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5張PPT)2024年秋季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級上冊第2節 聲音的特性第二章物理觀念1.了解聲音的特性。2.知道樂音的音調跟發聲體的振動頻率有關,響度跟發聲體的振幅有關。3.知道不同發聲體發出樂音的音色不同。科學思維1.通過觀察實驗演示、觀看視頻等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實驗、表述和思維能力。2.通過圖像獲取信息,培養學生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3.學生學會用科學探究的方法來研究聲音的特性。重點難點科學探究通過“音調與頻率有關實驗”和“響度與振幅有關的實驗”進一步了解和學習科學研究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觀察、實驗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科學態度與責任1.體會現實世界物體的發聲是豐富多彩的,培養學生觀察、探究思維,激發學生好奇心與求知欲,提高對自然及自然科學的熱愛。2.培養學生善于與其他同學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思考:同學們知道這些動物的聲音都是怎樣的嗎?你還知道自然界的哪些聲音?對比:輕敲課桌和重敲課桌,感受聲音“大”“小”的不同。提問:為什么小白兔能判斷出大灰狼的聲音不是外婆的聲音呢?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邊。比較兩種情況下鋼尺振動情況和發聲特點。演示2:使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長一些,再次撥動。(注意撥動鋼尺的力度相同)鋼尺振動較快,發出的聲音尖而細。鋼尺振動較慢,發出的聲音低而粗。演示1:使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短一些,并撥動鋼尺;任務一、探究音調和頻率的關系1.認識音調、探究音調和振動快慢的關系知識講解1.認識音調,探究音調和振動快慢的關系活動一:將鋼尺一端伸出桌面,一手將另一端緊壓在桌邊,另一只手撥動鋼尺伸出桌面端,使鋼尺發出聲音,觀察發聲和振動情況。任務一、探究音調和頻率的關系提問:音調的高低與什么因素有關呢?活動二:使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短一些,撥動鋼尺(鋼尺振動較快),使鋼尺伸出卓面的長度長一些,再次撥動鋼尺(鋼尺振動較慢)。任務一、探究音調和頻率的關系分析:音調的高低與物體振動的快慢有關,鋼尺振動得快,音調就高;振動得慢,音調就低。總結:聲音的高低叫作音調,音調的高低與物體振動的快慢有關。物體振動得快,發出聲音的音調就高;振動得慢,發出聲音的音調就低。因此,物體振動的快慢決定著音調的高低。2.認識頻率及音調與頻率的關系發聲體每秒內振動的次數叫頻率(f)。頻率用來描述物體振動的快慢。單位為赫茲,簡稱赫,符號為Hz。如:物體在1 s內振動1 000次,頻率為1 000 Hz。任務一、探究音調和頻率的關系活動探究教師分別用撥片以兩種速度(快和慢)撥動木梳的鋸齒,比較兩種情況下音調與頻率的關系。音調的高低決定發聲物體的振動頻率。頻率決定聲音的音調。振動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越低,音調越低。任務一、探究音調和頻率的關系知識講解觀察并比較兩個不同音調相同時間內的波形圖相同時間內,波的個數少,波形較稀疏,頻率低,音調低。相同時間內,波的個數多,波形較密集,頻率高,音調高。任務一、探究音調和頻率的關系3.探究不同音調聲音的波形知識講解聲波的分類思考:(1)多數人能夠聽到的頻率范圍是多少?(2)為什么有時在你認為很靜、沒有任何聲音時,貓或者狗卻突然表現得非常警覺?任務一、探究音調和頻率的關系人的聽覺范圍人的聽覺范圍任務一、探究音調和頻率的關系隨講隨練改變試管中的水量,用同樣大小的力吹氣時會發出不同的聲音。這“不同的聲音”主要是指取決于聲音的( )DA.振幅 B.音色 C.響度 D.音調任務一、探究音調和頻率的關系知識講解想一想聲音有音調的不同,也有強弱的不同。物理學中把聲音的強弱叫作響度。響度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聲音的大小。有的聲音洪亮,如我們常見“大聲喧嘩”“引吭高歌”“震耳欲聾”等,有的聲音則很微弱。思考:為什么聲音會有強弱之分呢?聲音的強弱又由什么因素決定呢?任務二、知道響度的物理意義及決定響度的因素知識講解合作探究活動一:將鼓面上撒上紙屑,輕敲鼓面,聽鼓聲并觀察現象;紙屑蹦起幅度較小,鼓聲弱。紙屑蹦起幅度較大,鼓聲強。活動二:重敲鼓面,聽鼓聲并觀察現象。任務二、知道響度的物理意義及決定響度的因素知識講解合作探究活動三:用細線把乒乓球吊起來,使乒乓球靜止在豎直位置,恰好跟音叉的一個叉股接觸。輕敲/重敲音叉,對比觀察乒乓球被彈開的幅度。重敲,振動幅度大,響度大;輕敲,振動幅度小,響度小。響度跟發聲體振動的幅度有關,物體振動的幅度越大,聲音的響度越大。任務二、知道響度的物理意義及決定響度的因素知識講解響度與振幅振幅:物理學中用振幅來描述物體振動的幅度。物體振幅越大,產生聲音的響度越大。思考:振幅是決定響度的唯一因素嗎?響度除了跟物體的振幅有關,還與距離聲源的遠近有關。距離發聲體越遠,聽到的聲音越小。任務二、知道響度的物理意義及決定響度的因素知識講解響度與音調音調指聲音的高低,由頻率決定;響度指聲音的大小(強弱),由振動的幅度和距離發聲體的遠近等決定。音調和響度是聲音的兩個不同的特性。音調高的響度不一定大;響度大的音調不一定高。任務二、知道響度的物理意義及決定響度的因素知識講解音色發體聲發出聲音的特色和品質叫音色。決定于發聲體的材料和結構音色是由發聲體本身決定的一個特性,像“聽聲辨人”“聽聲辨物”靠的都是音色。任務三、知道音色的概念從波形圖判斷:音調響度音色活動探究波的個數示波器在相同時間內截取三列波形圖相同聲音的音色不同振幅形狀相同不相同任務三、知道音色的概念知識講解歸納掌握聲音的三特性知識講解自主學習自主學習教材“科學世界——樂音和樂器”。知識講解隨講隨練如圖所示是聲波的四種波形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乙的音調和響度相同B.乙、丙的音調和音色相同C.乙、丁的音調和音色相同D.甲、丁的響度和音色相同B知識講解聲音的特性音調聲音的波形圖響度音色聲音的高低,取決于振動頻率(單位:赫茲)聲音的強弱,取決于振幅聲音的品質,取決于發聲體材料、結構音調看疏密、響度看振幅、音色看波形1.簫是我國的一種傳統樂器,如圖所示,吹簫時,演奏者用手指按壓不同位置的氣孔,是為了改變聲音的______,我們能區分簫與其他樂器發出的聲音不同是因為它們的______不同。音調音色2.科學研究表明植物也能“說話”,當植物缺水或受壓力時會發出頻率40 000~80 000 Hz的超聲波,這一數據描述了聲音的( )A.傳播速度B.響度C.音色D.音調D3.為了探究聲音的響度與振幅的關系,小明設計了幾個實驗。下列實驗能夠完成這個探究目的的是 ( )A.甲中,把罩內的空氣抽去一些后,鬧鈴的鈴聲明顯減小B.乙中,用力吹一根細管,并將它不斷剪短,聲音變高C.丙中,用發聲的音叉接觸水面時,水面水花四濺D.丁中,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觀察紙屑跳動的情況次聲波的頻率小于20 HzD4.如圖所示,小明在做聲學實驗。(1)他將刻度尺的一端緊壓在桌面上,撥動伸出桌面的一端,會聽到聲音,這說明聲音是由于物體的 產生的。(2)改變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用與上次相同的力撥動,能夠聽出聲音的 (填“響度”“音調”或“音色”)發生了變化,這說明聲音的這個特性與物體振動的 有關。(3)然后他保持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長度不變,用大小不同的力撥動,能夠聽出聲音的 (填“響度”“音調”或“音色”)發生了變化,這說明聲音的這個特性與物體振動的 有關。他用到的實驗方法叫 。振動音調頻率響度振幅控制變量法1.作業本作業完成對應練習。2.實踐性作業學生自己動手制作一個簡易樂器,如瓶子風琴、橡皮筋吉他、吸管笛子等。完成制作后,學生用自制樂器演奏一段簡單的旋律,并用視頻記錄下來。謝 謝,同學們再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