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5張PPT)教科版科學三年級下冊階段學業質量評估卷一、選擇題。(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每題2分,共44分)1.當我們坐在高速向前行駛的動車里面,會觀察到窗外的景物( )。A. 靜止不動 B. 向后快速移動 C. 與動車一起前進B2. 和地面相比,( )是靜止的。A. 路邊的指示牌 B. 飛翔的老鷹 C. 正在進站的公交車A3. 下列物體的運動形式既有平動又有滾動的是( )。A.行駛在路上的小車B.振動的鼓面C.轉動的風車A4. 研究小球在桌面上的運動路線時,實驗前先畫出小球的運動路線屬于( )。A. 科學問題 B. 科學假設C. 科學結論B5.下列物體的運動路線與蕩秋千的運動路線相同的是( )。A.擺動的鐘擺B.滾動的車輪C.轉動的陀螺A6.下列動物的卵無硬殼的是( )。 A. 蛇卵 B. 龜卵 C. 蛙卵7. 將小球放在斜面的上端,慢慢抬高斜面的上端,發現小球( )。A.會從滑動轉換為滾動B.運動的速度會越來越快C.會由直線運動轉換為曲線運動CB8. 高速列車的速度最有可能是( )。A. 30 千米/ 小時B. 120 千米/ 小時C. 300 千米/ 小時C9. 蠶寶寶的腹足的主要作用是( )。A. 取食 B. 運動 C. 呼吸B10. 比較出發時間、地點不相同的兩位同學的運動快慢,需要知道( )。A. 運動的距離B. 運動的時間C. 運動的距離和時間C11. 為了讓小球在“過山車”上運動得更快,可以采取的做法是( )。A.增加起點的高度B.增加曲線軌道C.把軌道做得更長A12. 與幼蟲相比,蠶繭里的蛹具有的特點是( )。A.沒有生命了B.仍然是活的,但改變了模樣C.與蠶的幼蟲幾乎一樣B13. 一個較好的“過山車”方案,在設計要求上不應包括下列哪一項?( )。A.要有直線軌道和曲線軌道B.軌道的坡度大小不變C.小球能滾完全部軌道,不能脫軌B14. 如果想讓蠶蛹動起來,則下列方法最合理的是( )。A.放入水中B.用木棒敲擊C.用光照或聲音刺激C15. 如右圖所示,以學校為中心,小樂家的位置可以描述為( )。A.東面 300 米處 B.西面 100 米處C.西面 300 米處C16. 下列動物中,與蠶的繁殖方式不同的一組是( )。 A. 魚、青蛙 B. 老虎、牛 C. 雞、烏龜B17. 保存蠶卵的合理方法是( )。A. 冷藏 B. 冷凍 C. 加溫18. 在養蠶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 )。 A.蟻蠶不用吃桑葉B.蠶蛻皮是從頭部開始的C.蠶的身體兩側有許多小黑點,這是它的眼睛AB19. 剪開蠶繭,可以看到里面除了有蠶蛹,還有一小塊物體,該物體是( )。A.蛹的糞便B.蠶蛻下的皮C.沒吃完的桑葉B20. 從蟻蠶到吐絲結繭,蠶共需蛻皮( )。A. 6 次 B. 5 次C. 4 次C21. 如右圖所示,與雌蠶蛾相比,雄蠶蛾( ) 。A.身體稍小,腹部狹長,翅膀振動慢B.身體稍小,腹部狹長,翅膀振動快C.身體稍大,腹部肥大,翅膀振動慢B22. 根據蠶的生命歷程,下列圖片的排序正確的是( )。① ② ③ ④ A. ②③①④ B.②③④①C. ③②④①C二、連線題。(每線2分,共10分)請將雞蛋的各部分名稱和作用用線連起來。氣室 卵白 卵黃 卵殼 胚盤提供營養提供氧氣提供水分和養料發育成小雞保護卵三、綜合題。(除標注外,每空2分,共46分)1.蠶的研究。(9分)(1)要想細致地觀察蠶卵,我們可以使用 (填“放大鏡”或“剪刀”),發現蠶卵的形狀是 (填“扁圓形”或“球形”)。放大鏡扁圓形(2)觀察蠶卵時發現有個會動的黑色小蟲,有點像螞蟻,這是 。1蟻蠶(3) 像蠶這樣,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樣子差別很大、從一種形態變成另外一種形態的變化叫 ________(填“變態”或“變異”)發育。(3 分)變態2. 閱讀資料,回答下列問題。(17 分) 蜻蜓常見于池塘或河邊,有三對足和一對觸角。它的一生經歷卵、幼蟲、成蟲三個時期。蜻蜓的卵一般是黃色的,在水中孵化。幼蟲叫作水蠆,生活在水中,體形短粗,捕食孑孓(蚊子的幼蟲)。成蟲可以飛翔,靠捕食蒼蠅、蚊子等害蟲為生。雌雄蜻蜓交配后,便會出現“蜻蜓點水”的現象,這是蜻蜓將卵產在了水中。(1)請將蜻蜓一生經歷的三個階段按順序進行填寫。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2)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對的畫“√”,錯的畫“×”。①“蜻蜓點水”是蜻蜓在喝水。 ( )卵幼蟲成蟲×②蜻蜓是捕捉害蟲的昆蟲,人們應該保護蜻蜓。 ( ) ③蜻蜓的幼蟲和成蟲都生活在水中。 ( ) ④蠶和蜻蜓的一生中都沒有蛹期。( )(3)下列動物中,與蜻蜓的形態結構相似的是( )。(3 分)A. 蜂鳥 B. 蝌蚪 C. 螞蟻√××C3.“向日葵”小隊設計制作了“過山車”模型(如下圖),軌道長度為205厘米。測試時小球運動到B點便沖出了軌道,但“過山車”仍然穩固。(20分)(1)針對小球的脫軌問題,你會怎么做?( )(3分)A.減小 B C 段的坡度B.減小 A B 段的坡度C.增大 B C 段的坡度(2)測量軌道長度的工具是細繩和_____________,測量時間的工具是 _____________。B軟尺秒表(3)右表中“▲”處應選擇的數據是( )。(3分)A. 6 B. 5 C. 7A小球名稱 不同小球運動的時間(秒)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選擇的數據黃色小球 9 8 8 8紅色小球 6 5 7 ▲(4)比較表格中的數據,發現 色小球運動更快,判斷依據是 11。紅經過相同的距離,紅色小球所花的時間比黃色小球短 (5)測得軌道上 A 點到 B 點的長度是40厘米,B 點到 C 點的長度是50厘米。借助方向盤,可以將小球脫軌的 B 點位置描述為:在 點的 方向 厘米處。A(C)西南(東南)40(5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