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11.3 如何提高機械效率第十一章 機械功與機械能知識點有用功、額外功、總功知1-講1為了把一袋沙子運送到高處,我們采取了下面幾種方法,請找出有用的功和無用的功。用滑輪組豎直提升物體時三種功的計算:W有用=G物 h。W額外=G動 h+fh。W總=Fs=Fnh。知1-講提升 方法 用杠桿把沙子提升 h 用定滑輪把沙子提升h用滑輪組把沙子提升h有用 的功 把沙子提升h所做的功知1-講無用的功 克服杠杠自身重力做的功 克服繩子與定滑輪摩擦做的功 克服動滑輪重力及繩子與滑輪摩擦做的功總共做的功 動力對機械做的功=有用的功+無用的功 續表:知1-講1. 有用功:我們提升物體所做的功。是我們需要的、有價值的功,符號為 W有用。2. 額外功:使用機械時,克服機械自重和摩擦力等所做的功。是對人們既無利用價值又不得不做的功,記作 W額外。知1-講3. 總功:動力對機械做的所有功叫做總功,記作W總。在使用機械時,W總=W有用+W額外,W總> W有用。在使用機械做功時,人們總是希望有用功越多、額外功(總功)越少越好,即有用功占的比例越大越好。知1-講深度理解額外功產生的兩種情況:(1) 提升重物時,克服機械自重、容器重力等做的功。(2)克服機械構件之間的摩擦做的功。知1-練例 1小明在超市從貨架上拿起一個水杯并購買。到家他用這個水杯喝水,在水杯里倒滿水后,他從桌面上拿起水杯。則他兩次拿起水杯的過程中( )A. 對水杯所做的功都是有用功B. 對水杯所做的功都是額外功C. 購買水杯時,對水杯所做的功是有用功D. 喝水時,對水杯所做的功是有用功知1-練解題秘方:對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的判斷要結合情景,根據我們做功的目的進行判斷。解析:小明買水杯,從貨架上拿起一個水杯,克服水杯重力做的功是有用功;他用這個水杯喝水,在水杯里倒滿水后,他 從桌面上拿起水杯,目的是端水,因此對水做的功為有用功,克服水杯重力做的功是額外功,故C正確。答案:C知1-練1. 小麗和小華分別用如圖所示的①②兩種方式將重 100 N 的沙子從一樓運上三樓。小麗將沙子運上三樓做的有用功為______J;小華將沙子運上三樓做的額外功是指對___________做的功。(不計繩重和摩擦)600動滑輪和桶知2-講知識點機械效率21. 定義 物理學中,把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叫做機械效率,用η表示。2. 公式η=×100%。3. 特點 對于實際的機械,因額外功的存在,機械效率總小于100%。知2-講概念辨析機械效率和功率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物理量,二者之間沒有直接的聯系,功率大的機械做功快,但機械效率不一定高;機械效率高的機械,性能好些,做功時的利用率較高,但功率不一定大。知2-練[中考·重慶] 如圖1所示,是小智同學在勞動實踐基地體驗的場景。他用160 N 的拉力將重240 N 的重物勻速提升2 m,用時10 s,此過程中重物上升的速度為_______m/s,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_______。例 20.275%知2-練解題秘方:對利用題中已知條件可先求出物理量 W有用、W總,再利用η=×100%求機械效率。知2-練解析:小重物上升的速度v===0.2 m/s;滑輪組由 2股繩子承擔物重和動滑輪重,則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 s=2h=2×2 m=4 m,拉 力做的總功 W總=Fs=160 N× 4 m=640 J;拉 力做的有用功 W有用 =Gh=240 N×2 m=480 J;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η=×100%=× 100% =75%。知2-練2. [中考·婁底] 如圖所示,重 6 N的物體在F=2 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以10 cm/s的速度向左勻速運動了5 s,已知物體所受的摩擦力為3 N, 則拉力做的功為_______J,動滑輪的機械效率為_______。275%知3-講知識點測算滑輪組的機械效率31. 探究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影響因素(1)實驗原理:η=×100%=×100%。(2)測量裝置:如圖2甲、乙、丙所示。知3-講(3)進行實驗① 探究滑輪組機械效率與所提升物體重力的關系:如圖甲、乙,用相同的滑輪組提升重力不同的物體。②探究滑輪組機械效率與動滑輪重力的關系:如圖乙、丙,用不同的滑輪組提升相同的物體。知3-講(4)數據記錄實驗 序號 物體重力 G物/N 物體上升的 高度h/m 繩的自由端的 拉力 F/N 繩的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m 機械效率η甲 4 0.1 1.6 0.3 83.3%乙 8 0.1 3.1 0.3 86.0%丙 8 0.1 2.5 0.4 80%知3-講(5)實驗結論: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所提升物體的重力、動滑輪的重力有關。在滑輪組相同時,所提升物體越重,機械效率越大;在提升的物重相同時,動滑輪越輕,機械效率越大。知3-講實驗點撥測量原理,要細化到能夠直接測量的物理量:機械效率等于有用功和總功的比值,但是有用功和總功,是不能直接測量的。我們根據功的計算公式,推導出W有用=G物h、 W總=Fs,從而把不能直接測量的功,轉化為可以直接測量的力和距離。知3-講2. 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1)增加有用功:對于滑輪組而言,適當增大物重。同一滑輪組,提起的物體越重,它的機械效率越高。(2)減小額外功:(對于滑輪組而言)①減小摩擦:減小滑輪的輪與軸間的摩擦,主要采用加潤滑油的方法。②減輕機械自身的重力:一是減小動滑輪的重力,二是減小繩子的重力。采取的主要措施是選用輕質材料制成的動滑輪和繩子。知3-講知識擴展與滑輪組機械效率無關的因素:由η=×100% =×100%=×100%可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物體被提升的高度無關。由此可見沒有刻度尺測量距離時,可根據繞繩股數計算滑輪組機械效率。知3-練如圖3所示,用同一滑輪(G滑<G物)按甲、乙兩種方式勻速提升同一物體到相同的高度,繩重和摩擦均忽略不計,兩種方式所做的有用功 W有用甲________ W有用乙,機 械效率η甲______η乙。(均填“>”“=”或“>”)例 3=>知3-練解題秘方:由公式η==可知,當 額外功一定時,機械做的有用功越多 , 機械效率越高。當機械所做的有用功一定時 , 機械做的額外功越少 , 機械效率越高。知3-練解析:甲、乙兩種方式所做的有用功是克服同一物體重力做的功,物體被提升的高度相同時,有用功是相同的,但乙方式中還要克服動滑輪的重力做額外功,繩重和摩擦忽略不計,則乙方式比甲方式做的總功要多,結合機械效率公式η=×100%可知,有用功相同時,總功越大的,機械效率越小,所以η甲>η乙。知3-練3. [鶴壁期末] 如圖,在測滑輪組機械效率實驗中,每個鉤碼完全相同,用同一滑輪組分別將鉤碼(組)勻速提升相同高度,不計繩重和摩擦,對動滑輪重力做的功是_______(填“有用功”或“額外功”),滑輪組機械效率η甲______(填“<”“>”或“=”)η乙,由此可知,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來提高滑輪組的機械效率。額外功<增加所提升物體的重力如何提高機械效率機械效率有用功特點無單位影響因素總小于1公式η=×100%總功=有用功+額外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