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8.2 立體圖形的直觀圖學習目標1、了解斜二測畫法的概念并掌握用斜二測畫法畫直觀圖的步驟;2、會用斜二測畫法畫水平放置的平面圖形的直觀圖;3、會用斜二測畫法畫常見的柱、錐、臺、球以及簡單組合體的直觀圖。思維導圖概念知識一、空間幾何體的直觀圖的概念直觀圖是觀察者在某一點觀察一個空間幾何體獲得的圖形;直觀圖是把空間圖形畫在平面內,既富有立體感,又能表達出圖形各主要部分的位置關系和度量關系的圖形。二、立體圖形的直觀圖的畫法1、斜二測畫法:我們常用斜二測畫法畫空間圖形及水平放置的平面圖形的直觀圖.斜二測畫法是一種特殊的平行投影畫法.(1)“斜”:在已知圖形的平面內與軸垂直的線段,在直觀圖中均與軸承或(2)“二測”:兩種度量形式,即在直觀圖中,平行于軸或軸的線段長度不變;平行于軸的長度變成原來的一半,2、平面圖形直觀圖的畫法及要求第一步建系:在已知圖中取互相垂直的軸和軸,兩軸相交于點,畫直觀圖時,把他們弧長對應的軸和軸,兩軸相交于,且使(或)它們確定的平面表示水平面;第二步平行不變:已知圖形中平行與軸和軸的線段,在直觀圖中分別畫出平行與軸或軸的線段;第三步長度規則:已知圖形中平行于軸的線段,在直觀圖中保持原長度不變,平行于軸的線段,長度變為原來的一半,3、空間幾何體直觀圖的畫法(1)與平面圖形的直觀圖相比,多畫一個與x軸、y軸都垂直的z軸,直觀圖中與之對應的是z′軸;(2)平面x′O′y′表示水平平面,平面y′O′z′和x′O′z′表示豎直平面;(3)已知圖形中平行于z軸(或在z軸上)的線段,在其直觀圖中平行性和長度都不變.(4)成圖:去掉輔助線,將被遮擋的部分改為虛線.4、直觀圖與原圖之間的“變”與“不變”“三變”:(1)坐標軸的夾角改變;(2)與軸平行的線段長度變為原來的一半;(3)圖形改變。“三不變”:(1)平行性不改變;(2)與軸和軸平行的線段長度不改變;(3)相對位置不改變。三、直觀圖與原圖多邊形面積之間的關系若一個多邊形的面積為,它的直觀圖的面積為,則有,舉個例子:以三角形為例,如圖,設元三角形的底為,高為,則其面積為,在直觀圖中,,,在直觀圖中,題型一 斜二測畫法的概念辨析【例1】(23-24高一·全國·課時練習)用斜二測畫法畫水平放置的△ABC時,若∠A的兩邊平行于x軸、y軸,且∠A=90°,則在直觀圖中∠A′等于( )A.45° B.135° C.45°或135° D.90°【答案】C【解析】在畫直觀圖時,∠A′的兩邊依然分別平行于x′軸、y′軸,所以在直觀圖中∠A′等于45°或135°.故選:C【變式1-1】(23-24高一·全國·課時練習)關于斜二測畫法,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平行直線的直觀圖仍然是平行直線B.垂直直線的直觀圖仍然是垂直直線C.直觀圖中分別與兩條坐標軸重合的直線,實際的位置是相互垂直的D.線段的中點在直觀圖中仍然是中點【答案】B【解析】對于A,平行直線在直觀圖中長度可能會變化,但平行關系不變,A正確;對于B,平行于軸和軸的兩條直線,在直觀圖中夾角為,B錯誤;對于C,直觀圖中與兩條坐標軸重合的直線,還原后與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的軸重合,實際位置互相垂直,C正確;對于D,線段的中點在直觀圖中依然會是該線段直觀圖畫法中的中點,D正確.故選:B.【變式1-2】(22-23高一下·重慶·月考)對于用“斜二側畫法”畫平面圖形的直觀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等腰三角形的直觀圖仍是等腰三角形B.梯形的直觀圖可能不是梯形C.正方形的直觀圖為平行四邊形D.正三角形的直觀圖一定是等腰三角形【答案】C【解析】根據斜二側畫法畫水平放置的平面圖形時的畫法原則,可知:選項A,如圖1,因為等腰三角形頂點在上,畫直觀圖時,頂點在軸上,如圖2,故,所以選項A錯誤;選項B,梯形的上下底平行,在直觀圖中仍然平行,兩腰不平行,在直觀圖中仍然不平行,且長度不變,所以梯形的直觀圖仍是梯形,所以B錯誤;選項C,因為正方形的對邊平行,所以在直觀圖中仍然平行,故正方形的直觀圖為平行四邊形,所以選項C正確;選項D,如下圖3,因為等邊三角形頂點在上,畫直觀圖時,頂點在軸上,如圖4,故,所以選項D錯誤;故選:C.【變式1-3】(22-23高一下·湖北武漢·階段練習)(多選)用斜二測畫水平放置的平面圖形的直觀圖時,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A.平行線段在直觀圖仍是平行線段 B.相等的角在直觀圖仍是相等的角C.菱形的直觀圖是菱形 D.梯形的直觀圖是梯形【答案】AD【解析】對于A,根據斜二測畫法知,直觀圖中平行關系不會改變,A正確;對于B,對于平面多邊形,不妨以正方形為例,其直觀圖直角變為或,B錯誤;對于C,根據斜二測畫法知,平行于軸的線段長度不變,平行于軸的線段長度變為原來的一半,故菱形的直觀圖不是菱形,C錯誤;對于D,梯形的上、下底平行且長度不相等,在直觀圖中,兩底仍然平行,且長度不相等,故一個梯形的直觀圖仍然是梯形,D正確;故選:AD題型二 畫平面圖形的直觀圖【例2】(23-24高一·全國·課后作業)圖為一平面圖形的直觀圖,則此平面圖形可能是()A. B. C. D.【答案】C【解析】根據該平面圖形的直觀圖,該平面圖形為一個直角梯形,且在直觀圖中平行于軸的邊與底邊垂直,原圖形如圖所示:此平面圖形可能是C.故選:C.【變式2-1】(22-23高一下·福建三明·期中)如圖,用斜二測畫法畫一個水平放置的平面圖形是一個邊長為1的正方形,則原圖形的形狀是( )A. B. C. D.【答案】A【解析】在直觀圖中,其一條對角線在y軸上且長度為,所以在原圖形中其中一條對角線必在y軸上,且長度為,故選:A.【變式2-2】(22-23高一下·四川成都·階段練習)如圖,是的直觀圖,則是( )A.正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鈍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答案】C【解析】因為線段與軸相交,設交點為,如圖(1)所示,在直角坐標系中,點在軸上,可得,點C在y軸上,可得,如圖(2)所示,因此點必在線段的延長線上,所以,所以是鈍角三角形.故選:C.【變式2-3】(23-24高二上·上海·期中)如圖有一個直角梯形,則它的水平放置的直觀圖是( )A. B.C. D.【答案】A【解析】作出直角梯形的直觀圖如下圖所示:A選項滿足要求.故選:A.【變式2-4】(23-24高一上·內蒙古呼和浩特·期末)如圖,用斜二測畫法作水平放置的正三角形的直觀圖,則正確的圖形是( )A. B.C. D.【答案】A【解析】先作出一個正三角形,然后以所在直線為軸,以邊上的高所在的直線為軸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畫對應的軸,使夾角為,畫直觀圖時與軸平行的直線的線段長度保持不變,與軸平行的線段長度變為原來的一半,得到的圖形如圖,然后去掉輔助線即可得到正三角形的直觀圖如圖,故選:A題型三 由直觀圖還原幾何圖形【例3】(23-24高一下·全國·練習)如圖所示,是的直觀圖,其中,那么是( )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鈍角三角形【答案】B【解析】根據題意,,所以是直角三角形.故選:B.【變式3-1】(22-23高一下·湖北·期末)如圖是斜二測畫法下水平放置的平面圖形的直觀圖,則其表示的原平面圖形是( )A.任意梯形 B.直角梯形 C.任意四邊形 D.平行四邊形【答案】B【解析】因為直觀圖中,,所以原圖形中,因為直觀圖中,所以原圖形中,綜上,原圖形是直角梯形,故選:B.【變式3-2】(22-23高一下·安徽·階段練習)如圖所示,是水平放置的的斜二測直觀圖,其中,則是( ) A.銳角三角形 B.鈍角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以上選項都不對【答案】C【解析】根據斜二測畫法可知,在原圖形中,O為CA的中點,.因為,所以,則是以AC為斜邊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圖所示:故選:C.【變式3-3】(22-23高一下·全國·課時練習)如圖是水平放置的三角形ABC的直觀圖,是中邊上的一點,且離比離近,軸,軸,那么線段AB,AD,AC中,最長、最短的線段分別是( )A.AB,AC B.AC,AD C.AD,AC D.AB,AD【答案】B【解析】原的平面圖如圖所示.由題意可知,,,所以,所以在線段AB,AC,AD中,最長的是AC,最短的是AD.故選:B.題型四 斜二測畫法中相關量計算【例4】(22-23高一下·山東棗莊·階段練習)已知正方形的邊長為a,按照斜二測畫法作出它的直觀圖,直觀圖面積為,則a值為( )A. B. C.2 D.【答案】C【解析】利用斜二測畫法得到直觀圖,則,,,過點作⊥軸于點,則,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為,解得.故選:C【變式4-1】(23-24高一上·浙江紹興·期末)已知水平放置的四邊形的斜二測直觀圖為矩形,已知,,則四邊形的面積為( )A. B. C. D.【答案】D【解析】因為,,取的中點為坐標原點,以為建立坐標系如左圖,因為斜二測直觀圖為矩形,,,則,可得原圖中(右圖),,,四邊形的面積為.故選:D.【變式4-2】(22-23高一下·黑龍江哈爾濱·期中)如圖,是斜二測畫法畫出的水平放置的的直觀圖,是的中點,且軸,軸,,,則的周長 .【答案】【解析】如圖,根據斜二測畫法,因為,,所以,,且軸,軸,是的中點,所以,在直角中,由勾股定理有:,所以,則的周長.【變式4-3】(22-23高一下·山東德州·期末)如圖所示,梯形是平面圖形用斜二測畫法得到的直觀圖,,則平面圖形中對角線的長度為( )A. B. C. D.5【答案】C【解析】由直觀圖知原幾何圖形是直角梯形,如圖,由斜二測法則知,,,所以.故選:C題型五 畫立體圖形的直觀圖【例5】(23-24高一·全國·課后作業)一個建筑物上部為四棱錐,下部為長方體,且四棱錐的底面與長方體的上底面尺寸一樣,已知長方體的長、寬、高分別為20 m、5 m、10 m,四棱錐的高為8 m,若按1∶1 000的比例畫出它的直觀圖,那么直觀圖中,長方體的長、寬、高和棱錐的高應分別為( )A.4 cm,1 cm,2 cm,1,6 cm B.4 cm,0,5 cm,2 cm,0,8 cmC.4 cm,0,5 cm,2 cm,1,6 cm D.2 cm,0,25 cm,1 cm,0,8 cm【答案】D【解析】由比例可知,所畫長方體的長、寬、高和四棱錐的高分別為2cm,0.5cm,1cm和0.8cm,又因為斜二測畫直觀圖的畫法:已知圖形中平行于軸的線段,在直觀圖中平行于,保持長度不變;已知圖形中平行于軸的線段,在直觀圖中平行于軸,長度變為原來的一半;已知圖形中平行于軸的線段,在直觀圖中平行于軸,保持長度不變.所以該建筑物按的比例畫出它的直觀圖,直觀圖中,長方體的長、寬、高和棱錐的高應分別為2cm,0.25cm,1cm和0.8cm.故選:D.【變式5-1】(23-24高一·全國·課后作業)畫長、寬、高分別為,,的長方體的直觀圖.【答案】畫圖見解析【解析】根據斜二測畫法的規則可知, 底面矩形的直觀 圖為平行四邊形,其中 , ,作 底面, 在 軸上截取 ,過 作 , 使 , 過、分別作 平行于 且等于 ,連接 可得長、寬、高 分別為,,的長方體的直觀圖.【變式5-2】(22-23高一·全國·隨堂練習)畫底面邊長為3cm、高為3cm的正四棱錐的直觀圖.【答案】答案見解析【解析】畫法:(1)畫軸,畫軸、軸、軸,它們交于點,使.(2)畫底面,按軸、軸畫正方形的直觀圖,取邊長等于,使正方形的中心對應于點,在軸上分別取點、、、,且使,,分別過、、、作平行于軸的直線,分別交于、、、四點.(3)畫高(線),在軸上取(4)成圖,連結,,,,并加以整理,就得到所要畫的正四棱雉的直觀圖.【變式5-3】(2024高三·全國·專題練習)畫正六棱柱(底面是正六邊形,側棱垂直于底面)的直觀圖.(底面邊長尺寸不作要求,側棱長為1.5 cm)【答案】答案見解析【解析】(1)畫軸.畫軸、軸、軸,使,.(2)畫底面.根據軸、軸,畫正六邊形的直觀圖ABCDEF.(3)畫側棱.過A,B,C,D,E,F各點分別作軸的平行線,在這些平行線上分別截取、、、、、都等于1.5 cm.(4)成圖.順次連接,,,,,,去掉輔助線,將被遮擋的部分改為虛線,就得到正六棱柱的直觀圖.8.2 立體圖形的直觀圖學習目標1、了解斜二測畫法的概念并掌握用斜二測畫法畫直觀圖的步驟;2、會用斜二測畫法畫水平放置的平面圖形的直觀圖;3、會用斜二測畫法畫常見的柱、錐、臺、球以及簡單組合體的直觀圖。思維導圖概念知識一、空間幾何體的直觀圖的概念直觀圖是觀察者在某一點觀察一個空間幾何體獲得的圖形;直觀圖是把空間圖形畫在平面內,既富有立體感,又能表達出圖形各主要部分的位置關系和度量關系的圖形。二、立體圖形的直觀圖的畫法1、斜二測畫法:我們常用斜二測畫法畫空間圖形及水平放置的平面圖形的直觀圖.斜二測畫法是一種特殊的平行投影畫法.(1)“斜”:在已知圖形的平面內與軸垂直的線段,在直觀圖中均與軸承或(2)“二測”:兩種度量形式,即在直觀圖中,平行于軸或軸的線段長度不變;平行于軸的長度變成原來的一半,2、平面圖形直觀圖的畫法及要求第一步建系:在已知圖中取互相垂直的軸和軸,兩軸相交于點,畫直觀圖時,把他們弧長對應的軸和軸,兩軸相交于,且使(或)它們確定的平面表示水平面;第二步平行不變:已知圖形中平行與軸和軸的線段,在直觀圖中分別畫出平行與軸或軸的線段;第三步長度規則:已知圖形中平行于軸的線段,在直觀圖中保持原長度不變,平行于軸的線段,長度變為原來的一半,3、空間幾何體直觀圖的畫法(1)與平面圖形的直觀圖相比,多畫一個與x軸、y軸都垂直的z軸,直觀圖中與之對應的是z′軸;(2)平面x′O′y′表示水平平面,平面y′O′z′和x′O′z′表示豎直平面;(3)已知圖形中平行于z軸(或在z軸上)的線段,在其直觀圖中平行性和長度都不變.(4)成圖:去掉輔助線,將被遮擋的部分改為虛線.4、直觀圖與原圖之間的“變”與“不變”“三變”:(1)坐標軸的夾角改變;(2)與軸平行的線段長度變為原來的一半;(3)圖形改變。“三不變”:(1)平行性不改變;(2)與軸和軸平行的線段長度不改變;(3)相對位置不改變。三、直觀圖與原圖多邊形面積之間的關系若一個多邊形的面積為,它的直觀圖的面積為,則有,舉個例子:以三角形為例,如圖,設元三角形的底為,高為,則其面積為,在直觀圖中,,,在直觀圖中,題型一 斜二測畫法的概念辨析【例1】(23-24高一·全國·課時練習)用斜二測畫法畫水平放置的△ABC時,若∠A的兩邊平行于x軸、y軸,且∠A=90°,則在直觀圖中∠A′等于( )A.45° B.135° C.45°或135° D.90°【變式1-1】(23-24高一·全國·課時練習)關于斜二測畫法,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平行直線的直觀圖仍然是平行直線B.垂直直線的直觀圖仍然是垂直直線C.直觀圖中分別與兩條坐標軸重合的直線,實際的位置是相互垂直的D.線段的中點在直觀圖中仍然是中點【變式1-2】(22-23高一下·重慶·月考)對于用“斜二側畫法”畫平面圖形的直觀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等腰三角形的直觀圖仍是等腰三角形B.梯形的直觀圖可能不是梯形C.正方形的直觀圖為平行四邊形D.正三角形的直觀圖一定是等腰三角形【變式1-3】(22-23高一下·湖北武漢·階段練習)(多選)用斜二測畫水平放置的平面圖形的直觀圖時,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A.平行線段在直觀圖仍是平行線段 B.相等的角在直觀圖仍是相等的角C.菱形的直觀圖是菱形 D.梯形的直觀圖是梯形題型二 畫平面圖形的直觀圖【例2】(23-24高一·全國·課后作業)圖為一平面圖形的直觀圖,則此平面圖形可能是()A. B. C. D.【變式2-1】(22-23高一下·福建三明·期中)如圖,用斜二測畫法畫一個水平放置的平面圖形是一個邊長為1的正方形,則原圖形的形狀是( )A. B. C. D.【變式2-2】(22-23高一下·四川成都·階段練習)如圖,是的直觀圖,則是( )A.正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鈍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變式2-3】(23-24高二上·上海·期中)如圖有一個直角梯形,則它的水平放置的直觀圖是( )A. B.C. D.【變式2-4】(23-24高一上·內蒙古呼和浩特·期末)如圖,用斜二測畫法作水平放置的正三角形的直觀圖,則正確的圖形是( )A. B.C. D.題型三 由直觀圖還原幾何圖形【例3】(23-24高一下·全國·練習)如圖所示,是的直觀圖,其中,那么是( )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鈍角三角形【變式3-1】(22-23高一下·湖北·期末)如圖是斜二測畫法下水平放置的平面圖形的直觀圖,則其表示的原平面圖形是( )A.任意梯形 B.直角梯形 C.任意四邊形 D.平行四邊形【變式3-2】(22-23高一下·安徽·階段練習)如圖所示,是水平放置的的斜二測直觀圖,其中,則是( )A.銳角三角形 B.鈍角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以上選項都不對【變式3-3】(22-23高一下·全國·課時練習)如圖是水平放置的三角形ABC的直觀圖,是中邊上的一點,且離比離近,軸,軸,那么線段AB,AD,AC中,最長、最短的線段分別是( )A.AB,AC B.AC,AD C.AD,AC D.AB,AD題型四 斜二測畫法中相關量計算【例4】(22-23高一下·山東棗莊·階段練習)已知正方形的邊長為a,按照斜二測畫法作出它的直觀圖,直觀圖面積為,則a值為( )A. B. C.2 D.【變式4-1】(23-24高一上·浙江紹興·期末)已知水平放置的四邊形的斜二測直觀圖為矩形,已知,,則四邊形的面積為( )A. B. C. D.【變式4-2】(22-23高一下·黑龍江哈爾濱·期中)如圖,是斜二測畫法畫出的水平放置的的直觀圖,是的中點,且軸,軸,,,則的周長 .【變式4-3】(22-23高一下·山東德州·期末)如圖所示,梯形是平面圖形用斜二測畫法得到的直觀圖,,則平面圖形中對角線的長度為( )A. B. C. D.5題型五 畫立體圖形的直觀圖【例5】(23-24高一·全國·課后作業)一個建筑物上部為四棱錐,下部為長方體,且四棱錐的底面與長方體的上底面尺寸一樣,已知長方體的長、寬、高分別為20 m、5 m、10 m,四棱錐的高為8 m,若按1∶1 000的比例畫出它的直觀圖,那么直觀圖中,長方體的長、寬、高和棱錐的高應分別為( )A.4 cm,1 cm,2 cm,1,6 cm B.4 cm,0,5 cm,2 cm,0,8 cmC.4 cm,0,5 cm,2 cm,1,6 cm D.2 cm,0,25 cm,1 cm,0,8 cm【變式5-1】(23-24高一·全國·課后作業)畫長、寬、高分別為,,的長方體的直觀圖.【變式5-2】(22-23高一·全國·隨堂練習)畫底面邊長為3cm、高為3cm的正四棱錐的直觀圖.【變式5-3】(2024高三·全國·專題練習)畫正六棱柱(底面是正六邊形,側棱垂直于底面)的直觀圖.(底面邊長尺寸不作要求,側棱長為1.5 c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高中數學必修二8.2 立體幾何的直觀圖(5題型)學生版.doc 高中數學必修二8.2 立體幾何的直觀圖(5題型)教師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