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地球和火星在太空中看起來有什么不同?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第1節 地球上的水水在哪里?湖泊海洋冰川空氣地下瀑布生物體冰山你能給這些水分類嗎?1.水的狀態:3.水的含鹽量:2.水的分布:固態、液態、氣態海洋水、陸地水、大氣水、生物水淡水、咸水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 態的形式存在,而在寒冷的極地和高山上,水常常以_____態形式存在;在空氣中,水則主要以_____態存在。固氣液讀地球上水的分布及比例圖,思考下列問題:1、從圖中可看出地球上的水可分為哪幾類?2、各類水體所占的比例如何?3、地球上水的主體是什么?4、地球上淡水的主體是什么?人類主要利用的淡水是哪些?為什么要節約用水?冰川水 68.69%地下淡水 30.06%其他大氣水土壤水湖泊淡水沼澤水河流水生物水海洋水96.53%0.94%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2.53%陸地淡水3.水體的比例思考:從圖中您得到什么樣的結論 1. 地球上水的主體是什么?2.地球上淡水的主體是什么?人類主要利用的淡水是哪些?(1)海洋水是地球水的主體。(2)冰川水是地球淡水的主體。(3)人類利用的只占淡水總儲量的0.3%,它主要包括江河水、淡水湖泊水、淺層地下淡水。水的循環(重難點)1.水循環的概念分布在地球的水通過蒸發、水汽輸送、降水、下滲、沿地表或地下流動而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進行著持續不斷的循環,如圖所示。知識拓展延伸全球性的水循環稱為大循環,由海洋、陸地和一系列大小區域的水循環組成。因此,水循環的范圍大至全球,小至局部地區。從時間上劃分,水循環可以是長時期的平均,也可以是短時段的狀況。相應地,研究水循環時,研究的區域可大至全球或某流域,也可小至某一地域內的土壤或地下水層內的水循環,時間也可長可短。水的循環(重難點)2.水循環的原因(1)水循環的內因是水的狀態隨溫度的改變而改變。水以固態、液態、氣態三種形態在自然界里出現,使水在循環過程中的轉移、交換成為可能。(2)水循環的外因(外在動力)是太陽輻射和地心引力。太陽輻射能使冰雪融化、水分蒸發、植物蒸騰、空氣流動等,是水循環的動力;地心引力是促使陸地水流向海洋的動力。水的循環(重難點)3.水循環的過程(1) 陸地水、海洋水 → 大氣水①蒸發:陸地上的河流水、湖泊水和海洋水以直接蒸發的形式,轉化為大氣水。②蒸騰:植物體會將根系吸收的水分,以蒸騰的形式釋放出來,轉化為大氣水。③升華:冰川在一定條件下 ,會直接升華為水蒸氣,轉化為大氣水。(2) 大氣水 → 陸地水、海洋水空氣中的水汽在一定的條件下,又會重新凝結成為液態水或凝華為固態水,并以液態雨水或固態的雪、冰雹等形式降落到地表或海洋,形成陸地水或海洋水。(3) 陸地水 → 海洋水、地下水冰川在一定條件下,融化成液態水補給河流、湖泊和地下水;降落到陸地上的水,一部分匯集成河流水、湖泊水,或轉化為冰川,另一部分則下滲轉變為地下水和土壤水。匯集到河流、湖泊或滲透到地下的水,又會流入大海,成為海洋水體的一部分。水的循環(重難點)4.水循環的分類按照水循環發生的領域可以分為海陸間循環、海上內循環和陸上內循環。海陸間循環是發生在海洋--大氣--陸地之間的水體運動。即海洋水通過蒸發進入大氣形成水汽,再降落到地面,一部分降水沿地表流動,形成地表徑流,一部分降水滲入地下,形成地下徑流。二者經過江河匯集,最后又回到海洋。水的循環(重難點)4.水循環的分類按照水循環發生的領域可以分為海陸間循環、海上內循環和陸上內循環。海上內循環是發生在海洋--大氣之間的水體運動。即海洋水通過蒸發后形成水汽,水汽凝結形成降水,降落到海洋中。水的循環(重難點)4.水循環的分類按照水循環發生的領域可以分為海陸間循環、海上內循環和陸上內循環。陸上內循環是發生在陸地--大氣之間的水體運動。即陸地上的水通過蒸發和植物蒸騰形成水汽,水汽凝結形成降水,降落到陸地上。水資源的分布水資源的分布思考與討論觀察地圖,看看我國哪些地區水資源豐富,哪些地區水資源匱乏?總量上水資源多,但是人均少,南方多,北方少,東多西少。我國水資源的現況:我國水資源分布的特點:一、水資源的分布1. 我國屬于缺水較為嚴重的國家。江河年平均徑流總量約2.7×10 m ,居世界第六位。我國人口眾多,人均擁有的水資源只有2200m ,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在時間和空間的分配上很不均勻。1. 從空間分布看:南多北少,東多西少。2. 從時間分配角度看:夏季豐富,冬季欠缺,江河徑流量的年際變化大,尤其是北方更加明顯。解決水資源不足的途徑:(1)控制人口(2)跨流域調水,如南水北調(空間分布不均)(3)修水庫 (季節變化大)(4)節約用水 (用水量大)(5)防止污染(6)解決污染 水與生命1.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質之一。生物體內的含水量名 稱 含 水 量一般動物 70% --- 80%水 母 98%草本植物 70% --- 85%黃 瓜 95%植物風干的種子 15%以下駱駝幾天不喝水可以在沙漠中行進, 是不是駱駝的生命活動中不需要水 生活在沙漠地區的駱駝為了能適應沙漠地區的生活, 可以通過關閉汗腺來做到在較長時間內保持體內的水分,并且通過嗅覺系統可以在數千米之外“聞到”水源.思考:思考:仙人掌如何適應干旱的環境?1、仙人掌類植物將葉片進化為刺狀,減少 了水分的蒸發,從而適應了干旱條件。2、仙人掌類植物開花時間較短,這也是減 少水分散失,適應干旱的進化。3、一般這類植物表面具有蠟質,體內貯藏大量的水分,這都是為適應干旱進化的結果。根系一般長達20米。從沙漠和戈壁深處吸取地下水份和營養,是一種自然生長的耐旱植物,因為這種植物莖上長著剌狀的很堅硬的小綠葉,故叫駱駝剌,是草本植物,是戈壁灘和沙漠中駱駝唯一能吃的賴以生存的草,故又名駱駝草。主要分布在內陸干旱地區。猴面包樹又叫波巴布樹、猢猻木或酸瓠樹,是大型落葉喬木,主干短,分枝多。猴面包樹樹冠巨大,樹杈千奇百怪,酷似樹根,樹形壯觀,果實巨大如足球,甘甜汁多,是猴子、猩猩、大象等動物最喜歡的食物。當它果實成熟時,猴子就成群結隊而來,爬上樹去摘果子吃,"猴面包樹"的稱呼由此而來。它的果實重40多斤,切片火烤,味若面包,故稱之"面包樹"。在熱帶草原旅行的人們干渴難耐時,只要找到猴面包樹就可以從樹身上吸水得以解救。為此,人們叫它“生命樹”。熱帶雨林的闊葉林因為所在地區陽光充足,水分豐富,葉片碩大,有利于植物的蒸騰作用.水參與地球生命體的活動過程(1)動物和人體的各項生命活動離不開水。如食物的消化要溶于水、營養物質的輸送是血液離不開水、代謝產物的排出通過尿液離不開水。人可以一天不吃飯,但不能一天不喝水。一個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平均約需水___ 升2.5.脫水生物的生命活動離不開水。當人體內含水量不足時就會造成1. 生物失去水途徑有哪些 2. 生物不斷補充水份的途徑有哪些 討論動物:呼吸、排汗、排尿、排便動物:喝水、攝食植物:利用根吸收水植物:表面蒸發、蒸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