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6張PPT)拓印的魅力在做什么?是畫出來的嗎?徐冰在“拓印”萬里長城的城墻和烽火臺。拓印是一種古老的印刷術,發明于東漢漢靈帝時期,[2]因熹平石經的刊刻而發明。[3]拓印是對雕刻的或石刻的表面的手工復制品,其方法是將一張紙緊緊覆蓋在作品上,用黑色或彩色材料拓印。傳統的拓印材料是宣紙和一種叫拓印蠟的塊狀黑色材料。有時,特別是在拓印細弱的線條時,更宜用另一種方法,即用一種粉狀石墨加油達到一定的干硬度,再用敷墨具施于紙上。拓印被廣泛用于復制各種文化時代的多種浮雕;復制石刻圖案,特別是古代中國和其他亞洲文化的石刻;復制中世紀教堂里的紀念性黃銅雕刻品;復制美國建國以前的墓碑;甚至在日本被用來摹印魚。藝術家亦將拓印技術視為創作的過程,他們為拓本上色,并添上或改動原來的線條。[1]所謂的拓印就是把一張堅韌的薄紙事先浸濕,再敷在石碑上面,用刷子輕輕敲打,使紙入字口,待紙張干燥后用刷子蘸墨,輕輕地、均勻地拍刷,使墨均勻地涂布紙上,然后把紙揭下來,一張黑底白字的拓片就復制完成了,這種復制文字的方法,稱之為"拓印"。它是將石刻或木刻文字,用紙、墨拍印出來,以便保存和傳播的工藝方法。考考你:下面哪幅拓片表現的是“泗水撈鼎圖”的場景?徐州漢畫像石拓片“泗水撈鼎圖”上刻:西王母故事中刻:樓臺水榭下刻:泗水撈鼎漢畫像石拓印工具材料:拓包內芯 :棉花、海綿、紙巾、( )( )外皮 :棉布、紗布、塑料袋( )( )扎帶 :皮筋、繩子、( ) ( )回家動手制作: 一個拓包現存最早的拓印品,是在敦煌石室中保存下來的公元六世紀的遺物"溫泉銘"。但這絕不是最早的拓印品。拓印術的出現當遠在"溫泉銘"拓本之前。據《隋書·經籍志》記載,隋朝皇家圖書館藏有拓石文字,以卷為單位,內有秦始皇東巡會稽時的石刻文一卷,熹平石經殘文34卷,曹魏三體石經17卷,并述及梁室所藏石刻文字到隋時已散佚。梁時已有石刻文字拓本,為南北朝時期已有拓印術提供了文獻證據。 通常人們所說的拓印,指的是在石碑上拓印碑文,實際上,拓印并非專指碑拓。人們在傳拓碑文的啟示下,又把需要拓印復制的文字刻在木板上,制成印版,然后再在印版上進行拓印,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杜甫詩中有"嶧山之碑野火焚,棗木傳刻肥失真。"的詩句,記述了在木板上雕刻文字,制成木刻印版,然后在木版上進行傳拓或印刷的史實。制版層次、厚度印版條件原因在家制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