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科粵版九年級上冊化學第四單元 化學式與化學方程式4.2 質量守恒定律情景導入你的猜想是 (“變大”“變小”或“不變”)。結合生活中遇到的現象,提出問題: 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有沒有變化?情景導入對物質變化要進行定量研究任務一 探究質量守恒定律提出問題:物質發生化學變化的前后,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會等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嗎?形成假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設計實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務一 探究質量守恒定律實驗序號 實驗現象 反應前稱量的數據 反應后稱量的數據實驗4-1實驗4-2【實驗4-1】【實驗4-2】任務一 探究質量守恒定律思考:為什么【實驗4-1】和【實驗4-2】同屬一個反應,反應前后各物質的總質量,前者不相等而后者相等?任務一 探究質量守恒定律實驗序號 實驗現象 反應前稱量的數據 反應后稱量的數據實驗4-3實驗4-4【實驗4-3】【實驗4-4】任務一 探究質量守恒定律思考:為什么【實驗4-3】和【實驗4-4】反應前后兩個實驗電子天平示數又一樣?任務一 探究質量守恒定律質量守恒定律:在化學反應中,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任務一 探究質量守恒定律【反思】質量守恒定律是否對所有的化學反應都適用呢 任務一 探究質量守恒定律【小結】 所有化學反應都遵守質量守恒定律。化學變化的實質是:微觀: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質量沒有改變。分子的種類改變。分子原子分解為新分子重組任務二 討論質量守恒定律的本質鎂燃燒后總質量變大,是否符合質量守恒定律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結果 應該如何設計實驗驗證質量守恒定律 任務三 應用質量守恒定律強調定律中的幾點:(1)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2)生成物的總質量應包括全部生成物(沉淀或氣體)的質量。[再次強調] 所有化學反應都遵守質量守恒定律。任務三 應用質量守恒定律質量守恒定律總結:1.內容:①適用于化學變化; ②“質量”守恒;③“參加”反應的物質。2.微觀本質:①過程: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分子;②三不變:原子種類、數目、質量不變;③一變:分子種類改變。課堂小結課堂小結1.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2.質量守恒定律微觀解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質量沒有改變。課堂小結知能訓練1.下列在化學反應中一定發生變化的是 ( )A.原子的種類 B.原子的數目C.分子的種類D.分子的數目課堂檢測C2.下列各項:①物質種類、②物質的總質量、③元素種類、④分子種類、⑤分子數目、⑥原子種類、⑦原子數目,在化學反應前后,肯定沒有變化的是 ( )A.①②⑥⑦ B.②③④⑥⑦C.②③⑤⑥⑦ D.②③⑥⑦課堂檢測D3.下列事實不能用質量守恒定律來解釋的是 ( )A.鎂條在空氣中燃燒后,生成物的質量比原鎂條的質量大B.水結成冰C.煤燃燒后留下的煤灰比原來煤的質量輕 D.用12 g碳作原料可制得44 g二氧化碳課堂檢測B4.如圖所示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從圖中獲得的有關信息,不正確的是 ( )A.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個數都沒有改變B.該化學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為分解反應C.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分為原子,但原子不能再分D.該反應中元素種類沒有改變課堂檢測B5.某物質在氧氣中完全燃燒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則該物質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碳、氫課堂檢測氧6.某興趣小組為了探究質量守恒定律,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在一根用細銅絲吊著的長玻璃棒兩端,分別繞上40 cm長的粗銅線,并使玻璃棒保持水平。然后,用酒精燈給左邊的銅絲加熱1~2 min。停止加熱后冷卻,觀察到的現象:① ;② 。 銅片受熱部分表面變黑課堂檢測玻璃棒左側下沉作業布置完成《全品作業本》相關課時練習。謝 謝 觀 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