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第5節(jié) 跨學科實踐:制作望遠鏡目 錄CONTENTS011星題 夯實基礎022星題 提升能力033星題 發(fā)展素養(yǎng)1. (1)有一種望遠鏡是由兩組凸透鏡組成的。靠近眼睛的叫作 鏡,靠近被觀測物體的叫作 鏡。(2)望遠鏡的放大倍率為 與 之比。目 物 物鏡的焦距 目鏡的焦距 23456789101112131412. 【家國情懷題】四百年前意大利物理學家 率先用望遠鏡觀察天體,以確鑿的證據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說”。FAST望遠鏡是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 望遠鏡,位于中國貴州省,被稱為“中國的天眼”。伽利略 射電 23456789101112131413. [教材P133圖5.5-3變式]人眼看同一個物體,會出現“近大遠小”的現象,這和物體與人的眼睛所成視角的大小有關。如圖所示,同一個物體離人眼越遠時,視角越 。當人離物體一樣遠時,物體越大,則視角越 。照鏡子時,當你向平面鏡走近時會覺得像變大了,原因是 。(前兩空均填“大”或“小”)小 大 視角變大 23456789101112131414. [2023深圳龍華區(qū)期末]普通望遠鏡是由兩組凸透鏡組成的,來自被觀察物體的光經過物鏡后成一實像,其成像原理相當于( A )A. 照相機的鏡頭 B. 投影儀的鏡頭C. 放大鏡 D. 凸面鏡A23456789101112131415. 選擇兩塊焦距和口徑不同的凸透鏡制作望遠鏡。(1)物鏡應該選擇的凸透鏡是( B )A. 焦距長、口徑小 B. 焦距長、口徑大C. 焦距小、口徑大 D. 焦距小、口徑小(2)目鏡應該選擇的凸透鏡是( D )A. 焦距長、口徑小 B. 焦距長、口徑大C. 焦距小、口徑大 D. 焦距小、口徑小BD23456789101112131416. 用兩塊凸透鏡制成的望遠鏡觀察遠近不同的物體時,關于物鏡和目鏡之間距離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B )A. 距離稍小于兩塊凸透鏡的焦距之和B. 距離稍大于兩塊凸透鏡的焦距之和C. 觀察遠處的物體時,距離要稍大些D. 觀察近處的物體時,距離要稍小些B2345678910111213141點撥:遠處(2倍焦距之外)的物體,通過物鏡(凸透鏡)成像在焦點和2倍焦距之間,物體距離凸透鏡越遠,像就越靠近焦點,但始終在焦點之外。23456789101112131417. [2023長沙雨花區(qū)期末]望遠鏡被譽為“洞察宇宙的眼睛”。如圖所示是簡易天文望遠鏡的內部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 遠處的物體經過物鏡成一個倒立、放大的像B. 物鏡和目鏡成的像都是實像C. 物鏡所成的像落在目鏡的1倍焦距以內D. 目鏡相當于投影儀C23456789101112131418. [2024北京朝陽區(qū)期末]小陽學習了望遠鏡的原理之后,自己動手制作了一個望遠鏡,結構如圖甲所示,其中物鏡的焦距為20 cm,目鏡的焦距為5 cm。經過不斷地調試,他看到了遠處物體最大最清晰的像(成像原理的光路圖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 )BA. 遠處的物體經過物鏡成像在物鏡的焦點附近B. 眼睛看到的是遠處物體的倒立的實像C. 此時物鏡和目鏡之間的距離約為25 cmD. 物鏡的作用相當于照相機,使遠處的物體成像在距離眼睛很近的位置2345678910111213141點撥:遠處的物體經過物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像在物鏡的焦點以外緊靠焦點的位置,故A正確;眼睛看到的是遠處物體倒立的虛像,故B錯誤;望遠鏡的物鏡的焦點與目鏡的焦點幾乎是重合的,所以物鏡到目鏡的距離約為兩個透鏡的焦距之和,即25 cm,故C正確;物鏡相當于照相機的鏡頭,來自遠處物體的光經物鏡后成一個倒立、縮小的實像,使遠處的物體成像在距離眼睛很近的位置,故D正確。23456789101112131419. 用物鏡是凸透鏡和目鏡是凹透鏡的望遠鏡觀察遠處的物體時,看到的像是( C )A. 正立、放大的虛像B. 正立、放大的實像C. 正立、縮小的虛像D. 正立、放大的實像C2345678910111213141【思路點撥】望遠鏡是將遠處的物體呈現到近處來觀察。注意根據物鏡成像的特點和目鏡成像的特點綜合判斷。點撥:通過物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通過目鏡(凹透鏡)成虛像,最終形成的是正立、縮小的虛像。234567891011121314110. [教材P5圖3變式]如圖所示,小榮找到兩個焦距不同的放大鏡模擬望遠鏡觀察遠處的物體,其中較遠的放大鏡的功能使遠處物體在焦點附近成 (填“虛像”或“實像”),較近的放大鏡的作用是將該像 (填“放大”或“縮小”)。實像 放大 234567891011121314111. 望遠鏡的物鏡相當于人眼中的 ;現代天文望遠鏡為觀測到更暗的星星,都力求把物鏡的口徑 (填“縮小”或“加大”),期望通過物鏡會聚到 。晶狀體 加大 更多的光 234567891011121314112. 小明同學為了探究影響物體對眼睛視角大小的相關因素,他通過觀察不同高度的樹木且不斷地改變眼睛與樹木的距離,如圖所示,得到數據,如表格所示:2345678910111213141樹木高度h/m 4 2 1距樹木的距離s/m 8 6 4 2 8 8視角α/° 28 36.8 53.1 90 14.2 5.5分析表格中的數據可得到的結論:(1)在觀察相同高度的物體時, 越遠,視角越 。(2)觀察者與物體距離不變時, 越大, 。物體 小 物體 視角越大 234567891011121314113. 市面上有許多很便宜的玩具望遠鏡,幾名同學合買了一個回來進行探究:先將目鏡放在眼睛前面觀察前面的景物,然后將望遠鏡掉轉,將物鏡放在眼睛前面觀察前面的景物。觀察的景物是否相同?寫出區(qū)別。眼睛觀察目鏡: 。眼睛觀察物鏡: 。物體變大變近了 物體變小變遠了 234567891011121314114. 為了觀察太陽系內的各種行星,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制作了開普勒望遠鏡,小濱制作的望遠鏡原理如圖,該望遠鏡由兩個凸透鏡組成,物體經過兩次折射成像。2345678910111213141(1)生活中與圖中目鏡工作原理相同的工具是 。點撥:(1)由圖可知,開普勒望遠鏡的目鏡是一個凸透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與放大鏡的成像原理相同。放大鏡 2345678910111213141(2)中秋節(jié)小濱用肉眼看到的月亮如圖所示,則他利用望遠鏡看到的像是 。B 2345678910111213141點撥:(2)望遠鏡的物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這個實像正好在目鏡的1倍焦距內,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最終成的是倒立的像,上下左右顛倒;望遠鏡的目鏡只是將像放大,所成的像比實際月亮要小。2345678910111213141(3)小濱發(fā)現若物鏡和目鏡的距離太遠,通過目鏡就會看不到月亮的像,出現該現象的原因是什么?解:物鏡所成的實像沒有在目鏡1倍焦距內。點撥:(3)若物鏡和目鏡的距離太遠,通過目鏡就會看不到月亮的像,原因是物鏡所成的實像沒有在目鏡1倍焦距內。2345678910111213141(共20張PPT)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第3節(jié) 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第1課時 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目 錄CONTENTS011星題 夯實基礎022星題 提升能力033星題 發(fā)展素養(yǎng)1. (1)調節(jié)發(fā)光物體、透鏡和光屏,使它們的中心 ,這樣可使像成在光屏的 。(2)物體在凸透鏡的焦點之外成 像,焦點之內成 像;物體在凸透鏡的2倍焦距之外成 的像,2倍焦距之內成 的像;凸透鏡所成的實像是 立的,虛像是 立的。在同一高度 中央 實 虛 縮小 放大 倒 正 23456789101112. [2023哈爾濱香坊區(qū)二模]如圖所示,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蠟燭到凸透鏡距離如圖所示,光屏在圖示位置接收到清晰的像,則圖中物距為 cm,光屏上像的性質為 。30.0 倒立、縮小的實像 23456789101113. [2024上海楊浦區(qū)期末]若一個凸透鏡的焦距為12 cm,將一支點燃的蠟燭放在此凸透鏡前20 cm處,在凸透鏡的另一側調節(jié)光屏的位置,得到一個清晰的像,該像是( B )A. 倒立、縮小的實像B. 倒立、放大的實像C. 倒立、等大的實像D. 正立、放大的虛像B23456789101114. 如圖所示,A、B、C、D在凸透鏡主光軸上,F為焦點,P為2倍焦距處。若保持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不變,則物體放在哪個位置時,可能在光屏上觀察到物體的像( B )A. A點 B. B點C. C點 D. D點B2345678910111【思路點撥】本題隱含像距大于2倍焦距。23456789101115. 小宇同學有一次用爺爺的放大鏡(焦距為10 cm)看窗外的物體時,竟發(fā)現看到的物體是倒立的,心里想:放大鏡成像到底有什么規(guī)律呢?于是他從實驗室借來一架光具座、一個光屏、一根蠟燭,進行實驗探究:2345678910111(1)在圖中的裝置上保持放大鏡的位置不變,將蠟燭移至光具座20 cm刻度線處,移動光屏發(fā)現燭焰在光屏上成倒立、縮小的像。根據這個原理可制成 (填“照相機”或“投影儀”)。照相機 2345678910111(2)向右將蠟燭移至光具座35 cm刻度線處,移動光屏至某位置,燭焰在光屏上成一倒立、 (填“縮小”“放大”或“等大”)的像。(3)繼續(xù)向右將蠟燭移至光具座45 cm刻度線處,小宇同學發(fā)現無論怎么移動光屏,在光屏上都得不到像。這是因為此時燭焰通過凸透鏡成的是 (填“實像”或“虛像”)。放大 虛像 23456789101116. [2023益陽]點燃蠟燭,燭焰通過焦距為20 cm的凸透鏡甲成縮小的像。現用焦距為10 cm的凸透鏡乙替代凸透鏡甲,且保持燭焰和透鏡的位置不變,燭焰通過凸透鏡乙所成的像是( A )A. 縮小的實像 B. 放大的虛像C. 倒立的虛像 D. 正立的實像A23456789101117. [2024崇左江州區(qū)期末]如圖所示,讓一束平行光經過一凸透鏡,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透鏡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A. 當物體距透鏡8 cm時,成正立的虛像B. 當物體距透鏡16 cm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C. 當物體從距透鏡20 cm處沿著遠離透鏡的方向移動時,所成的像逐漸變大D. 當物體從距透鏡30 cm處沿著靠近透鏡的方向移動時,要得到清晰的實像,應使光屏靠近透鏡23456789101118. [2023蘇州期末]如圖所示,光屏上接收到燭焰清晰的像,則該凸透鏡的焦距范圍是( B )A. 0~6.25 cm B. 6.25~12.5 cmC. 6.25~17 cm D. 12.5~17 cmB2345678910111【思路點撥】從圖中提取出物距和像距的大小,以及凸透鏡成像的性質;結合成像性質列出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間的關系式,根據關系式推算焦距的范圍。易錯在不根據上述思路進行分析推理,而是憑想象選擇答案。點撥:由圖可知,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此時u=25 cm,v=12.5 cm,則25 cm>2f,2f>12.5 cm>f,解得12.5 cm>f>6.25 cm,故只有B符合題意。23456789101119. [2024上海浦東新區(qū)校級期末]如圖所示是小偉通過實驗得到的凸透鏡的像距v和物距u關系的圖像。由圖可知,凸透鏡的焦距是 cm;當物距為18 cm時所成的像是 像。10 倒立、放大的實 234567891011110. [2023上海]放大鏡是生活中常見的凸透鏡,結合圖示以及下表中的數據回答問題。實驗序號 ① ② ③物距/cm 2.40 3.05 3.50像距/cm 4.60 7.85 11.702345678910111①根據上表中凸透鏡成虛像時的數據,可得物距和像距的變化關系為:凸透鏡成虛像時, 。②若要使放大鏡所成的像變大,放大鏡到物體的距離應 (填“遠”或“近”)一些。物距越大,像距越大 遠 2345678910111③物理課本在物距L1時成放大、正立的像,在物距L2時成倒立、縮小的像,請比較L1、L2的大小關系并說明理由: 。【思路點撥】物體通過凸透鏡成虛像時,物體距離焦點越近,所成的虛像越大。L1<,成放大、正立的虛像時,物距小于焦距;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時,物距大于2倍焦距 2345678910111點撥:由圖可知,此時u=v=20 cm,根據u=v=2f甲,成倒立、等大的實像,即2f甲=20 cm,因此凸透鏡甲的焦距為f甲=10 cm,故A錯誤;保持蠟燭和透鏡的位置不變,將透鏡甲更換為透鏡乙后,需將光屏向左移動,說明透鏡乙對光的會聚能力變強,焦距變小,此時像距變小,根據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可知,第二次成的像是倒立、縮小的實像,故BC錯誤,D正確。234567891011111. [2023鄭州校級期末]小明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當蠟燭、透鏡甲和光屏放置在如圖所示位置時,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現保持蠟燭和透鏡的位置不變,將透鏡甲更換為透鏡乙后,需將光屏向左移動,方可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則( D )DA. 透鏡甲的焦距為20 cmB. 透鏡乙的焦距比甲的大C. 第二次成的像是放大的D. 透鏡乙的會聚能力更強2345678910111(共28張PPT)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第3節(jié) 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第2課時 凸透鏡成像的應用目 錄CONTENTS011星題 夯實基礎022星題 提升能力033星題 發(fā)展素養(yǎng)1. 小京通過焦距為10 cm的凸透鏡看到了提示牌上“關燈”兩字放大的像,如圖所示。“關燈”兩字放大的像是 (填“實像”和“虛像”),提示牌上“關燈”兩字到凸透鏡的距離 (填“大于”或“小于”)10 cm。虛像 小于 23456789101112. [2024鄭州校級期末]如圖,將印有杭州亞運會圖案的透明膠片,貼在發(fā)光手電筒前端玻璃上,正對著焦距為10 cm的凸透鏡調整位置,墻上出現一個清晰放大的“像”,該“像”相對于膠片上的圖案是 (填“正立”或“倒立”)的,墻壁到凸透鏡的距離滿足的條件是 。倒立 大于20 cm 23456789101113. 【真實情境題·科學技術】如圖所示是醫(yī)學上常用的內窺鏡,它是一種在細管頂端裝有小型攝像機的醫(yī)療器械,攝像機的鏡頭相當于 鏡,在自帶光源的照射下,人體內部器官會成倒立、 的實像,再通過電信號傳播出來;檢查時,想要增大觀察范圍,此時應該使內窺鏡細管頂端 (填“接近”或“遠離”)患處。凸透 縮小 遠離 23456789101114. 【真實情境題·科學技術】2024年亞洲杯將全程采用SAOT系統。SAOT系統,即半自動越位識別技術,有12個專門攝像頭,以跟蹤球和球員在場上的確切位置。關于高清攝像頭成像過程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C )CA. 拍攝運動員時運動員在鏡頭的焦點以內B. 大屏幕給運動員特寫時所成像是放大的C. 攝像頭是凸透鏡D. 運動員經攝像頭成虛像2345678910111【易錯提醒】屏幕上的影像,不是運動員經攝像頭成的像,是經過數據處理后的;此時經攝像頭成的像,還是縮小的。23456789101115. 【跨學科·生物】 [2024威海榮成期中]小明用透明塑料盒設計了一個高為15 cm的昆蟲標本觀察器。盒底上放標本,盒蓋上嵌入一凸透鏡。為了讓觀察者在盒蓋上方附近通過凸透鏡觀察到標本正立、放大的像,凸透鏡焦距f選擇合理的是( D )A. 7.5 cm B. 10 cmC. 12 cm D. 16 cmD23456789101116. 如圖所示,小宇同學正在用“自拍神器”攝影留念。與用手直接拿手機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桿可以( A )A. 增大物距,減小像的大小B. 減小物距,減小像的大小C. 增大物距,增大像的大小D. 減小物距,增大像的大小A23456789101117. [2023煙臺棲霞期末]用鏡頭焦距不變的照相機拍出了蟈蟈的照片如圖甲所示,現要拍出如圖乙所示的照片。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B )BA. 照相機遠離蟈蟈,增加鏡頭和像間距離B. 照相機靠近蟈蟈,增加鏡頭和像間距離C. 照相機遠離蟈蟈,減少鏡頭和像間距離D. 照相機靠近蟈蟈,減少鏡頭和像間距離2345678910111點撥:照相機是利用凸透鏡成倒立、縮小實像的原理工作的,乙照片中蟈蟈大些,即像大一些;根據“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可知,需要減小物距,增大像距,即照相機靠近蟈蟈,同時增大鏡頭和像間距離,故B正確。23456789101118. [教材P126T2變式][2023揚州]如圖甲,在裝有水的杯子里,小紅將一支鉛筆分別緊貼杯壁內、外豎直放置,兩次都觀察到鉛筆放大的像,俯視圖如圖乙、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A. 圖乙中鉛筆向前移,像一直變小B. 圖乙中鉛筆向前移,像先變小后變大C. 圖丙中鉛筆向后移,像一直變大D. 圖丙中鉛筆向后移,像先變小后變大2345678910111【思路點撥】水杯的中心是光心,由題意與圖示可知像和物體都位于光心的同側,成的是虛像,即物體到光心的距離小于1倍焦距。2345678910111點撥:裝有水的杯子相當于凸透鏡,根據題意與圖示可知,兩次成像時,像與鉛筆都在凸透鏡的同側,所以凸透鏡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虛像,且圖乙、丙中的鉛筆在凸透鏡的1倍焦距之內;圖乙中的鉛筆向前移,物距變小,根據“凸透鏡成虛像時,物近像近像變小”可知,像距也變小,像一直變小;2345678910111圖丙中的鉛筆向后移動,物距變大,若鉛筆在凸透鏡的1倍焦距以內,由凸透鏡成虛像的規(guī)律可知,像距也變大,像變大;當鉛筆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間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物距變大時,像距變小,像變小;當鉛筆在2倍焦距以外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物距變大時,像距變小,像變小;所以圖丙中鉛筆向后移,像先變大后變小;綜上所述,A正確。23456789101119. 【真實情境題·日常生活】一新建的電影院,在調試設備時,技術人員發(fā)現,銀幕上的畫面超出了整個銀幕,如果你是技術人員,你應將放映機 (填“靠近”或“遠離”)銀幕,同時要 (填“增大”或“減小”)鏡頭與膠片的距離。【思路點撥】畫面超出整個銀幕,即像太大,需要變小;根據“凸透鏡成實像時,物遠像近像變小”可知,需要增加物距,減小像距。靠近 增大 2345678910111點撥:放映機是根據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的原理制成的;畫面超出了整個銀幕,說明像太大了,應變小;根據“凸透鏡成實像時,物遠像近像變小”可知,應增大物距,減小像距,所以將放映機靠近銀幕減小像距,同時要增大鏡頭與膠片間的距離,增大物距。234567891011110. [2024佛山禪城區(qū)期末]圖甲是我們使用電腦時常會用到的光電鼠標,其工作原理如圖乙所示:發(fā)光二極管發(fā)出紅光,通過棱光透鏡照亮鼠標墊,照亮的鼠標墊表面通過成像透鏡成像于光學傳感器上。當鼠標移動時,所成的像會發(fā)生變化,光學傳感器將這些變化轉化為決定移動方向與距離的電信號,使屏幕上的光標與鼠標同步移動。2345678910111(1)發(fā)光二極管的光照射在粗糙的鼠標墊上時會發(fā)生 反射。點撥:(1)當發(fā)光二極管的光照射在粗糙的鼠標墊上時,反射光線會射向各個方向,因此會發(fā)生漫反射。漫 2345678910111(2)鼠標平放在鼠標墊上,成像透鏡距鼠標墊7 mm,光學傳感器距成像透鏡3 mm,則在光學傳感器上會形成 、 的 像。點撥:(2)由題意可知,當鼠標平放在鼠標墊上,成像透鏡距鼠標墊7 mm,光學傳感器距成像透鏡3 mm,即物距大于像距,因此,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倒立 縮小 實 2345678910111(3)將鼠標離開鼠標墊一定高度后懸空向前移動時,電腦顯示器上的光標并不移動,是因為像成在光學傳感器的 (填“上”或“下”)方,而且所成的像 (填“變大”“不變”或“變小”)。下 變小 2345678910111點撥:(3)將鼠標離開鼠標墊一定高度后懸空向前移動時,相當于增大了物距,此時像距減小,像成在光學傳感器的下方,而且所成的像變小,因此電腦顯示器上的光標并不移動。234567891011111. 如圖所示,來自物體MN的三束光線a、b、c平行于主光軸,O是透鏡的光心,a經過透鏡后的光線過主光軸的一點。2345678910111(1)在圖中畫出b、c經透鏡后的光線。解:如圖所示。2345678910111點撥:(1)平行于凸透鏡主光軸的光線過焦點,a經過透鏡后的光線過主光軸的一點,說明此點為焦點,故連接b光線與凸透鏡的折射點和焦點,并標上向下的箭頭即為b的折射光線,同理畫出c的折射光線,如圖所示。2345678910111(2)MN經透鏡所成像的性質是 (填“倒立、縮小的實像”“倒立、放大的實像”或“正立、放大的虛像”)。與 (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的原理相同。點撥:(2)焦距f=30.0 cm-20.0 cm=10.0 cm,此時物體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間,MN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倒立、放大的實像 投影儀 2345678910111(3)若透鏡不動,物體MN保持豎直狀態(tài)向遠離透鏡方向(向左)移動2 cm,則a經過透鏡后的光線過主光軸的點 (填“向左移動”“向右移動”或“不動”),MN經透鏡所成像 (填“變大”或“變小”)。【思路點撥】畫圖的要點,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過凸透鏡會聚于焦點;然后根據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分析判斷。不動 變小 2345678910111點撥:(3)物體MN向遠離透鏡方向移動2 cm,物體遠離透鏡,由于平行于凸透鏡主光軸的光線過焦點,焦距不變,焦點的位置不變,所以a經過透鏡后的光線過主光軸的點不動;此時的物距變大,像距變小,像會變小。2345678910111(共30張PPT)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專項突破10 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應用類型一 判斷凸透鏡成像的性質1. [2023濱州沾化區(qū)一模]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當燭焰位于凸透鏡1倍焦距以內時,人眼觀察到燭焰成像的情形是圖中的( C )ABC234567891011121314151CD點撥:當物距小于1倍焦距時,燭焰通過凸透鏡在蠟燭的同側成正立的放大的虛像,且像距大于物距。2345678910111213141512. [2024北京海淀區(qū)期末]已知凸透鏡的焦距為15 cm。關于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和成像性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 當u=10 cm時,正立、放大的實像B. 當u=15 cm時,正立、放大的虛像C. 當u=20 cm時,倒立、放大的實像D. 當u=35 cm時,倒立、放大的實像C234567891011121314151點撥:當u=10 cm<f=15 cm,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故A錯誤;當u=f=15 cm時,不成像,故B錯誤;當u=20cm時,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故C正確;當u=35 cm時,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故D錯誤。2345678910111213141513. 如圖所示,當蠟燭和透鏡放在圖示位置時,通過移動光屏(光屏未畫出)可以在光屏上得到與燭焰等大的像。若透鏡位置不變,將蠟燭移到刻度為25 cm處,則( D )DA. 移動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B. 移動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縮小的像C. 移動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D. 不論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234567891011121314151點撥:當物距u=40 cm-10 cm=30 cm時,成倒立、等大的實像,所以u=2f,即2f=30 cm,所以凸透鏡的焦距f=15 cm。若透鏡位置不變,將蠟燭移到刻度為25 cm處,物距u'=40 cm-25 cm=15 cm,u'=f,經凸透鏡折射后的光線是平行的,沒有會聚點,不成像。2345678910111213141514. 小欣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當物距u=15cm時,像距v=25 cm,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保持蠟燭和光屏的位置不動,將凸透鏡向靠近光屏的方向移動適當距離,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此時她看到的是( B )BA. 倒立、放大的像 B. 倒立、縮小的像C. 正立、放大的像 D. 正立、縮小的像234567891011121314151點撥:物距為15 cm,像距為25 cm,像距大于物距,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根據光路可逆可知,當物距為25 cm時,像距為15 cm,此時能成倒立、縮小的實像。2345678910111213141515. 【情境題·日常生活】如圖所示是生活中常用手機掃描二維碼的情形,這相當于給二維碼拍了一張照片,照相機鏡頭相當于一個透鏡,二維碼經攝像頭掃描成倒立、 (填“縮小”“等大”或“放大”)的實像,此時,像距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物距。縮小 小于 234567891011121314151類型二 推導凸透鏡的焦距、物距或像距6. 把高2 cm的發(fā)光棒立于焦距為5 cm的凸透鏡前,在凸透鏡后的光屏上成了4 cm高的像,發(fā)光棒離凸透鏡的距離可能是( A )A. 7.5 cm B. 12.5 cmC. 4.5 cm D. 10 cmA234567891011121314151點撥:根據題干信息得知,此時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實像,所以滿足5 cm=f<u<2f=10 cm,處于這一物距范圍內的只有7.5 cm。2345678910111213141517. 將蠟燭放在凸透鏡前25 cm處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則該透鏡的焦距可能是( A )A. 10 cm B. 15 cmC. 20 cm D. 25 cm點撥:蠟燭放在凸透鏡前25 cm處時,在光屏上得到了燭焰倒立、縮小的清晰實像,則u>2f,即25 cm>2f,f<12.5 cm,故A正確。A2345678910111213141518. [2024南寧一模]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時,將點燃的蠟燭放在距凸透鏡15 cm處,在透鏡另一側距透鏡30 cm處的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的像,則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 B )A. 7.5 cm B. 10 cmC. 15 cm D. 30 cmB234567891011121314151【思路點撥】根據物距和像距判斷像的性質,根據像的性質,分別列出物距和焦距、像距和焦距之間的關系式(不等式),根據兩個關系式(不等式)進行推理。234567891011121314151點撥:蠟燭距離凸透鏡15 cm時,在透鏡的另一側距透鏡30 cm處的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此時蠟燭的位置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間,像距在2倍焦距之外,即f<15 cm<2f,30 cm>2f,解得7.5 cm<f<15 cm,所以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10cm。2345678910111213141519. [2024上海楊浦區(qū)二模]某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時,做了兩次實驗,且均規(guī)范操作。他將發(fā)光體分別放在距同一凸透鏡10 cm和12 cm處,且分別移動另一側的光屏,其中只有一次在光屏上能找到清晰的像。關于該像的情況,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C )CA. 像距小于10 cm,放大的虛像B. 像距小于12 cm,縮小的實像C. 像距大于20 cm,放大的實像D. 像距等于24 cm,等大的實像234567891011121314151點撥:將發(fā)光體分別放在距同一凸透鏡10 cm和12 cm處,且分別移動另一側的光屏,其中只有一次在光屏上能找到清晰的像,這說明該凸透鏡只能成一次實像,另外一次成虛像或不成像,所以凸透鏡的焦距大于或等于10 cm,小于12 cm;物距為12 cm時,物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間,像距大于2倍焦距,即像距大于20 cm,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故C正確。23456789101112131415110. 【易錯題】張明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記錄并繪制了像到凸透鏡的距離v跟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u之間關系的圖像,如圖所示。該凸透鏡的焦距是 cm,當把物體從距凸透鏡6 cm處移動到7.5 cm處的過程中,所成像的大小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8 變大 234567891011121314151【思路點撥】易錯在忽視物體是在焦點之內移動,套用成實像的規(guī)律“物近像遠像變大,物遠像近像變小”而出錯。234567891011121314151類型三 凸透鏡成像的動態(tài)分析11. 將一玩具鸚鵡(如圖甲)緊靠凸透鏡,然后逐漸遠離凸透鏡的過程中,通過凸透鏡觀察到三個不同的像(如圖乙),則三個像出現的先后順序是( B )A. ①②③ B. ③①②C. ①③② D. ③②①B234567891011121314151點撥:玩具鸚鵡緊靠凸透鏡,說明物距小于1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虛像,且在1倍焦距內遠離凸透鏡的過程中,看到正立的像逐漸變大,即出現的像是③;當物距大于1倍焦距而小于2倍焦距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即出現的像是①;繼續(xù)遠離,當物距大于2倍焦距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即出現的像是②;所以三個像出現的先后順序是③①②。23456789101112131415112. 老奶奶用放大鏡看報紙時,為了使看到的字更大、更清晰,應使( B )A. 報紙與眼睛不動,放大鏡離報紙近一些B. 報紙與眼睛不動,放大鏡離報紙遠一些C. 報紙與放大鏡不動,眼睛離報紙近一些D. 報紙與放大鏡不動,眼睛離報紙遠一些B234567891011121314151點撥:凸透鏡成虛像時,為了使像變大,根據“物遠像遠像變大”可知,需要增大物距,可以保持報紙與眼睛不動,放大鏡離報紙遠一些。23456789101112131415113. [2024廣州一模]小皓拿自己的近視眼鏡給凸透鏡“戴上”,光屏上出現燭焰清晰的像,而拿走眼鏡則燭焰的像變得模糊。在拿走眼鏡后,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C )CA. 將蠟燭遠離凸透鏡B. 將光屏遠離凸透鏡C. 將光屏靠近凸透鏡D. 將蠟燭和光屏同時遠離凸透鏡234567891011121314151點撥:近視眼鏡屬于凹透鏡,凹透鏡對光有發(fā)散作用。當有近視眼鏡時,凸透鏡所成的像會向后移;拿走近視眼鏡后,燭焰的像成在光屏的前面,即凸透鏡所成的清晰的像應該在光屏和透鏡之間,所以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應將光屏向靠近凸透鏡方向移動或將蠟燭靠近凸透鏡。23456789101112131415114. [教材P121圖5.2-4變式]在練習調節(jié)投影儀的實踐活動中,小明通過調節(jié),使屏幕上出現了清晰的畫面,這時,教室后排同學要求他將屏幕上的畫面再調大一些。為此,小明的操作是適當 (填“增大”或“減小”)投影儀與屏幕的距離,并將凸透鏡適當向 (填“上”或“下”)移動。增大 下 234567891011121314151【思路點撥】對投影儀而言,鏡頭到投影片的距離為物距;鏡頭到屏幕的距離為像距。點撥:由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可知,為了增大像,需使屏幕和投影儀之間的距離增大,同時減小凸透鏡和投影片之間的距離,所以凸透鏡要向下移動。23456789101112131415115. 【情境題·日常生活】圖甲是城市很多路口安裝的監(jiān)控攝像頭,它可以拍攝違章行駛或發(fā)生交通事故時的現場照片。攝像頭的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圖乙和圖丙是一輛汽車經過路口時與一輛自行車相撞前后拍攝的兩張照片,由圖可以看出汽車所成的像在變 ,則汽車在 (填“靠近”或“遠離”)攝像頭。小 遠離 234567891011121314151【思路點撥】根據凸透鏡成實像的動態(tài)規(guī)律“物遠像近像變小”進行逆向推理。點撥:圖丙所成的像比圖乙所成的像小,根據“物遠像近像變小”可知,圖丙的像距小于圖乙的像距,圖丙的物距大于圖乙的物距,即汽車遠離攝像頭。234567891011121314151(共28張PPT)本課件使用Office 2010制作,請使用相應軟件打開并使用。本課件理科公式均采用微軟公式制作,如果您是Office 2007或WPS 2021年4月份以前的版本,會出現公式及數字無法編輯或無動畫的問題,請您安裝Office 2010或以上版本即可解決該問題。課件使用說明本課件設有目錄索引頁面,點擊按鈕即可跳轉到對應欄目頁面,并設有返回按鈕,便于進行欄目切換;及設有小題超鏈接功能,結合目錄索引頁面使用,更加便于快速定位到對應題目。使用軟件01軟件版本02亮點功能04本課件文本框內容可編輯,單擊文本框即可進行修改和編輯。便捷操作03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第4節(jié) 眼睛和眼鏡目 錄CONTENTS011星題 夯實基礎022星題 提升能力033星題 發(fā)展素養(yǎng)1. (1)眼睛的晶狀體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當于一個 透鏡,把來自物體的光會聚在 上,形成物體的像,即通過 的調節(jié),遠近不同物體射來的光都會聚在視網膜上。凸 視網膜 晶狀體 23456789101112131(2)近視眼只能看清 處的物體,看不清 處的物體;來自 處某點的光會聚在視網膜前,需要運用 透鏡矯正。(3)遠視眼只能看清 處的物體,看不清 處的物體;來自 處某點的光會聚在視網膜后,需要運用 透鏡矯正。近 遠 遠 凹 遠 近 近 凸 234567891011121312. [2024重慶南開中學期中]“小眼鏡”應成為社會的“大關切”,老年人視力健康同樣不容忽視。圖中表示遠視眼光路示意圖的是圖 (填“甲”或“乙”),則應配戴 (填“凸”或“凹”)透鏡制成的眼鏡片進行矯正。乙 凸 234567891011121313. [教材P128圖5.4-1變式]每年的6月6日是全國愛眼日,小榮通過學習知道了人眼球的結構圖(如圖所示),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機,晶狀體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當于一個凸透鏡,把來自物體的光會聚在視網膜上,形成物體的像。物體在視網膜上成的是( A )AA. 倒立、縮小的實像B. 倒立、等大的實像C. 倒立、放大的實像D. 正立、放大的虛像234567891011121314. 2024年元旦,小明去電影院觀看電影。當他從最后一排移到最前一排觀看電影時,眼球內晶狀體將( C )A. 變薄 B. 不變C. 變厚 D. 無法判斷C234567891011121315. 【易錯題】 如圖所示是小民同學制作的眼睛模型,其中凸透鏡相當于晶狀體,燒瓶后壁相當于視網膜,燒瓶內的著色液體相當于玻璃體。這應該屬于( C )CA. 遠視眼模型,應配戴凸透鏡矯正視力B. 遠視眼模型,應配戴凹透鏡矯正視力C. 近視眼模型,應配戴凹透鏡矯正視力D. 近視眼模型,應配戴凸透鏡矯正視力23456789101112131【思路點撥】圖中燭焰通過晶狀體成像在視網膜前,很多同學忽視這一點而出錯。234567891011121316. 現代生活,智能手機給人們帶來了許多便利。但長時間盯著手機屏幕,容易導致視力下降。圖中關于近視眼的成因及其矯正的原理圖正確的是( D )A. 乙丁 B. 乙丙C. 甲丁 D. 甲丙D234567891011121317. [2024松原寧江區(qū)期末]正常的人眼,能將物體的像始終成在視網膜上,從而看清遠近不同的物體,這是由于( A )A. 不斷改變晶狀體的焦距,使像成在視網膜上B. 不斷改變物距,使像成在視網膜上C. 不斷改變像距,使像成在視網膜上D. 以上說法均不正確A234567891011121318. [2023咸寧通城區(qū)二模]人眼球的折光系統整體作用相當于主光軸可轉、焦距可變的凸透鏡。在某同學從低頭寫字到抬頭看黑板的過程中,其眼球折光系統的焦距將( A )A. 變大 B. 變小C. 不變 D. 先變大后變小A23456789101112131【思路點撥】晶狀體變厚時,焦距變小。點撥:當人看遠處物體時,晶狀體變薄,會聚能力變弱,即焦距變大。234567891011121319. 如圖,小華同學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時,把周老師的眼鏡放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發(fā)現光屏上燭焰的像變模糊了。接著,他再將光屏遠離凸透鏡,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燭焰清晰的像。關于周老師的眼睛和眼鏡說法正確的是( A )AA. 周老師是近視眼,戴凹透鏡B. 周老師是近視眼,戴凸透鏡C. 周老師是遠視眼,戴凹透鏡D. 周老師是遠視眼,戴凸透鏡23456789101112131點撥:光屏向遠離凸透鏡的方向移動適當距離時,又在光屏上觀察到燭焰清晰的像,說明延遲成像了,所以放置的是使光線發(fā)散的凹透鏡,這種眼鏡是用來矯正近視眼的。2345678910111213110. 【真實情境題·醫(yī)學技術】很多近視眼患者戴隱形眼鏡來矯正視力。隱形眼鏡是一種直接貼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鏡片,可隨著眼球運動,其中心厚度只有0.05 mm,則此鏡片的邊緣厚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05 mm,此鏡片對光有 作用。大于 發(fā)散 2345678910111213111. 【真實情境題·醫(yī)學技術】常見的視力缺陷類型有近視眼和遠視眼。小華視物時成像情況如圖甲所示,他眼睛晶狀體的焦距比正常時偏 。通過激光燒蝕厚度均勻的透明眼角膜,使之改變形狀,實現視力矯正,手術后的眼角膜形狀應為圖乙中的 。小 B 23456789101112131點撥:由圖可知,像呈現在了視網膜的前方,是由于晶狀體對光會聚能力變強,焦距變小;激光矯正近視,是對眼角膜進行手術,使其變薄,相當于一個凹透鏡,B符合題意。2345678910111213112. [教材P130科學世界變式]近視眼同學所戴眼鏡鏡片的焦距為0.2 m,則該鏡片的度數為 度,度數為+200度的老花鏡的焦距為 m。-500 0.5 2345678910111213113. [2024襄陽襄城區(qū)模擬]為了探究近視眼的矯正過程,樂樂組裝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其中“F”字樣的光源代替可視物體,光屏模擬視網膜。23456789101112131(1)選用圖乙中2號凸透鏡模擬晶狀體,打開“F”光源,調節(jié)各個元件的位置,直到光屏上呈現 的清晰像,正常眼睛的視物模型便組裝完成。點撥:(1)選用圖乙中2號凸透鏡模擬晶狀體,打開“F”光源,調節(jié)各個元件的位置,直到光屏上呈現縮小的清晰像,正常眼睛的視物模型便組裝完成。縮小 23456789101112131(2)模擬近視眼視物情況時,可以選擇圖乙中的 號透鏡替代2號透鏡安裝在光具座上后,光屏上的像變模糊。點撥:(2)近視眼是晶狀體凸度過大或眼球前后徑過長,外界物體的像成在視網膜前方引起的,因此應選取凸度更大的3號透鏡模擬近視眼的晶狀體。3 23456789101112131(3)用如圖丙所示的水透鏡模擬近視眼矯正視力。應將水透鏡置于光具座上的 (填“A”“B”或“C”)點,緩慢調節(jié)水透鏡中的水量,當水透鏡形成焦距合適的 透鏡時,光屏上呈現清晰的像,近視眼的成像情況得到改善。B 凹 23456789101112131點撥:(3)圖甲中C點在凸透鏡(晶狀體)和光屏(視網膜)之間,是眼睛的內部,因此模擬近視眼鏡的水透鏡應放置在模擬晶狀體的凸透鏡前的B點;由于近視眼需要配戴凹透鏡矯正,因此應將水透鏡調節(jié)成焦距合適的凹透鏡。23456789101112131(4)更換焦距更小的凸透鏡模擬近視程度更嚴重的眼睛晶狀體,為了改善視網膜上的成像情況,實驗時需要用注射器 (填“抽取”或“注入”)適量水。點撥:(4)凸透鏡的焦距越小,對光的會聚能力越強,需要用對光發(fā)散能力更強、焦距更小的凹透鏡矯正,由圖丙提供的信息可知,此時需要用注射器抽取適量的水。抽取 23456789101112131(共27張PPT)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第1節(jié) 透鏡目 錄CONTENTS011星題 夯實基礎022星題 提升能力033星題 發(fā)展素養(yǎng)1. (1)凸透鏡是中間 、邊緣 的透鏡;凹透鏡是中間 、邊緣 的透鏡。(2)凸透鏡對光有 作用,凹透鏡對光有 作用。(3)焦點是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在 上的會聚點;焦點到凸透鏡 的距離叫作焦距。厚 薄 薄 厚 會聚 發(fā)散 主光軸 光心 23456789101112131412. 如圖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鏡主光軸的光線通過凸透鏡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該光斑所在位置是凸透鏡的 點,從圖中可知,該凸透鏡的焦距是 cm。焦 11.0 23456789101112131413. [教材P119T1變式][2023襄陽]西漢時期的《淮南萬畢術》中,記載有“削冰令圓,舉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則火生。”其中“削冰令圓”是把冰削成 透鏡;“以艾承其影”是把“艾”(易燃物)放在透鏡的 上。凸 焦點 23456789101112131414. 如果把一個玻璃球分割成五塊,其截面如圖所示,這五塊玻璃a、b、c、d、e中,屬于凹透鏡的是( C )A. a B. b C. c D. dC23456789101112131415. [2024西安期中]某地一輛小型汽車內飾起火,造成經濟損失,所幸沒有人員傷亡。事后調查起火原因,竟是車主擺放在擋風玻璃下的礦泉水瓶被太陽照射引起的,礦泉水瓶所起的作用相當于( B )A. 凸面鏡 B. 凸透鏡C. 平面鏡 D. 凹透鏡B23456789101112131416. [2023重慶]請在圖中畫出入射光線經凹透鏡折射后的光線。2345678910111213141解:如圖所示。23456789101112131417. [2023煙臺]光通過透鏡會發(fā)生折射,請將圖中的入射光線或折射光線補畫完整。2345678910111213141解:如圖所示。23456789101112131418. 【物理本質】關于凸透鏡對光的作用,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C )A. 光通過凸透鏡后會聚在焦點上B. 只對平行于主光軸的光有會聚作用C. 凸透鏡對光的會聚具有普遍性D. 光通過凸透鏡后平行于主光軸C2345678910111213141【思路點撥】凸透鏡對所有的光都有會聚作用,是指光線經過凸透鏡后向主光軸偏折,只有平行于主光軸的光才能會聚在焦點上。2345678910111213141點撥:只有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經凸透鏡后才會聚在焦點上,故A錯誤;凸透鏡對光的會聚具有普遍性,不僅僅是只對平行于主光軸的光有會聚作用,故B錯誤,C正確;通過凸透鏡焦點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才能平行于主光軸射出,故D錯誤。23456789101112131419. [2023南昌期末]如圖畫出了光線通過透鏡(圖中未畫出)的情形,其中有一個透鏡對光線起的作用與另外三個不同,這個透鏡是( C )ABCCD2345678910111213141【思路點撥】在透鏡的位置畫入射光線的延長線,看透鏡對光的作用是會聚還是發(fā)散,即可發(fā)現答案。234567891011121314110. [2024鹽城期末]用鐵絲繞成一個內徑約為4 mm的圓環(huán),將圓環(huán)在清水中浸一下后取出,布滿圓環(huán)的水膜猶如一個透鏡。辨別水膜是凸透鏡還是凹透鏡的方法中簡易可行的是( B )BA. 用手觸摸水膜,比較中間和邊緣的厚度B. 透過水膜觀察物體成像C. 用刻度尺測量水膜中間和邊緣的厚度D. 用激光筆照射水膜2345678910111213141點撥:用手觸摸水膜會弄破水膜,故A不符合題意;觀察透過水膜靠近書上的字,如果字是放大的,說明水膜相當于凸透鏡,如果看到的字是縮小的,說明水膜相當于凹透鏡,這種判斷方法可行,故B符合題意;水膜太薄,不能夠直接用刻度尺測量其厚度,故C不符合題意;強光照射水膜可能會破壞水膜,且強光照射時不一定能得到會聚的光斑,與主光軸平行的光線,調整水膜與光屏間的距離,才會得到最小、最亮的光斑,故D不符合題意。234567891011121314111. 【科學思維·逆向思維】虛線方框內各放置一個透鏡,兩束光通過透鏡前后的方向如圖所示,則甲為 透鏡,乙為 透鏡。凸 凹 2345678910111213141【思路點撥】延長入射光線觀察,若折射光線偏向主光軸,表明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若折射光線偏離主光軸,表明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本題易錯在看到折射光線散開就認定發(fā)散,看到折射光線會聚就認定為會聚。234567891011121314112. [2023汕頭二模]在圖中完成入射光線從左邊射向凹透鏡折射,再由凸透鏡折射后的光路。2345678910111213141解:如圖所示。234567891011121314113. [2023北京懷柔區(qū)期末]三棱鏡是一種重要的光學元件,小麗研究光通過三棱鏡時的傳播路線,她用紅光以一定入射角度射到三棱鏡上,光路圖如圖甲所示。改變入射角的度數,光路圖分別如圖乙和丙所示。2345678910111213141(1)小麗發(fā)現,紅光經過三棱鏡ABC兩次折射后,向三棱鏡的 (填“頂角A”或“底面BC”)偏折。這個規(guī)律對于其他的單色光成立嗎?小麗選用其他不同的單色光重復上述實驗,發(fā)現了同樣的規(guī)律。點撥:(1)由圖甲、乙、丙可知,紅光都向底面BC偏折。底面BC 2345678910111213141(2)指導老師提示小麗,可以把凸透鏡看成是由兩塊三棱鏡組成的,如圖丁所示。小麗經過分析得出結論:單色光經過三棱鏡DBC兩次折射后,也向底面BC方向偏折,進而理解了凸透鏡對光具有 作用的光學原理。點撥:(2)凸透鏡可以看成是由兩塊三棱鏡組成的,兩塊三棱鏡底面BC重合,當光線傳播到凸透鏡上,光線會向BC偏折,即起到會聚作用。會聚 234567891011121314114. [教材P118想想做做變式]小文利用太陽光測量凸透鏡的焦距,方法如圖所示。他讓凸透鏡正對太陽光,但紙板上的最小光斑卻不易確定。于是他移動紙板找到兩次成等大光斑的位置,分別測出了光斑到凸透鏡中心的距離為8 cm和12 cm,則凸透鏡的焦距是( B )BA. 4 cm B. 10 cmC. 12 cm D. 20 cm2345678910111213141點撥:在焦點之前和焦點之后光斑都不是最小的,但兩個光斑大小相等,所以兩個光斑關于焦點對稱,焦點在兩個光斑所在位置連線的中點,即凸透鏡的焦距f=8 cm+×(12 cm-8 cm)=10 cm。2345678910111213141(共24張PPT)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第2節(jié) 生活中的透鏡目 錄CONTENTS011星題 夯實基礎022星題 提升能力033星題 發(fā)展素養(yǎng)1. (1)照相機的鏡頭相當于 透鏡,來自物體的光經過照相機的鏡頭在膠片上形成 、 的 像。(2)投影儀的鏡頭是 透鏡,投影片通過鏡頭在屏幕上成 、 的 像。(3)放大鏡是一個 透鏡,物體的細微之處通過放大鏡看到的像是 、 的 像。凸 倒立 縮小 實 凸 倒立 放大 實 凸 正立 放大 實 234567891011121312. 如圖所示,夏天的清晨,草地或樹木上露珠下面的葉脈看起來比較大,這是露珠產生 鏡功能的結果,此時形成的像是 (填“實”或“虛”) 像。凸透 虛 234567891011121313. 集郵愛好者鑒別郵票時,為了看得更清楚一些,往往利用光學元件來觀察,如圖所示。關于這個光學元件的描述,正確的是( D )A. 這個元件是凹透鏡B. 它的像是倒立的像C. 它的像能用光屏承接D. 它利用了光的折射D234567891011121314. [教材P121圖5.2-4變式]把投影儀上的平面鏡(反光鏡)取下,將投影片放到載物臺上,調整鏡頭,在天花板上就能得到投影片上圖案清晰的像。關于投影儀,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 )BA. 投影片相當于物體B. 投影儀的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面鏡C. 載物臺上的投影片一般倒著放置D. 天花板上的像是放大的實像234567891011121315. 【易錯題】購物支付已進入“刷臉”時代,消費者結賬時只需面對攝像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經系統自動拍照(利用電子技術進行倒轉正處理)、掃描等,確認相關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B )BA. 人經攝像頭成的是正立的像B. 人經攝像頭成的是實像C. 眼睛經攝像頭成的像可以大于眼睛D. 攝像頭對光有發(fā)散作用23456789101112131【思路點撥】刷臉時,攝像頭相當于照相機。本題的易錯點是不知道看到的正立像是經過技術處理得到的。234567891011121316. [2023茂名茂南區(qū)二模]如圖所示,請畫出由S點發(fā)出的光經過凸透鏡后的折射光線,并確定發(fā)光點S的像點S'。23456789101112131解:如圖所示。234567891011121317. [2024邯鄲第十三中學月考]下列哪些量不能被放大鏡所放大( C )A. 線段長度 B. 圓面積C. 角度大小 D. 報紙上字的大小C23456789101112131【思路點撥】本題可以以三角形為例進行推理,用放大鏡觀察三角形時,看到的三角形與真實的三角形只是大小不同,形狀是相同的。點撥:用放大鏡來看物體,物體被放大了,但是角度不能被放大。234567891011121318. [2024四平鐵西區(qū)期末]關于虛像和實像,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A. 實像能用光屏承接到,虛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到B. 虛像是人的幻覺并沒有光線進入人的眼睛,實像則相反C. 平面鏡一定成虛像,凸透鏡一定成實像D. 由于光的反射成的像一定是虛像,由于光的折射成的像一定是實像A23456789101112131點撥:實像是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所以能成在光屏上;虛像不是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所以不能成在光屏上,故A正確;我們能看到虛像和實像,一定有光線進入人的眼睛,不是幻覺,故B錯誤;凸透鏡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當照相機和投影儀使用時,成實像;當放大鏡使用時,成虛像,故C、D錯誤。234567891011121319. 如果遠處的燈通過焦距較大的凸透鏡在光屏上成清晰縮小的實像,撤去光屏,在原來光屏(像)的右側靠近光屏的位置,放一個放大鏡(焦距較小的凸透鏡),通過放大鏡看遠處物體。(1)關于通過放大鏡看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BA. 比原來光屏上的像小些B. 比原來光屏上的像大些C. 相對遠處的燈是正立的D. 相對原來光屏上的像是倒立的23456789101112131(2)關于通過放大鏡看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 比燈到眼睛的距離近些B. 比燈到眼睛的距離遠些C. 和燈到眼睛的距離相同D. 三種情況都有可能A2345678910111213110. 【真實情境題·日常生活】根據生活經驗,在給同學們拍照時,拍完單身照,再拍全班合照時,我們需要把手機 (填“靠近”或“遠離”)拍照同學,從而 (填“增大”或“減小”)同學們到手機的距離;全班合照比單身照的像變 。遠離 增大 小 2345678910111213111. [2024無錫期末]如圖甲所示,在圓柱形水杯后面放一張畫有箭頭的紙條,往杯中倒入適量水,透過水杯,看到箭頭改變了方向(如圖乙所示)。這是因為圓柱形水杯裝有水的部分具有中間厚、邊緣薄的特征,相當于 透鏡;看到這個方向改變的箭頭是放大的 (填“實像”或“虛像”)。凸透鏡的這一成像規(guī)律在生活中的應用有 (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凸 實像 投影儀 23456789101112131點撥:圓柱形水杯裝有水的部分具有中間厚、邊緣薄的特征,相當于一個凸透鏡;由題意可知,透過水杯看到的箭頭卻是一個反向且放大的像,即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其原理與投影儀相同。2345678910111213112. 【榮德原創(chuàng)】已知物體到透鏡(或平面鏡)的距離為物距,像到透鏡(或平面鏡)的距離為像距。分析如圖甲、乙、丙所示的三幅圖中像距和物距的大小關系,以及三個物體成像的大小特點。23456789101112131(1)當物體成縮小的像時,像距 物距。小于 (2)當物體成等大的像時,像距 物距。(3)當物體成放大的像時,像距 物距。(4)放大鏡成像時,像距 物距。等于 大于 大于 23456789101112131點撥:圖甲中,像距小于物距,成縮小的像;圖乙中,像距等于物距,成等大的像;圖丙中,像距大于物距,成放大的像。放大鏡成放大的像,像距大于物距。2345678910111213113. 【新視角·動手操作】如圖在“自制照相機模型”時,用硬紙板做兩個粗細相差很小的紙筒,使一個紙筒剛好能夠套入另一個紙筒內,并能前后滑動。在一個紙筒的一端嵌上一個凸透鏡。23456789101112131(1)觀察時,小明應選擇 (填“亮”或“暗”)的物體作為觀察對象。(2)小明在紙筒“膠片”上觀察到的是 (填“實像”或“虛像”)。亮 實像 23456789101112131(共33張PPT)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專項突破11 與透鏡相關的探究類型一 凸透鏡的焦距題型1:測量凸透鏡的焦距1. 小明利用太陽光測量凸透鏡的焦距。(1)【解釋與交流】小明的操作方案如圖所示,他的方案 (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 。不合理 太陽光沒有平行于凸透鏡的主光軸入射 23451點撥:(1)題圖中,太陽光沒有正對凸透鏡,太陽光沒有平行于凸透鏡的主光軸入射,得到的交點不是凸透鏡的焦點,所以方案不合理。23451(2)小明采用正確的操作方案,適當調整位置后,在白紙上出現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經過測量得出光斑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為20 cm,則該凸透鏡的焦距為 cm。20 23451點撥:(2)小明采用正確的操作方案,適當調整位置后,在白紙上出現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這個點是凸透鏡的焦點。焦點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是凸透鏡的焦距,經過測量得出光斑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為20 cm,所以該凸透鏡的焦距f=20 cm。23451(3)若在測量的過程中,白紙上呈現一個并非最小、最亮的光斑,這時光斑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為L,若透鏡遠離紙的過程中光斑一直變大,則該凸透鏡的焦距 (填“大于”或“小于”)L。小于 23451點撥:(3)若在測量的過程中,白紙上呈現一個并非最小、最亮的光斑,這時光斑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為L,若透鏡遠離紙的過程中光斑一直變大,說明光斑已經從最小逐漸變大,光斑離焦點越來越遠,則該凸透鏡的焦距小于L。23451題型2:探究凸透鏡焦距的影響因素2. 【學科綜合】小榮在學習了凸透鏡后,想探究凸透鏡的焦距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于是他讓平行光通過如圖(a)的四個透鏡(其中甲、乙和丙、丁是兩組形狀相同的凸透鏡,它們分別用玻璃、塑料和水晶制成)。23451(1)當與主光軸平行的光經過甲、丙兩凸透鏡后會聚于焦點處,如圖(b)所示,比較兩次實驗現象,可以得到的結論是在凸透鏡的材料相同時,凸透鏡表面越凸,凸透鏡的焦距越 (填“大”或“小”)。點撥:(1)如圖(b)所示,比較兩次實驗現象,可以得到的結論是在凸透鏡的材料相同時,凸透鏡表面越凸,凸透鏡的焦距越小。小 23451(2)如果要探究凸透鏡的焦距大小與材料的關系,應選擇 兩個透鏡,這里主要用到的一個物理研究方法是 。甲、乙(或丙、丁) 控制變量法 23451點撥:(2)如果要探究凸透鏡的焦距大小與材料的關系,應選擇球形表面凸起程度相同,而材料不同的兩個凸透鏡,即應選擇甲、乙(或丙、丁)兩個凸透鏡,這里主要用到的一個物理研究方法是控制變量法。23451(3)聯想到如圖(c)所示的光的色散現象,如果分別用紅光和紫光測同一個凸透鏡的焦距,用 (填“紅”或“紫”)光測出的凸透鏡焦距大。紅 23451點撥:(3)根據三棱鏡對光的偏折,由圖(c)可以得出,紅光偏折的程度小,紫光偏折的程度大。當紅光和紫光分別平行射向同一個凸透鏡時,紅光的會聚點距離透鏡遠,而紫光的會聚點距離透鏡近,所以用紅光測出的凸透鏡的焦距大。23451(4)小榮用乙透鏡測焦距時發(fā)現邊緣有一小塊已經缺損,這會使測得的焦距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點撥:(4)小榮用乙透鏡測焦距時發(fā)現邊緣有一小塊已經缺損,光的會聚點不變,只是會聚的光線變少,故測得的焦距不變。不變 23451類型二 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3. [2023駐馬店驛城區(qū)期末]小明用蠟燭、凸透鏡(焦距為10cm)、光屏在光具座上進行“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的實驗。23451(1)實驗在 (填“較亮”或“較暗”)的環(huán)境下進行,現象更明顯。點撥:(1)在較暗的環(huán)境中,蠟燭的像顯得明亮,實驗現象更明顯,故應該在較暗的環(huán)境下進行。較暗 23451(2)蠟燭、透鏡和光屏的位置如圖甲所示,光屏上會出現燭焰清晰 (填“放大”“等大”或“縮小”)的像,此現象和生活中 (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的成像原理相同;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增大物距后,將光屏移動到適當位置,光屏上會重新出現燭焰清晰的像,該像與移動前的像相比會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縮小 照相機 變小 23451點撥:(2)由圖甲可知,此時物距為30 cm,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縮小的實像,與照相機的成像原理相同。根據“成實像時,物遠像近像變小”可知,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增大物距后,像距變小,像變小。23451(3)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移動蠟燭至圖乙所示位置,在透鏡右側通過透鏡可以觀察到燭焰 (填“正立”或“倒立”)的像。點撥:(3)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移動蠟燭至圖乙所示位置時,此時物距小于1倍焦距,根據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可知,此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正立 23451(4)將圖甲中的透鏡換成焦距f=5 cm的凸透鏡,光屏上燭焰的像變模糊。將蠟燭向 (填“左”或“右”)移動適當距離,光屏上重新出現燭焰清晰的像。點撥:(4)將圖甲中的透鏡換成焦距f=5 cm的凸透鏡,焦距變小,折光能力變強,像會提前會聚在光屏的前方。所以為了使像會聚到光屏上,可以減小物距,即可以將蠟燭適當向右移動。右 23451類型三 探究眼鏡的矯正作用4. [2024石家莊校級期末]如圖甲為眼球結構示意圖,若圖乙為某同學模擬眼球成像原理的實驗裝置示意圖,則模擬成像實驗中的凸透鏡相當于眼球的 (填名稱)。晶狀體 23451該同學對“視力的矯正”原理進行探究,如圖丙所示。他觀察到如下現象:23451(1)將近視眼鏡片放在發(fā)光體和凸透鏡之間,光屏上原來清晰的像變模糊了;使光屏遠離透鏡,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發(fā)光體清晰的像,這說明近視眼鏡片對光線有 作用,它應該是 透鏡。由此可知,在近視眼得到矯正之前,物體的像成在視網膜的 (填“前方”或“后方”)。發(fā)散 凹 前方 23451點撥:(1)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將近視眼鏡片放在發(fā)光體與凸透鏡之間,光屏上原來清晰的像變模糊了;使光屏遠離透鏡,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發(fā)光體清晰的像。這說明近視眼鏡片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是凹透鏡。近視眼是因為晶狀體太厚或眼球前后徑太長,像成在視網膜的前方。23451(2)取下近視眼鏡片,重新調整光屏的位置,使它上面的像再次變得清晰,然后將另一個鏡片放在發(fā)光體和凸透鏡之間,光屏上原來清晰的像又變模糊了;再使光屏靠近透鏡,又可以在光屏上看到發(fā)光體清晰的像,這說明戴上這個眼鏡可以矯正 眼。遠視 23451點撥:(2)將另一個鏡片放在發(fā)光體和凸透鏡之間,光屏上原來清晰的像又變模糊了;再使光屏靠近透鏡,又可以在光屏上看到發(fā)光體清晰的像,這說明該眼鏡片對光線有會聚作用,是凸透鏡,應用于遠視眼鏡,說明戴上這個眼鏡可以矯正遠視眼。234515. 【新視角·科學技術】[2023佛山禪城區(qū)二模]VR眼鏡是一種可以虛擬現實的頭戴式顯示設備,它利用計算機生成模擬系統,用戶通過看眼鏡內的電子屏幕上的畫面,再結合封閉性的音效,給用戶產生一種身在虛擬環(huán)境中的感覺。23451(1)VR眼鏡內有一塊電子屏,它經過晶狀體在視網膜上成 (填“正立”或“倒立”)的 (填“虛”或“實”)像。點撥:(1)晶狀體相當于凸透鏡,電子屏經過晶狀體在視網膜上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倒立 實 23451(2)因為電子屏距離眼睛很近,為了讓用戶可以看清圖像,需在眼睛和電子屏之間配置一塊透鏡。為了弄清VR眼鏡內置透鏡的作用,小珩同學做了以下實驗:①用“F”形LED燈模擬VR眼鏡的電子屏,用凸透鏡模擬晶狀體,用光屏模擬視網膜(如圖乙)。在實驗前,需要調節(jié)LED燈中心、透鏡光心、光屏中心在 。同一高度 23451②經過實驗小珩發(fā)現,若保持光屏和凸透鏡位置不變,LED燈向左移動時,要重新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需換用焦距更小的凸透鏡,這說明:物體靠近眼睛時,為看清物體,晶狀體要變 (填“厚”或“薄”),以 (填“增強”或“減弱”)它的折光能力。厚 增強 23451③如果物體離眼睛太近,就會超出晶狀體的調節(jié)范圍,使人眼無法看清。小珩發(fā)現,只要在原有凸透鏡和“F”形LED燈之間放一塊合適的透鏡,便可以進一步縮小物距,讓光屏上重新出現清晰的像(如圖丙),從而推斷出VR眼鏡內置的是 透鏡。凸 23451點撥:(2)①實驗前,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需要調節(jié)LED燈中心、透鏡光心、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②實驗中,若保持光屏和凸透鏡位置不變,LED燈向左移動時,物距減小,要使像距不變,則需換用焦距更小的凸透鏡,這說明:物體靠近眼睛時,為看清物體,晶狀體要變厚,以增強它的折光能力。23451③由題意可知,如果物體離眼睛太近,就會超出晶狀體的調節(jié)范圍,使人眼無法看清,這與遠視眼的成像情況相同,所以應該用凸透鏡來矯正。即在原有凸透鏡和“F”形LED燈之間放一塊合適的凸透鏡,便可以進一步縮小物距,讓光屏上重新出現清晰的像,因此VR眼鏡內置的是凸透鏡。23451(共40張PPT)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全章熱門考點整合專訓考點1透鏡分類及其對光的作用1. 在如圖所示的光學元件中,屬于凸透鏡的是( C )ABC234567891011121314151CD2. [2023沈陽]下列應用中涉及的光學元件,對光有發(fā)散作用的是( C )A. 放大鏡 B. 潛望鏡C C. 近視眼鏡 D. 汽車前燈反光裝置234567891011121314151考點2透鏡的作圖3. [2023威海]從光源A點發(fā)出的一束光其傳播徑跡如圖所示,請再畫出從A點發(fā)出的另一束光的傳播徑跡,以此來確定A的像點并標為A'。234567891011121314151解:如圖所示。2345678910111213141514. 如圖所示,凸透鏡與凹透鏡的一個焦點重合,請根據入射光線,畫出相應的出射光線。234567891011121314151解:如圖所示。234567891011121314151考點3生活中透鏡的原理及使用5. [2023雅安]如圖是愛動手的小雅利用手機和透鏡自制的簡易投影儀,它能將手機上的畫面放大投影到墻壁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CA. 制作簡易投影儀的鏡頭是凹透鏡B. 投影儀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虛像C. 透鏡到墻壁的距離應大于透鏡的2倍焦距D. 手機應放置在透鏡的1倍焦距內234567891011121314151點撥:制作簡易投影儀的鏡頭是凸透鏡,故A錯誤;由投影儀的成像特點可知,墻壁上呈現的是手機畫面倒立、放大的實像,故B錯誤;根據投影儀的成像原理可知,物距應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像距應大于透鏡的2倍焦距,故C正確,D錯誤。2345678910111213141516. 【真實情境題·航天科技】 [2023荊州]2023年5月11日,我國發(fā)射的天舟六號貨運飛船與中國空間站組合體成功交會對接。空間站組合體上的攝像機完整記錄了交會對接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BA. 光通過攝像機的鏡頭始終沿直線傳播B. 攝像機所成的像是實像C. 攝像機的工作原理與投影儀相同D. 天舟六號靠近空間站組合體時,攝像機成的像逐漸變小234567891011121314151點撥:攝像機的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只有通過凸透鏡光心的光線才沿直線傳播,射向凸透鏡其他位置的光線會發(fā)生光的折射,故A錯誤;攝像機是利用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的原理工作的,與照相機的工作原理相同,與投影儀的工作原理不同,故B正確,C錯誤;天舟六號靠近空間站組合體時,物距變小,像距變大,攝像機成的像逐漸變大,故D錯誤。2345678910111213141517. 【物理本質】 [2023徐州]徐州市博物館展出了一枚“彭城御丞”印章。為了方便觀看印文細節(jié),印章前放有如圖所示裝置,234567891011121314151請你解釋其中的物理道理: 。印章放在凸透鏡的1倍焦距以內,能得到正立、放大的虛像 234567891011121314151考點4眼睛的視物原理及矯正8. [2023廣西]為矯正遠視眼,配戴的眼鏡片是( A )A. 凸透鏡 B. 凹透鏡C. 平面鏡 D. 凸面鏡A2345678910111213141519. [2023宜昌]小華用彈性膜充水制作了一個水凸透鏡,通過注射器注水或抽水改變透鏡的厚度,如圖是他用其模擬眼睛看物體的實驗裝置。模擬正常眼睛時,固定透鏡,將一個F形光源放在合適的位置后,調節(jié)光屏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CA. 光源放在透鏡2倍焦距以內B. 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實像C. 光源遠離透鏡時,光屏靠近透鏡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D. 模擬近視眼的成因時需要從透鏡向外抽水234567891011121314151點撥:人的眼睛相當于一架照相機,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此時光源在2倍焦距之外,故A、B錯誤;光源遠離透鏡時,物距變大,像距變小,要將光屏靠近透鏡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故C正確;近視眼的成因是晶狀體的會聚能力變強,遠處物體的像成在了視網膜的前方,所以應該向透鏡內注水,故D錯誤。23456789101112131415110. [2024山西模擬]閱讀短文,回答下列問題。近視眼激光矯正術234567891011121314151近視眼激光手術是臨床常用的矯正近視的手術,主要是利用激光能夠精確切削組織的特性,用光束重塑角膜曲率,從而達到矯正近視的目的。治療近視眼使用的是準分子激光,它是一種能夠精確聚焦和控制的紫外線光束,其切削精度非常高,每個光脈沖切削深度為0.2μm(1 m=106 μm)。準分子激光又是冷光源,不會產生熱量,因而對切削部分的周圍組織不會造成損傷。234567891011121314151激光治療是在電腦控制下進行的,醫(yī)生在治療前將近視度數輸入電腦,由電腦來控制切削的范圍和深度,指揮激光器發(fā)出一系列的激光脈沖照射到角膜上,在角膜中心削出一個光滑的平面,每個脈沖切除一薄層中心角膜組織,多個脈沖照射到角膜組織上以后,使角膜曲率變平,矯正原有屈光誤差,使患者看到清晰的物體。234567891011121314151(1)眼睛像一架照相機,來自物體的光會在視網膜上形成一個 (填“正立”或“倒立”)的像。如果長期不注意用眼衛(wèi)生,眼睛調節(jié)功能變差,像會成在視網膜 (填“前”或“后”),從而造成視覺模糊導致近視。倒立 前 234567891011121314151(2)醫(yī)生用激光治療近視眼,因為激光具有 的特性。利用激光切削角膜,使角膜曲率 ,讓晶狀體和角膜構成的凸透鏡的焦距變 (填“大”或“小”),可以讓像成在視網膜上。精確切削組織 變平 大 234567891011121314151考點5望遠鏡的原理及使用11.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望遠鏡已逐漸作為人們文化消費的必備品進入日常生活。關于望遠鏡的知識,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D )DA. 望遠鏡靠近眼睛的鏡片叫作目鏡,利用目鏡可以把景物的像放大,相當于放大鏡B. 物鏡的作用是使遠處的物體在焦點附近成縮小的實像,這類似于照相機C. 第一個用天文望遠鏡觀測天體的科學家是伽利略D. 望遠鏡都是由一個凸透鏡和一個凹透鏡構成的234567891011121314151考點6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及其應用12. [2023郴州]如圖所示,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該凸透鏡的焦距為10.0 cm,凸透鏡的位置保持不變。234567891011121314151A. 當蠟燭放在圖中A區(qū)域時,光屏應放在圖中D區(qū)域才可能呈現清晰的像B. 蠟燭從圖中位置逐漸遠離透鏡時,所成的像會逐漸變小C. 若無論怎么移動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則蠟燭可能放在圖中B區(qū)域D. 若光屏上要得到一個放大的像,則蠟燭應該放在圖中C區(qū)域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B )B234567891011121314151點撥:當蠟燭放在圖中A區(qū)域,此時物距大于2倍焦距,根據u>2f,2f>v>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光屏應放在圖中E區(qū)域才可能呈現清晰的像,故A錯誤;蠟燭從圖中位置逐漸遠離透鏡,此時物距增大,根據凸透鏡成實像時,物遠像近像變小可知,所成的像會逐漸變小,故B正確;234567891011121314151若無論怎么移動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說明蠟燭應在1倍焦距內或1倍焦距處,即C區(qū),故C錯誤;若光屏上要得到一個放大的像,根據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可知,蠟燭應該放在圖中B區(qū)域,故D錯誤。23456789101112131415113. [2023瀘州]小明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時,安裝好器材,調節(jié)蠟燭、凸透鏡與光屏在如圖所示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像未畫出),則凸透鏡的焦距為 cm。固定凸透鏡位置,他將蠟燭移到15 cm刻度線處,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接下來小明應該進行的操作是 。10.0 將光屏向左移動適當距離 234567891011121314151點撥:由圖可知,此時u=v=20.0 cm,根據u=v=2f可知,成倒立等大的實像,故該凸透鏡的焦距f=10.0cm;將蠟燭移到15 cm刻度線處,此時u'=50.0 cm-15cm=35 cm>2f,根據u'>2f,2f>v'>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像距小于物距,接下來小明應該進行的操作是將光屏向左移動適當距離。23456789101112131415114. [2023撫順]小毛用凸透鏡、蠟燭、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234567891011121314151(1)小毛將一束平行于凸透鏡主光軸的光線射向凸透鏡,調節(jié)光屏到凸透鏡的距離,直到光屏上出現 ,此時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如圖甲所示,從而正確測出凸透鏡的焦距。最小、最亮的光斑 234567891011121314151(2)實驗前,為了使燭焰、凸透鏡、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應將如圖乙所示的 適當向下調節(jié)。(3)將蠟燭、凸透鏡保持在如圖乙位置不動,在 (填“50~60 cm”“60~70 cm”或“70~80cm”)刻度線之間移動光屏,直至光屏上出現燭焰清晰的像。生活中的 (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就是利用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光屏 60~70cm 照相機 234567891011121314151(4)在(3)的基礎上,保持凸透鏡位置不動,對調蠟燭和光屏,則光屏上燭焰的像相對燭焰是 (填“放大”或“縮小”)的。此時小毛將近視眼鏡的鏡片放在凸透鏡與蠟燭之間合適的位置,則應將光屏 (填“遠離”或“靠近”)凸透鏡,可使光屏上再次出現燭焰清晰的像。放大 遠離 23456789101112131415115. 【情境題·日常生活】如圖甲所示的無人機攜帶的高分辨率高速攝像機和輕型光學相機既能可見光成像,又能紅外光成像,攜帶的激光掃描儀具有高效率、高精度、三維掃描等特點……被稱為“百變小能手”。 下表是該無人機的部分參數:(幀·秒-1指每秒拍攝的畫面數)234567891011121314151參數名稱 最大飛行半徑R/km 拍攝速度n/(幀·秒-1) 最大飛行速度v/(km·h-1)數據 6 11 000 72234567891011121314151(1)下列關于無人機攜帶的高分辨率高速攝像機的說法錯誤的是 (填字母)。A. 攝像機的攝像頭對光有會聚作用B. 被拍攝的對象位于攝像頭的2倍焦距外C. 攝像頭成在傳感器(相當于膠片)上的像是倒立縮小的實像D. 當無人機遠離被拍攝的對象時,要成像仍然清晰,其鏡頭應該向前伸D 234567891011121314151點撥:(1)攝像機的鏡頭是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被拍攝的對象位于攝像頭的2倍焦距外,故A、B正確;攝像頭成在傳感器(相當于膠片)上的像是倒立、縮小的實像,故C正確;當無人機遠離被拍攝的對象時,物距變大,根據凸透鏡成實像時,物遠像近像變小,要成像仍然清晰,其鏡頭應該向后縮,故D錯誤。234567891011121314151(2)人們是利用遙控器操控無人機的,遙控器的有效操控距離至少為 km,該無人機以最大速度向上升高200 m需要 s。6 10 234567891011121314151點撥:(2)由表格數據知,人們是利用遙控器操控無人機的,無人機的最大飛行半徑為6 km,則遙控器的有效操控距離至少要為6 km。無人機的最大飛行速度v=72 km/h=20 m/s。根據v=可得,該無人機以最大速度向上升高200 m需要的時間t===10 s。234567891011121314151(3)如圖乙所示,交警部門利用無人機進行高速公路通行情況實時監(jiān)測。某時段測得一輛轎車通行60 m的過程中,高速攝像機拍攝幀數為22 000幀,該轎車的行駛速度是 km/h。108 234567891011121314151點撥:(3)由表格可知,攝像機的拍攝速度為11 000幀/秒,已知某轎車通行60 m的過程中高速攝像22 000幀,則轎車運動的時間t'==2 s,則轎車的速度v車===30 m/s=108 km/h。23456789101112131415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專項突破10 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應用.pptx 專項突破11 與透鏡相關的探究.pptx 全章熱門考點整合專訓.pptx 第1節(jié) 透鏡.pptx 第2節(jié) 生活中的透鏡.pptx 第4節(jié) 眼睛和眼鏡.pptx 第5節(jié) 跨學科實踐制作望遠鏡.pptx 第1課時 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pptx 第2課時 凸透鏡成像的應用.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