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第二單元 空氣、物質的構成與組成2.2 構成物質的微觀粒子沖糖水時,把糖放到開水中,糖不見了,而杯中的水卻變甜了;把香水灑在小手巾上,抖開手巾,繞教室一周,教室內充滿了香水的味道;在玻璃管兩端的膠塞內,分別放置蘸有濃鹽酸和濃氨水的小團棉花,會發現玻璃管內靠近蘸濃鹽酸的棉花部分產生濃濃的白煙。所有這些現象都與分子有關,那什么是分子呢?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一種微粒。注意:1.針對由分子構成的物質來說的。2.分子只能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不能保持物質的物理性質。構成物質的微粒——分子分子的定義水水分子模型分子的微觀模型氧氣氧氣分子模型用掃描隧道顯微鏡放大幾百萬倍獲得的苯分子的圖像(1)分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分子的性質一滴水中有1.67×1021個水分子,即:1670000000000000000000個。一個水分子的質量是3×10-26千克,即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3 kg。如果10億人都來數一滴水中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鐘數100個,24小時不停的數,需要數多少年?三萬多年(2)分子與分子之間存在間隔水:100 mL酒精:100 mL固體液體氣體氣體分子間的間隔<液體分子間的間隔固體分子間的間隔<品紅分子在冷水和熱水中的運動情況(3)分子總是不斷地運動著分子原子構成在化學變化中破裂成物質構成構成構成物質的微粒——原子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可以構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構成某些物質。注意: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分子 原子相同點 都是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 質量、體積都非常小; 彼此間有間隔; 處于不斷運動中; 同種物質的分子(原子)性質相同,不同種物質的分子(原子)性質不同 不同點 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分 相互關系 分子可以分裂為原子,原子可以相互結合構成分子 原子與分子的關系質子(+)中子原子核原子核外電子(-)(+)原子的構成1個電子帶一個單位負電荷中子不帶電1個質子帶一個單位正電荷原子的帶電性原子是否顯電性?不顯電性核外電子數=核電荷數=質子數原子種類 質子數 中子數 核外電子數氫 1 0 1碳 6 6 6氧 8 8 8鈉 11 12 11氯 17 18 171)不同種類的原子,質子數、電子數不同。2)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核電荷數=原子序數。3)不是所有原子都有中子。注意:幾種常見原子的構成沒有固定的軌道,但有經常出現的區域;核外電子是分層排布的;離核越近能量越低;最外層電子最多不超過8個電子(只有1層的不超過2個電子)。原子核外電子排布規律原子結構示意圖+826原子核電子層質子數電子層上的電子個數氧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原子結構示意圖HeNe特點:最外層電子數8個(氦2個)達到穩定狀態。1)稀有氣體元素的原子結構2)金屬元素的原子結構LiBeMgAl特點:最外層電子數一般少于4個,在化學變化中容易失去電子。3)非金屬元素的原子結構HBFCN特點:最外層電子數一般大于等于4個,在化學變化中容易得到電子。O原子的分類 最外層電子數 得失電子趨勢 化學性質 結論金屬原子 一般小于4 易失去電子 易發生化學反應 原子的化學性質與原子最外層電子數關系密切非金屬原子 一般大于4 易得到電子 稀有氣體原子 等于8(氦等于2) 穩定結構 難發生化學反應 原子的化學性質與其最外層電子數的關系定義:以一種碳原子(C-12)的質量的1/12作為標準,把其他原子的質量跟這個標準相比較所得到的比值,叫作這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符號為Ar)。表達式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陽離子:帶正電荷,如 Na+。陰離子:帶負電荷,如Cl—。構成物質的微粒——離子離子的概念帶電荷的原子或原子團離子的概念質子數=核外電子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離子的形成陽離子:質子數>核外電子數;陰離子:質子數<核外電子數;質量數:原子核中質子數和中子數之和叫質量數。質量數 = 質子數 + 中子數離子質子數與核外電子數之間的關系原子種類不同,質子數也不同。原子中,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原子是由質子、中子、電子三種粒子構成,但不是所有的原子核內都有中子。氫原子中沒有中子。在原子中質子數等于核外電子數,但質子數不一定等于中子數。原子很小,但有一定質量,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總結質量數=質子數+中子數。原子: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陽離子aWm+ :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核外電子數=a-m。陰離子bWn- :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核外電子數=b+n。本節內容結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