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三單元 巖石與土壤 訓練課件(8份打包)教科版科學四年級下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三單元 巖石與土壤 訓練課件(8份打包)教科版科學四年級下冊

資源簡介

(共9張PPT)
第三單元 巖石與土壤
3.5 巖石、沙和黏土
一、判斷題。
1.“水滴石穿”說明水的作用也可以使巖石破碎。 ( )

2.太陽不會對巖石產生影響。( )
×
3.開采礦石等活動,也會使巖石發生碎裂。( )

二、選擇題。
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在采石場能找到巖石
B.黏土有氣味
C.地震、火山爆發、風化作用都能使巖石迅速發生變化
C
2.下列不屬于巖石風化作用的是( )。
A.開山放炮,使巖石破碎
B.日曬雨淋,使巖石破碎
C.冬天,在石縫中的水結成冰后,使巖石破裂
A
3.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巖石風化會破壞巖石資源,百害而無一利
B.動植物的作用也會使巖石發生碎裂
C.沙和黏土在特殊的地質環境下,經過漫長的時間可以變成巖石
A
4.黏土與沙相比較,最大的不同點是( )。
A.有黏性 B.顆粒小 C.有氣味
A
5.把礦物放在白色的無釉瓷板上摩擦,這是觀察研究礦物( )的方法。
A.光澤 B.條痕 C.軟硬
B
6.某種礦物不能用銅鑰匙刻出痕跡,但能用小刀刻出痕跡,它的硬度是( )。
A.軟 B.較軟 C.較硬
C
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巖石和礦物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B.巖石和礦物在人們開采之后還能再生
C.巖石在大氣、水、生物等長期聯合作用下會發生變化
C
三、我們在哪里能找到巖石、沙和黏土呢?它們有什么不同呢?讓我們一起來探究吧!
1.把巖石、沙和黏土放在白紙上,先用肉眼觀察,再用________觀察。
放大鏡
2.判斷:所有地方的巖石、沙和黏土都是一樣的。( )
×
3.巖石在太陽、風、水等自然因素的作用下會慢慢變成( )。
A.沙 B.黏土 C.沙和黏土
C
四、探究題。
科學課上,同學們進行了比較巖石、沙和黏土的實驗,請根據所學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在觀察過程中,我們可以用( )來輔助觀察。
A.顯微鏡 B.放大鏡 C.近視鏡
B
2.分別聞一聞巖石、沙和黏土,有泥土氣味的是( )。
A.巖石 B.沙 C.黏土
C
3.顆粒加水后容易團成小球的是( )。
A.小石子 B.沙 C.黏土
C
4.小紅用手指分別蘸少量潮濕的沙和黏土,在白紙上涂痕,發現水干了之后,____
會留在紙上,____會掉落下來。這說明______的黏性大,而____沒有黏性。
黏土

黏土
沙(共9張PPT)
第三單元 巖石與土壤
3.2 認識幾種常見的巖石
一、判斷題。
1.花崗巖、砂巖和大理巖,它們的顆粒組成不同。( )

2.巖石學家只看巖石的外表,就能對巖石種類做出判斷。( )
×
3.花崗巖無紋理、分層,有斑點,無小孔。( )
×
二、選擇題。
1.小明暑假出去游玩,撿到一塊巖石,它呈花斑狀,由黑、白、肉紅或無色透明的
顆粒組成,很堅硬。它是( )。
A.砂巖 B.花崗巖 C.大理巖
B
2.根據巖石顆粒的大小和結構也可鑒別巖石種類。一種巖石顆粒較粗,比較粗糙,
晶瑩潤澤,結構緊密,且有條紋。這種巖石是( )。
A.砂巖 B.花崗巖 C.大理巖
C
3.仔細觀察下列幾種巖石,顆粒較細的是( )。
A.砂巖 B.石灰巖 C.花崗巖
B
4.下列描述屬于花崗巖的是( )。
A.灰色或紅褐色,由黏土組成,具有平行分裂的薄層狀結構,較軟
B.花斑狀,顆粒較粗,很硬
C.白色,顆粒均勻、緊密,很硬
B
5.在觀察巖石時,不能( )。
A.用指甲刻畫,看能否留下痕跡
B.用水浸泡,看是否會冒氣泡
C.用舌頭嘗它的味道
C
6.下列巖石中,有不同的顏色,很堅硬,可用作建筑材料的是( )。
A.砂巖 B.花崗巖 C.頁巖
B
三、巖石的種類繁多,它們的性質也多種多樣。讓我們一起來探究生活中常見的巖石吧!
1.如下圖,小科想知道巖石的硬度,他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等去刻畫
巖石,從而判斷其硬度。
指甲
銅鑰匙
小刀
2.判斷:用指甲不能在巖石和礦物上留下痕跡。( )
×
3.面對一塊不認識的巖石,小科用手電筒照射巖石表面,是為了觀察它的________
__。
反光情
4.下列礦物中,具有金屬光澤的是( )。
A.石英 B.石墨 C.巖鹽
B

四、綜合題。
在施工中經常用電鉆來打孔,下面是某鉆頭的參數表,閱讀參數表,完成下面各題:
1.俗話說:“沒有金剛鉆,別攬瓷器活。”這里的“金剛鉆”指的是上面鉆頭參數表中
的( )。
A.工藝 B.特點 C.用途
A
2.上面的參數表中,用途中提到適用于全瓷瓷磚、玻化磚等材質打孔,利用的是金
剛石( )。
A.硬度大的特點
B.表面光滑的特點
C.有金屬光澤的特點
A(共8張PPT)
第三單元 巖石與土壤
3.7 比較不同的土壤
一、判斷題。
1.在探究不同土壤滲水性質的實驗中,要依次向土壤里倒水觀察現象。( )
×
2.植物的生長一般離不開土壤,不同的土壤適宜生長不同的植物。( )

3.土壤的顆粒大小不同,透氣性和保水性也不同。( )

二、選擇題。
1.在探究不同土壤的滲水性質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土壤的量可多可少 B.同時向漏斗里倒水 C.倒入的水可多可少
B
2.根據不同土壤含沙和黏土的比例差異,( )的滲水能力最強。
A.黏質土 B.壤土 C.沙質土
C
3.黏性從強到弱依次為( )。
A.黏質土、壤土、沙質土 B.沙質土、黏質土、壤土 C.壤土、沙質土、黏質土
A
4.下面的特征描述屬于壤土的是( )。
A.保水性、保肥性、滲水性、透氣性都比較好
B.保水性、保肥性好,但是滲水性和透氣性差
C.滲水性強、透氣性較好
A
5.下列示意圖屬于沙質土結構特點的是( )。
A.&1& B.&2& C.&3&
A
6.小明在觀察某種土壤時,發現這種土壤摸上去很滑膩,幾乎沒有顆粒感。這說明
這種土壤( )。
A.含有大量的黏土 B.含有大量的水分 C.含有大量的沙
A
7.小科把不同的土壤捏成團,分別放入水中,發現土壤團沉入水中的快慢不同,原
因是( )。
A.快速沉入水中的土壤團含有大量的腐殖質
B.緩慢沉入水中的土壤團含有大量的沙礫
C.快速沉入水中的土壤團含有大量的黏土
B
三、把植物與其適宜生長的土壤連線。
四、實驗題。
各種土壤有不同的特點,小科為了探究土壤的特性,設計了如下實驗:
將三種不同的土壤(沙質土、黏質土、壤土)分別裝入漏斗,將水緩慢地倒入漏斗中,觀察水流過三種土壤時發生的現象,如圖①②③。請根據實驗過程完成下列各題。
1.該實驗研究的是不同土壤的( )。
A.黏性 B.滲水性 C.肥力
B
2.如圖,在這個實驗中,要保持一致的條件有( )。(多選題)
A.等量的土壤 B.等量的水 C.相同的滲水時間
ABC
3.這是一個______實驗。
對比
4.小科做完實驗后發現:
①滲水性最好,流下來的水最多;②居中;③滲水性最差,流下來的水最少。
由此判斷:①是______土,②是____土,③是______土。
沙質

黏質(共8張PPT)
第三單元 巖石與土壤
3.6 觀察土壤
一、判斷題。
1.土壤中沒有小動物,因為小動物在土壤中會被悶死。( )
×
2.土壤不是一種單純的物質,它是由多種成分組成的。( )

3.土壤的顆粒實際上就是巖石中礦物風化而形成的微粒。( )

二、選擇題。
1.土壤中的微粒按顆粒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A.沙礫→粉沙→黏土→沙 B.黏土→粉沙→沙→沙礫 C.沙礫→沙→粉沙→黏土
C
2.把采集到的土壤放在陽光下晾曬,一段時間后發現土壤顏色變淺,這主要是因為
( )。
A.土壤中出現了新的物質
B.土壤中的水分蒸發了
C.土壤中的空氣含量減少了
B
3.下列食物( )不是直接來自在土壤中生長的植物。
A.瓜子 B.西瓜 C.菱角
C
4.土壤中的( )越多,土壤就越肥沃。
A.腐殖質 B.水 C.黏土
A
5.植物在下列土壤中生長最茂盛的是( )。
A.土壤板結干燥,含有少量腐殖質
B.土壤疏松干燥,含有大量腐殖質
C.土壤疏松濕潤,含有大量腐殖質
C
6.老師把一些土壤放入試管中加熱,一段時間后發現試管口處有“白氣生成”,這種
現象說明土壤中含有( )。
A.黏土 B.水 C.空氣
B
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土壤太臟了,我們不應該研究
B.土壤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
C.土壤的成分都是一樣的
B
三、鄉間的小路上有很多土壤,土壤里面有什么呢?填一填。
1.土壤對我們人類非常重要,我們吃的許多食物都來自土壤中生長的______。
植物
2.把一整塊土壤曬干,放入水杯中,我們觀察到有氣泡冒出來,說明土壤中有_____。
空氣
3.我們把土壤放到燒杯里加熱,看到有很多小水滴凝結在燒杯壁上,這個實驗說明
了土壤中含有______。
水分
四、探究題。
小科做了探究土壤成分的實驗。
圖1
圖2
1.小科把土壤捻一捻,感覺到土壤很濕潤,這說明土壤中有______。
水分
2.如圖1所示,把水倒進盛有土壤的玻璃杯里,用小棒攪拌時,產生了氣泡,這說
明土壤中有______。
空氣
3.如圖2所示,攪拌后靜置一段時間,杯底出現多層沉積物,大的顆粒在____層,
小的顆粒在____層。(填“上”或“下”)


4.沉積物最上面一層是______,用小棍挑一點在手上涂抹,會感到黏滑和細膩;其
次是____,越到底下,顆粒越____;漂浮在水面上的是____________。
黏土


植物的殘體
5.結合實驗現象,請你說一說土壤與生物之間的關系。
[答案] 土壤能為一些生物提供棲息地,生物的殘體和排泄物會變成腐殖質,土壤中的腐殖質和礦物質是植物生長所必需的營養元素。(合理即可)(共8張PPT)
第三單元 巖石與土壤
3.1 巖石與土壤的故事
一、選擇題。
1.下列關于巖石和土壤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地球的表面被堅硬的巖石包裹著
B.巖石和土壤是大自然中天然存在的物質
C.土壤是巖石風化而來的,很容易形成
C
2.下列關于土壤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土壤上生長著很多植物
B.所有植物的生長都需要土壤
C.土壤是地球家園的重要資源
B
3.巖石在生活中隨處可見,下列設施不是用巖石制成的是( )。
A.&1& 磨盤
B.&2& 趙州橋
C.&3& 陶罐
C
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巖石很堅硬,永遠不會改變模樣
B.有些巖石有氣孔或條紋
C.巖石很罕見,只有極個別地方才有
B
5.科學小分隊出示了他們找到的巖石,但有人帶來了磚頭和瓦片。下列說法合理的
是( )。
A.磚頭和瓦片是巖石,它們很堅硬
B.磚頭和瓦片不是巖石,它們不是天然材料
C.磚頭和瓦片是巖石,它們也有獨特的顏色和條紋
B
二、將不同地方的巖石及其特點進行連線。
三、陸地上的巖石有的被土壤覆蓋著,有的直接裸露出來。你觀察過土壤和巖石嗎?讓我們一起來探究吧!
1.判斷:巖石都是被土壤覆蓋著的。( )
×
2.地球的表面被堅硬的______包裹著,不僅包括我們看到的______,還包括______的底部。
巖石
陸地
海洋
3.在喜馬拉雅山發現了海洋生物菊石的化石,說明幾億年前這里曾經是
______。
海洋
4.巖石中________的痕跡表明過去有哪些生物存在過。
動植物
5.小科撿到一塊鵝卵石(如下圖),請你在氣泡圖中記錄它的一些特征。
(答案不唯一)
四、看圖填空。
土壤的形成是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觀察下面的土壤剖面圖,并填空。(共8張PPT)
第三單元 巖石與土壤
3.3 巖石的組成
一、判斷題。
1.礦物在自然界中很少單獨存在,通常都是幾種混雜在一起組成巖石。( )

2.巖石、礦物是組成地球的重要物質。( )

3.巖石顆粒的大小和結構都是鑒別巖石的重要線索。( )

4.比巖石更硬的物體無法在巖石表面留下劃痕。( )
×
二、選擇題。
1.石墨是一種很軟的礦物,它可以用來( )。
A.點豆腐 B.造鉛筆芯 C.切割玻璃
B
2.巖石表面的反光能力為巖石的( )。
A.光澤 B.透明度 C.顏色
A
3.認識礦物時,“用手電筒照一照”研究的是礦物的( )。
A.氣味 B.輕重 C.透明度
C
4.根據礦物的( )把礦物分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種。
A.邊緣的透明度 B.整體透明度 C.中間部分透明度
A
5.下列可以用來做中藥的礦物是( )。
A.石墨 B.雌黃 C.金剛石
B
6.關于巖石,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有些巖石由多種礦物組成,有些僅由一種礦物組成
B.所有的巖石都是由一種礦物組成的
C.所有的巖石都是由礦物組成的
B
7.科學老師組織同學們在網上進行巖石和礦物的展示,陽陽展示的礦物呈片狀,鐵
黑色,不透明,有金屬光澤,質地很軟,觸摸有油膩的感覺,手會被染色。這種
礦物不適合用來( )。
A.做固體潤滑劑 B.切割珠寶 C.做鉛筆芯
B
三、研究巖石的一種方法就是尋找巖石中的礦物。礦物是什么樣的?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我們識別礦物呢?讓我們一起來探究吧!
1.觀察下圖,所有的巖石都是由______組成的。
礦物
2.把礦物放在一塊白色的無釉瓷板上摩擦后觀察,這是研究礦物( )的方法。
A.軟硬 B.條痕 C.光澤
B
3.可以通過觀察礦物碎片的( )是否能看見其他物體來衡量礦物的透明度。
A.中間部分 B.邊緣 C.所有地方
B
四、綜合題。
小科在郊外發現一塊巖石(如下圖),用眼睛觀察可發現其有花斑狀花紋,不透明,由黑、白、肉紅等顏色的顆粒組成;用手摸后感覺粗糙且顆粒較粗;聞上去沒有氣味;用小鐵棍輕輕敲打會發出低沉的聲音;用指甲、銅鑰匙、鐵釘都不能劃出痕跡;用放大鏡沒有看到巖石里有空隙;放入水中沒有冒出小氣泡。
1.觀察這塊巖石已經用到的感覺器官有____、____、____。



2.除上述記錄觀察巖石特點的項目之外,我們還可以從______、______等方面觀察
巖石的特征。
光澤
條痕
(答案不唯一)
3.根據觀察記錄,這塊巖石的軟硬程度屬于____。這塊巖石應該是較為常見的____巖。

花崗(共7張PPT)
第三單元 巖石與土壤
3.8 巖石、土壤和我們
一、選擇題。
1.巖石的用途很廣泛,如石頭可以( )。
A.蓋房子、鋪路、建圍墻
B.蓋房子、造飛機、鋪路
C.做椅子、修堤壩、制造電腦
A
2.用于制造鋤頭、菜刀的是鋼鐵,它是( )。
A.從山中挖掘出來的
B.從花崗巖中提煉出來的
C.從開采的赤鐵礦中提煉出來的
C
3.農民伯伯在生產活動中,對土壤的性狀特征積累了豐富經驗,手捏后松開成“一
盤散沙”的土壤屬于( )。
A.黏質土 B.壤土 C.沙質土
C
4.種植水稻適合用的土壤類型是( )。
A.沙質土 B.黏質土 C.壤土
B
5.巖石和礦物在生活中無處不在。下列有關巖石和礦物的用途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玻璃刀上應用的礦物是金剛石
B.制造鐘表和計算機都要用到石英
C.方解石應用于制造水泥,制作模型、塑像,還用于醫療
C
二、在本單元的學習中,我們對巖石和土壤有了一些新的認識。它們與我們的生活又有哪些密切的聯系呢?填一填。
1.______組成了地球的外殼,而______是構成巖石的基礎。
巖石
礦物
2.計算機里的許多芯片由來自石英和其他礦物中的____制成。

3.土壤是珍貴的資源,人們要保護土壤不被______和______。
污染
浪費
4.人們在山坡和沙地上造林、種草,主要是為了______________。
防止水土流失
三、填圖題。
土壤
礦物
沙礫、沙
、黏土
腐殖質
水和空氣
四、土壤的探究。
土壤是寶貴的資源。為了探究土壤的成分,同學們準備了一些土壤進行研究。
1.由于太陽、風、水、地震和火山等的作用,許多大塊的巖石______成為土壤的組
成成分。我們可以根據__________把土壤的微粒分類,其中最大的顆粒是______,
其次是沙和______,最小的土壤微粒是______。
碎裂
顆粒大小
沙礫
粉沙
黏土
2.取一些土壤在手中捻一捻,感覺到土壤濕潤,說明土壤中含有______。
水分
3.在給土壤加熱的過程中,我們聞到有一股焦臭味,說明土壤中含有________。
腐殖質
4.把土壤放入盛有水的燒杯中,看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說明土壤中含有空氣。
有氣泡冒出
5.攪拌水中的土壤,靜置一段時間后,發現沉積下來的土壤有______現象,顆粒相
對較大的沉積在______(填“上面”“下面”或“中間”)。
分層
下面(共7張PPT)
第三單元 巖石與土壤
3.4 制作巖石和礦物標本
一、選擇題。
1.在制作巖石標本的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必須在山上搜集巖石
B.用清水清理巖石表面的目的是方便觀察巖石
C.判斷巖石特點時,不能敲擊巖石
B
2.下列采集和制作巖石標本的步驟中,錯誤的一項是( )。
A.搜集、清理 B.打磨、上色、美化 C.判斷、裝盒、貼標簽
B
3.制作巖石標本時,不要做的是( )。
A.清理巖石表面 B.將巖石裝盒 C.把巖石敲碎
C
4.下列圖片中,表示“對照圖鑒,識別標本”的是( )。
A.&1& B.&2& C.&3&
C
5.下圖是小科完成的巖石與礦物標本盒,你認為他( )。
C
A.做得很簡陋
B.做得很完美
C.做得比較精美,加上標簽就更完整了
6.下面關于研究礦物條痕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每種礦物條痕的顏色和外表顏色都是一樣的
B.需要借助無釉瓷板進行研究
C.識別礦物時,外表顏色比條痕顏色更重要
B
二、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題。
1.制作標本所需的工具與材料有剪刀、膠水、筆、______、卡紙、棉花等。
紙盒
2.______是巖石和礦物的“身份證”。
標簽
3.按制作巖石和礦物標本的順序填寫序號。
( )為巖石和礦物添加標簽。
( )將巖石和礦物按照編號順序放置在小盒的格內,標簽對應放好。
( )觀察每塊已編號的巖石和礦物,對照圖簽,識別采集到的標本。
( )準備需要的材料。
( )給采集到的巖石和礦物編號。
( )展示制作完成的標本并交流。
4
5
3
1
2
6
三、綜合題。
一塊巖石是由石英、長石、云母這三種礦物組成的,同學們湊齊這三種礦物,要來比一比它們的硬度。同學們用相互刻畫的方法,下表是實驗記錄。“√”表示有刻痕,“×”表示無刻痕。
用來刻畫的礦物 礦物① 礦物② 礦物③
礦物① √ √
礦物② × √
礦物③ × ×
1.根據實驗結果,我們可以知道三種礦物的硬度由大到小依次為(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A
2.我們還能知道,礦物①應該是( ),它的條痕為近于白色。
A.云母 B.長石 C.石英
C
3.如果對收集到的這些巖石進行分類,其中( )一般不會作為分類的標準。
A.顆粒大小、結構
B.巖石本身的大小
C.有無層理、氣孔和生物痕跡等
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阳县| 霸州市| 宁安市| 玉林市| 竹山县| 和田市| 积石山| 合川市| 庆阳市| 惠来县| 湘乡市| 大安市| 同仁县| 兴国县| 镇沅| 栖霞市| 金秀| 梨树县| 江北区| 肃南| 盖州市| 临邑县| 甘谷县| 葫芦岛市| 永宁县| 民乐县| 深水埗区| 阜新市| 昌都县| 洪江市| 疏附县| 阿克| 梅州市| 七台河市| 永定县| 莎车县| 青冈县| 尉氏县| 凤山县| 黑水县| 益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