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5張PPT)
第一章 走進物理世界
第2節 課時2 誤差 時間的測量
學習目標
1.知道測量有誤差,了解誤差和錯誤的區別
2.知道時間的基本單位,會進行簡單的時間單位換算。
3.會用適當的工具測量時間,知道如何規范測量時間。
新知學習
測量工具的誤差:
測量方法的誤差:
測量者的誤差:
例如刻度尺本身的長短會受環境溫度、濕度的影響而發生微小變化。
例如用毫米刻度尺直接測量細銅絲的直徑會有較大誤差。
例如不同測量者用同一件測量工具測量同一個物體的長度時,可能會得到不同的估讀值,這也屬于誤差。
定 義
來 源
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異
01 誤差
誤差的來源
測量工具
測量方法
測量者
選用精度高的測量工具
改進測量方法
多次測量取平均值
減小誤差的方法
錯誤VS誤差
錯誤是由于操作時未遵守儀器使用規則或讀數時粗心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
誤差只能減小,不可消除,不可以避免。
有什么方法可以減小誤差呢?
1. 下列有關誤差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別叫做誤差
B.誤差和錯誤一樣是可以避免的
C.測量工具越精密,測量方法越先進,誤差就越小
D.用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減小誤差
ACD
針對訓練
2.用同一把刻度尺測量一物體的長度,一般要測量三次或更多次,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 )
A.減少由于刻度不精密而產生的誤差
B.避免測量中可能出現的錯誤
D.減少由于讀數時估計值偏大或偏小而產生的誤差
C.減少觀察刻度線時由于視線不垂直而產生的誤差
D
02 測量時間
新知學習
1h=60min=3600s
1s=103ms= 106 μs
秒(s)
60 60 1000
小時 分鐘 秒 毫秒
h min s ms
1.國際單位:
2.常用單位:
3. 單位換算:
4.測量時間的工具:
鐘、表;在運動場和實驗室經常用停表(或叫秒表)。
古代人測量時間的方法及工具
沙 漏
日 晷
漏壺(漏刻)
現代常用測量時間的工具-鐘表
(a)擺鐘
(b)機械表
(c)電子鐘
(d)電子停表
大盤
秒針
小盤
分針
開始/暫停鍵
暫停/歸零鍵
(1)結構
活動:用表測量時間
請你仔細觀察圖示秒表:
(1)大表盤一周量度的時間是( ),分度值是( )。
(2)小表盤一周量度的時間是( ),分度值是( )。
60s
0.2 s
60min
1min
(2)刻度
1. 如圖所示是某種機械停表的實物圖,長針轉一圈度量的時間是 ,分度值是 ;短針轉一圈度量的時間是 ,分度值是 ,圖中顯示的時間是 。
0
31
2
33
4
35
6
37
8
39
41
10
43
12
14
45
16
47
18
49
20
51
22
53
24
26
55
57
28
59
0
1
2
6
7
8
9
10
11
3
4
5
12
13
14
30s
0.1s
15min
30s(或0.5min)
9min38.4s
針對訓練
0
31
2
33
4
35
6
37
8
39
41
10
43
12
14
45
16
47
18
49
20
51
22
53
24
26
55
57
28
59
0
1
2
6
7
8
9
10
11
3
4
5
12
13
14
7min 25.4s
2. 讀數是多少?
信息瀏覽
秦始皇統一全國后,就明令統一度量衡,所有度量衡用器由國家統一監制、每年都要對度量衡用器進行檢驗、校準。度量衡是計量長短、容積、輕重的統稱。度是計量長短,量是計量容積,衡是計量輕重、度量衡的統一,使我國成為世界上最早在全國統一測量長度、質量等單位的國家,促進了經濟的繁榮也有力推動了中華文化的傳播與發展。
統一度量衡
一、誤差
1.概念: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異。
2.誤差的來源:
3.減小誤差的辦法
誤差是客觀存在的,不可避免的,不可能消除,只能盡量的減小
二、時間的測量
時間的國際單位是秒(s),
常見的還有小時(h)、分鐘(min)等。
課堂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