析彈力的方向。
重力
4.重力的公式
G=mg,g=9.8N/kg
g即重力加速度
3.重力的測量
彈簧測力計
1.重力的產(chǎn)生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單位:牛頓,符號:N
2.重力的方向
豎直向下,施力物體是地球
緯度越高,重力加速度越大
不同緯度地區(qū)的重力加速度
等效
(1)定義:一個物體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從效果上看,可以認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點,這一點叫作物體的重心。
5.重力的作用點——重心
質(zhì)量均勻分布,形狀規(guī)則的物體的重心,在幾何中心上
質(zhì)量分布不均勻的物體,重心的位置除了跟物體的形狀有關外,還跟物體內(nèi)質(zhì)量的分布有關
(2)決定因素:與物體的形狀和質(zhì)量分布有關.
方法:先在 A 點把物體懸掛起來,通過 A 點畫一條豎直線 AB,由于A點懸線的拉力跟薄板的重力平衡,薄板的重心必定在AB連線上。
然后,再選另一處D點把物體懸掛起來,過D點畫一條豎直線DE,薄板的重心必定在DE連線上。因此,AB和DE的交點C,就是薄板的重心。
A
B
A
B
C
D
E
(3)判斷方法:
6.力的圖示與力的示意圖
力的圖示
用一段帶箭頭的線段表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
力的示意圖
只畫出力的方向和作用點,表示物體在這個方向上受到了力
選標度
畫線段
標方向
步
驟
5N
G
G
1.關于重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重力沒有施力物體
B.在空中飛行的物體不受重力作用
C.重力的方向總是垂直于接觸面向下的
D.同一物體在地球各處所受重力大小不一定相等
√
2.關于重心,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重心就是物體上最重的一點
B.重心就是物體的幾何中心
C.直鐵絲變彎后,重心便不在
中點,但一定還在鐵絲上
D.重心是物體的各部分所受重
力的等效作用點
答案解析:
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點,并不是只有重心處才受重力,故D正確,A錯誤.只有質(zhì)量分布均勻、形狀規(guī)則的物體的重心才在其幾何中心,故B錯誤.物體的重心不一定在物體上,如粗細均勻的鐵絲被彎曲成圓圈時,其重心在圓心處,而不在鐵絲上,故選項C錯誤.
D
跟蹤練習
二、彈力
1、接觸力
(1)物體與物體相互作用時通過物體與物體接觸時發(fā)生的,這種相互作用可以稱為接觸力。
(2)通常所說的拉力、壓力、支持力等都是接觸力。接觸力按其性質(zhì)可以分為彈力和摩擦力,下面我們先研究彈力。
有時物體的形變很小,不易被覺察。一塊剖面為三角形的有機玻璃壓在另一塊有機玻璃上,發(fā)生的形變?nèi)庋鄄荒芸闯觥?br/>2、形變:物體的形狀或體積的改變叫作形變。
壓力
形變后,當特殊的光通過有機玻璃不同部位時,產(chǎn)生的花紋會發(fā)生變化,利用儀器可以看到這種差異。
演示:通過平面鏡觀察桌面的微小形變
1、實驗器材:兩個平面鏡M和N、一束光、一張大桌子,刻度尺。
2、實驗步驟:如圖在一張大桌子上放兩個平面鏡M和N。
3、讓一束光依次被這兩面鏡子反射,最后射到墻上,形成一個光點。
4、按壓兩鏡之間的桌面,觀察墻上光點位置的變化。
練習:在一張大桌子上放兩個平面鏡M和N,讓一束光依次被兩面鏡子反射,最后射到墻上,形成一個光點P。用力壓桌面時,觀察墻上光點位置的變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光斑上移
B.光斑下移
C.光斑左移
D.光斑右移
P
M
F
N
B
解析:若在兩鏡之間桌面用力F下壓,M、N將向中間傾斜,光束的入射角減小,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光點會在刻度尺上由上向下移動;故選:B。
3.彈力
被拉長的彈簧,要恢復原狀,對相連接的小車產(chǎn)生了拉力F;
F
被跳水運動員壓彎的跳板,要恢復原狀,對上面的人產(chǎn)生了支持力。
(1)定義:發(fā)生形變的物體,由于要恢復原狀對跟它接觸的物體產(chǎn)生力的作用,這種力叫彈力。
(2)產(chǎn)生條件:①直接接觸;②發(fā)生彈性形變
F1
放在桌面上的書,它對桌面的壓力F1以及桌面對它的支持力F2,都是彈力,其方向是跟接觸面垂直指向被壓或被支持的物體。
F2
(3)彈力方向
①壓力、支持力的方向:總是垂直接觸面而指向受力物體。
F2
F1
曲面與平面間彈力方向
A
B
FA
FB
過接觸點垂直平面指向
A
B
F
FB對A
曲面與曲面之間彈力方向
過接觸點垂直公切面指向受力物體。
F
②繩類的彈力方向
繩子的拉力,也是彈力,其方向是沿著繩子而指向繩子收縮的方向。
③輕桿的彈力
輕桿:桿的重力可以忽略不計的理想模型,桿的彈力不一定沿著桿。
F
被彎曲的細木棍把圓木推開。
(4)判斷有無彈力的方法:
①直接法:對于形變效果明顯的情況,可由形變情況直接判斷彈力的存在與否。如彈簧、橡皮筋等產(chǎn)生彈力的情況。
②假設法:撤掉與之接觸的物體,看放研究物體的狀態(tài)是否改變,若改變則存在彈力,否則不存在彈力。
小心去掉斜面,球仍靜止,說明斜面與球A之間無相互作用因而無彈力。
若去掉斜面,小球則無法保持在原來的位置靜止,這說明斜面對小球有相互作用的彈力。
1.一個被吊著的均勻球殼,其內(nèi)部注滿了水,在球的底部有一帶閥門的細出水口.在打開閥門讓水慢慢流出的過程中,球殼與其中的水的共同重心將會 ( )
A.一直下降
B.一直不變
C.先下降后上升
D.先上升后下降
C
課堂練習
2.關于彈力的產(chǎn)生說法正確的是( )
A.只要兩物體接觸就一定產(chǎn)生彈力
B.只要兩物體相互吸引就一定產(chǎn)生彈力
C.只要物體發(fā)生形變就一定有彈力產(chǎn)生
D.只有發(fā)生彈性形變的物體才會對與它接觸的物體產(chǎn)生彈力作用
D
課堂練習
3.關于彈力的方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彈力方向一定垂直于接觸面
B.彈力方向不一定垂直于接觸面
C.輕質(zhì)繩對物體的彈力方向一定沿著繩子離開物體的方向,因為繩子只會發(fā)生拉伸形變
D.輕質(zhì)繩對物體產(chǎn)生的彈力一定垂直于與繩 相連的接觸面
AC
課堂練習
4.如圖所示,已知小球靜止,甲中的細線豎直,乙中的細線傾斜,試判斷圖中小球所受彈力的方向:
課堂練習
謝
謝
觀
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