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培優課09 平面向量的綜合應用培優點一 平面向量中與模有關的最值(范圍)問題【審題指導】(2024·山東模擬)若平面向量a,b,c滿足,則|b+c|的為 . 【解題觀摩】 答案 2 解析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內,令a=(1,0),設b=(x1,y1),c=(x2,y2), 由a·b=1,得x1=1,由a·c=-1,得x2=-1,由b·c=0,得x1x2+y1y2=0,即y1y2=1, 由于b+c=(x1+x2,y1+y2)=(0,y1+y2), 審題① 則|b+c|==≥=2, 審題② 當且僅當y1=y2=1或y1=y2=-1時取等號,所以|b+c|的最小值為2.【通性通法】設a=(x,y),則|a|==,向量的模可以利用坐標計算或借助“形”,向量的模指的是有向線段的長度,可以結合平面幾何知識求解.注意:若直接求模不易,則可以將向量先用基底表示再求.【培優訓練】將三個向量改成兩個向量1.已知向量a,b滿足|a|=2,|b|=1,若a·(a+b)+b·(a-b)的最大值為1,則|a+2b|的取值范圍為 . 將坐標法變成幾何意義法2.已知向量a,b,c滿足|a|=1,|b|=,a·b=-1,向量c-a與向量c-b的夾角為,則|c|的最大值為 . 培優點二 平面向量中與數量積有關的最值(范圍)問題【審題指導】已知e為單位向量,,則a·b的取值范圍為 . 【通性通法】 平面向量是在二維平面內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在解決平面向量的范圍與最值問題時,常用代數法與幾何法兩種解法.1.代數法的基本思路是利用函數的思想,將目標表達式轉化為單變量函數,也有一些問題需要通過不等式的技巧來解決.2.幾何法的基本思路是將條件轉化為幾何元素,構圖后通過平面幾何的知識解決,當然很多時候利用數形結合來解題也是高效的解題手段.常用方法:(1)定義法;(2)坐標法;(3)基底法;(4)幾何意義法.【培優訓練】單個動點的范圍問題1.已知菱形ABCD的邊長為1,∠ABC=60°,E是AB邊上的動點,則·的最大值為 . 定義法變為坐標法2.在△ABC中,A=,AC=2,AB=5,P為邊AB上的動點,則·的最小值為 . 培優點三 平面向量中與夾角有關的最值(范圍)問題【審題指導】(2024·成都模擬)若平面向量a,b滿足,則是 . 【通性通法】 設a=(x1,y1),b=(x2,y2),且a,b的夾角為θ,則cos θ==.求變量的取值范圍、最值,往往要將目標函數用某個變量表示,轉化為求函數的最值問題或采用基本不等式求解,期間要注意變量之間的關系.【培優訓練】引入數量積的范圍條件考查角度的范圍已知非零向量a,b滿足(a+b)⊥(a-b),|a+b|=2,若a·b的取值范圍為-2,,則向量a,b的夾角θ的取值范圍為 . 培優點四 平面向量中的恒成立問題【審題指導】已知|b|=|c|=k(k>),b·c=0,若存在實數λ及單位向量a,使得不等式成立,則實數k的最大值為( ).A. B. C. D.【通性通法】 平面向量恒成立問題大多考查向量的幾何屬性(如模的最值問題)和向量的數量屬性(如向量數量積的最值問題).從形的角度,可以轉化為運用點點距離、點線距離、點面距離等有關最值來求解;從數的角度,可以利用函數與方程或不等式求解.【培優訓練】改變不等式的條件和設問形式1.已知向量a,b的夾角為,且對任意實數λ,|a-λb|≥|a-b|恒成立,則|a|∶|b|= . 增加三角恒等變換知識2.已知向量a,b滿足|a|=,|b|=1,且對任意實數x,不等式|a+xb|≥|a+b|恒成立,設a與b的夾角為θ,則tan 2θ= . 培優課09 平面向量的綜合應用培優點一 平面向量中與模有關的最值(范圍)問題【審題指導】(2024·山東模擬)若平面向量a,b,c滿足,則|b+c|的為 . 【解題觀摩】 答案 2 解析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內,令a=(1,0),設b=(x1,y1),c=(x2,y2), 由a·b=1,得x1=1,由a·c=-1,得x2=-1,由b·c=0,得x1x2+y1y2=0,即y1y2=1, 由于b+c=(x1+x2,y1+y2)=(0,y1+y2), 審題① 則|b+c|==≥=2, 審題② 當且僅當y1=y2=1或y1=y2=-1時取等號,所以|b+c|的最小值為2.【通性通法】設a=(x,y),則|a|==,向量的模可以利用坐標計算或借助“形”,向量的模指的是有向線段的長度,可以結合平面幾何知識求解.注意:若直接求模不易,則可以將向量先用基底表示再求.【培優訓練】將三個向量改成兩個向量1.已知向量a,b滿足|a|=2,|b|=1,若a·(a+b)+b·(a-b)的最大值為1,則|a+2b|的取值范圍為 . 答案 [0,2]解析 設向量a,b的夾角為θ,則θ∈[0,π].因為|a|=2,|b|=1,所以a·(a+b)+b·(a-b)=a2+2a·b-b2=3+4cos θ≤1,所以-1≤cos θ≤-,因為|a+2b|2=a2+4a·b+4b2=8+8cos θ∈[0,4],所以|a+2b|的取值范圍是[0,2].將坐標法變成幾何意義法2.已知向量a,b,c滿足|a|=1,|b|=,a·b=-1,向量c-a與向量c-b的夾角為,則|c|的最大值為 . 答案 解析 依題意可知cos===-,因為∈[0,π],所以=,如圖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不妨設=a=(1,0),=b=(-1,1),=c,則∠AOB=,由c-a與c-b的夾角為可知∠ACB=,所以O,A,C,B四點共圓,即點C在△OAB的外接圓上.因為=(-2,1),所以||=,由正弦定理得△OAB的外接圓直徑為2R==,所以|c|的最大值為.培優點二 平面向量中與數量積有關的最值(范圍)問題【審題指導】已知e為單位向量,,則a·b的取值范圍為 . 【解題觀摩】 答案 -,6 解析 設a=,b=,e=,2e=, 則點B在以E1為圓心,1為半徑的圓上, 審題① 點A在以E2為圓心,1為半徑的圓上, 審題① 如圖所示,在上的投影為||, 審題① 當OB∥E2A時,a·b取得最小值,此時||=1-2cos∠BOE1, a·b=4cos2∠BOE1-2cos∠BOE1=4cos∠BOE1-2-≥-. 審題② 易知當與同向時,a·b取得最大值,最大值為6.故a·b的取值范圍為-,6.【通性通法】 平面向量是在二維平面內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在解決平面向量的范圍與最值問題時,常用代數法與幾何法兩種解法.1.代數法的基本思路是利用函數的思想,將目標表達式轉化為單變量函數,也有一些問題需要通過不等式的技巧來解決.2.幾何法的基本思路是將條件轉化為幾何元素,構圖后通過平面幾何的知識解決,當然很多時候利用數形結合來解題也是高效的解題手段.常用方法:(1)定義法;(2)坐標法;(3)基底法;(4)幾何意義法.【培優訓練】單個動點的范圍問題1.已知菱形ABCD的邊長為1,∠ABC=60°,E是AB邊上的動點,則·的最大值為 . 答案 解析 設AE=x,x∈[0,1],則·=(+)·=·+·=||·||cos∠ADC+||·||cos 0°=+x∈,,∴·的最大值為.定義法變為坐標法2.在△ABC中,A=,AC=2,AB=5,P為邊AB上的動點,則·的最小值為 . 答案 -4解析 過點C作CD⊥AB,垂足為D,以D為坐標原點,以DB,DC所在的直線分別為x軸,y軸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如圖,在Rt△ACD中,CD=AC·sin =2×=,AD=AC·cos =2×=1,∴A(-1,0),B(4,0),C(0,).由題意,設P(x,0),x∈[-1,4],則=(4-x,0),=(-x,),∴·=-x(4-x)+0×=x2-4x=(x-2)2-4,∴當x=2時,·取得最小值,最小值為-4.培優點三 平面向量中與夾角有關的最值(范圍)問題【審題指導】(2024·成都模擬)若平面向量a,b滿足,則是 . 【解題觀摩】 答案 解析 由|a-3b|=1兩邊同時平方得a2-6a·b+9b2=1, 因為|a|=|b|,所以a·b=, 審題① 所以cos==== =8|b|+≥×2=,當且僅當|b|=時取等號, 審題② 所以cos的最小值是.【通性通法】 設a=(x1,y1),b=(x2,y2),且a,b的夾角為θ,則cos θ==.求變量的取值范圍、最值,往往要將目標函數用某個變量表示,轉化為求函數的最值問題或采用基本不等式求解,期間要注意變量之間的關系.【培優訓練】引入數量積的范圍條件考查角度的范圍已知非零向量a,b滿足(a+b)⊥(a-b),|a+b|=2,若a·b的取值范圍為-2,,則向量a,b的夾角θ的取值范圍為 . 答案 ,解析 因為(a+b)⊥(a-b),所以(a+b)·(a-b)=0,即|a|=|b|,又因為|a+b|=2,所以a2+2a·b+b2=4,所以a·b=2-(a2+b2)=2-a2,又a·b的取值范圍為-2,,所以-2≤2-a2≤,解得≤a2≤4,又-2≤a·b≤,所以-2≤a2cos θ≤,即≤cos θ≤,因為的最小值為=-,的最大值為=,所以-≤cos θ≤,又θ∈[0,π],所以≤θ≤,即向量a,b的夾角θ的取值范圍為,.培優點四 平面向量中的恒成立問題【審題指導】已知|b|=|c|=k(k>),b·c=0,若存在實數λ及單位向量a,使得不等式成立,則實數k的最大值為( ).A. B. C. D.【解題觀摩】答案 C 解析 以O為坐標原點,c=,b=所在的直線分別為x軸,y軸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如圖所示.設a=,可知點A在單位圓上,P是直線BC上任意一點, 則=(1-λ)b+λc,取OC的中點E,作點E關于直線BC對稱的點F,連接PE,PF,則|PE|=|PF|,結合圖形可知, |a-b+λ(b-c)|=|a-[(1-λ)b+λc]|=|-|=||, 審題② c+(1-λ)(b-c)=c-[(1-λ)b+λc]=|-|=||, 審題② 所以|a-b+λ(b-c)|+c+(1-λ)(b-c)=||+||=||+||. 連接OF,交圓O于點A1,交BC于點P1,連接FC, 則(||+||)min=||=||-1=-1=-1, 審題① 則-1≤1,解得【通性通法】 平面向量恒成立問題大多考查向量的幾何屬性(如模的最值問題)和向量的數量屬性(如向量數量積的最值問題).從形的角度,可以轉化為運用點點距離、點線距離、點面距離等有關最值來求解;從數的角度,可以利用函數與方程或不等式求解.【培優訓練】改變不等式的條件和設問形式1.已知向量a,b的夾角為,且對任意實數λ,|a-λb|≥|a-b|恒成立,則|a|∶|b|= . 答案 2∶1解析 |a-λb|2=|a|2-2λa·b+λ2|b|2=|a|2-2λ|a|·|b|cos +λ2|b|2,|a-b|2=|a|2-2a·b+|b|2=|a|2-2|a||b|cos +|b|2,由|a-λb|≥|a-b|,得|a|2-λ|a||b|+λ2|b|2≥|a|2-|a|·|b|+|b|2,整理可得λ2|b|2-λ|a|·|b|+|a|·|b|-|b|2≥0,設=t,則λ2-tλ+t-1≥0,即Δ=t2-4(t-1)≤0,解得t=2.故|a|∶|b|=2∶1.增加三角恒等變換知識2.已知向量a,b滿足|a|=,|b|=1,且對任意實數x,不等式|a+xb|≥|a+b|恒成立,設a與b的夾角為θ,則tan 2θ= . 答案 解析 |a+xb|≥|a+b| a2+2xa·b+x2b2≥a2+2a·b+b2 x2+2xcos θ-(1+2cos θ)≥0,要使不等式|a+xb|≥|a+b|恒成立,只需Δ=(2cos θ)2+4(1+2cos θ)≤0,即(cos θ+1)2≤0,而(cos θ+1)2≥0,所以(cos θ+1)2=0,即cos θ+1=0,解得cos θ=-,θ∈[0,π],則sin θ===,則tan θ===-2,所以tan 2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培優課09 平面向量的綜合應用 - 學生版.docx 培優課09 平面向量的綜合應用.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