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4年人教版初中化學暑期培優講義--專題六 氧氣(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4年人教版初中化學暑期培優講義--專題六 氧氣(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專題六:氧氣
一、氧氣的物理性質
1.在標準狀況下,氧氣的密度是1.429g/L,比空氣的密度(1.293g/L)略大。它不易溶于水,在室溫下,1L水中只能溶解約30mL氧氣。在壓強為101kPa時, 氧氣在-183℃時變為淡藍色液體, 在-219℃時變成淡藍色固體。
2.工業生產的氧氣,一般加壓貯存在藍色的鋼瓶中。
二、氧氣的化學性質
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氣體,能支持燃燒,具有助燃性,木炭、硫、磷、鐵等物質能夠在氧氣中燃燒。
(1)木條復燃實驗:把帶有火星的木條伸到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觀察木條是否復燃。實驗現象:帶有火星的木條在氧氣中復燃;實驗結論:氧氣能支持燃燒(氧氣有助燃性)
(2)氧氣與碳的反應:木炭在氧氣中燃燒比空氣里劇烈,發出白光,并放出熱量。生成的氣體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說明生成了二氧化碳。文字表達式:碳+氧氣二氧化碳 。
(3)氧氣與硫的反應:硫在空氣里燃燒發出微弱的淡藍色火焰,而在氧氣里燃燒得更旺,發出明亮的藍紫色色火焰,并放出熱量。生成的氣體帶有刺激性氣味。文字表達式:硫+氧氣二氧化硫。
(4)氧氣與鐵的反應:細鐵絲在空氣中持續加熱發紅,而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并放出大量的熱,生成物是一種黑色固體。文字表達式:鐵+氧氣四氧化三鐵。
(5)某些在空氣里不能燃燒的物質卻可以在氧氣中燃燒的事實,說明氧氣的化學性質較活潑;物質在空氣中燃燒,實際上是與其中的氧氣發生反應,由于空氣中的氧氣含量相對較少,因此在空氣中燃燒不如在氧氣中劇烈。
三、化合反應、氧化反應與緩慢氧化
1.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另一種物質的反應,叫化合反應;特點是多變一。
表達式:A+B+·······=== M(特點:多變一)
2.物質與氧發生的化學反應屬于氧化反應,物質在氧氣中燃燒是較劇烈的氧化反應,會發光、放熱。在反應中提供氧的物質具有氧化性。
3.有些氧化反應進行得很慢,甚至不易察覺,這種氧化反應叫緩慢氧化。
4.化合反應不一定是氧化反應,氧化反應也不一定是化合反應,兩者沒有必然聯系。
5.劇烈氧化與緩慢氧化:
(1)共同點:都屬于氧化反應且都放熱;
(2)不同點:緩慢氧化反應速率很慢。劇烈氧化的反應速率很快,往往伴有發光放熱等現象;生成物也可能不同。
題型一:氧氣的性質
1.下列關于氧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B.易溶于水
C.可用作火箭燃料 D.物質與氧氣的反應都很劇烈
2.有一位同學暑假去西藏發生了嚴重的高原反應,醫生讓他吸氧后癥狀緩解。吸氧可以幫助人克服高原反應的原因是
A.氧氣是無色無味的無毒氣體
B.氧氣可以燃燒
C.吸氧為人體呼吸提供了適量的氧氣,氧氣可供呼吸
D.氧氣可以支持燃燒
3.下列有關氧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氧氣能供給呼吸 B.氧氣具有可燃性
C.魚能生活在水中,因為氧氣易溶于水 D.分離液態空氣制取氧氣發生了化學變化
4.項目學習小組在學習了實驗室制氧氣之后,查閱了相關資料,利用塑料瓶、注射器、吸管、輸液管等設計并制作簡易供氧器。如圖,其中藥品A是過碳酸鈉,遇水會分解出H2O2,藥品B是一種黑色粉末狀催化劑。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乙瓶是利用氧氣不易溶于水的原理,使氧氣濕潤
B.輸出的氧氣可作為高能燃料
C.根據乙中氣泡的多少,可以判斷氧氣排出的快慢
D.注射器相當于分液漏斗
【舉一反三】
【變1-1】2023年長沙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了歷史新高的321天,讓每個長沙人都時刻呼吸著新鮮的空氣。下列有關空氣中氧氣的說法錯誤的是( )
A.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為21%
B.氧氣具有助燃性,在一定的條件下能與許多物質反應
C.氧氣是一種無色無味易溶于水的氣體
D.氧氣常用于醫療急救和支持物質燃燒
【變1-2】氧氣是我們身邊常見的物質,對我們的生活有著重要的作用。以下有關氧氣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氧氣能供給呼吸 B.液氧可儲存在藍色鋼瓶中
C.氧氣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D.在空氣中,氧氣含量越高對人類越好
【變1-3】下列關于氧氣的性質,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通常情況下,氧氣的密度略大于空氣
B.工業上從液態空氣中獲得氧氣
C.物質與氧氣發生氧化反應時總會發光放熱
D.用紅磷燃燒法,可以去除一瓶空氣中的氧氣,得到較純凈的氮氣
題型二:物質的燃燒實驗
1.門捷列夫說:“沒有觀察就沒有接踵而來的前進。”下列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A.硫粉在空氣中燃燒時,發出藍紫色的火焰,生成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B.將鐵絲伸入裝有氧氣的集氣瓶中,鐵絲立即燃燒,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鐵固體
C.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放出熱量,產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D.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發出黃白色火焰,放熱,產出大量的白色煙霧
2.氧氣性質活潑,能支持燃燒。下列物質在氧氣中燃燒,能生成無色、無味氣體的是( )
A.鐵絲 B.硫粉 C.紅磷 D.木炭
3.煙花,又稱花炮、煙火、焰火。煙花的絢麗色彩主要是因為燃放時物質與氧氣反應發出各種顏色的光芒。我們燃放煙花時經常看到淡藍色火焰和聞到刺激性氣味,這主要是煙花中哪種物質燃燒表現的現象( )
A.木炭 B.硫磺 C.鐵粉 D.鎂粉
【舉一反三】
【變1-1】燃燒煙花鞭炮時,經常能聞到刺激性的氣味,由此可推測鞭炮中可能含有下列物質中的( )
A.鐵 B.炭 C.磷 D.硫
【變1-2】下列現象描述錯誤的是( )
A.木炭在空氣中燃燒產生二氧化碳
B.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煙
C.硫在氧氣中燃燒,產生藍紫色火焰
D.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生成黑色固體
題型三:化合反應、氧化反應與緩慢氧化
1.關于燃燒,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凡是發光、放熱的變化都可以叫作燃燒 B.氧化反應都伴隨著燃燒現象
C.呼吸作用是燃燒現象 D.燃燒是一種發光發熱的劇烈的化學反應
2.下列化學反應(部分反應的反應條件省略)中①氫氣+氯氣→氯化氫②甲烷+氧氣→二氧化碳+水③碳酸鈣+鹽酸→氯化鈣+水+二氧化碳④硫+氧氣→二氧化硫,其中既屬于化合反應又屬于氧化反應的是_____;屬于氧化反應但不屬于化合反應的是_____。
【舉一反三】
【變1-1】下列變化中不包含有緩慢氧化的是( )
A.農家肥料的腐熟 B.動植物的呼吸 C.酒和醋的釀造 D.紅磷燃燒
【變1-2】有關化學反應的敘述不合理的是( )
A.物質發生氧化反應時總會發光、發熱
B.化合反應不一定是氧化反應,氧化反應也不一定是化合反應
C.食物的腐爛、有機肥的腐熟和植物的光合作用都屬于緩慢氧化
D.物質在純氧中燃燒會更劇烈,有時使用純氧代替空氣,可以獲得更高的溫度
【答案】A
【詳解】A、物質發生氧化反應時不是總會發光、發熱,發生緩慢氧化時會放出熱量,但是不會發光,故A敘述不合理;B、氧化反應是指物質與氧發生的化學反應,但不一定為化合反應,如石蠟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氧化反應但不是化合反應;化合反應是指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但不一定為氧化反應,如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是化合反應但不是氧化反應,故B敘述合理;C、食物的腐爛、有機肥的腐熟和植物的光合作用都是物質和氧氣發生的不易察覺的氧化反應,都屬于緩慢氧化,故C敘述合理;D、純氧比空氣中氧氣濃度高,燃燒更充分,反應溫度更高,物質在純氧中燃燒會更劇烈,有時使用純氧代替空氣,可以獲得更高的溫度,故D敘述合理;故選:A。
1.氧氣跟世間萬物如影隨形。下列關于氧氣說法正確的是( )
A.在一定條件下,氧氣從淡藍色液體變成無色氣體,發生了化學變化
B.凡是在空氣中不能燃燒的物質,在純氧中也不能燃燒
C.水生動物能在水中生存是因為氧氣易溶于水楊sir化學,侵權必究
D.用燃著的的木條可區分氧氣和二氧化碳,是利用了氧氣的助燃性
2.我國計劃于2022年建成太空空間站,空間站內的人造空氣以一定體積比的氮氣和氧氣混合成“人造空氣”(約21%的氧氣,78%的氮氣,控制二氧化碳的含量低于0.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21%的氧氣和78%的氮氣指氣體的質量分數
B.燃著的蠟燭在“人造空氣”中會立即熄滅
C.可用紅磷測定“人造空氣”中的氧氣含量楊sir化學,侵權必究
D.“人造空氣”與空氣成分完全相同
3.下列實驗現象描述錯誤的是( )
A.鐵在氧氣中燃燒生成黑色物質
B.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藍紫色火焰
C.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大量白煙
D.木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
4.要在一充滿空氣的瓶子中,將其中的氧氣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氣體的成分,下列物質在瓶中燃燒可達到目的的是
A.木炭 B.硫磺
C.鐵絲 D.紅磷
5.有一位同學暑假去西藏發生了嚴重的高原反應,醫生讓他吸氧后癥狀緩解。吸氧可以幫助人緩解高原反應的原因是
A.氧氣是無色無味的氣體 B.氧氣可以支持燃燒
C.吸氧為人體呼吸提供了適量的氧氣 D.氧氣可以燃燒
6.通常狀況下,氧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的大,不易溶于水,它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空氣資源,如在“新型肺炎”患者的治療中為病人提供氧氣呼吸是必不可少的環節,除此之外氧氣還有很多其他性質及用途,自然界的氧氣主要來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它是比較活潑的氣體,能跟許多物質發生化學反應,提供氧,具有氧化性。試回答。
(1)氧氣的物理性質(寫一點):___________;
(2)氧氣的用途有:___________和支持燃燒;楊sir化學,侵權必究
(3)氧氣的化學性質:_____________;
(4)空氣中氧氣的來源是:_________。
7.寫出以下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1)淡黃色粉末在空氣中燃燒發出微弱的淡藍色火焰。___________。
(2)黑色固體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生成使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___________。
(3)紅色固體在空氣中燃燒,生成大量白煙。___________。
(4)鐵絲在氧氣中燃燒。___________。楊sir化學,侵權必究
8.A、B兩圖分別表示硫、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示意圖
(1)可觀察到的實驗現象:(寫主要現象)A:_______;B:_______;
(2)A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B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
(3)鐵絲燃燒的文字表達式_______。
9.如圖是氧化反應和化合反應的邏輯關系圖,其中左側的圓表示氧化反應,右側則表示化合反應
下列化學反應中屬于A的有 _______ ,屬于B的有 _______ ,屬于C的有 _______ .
①甲烷+氧氣→二氧化碳+水②碳酸鈣→氧化鈣+二氧化碳
③硫+氧氣→二氧化硫 ④三氧化硫+水→硫酸
⑤木炭+氧氣→二氧化碳.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專題六:氧氣
一、氧氣的物理性質
1.在標準狀況下,氧氣的密度是1.429g/L,比空氣的密度(1.293g/L)略大。它不易溶于水,在室溫下,1L水中只能溶解約30mL氧氣。在壓強為101kPa時, 氧氣在-183℃時變為淡藍色液體, 在-219℃時變成淡藍色固體。
2.工業生產的氧氣,一般加壓貯存在藍色的鋼瓶中。
二、氧氣的化學性質
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氣體,能支持燃燒,具有助燃性,木炭、硫、磷、鐵等物質能夠在氧氣中燃燒。
(1)木條復燃實驗:把帶有火星的木條伸到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觀察木條是否復燃。實驗現象:帶有火星的木條在氧氣中復燃;實驗結論:氧氣能支持燃燒(氧氣有助燃性)
(2)氧氣與碳的反應:木炭在氧氣中燃燒比空氣里劇烈,發出白光,并放出熱量。生成的氣體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說明生成了二氧化碳。文字表達式:碳+氧氣二氧化碳 。
(3)氧氣與硫的反應:硫在空氣里燃燒發出微弱的淡藍色火焰,而在氧氣里燃燒得更旺,發出明亮的藍紫色色火焰,并放出熱量。生成的氣體帶有刺激性氣味。文字表達式:硫+氧氣二氧化硫。
(4)氧氣與鐵的反應:細鐵絲在空氣中持續加熱發紅,而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并放出大量的熱,生成物是一種黑色固體。文字表達式:鐵+氧氣四氧化三鐵。
(5)某些在空氣里不能燃燒的物質卻可以在氧氣中燃燒的事實,說明氧氣的化學性質較活潑;物質在空氣中燃燒,實際上是與其中的氧氣發生反應,由于空氣中的氧氣含量相對較少,因此在空氣中燃燒不如在氧氣中劇烈。
三、化合反應、氧化反應與緩慢氧化
1.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另一種物質的反應,叫化合反應;特點是多變一。
表達式:A+B+·······=== M(特點:多變一)
2.物質與氧發生的化學反應屬于氧化反應,物質在氧氣中燃燒是較劇烈的氧化反應,會發光、放熱。在反應中提供氧的物質具有氧化性。
3.有些氧化反應進行得很慢,甚至不易察覺,這種氧化反應叫緩慢氧化。
4.化合反應不一定是氧化反應,氧化反應也不一定是化合反應,兩者沒有必然聯系。
5.劇烈氧化與緩慢氧化:
(1)共同點:都屬于氧化反應且都放熱;
(2)不同點:緩慢氧化反應速率很慢。劇烈氧化的反應速率很快,往往伴有發光放熱等現象;生成物也可能不同。
題型一:氧氣的性質
1.下列關于氧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B.易溶于水
C.可用作火箭燃料 D.物質與氧氣的反應都很劇烈
【答案】A
【詳解】A、氧氣具有助燃性,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正確;B、氧氣不易溶于水,錯誤;C、氧氣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錯誤;D、不是所有的物質與氧氣的反應都很劇烈,例如鐵生銹速率較慢,錯誤。故選A。
2.有一位同學暑假去西藏發生了嚴重的高原反應,醫生讓他吸氧后癥狀緩解。吸氧可以幫助人克服高原反應的原因是
A.氧氣是無色無味的無毒氣體
B.氧氣可以燃燒
C.吸氧為人體呼吸提供了適量的氧氣,氧氣可供呼吸
D.氧氣可以支持燃燒
【答案】C
【詳解】A、氧氣是無色無味的無毒氣體,與幫助人克服高原反應無關,不符合題意;B、氧氣具有助燃性,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C、氧氣能供給呼吸,吸氧為人體呼吸提供了適量的氧氣,能幫助人克服高原反應,說法正確,符合題意;D、氧氣可以支持燃燒,與幫助人克服高原反應無關,不符合題意。故選:C。
3.下列有關氧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氧氣能供給呼吸 B.氧氣具有可燃性
C.魚能生活在水中,因為氧氣易溶于水 D.分離液態空氣制取氧氣發生了化學變化
【答案】A
【詳解】A、氧氣可以供給呼吸,故A說法正確;B、氧氣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故B說法錯誤;C、魚能生活在水中,是因為水中含有可以供給呼吸的氧氣,而氧氣是不易溶于水的,故C說法錯誤;D、分離液態空氣制取氧氣,是利用液氧和液滴沸點不同進行分離,沒有新物質生成,發生了物理變化,故D說法錯誤;故選:A。
4.項目學習小組在學習了實驗室制氧氣之后,查閱了相關資料,利用塑料瓶、注射器、吸管、輸液管等設計并制作簡易供氧器。如圖,其中藥品A是過碳酸鈉,遇水會分解出H2O2,藥品B是一種黑色粉末狀催化劑。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乙瓶是利用氧氣不易溶于水的原理,使氧氣濕潤
B.輸出的氧氣可作為高能燃料
C.根據乙中氣泡的多少,可以判斷氧氣排出的快慢
D.注射器相當于分液漏斗
【答案】B
【詳解】A、乙瓶將氧氣通入水中,氧氣又從水中逸出,是利用氧氣不易溶于水的原理,使氧氣濕潤,不符合題意;B、氧氣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高能燃料,符合題意;C、根據乙中氣泡的多少,可以判斷氧氣排出的快慢,可以據此控制生成氧氣的速率,不符合題意;D、注射器相當于分液漏斗,可通過注射器控制液體的滴加速率,從而控制反應速率,不符合題意,故選B。
【舉一反三】
【變1-1】2023年長沙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了歷史新高的321天,讓每個長沙人都時刻呼吸著新鮮的空氣。下列有關空氣中氧氣的說法錯誤的是( )
A.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為21%
B.氧氣具有助燃性,在一定的條件下能與許多物質反應
C.氧氣是一種無色無味易溶于水的氣體
D.氧氣常用于醫療急救和支持物質燃燒
【答案】C
【詳解】A、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21%,該選項說法正確;B、氧氣具有助燃性,且化學性質活潑,在一定的條件下能與許多物質反應,該選項說法正確;C、常溫下,氧氣為無色無味,不易溶于水的氣體,該選項說法不正確;D、氧氣能供給呼吸,可用于醫療急救,且氧氣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物質燃燒,該選項說法正確。故選C。
【變1-2】氧氣是我們身邊常見的物質,對我們的生活有著重要的作用。以下有關氧氣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氧氣能供給呼吸 B.液氧可儲存在藍色鋼瓶中
C.氧氣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D.在空氣中,氧氣含量越高對人類越好
【答案】D
【詳解】A、氧氣能供給呼吸,故選項說法正確;B、氧氣液化后為淡藍色,可儲存在藍色鋼瓶中,故選項說法正確;C、氧氣具有助燃性,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故選項說法正確;D、人類生存需要氧氣,但并非越多越好,氧濃度高了會加快對生命體的氧化,甚至引起氧中毒,此選項說法錯誤。故選D。
【變1-3】下列關于氧氣的性質,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通常情況下,氧氣的密度略大于空氣
B.工業上從液態空氣中獲得氧氣
C.物質與氧氣發生氧化反應時總會發光放熱
D.用紅磷燃燒法,可以去除一瓶空氣中的氧氣,得到較純凈的氮氣
【答案】C
【詳解】A、通常情況下,氧氣的密度略大于空氣,故A不符合題意;B、氧氣與氮氣的沸點不同,由液態變為氣態時,沸點低的先氣化,因此工業上從波態空氣中可以獲得氧氣,故B不符合題意;C、物質與氧氣發生氧化反應時,不是總會發光放熱,如緩氧化過程不發光,故C符合題意;D、紅磷燃燒消耗氧氣,且紅磷燃燒的產物為固體,因此用紅磷燃燒法,可以去除一瓶空氣中的氧氣,得到較純凈的氮氣,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
題型二:物質的燃燒實驗
1.門捷列夫說:“沒有觀察就沒有接踵而來的前進。”下列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A.硫粉在空氣中燃燒時,發出藍紫色的火焰,生成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B.將鐵絲伸入裝有氧氣的集氣瓶中,鐵絲立即燃燒,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鐵固體
C.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放出熱量,產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D.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發出黃白色火焰,放熱,產出大量的白色煙霧
【答案】C
【詳解】A、硫粉在空氣中燃燒時,發出淡藍色火焰,生成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而不是藍紫色火焰,錯誤;B、將鐵絲伸入裝有氧氣的集氣瓶中,鐵絲不會立即燃燒,需要在點燃的條件下鐵絲才能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而生成四氧化三鐵是實驗結論,不是實驗現象,錯誤;C、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放出熱量,產生使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實驗現象描述正確,正確;D、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發出黃白色火焰,放熱,產生大量的白煙,而不是白色煙霧,錯誤。故選C。
2.氧氣性質活潑,能支持燃燒。下列物質在氧氣中燃燒,能生成無色、無味氣體的是( )
A.鐵絲 B.硫粉 C.紅磷 D.木炭
【答案】D
【詳解】A、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一種黑色固體,故選項A錯誤;B、硫粉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一種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故選項B錯誤;C、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一種白色固體,故選項C錯誤;D、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無色無味的氣體,故選D項正確。故選:D。
3.煙花,又稱花炮、煙火、焰火。煙花的絢麗色彩主要是因為燃放時物質與氧氣反應發出各種顏色的光芒。我們燃放煙花時經常看到淡藍色火焰和聞到刺激性氣味,這主要是煙花中哪種物質燃燒表現的現象( )
A.木炭 B.硫磺 C.鐵粉 D.鎂粉
【答案】B
【分析】根據題干中的信息,淡藍色火焰和刺激性氣味,為硫在空氣中燃燒的現象。
【詳解】A、木炭在空氣中燃燒發紅光,生成的氣體無味;B、硫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藍色火焰,刺激性氣味;C、鐵粉在空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D、鎂粉在空氣中燃燒發白光,生成大量白煙。故選B。
【舉一反三】
【變1-1】燃燒煙花鞭炮時,經常能聞到刺激性的氣味,由此可推測鞭炮中可能含有下列物質中的( )
A.鐵 B.炭 C.磷 D.硫
【答案】D
【詳解】A、鐵在空氣中不能燃燒,不符合題意;B、炭燃燒過程中生成無色無味的氣體,不符合題意;C、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煙,沒有刺激性氣味,不符合題意;D、硫在空氣中燃燒,生成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符合題意。故選D。
【變1-2】下列現象描述錯誤的是( )
A.木炭在空氣中燃燒產生二氧化碳
B.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煙
C.硫在氧氣中燃燒,產生藍紫色火焰
D.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生成黑色固體
【答案】A
【詳解】A、木炭在空氣中燃燒發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是實驗結論,不是實驗現象,選項說法錯誤,符合題意;B、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煙,選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C、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藍紫色火焰,選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D、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選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A。
題型三:化合反應、氧化反應與緩慢氧化
1.關于燃燒,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凡是發光、放熱的變化都可以叫作燃燒 B.氧化反應都伴隨著燃燒現象
C.呼吸作用是燃燒現象 D.燃燒是一種發光發熱的劇烈的化學反應
【答案】D
【詳解】A、燃燒是物質與氧氣發生的發光、放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燃燒發光、放熱,但是發光、放熱的變化不一定都可以叫作燃燒,如電燈通電時發光、放熱,只是能量的轉變,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是燃燒,不符合題意;B、氧化反應不一定伴隨著燃燒現象,如緩慢氧化,不符合題意;C、呼吸作用是物質與氧氣的反應,且進行的很慢,屬于緩氧化,不是燃燒現象,不符合題意;D、燃燒是物質與氧氣發生的發光、放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符合題意。故選D。
2.下列化學反應(部分反應的反應條件省略)中①氫氣+氯氣→氯化氫②甲烷+氧氣→二氧化碳+水③碳酸鈣+鹽酸→氯化鈣+水+二氧化碳④硫+氧氣→二氧化硫,其中既屬于化合反應又屬于氧化反應的是_____;屬于氧化反應但不屬于化合反應的是_____。
【答案】④ ②
【詳解】物質與氧的反應為氧化反應,“多變一”的反應為化合反應。①該反應不是物質與氧的反應不屬于氧化反應,但是符合“多變一”的特點,屬于化合反應;②該反應是物質與氧氣的反應,屬于氧化反應,但不符合“多變一”的特點,不屬于化合反應;③該反應不是物質與氧的反應,不是氧化反應,也不符合“多變一”的特點,不屬于化合反應;④該反應符合物質與氧的反應,屬于氧化反應,也符合“多變一”的特點屬于化合反應;故既屬于化合反應又屬于氧化反應的是④;屬于氧化反應但不屬于化合反應的是②。
【舉一反三】
【變1-1】下列變化中不包含有緩慢氧化的是( )
A.農家肥料的腐熟 B.動植物的呼吸 C.酒和醋的釀造 D.紅磷燃燒
【答案】D
【分析】緩慢氧化是指反應進行的很緩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覺的氧化反應。
【詳解】A、農家肥料的腐熟是物質與氧氣發生的不易察覺的緩慢氧化過程,包含有緩慢氧化。A不符合題意;B、動植物呼吸是動植物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動植物呼吸的過程反應緩慢,不容易察覺,包含有緩慢氧化。B不符合題意;C、酒和醋的釀造是糧食與氧氣發生的反應緩慢的氧化反應,生成乙醇和乙酸,包含有緩慢氧化。C不符合題意;D、紅磷燃燒是劇烈的氧化反應,不包含有緩慢氧化。D符合題意。綜上所述:選擇D。
【變1-2】有關化學反應的敘述不合理的是( )
A.物質發生氧化反應時總會發光、發熱
B.化合反應不一定是氧化反應,氧化反應也不一定是化合反應
C.食物的腐爛、有機肥的腐熟和植物的光合作用都屬于緩慢氧化
D.物質在純氧中燃燒會更劇烈,有時使用純氧代替空氣,可以獲得更高的溫度
【答案】A
【詳解】A、物質發生氧化反應時不是總會發光、發熱,發生緩慢氧化時會放出熱量,但是不會發光,故A敘述不合理;B、氧化反應是指物質與氧發生的化學反應,但不一定為化合反應,如石蠟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氧化反應但不是化合反應;化合反應是指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但不一定為氧化反應,如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是化合反應但不是氧化反應,故B敘述合理;C、食物的腐爛、有機肥的腐熟和植物的光合作用都是物質和氧氣發生的不易察覺的氧化反應,都屬于緩慢氧化,故C敘述合理;D、純氧比空氣中氧氣濃度高,燃燒更充分,反應溫度更高,物質在純氧中燃燒會更劇烈,有時使用純氧代替空氣,可以獲得更高的溫度,故D敘述合理;故選:A。
1.氧氣跟世間萬物如影隨形。下列關于氧氣說法正確的是( )
A.在一定條件下,氧氣從淡藍色液體變成無色氣體,發生了化學變化
B.凡是在空氣中不能燃燒的物質,在純氧中也不能燃燒
C.水生動物能在水中生存是因為氧氣易溶于水楊sir化學,侵權必究
D.用燃著的的木條可區分氧氣和二氧化碳,是利用了氧氣的助燃性
【答案】D
【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氧氣相關知識的掌握。
【詳解】A、氧氣在不同狀態下顏色有改變,是物理過程;錯誤;B、空氣中氧氣含量有限,在空氣中不能燃燒的物質在純氧中可能可以燃燒,如鐵絲;錯誤;C、氧氣不易溶于水,但1L水還是能溶解大約30mL氧氣;水生動物能在水中生存故錯誤;D、燃著的木條伸入氧氣中會燃得更旺,伸入二氧化碳中會立即熄滅,可以從氧氣助燃性角度考慮;正確。故選D。
2.我國計劃于2022年建成太空空間站,空間站內的人造空氣以一定體積比的氮氣和氧氣混合成“人造空氣”(約21%的氧氣,78%的氮氣,控制二氧化碳的含量低于0.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21%的氧氣和78%的氮氣指氣體的質量分數
B.燃著的蠟燭在“人造空氣”中會立即熄滅
C.可用紅磷測定“人造空氣”中的氧氣含量楊sir化學,侵權必究
D.“人造空氣”與空氣成分完全相同
【答案】C
【詳解】A、21%的氧氣和78%的氮氣指氣體的體積分數,說法錯誤;B、人造空氣”中氧氣占21%,與空氣中含量一樣,所以燃著的蠟燭在“人造空氣”中不會立即熄滅,說法錯誤;C、紅磷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消耗氧氣,生成固體,所以可用紅磷燃燒法測定“人造空氣”中的氧氣含量,說法正確;D、人造空氣”中21%的氧氣,78%的氮氣,控制二氧化碳的含量低于0.7%,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約為0.03%,所以與空氣中成分不完全相同,說法錯誤。故選:C。
3.下列實驗現象描述錯誤的是( )
A.鐵在氧氣中燃燒生成黑色物質
B.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藍紫色火焰
C.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大量白煙
D.木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
【答案】D
【詳解】A、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生成黑色固體,此選項正確;B、硫在氧氣中燃燒,產生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生成一種帶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此選項正確;C、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大量白煙,放出大量熱量,此選項正確;D、木炭燃燒生成了二氧化碳,這是實驗結論而不是實驗現象,次選項錯誤。故選D。
4.要在一充滿空氣的瓶子中,將其中的氧氣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氣體的成分,下列物質在瓶中燃燒可達到目的的是
A.木炭 B.硫磺
C.鐵絲 D.紅磷
【答案】D
【詳解】A、木炭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雖除去氧氣,但增加了其他氣體的成分,此選項錯誤;B、硫磺在空氣中能夠燃燒生成二氧化硫氣體,雖除去氧氣,但增加了其他氣體的成分,此選項錯誤;C、鐵絲在空氣中不能燃燒,不能用于除去空氣中的氧氣,此選項錯誤;D、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固體,能除去氧氣,又沒有增加其他氣體的成分,此選項正確。故選D。
5.有一位同學暑假去西藏發生了嚴重的高原反應,醫生讓他吸氧后癥狀緩解。吸氧可以幫助人緩解高原反應的原因是
A.氧氣是無色無味的氣體 B.氧氣可以支持燃燒
C.吸氧為人體呼吸提供了適量的氧氣 D.氧氣可以燃燒
【答案】C
【解析】吸氧可以幫助人緩解高原反應的原因是吸氧為人體呼吸提供了適量的氧氣,故選C。
6.通常狀況下,氧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的大,不易溶于水,它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空氣資源,如在“新型肺炎”患者的治療中為病人提供氧氣呼吸是必不可少的環節,除此之外氧氣還有很多其他性質及用途,自然界的氧氣主要來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它是比較活潑的氣體,能跟許多物質發生化學反應,提供氧,具有氧化性。試回答。
(1)氧氣的物理性質(寫一點):___________;
(2)氧氣的用途有:___________和支持燃燒;楊sir化學,侵權必究
(3)氧氣的化學性質:_____________;
(4)空氣中氧氣的來源是:_________。
【答案】無色無味氣體 供給呼吸 氧化性 植物光合作用
【詳解】(1)氧氣的物理性質:無色、無味、氣態、密度大于空氣、不易溶于水(任意填一個)。故填:無色無味氣體;(2)氧氣的用途有:供給呼吸(潛水、醫療急救、登山、煉鋼、氣割氣焊等)。故填:供給呼吸;(3)氧氣是比較活潑的氣體,能跟許多物質發生化學反應,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故填:氧化性;(4)自然界的氧氣主要來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故填:植物光合作用。
【點睛】物理 物理性質是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化學性質是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
7.寫出以下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1)淡黃色粉末在空氣中燃燒發出微弱的淡藍色火焰。___________。
(2)黑色固體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生成使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___________。
(3)紅色固體在空氣中燃燒,生成大量白煙。___________。
(4)鐵絲在氧氣中燃燒。___________。楊sir化學,侵權必究
【答案】
【詳解】(1)淡黃色粉末在空氣中燃燒發出微弱的淡藍色火焰,硫是淡黃色的粉末,硫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硫,發出淡藍色火焰,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2)黑色固體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生成使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碳是黑色固體,碳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3)紅色固體在空氣中燃燒,生成大量白煙,紅磷是紅色的,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煙,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4)鐵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8.A、B兩圖分別表示硫、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示意圖
(1)可觀察到的實驗現象:(寫主要現象)A:_______;B:_______;
(2)A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B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
(3)鐵絲燃燒的文字表達式_______。
【答案】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的火焰,放出熱量,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氣體,防止污染空氣 防止高溫熔融物掉落集氣瓶底,使集氣瓶炸裂 鐵+氧氣 四氧化三鐵
【詳解】(1)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的火焰,放出熱量,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2)硫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中,集氣瓶底要放少許水,是為了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氣體,防止污染空氣;鐵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中瓶底也要放少許水或沙子,目的是為了防止高溫熔融物掉落集氣瓶底,使集氣瓶炸裂。
(3)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鐵+氧氣 四氧化三鐵。
9.如圖是氧化反應和化合反應的邏輯關系圖,其中左側的圓表示氧化反應,右側則表示化合反應
下列化學反應中屬于A的有 _______ ,屬于B的有 _______ ,屬于C的有 _______ .
①甲烷+氧氣→二氧化碳+水②碳酸鈣→氧化鈣+二氧化碳
③硫+氧氣→二氧化硫 ④三氧化硫+水→硫酸
⑤木炭+氧氣→二氧化碳.
【答案】① ③⑤ ④.
【詳解】左側的圓表示氧化反應,右側則表示化合反應,A 屬于氧化反應,不屬于化合反應;B 既屬于氧化反應,又屬于化合反應;C 屬于化合反應,不屬于氧化反應。①甲烷+氧氣→二氧化碳+水,該反應是物質與氧氣的反應,屬于氧化反應,但該反應的生成物是兩種,不符合“多變一”的特征,不屬于化合反應;②碳酸鈣→氧化鈣+二氧化碳,不是物質與氧發生的化學反應是氧化反應;該反應符合“一變多”的特征,屬于分解反應;③硫+氧氣→二氧化硫,該反應符合“多變一”的特征,屬于化合反應;且該反應是物質和氧氣發生的化學反應,屬于氧化反應;④三氧化硫+水→硫酸,該反應不是物質與氧氣發生的反應,不屬于氧化反應; 該反應符合“多變一”的特征,屬于化合反應;⑤木炭+氧氣→二氧化碳,該反應符合“多變一”的特征,屬于化合反應;且該反 應是物質和氧氣發生的化學反應,屬于氧化反應。化學反應中屬于A的有①,屬于B的有③⑤,屬于C的有④。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阳县| 搜索| 凤冈县| 衡阳县| 日照市| 石景山区| 茶陵县| 巴青县| 绿春县| 榆林市| 克东县| 桐庐县| 永康市| 广饶县| 横峰县| 乐安县| 扎兰屯市| 昌平区| 富川| 宾阳县| 高碑店市| 明光市| 迁西县| 含山县| 綦江县| 庆元县| 嘉鱼县| 平塘县| 彭阳县| 逊克县| 凤城市| 额济纳旗| 偃师市| 怀集县| 商城县| 界首市| 华亭县| 茌平县| 兰坪| 莒南县| 宝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