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3張PPT)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下冊復習課件階段學業質量評估卷一、選擇題。(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每題2分,共40分)1. 一片草原上所有的生物形成了一個( )。A. 生態系統C. 物種BB. 群落D. 種群2. 我們在做對比實驗時,改變的條件一般是( )個。A.1 B.2 C.3 D.4A3. 夏天,生活在草地里的蚱蜢,體色往往是( )。A. 灰色 B. 綠色C. 紅色 D. 黃色B4. 下列物品中,不可以用來測試竹筏的載重量的是( )。A.泡沫球 B.鉤碼C.墊圈 D.螺母A5. 下列各項中,不屬于生物對環境的適應現象的是( )。A. 貓能通過狹窄的空間抓老鼠B. 許多植物在冬季時出現落葉現象C. 北極熊有厚厚的脂肪層D. 松鼠在冬季來臨前儲存食物A6. 將野外捕獲的動物帶回家飼養,它們會過早地衰老甚至死亡,原因可能是( )。A. 離開了適宜它們生活的野外環境B. 參觀的人太多C. 吃不飽D. 無法判斷A7. 使漂浮在水面上的小木塊沉入水底的方法是( )。A. 把小木塊鋸得更小B. 把幾個小木塊綁在一起C. 在小木塊上綁泡沫塑料D. 在小木塊上綁大石頭D8. 測試小船載重量的過程中,小船不小心被碰翻了。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 將此時的墊圈數記為載重量B. 估計一個數記為載重量C. 重新測試一次D. 無法判斷C9. 將黃豆種子放在干燥的土壤里不會發芽,主要原因是( )。A. 缺少水分C. 缺少適宜的溫度AB. 缺少空氣D. 缺少營養10. 船底的龍骨結構是我國古代的一項重大發明。這種設計的作用是( )。A. 使船更加堅固B. 增強船抵御風浪的能力C. 使船的承載力更強D. 以上都是D11. 浸泡在水里的種子不發芽的主要原因是( )。A. 缺少光照 B. 缺少空氣C. 水溫太低 D. 缺少營養B12. 為了增加船的穩定性,我們應該把船的底部做得( )。A. 狹窄、起伏 B. 厚度不均C. 寬闊、平坦 D. 寬闊、起伏C13. 一個實心物體浮在某種液體中,將此物體均勻地分成兩半,并輕輕取出其中一半,余下的一半在液體中會( )。A.繼續浮著 B.下沉C.一會兒浮一會兒沉 D.先浮后沉A14. 制作生態瓶時,下列哪種做法不會使小魚頻繁浮到水面?( )A. 減少水草的數量B. 增加小魚的數量C. 向生態瓶中加更多的水D. 將生態瓶中的水減少一半C15. 某菜農為了提高塑料大棚中蔬菜的產量,采取了一些措施,其中合理的是( )。A. 大量施肥B. 灌溉大量水C. 消滅棚內所有的動物D. 前半夜照燈補光D16. 與獨木舟相比,竹筏有很多優點。下列不屬于竹筏的優點的是( )。A. 竹筏的載重量大B. 竹筏的穩定性好C. 竹筏的防水性好D. 無法判斷C小科為了更好地研究生物與環境的關系,制作了 4 個生態瓶,并放在一定的環境中(如下圖)。請據此回答第17 ~ 20 題。17. 乙瓶和丁瓶的不同之處是( )。A. 有無光照 B. 有無植物C. 有無小魚 D.有無溫度計A18. 丙瓶和丁瓶的不同之處是( )。A. 有無光照 B. 有無植物C. 有無小魚 D. 有無溫度計B19. 這些生態瓶中,瓶內生物生存時間最長的是( )瓶。A. 甲 B. 乙C. 丙 D. 丁B20. 關于生態瓶的制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要讓生態瓶有一定的光照時間B. 制作生態瓶時,要先放動物C. 生態瓶中的植物越多越好D. 生態瓶中的動物越多越好A二、連線題。(每線1分,共10分)將下列生物與其所具有的特征和適宜生存的環境用線連起來。葉刺厚毛皮針葉葉片寬大莖上有空洞松樹仙人掌北極熊蘆葦芭蕉樹熱帶雨林極地沙漠水中山地三、綜合題。(除標注外,每空3分,共50分)1.冬瓜是一種常見的食材,其果皮和種子還有藥用價值。早春時節,小科的爺爺開始培育冬瓜苗。等到冬瓜苗長到一定程度,再移植到田地里。下面是冬瓜苗的培育步驟:①把冬瓜種子放入約 30℃的水中,浸泡 24 小時,撈出瀝干;②每天早晚往種子上噴一些水,2 ~ 3 天后播種;③在濕沙盤中每隔 10 厘米按一個 1 厘米深的洞,播入種子;④用透明塑料膜搭一個“大棚”,罩住濕沙盤,將透明塑料膜四周按入沙中;⑤將沙盤放在室外,每天保持沙盤濕潤。(20 分)(1)播種前,將冬瓜種子浸泡在水中24小時的原因是( )。A. 殺死冬瓜種子內部的病菌B. 降低冬瓜種子表面的溫度C. 讓冬瓜種子充分吸收水分D. 洗去冬瓜種子表面的臟東西C(2)用透明塑料膜“大棚”罩住濕沙盤,最主要的目的是( )。A. 避免動物啄食B. 形成黑暗的環境C. 隔絕空氣D. 提高環境溫度D(3) 冬瓜苗能夠利用綠葉自己制造生長所需的養料,這個過程稱為( )。A. 繁殖作用 B. 光合作用C. 蒸騰作用 D. 營養作用B(4)“大棚”里,一條剛孵化的毛毛蟲正在啃食冬瓜苗,毛毛蟲屬于( )。(2分)A. 生產者 B. 消費者C. 分解者 D. 非生物B(5) 冬瓜苗的培育步驟表明,影響冬瓜種子萌發的關鍵因素是 ( )。A. 光照B. 水分C. 沙子D. 空氣B(6) 小科的爺爺將培育好的冬瓜苗移植到田地里,冬瓜苗生長需要的條件有( )。A. 水分、土壤B. 水分、適宜的溫度C. 土壤、適宜的溫度、空氣D. 水分、適宜的溫度、空氣、土壤、 陽光D(7) 秋天,小科的爺爺收獲了不少冬瓜種子。下列保存種子的方法錯誤的是( )。A. 煮熟 B. 晾曬C. 烘干 D. 放在通風的地方A2. 如圖所示,小科利用課余時間在家里制作了一艘小船。(15 分)(1) 小科用泡沫塑料制作了小船的船體,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塑料泡沫便于加工拼接B. 只能用泡沫塑料做船體C. 泡沫塑料是浮的材料D. 泡沫塑料的價格便宜B(2) 小科把小船的船首做成尖形,主要目的是 ( )。A. 減小水的阻力B. 外形美觀C. 節約材料D. 無法判斷A(3) 小科把電動機放在小船的中央,電池與開關分別放在電動機的兩側。這樣設計的好處是( )。A. 外形美觀 B. 重物均勻分布C. 節約空間 D. 方便安裝B(4) 這艘小船的動力是( )。A. 電力 B. 風力C. 人力 D. 蒸汽動力A(5) 如果這艘小船某側的小水輪壞了,那么它行駛時會( )。A. 無法前進 B. 很快沉沒C. 偏離航線 D. 無法判斷C3. 校園科技節上,科學老師布置了一項造船任務。任務要求:控制成本,載重量達到200 克,有自己的動力,運送貨物到達目的地。小科也參與其中。(15 分)(1)小科他們組將會經歷的造船過程是( )。A. 設計→問題→制作→測試→完善 B. 問題→設計→制作→測試→完善C. 設計→制作→測試→問題→完善D. 問題→制作→設計→測試→完善B(2)在制造小船的過程中,下列觀點錯誤的是( )。畫設計圖時既要考慮船的大小、動力,還要考慮材料、成本等要按照設計圖制作,并思考制作步驟的合理性制造的小船達到測試標準后,整個造船項目就結束了制造小船的過程中發現問題要及時改進設計C(3)測試小船時,小船在行駛過程中始終向左偏離航線,為了保持正向航行,可在船尾安裝一個船舵,并使船舵( )。A.向左偏轉 B.向右偏轉C.保持正向 D.無法判斷B(4)為了達到載重量的要求,應該( )。A. 將船的體積設計得盡量大點B. 將船的體積設計得盡量小點C. 用電動風輪做動力裝置D. 安裝船舵A(5)設計時,將船設計成流線型的好處是( )。A. 提高船的穩定性B. 提高船的載重量C. 減小水的阻力D. 外形美觀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