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第十章 機械能、內能及其轉化第2節 內能1.初步了解物質結構的基本觀點, 能用分子相互作用力的知識解釋一些簡單的現象。2.知道什么是擴散現象,會解釋一些簡單的擴散現象。3.知道物體的內能。知道熱傳遞能夠改變物體的內能,知道做功能夠改變物體的內能,能簡單描述溫度和內能的關系。學習目標1、物體是由大量的分子組成的分子對于蘋果的大小,相當于人對于地球的大小。新知學習知識點一:物質結構的基本圖像剛做好的臭豆腐很快就能聞到特殊的味道,打開一瓶香水,很快就會聞到香味,這是為什么?因為這些帶有氣味的分子能很快進入空氣中,當它們到達人的鼻子里時,我們就能聞到這些氣味。想一想氣體擴散現象不同的物質在互相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叫做擴散。現象:處于上方充滿空氣的集氣瓶顏色逐漸變深,處于下方充滿二氧化氮氣體的集氣瓶顏色逐漸變淺,最后兩瓶氣體顏色基本一樣。上述現象產生的原因是:二氧化氮與空氣接觸后,彼此進入對方的結果2、分子在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 10日后 20日后 30日后液體擴散現象最初狀態鉛塊金塊金塊鉛塊金塊鉛塊五年后固體擴散現象固體的擴散1.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擴散現象表明:2.分子間有間隙金塊鉛塊氣體的擴散液體的擴散影響擴散快慢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熱水涼水哪個擴散快?實驗表明:物質中分子的運動情況跟溫度有關,溫度越高,分子的無規則運動越劇烈。我們臣這種運動為熱運動。是什么力使得兩塊鉛塊結合在一起?氣體被壓縮時都會產生“抵抗”,要是壓縮液體和固體呢?測力計的示數為什么會變大?實驗表明,分子間同時存在引力和斥力。3、分子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力分子之間表現為引力或斥力情況當分子間的距離小于10-10m時,斥力起主要作用;當分子間的距離大于10-10m時,引力起主要作用;當分子間的距離大于10-9m時,幾乎沒有相互作用。項目 物態 間距 作用力 分子運動情況 體積 形狀固態 小 很大 只能在一定位置附近振動 有一定的體積 有一定的形狀液態 較小 較大 分子可在某個位置附近振動分子群可以相互滑過 有一定的體積 沒有固定形狀氣態 很大 很小 每個分子幾乎都能自由運動 沒有固定體積 沒有固定形狀知識點二:固體、液體和氣體的特征分子間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就像被彈簧連著的小球固態物質的分子排列規則,就像坐在座位上的學生。液態物質的分子可以移動,就像課間教室中的學生。氣態物質的分子幾乎不受力的約束,就像操場上亂跑的學生。裝著開水的暖水瓶,有時瓶塞會彈起來。推動瓶塞的能量來自哪里?知識點三:物體的內能運動的足球具有動能我在動,也有動能噢!運動的分子呢?構成物質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熱運動,同樣具有動能,而分子間具有相互作用力,又使得它們具有勢能。(一)構成物體的所有分子,其熱運動的動能與分子勢能的總和,叫做物體的內能。內能的單位是焦耳(J)。注意: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內能。機械能與內能有什么區別?內能:分子具有的能;與物體內分子的熱運動及相互作用有關的能。機械能:物體作為整體所具有的能;與物體機械運動有關的能。內能是不同于機械能的另一種形式的能。內能機械能定義影響因素研究對象存在條件構成物體的所有分子,其熱運動的動能與分子勢能的總和物體的溫度、質量、狀態、體積、物質種類物體所具有的勢能和動能的總和物體的質量、速度、高度(或彈性形變的程度)微觀世界的大量分子宏觀世界的所有物質永遠存在物體在運動時,被舉高時,發生彈性形變時具有聯系1.具有機械能的物體同時一定具有內能,但具有內能的物體不一定具有機械能;2.物體的內能和機械能之間可以相互轉化。區別在寒冷的冬天,怎么樣才能讓快凍僵的手變暖和,增加其內能?…………(二)物體內能的改變使手的溫度升高3.手放口袋4.用暖水袋5.對著手哈氣1.用手搓2.用力拍手用溫度更高的物體使手的溫度升高溫度升高的過程,往往伴隨著運動熱傳遞做功搓手時手變熱了滑下時摩擦發燙了鉆木取火內能增加了1.做功改變內能現象:硝化棉燃燒分析:向下壓活塞,活塞對筒內的空氣做功,空氣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達到硝化棉的著火點,開始燃燒,產生火光。說明:對物體做功,內能增加。在一個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團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壓下去,觀察發生的現象,為什么?視頻演示玻璃瓶內有一些水,水的上方有水蒸汽,當瓶塞跳出時,觀察瓶內的變化,說明了什么?現象:向瓶內打氣,最后瓶塞跳出,同時瓶內有“白霧”產生。分析:向瓶內打氣時,壓縮了瓶中空氣,內能增加,溫度升高。瓶內的水吸熱汽化,產生水蒸氣;隨著不斷打氣,瓶內氣壓越來越大,瓶塞跳出。瓶內氣體對瓶塞做功,內能減少,溫度降低,瓶內水蒸氣液化成“白霧”。說明:物體對外做功,內能減少視頻演示做功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對物體做功,物體溫度升高,內能增加;物體對外做功,物體溫度降低,內能減少。思考: 做功改變內能的實質是什么 內能和機械能之間相互轉化1.對物體做功外界消耗機械能機械能轉化為內能(物體的內能增加)2.物體對外做功外界獲得機械能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物體的內能減少)2.熱傳遞改變內能熱傳遞的結果溫度相同,即沒有溫度差熱傳遞的條件不同物體或同一物體存在溫度差熱傳遞實質: 。能量的轉移,能量的形式并未發生改變熱傳遞的方向熱量由高溫物體轉移到低溫物體或由同一物體的高溫部分轉移到低溫部分一我們已經知道,熱傳遞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那么,怎樣描述和量度熱傳遞過程中物體內能改變的多少呢?熱量的定義:物體在熱傳遞的過程中內能改變的多少叫做熱量,熱量用Q表示,單位是焦(J) 注意:(1)熱量表示內能的變化量,熱量不是內能 。 (2)熱量的存在不能離開熱傳遞,只能說物體吸收或放出多少熱量,不能講物體具有、有 、含有多少熱量。(3)物體吸收熱量,內能增加;放岀熱量,內能減少。分子的動理論1.物體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2.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無規則的熱運動;3.分子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固體、液體和氣體的特征物體內能:物體內所有分子的分子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改變內能的兩種方法熱傳遞做功內能課堂總結1、關于內能,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溫度低于0℃的物體不具有內能B、物體具有內能,也可以同時具有機械能C、具有機械能的物體不一定具有內能D、內能與機械能是同一種形式的能B課堂練習2、下列各現象中,物體內能增大還是減小了 指出是用哪種方法改變內能的?①人用熱水袋暖手 ________②一杯水慢慢變涼 ________③用鋸條劇木頭時,鋸條發熱 ________④冬天用手搓臉,臉上感覺熱 ________熱傳遞做功做功熱傳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