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屆高三化學一輪復習第1講:物質的分類及轉化 課件(共51張PPT)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屆高三化學一輪復習第1講:物質的分類及轉化 課件(共51張PPT)

資源簡介

(共51張PPT)
第一講
第一章 
物質及其變化
物質的分類及轉化
知識點一 
根據物質的組成和性質分類
自主梳理
對點練通
1.根據物質的組成分類
(1)物質的元素組成
任何物質都是由______組成的,根據______組成對物質進行分類是化學研究的基礎。
元素
元素
同一種元素
同一種元素
性質不同
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元素
(1)氧元素形成的同素異形體有__________、__________,碳元素形成的同素異形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磷元素形成的同素異形體有________、________。
(2)12C轉化為13C________化學變化,金剛石轉化為石墨________化學變化(填“屬于”或“不屬于”)。
氧氣
臭氧
金剛石
石墨
C60
白磷
紅磷
不屬于
屬于
(2)物質的分類方法
①分類法含義:對研究對象根據其共同點和________________點,區分為不同種類和層次的科學方法。
差異
②根據物質組成對物質分類——樹狀分類法
指出上圖中字母所示物質的分類依據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是否由同種物質組成
按是否由同種元素組成
按組成物質的元素種類
按是否含有碳元素(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鹽等除外)
按物質的組成與性質
③從不同角度對物質分類——交叉分類法
金屬陽離子
酸根陰離子
酸根離子是
否含有氧
2.根據物質的性質分類
(1)根據物質的性質對氧化物分類
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堿性氧化物
定義 能與_____________反應生成________和________的氧化物 能與______反應生成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氧化物
實例 ________、SO3等 __________、Fe2O3等
屬類 大多數___________氧化物 大多數________氧化物






CO2
CaO
非金屬
金屬
(2)氧化物的交叉分類
(1)非金屬氧化物大多是酸性氧化物,但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如__________不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非金屬氧化物,如________是酸性氧化物,但卻是金屬氧化物。
(2)堿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屬氧化物,但金屬氧化物不一定是堿性氧化物,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NO、CO
Mn2O7
Mn2O7
Al2O3
Fe3O4
Na2O2
(一)物質分類概念的理解與辨析
1.(2023·泰安寧陽期中)下列關于物質分類的說法,正確的個數有(  )
(1)冰水混合物屬于純凈物,有機高分子化合物屬于混合物
(2)CaCl2、NaOH、HCl、HD四種物質都是化合物
(3)由同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一定是純凈物
(4)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屬氧化物,混合物、分散系、膠體有從屬關系
(5)NaHSO4、NaHCO3都屬于酸式鹽,其水溶液都顯酸性
(6)SiO2既能和NaOH溶液反應又能和氫氟酸反應,所以是兩性氧化物
(7)強電解質溶液的導電性一定比弱電解質溶液的導電性強
A.1 B.2 C.3 D.4
A
2.(2023·黃岡期中)下列各組物質,按化合物、單質、混合物、還原劑順序排列的是(  )
A
化合物 單質 混合物 還原劑
A 甲烷 氧氣 98%的硫酸 鋅
B 生石灰 臭氧 膽礬 氫氣
C 燒堿 氮氣 冰水混合物 氮氣
D 稀豆漿 銅 鹽酸 濃硫酸
3.下圖是對物質進行分類的圖示。
(1)上圖應用的分類法是____________法。
(2)利用上述圖中涉及的元素組成的幾種常見的物質,請你按照“酸”“堿”“鹽”“氧化物”的分類標準進行分類。
H2SO4____________,Cu(OH)2___________,
MgSO4____________,CuO______________。
(3)請利用圖中展示的物質,用化學反應方程式說明CO2和MgO分別屬于酸性氧化物和堿性氧化物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樹狀分類



氧化物
CO2+2NaOH===Na2CO3+H2O
MgO+2HCl===MgCl2+H2O
(二)物質分類中的并列與包含關系
4.(原創題)分類法是一種行之有效、簡單易行的科學方法,某同學用如表所示的形式對所學知識進行分類,其中甲與乙、丙、丁是包含關系,下列選項錯誤的是(  )
D
選項 甲 乙、丙、丁
A 常見干燥劑 濃硫酸、生石灰、堿石灰
B 常見合金 不銹鋼、青銅、生鐵
C 腐蝕品 濃硫酸、燒堿、硝酸
D 堿性氧化物 過氧化鈉、氧化鎂、氧化鐵
5.表中所示物質或概念間的從屬關系符合圖示的是(  )
C
選項 X Y Z
A 硫酸銅晶體 混合物 鹽
B 氫氧化鐵 膠體 分散系
C 電解質 化合物 純凈物
D 稀硫酸 酸 電解質
(1)并列關系:純凈物與混合物,單質與化合物,酸、堿、鹽與氧化物。
(2)包含關系:純凈物包含單質和化合物,化合物包含氧化物、酸、堿、鹽;單質包含金屬單質、非金屬單質和稀有氣體。
概念間的關系——“并列”與“包含”
知識點二 
分散系及其分類
自主梳理
對點練通
(一)分散系
1.概念與組成
(1)概念:把_____________________以粒子形式分散到____________________中所形成的混合物。
(2)組成:分散系中________成粒子的物質叫做分散質,另一種物質叫做分散劑。
一種(或多種)物質
另一種(或多種)物質
被分散
2.分類
(1)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類
分散質粒子的直徑大小
溶液
膠體
判斷正誤,錯誤的說明原因
(1)水和氯化鈉溶液都穩定、透明,但水不是分散系,氯化鈉是分散系。(  )
提示 氯化鈉不是分散系,氯化鈉溶液是分散系
(2)分散系可以是固態、液態或氣態。(  )
(3)“冰水混合物”是一種分散系。(  )
提示 “冰水混合物”是狀態混合,但成分單一,為純凈物
(4)油水混合物屬于乳濁液。(  )
×

×

(二)膠體及其性質
1.膠體的本質及分類
(1)膠體的本質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膠體的樹狀分類
膠體分散質粒子(膠粒)大小在1 nm~100 nm之間
液溶膠
氣溶膠
固溶膠
納米材料的顆粒直徑范圍為1~100 nm,納米材料________(填“是”或“不是”)膠體,原因是什么?
提示 膠體是一種分散系,由分散質和分散劑組成,納米材料只是一種分散質
不是
2.氫氧化鐵膠體的制備
(1)實驗操作:在小燒杯中加入40 mL 蒸餾水,加熱至____________,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____________溶液,繼續煮沸至液體呈________色,停止加熱,即可得到氫氧化鐵膠體。
(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沸騰
飽和氯化鐵
紅褐
(1)不能用自來水代替蒸餾水制備Fe(OH)3膠體,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備Fe(OH)3膠體時,不能過度加熱,加熱至液體呈紅褐色,停止加熱,若繼續加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來水中含有電解質的離子會使膠體發生聚沉
Fe(OH)3膠體會聚沉生成Fe(OH)3沉淀
3.膠體的性質和應用
溶液
膠體
膠體聚沉常用的方法有哪些(寫出三種)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入電解質
加入與膠粒帶相反電荷的膠體
加熱或攪拌
(一)膠體的性質及應用
1.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寫道:“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從化學的角度對這段文字的解讀錯誤的是(  )
C
A.“薄薄的青霧”是一種分散系
B.“薄薄的青霧”中某些微粒的直徑在10-9~10-7 m之間
C.“參差的斑駁黑影”是一種丁達爾效應
D.“云霧潤蒸華不注”與“薄薄的青霧”中“霧”的主要成分相同
2.下列關于膠體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膠體區別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質特征是分散質微粒的直徑在10-9~10-7 m之間
B.膠體具有殺菌消毒作用,所以可以用于凈水
C.用平行光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膠體時,產生的現象不同
D.Fe(OH)3膠體能夠使水中懸浮的固體顆粒沉降,達到凈水的目的
B
(二)三種分散系的比較
3.FeCl3溶液、Fe(OH)3膠體、Fe(OH)3濁液是三種重要的分散系,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膠體和溶液能透過濾紙,而濁液不能透過濾紙
B.分別用一束光照射三種分散系,只有Fe(OH)3膠體能產生丁達爾效應
C.三種分散系的穩定性:FeCl3溶液>Fe(OH)3膠體>Fe(OH)3濁液
D.根據能否產生丁達爾效應,將分散系分為溶液、濁液和膠體
D
4.現有如下各實驗(已知淀粉分子的直徑在1~100 nm之間):
①將1 g KCl加入99 g水中。
②將1 g可溶性淀粉加入100 g水中,攪拌均勻后煮沸。
③將1 g CaCO3粉末加入100 g水中,充分振蕩。
④將0.1 g植物油加入10 g水中,充分振蕩混勻。
⑤將96 mL酒精與5 mL水充分混合。
(1)其中所得到的分散系,屬于溶液的有___________(填序號,下同),屬于膠體的有________,屬于濁液的有________。
(2)鑒別①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3)分離①②③中的分散質和分散系的方法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⑤

③④
丁達爾效應
蒸發結晶、滲析、過濾
三種分散系的比較
分散系 溶液 膠體 濁液
懸濁液 乳濁液
分散質粒子的直徑 <1 nm 1~100 nm >100 nm
分散質粒子 分子或離子 許多分子的集合體或單個高分子 大量分子聚成的固體顆粒  大量分子聚成的液滴
外部特點 均一、透明 均一、透明 不均一、不透明,久置沉淀 不均一、不透明,久置分層
分散系 溶液 膠體 濁液
懸濁液 乳濁液
性質 穩定性 穩定 介穩定 不穩定
能否透過濾紙 能 能 不能
能否透過半透膜 能 不能 不能
是否具有丁達爾效應 無 有 無
實例 食鹽水、蔗糖溶液 豆漿、牛奶 泥漿水、石灰乳 油水混合物
知識點三 
物質的性質與轉化
自主梳理
對點練通
(一)物質的性質
1.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宏觀 有新物質生成的是化學變化,反之是物理變化
微觀 有舊化學鍵斷裂,同時有新化學鍵形成的是化學變化,本質是原子的重新組合
2.酸、堿、鹽的性質
(1)酸的通性
①與活潑金屬反應,②與堿性氧化物反應,③與堿反應,④與某些鹽反應。
說明:從微觀角度來看,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_,故酸的化學通性都由____________體現。
(2)堿的通性
①與酸反應,②與酸性氧化物反應,③與某些鹽反應。
說明:從微觀角度來看,不同的堿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_,故堿的化學通性都由__________體現。
H+
H+
OH-
OH-
(3)鹽的性質(CuSO4為例)
①與堿反應(如氫氧化鋇溶液),②與某些鹽反應(如氯化鋇溶液),③與某些活潑金屬反應(如Fe)。
說明:從微觀角度來看,不同的硫酸鹽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_,發生復分解反應時,硫酸鹽的化學通性由________體現。
基于物質分類尋找具有相同或相似性質的物質:SO2和CO2同為酸性氧化物,試根據酸性氧化物具有的通性(或CO2的性質),回答下列問題:
(1)請寫出SO2與生石灰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SO2的實驗室制法與CO2的實驗室制法具有許多相似之處,請寫出H2SO4和Na2SO3反應制取SO2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將足量的S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O2+CaO===CaSO3
H2SO4+Na2SO3===Na2SO4+SO2↑+H2O
溶液先變渾濁,后變澄清
(二)物質的轉化
1.基本依據
在化學變化過程中,________是不會改變的。即化學反應中________守恒。
2.實例
碳及其化合物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
寫出圖中序號所示轉化所需反應物的化學式: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答案合理即可)。
元素
質量
O2
H2O
Ca(OH)2
CaO
Ca(OH)2
3.研究物質的思維路徑
例如,單質到鹽的轉化關系為:
4.物質轉化的應用——物質制備方法的選擇
(1)確定物質制備方法的依據
①物質的組成和性質;②物質之間的轉化關系。
(2)工業生產中最適當方法的選擇
工業上制取NaOH:
(1)不采用Na2O與H2O反應的原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主要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過去曾采用純堿和消石灰的反應制取NaOH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2O作為原料,來源少、成本高
電解飽和食鹽水
Ca(OH)2+Na2CO3===CaCO3↓+2NaOH
(一)酸、堿、鹽的性質
1.判斷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NaOH、NaCl、Na2SO4溶液中都含有Na+,因此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  )
(2)HCl、H2SO4、HNO3溶液中都含有H+,因此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  )
(3)酸與堿、鹽與酸、鹽與堿、鹽與鹽之間可以發生復分解反應。(  )
×


2.如圖是某同學總結出氫氧化鈣的化學性質。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①中的酚酞溶液變紅色
B.②中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a(OH)2+2HCl===CaCl2+2H2O
C.③中與硝酸鈉溶液能發生反應
D.④可解釋久置的澄清石灰水變質
C
(二)物質的轉化及應用
3.單質到鹽的轉化關系可表示為
C
4.“碳捕捉技術”常用于去除或分離氣流中的二氧化碳。利用NaOH溶液“捕捉”CO2的基本過程如圖(部分條件及物質已略去);
(1)反應、分離室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分別為CaO+H2O===Ca(OH)2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溫反應爐中,涉及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為___________。
(3)整個過程中,可以循環利用的物質為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
NaHCO3+Ca(OH)2===NaOH+CaCO3↓+H2O[或Na2CO3+Ca(OH)2===
2NaOH+CaCO3↓]
分解反應
NaOH、CaO
集訓真題 走進高考
1.(2023·全國甲卷)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苯甲酸鈉可作為食品防腐劑是由于其具有酸性
B.豆漿能產生丁達爾效應是由于膠體粒子對光線的散射
C.SO2可用于絲織品漂白是由于其能氧化絲織品中有色成分
D.維生素C可用作水果罐頭的抗氧化劑是由于其難以被氧化
B
2.(2023·浙江6月選考)氯化鐵是一種重要的鹽,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氯化鐵屬于弱電解質 B.氯化鐵溶液可腐蝕覆銅板
C.氯化鐵可由鐵與氯氣反應制得 D.氯化鐵溶液可制備氫氧化鐵膠體
A
3.(2023·湖南卷)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化學與文化傳承密不可分。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青銅器“四羊方尊”的主要材質為合金
B.長沙走馬樓出土的竹木簡牘主要成分是纖維素
C.蔡倫采用堿液蒸煮制漿法造紙,該過程不涉及化學變化
D.銅官窯彩瓷是以黏土為主要原料,經高溫燒結而成
C
4.(2019·海南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MgO和Al2O3都屬于兩性氧化物
B.懸濁液和乳濁液的分散質均為液態
C.Fe3O4和Pb3O4中的金屬都呈現兩種價態
D.葡萄糖溶液和淀粉溶液都具有丁達爾效應
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肥城市| 白水县| 盈江县| 乌兰县| 安岳县| 江川县| 清水县| 江川县| 海口市| 霸州市| 独山县| 河北省| 贡觉县| 麦盖提县| 西平县| 丹阳市| 资阳市| 宜州市| 建德市| 白城市| 吉林市| 外汇| 曲麻莱县| 泽普县| 揭西县| 平江县| 宣城市| 安塞县| 新兴县| 大港区| 柘城县| 称多县| 山东省| 师宗县| 广平县| 廊坊市| 科技| 淮南市| 黑河市| 淄博市| 永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