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3.3.1元素分層作業設計基礎練習1.決定元素種類的是( )A.中子數 B.質子數 C.核外電子數 D.最外層電子數2.下列元素符號中,書寫正確的是( )A.鈣Ca B.銀 ag C.鐵 fe D.硫 s3.太空失重及較高的電離輻射易造成航天員骨鈣丟失、骨質疏松。這里的“鈣”是指( )A.單質 B.元素 C.分子 D.原子4.下圖是四種微粒的結構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當X的數值為10時,①表示一種原子 B.②屬于陽離子C.②③屬于同種元素 D.④在化學反應中易得電子5.如圖是幾種微粒的結構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微粒②表示陰離子B.微粒①和②核外電子數相同,屬于同種元素C.微粒③在化學變化中易失去電子D.微粒③和④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化學性質相似6.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氧 B.硅 C.鋁 D.鐵7.經檢測“殺人奶粉”中的蛋白質、鈣、鋅、磷、鐵等的含量嚴重不足,營養價值比米湯還差,這里的鈣、鋅、磷、鐵是指其( )A.元素 B.原子 C.離子 D.分子8.下列關于物質組成和構成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A.原子的種類和數量不同、彼此的結合方式多樣決定了物質的多樣性B.一切物質都由元素組成,元素的種類是由原子中的質子數決定C.原子中的電子,尤其是最外層電子決定了原子活潑或者穩定的性質D.原子可以變成離子或者結合成分子間接構成物質,但不能直接構成物質9.下列認識不正確的是( )A.原子的質量幾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上B.在物理變化中,分子種類不變C.當原子失去或都得到電子后,其化學性質發生了改變D.具有相同質子數的一類粒子統稱為元素10.如圖表示的是地殼里所含各種元素的質量分數.請根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表示出的金屬元素有________種;(2)地殼中氫元素的含量為________;(3)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與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之間,能形成一種氧化物.此氧化物硬度極大,俗名剛玉,這種氧化物的化學式為________.提升練習1.關于原子序數為8的元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元素符號為N B. 屬于金屬元素 C. 在地殼中含量最多 D. 原子核外電子數為102.下列含金屬元素的物質是( )A.H2O B.NaCl C.CH4 D.P2O53.下圖是幾種微粒的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屬于同種元素的微粒是③⑤ B. 化學性質相似的原子是②③C. 具有穩定結構的原子是⑤ D. 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電子的原子是①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分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B.不同元素的本質區別是電子數不同C.原子核由電子和質子構成 D.墻內開花墻外香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5.下列有關分子、原子、離子、元素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原子都是由質子、中子、核外電子構成的 B. 同種元素的原子核內質子數和中子數一定相等C. 氯化鈉由氯離子和鈉離子構成 D. 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氫原子和氧原子6.下列關于元素含量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Fe B. 空氣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C. 人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C D.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a7.下列關于物質組成和構成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A,跟盧瑟福原子模型比較,道爾頓原子模型不科學,對科學發展的貢獻不大B,種類有限的元素組成了種類繁多龐雜無序的物質世界C.“元素論”和“原子-分子論”是物質科學的基石,是科學和哲學的重要思想工具D.核外電子特別是最外層電子,是決定原子間相互作用的重要原因8.下列有關構成物質粒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A.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B.分子、原子都是保持物質性質的粒子C.分子、原子、離子都是構成物質的粒子 D.原子不可再分9.萬物互聯,未來已來,世界將因5G而更美好!5G時代,第三代半導體優勢明顯。第一代半導體材料是硅,主要解決數據運算、存儲問題;第二代半導體材料以砷化鎵為代表,主要解決數據傳輸問題;第三代半導體材料以氮化鎵為代表,廣泛應用到照明、顯示、通訊等各大領域。鎵、砷、氮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如下:(1)地殼中硅元素的含量僅次于___________(用元素符號表示)元素。(2)鎵原子的結構示意圖中,x的值為___________。(3)砷元素和氮元素的化學性質相似,原因是它們的___________相同。(4)鎵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層電子形成離子,則鎵離子符號為___________。10.回答下列問題:(1)物質的組成及構成關系如圖所示,圖中①表示的是________。(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填字母)。A氯化氫是由氫、氯兩種元素組成的 B氯化氫是由氫氣和氯氣混合而成的C氯化氫是由一個氫原子和一個氯原子(3)如圖是氧、硫、氯三種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①氯原子的結構示意圖中x的數值是________。②氧和硫兩種元素具有相似化學性質的原因是它們原子的________相同;③氧和氯兩種元素最本質的區別是它們原子中的________不相同。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基于新課標核心素養下的教學評一體化教學設計--元素課題內容 元素 第1課時教學分析 課標解析: 認識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知道質子數相同的一類原子屬于同種元素。初步認識元素周期表。 教材分析:“元素”概念在初中化學基本概念中占有重要的基礎地位,它與分子、原子、離子等都屬于生長性強的基本概念,是支撐和構建初中化學知識結構的重要結點,正確理解這些基本概念是學習其他知識板塊的重要基礎。在學習了離子之后再學“元素”,更有利于“元素”概念的完整構建。在前面的學習中會涉及到元素的概念,但是總體來說仍是模糊的概念,本課題正式學習元素,加深對概念的認識。 學情分析: 學生在日常生活和之前對科學知識的學習,對元素會有一個最表面的認識,這也為后面的學習做了知識儲備。學生在之前只是偶爾接觸到元素,知道元素是物質組成的基本成分,但是對元素的準確概念還是未知的,甚至分不清元素與原子、分子之間的關系,導致學生理解起來有些困難,有些學生也會分不清該什么時候用元素,學生對元素符號的書寫基本上是一無所知,記憶不牢。學習目標 1.了解元素的概念,將對物質的宏觀組成與微觀結構的認識統一起來,確立在化學變化中元素是不變的觀點; 2.認識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并了解各種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及在生物細胞中的含量; 3.初步形成科學的元素觀。 達成評價 能夠知道元素的概念,知道元素與物質的組成關系,知道地殼和生物體中元素含量排布。重難點 重點: 元素的概念 難點: 物質、元素、分子、原子之間的關系先行組織 前面課題學習的分子、原子、離子的概念,涉及到的元素的表面概念以及日常生活經驗。問題與活動 活動設計: 1.創設情境,構建項目,引入課題。 項目任務一:探求元素的概念 【新課導入】同學們在生活中一定聽說過加碘食鹽、含氟牙膏、加鐵醬油,那么這些物品中提到的碘、氟、鐵是什么呢?是我們前面學習過得分子?還是原子、離子?都不是,這些指的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元素。 【交流討論】分析下列物質的微觀構成 【分析】水由大量水分子構成,水分子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氧氣由大量氧分子構成,氧分子由氧原子構成;過氧化氫由大量過氧化氫分子構成,過氧化氫分子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氧化碳由大量二氧化碳分子構成,二氧化碳分子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構成;一氧化碳由大量氧化碳分子構成,一氧化碳分子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構成。 【結論】這些物質的構成中都含有同一類原子:氧原子,化學上將同一類原子稱為元素,那么什么是同一類原子呢?我們來觀察下面的表格: 【講解】通過分析,我們發現同一種類的原子質子數一定相同,可能中子數是不同的,只要這質子數相同,科學上就將這些質子數相同的原子歸為一類,統稱元素。 【概念】質子數(或核電荷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總稱為元素。 【講解】講解元素概念的注意事項: 決定元素種類的是原子核內的質子數; 同種元素,質子數一定相同,中子數不一定相同; 元素用于描述宏觀物質的組成; 元素只講種類,不講個數; 不同的物質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也可由相同種元素組成。 【思考討論1】觀察下列化學反應,反應物與生成物相比,分子、原子和元素是否發生變化? 【結論】分子種類發生變化,原子和元素的種類不變。 【思考討論2】元素與原子等微觀粒子間有什么聯系與區別? 【結論】元素只講種類,不講個數,用來描述物質的宏觀組成;分子、原子既講種類,也講個數,描述物質的微觀構成。元素的化學性質與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特別是最外層電子數目有關。 項目任務二:元素含量大排隊 【過渡】自然界中的物質千千萬萬種,但是組成物質的元素種類卻只有一百多種,并且含量也是不一樣的。 如氧元素可以組成多種物質:水、二氧化碳、氧化汞、氧氣等。 【講解】地殼中含量前五位的元素:氧、硅、鋁、鐵、鈣 生物細胞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氧、碳、氫、氮 空氣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氮 海水中含量前四位:氧、氫、氯、鈉 項目任務三:準確區分元素的分類 【講解】元素的分類: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稀有氣體 【課堂總結】 本節課我們重點學習了元素的概念,知道了元素與物質組成的關系,還學習了一些物質中元素的含量排布,最后學習了元素的分類,大家課下一定要仔細記憶元素的概念和其注意事項。 教學評價 學生能說出物質的微觀構成。 學生能夠找到同種元素,知道比較元素的質子數,總結出元素的概念。 學生能夠準確理解元素的概念,知道元素是用來描述宏觀物質的組成,只講種類,不講個數。 學生能夠準確區分宏觀與微觀,知道什么時候用構成,什么時候用組成。 學生能夠熟練記憶常見物質元素的含量排布。 6.學生能夠準確區分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與稀有氣體。遷移運用(當堂檢測): 1.國家實行的飲用水新標準,礦物質水、堿性水、離子水等名稱將被禁止使用.某品牌飲用水標簽標明了該水中鈉、鉀、鈣等的含量,鈉、鉀、鈣等是指(C )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單質 2.在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 A ) A.鋁 B.鎂 C.硅 D.鐵 3.下列符號中,既表示一個原子,又表示一種元素,還表示一種物質的是( D ) A.C60 B.2H C.O D.Fe 4.二氧化碳(CO2)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下列關于二氧化碳的說法錯誤的是( C ) A.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 B.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 C.二氧化碳分子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 D.一個二氧化碳分子由一個碳原子和兩個氧原子構成 5.下列推理你認為正確的是( A ) A.如果兩種粒子屬于同一種元素,則這兩種粒子的原子核中質子數一定相同 B.如果兩種粒子含有的質子數相同;則這兩種粒子一定屬于同一種元素 C.如果物質中只含有一種元素,則這種物質一定是純凈物 D.如果化學變化中構成物質的分子改變,則組成物質的元素也一定變 6.已知碘元素符號為I,它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如右圖所示:請結合你所學的化學知識,填寫下列空白: (1)該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 電子;這種元素屬于 (填“金屬”或“非金屬”)元素。 (2)碘元素的化學性質與你學過的哪種元素的化學性質最相似 (填一種化學元素符號即可)。 (3)我們炒菜時,等到菜快出鍋時才放碘鹽,這說明碘酸鉀可能具有的化學性質是 。 答案:得 非金屬 Cl 不穩定成果集成: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3.3.1元素分層作業設計基礎練習1.決定元素種類的是( )A.中子數 B.質子數 C.核外電子數 D.最外層電子數【答案】B【解析】質子數決定元素種類,最外層電子數決定原子的化學性質。2.下列元素符號中,書寫正確的是( )A.鈣Ca B.銀 ag C.鐵 fe D.硫 s【答案】A【解析】A、該元素符號書寫完全正確;B、該元素符號第一個字母沒有大寫,書寫錯誤,正確的元素符號為,故錯誤;C、該元素符號第一個字母沒有大寫,書寫錯誤,正確的元素符號為,故錯誤;D、該元素符號第一個字母沒有大寫,書寫錯誤,正確的元素符號為,故錯誤。故選A。3.太空失重及較高的電離輻射易造成航天員骨鈣丟失、骨質疏松。這里的“鈣”是指( )A.單質 B.元素 C.分子 D.原子【答案】B【解析】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所以這里的“鈣”是指的元素,不是具體的存在形式;答案為:B。4.下圖是四種微粒的結構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當X的數值為10時,①表示一種原子 B.②屬于陽離子C.②③屬于同種元素 D.④在化學反應中易得電子【答案】C【解析】A. 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當X=10時,質子數為10,質子數=核外電子數(10),是原子。正確。B. ②質子數為11<電子數(10),是陽離子。正確。C. ②③質子數分別為11和17,不是同種元素。錯誤。D. ④最外層電子數為6,大于4,在化學反應中易得電子,正確。故選:C。5.如圖是幾種微粒的結構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微粒②表示陰離子B.微粒①和②核外電子數相同,屬于同種元素C.微粒③在化學變化中易失去電子D.微粒③和④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化學性質相似【答案】C【解析】A、由圖可知,微粒②的核內質子數為12,核外電子數=2+8=10,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屬于陽離子,選項錯誤;B、雖然微粒①和②核外電子數相同,但微粒①的質子數為10,微粒②的質子數為12,由元素的概念可知,兩種微粒不屬于同種元素,選項錯誤;C、由圖可知,微粒③的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屬于原子,且該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2,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電子,選項正確;D、微粒③和④最外層電子數相同,但微粒③是多電子層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為2,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電子,微粒④只有一個電子層,且該層電子數為2,屬于穩定結構,不易得失電子,即兩種微粒的化學性質不相似,選項錯誤;故選C。6.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氧 B.硅 C.鋁 D.鐵【答案】A【解析】地殼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依次是(前四位):O、Si、Al、Fe,故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故選A。7.經檢測“殺人奶粉”中的蛋白質、鈣、鋅、磷、鐵等的含量嚴重不足,營養價值比米湯還差,這里的鈣、鋅、磷、鐵是指其( )A.元素 B.原子 C.離子 D.分子【答案】A【解析】這里的鈣、鋅、磷、鐵是指物質的組成,應用元素來描述,故選A。8.下列關于物質組成和構成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A.原子的種類和數量不同、彼此的結合方式多樣決定了物質的多樣性B.一切物質都由元素組成,元素的種類是由原子中的質子數決定C.原子中的電子,尤其是最外層電子決定了原子活潑或者穩定的性質D.原子可以變成離子或者結合成分子間接構成物質,但不能直接構成物質【答案】D【解析】A、宏觀物質都是由微觀粒子構成的,原子的種類和數量不同、彼此的結合方式多樣決定了物質的多樣性,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B、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元素是質子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故元素的種類是由原子中的質子數決定的,不符合題意;C、原子中的電子,尤其是最外層電子數決定了元素的化學性質,一般來說,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化學性質相似,不符合題意;D、原子可以變成離子或者結合成分子間接構成物質,也能直接構成物質,如鐵由鐵原子構成,符合題意。故選D。9.下列認識不正確的是( )A.原子的質量幾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上B.在物理變化中,分子種類不變C.當原子失去或都得到電子后,其化學性質發生了改變D.具有相同質子數的一類粒子統稱為元素【答案】D【解析】A. 質子和中子的質量遠遠大于電子,質子和中子都在原子核中,所以原子的質量幾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上,正確。B. 物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在物理變化中,分子種類不變,正確。C. 當原子失去或都得到電子后,最外層電子數發生了變化,其化學性質發生了改變,正確。D. 具有相同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統稱為元素,錯誤。故選:D。10.如圖表示的是地殼里所含各種元素的質量分數.請根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表示出的金屬元素有________種;(2)地殼中氫元素的含量為________;(3)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與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之間,能形成一種氧化物.此氧化物硬度極大,俗名剛玉,這種氧化物的化學式為________.【答案】6 0.76% Al2O3【解析】(1)圖中表示出的金屬元素有鋁、鐵、鈣、鈉、鉀、鎂,共6種。(2)由圖可知,地殼中氫元素的含量為0.76%。(3)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為氧,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為鋁,鋁和氧形成的氧化物中俗名為剛玉的是氧化鋁,化學式為Al2O3。提升練習1.關于原子序數為8的元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元素符號為N B. 屬于金屬元素 C. 在地殼中含量最多 D. 原子核外電子數為10【答案】 C【解析】A. 元素符號是O,故不符合題意; B. 氧元素屬于非金屬元素,故不符合題意;C. 氧元素在地殼中含量最多,故符合題意;D. 氧元素的原子核外電子數為8,故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2.下列含金屬元素的物質是( )A.H2O B.NaCl C.CH4 D.P2O5【答案】 B【解析】A、H2O中含有氫元素和氧元素,均屬于非金屬元素,此選項不符合題意; B、NaCl中含有鈉元素和氯元素,其中鈉元素屬于金屬元素,此選項符合題意;C、CH4中含有碳元素和氫元素,均屬于非金屬元素,此選項不符合題意;D、P2O5中含有磷元素和氧元素,均屬于非金屬元素,此選項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3.下圖是幾種微粒的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屬于同種元素的微粒是③⑤ B. 化學性質相似的原子是②③C. 具有穩定結構的原子是⑤ D. 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電子的原子是①【答案】 C【解析】A、元素的種類是由質子數(核電荷數)決定的,屬于同種元素的粒子是③⑤,說法不符合題意; B、元素的化學性質是由最外層電子數決定的,一般情況時,最外層電子數相等元素的化學性質相等,題中是化學性質相似的原子,所以化學性質相似的原子是②③,說法不符合題意;C、⑤中的質子數不等于核外電子數,不屬于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為8(核外只有一層時,最外層電子數為2)的結構是相對穩定結構,具有穩定結構的原子是④,說法符合題意;D、①的最外層電子數是1,小于4,在化學反應中失去電子而形成陽離子,說法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分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B.不同元素的本質區別是電子數不同C.原子核由電子和質子構成 D.墻內開花墻外香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答案】D【解析】A、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故A錯;B、不同元素的本質區別是質子數不同,故B錯;C、原子核由中子和質子構成,故C錯;D、墻內開花墻外香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故D正確。故選:D。5.下列有關分子、原子、離子、元素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原子都是由質子、中子、核外電子構成的 B. 同種元素的原子核內質子數和中子數一定相等C. 氯化鈉由氯離子和鈉離子構成 D. 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氫原子和氧原子【答案】 C【解析】A.氫原子的原子核中沒有中子,故不符合題意; B.同種元素的原子核內質子數和中子數不一定相等,如氫原子核中有1個質子,沒有中子,故不符合題意;C.氯化鈉由氯離子和鈉離子構成,故符合題意;D.水由水分子構成,保持水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故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6.下列關于元素含量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Fe B. 空氣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C. 人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C D.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a【答案】 B【解析】A、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元素,元素符號為Al,不符合題意; B、空氣中含量最多的物質是氮氣,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符合題意;C、人體中含量最多的物質是水,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不符合題意;D、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質是水,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7.下列關于物質組成和構成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A,跟盧瑟福原子模型比較,道爾頓原子模型不科學,對科學發展的貢獻不大B,種類有限的元素組成了種類繁多龐雜無序的物質世界C.“元素論”和“原子-分子論”是物質科學的基石,是科學和哲學的重要思想工具D.核外電子特別是最外層電子,是決定原子間相互作用的重要原因【答案】A【詳解】A、跟盧瑟福原子模型比較,道爾頓原子模型不科學,但推動了科學的發展,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礎,不正確;B、物質由元素組成,有限的元素可組成種類繁多的物質,正確;C、“元素論”和“原子-分子論”是物質科學的基石,是科學和哲學的重要思想工具,正確;D、最外層電子數決定元素的化學性質,核外電子特別是外層電子,是決定原子間作用方式的重要原因,正確;故選A。8.下列有關構成物質粒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A.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B.分子、原子都是保持物質性質的粒子C.分子、原子、離子都是構成物質的粒子 D.原子不可再分【答案】C【詳解】A、分子和原子不能比較大小,有的分子比有的原子大,有的原子比有的分子大,錯誤;B、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錯誤;C、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離子,正確;D、化學反應中,原子不能再分,但用其它方法可將原子分為原子核和核外電子,原子核又可分為質子和中子,錯誤。故選C。9.萬物互聯,未來已來,世界將因5G而更美好!5G時代,第三代半導體優勢明顯。第一代半導體材料是硅,主要解決數據運算、存儲問題;第二代半導體材料以砷化鎵為代表,主要解決數據傳輸問題;第三代半導體材料以氮化鎵為代表,廣泛應用到照明、顯示、通訊等各大領域。鎵、砷、氮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如下:(1)地殼中硅元素的含量僅次于___________(用元素符號表示)元素。(2)鎵原子的結構示意圖中,x的值為___________。(3)砷元素和氮元素的化學性質相似,原因是它們的___________相同。(4)鎵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層電子形成離子,則鎵離子符號為___________。【答案】(1)O;(2)3;(3)原子最外層電子數;(4)Ga3【解析】(1)地殼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依次是(前四位):O、Si、Al、Fe,故地殼中硅元素的含量僅次于O元素;(2)在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故31=2+8+18+x,x=3;(3)砷元素和氮元素的化學性質相似,原因是它們的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4)鎵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3,小于4,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最外層3個電子,從而帶上3個單位的正電荷,形成鎵離子,表示為:Ga3+。10.回答下列問題:(1)物質的組成及構成關系如圖所示,圖中①表示的是________。(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填字母)。A氯化氫是由氫、氯兩種元素組成的 B氯化氫是由氫氣和氯氣混合而成的C氯化氫是由一個氫原子和一個氯原子(3)如圖是氧、硫、氯三種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①氯原子的結構示意圖中x的數值是________。②氧和硫兩種元素具有相似化學性質的原因是它們原子的________相同;③氧和氯兩種元素最本質的區別是它們原子中的________不相同。【答案】 (1)原子(2)A(3)7;最外層電子數;質子數【解析】(1)汞由汞原子構成,原子可通過得失電子變為離子,故圖中①表示的是原子; (2)A、氯化氫是由氫、氯兩種元素組成,正確;B、氯化氫是由氯化氫分子構成,不是由氫氣和氯氣混合而成,不正確;C、氯化氫是由氯化氫分子構成,每個氯化氫分子是由一個氫原子和一個氯原子構成,不正確。故答案為:A;(3)①在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17=2+8+x , x=7;②氧和硫兩種元素具有相似化學性質的原因是它們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③元素是質子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氧和氯兩種元素最本質的區別是它們原子中的質子數不相同。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3張PPT)第三單元 物質構成的奧秘課題3 元素 第1課時(人教版)九年級上01學習目標內容總覽02新知導入03探究新知04課堂練習05課堂總結06板書設計學習目標了解元素的概念,將對物質的宏觀組成與微觀結構的認識統一起來,確立在化學變化中元素是不變的觀點;0102認識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并了解各種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及在生物細胞中的含量;03初步形成科學的元素觀。新知導入這些物品中提到的“碘、氟、鐵”是什么呢?加碘食鹽含氟牙膏加鐵醬油元 素探究新知探求元素的概念任務一分析下列物質的微觀構成同一類原子:氧原子探究新知原子名稱 質子數 核電荷數 中子數氫1(氕 ) 1 1 0氫2(氘 ) 1 1 1氫3(氚 ) 1 1 2碳12 6 6 6碳13 6 6 7碳14 6 6 8表格中同一類型的原子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質子數都為1質子數都為6中子數不相同探究新知元素1. 概念:元素是質子數(即核電荷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元素用于描述宏觀物質的組成,元素只講種類,不講個數,不同的物質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也可由相同種元素組成,注意如水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如不能講氫、氧兩個元素;如氧氣、臭氧均由氧元素組成。決定元素種類的是原子核內的質子數;同種元素,質子數一定相同,中子數不一定相同;(O2)(O3)探究新知觀察下列化學反應,反應物與生成物相比,分子、原子和元素是否發生變化?由上述反應微觀示意圖可知,在化學反應前后,分子種類發生變化,原子的種類不變,元素也不變。過氧化氫H2O2二氧化錳水 + 氧氣H2OO2二氧化硫SO2點燃硫 + 氧氣SO2探究新知元素分子原子離子氧氣、氫氣、氨等鐵、汞、金剛石等硫酸銅、氯化鈉等構成構成構成組成元素與原子等微觀粒子間有什么聯系與區別?宏觀既講種類,又講個數組成構成構成構成只講種類,不講個數微觀元素的化學性質與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特別是最外層電子數目有關。探究新知小試牛刀水是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組成的。水是由___________構成的。水分子是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構成的。一個水分子是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構成的。氫元素氧元素水分子氫原子氧原子2個氫原子1個氧原子探究新知自然界中的物質千千萬萬種,但是組成物質的元素種類卻只有一百多種,并且含量也是不一樣的。HgO水H2OCO2二氧化碳氧氣O2氧化汞如氧元素可以組成多種物質:元素含量大排隊任務二探究新知地殼中的元素分布生物細胞中元素分布氧碳氫氮鈣磷地殼中含量前五位的元素氧、硅、鋁、鐵、鈣生物細胞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氧、碳、氫、氮探究新知空氣里含量前兩位海水中含量前四位氮、氧氧、氫、氯、鈉元素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稀有氣體元素:帶“石”旁 固態非金屬帶“氣”旁 氣態非金屬帶“氵”旁 液態非金屬氦、氖、氬、氪、氙元素的分類:漢字特點:帶“钅”旁,“金”和“汞”例外例如:鈉、鐵、銅、金例如:氧例如:碳例如:溴探究新知準確區分元素的分類任務三課堂練習C1.國家實行的飲用水新標準,礦物質水、堿性水、離子水等名稱將被禁止使用.某品牌飲用水標簽標明了該水中鈉、鉀、鈣等的含量,鈉、鉀、鈣等是指(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單質課堂練習2.在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 )A.鋁 B.鎂 C.硅 D.鐵3.下列符號中,既表示一個原子,又表示一種元素,還表示一種物質的是( )A.C60 B.2H C.O D.FeAD課堂練習4.二氧化碳(CO2)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下列關于二氧化碳的說法錯誤的是( )A.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B.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C.二氧化碳分子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D.一個二氧化碳分子由一個碳原子和兩個氧原子構成C課堂練習5.下列推理你認為正確的是( )A.如果兩種粒子屬于同一種元素,則這兩種粒子的原子核中質子數一定相同B.如果兩種粒子含有的質子數相同;則這兩種粒子一定屬于同一種元素C.如果物質中只含有一種元素,則這種物質一定是純凈物D.如果化學變化中構成物質的分子改變,則組成物質的元素也一定變A課堂練習6.已知碘元素符號為I,它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如右圖所示:請結合你所學的化學知識,填寫下列空白:(1)該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__________(填“得”或“失”)電子;這種元素屬于___________(填“金屬”或“非金屬”)元素。(2)碘元素的化學性質與你學過的哪種元素的化學性質最相似______________(填一種化學元素符號即可)。(3)我們炒菜時,等到菜快出鍋時才放碘鹽,這說明碘酸鉀可能具有的化學性質是__________。得非金屬Cl不穩定課堂總結板書設計課題3 元素 第1課時1.概念::核電荷數(或質子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2.元素與原子的聯系元素:表示物質組成,只講種類,不講個數原子:表示微觀構成,既講種類,也講個數地殼中前5位:氧、硅、鋁、鐵、鈣生物細胞中:氧、碳、氫、氮空氣中:氮、氧海水中:氧、氫、氯、鈉金屬元素:Fe Ca Na4.分類 非金屬元素:O C H Si稀有氣體:He Ne3.自然界中元素含量排布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讓備課更有效www.21cnjy.comThanks!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教學評一體化】3.3.1元素 教學設計.docx 【教學評一體化】3.3.1元素 課件.pptx 【教學評一體化】3.3.1元素 分層作業(原卷版).docx 【教學評一體化】3.3.1元素 分層作業(解析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