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9張PPT)第7課時 比較不同的土壤第三單元 巖石與土壤一、地球上有紅色、黑色、褐色的土壤,這些不同顏色的土壤還有哪些不同呢?讓我們來一起比較吧。1. 為了探究土壤的滲水性,可參照圖示完成實驗,回答問題。(1)在這個實驗中,我們不需要用到的實驗器材是( )。A. 漏斗 B. 紗布C. 玻璃棒C(2)這個實驗是一個 實驗(填“對比”或“模擬”),實驗中需要改變的條件的是 11。對比土壤的種類(或不同的土壤)(3)實驗中,為了確保實驗公平,需要保持一致的條件是( )。(多選題)A. 等量的土壤B. 等量的水C. 相同的滲水時間ABC(4)實驗中,關于土壤的滲水性強弱的說法正確的是( )。A. 水滴漏的速度快說明土壤的滲水性強B. 杯中滲出的水多說明土壤的滲水性弱C. 滲出的水比較清澈說明土壤的滲水性弱A(5)實驗發現在相同時間內,滲水性從強到弱依次是: 1(填寫土壤編號)。1號、2號、3號2.從土壤的滲水性強弱可以推斷號土壤的黏性強,一般可用的方法進行判斷。3團揉小球3.從上述學習可知,地球上的土壤在 、 、等方面存在著不同,這些特性之間相互聯系。顆粒大小黏性滲水性4. 根據土壤中沙粒和黏粒含量的多少不同,可以知道1 號土壤的黏性最差,稱為 ;3 號土壤的滲水性最差,稱為 1;2 號土壤的滲水性和黏性適中,適合大多數植物生長,稱為 。沙質土黏質土壤土二、選擇題。(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1. 下列有關土壤中水分和空氣的敘述,正確的是( )。A. 水分越多,植物生長越旺盛B. 空氣越多,植物生長越旺盛C. 水分適中,空氣通透性強,植物生長更旺盛C2.某村民承包了一個魚塘,清理魚塘時挖出了很多黏土,他想要用這些黏土整理成一塊菜地,要使蔬菜生長良好,首先應該釆取的措施是( )。A. 多澆水 B. 少澆水C. 摻入適量的沙石C三、綜合題。科學家研究表明,不同種類的土壤適宜種植不同的植物,請根據以下描述,為下列植物選出它們適宜生長的土壤。沙質土壤土黏質土1. 虎皮蘭的根系不喜濃肥,但對土壤的排水性要求很高,澆水稍微過量就容易爛根。( )沙質土2. 種植荷花,一般選用肥沃的河泥,池栽,一般于早春將水放凈,施入基肥后添加新河泥,灌入充足的水栽植。冬季灌水深度需保持1.1 米以上,可使根莖安全越冬。( )黏質土3. 百合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黏土和易板結的土對百合的鱗莖發育不利,也容易造成爛根。 ( )壤土4. 花生俗稱“落花生”,是因為它開花受精后子房柄會迅速伸長并鉆入土中,然后發育成莢果,它適宜種植在透氣性強、疏松性好的土壤中。 ( )沙質土(共7張PPT)第1課時 巖石與土壤的故事第三單元 巖石與土壤一、我們經常可以見到巖石和土壤,它們帶給我們許多故事,讓我們探究一番。1. 關于巖石和土壤的不同,描述正確的是( )。(多選題)A. 巖石的顆粒大,摸上去堅硬,土壤的顆粒小、較軟B. 巖石上不容易長植物,土壤中容易長植物C. 巖石上有花紋,有固定形狀,但土壤沒有固定形狀,沒有花紋AB2.菊石亞綱動物是已絕滅的海生無脊椎動物,生存于中奧陶世至晚白堊(è)世。而菊石化石在喜馬拉雅山被發現,說明這里( )。A. 曾經是海洋 B. 現在是海洋C. 曾經是沙漠A3. 巖石和土壤的形成有的需要幾百年甚至更長時間,每一塊巖石和每一方土壤都記錄著地球的故事,下列能告訴我們地球年齡的是( )。A. 魔鬼塔 B. 蕨類植物化石C. 菊石化石A4. 如圖是巖石和土壤的關系,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土壤是由巖石變化而成的B. 土壤的形成需要很長時間C. 土壤和巖石是不可能相互轉化的C二、選擇題。(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1. 下列物體屬于巖石的是( )。A. 玻璃 B. 鵝卵石C. 陶瓷B2. 關于收集土壤的做法,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 獨自一人出門,帶著工具去附近的山上尋找土壤B. 在父母的陪同下,在附近的田野里尋找土壤C. 找到的土壤種著農作物,拔掉農作物后帶回B(共17張PPT)第4課時 制作巖石和礦物標本第三單元 巖石與土壤一、同學們,通過前幾節課的學習,你們一定對巖石和礦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吧,我們一起來收集巖石和礦物,把它們做成標本吧!1. 采集巖石是制作標本的基礎,采集中正確的做法是( )。A. 在自然保護區、礦山或采石場采集巖石和礦物,要經過相關部門的允許B. 在野外采集時,自己不要的巖石可以隨意丟棄在路邊C. 為了采集到珍稀的巖石標本,我們要勇攀高峰,不懼危險A2. 在制作巖石或礦物標本中,要對一塊不知名的標本做出識別,需要( )。A. 收集特征,對照圖鑒B. 根據特征取個名字C. 把它敲碎,看看里面有什么A3.一些巖石或礦物,在比對圖鑒時辨識不出來,可以做好 ,課后請教 ,或者進一步 做出識別。標記老師或專業人士查找資料4. 制作巖石和礦物標本時,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①采集 ②對照圖鑒 ③編號④貼標簽 ⑤擺放A. ①③②④⑤B. ①③④②⑤C. ①⑤③②④A5. 貼標簽是制作巖石和礦物標本重要的一環,標簽上要標注的信息有、 、、 等。礦物名稱采集者采集地礦物特征6. 如果要制作出一盒精美的巖石和礦物標本,我們可以( )。A. 用名貴的包裝盒裝標本B. 采集更多的巖石和礦物C. 把巖石和礦物做一些精加工,做成鵝卵形B二、選擇題。(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1. 在制作巖石和礦物的標本中,不需要用到的是( )。A. 放大鏡 B. 卡紙C. 燒杯C2. 識別不知名的礦物,哪種方法不合適?( )A. 對照圖鑒 B. 請教專業人士C. 和同學商討判斷C3. 在采集巖石和礦物的過程中,做法錯誤的是( )。A. 對于不知名的礦物和巖石,應先記下采集地、采集時間等信息B. 為了減少麻煩,采集到的巖石存放在一個布袋中C. 采集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B三、綜合題。小明在野外撿到一塊不知名的礦物(如圖),拿到科學課上與同學們研究。1. 我們可以從礦物的表面顏色、、 、 、透明度等方面來研究。條痕光澤軟硬2. 觀察這塊礦物,我們可以用 1、 等感覺器官,也可以用 等來刻畫礦物,來判斷它的硬度,結果發現用指甲就能刻畫出痕跡,說明它的硬度屬于 。眼(手)鼻指甲、銅鑰匙、小刀軟3. 這塊礦物的外部是淺黃色的,有同學開玩笑說是不是金礦石呢?為了進一步觀察,同學們把它放在白色的無釉瓷板上摩擦,這樣做是為了觀察它的 ,結果在瓷板上留下了黃白色的痕跡。條痕4. 根據條痕的顏色,我們判斷它金礦石。(填“是”或“不是”)5. 有同學拿來一些礦物特征卡,對照之后,大家覺得很有可能是。不是硫黃名稱:金剛石性狀:八面體或六面體,無色透明,強金屬光澤,最硬,性脆,條痕白色。金剛石是貴重寶石,還用于鉆探、研磨、切割玻璃和激光器等尖端技術。名稱:巖鹽性狀:粒狀或塊狀,立方晶體,無色透明或淺灰、淺藍等顏色,玻璃光澤,味咸,較軟,易溶于水。巖鹽主要用于食用和防腐,還能制取純堿、燒堿、鹽酸等。名稱:金礦石性狀:一般為塊狀、粒狀、薄片狀,金黃至淺黃色,條痕金黃色,金屬光澤,不透明,質軟,很重。為重要的貨幣金屬,還常用于裝飾品和實驗儀器。名稱:硫黃性狀:塊狀或粉末狀,顏色淺黃,透明或半透明,脂肪光澤,軟而脆,條痕黃白色。硫黃主要用來制造硫酸,在橡膠、造紙、醫藥等方面常用到。(共19張PPT)第6課時 觀察土壤第三單元 巖石與土壤一、人類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土壤,那么土壤中到底有什么呢?讓我們一起觀察吧。1. 取一些干的土壤,碾碎,放在白紙上。關于土壤顆粒描述正確的是( )。A. 土壤的顆粒大小不一B. 土壤的顆粒都很細小C. 土壤的顆粒都比較大A2. 用20毫米、0.06毫米篩格的篩子將土壤的顆粒進行分類,會發現土壤的微粒可分為 、 、、 等。沙礫沙粉沙黏土3. 比較四種微粒,發現微粒最大的是( )。A. 沙 B. 粉沙C. 黏土 D. 沙礫D4. 把水倒入裝有土壤的燒杯中,邊攪拌邊觀察,我們又有哪些發現呢?(1) 要想準確地觀察清楚土壤中的信息,可以從 、 1兩個角度進行觀察。水面水中(2)如圖,觀察水面,發現有氣泡產生,說明土壤中含有 。(3)如圖,靜置一段時間后,觀察水中,發現出現了分層現象,請標出各層土壤微粒的名稱。空氣黏土粉沙沙礫沙5. 土壤除了由很多大小不同的顆粒組成外,還有水分、腐殖質等。對此我們觀察到的什么證據可以證實?( )(多選題)A. 用手捻一捻土壤,手上濕濕的,說明土壤中有水分B. 觀察到土壤中有一些動植物的殘骸,說明土壤中有腐殖質C. 觀察到土壤里有許多小草和小蟲子,說明土壤中有微生物AB6. 通過以上觀察可知,土壤是由、 、 1(沙礫、沙、粉沙、黏土)、 、礦物質、微生物等共同組成的混合物。水空氣大小不同的顆粒腐殖質二、選擇題。(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1. 蚯蚓給土壤松土,可以給土壤帶來( ),以便小動物更好地生活。A. 空氣 B. 腐殖質C. 水分A2. 土壤有一股特殊的氣味,這主要是( )的氣味。A. 黏土 B. 腐殖質C. 礦物質B3. 關于土壤,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觸摸過土壤的手要洗干凈B. 土壤是地球上的寶貴資源C. 生物的活動不會影響土壤的質量C4. 顆粒直徑大于2 毫米的是( )。A. 粉沙 B. 沙礫C. 沙B5. 關于土壤的說法,錯誤的是( )。A. 土壤對植物有很大的意義,對動物沒有意義B. 我們采集的土壤,可能會有小動物在里面C. 從表層的土壤中,可能找到的動植物很多A三、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土壤是地球表面的一層疏松物質,由各種顆粒狀礦物質、有機物質、水分、空氣、微生物等組成。土壤中含有固體、液體和氣體。固體包括土壤礦物質、有機質等,液體主要是土壤中的水分,氣體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氣。土壤中這三類物質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為作物提供必要的生活條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質基礎。除此之外影響土壤的因素,還有氣候因素、人為因素和動物因素等。總的來說土壤是地球上最有價值的資源,我們要珍惜土壤。1.土壤是一種混合物質,由 、和 共同組成。固體氣體液體2. 氣候因素、人為因素和動物因素會影響土壤的肥力,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在適宜的溫度下微生物分解物質的速度不同,會影響土壤肥力B. 人類可以直接通過在土壤表面大小便來增加土壤肥力C. 一般可以在土壤中飼養一些蚯蚓類的小動物來增加土壤肥力B3. 關于“土壤是地球上最有價值的資源”,我們怎樣解釋這一觀點?因為土壤里能夠生長植物,植物既為動物提供了食物、生活材料和氧氣,又能凈化空氣。土壤也為生物提供生存空間。所以土壤是地球上最有價值的資源。(合理即可)(共16張PPT)第3課時 巖石的組成第三單元 巖石與土壤一、所有巖石都是由礦物組成的,如圖,花崗巖中圈出的三種顆粒分別是石英、長石和云母礦物。1. 要對上述礦物名稱作出判斷,需要從礦物的 、 、、 等角度進行觀察。顏色條痕透明度光澤2. 在觀察中,我們可以采用比較的方法準確觀察。(1)如圖,要觀察礦物的外表顏色,通常可以借助 1進行判斷。(2)要觀察礦物的 顏色,可將礦物放在 1上摩擦,觀察留下來的痕跡顏色。礦物顏色對比卡條痕白色的無釉瓷板(3)要觀察礦物的 ,一般可以與泥土、蠟燭、絲綢、珍珠、玻璃和金屬等物體的反光特性進行,然后進行描述。光澤比較(4)要觀察礦物的透明度,可以通過觀察礦物 1 能否看見其他物體來衡量礦物的透明度,也可以利用光線能否穿過礦物的程度來描述,分為 、、 三種。碎片的邊緣透明半透明不透明3. 通過觀察,我們對三種礦物的特征有了一定的認識。(1)通過礦物光澤對比卡比對,發現3 號礦物的光澤近似 ,1、2 號礦物的光澤近似 。珍珠玻璃(2)比較三種礦物的外表顏色和條痕顏色,我們發現( )。(多選題)A. 三種礦物的外表顏色幾乎都是白色的B. 礦物的外表顏色和條痕顏色不一定相同C. 礦物的條痕顏色才是礦物真正的顏色BC(3)觀察更多礦物的條痕顏色和外表顏色,我們會發現( )。(多選題)A.有些礦物的內外顏色一致,如石墨都是黑灰色B.有些礦物的內外顏色不同,如黃鐵礦的外表是黃色的,條痕是綠黑色的C.有些礦物的外表顏色相同,條痕顏色不一致,如金礦、黃鐵礦的外表都是黃色,但金礦的條痕顏色是金黃色、黃鐵礦的條痕顏色是綠黑色ABC4.為了確認1 號和2 號礦物,我們用小刀刻畫發現1 號礦物不能刻畫出痕跡,2 號礦物可以。由此我們得出結論:1 號礦物是 ,2號是 ,3 號是 。石英長石云母二、選擇題。(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1. 金屬、泥土、玻璃反光程度由強到弱的是( )。A. 金屬、玻璃、泥土B. 泥土、玻璃、金屬C. 玻璃、金屬、泥土A2. 下列有關礦物的顏色,說法正確的是( )。A. 礦物的外表顏色就是礦物的條痕顏色B. 顏色是觀察礦物的重要特征,是判斷礦物的重要依據之一C. 識別礦物時,礦物的外表顏色比礦物的條痕顏色更重要B3. 組成花崗巖的礦物中,硬度最小的是( )。A. 石英 B. 云母C. 長石B4. 可以用來制作食鹽的是( )。A. 硫黃 B. 巖鹽C. 石英B5. 對于巖石和礦物,認識正確的是( )。A. 巖石是由礦物組成的,有些巖石由多種礦物組成,有些僅由一種礦物組成B. 觀察巖石、礦物的光澤,都是和其他物體的反光特性進行比較C. 礦物和巖石一樣有層次、條紋、斑點、小孔等特征A(共17張PPT)第8課時 巖石、土壤和我們第三單元 巖石與土壤一、通過本單元的學習,你是否對巖石和土壤有了新的認識,它們和我們的生活是否有密切聯系呢?今天我們一起來深入研究吧。1. 關于巖石、礦物和土壤的關系,描述錯誤的是( )。A.巖石是由一種礦物組成的B.巖石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變成土壤C.巖石和土壤都是地球上的重要資源A2. 關于巖石和礦物的作用,描述錯誤的是( )。A. 石膏可以制作食用鹽B. 硫黃可以殺蟲止癢,屬于藥物類礦物C. 煤是重要的能源礦產A3. 土壤是生物的家園,下面描述中正確的是( )。(多選題)A. 土壤能給植物提供養料B. 土壤能給動物提供棲息的地方C. 土壤能給人類提供豐富的食物ABC4. 巖石和土壤是地球上的重要資源,保護土壤人人有責。下面做法中不利于保護土壤的是( )。(多選題)A. 將廢舊電池埋在土壤里B. 基本農田用于種植草皮進行買賣C. 隨意砍伐樹木ABC二、選擇題。(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1. 關于巖石的特征和作用,描述錯誤的是( )。A. 大理石的表面有花紋,可以做裝飾材料B. 巖石比較堅硬,可用于建造房屋和橋梁C. 煤礦的顏色是黑色的,可以制作計算機里的芯片C2. 如圖,關于農藥污染土壤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 一部分農藥通過漂浮進入大氣B. 農藥通過沉降作用污染水體C. 進入大氣的農藥不會回到地面C3. 下列做法中,有利于保護土壤的是( )。A. 垃圾隨意堆放B. 在農田里建居住房C. 有計劃地開發使用土壤資源C4. 關于巖石、礦物和土壤的說法,錯誤的是( )。A. 巖石、礦物和土壤是人類生產生活的寶貴資源B. 巖石、礦物不可再生,所以要好好保護、合理利用C. 土壤不是人類生存所必需的,不用特意保護C5. 如圖,以下礦物中,適合制作鉛筆芯的是( ),可以做裝飾品的是( ),用于提煉金屬的是( ),能提取出硅的是( )。CA.水晶B.赤鐵礦C.石墨D.石英ABD三、資料閱讀。常見的金屬礦石包括貴金屬礦石,如金礦、銀礦、鉑礦等;有色金屬礦石,如孔雀石、黃銅礦、斑銅礦、輝銅礦等;黑色金屬礦石,如磁鐵礦和菱鐵礦等;稀有金屬礦石,如鈮礦等;放射性礦石,如鈾礦等。地球上的礦產資源是有限的,而且是不可再生的。而廢舊金屬是一種固體廢棄物,會污染環境。把廢舊金屬回收后重新制成金屬或它們的化合物并加以利用,這樣既可以減少垃圾,防止污染環境,又可以緩解資源短缺的壓力。1. 下列礦石的條痕顏色是紅色的是( )。A. 金礦 B. 赤鐵礦C. 黃銅礦B2. 很多礦石都是以顏色命名的,因此我們推測孔雀石的顏色可能是( )。A. 綠色 B. 黃色C. 紅色A3. 從安全角度出發,下列金屬不能回收利用的是( )。A. 金礦 B. 鐵礦C. 鈾礦C4. 關于礦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廢舊金屬的回收有利于減少垃圾 B. 廢舊金屬不會污染環境C. 礦物資源是可再生的資源A(共16張PPT)第2課時 認識幾種常見的巖石第三單元 巖石與土壤一、在我們身邊有很多巖石,如要加以區分,需要借助放大鏡仔細觀察巖石的特征。大理巖 砂巖 花崗巖 1. 用我們的感官觀察巖石的特征,發現黑、肉紅色的是 ,土紅或灰色的是 ,灰白色的是 。花崗巖砂巖大理巖2. 用手觸摸上述巖石的表面,感覺最光滑的是 。大理巖3. 用放大鏡仔細觀察三種巖石的表面,發現( )。(多選題)A.不同的巖石顆粒大小不同B.同一塊巖石由不同顏色的顆粒組成C.同一塊巖石中有大小不同的顆粒ABC4.觀察發現巖石是由不同的顆粒組成的,為了判斷顆粒之間結合的緊密度,可借助工具進行 ,并根據巖石表面留下來的 1作出判斷。刻畫痕跡5. 在判斷巖石軟硬時,通常可以用 、 、 1等進行刻畫。指甲銅鑰匙小刀6. 如圖,關于巖石軟硬的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用指甲刻畫出痕跡的巖石判斷為軟B.用銅鑰匙刻畫出痕跡的巖石判斷為較軟C. 用小刀刻畫出痕跡的巖石判斷為較硬7.要想對巖石做出準確的判斷,我們需要觀察到巖石的更多特征,要想觀察巖石的 ,可以用照射巖石的表面,觀察它們的反光特性。光澤手電筒8. 經過學習,對于巖石觀察的認識,正確的是( )。A. 借助工具比用感官觀察,獲得的巖石特征較多B. 在觀察巖石時,放大鏡比手電筒的作用大C. 在用小刀刻畫巖石表面時,痕跡擦不掉,說明巖石軟A二、選擇題。(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1. 下列三種巖石,最有可能發現化石的是( )。A. 花崗巖 B. 砂巖C. 大理巖B2. 以下巖石中,有層次的是( )。A. 大理巖 B. 板巖C. 花崗巖B3. 科學家要判斷巖石的種類,通常情況下判斷的依據是( )。A. 成分和顆粒 B. 顏色C. 光滑度A4. 下列觀察巖石的方法中,不正確的是( )。A.借助放大鏡觀察巖石的顆粒、花紋B.用小鋼銼銼出粉末,觀察內部的物質C.用舌頭嘗一嘗巖石的味道C5. 判斷巖石的硬度,最先使用的刻畫工具是( )。A. 小刀 B. 指甲C. 銅鑰匙B6.俗話說:“沒有金剛鉆,別攬瓷器活”。用金剛石給瓷器洞進行修補,利用了金剛石的特性是( )。A. 表面光滑 B. 有金屬光澤C. 硬度大C(共17張PPT)第5課時 巖石、沙和黏土第三單元 巖石與土壤一、我們經常會見到巖石、沙和黏土,它們之間有聯系嗎?讓我們來探究一番。1. 如圖,把巖石、沙和黏土放在白紙上,用看、聞、摸的方法來研究。先用肉眼看,再用放大鏡觀察用鼻子聞用手觸摸(1)將巖石、沙和黏土的顆粒從大到小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A.巖石—黏土—沙B.黏土—巖石—沙C.巖石—沙—黏土C(2)在聞巖石、沙和黏土的過程中,正確的方法是( )。A. 深吸一口氣B. 扇聞C. 怕有毒,遠遠聞一下B(3)在用手觸摸的過程中,手感軟軟的是( )。A. 巖石 B. 沙C. 黏土C(4)通過多種感官的觀察,關于巖石、沙和黏土的特點,描述恰當的是( )。(多選題)A. 巖石的顆粒大,顏色多樣,摸起來很粗糙,沒有氣味B. 沙的顆粒較小,棕色,摸起來比較粗糙,無氣味C. 黏土的顆粒很細小,摸起來有點軟,有一股特殊的氣味ABC2. 再把潮濕的沙和黏土團成小球,發現 先平攤在紙上,說明的可塑性比較好。沙黏土3.最后用手指蘸取一些潮濕的沙和黏土在白紙上涂抹,發現 1在白紙上的痕跡比較明顯,而沙不明顯,說明 的黏性比較好。黏土黏土4. 如圖,根據以上實驗分析,巖石、沙和黏土之間的關系是( )。A. 巖石經歷一定的時間會慢慢變成沙和黏土B. 黏土和沙是巖石的主要成分C. 巖石、沙和黏土是三種不同的物質A二、選擇題。(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1. 下列物質中,加水可以做成一個精美的泥塑的是( )。A. 細沙 B. 黏土C. 碎石B2. 關于巖石、沙和黏土的形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巖石能在太陽、風和水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沙和黏土B.火山和地震的作用不會形成巖石、沙和黏土C.用水把沙、黏土混合可以變成巖石A3. 用手指分別蘸取少量潮濕的沙和黏土,在白紙上涂痕,發現( )。A. 一樣深B. 黏土的涂痕較深C. 沙的涂痕較深B4. 下列方法可以比較沙和黏土黏性的是( )。A. 用放大鏡觀察B. 聞氣味C. 做團揉實驗C三、在科學拓展課上,老師帶領大家通過實驗來感受大自然的力量是怎樣改變巖石模樣的,請據此回答下列問題。甲乙1. 如圖甲,將巖石放在酒精燈上加熱,再放入冷水中冷卻,反復幾次。這樣做是模擬 對巖石的作用。溫度變化甲2.如圖乙,將巖石放入裝有水的瓶子里劇烈搖晃,模擬流水,可能觀察到( )。A.水中有巖石碎屑,巖石變得更尖銳了B.水中有巖石碎屑,巖石變得更光滑了C.水變得很渾濁,巖石變得更尖銳了B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課時 巖石與土壤的故事.pptx 第2課時 認識幾種常見的巖石.pptx 第3課時 巖石的組成.pptx 第4課時 制作巖石和礦物標本.pptx 第5課時 巖石、沙和黏土.pptx 第6課時 觀察土壤.pptx 第7課時 比較不同的土壤.pptx 第8課時 巖石、土壤和我們.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