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5節 酸和堿之間發生的反應 (課件 25張PPT+教案+練習)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5節 酸和堿之間發生的反應 (課件 25張PPT+教案+練習)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5節 酸和堿之間發生的反應
【核心概念】
1.物質的結構與性質 結構與功能
【學習內容與要求】
1.4 常見的化合物
認識酸和堿之間發生反應和日常生活生產中的用途。物質是變化的,尋找酸和堿之間發生反應的證據。解釋酸與堿之間發生反應的微觀模型;借助pH試紙對土壤取樣進行酸堿度的測定。
【教學目標】
1.科學觀念:酸和堿之間發生反應的實質;列舉酸堿反應在生活中的應用。
2.科學思維:根據模型判斷酸和堿之間發生反應的實質。
3.探究實踐:尋找酸和堿之間發生反應的證據;借助pH試紙對土壤取樣進行酸堿度的測定。
4.態度責任: 通過參與實驗探究活動,培養勇于創新和實踐的科學精神;在了解酸堿反應應用的過程中,認識到保護土壤資源的重要性,提出改良土壤的合理建議。
【教學思路】本節課主要是在學習了酸和堿的性質的基礎上,深入探究酸和堿反應的證據和實質及其應用。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
創設情境,明確問題 有一趣味實驗名為“小貓捉迷藏”,其操作過程如下: 用毛筆蘸取甲溶液在白色的濾紙上畫一只“無色小貓”(掛起晾干后放在高處,用裝有乙溶液的噴霧器噴向濾紙,紙上會出現一只紅色的小貓,再用裝有丙溶液的噴霧器噴向小貓,小貓就失蹤了。請判斷甲、乙、丙溶液分別是什么物質? 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
 酸堿反應 [情景展示1] 實驗:在2支分別盛有3 mL氫氧化鈉溶液的試管里,各滴加1滴酚酞試液,再分別向2支試管里滴入稀鹽酸和稀硫酸,邊滴加邊振蕩,直到紅色剛好褪去。然后用滴管吸取反應后的溶液滴在蒸發皿中,在酒精燈上烘干,蒸發皿上會留有白色固體。 [問題探究] 上述活動中,滴入一定量的稀鹽酸或稀硫酸后,溶液從紅色變為無色,這說明溶液的酸堿性發生了什么變化 氫氧化鈉與鹽酸或硫酸發生反應了嗎 [思考交流] [歸納總結] 酚酞在實驗中起指示作用,酚酞溶液從紅色變為無色說明溶液由堿性變為中性或酸性,由此可以判斷氫氧化鈉與鹽酸或硫酸發生了反應,都生成了鹽和水,化學方程式分別是HCl+NaOHNaCl+H2O,H2SO4+2NaOHNa2SO4+2H2O。 [繼續探究] 用什么辦法能夠知道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過程中,酸和堿沒有剩余,恰好完全反應 [思考交流] [歸納總結] 利用酸和堿的化學性質設計實驗方案: 方法一:向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紫色石蕊試液,若顯紅色說明酸過量;若顯藍色說明堿過量;若顯紫色說明恰好完全反應。 方法二:向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無色酚酞試液,若顯紅色說明堿過量;若顯無色說明酸過量或恰好完全反應。 方法三:向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藍色硫酸銅溶液,若出現藍色絮狀沉淀說明堿過量;若無明顯現象說明酸過量或恰好完全反應。 方法四:向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金屬鐵,若產生氣泡說明酸過量;若無明顯現象說明堿過量或恰好完全反應。 [情景展示2] [問題探究] 從圖中你能說出酸、堿發生反應的本質原因嗎 [思考交流] [歸納提升] 酸和堿反應的實質是酸中的氫離子和堿中的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水分子。有水生成的反應不一定是酸和堿的反應。 重點幫助學生找酸堿反應的證據。 借助指示劑顯示反應的發生,引導學生如果沒有指示劑時如何設計實驗驗證。 模型是一種學習科學的方法。 性質決定用途。
酸堿反應的應用 [情景展示] 農業上,在酸性土壤中撒熟石灰。 [問題探究] 酸堿反應在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中還有哪些應用 [思考交流] [總結歸納] 酸堿反應的應用非常廣泛。(1)在農業生產中,可以改良土壤的酸性或堿性,如用熟石灰可改良酸性土壤。(2)在工業生產中可以處理酸性或堿性廢水,如用熟石灰中和硫酸廠的廢水;印染廠的廢水呈堿性,可加入硫酸進行中和;精制石油時,可用氫氧化鈉來中和過量的酸。(3)用于醫藥和日常生活。例如用含有氫氧化鋁的藥物治療胃酸過多;被蚊蟲叮咬(蚊蟲能分泌出蟻酸)后,可在患處涂上顯堿性的物質(如氨水)的藥水、牙膏、肥皂水等,以減輕痛癢。
土壤酸堿性測定 [情景展示] [問題探究] 如何測定土壤酸堿性 [思考交流] [總結歸納]土壤取樣→待測液的準備→ pH試紙測試
課堂小結
板書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5節 酸和堿之間發生的反應
考試這樣考
題型一 酸堿反應
角度1:指示劑顏色的變化
1.某同學在探究“酸與堿發生反應”時,用NaOH溶液、稀鹽酸和酸堿指示劑進行實驗,圖
中所加試劑①②③分別是(  )
A.NaOH溶液、酚酞試液、稀鹽酸
B.NaOH溶液、石蕊試液、稀鹽酸
C.稀鹽酸、石蕊試液、NaOH溶液
D.稀鹽酸、酚酞試液、NaOH溶液
角度2:pH的變化
2.某校化學小組在利用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探究酸堿反應時,測得燒杯中溶液 pH 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 點所示溶液呈酸性
B.向 b 點所示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呈紫色
C.該實驗是將 NaOH 溶液逐滴滴入稀硫酸中
D.c 點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質是 Na2SO4和 NaOH
角度3:解釋酸堿反應的微觀模型
3.如圖是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反應前后,溶液的pH不變
B.反應前后,Na+和Cl-的數目不變
C.反應前后,H+和OH-的數目不變
D.反應前后,H2O的數目不變
題型二 酸堿反應的應用
4.芋艿是一種常見的食品,新鮮芋艿在去皮時會出現一種白色的汁液,汁液內含有一種堿性
物質——皂角苷,沾上它會奇癢難忍。廚房中的下列物質止癢效果最好的是(  )
A.食醋 B.料酒 C.純堿 D.食鹽水
題型三 土壤酸堿性測定
5.某同學要在一塊空地上種植作物,于是對這塊空地的土壤酸堿度進行測定。
(1)在空地上確定5~6個位置進行取樣測定土壤酸堿度。以下三種取樣位置設定合理的
作物 大蒜 絲瓜 茄子 沙棗
最適pH范圍 5.6~6.0 6.0~6.5 6.8~7.3 8.0~8.7
是    。
(2)將采集到的土樣進行處理后,用玻璃棒蘸取土壤浸出液,滴在    上,將其呈現
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比色,確定空地土壤的pH約為7。查閱資料,常見作物最適宜生
長的土壤pH范圍如下表,則這塊空地上適合種植的作物是  。
題型四 學科綜合
6.如圖,在室溫下稀鹽酸與稀氫氧化鈉溶液反應過程中pH的變化曲線,下列說法不正確的
是( )
A.實驗時將稀鹽酸逐滴滴入稀氫氧化鈉溶液中
B.a點到b點pH變化的原因是H+和OH-發生反應
C.b點時,參加反應的HC1與NaOH的質量比為36.5:40
D.c點時,溶液中的Na+個數大于C1-個數
題型五 拓展創新
7.如圖所示的三個實驗均可驗證酸與堿能發生反應:
(1)根據實驗一回答:
①加稀鹽酸前,一定能觀察到 的實驗現象是 ;
②該實驗通過稀鹽酸與 反應的現象,驗證了酸與堿能發生反應。
(2)實驗二通過兩只試管中的現象對比,可以判斷稀鹽酸與Ca(OH)2能反應,該實驗
除需控制所加水和稀鹽酸的溫度、體積相同外,還需控制 相同。
(3)實驗三中,加入X可驗證稀硫酸與堿能發生反應,符合此條件的X是下列物質中
的 。A.酚酞 B.CuO C.Na2CO3 D.Ba(NO3)2
能力提升訓練
1.向盛有酚酞和NaOH溶液的燒杯中滴加稀硫酸,直至液體呈無色。為探究反應后溶液中溶
質的組成,所選試劑不正確的是 (  )
A.稀鹽酸 B.鋅粒 C.碳酸鈉溶液 D.紫色石蕊試液
2.用已知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可以測定未知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實驗室有一瓶標簽模糊的稀鹽酸,某同學為了測定其溶質質量分數,進行了如下實驗:
①取一潔凈的錐形瓶稱量,然后往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鹽酸,并滴人幾滴紫色石蕊試
液(質量忽略不計),重新稱量;
②往上述錐形瓶中逐滴加入溶質質量分數為16%的氫氧化鈉溶液,邊滴加邊振蕩,
當觀察到溶液由紅色恰好變為紫色時,停止滴加,再次稱量。數據如下表:
錐形瓶 錐形瓶+稀鹽酸 錐形瓶+反應后溶液
質量(g) 35.5 55.5 80.5
(1)該瓶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為多少?
(2)另有同學做了同樣的實驗,卻得到了不同的結果。于是用精密pH試紙測得反應后
錐形瓶內溶液的pH為8.2,則他測出的鹽酸溶質質量分數 (選填“偏大”或“偏
小”),造成這一偏差的原因是 。
參考答案
考試這樣考
1.A 2.B 3.B 4.A 5.(1)B (2)pH試紙 茄子 6.D
7.(1)產生藍色沉淀,氫氧化銅;(2)氫氧化鈣粉末的質量;(3)A、B
能力提升訓練
1.A 2.(1)18.25% (2)偏大 氫氧化鈉過量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5張PPT)
第5節 酸和堿之間發生的反應
浙教版 九年級上
教材解析
【核心概念】
1.物質的結構與性質 結構與功能
【學習內容與要求】
1.4 常見的化合物
認識酸和堿之間發生反應和日常生活生產中的用途
物質是變化的,尋找酸和堿之間發生反應的證據
解釋酸與堿之間發生反應的微觀模型
借助pH試紙對土壤取樣進行酸堿度的測定
創設情境
有一趣味實驗名為“小貓捉迷藏”,其操作過程如下:
用毛筆蘸取甲溶液在白色的濾紙上畫一只“無色小貓”(掛起晾干后放在高處,用裝有乙溶液的噴霧器噴向濾紙,紙上會出現一只紅色的小貓,再用裝有丙溶液的噴霧器噴向小貓,小貓就失蹤了。請判斷甲、乙、丙溶液分別是什么物質?
甲:酚酞試劑
乙:NaOH溶液(堿性溶液)
丙:稀鹽酸(酸性溶液)
判斷的理由是什么?
探究實踐
活動
1.如圖 所示,在 2 支分別盛有 3 毫升氫氧化鈉稀溶液的試管里,各滴加 1 滴酚酞試液,再分別向 2 支試管里逐滴加入稀鹽酸和稀硫酸,邊滴邊振蕩,觀察發生什么變化。
2.用滴管吸取反應后的溶液滴在蒸發皿中,在酒精燈上烘干,蒸發皿上留下了什么?
探究實踐
操作步驟 現 象 分 析
(1)在兩支分別盛有3mL氫氧化鈉稀溶液的試管中,各滴加1滴酚酞試液
(2)分別向兩支試管中逐滴加入稀鹽酸、稀硫酸,并振蕩
(3)取以上溶液2滴滴在玻璃片上,置于酒精燈上加熱
溶液由無色變為紅色
溶液顯_____性
溶液由紅色逐漸變為無色

玻璃片上有白色固體生成
蒸發、結晶,有新物質生成
實驗現象及分析:
溶液顯________性
不顯堿
解釋
探究實踐
在上面的實驗中,鹽酸和氫氧化鈉發生了反應,生成了氯化鈉和水。
HCl
+
NaOH
=
NaCl
H2O
+
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示意圖:
實驗結果分析:
HCl= H+ + Cl-
NaOH= OH-+ Na+
H+ +OH- =H2O
Na+ 和 Cl-不變。
反應后溶液的pH=7
探究實踐
思考
酚酞起指示反應是否發生的作用。
用酚酞試液,顏色變化明顯。
1.實驗中酚酞起什么作用?為什么用酚酞而不用紫色石蕊試液?
2.實驗也可以用pH試紙判斷NaOH和HCl發生反應,畫出pH隨滴加鹽酸變化的圖像。
pH
滴加鹽酸的質量
7
0
pH>7→變小→pH=7
鹽酸過量時,pH<7
探究實踐
思考
3.如用滴管吸取氫氧化鈉和鹽酸反應后的無色溶液,則烘干后在蒸發皿上留下的白色固體有氫氧化鈉嗎?說明理由。
沒有氫氧化鈉。反應后的溶液無色,不含NaOH。
1.氫氧化鈉和鹽酸反應后的無色溶液中含有溶質是什么物質?
剛好完全反應時:NaCl;
鹽酸過量時:NaCl和HCl。
2.為什么在操作中必須逐滴滴入稀鹽酸、稀硫酸?
防止稀鹽酸、稀硫酸滴加過量。
探究實踐
對于無明顯現象的酸與堿的反應,通常要借助指示劑來幫助判斷反應的發生。
你能不借助指示劑來幫助判斷酸和堿發生反應嗎?利用硫酸銅溶液、氫氧化鈉溶液和稀硫酸三種藥品設計實驗。
硫酸銅溶液
氫氧化鈉溶液
氫氧化銅沉淀
稀硫酸
藍色沉淀逐漸溶解消失,溶液變成藍色。
化學方程式:H2SO4 + Cu(OH)2 = CuSO4+2H2O
探究實踐
酚酞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都是無色的,如何證明NaOH和HCl反應后的無色溶液中是否含有HCl?
①在混合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試液,若變紅,則含HCl;
②在混合液中加鋅粒,若產生氣泡,則含HCl;
③在混合液中加CuO,若黑色粉末溶解,溶液變藍,則含HCl;
④在混合液中加Cu(OH)2,若固體溶解,溶液變藍,則含HCl;
⑤在混合液中加CaCO3,若固體溶解,產生氣泡,則含HCl。
利用了酸的通性進行檢驗。
思考
探究實踐
為什么酸和堿能發生反應
H+
OH-
結合成中性的水
H2O
酸和堿反應的實質是酸中的H+ 和堿中的OH- 結合生成水分子。
H+ +OH- =H2O
探究實踐
氫氧化鈉與硫酸反應
氫氧化鋇與鹽酸反應
氫氧化鉀和硫酸反應
氫氧化鈣和鹽酸反應
氫氧化鈣和硫酸反應
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NaOH + H2SO4 = Na2SO4 +2H2O
Ba(OH)2 +2HCl = BaCl2 + 2H2O
2KOH + H2SO4 = K2SO4 + 2H2O
Ca(OH)2+ 2HCl = CaCl2 + 2H2O
Ca(OH)2 + H2SO4 = CaSO4 +2H2O

酸 + 堿 → 鹽 + 水
H++OH-=H2O
探究實踐
酸堿反應在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中有哪些應用?
1.農業上: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2.工業上:硫酸工廠的廢水呈酸性,加熟石灰;
印染廠的廢水呈堿性,加硫酸;
用氫氧化鈉除去石油產品中過量的硫酸。
3.醫療上:胃舒平[主要成分是Al(OH)3]治療胃酸過多;
Al(OH)3+ 3HCl = AlCl3 + 3H2O
過多的酸,用堿中和;過多的堿,用酸中和。
探究實踐
舉出生活中利用酸與堿之間的反應的實例。
1.制松花蛋時的堿性物質使松花蛋有澀味,用食醋將澀味除掉;
3.黃蜂的刺是堿性的,蜇在人身上后同樣有疼痛感,通常在皮膚上涂醋。
2.蚊蟲叮咬后會有疼痛感,科學研究表明主要原因是它能在皮膚內分泌一種叫蟻酸的化學物質,通常在皮膚表面涂肥皂水。
4.用洗發液洗凈頭發后,還要用護發素進行處理等。
洗發液呈堿性,護發素呈酸性。
思考與討論
探究實踐
土壤酸堿性測定
實驗
目 標
1.初步學會土壤取樣測試的方法。
2.學會用 pH 試紙測定土壤酸堿度。
3.了解保護土壤資源的重要性,提出改良土壤酸堿性的建議。
器材
木棍,廢報紙,玻璃棒,試管,蒸餾水,pH 試紙(精密 pH 試紙及
比色卡),窗紗(或金屬篩),布袋。
過程
1.選取當地有代表性的地塊,如山坡、農田、森林、海洋、菜地等,確定 3~4 個地塊取樣。
探究實踐
2.在取樣地塊上按一定間隔確定取樣點位置,一般確定5~6個,如圖所示。注意不要在路邊、溝邊、堆放肥料的地點取樣。
每個取樣點要去掉表面的石塊和動植物殘體,取 0~20 厘米范圍內的土壤各 20 克左右。同一地塊上取來的土樣放在同一個布袋中,進行編號,并記錄下采集地點和日期。
將從不同地點采集到的土樣分別攤鋪在廢報紙上,在陰涼通風處晾干,除去殘根和雜物,用木棍壓成粉狀,用金屬篩或窗紗篩過后待用。
探究實踐
3.按照編號,取1克左右土樣放入試管中,加入5毫升蒸餾水,振蕩30秒鐘后靜置。待土壤微粒下沉后,清液作為待測液。
用玻璃棒蘸取上層清液,滴在精密 pH試紙上,將試紙上呈現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比色,記錄下相應的 pH,填入表 中:
土樣編號 采集日期 采集地點 pH 土壤酸堿性
表 1-6 土壤樣品采集表
探究實踐
根據土壤酸堿度分級表,確定該土壤代表的土壤酸堿度狀況。
表1-7 土壤酸堿性的分級表
PH <4.5 4.5-5.5 5.5-6.5 6.5-7.5 7.5-8.5 8.5-9.5 >9.5
土壤酸堿性 強酸性 酸性 弱酸性 中性 弱堿性 堿性 強堿性
土壤的酸堿性對作物的生長影響很大,在實際生產中經常要測定土壤的酸堿性,以決定所種植的作物和種類,或研究改良土壤的辦法。
討論
1.當地作物地土壤酸堿性如何?是否適宜這類植物的生長?
2.提出改良當地土壤酸堿性的建議。
課堂小結
溶液由紅色變成無色
混合液的酸堿性變化
酸+堿=鹽+水
應用:熟石灰改良酸
性土壤等
實質:H++OH-=H2O
稀鹽酸 稀硫酸
氫氧化鈉
遷移應用
1.下列各組物質通常借助指示劑才能證明是否反應的是( )
A.氫氧化銅和稀鹽酸 B.石灰石和稀鹽酸
C.氫氧化鈣與碳酸鈉反應 D.燒堿和稀硫酸
D
2.下列應用與酸和堿之間反應原理無關的是( )
A.用氫氧化鈣溶液處理廢水中的殘余硫酸
B.用熟石灰和硫酸銅配制波爾多液
C.服用含氫氧化鎂的藥物治療胃酸過多
D.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
遷移應用
3.實驗小組探究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過程中溶液pH的變化規律,得到如圖所示曲線,下列有關該實驗事實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該實驗是將氫氧化鈉溶液滴入鹽酸中
B. B點表示鹽酸和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
C. A點時的溶液能使酚酞試液變紅
D. C點時,溶液中的溶質有NaCl和HCl
加入溶液的量
A
遷移應用
4.如圖是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的微觀示意圖,由此得出的結論不正確的是(  )
A.反應結束時溶液的pH=7
B.反應前后水分子數目增大
C.該反應的實質是H+和OH-結合
生成H2O分子
D.兩種溶液混合后,鈉離子與氯離子結合生成了氯化鈉分子
D
板書設計
一、酸堿反應
酸跟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叫酸堿反應。
實質:
OH_
+
H+
H2O
===
二、酸堿反應的應用
1. 改善土壤的酸性。
2. 處理工業廢水。
3. 精制石油時,中和過量的酸。
4.治療胃酸過多
三、土壤酸堿性測定
1. 土壤取樣 2. 待測液的準備 3. pH試紙測試操作方法
第5節 酸和堿之間發生的反應
謝謝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兼職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宁市| 阿拉尔市| 贵德县| 昭觉县| 高雄县| 蓬莱市| 申扎县| 察隅县| 奉节县| 磐石市| 彭州市| 开原市| 文山县| 阿拉善盟| 广西| 普兰店市| 罗田县| 高陵县| 耿马| 花莲县| 衢州市| 沭阳县| 佳木斯市| 锡林浩特市| 安西县| 晋州市| 阆中市| 夏津县| 凤台县| 华安县| 仁怀市| 怀宁县| 康定县| 运城市| 灵丘县| 泗阳县| 孝义市| 益阳市| 上栗县| 锡林郭勒盟| 右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