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三單元 巖石與土壤 復習課件 (8份打包)2023-2024學年四年級下冊教科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三單元 巖石與土壤 復習課件 (8份打包)2023-2024學年四年級下冊教科版

資源簡介

(共19張PPT)
第7課時 比較不同的土壤
第三單元 巖石與土壤
一、地球上有紅色、黑色、褐色的土壤,這些不同顏色的土壤還有哪些不同呢?讓我們來一起比較吧。
1. 為了探究土壤的滲水性,可參照圖示完成實驗,回答問題。
(1)在這個實驗中,我們不需要用到的實驗器材是( )。
A. 漏斗 B. 紗布
C. 玻璃棒
C
(2)這個實驗是一個 實驗(填“對比”或“模擬”),實驗中需要改變的條件的是 1
1

對比
土壤的種類(或不同的土壤)
(3)實驗中,為了確保實驗公平,需要保持一致的條件是( )。(多選題)
A. 等量的土壤
B. 等量的水
C. 相同的滲水時間
ABC
(4)實驗中,關于土壤的滲水性強弱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水滴漏的速度快說明土壤的滲水性強
B. 杯中滲出的水多說明土壤的滲水性弱
C. 滲出的水比較清澈說明土壤的滲水性弱
A
(5)實驗發現在相同時間內,滲水性從強到弱依次是: 1
(填寫土壤編號)。
1號、2號、3號
2.從土壤的滲水性強弱可以推斷
號土壤的黏性強,一般可用
的方法進行判斷。
3
團揉小球
3.從上述學習可知,地球上的土壤在 、 、
等方面存在著不同,這些特性之間相互聯系。
顆粒大小
黏性
滲水性
4. 根據土壤中沙粒和黏粒含量的多少不同,可以知道1 號土壤的黏性最差,稱為 ;3 號土壤的滲水性最差,稱為 1
;2 號土壤的滲水性和黏性適中,適合大多數植物生長,稱為 。
沙質土
黏質土
壤土
二、選擇題。(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
1. 下列有關土壤中水分和空氣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水分越多,植物生長越旺盛
B. 空氣越多,植物生長越旺盛
C. 水分適中,空氣通透性強,植物
生長更旺盛
C
2.某村民承包了一個魚塘,清理魚塘時挖出了很多黏土,他想要用這些黏土整理成一塊菜地,要使蔬菜生長良好,首先應該釆取的措施是( )。
A. 多澆水 B. 少澆水
C. 摻入適量的沙石
C
三、綜合題。
科學家研究表明,不同種類的土壤適宜種植不同的植物,請根據以下描述,為下列植物選出它們適宜生長的土壤。
沙質土
壤土
黏質土
1. 虎皮蘭的根系不喜濃肥,但對土壤的排水性要求很高,澆水稍微過量就容易爛根。
( )
沙質土
2. 種植荷花,一般選用肥沃的河泥,池栽,一般于早春將水放凈,施入基肥后添加新河泥,灌入充足的水栽植。冬季灌水深度需保持1.1 米以上,可使根莖安全越冬。
( )
黏質土
3. 百合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黏土和易板結的土對百合的鱗莖發育不利,也容易造成爛根。 ( )
壤土
4. 花生俗稱“落花生”,是因為它開花受精后子房柄會迅速伸長并鉆入土中,然后發育成莢果,它適宜種植在透氣性強、疏松性好的土壤中。 ( )
沙質土(共7張PPT)
第1課時 巖石與土壤的故事
第三單元 巖石與土壤
一、我們經常可以見到巖石和土壤,它們帶給我們許多故事,讓我們探究一番。
1. 關于巖石和土壤的不同,描述正確的是( )。(多選題)
A. 巖石的顆粒大,摸上去堅硬,土壤的顆粒小、較軟
B. 巖石上不容易長植物,土壤中容易長植物
C. 巖石上有花紋,有固定形狀,但土壤沒有固定形狀,沒有花紋
AB
2.菊石亞綱動物是已絕滅的海生無脊椎動物,生存于中奧陶世至晚白堊(è)世。而菊石化石在喜馬拉雅山被發現,說明這里( )。
A. 曾經是海洋 B. 現在是海洋
C. 曾經是沙漠
A
3. 巖石和土壤的形成有的需要幾百年甚至更長時間,每一塊巖石和每一方土壤都記錄著地球的故事,下列能告訴我們地球年齡的是( )。
A. 魔鬼塔 B. 蕨類植物化石
C. 菊石化石
A
4. 如圖是巖石和土壤的關系,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土壤是由巖石變化而成的
B. 土壤的形成需要
很長時間
C. 土壤和巖石是不可能
相互轉化的
C
二、選擇題。(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
1. 下列物體屬于巖石的是( )。
A. 玻璃 B. 鵝卵石
C. 陶瓷
B
2. 關于收集土壤的做法,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 獨自一人出門,帶著工具去附近
的山上尋找土壤
B. 在父母的陪同下,在附近的田野
里尋找土壤
C. 找到的土壤種著農作物,拔掉農
作物后帶回
B(共17張PPT)
第4課時 制作巖石和礦物標本
第三單元 巖石與土壤
一、同學們,通過前幾節課的學習,你們一定對巖石和礦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吧,我們一起來收集巖石和礦物,把它們做成標本吧!
1. 采集巖石是制作標本的基礎,采集中正確的做法是( )。
A. 在自然保護區、礦山或采石場采
集巖石和礦物,要經過相關部門
的允許
B. 在野外采集時,自己不要的巖石
可以隨意丟棄在路邊
C. 為了采集到珍稀的巖石標本,我
們要勇攀高峰,不懼危險
A
2. 在制作巖石或礦物標本中,要對一塊不知名的標本做出識別,需要( )。
A. 收集特征,對照圖鑒
B. 根據特征取個名字
C. 把它敲碎,看看里面有什么
A
3.一些巖石或礦物,在比對圖鑒時辨識不出來,可以做好 ,
課后請教 ,或者進一步 做出識別。
標記
老師或專業人士
查找資料
4. 制作巖石和礦物標本時,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
①采集 ②對照圖鑒 ③編號
④貼標簽 ⑤擺放
A. ①③②④⑤
B. ①③④②⑤
C. ①⑤③②④
A
5. 貼標簽是制作巖石和礦物標本重要的一環,標簽上要標注的信息有
、 、
、 等。
礦物名稱
采集者
采集地
礦物特征
6. 如果要制作出一盒精美的巖石和礦物標本,我們可以( )。
A. 用名貴的包裝盒裝標本
B. 采集更多的巖石和礦物
C. 把巖石和礦物做一些精加工,做
成鵝卵形
B
二、選擇題。(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
1. 在制作巖石和礦物的標本中,不需要用到的是( )。
A. 放大鏡 B. 卡紙
C. 燒杯
C
2. 識別不知名的礦物,哪種方法不合適?( )
A. 對照圖鑒 B. 請教專業人士
C. 和同學商討判斷
C
3. 在采集巖石和礦物的過程中,做法錯誤的是( )。
A. 對于不知名的礦物和巖石,應先
記下采集地、采集時間等信息
B. 為了減少麻煩,采集到的巖石存
放在一個布袋中
C. 采集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
B
三、綜合題。
小明在野外撿到一塊不知名的礦物(如圖),拿到科學課
上與同學們研究。
1. 我們可以從礦物的表面顏色、
、 、 、
透明度等方面來研究。
條痕
光澤
軟硬
2. 觀察這塊礦物,我們可以用 1
、 等感覺器官,也可以
用 等來刻畫礦物,來判斷它的硬度,結果發現用指甲就能刻畫出痕跡,說明它的硬度屬于 。
眼(手)

指甲、銅鑰匙、小刀

3. 這塊礦物的外部是淺黃色的,有同學開玩笑說是不是金礦石呢?為了進一步觀察,同學們把它放在白色的無釉瓷板上摩擦,這樣做是為了觀察它的 ,結果在瓷板上留下了黃白色的痕跡。
條痕
4. 根據條痕的顏色,我們判斷它
金礦石。(填“是”或“不是”)
5. 有同學拿來一些礦物特征卡,對照之后,大家覺得很有可能是

不是
硫黃
名稱:金剛石
性狀:八面體或六面體,無色透明,強金屬光澤,最硬,性脆,條痕白色。金剛石是貴重寶石,還用于鉆探、研磨、切割玻璃和激光器等尖端技術。
名稱:巖鹽
性狀:粒狀或塊狀,立方晶體,無色透明或淺灰、淺藍等顏色,玻璃光澤,味咸,較軟,易溶于水。巖鹽主要用于食用和防腐,
還能制取純堿、燒堿、鹽酸等。
名稱:金礦石
性狀:一般為塊狀、粒狀、薄片狀,金黃至淺黃色,條痕金黃色,金屬光澤,不透明,質軟,很重。為重要的貨幣金屬,還常用于裝飾品和實驗儀器。
名稱:硫黃
性狀:塊狀或粉末狀,顏色淺黃,透明或半透明,脂肪光澤,軟而脆,條痕黃白色。硫黃主要用來制造硫酸,在橡膠、造紙、醫藥等方面常用到。(共19張PPT)
第6課時 觀察土壤
第三單元 巖石與土壤
一、人類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土壤,那么土壤中到底有什么呢?讓我們一起觀察吧。
1. 取一些干的土壤,碾碎,放在白紙上。關于土壤顆粒描述正確的是( )。
A. 土壤的顆粒大小不一
B. 土壤的顆粒都很細小
C. 土壤的顆粒都比較大
A
2. 用20毫米、0.06毫米篩格的篩子將土壤的顆粒進行分類,會發現土壤的微粒可分為 、 、
、 等。
沙礫

粉沙
黏土
3. 比較四種微粒,發現微粒最大的是( )。
A. 沙 B. 粉沙
C. 黏土 D. 沙礫
D
4. 把水倒入裝有土壤的燒杯中,邊攪拌邊觀察,我們又有哪些發現呢?
(1) 要想準確地觀察清楚土壤中的信息,可以從   、   1兩個角度進行觀察。
水面
水中
(2)如圖,觀察水面,發現有氣泡產生,說明土壤中含有   。
(3)如圖,靜置一段時間后,觀察
水中,發現出現了分層現象,請標出各層土壤微粒的名稱。
空氣
黏土
粉沙
沙礫

5. 土壤除了由很多大小不同的顆粒組成外,還有水分、腐殖質等。對此我們觀察到的什么證據可以證實?( )(多選題)
A. 用手捻一捻土壤,手上濕濕的,說明土壤中有水分
B. 觀察到土壤中有一些動植物的殘骸,說明土壤中有腐殖質
C. 觀察到土壤里有許多小草和小蟲子,說明土壤中有微生物
AB
6. 通過以上觀察可知,土壤是由
、 、 1
(沙礫、沙、粉沙、黏土)、 、礦物質、微生物等共同組成的混合物。

空氣
大小不同的顆粒
腐殖質
二、選擇題。(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
1. 蚯蚓給土壤松土,可以給土壤帶來( ),以便小動物更好地生活。
A. 空氣 B. 腐殖質
C. 水分
A
2. 土壤有一股特殊的氣味,這主要是( )的氣味。
A. 黏土 B. 腐殖質
C. 礦物質
B
3. 關于土壤,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觸摸過土壤的手要洗干凈
B. 土壤是地球上的寶貴資源
C. 生物的活動不會影響土壤的質量
C
4. 顆粒直徑大于2 毫米的是( )。
A. 粉沙 B. 沙礫
C. 沙
B
5. 關于土壤的說法,錯誤的是( )。
A. 土壤對植物有很大的意義,對動
物沒有意義
B. 我們采集的土壤,可能會有小動
物在里面
C. 從表層的土壤中,可能找到的動
植物很多
A
三、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土壤是地球表面的一層疏松物質,由各種顆粒狀礦物質、有機物質、水分、空氣、微生物等組成。
土壤中含有固體、液體和氣體。固體包括土壤礦物質、有機質等,液體主要是土壤中的水分,氣體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氣。土壤中
這三類物質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為作物提供必要的生活條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質基礎。
除此之外影響土壤的因素,還有氣候因素、人為因素和動物因素等。總的來說土壤是地球上最有價值的資源,我們要珍惜土壤。
1.土壤是一種混合物質,由 、
和 共同組成。
固體
氣體
液體
2. 氣候因素、人為因素和動物因素會影響土壤的肥力,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在適宜的溫度下微生物分解物質的速度不同,會影響土壤肥力
B. 人類可以直接通過在土壤表面大小便來增加土壤肥力
C. 一般可以在土壤中飼養一些蚯蚓類的小動物來增加土壤肥力
B
3. 關于“土壤是地球上最有價值的資源”,我們怎樣解釋這一觀點?
因為土壤里能夠生長植物,植物既為動物提供了食物、生活材料和氧氣,又能凈化空氣。土壤也為生物提供生存空間。所以土壤是地球上最有價值的資源。(合理即可)(共16張PPT)
第3課時 巖石的組成
第三單元 巖石與土壤
一、所有巖石都是由礦物組成的,如圖,花崗巖中圈出的三種顆粒分別是石英、長石和云母礦物。
1. 要對上述礦物名稱作出判斷,需要從礦物的 、 、
、 等角度進行觀察。
顏色
條痕
透明度
光澤
2. 在觀察中,我們可以采用比較的方法準確觀察。
(1)如圖,要觀察礦物的外表顏色,通常可以借助 1
進行判斷。
(2)要觀察礦物的 顏色,可將礦物放在 1
上摩擦,觀察留下來的痕跡顏色。
礦物顏色對比卡
條痕
白色的無釉瓷板
(3)要觀察礦物的 ,一般可以與泥土、蠟燭、絲綢、珍珠、玻璃和金屬等物體的反光特性進行

然后進行
描述。
光澤
比較
(4)要觀察礦物的透明度,可以通過觀察礦物 1 能否看見其他物體來衡量礦物的透明度,也可以利用光線能否穿過礦物的程度來描述,分為 、
、 三種。
碎片的邊緣
透明
半透明
不透明
3. 通過觀察,我們對三種礦物的特征有了一定的認識。
(1)通過礦物光澤對比卡比對,發現3 號礦物的光澤近似 ,1、2 號礦物的光澤近似 。
珍珠
玻璃
(2)比較三種礦物的外表顏色和條痕顏色,我們發現( )。(多選題)
A. 三種礦物的外表顏色幾乎都是白色的
B. 礦物的外表顏色和條痕顏色不一定相同
C. 礦物的條痕顏色才是礦物真正的顏色
BC
(3)觀察更多礦物的條痕顏色和外表顏色,我們會發現( )。(多選題)
A.有些礦物的內外顏色一致,如石墨都是黑灰色
B.有些礦物的內外顏色不同,如黃鐵礦的外表是黃色的,條痕是綠黑色的
C.有些礦物的外表顏色相同,條痕顏色不一致,如金礦、黃鐵礦的外表都是黃色,但金礦的條痕顏色是金黃色、黃鐵礦的條痕顏色是綠黑色
ABC
4.為了確認1 號和2 號礦物,我們用小刀刻畫發現1 號礦物不能刻畫出痕跡,2 號礦物可以。由此我們得出結論:1 號礦物是 ,2號是 ,3 號是 。
石英
長石
云母
二、選擇題。(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
1. 金屬、泥土、玻璃反光程度由強到弱的是( )。
A. 金屬、玻璃、泥土
B. 泥土、玻璃、金屬
C. 玻璃、金屬、泥土
A
2. 下列有關礦物的顏色,說法正確的是( )。
A. 礦物的外表顏色就是礦物的條痕
顏色
B. 顏色是觀察礦物的重要特征,是
判斷礦物的重要依據之一
C. 識別礦物時,礦物的外表顏色比
礦物的條痕顏色更重要
B
3. 組成花崗巖的礦物中,硬度最小的是( )。
A. 石英 B. 云母
C. 長石
B
4. 可以用來制作食鹽的是( )。
A. 硫黃 B. 巖鹽
C. 石英
B
5. 對于巖石和礦物,認識正確的是( )。
A. 巖石是由礦物組成的,有些巖石
由多種礦物組成,有些僅由一種
礦物組成
B. 觀察巖石、礦物的光澤,都是和
其他物體的反光特性進行比較
C. 礦物和巖石一樣有層次、條紋、
斑點、小孔等特征
A(共17張PPT)
第8課時 巖石、土壤和我們
第三單元 巖石與土壤
一、通過本單元的學習,你是否對巖石和土壤有了新的認識,它們和我們的生活是否有密切聯系呢?今天我們一起來深入研究吧。
1. 關于巖石、礦物和土壤的關系,描述錯誤的是( )。
A.巖石是由一種礦物組成的
B.巖石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變成土壤
C.巖石和土壤都是地球上的重要資源
A
2. 關于巖石和礦物的作用,描述錯誤的是( )。
A. 石膏可以制作食用鹽
B. 硫黃可以殺蟲止癢,屬于藥物類
礦物
C. 煤是重要的能源礦產
A
3. 土壤是生物的家園,下面描述中正確的是( )。(多選題)
A. 土壤能給植物提供養料
B. 土壤能給動物提供棲息的地方
C. 土壤能給人類提供豐富的食物
ABC
4. 巖石和土壤是地球上的重要資源,保護土壤人人有責。下面做法中不利于保護土壤的是( )。(多選題)
A. 將廢舊電池埋在土壤里
B. 基本農田用于種植草皮進行買賣
C. 隨意砍伐樹木
ABC
二、選擇題。(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
1. 關于巖石的特征和作用,描述錯誤的是( )。
A. 大理石的表面有花紋,可以做裝飾材料
B. 巖石比較堅硬,可用于建造房屋和橋梁
C. 煤礦的顏色是黑色的,可以制作計算機里的芯片
C
2. 如圖,關于農藥污染土壤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 一部分農藥通過漂浮進入大氣
B. 農藥通過沉降
作用污染水體
C. 進入大氣的農
藥不會回到地面
C
3. 下列做法中,有利于保護土壤的是( )。
A. 垃圾隨意堆放
B. 在農田里建居住房
C. 有計劃地開發使用土壤資源
C
4. 關于巖石、礦物和土壤的說法,錯誤的是( )。
A. 巖石、礦物和土壤是人類生產生活的寶貴資源
B. 巖石、礦物不可再生,所以要好好保護、合理利用
C. 土壤不是人類生存所必需的,不用特意保護
C
5. 如圖,以下礦物中,適合制作鉛筆芯的是( ),可以做裝飾品的是( ),用于提煉金屬的是( ),能提取出硅的是( )。
C
A.水晶
B.赤鐵礦
C.石墨
D.石英
A
B
D
三、資料閱讀。
常見的金屬礦石包括貴金屬礦石,如金礦、銀礦、鉑礦等;有色金屬礦石,如孔雀石、黃銅礦、斑銅礦、輝銅礦等;黑色金屬礦石,如磁鐵礦和菱鐵礦等;稀有金屬礦
石,如鈮礦等;放射性礦石,如鈾
礦等。地球上的礦產資源是有限的,而且是不可再生的。而廢舊金屬是一種固體廢棄物,會污染環境。把廢舊金屬回收后重新制成金屬或它們的化合物并加以利用,這樣既可以減少垃圾,防止污染環境,又可以緩解資源短缺的壓力。
1. 下列礦石的條痕顏色是紅色的是( )。
A. 金礦 B. 赤鐵礦
C. 黃銅礦
B
2. 很多礦石都是以顏色命名的,因此我們推測孔雀石的顏色可能是( )。
A. 綠色 B. 黃色
C. 紅色
A
3. 從安全角度出發,下列金屬不能回收利用的是( )。
A. 金礦 B. 鐵礦
C. 鈾礦
C
4. 關于礦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廢舊金屬的回收有利于減少垃圾 B. 廢舊金屬不會污染環境
C. 礦物資源是可再生的資源
A(共16張PPT)
第2課時 認識幾種常見的巖石
第三單元 巖石與土壤
一、在我們身邊有很多巖石,如要加以區分,需要借助放大鏡仔細觀察巖石的特征。
大理巖   砂巖    花崗巖 
1. 用我們的感官觀察巖石的特征,發現黑、肉紅色的是   ,土紅或灰色的是 ,灰白色的是    。
花崗巖
砂巖
大理巖
2. 用手觸摸上述巖石的表面,感覺最光滑的是   。
大理巖
3. 用放大鏡仔細觀察三種巖石的表面,發現( )。(多選題)
A.不同的巖石顆粒大小不同
B.同一塊巖石由不同顏色的顆粒組成
C.同一塊巖石中有大小不同的顆粒
ABC
4.觀察發現巖石是由不同的顆粒組成的,為了判斷顆粒之間結合的緊密度,可借助工具進行 ,并根據巖石表面留下來的 1作出判斷。
刻畫
痕跡
5. 在判斷巖石軟硬時,通常可以用 、 、 1等進行刻畫。
指甲
銅鑰匙
小刀
6. 如圖,關于巖石軟硬的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A.用指甲刻畫出痕跡的巖石判斷為軟
B.用銅鑰匙刻畫出痕跡的巖石判斷為較軟
C. 用小刀刻畫出痕跡的巖石判斷為較硬
7.要想對巖石做出準確的判斷,我們需要觀察到巖石的更多特征,要想觀察巖石的 ,可以用
照射巖石的表面,觀察它們的反光特性。
光澤
手電筒
8. 經過學習,對于巖石觀察的認識,正確的是( )。
A. 借助工具比用感官觀察,獲得的
巖石特征較多
B. 在觀察巖石時,放大鏡比手電筒
的作用大
C. 在用小刀刻畫巖石表面時,痕跡
擦不掉,說明巖石軟
A
二、選擇題。(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
1. 下列三種巖石,最有可能發現化石的是( )。
A. 花崗巖 B. 砂巖
C. 大理巖
B
2. 以下巖石中,有層次的是( )。
A. 大理巖 B. 板巖
C. 花崗巖
B
3. 科學家要判斷巖石的種類,通常情況下判斷的依據是( )。
A. 成分和顆粒 B. 顏色
C. 光滑度
A
4. 下列觀察巖石的方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借助放大鏡觀察巖石的顆粒、花紋
B.用小鋼銼銼出粉末,觀察內部的
物質
C.用舌頭嘗一嘗巖石的味道
C
5. 判斷巖石的硬度,最先使用的刻畫工具是( )。
A. 小刀 B. 指甲
C. 銅鑰匙
B
6.俗話說:“沒有金剛鉆,別攬瓷器活”。用金剛石給瓷器洞進行修補,利用了金剛石的特性是( )。
A. 表面光滑 B. 有金屬光澤
C. 硬度大
C(共17張PPT)
第5課時 巖石、沙和黏土
第三單元 巖石與土壤
一、我們經常會見到巖石、沙和黏土,它們之間有聯系嗎?讓我們來探究一番。
1. 如圖,把巖石、沙和黏土放在白紙上,用看、聞、摸的方法來研究。
先用肉眼看,再用放大鏡觀察
用鼻子聞
用手觸摸
(1)將巖石、沙和黏土的顆粒從大到小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
A.巖石—黏土—沙
B.黏土—巖石—沙
C.巖石—沙—黏土
C
(2)在聞巖石、沙和黏土的過程中,正確的方法是( )。
A. 深吸一口氣
B. 扇聞
C. 怕有毒,遠遠聞一下
B
(3)在用手觸摸的過程中,手感軟軟的是( )。
A. 巖石 B. 沙
C. 黏土
C
(4)通過多種感官的觀察,關于巖石、沙和黏土的特點,描述恰當的是( )。(多選題)
A. 巖石的顆粒大,顏色多樣,摸起來很粗糙,沒有氣味
B. 沙的顆粒較小,棕色,摸起來比較粗糙,無氣味
C. 黏土的顆粒很細小,摸起來有點軟,有一股特殊的氣味
ABC
2. 再把潮濕的沙和黏土團成小球,發現 先平攤在紙上,說明
的可塑性比較好。

黏土
3.最后用手指蘸取一些潮濕的沙和黏土在白紙上涂抹,發現 1在白紙上的痕跡比較明顯,而沙不明顯,說明 的黏性比較好。
黏土
黏土
4. 如圖,根據以上實驗分析,巖石、沙和黏土之間的關系是( )。
A. 巖石經歷一定的時
間會慢慢變成沙和黏土
B. 黏土和沙是巖石的主要成分
C. 巖石、沙和黏土是三種不同的物質
A
二、選擇題。(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
1. 下列物質中,加水可以做成一個精美的泥塑的是( )。
A. 細沙 B. 黏土
C. 碎石
B
2. 關于巖石、沙和黏土的形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巖石能在太陽、風和水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沙和黏土
B.火山和地震的作用不會形成巖石、沙和黏土
C.用水把沙、黏土混合可以變成巖石
A
3. 用手指分別蘸取少量潮濕的沙和黏土,在白紙上涂痕,發現( )。
A. 一樣深
B. 黏土的涂痕較深
C. 沙的涂痕較深
B
4. 下列方法可以比較沙和黏土黏性的是( )。
A. 用放大鏡觀察
B. 聞氣味
C. 做團揉實驗
C
三、在科學拓展課上,老師帶領大家通過實驗來感受大自然的力量是怎樣改變巖石模樣的,請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 如圖甲,將巖石放在酒精燈上加熱,再放入冷水中冷卻,反復幾次。這樣做是模擬 對巖石的作用。
溫度變化

2.如圖乙,將巖石放入裝有水的瓶子里劇烈搖晃,模擬流水,可能觀察到( )。
A.水中有巖石碎屑,巖石變得更尖銳了
B.水中有巖石碎屑,巖石變得更光滑了
C.水變得很渾濁,巖石變得更尖銳了
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礼县| 邛崃市| 肥乡县| 元谋县| 桐柏县| 阿鲁科尔沁旗| 宁城县| 沈阳市| 正蓝旗| 平乡县| 大姚县| 苍南县| 新津县| 华阴市| 安福县| 筠连县| 清河县| 衡山县| 长岛县| 淄博市| 南乐县| 莲花县| 南安市| 公主岭市| 伊金霍洛旗| 恩施市| 抚远县| 安塞县| 南部县| 金坛市| 澜沧| 溆浦县| 松桃| 尤溪县| 同心县| 清河县| 朝阳区| 阿拉善左旗| 内黄县| 浦江县| 开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