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7張PPT)4.2 質量守恒定律第四單元 化學式與化學方程式★ 1673年,英國科學家波義耳將金屬汞放在一個敞口的容器中加熱一段時間后,取出固體進行稱量,與反應前汞的質量對比,得出了反應后質量增加的結論。總質量不相等總質量相等★ 1777年,法國化學家拉瓦錫在密閉容器中研究氧化汞的分解和合成時,卻發現化學反應前后稱得的重量完全相同。兩位化學家的“爭論”?在化學反應里,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這就是質量守恒定律。質量守恒定律實驗探究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關系實驗一:雙氧水的分解(敞口體系)實驗裝置 實驗現象 反應前、后稱量的數據是否相等有氣泡產生不相等實驗二:雙氧水的分解(密閉體系)實驗裝置 實驗現象 反應前、后稱量的數據是否相等有氣泡產生相等注射器的活塞向上運動實驗三:硫酸銅與氫氧化鈉反應(敞口體系)實驗裝置 實驗現象 反應前、后稱量的數據是否相等有藍色沉淀生成相等實驗四:硫酸銅與氫氧化鈉反應(封閉體系)實驗裝置 實驗現象 反應前、后稱量的數據是否相等有藍色沉淀生成相等注意:通過以上三個實驗可知,用有氣體參加或生成的化學反應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時,應在密閉容器中進行驗證。如果反應過程有外界物質交換,不能證明結論的正確性。水的電解:守恒原因: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和質量沒有改變。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那么由相同原子構成的反應物與生成物在質量上有什么內在聯系呢?質量守恒定律的微觀解釋分子新分子原子新物質分裂重新組合聚集化學反應的實質:在一切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的原子種類沒有改變,原子的數目沒有增減,原子的質量也沒有變化。所以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必然相等。從分子和原子觀點來看:原子數目原子質量原子種類微觀物質的總質量元素質量元素種類六不變物質的種類分子的種類改變宏觀分子個數可能發生改變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化學反應前后1. 討論:下列事實是否違背質量守恒定律?(1)紙在空氣中燃燒后化為灰燼,灰燼的質量比紙的質量小。(2)高錳酸鉀受熱分解后,固體的質量變小。(3)蠟燭燃燒后消失。質量守恒定律的應用蠟燭燃燒時,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都排放到空氣中,所以蠟燭消失了。紙在空氣中燃燒時氧氣參與了反應,同時生成了二氧化碳氣體,二氧化碳排放到空氣中,使得燃燒后灰燼的質量變小。高錳酸鉀受熱分解后,固體的質量變小,是因為生成的氧氣排放到空氣中。這些反應都沒有違背質量守恒定律,只是反應中有氣體參與或生成了!2. 嘗試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下列問題:(1)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后,生成物的質量比細鐵絲的質量大。(2)加熱氯酸鉀與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剩余的固體質量減少了。因為細鐵絲與氧氣的質量和才等于生成的四氧化三鐵的質量,所以生成物比細鐵絲的質量大。因為剩余的固體與生成的氧氣質量和才等于反應前的質量,而氧氣是氣體跑掉了,所以剩余的固體質量減少了。1. 下列敘述完全符合質量守恒定律的是( )A. 水結成冰前后,質量保持不變B. 50 mL水和50 mL乙醇混合后總體積小于100 mLC. 在100 g過氧化氫溶液中,含有30 g過氧化氫和70 g水D. 1.2 g碳與3.2 g氧氣恰好完全反應可生成4.4 g二氧化碳D當堂檢測2.如圖是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從該圖獲得的信息錯誤的是( )A.丙物質屬于單質B.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C.一個乙分子中含4個A原子D.反應前后分子種類改變了C3.如圖所示,它是通過測定白磷燃燒前后質量的變化情況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的實驗。請回答:(1)白磷燃燒時可以觀察到 ;(2)左盤錐形瓶在微熱前后均要用瓶塞塞緊,原因是 ;(3)反應完成后,天平的指針 (選填“偏右”或“在分度盤中央”)。生成大量白煙防止空氣進入錐形瓶,也防止錐形瓶中物質逸出在分度盤中央本節內容結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