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8張PPT)學習目標課堂講授課堂練習課堂小結學習導入第一章 走進物理世界1.4 嘗試科學探究1.經歷科學探究,認識科學探究的一般性。2.歸納科學探究的幾個重要環節,初步體驗科學探究中的猜想與假設。(重點)3.能把鐘擺問題與生活中的鐘表聯系起來,養成理論聯系實際的習慣。(難點)學習目標小慧家的擺鐘走快了,請鄰居張師傅幫忙。只見張師傅將擺鐘下面的螺母擰了幾下,擺鐘走時就準了。哇,真厲害!怎么擰幾下走時就準了學習導入根據上述現象你能提出哪些問題?(1)張師傅擰鐘擺下面的螺母對擺動的快慢會產生什么影響呢?(2)這個擺鐘來來回回擺動,擺動一次所需的時間由什么決定呢?一、探究影響擺球擺動快慢的因素課程講授試著猜想我們所提出的問題的可能原因和答案或提出科學假設。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對鐘擺擺動快慢的原因做出科學大膽的猜想。擺長l質量m角度q擺動的快慢可能與擺錘質量m ,擺長l ,擺偏離的角度q 有關猜想:控制變量法判斷幾個因素對一個物理量的影響時,每次只改變一個因素,其他因素不變。儀器:鐵架臺,小球,細線,停表簡化實驗實驗一:擺長與擺角不變,改變擺錘質量m。 使用銅球與鋁球。銅球鋁球擺動次數時間t /s小球種類1020由上表可知:銅球擺動一次平均所需的時間為 。鋁球擺動一次平均所需的時間為 。實驗二:擺錘與擺角不變,改變擺長l。80160擺動次數時間t /s線長l/ cm1020由上表可知:懸線長80cm的小球擺動一次平均所需的時間為 。懸線長160cm的小球擺動一次平均所需的時間為 。實驗三:擺錘與擺長不變,改變擺角。15°30°擺動次數時間t /s擺角1020由上表可知:擺角為15°的小球擺動一次平均所需的時間為 。擺角為30°的小球擺動一次平均所需的時間為 。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按照制訂的方案去進行實驗操作,并對實驗現象、數據進行觀察與記錄;也可以搜集日常生活中有關實例或查閱有關資料,為檢驗猜想與假設的正確與否準備充分的事實材料。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實驗一: 擺長與擺角不變,改變擺錘質量m。擺錘質量m與擺動快慢無關實驗二:擺長與擺動快慢有關。擺線越長,擺動越慢實驗三:擺角大小與擺動快慢無關擺錘與擺角不變, 改變擺長。擺錘與擺長不變, 改變擺角。結論擺線長度相同時,擺球的快慢與擺球的輕重以及擺動的角度無關。擺球擺動一次的時間只跟懸線的長短有關;懸線越長,擺球的擺動越慢。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分析與論證張師傅擰擺鐘下面的螺母調節了什么?擺鐘走得太快擺動太快要讓擺動變慢(t變大)擺長變長擺鐘走得太慢擺長變短交流與合作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評估分析與論證二、科學探究的過程科學探究沒有固定模式,需要根據實際情況提出問題、獲取證據、進行解釋和交流反思等,在探究過程中,要特別重視交流與合作,實事求是,尊重他人,充分發揮每個人的聰明才智。小玲、小紅和小麗在操場上玩蕩秋千。小麗把小紅、小玲分別輕輕推一下,細心的小麗發現,她倆往返擺動一次的時間幾乎一樣。那么,秋千往返擺動一次的時間與哪些因素有關呢?三人對此問題進行了研究,提出如下猜想:猜想1:可能與人的質量有關。猜想2:可能與秋千的繩長有關。猜想3:可能與秋千擺動時離開中心線最大距離有關。課堂練習為了驗證上述猜想,她們來到實驗室,找來刻度尺、細線、秒表、小球,依照物理學習中的科學方法,進行實驗,得到下表中數據。請你通過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為驗證猜想1,應選用序號為 兩組實驗進行對比分析。2、41、34、5繩長質量、擺動距中心線的最大距離(2)為驗證猜想2,應選用序號為 兩組實驗進行對比分析。(3)為驗證猜想3,應選用序號為 兩組實驗進行對比分析。(4)實驗結論:小球往返一次所用的時間與______ 有關,與 無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