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2張PPT)1. 光 源1單元 光與色彩01新知梳理02能力進階03綜合探究目錄光源的特點及分類。一、 選擇題。1. 下列屬于光源的一組是( B )。A. 螢火蟲、彩虹 B. 點燃的火柴、太陽C. 開啟的電燈、月亮 D. 熒光棒、閃亮的湖面B一二三2.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 高樓大廈的玻璃幕墻非常亮,玻璃幕墻是光源B. 有些特殊物體在發光時不需要消耗能量C. 護眼燈在關閉后就不是光源了D. 以上說法全部正確C一二三3. “孫康家里很貧窮,買不起燈油。一天半夜,孫康從睡夢中醒來,把頭側向窗戶時,發現窗縫里透進一絲光亮,原來那是雪映出來的光,他發現可以利用它來看書。他倦意頓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書籍,來到屋外,認真讀書。”這是成語“囊螢映雪”中“映雪”的故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A. 雪映出來了光,大雪是光源B. 雪不發光,是反射了月光,所以大雪不是光源C. 雪不發光,是反射了月光,所以月亮是光源D. 月亮和雪都發出柔和的光,它們都是光源B一二三4. 下列物體中,屬于自然光源的是( A ),屬于人造光源的是( D )。① 太陽 ② 月亮 ③ 螢火蟲 ④ 點燃的蠟燭⑤ 開啟的電燈 ⑥ 彩虹 ⑦ 熒光棒 ⑧ 發光魚⑨ 閃亮的星星 ⑩ 汽車的后視鏡A. ①③⑧⑨ B. ④⑤C. ①③⑥⑧⑨ D. ④⑤⑦AD一二三5. 小明發現蠟燭燃燒,發出了光和熱,蠟燭變短;太陽發光,他感受到太陽的光和熱,所以他認為( B )。A. 發光一定伴隨著發熱,有時會消耗能量,有時不會B. 發光一定伴隨著發熱,且會消耗能量C. 發光不一定會伴隨著發熱,但會消耗能量D. 發光不一定會伴隨著發熱,有時會消耗能量,有時不會B一二三二、 判斷題。1. 晴朗的夜空,圓圓的月亮高高地掛在天空,月光照亮了大地,所以月亮是光源。 ( )2. 點燃的蠟燭能自己發光,所以蠟燭無論有沒有點燃都是光源。( )3. 在自然界中,有許多生物能夠自己發光,比如我們生活中常見的螢火蟲、海洋里的發光魚,它們都是光源。 ( √ )4. 蠟燭發光時需要能量,但并不是所有的物體發光時都需要能量。( )5. 蠟燭被點燃后,熔化的蠟油隨著燭芯的燃燒而發光、發熱,蠟燭變短,所以蠟燭發光消耗了能量;太陽一直發光,但太陽的大小看不出來變化,所以太陽發光不消耗能量。 ( ) √ 一二三三、 如圖,小明在科學課上和伙伴們一起做了“觀察鋼絲發光”的實驗。實驗步驟:① 從鋼絲球中抽出一根細鋼絲,將兩個帶導線的鱷魚夾分別夾在細鋼絲的兩端。② 將兩個鱷魚夾立在沙盤中,把其中一根導線固定在電池的正極上。③ 用另一根導線觸碰電池的 (填“正”或“負”)極,觀察細鋼絲發光的現象。負 1. 請將實驗步驟填寫完整。一二三2. 通電時,他會發現( C )。A. 細鋼絲會逐漸變紅再發光 B. 電池有點變熱了C. 以上都是3. (多選)小明實驗時需要注意的有( ABC )。A. 在發光的過程中,鋼絲會處于高溫狀態,不能觸碰鋼絲B. 電池放在電池盒內有助于電路的連接C. 看到鋼絲發光的現象后就要斷開電路,不要持續太長時間CABC一二三4. 生活中我們會看到各種各樣的燈,下列燈的發光原理和實驗中的鋼絲發光原理最相似的是( C )。A. B. C. D.C一二三(共14張PPT)2. 光的傳播1單元 光與色彩01新知梳理02能力進階03綜合探究目錄光的傳播特征及典型應用。一、 選擇題。1. 當我們用激光筆從下列空管的一端照射,另一端會有光射出來的是( A )。A. B. C.A一二三四2. 下列關于光的傳播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C )。A. 太陽光像射線一樣向四面八方射出B. 光是直直地照射的C. 光是沿著曲線傳播的C一二三四3. 調整隊列時,如果最后一名同學看到前一名同學擋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那么就表示隊伍整齊了,這是因為( A )。A. 光是沿直線傳播的B. 光的傳播速度快C. 光被反射了D. 以上說法都正確A一二三四4. 生活中處處有科學,下列現象能說明光沿直線傳播的是( C )。A. 清晨太陽“跳”出海平面,光芒四射B. 點燃生日蠟燭,照亮了整個客廳C. 夜晚城市上空五顏六色的光柱D. 傍晚,晚霞染紅了半邊天空5. 根據光的直線傳播的原理,士兵瞄準射擊時,光的傳播路徑是( D )。A. 眼睛→準星→標靶 B. 準星→標靶→眼睛C. 標靶→眼睛→準星 D. 標靶→準星→眼睛CD一二三四6. 如圖,皮影戲是我國的一種傳統藝術,觀看皮影戲時,光的傳播路徑是( B )。A. 皮影人偶→幕布→觀眾眼睛B. 光源→皮影人偶→幕布→觀眾眼睛C. 光源→幕布→皮影人偶→觀眾眼睛D. 幕布→光源→皮影人偶→觀眾眼睛B一二三四二、 判斷題。1. 晚會演出時,舞臺上的燈光絢麗多彩,它們不是沿直線傳播的。( )2. 為了更好地觀察光的傳播路徑,我們應該用眼睛直接對著激光筆觀察。 ( )3. 為了更好地觀察光的傳播路徑,我們應該使用有彩色激光的激光筆。( √ )4. 在“研究光在空氣中的傳播”實驗中,用線香制造煙霧的目的是讓光束更加明顯。 ( √ ) √√一二三四三、 下圖是做“研究光在空氣中的傳播”實驗時的部分實驗裝置,回憶實驗過程,回答相關問題。 1. 做這個實驗時,三張硬卡紙上的小孔的位置應當是( B )。A. 不同的 B. 相同的B一二三四2. 回憶實驗現象,打開手電筒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 圖甲的屏上可以看到光斑B. 圖乙的屏上可以看到光斑C. 兩個屏上都可以看到光斑A一二三四3. 在卡紙前面打開手電筒,你能在上圖中標出光的行進路線嗎?請畫出來。 (答案圖)4. 實驗現象說明 。光是沿直線傳播的 一二三四四、 尋找身邊一些合適的材料,優化小孔成像裝置,要求可以調節成像畫面到孔的距離。1. 請在圖中畫出箭頭在接收屏上所成的像。(答案圖)一二三四2. 在小孔成像的實驗中,如果無論怎么調整紙杯與蠟燭之間的距離,在塑料膜上看到的蠟燭的像都不夠清晰,那么原因可能是 、 。燭焰中心、小孔和塑料膜中心不在一條直線上 塑料膜的透明程度太高(或紙杯與蠟燭之間的距離不合適等合理答案均可) (答案圖)一二三四(共12張PPT)1單元整合提升1單元 光與色彩類型一 區分光源與反光物體 能自己發光的物體屬于光源。如太陽、開啟的電燈、點燃的蠟燭等。光源與反光物體的重要區別在于是否能自己發光。1. 月球永遠只有半面是亮的。 ( √ )2. 下列物體是不是光源?是光源的在“ ”里畫“√”,不是的畫“ ”。√12345678910類型二 認識光在空氣中的傳播特征 光在空氣中是沿直線傳播的。3. 從各個方向用激光筆照射充滿煙霧的透明塑料盒時,不可能發生的現象是( A )。A. 彎彎曲曲的光束B. 總能看到一束光和一個光斑C. 光束是直線的,光斑是圓的D. 無論從哪個方向照射,光束都是直的A123456789104. 隊列訓練時,小光排在隊伍的首位,后面分別是小華、小智、小云,小明排在隊伍的最后,以下情況能說明隊伍排列整齊的是( B )。A. 小明看到小云的背面,還能看到小智的側面B. 小明看到小云的背面,小云擋住了前面所有人C. 小明看到小智的背面,還能看到小華的側面D. 小明看到小華的背面,小華擋住了小光B12345678910類型三 辨別反射的現象和特征 光在照射到物體表面后會折返,這樣的現象叫作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分兩種,如果物體表面很光滑,當光線照射其表面時,就會發生鏡面反射,人們會看到明亮的鏡像,如鏡子;如果物體表面不是光滑的,也能反射光線,但反射效果不如光滑表面那樣集中和清晰。鏡面反射的物體的像與實際物體上、下、前、后方向一致,左、右方向相反,大小不變。123456789105. 棉質布料的衣服無論是用手電筒照射還是在太陽光下,都不會變得亮閃閃的,原因是棉布不能反光。( )6. 古人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小明很注重自己的形象,經常在鏡子前整理衣衫。下面四幅圖中( B )是他在鏡子中的像。A. B. C. D. B12345678910類型四 探究太陽光的色彩及色光的合成 太陽發出的是白光,通過三棱鏡、背對太陽光噴水等方法可以將太陽光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的光,其中紅、綠、藍是三原色光,任意兩種混合會出現另一種色光的互補色光。123456789107. 早在我國唐朝就已經有了人工制造彩虹的方法,張志和在《玄真子》中就記載了著名的“人工虹”實驗:“背日噴乎水,成虹霓之狀”。根據書中的記載,下列實驗方法正確的是( B )。A. B. C.B123456789108. 將任意兩種光斑重疊后與其對應的顏色進行連線。12345678910類型五 小孔成像的特點 由于光在空氣中沿直線傳播,穿過小孔后,會在另一端的光屏上形成倒立的像。孔太大或太小都會影響圖像的清晰度。123456789109. 分別從蠟燭火焰頂端A和底端B畫直線至小孔并延伸,解釋小孔成像為什么是倒立的。(答案圖)我的解釋: 。因為光在空氣中沿直線傳播,燭焰上部發出的光通過小孔投射在塑料膜的下部,燭焰下部發出的光通過小孔投射在塑料膜的上部,所以在塑料膜上形成一個倒立的像 12345678910類型六 辨別光在不同場景下的傳播特點 光在均勻的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當光從一種介質傳播到另一種介質時,會發生折射現象;光線遇到界面時還會發生反射現象。10. 從古至今,科學家們致力于光的研究。下列關于光的說法正確的是( B )。A. 在同一個物體中,光沿直線傳播,而反射光不會沿直線傳播B. 潛望鏡可以從下方的孔看見上方孔外的物體,說明平面鏡可以反射光并改變光的前進方向C. 通過平面鏡可以將太陽光分解成七種單色光D. 夏天的早上,雨過天晴,我們能在東邊看見彩虹B12345678910(共15張PPT)3. 光的反射1單元 光與色彩01新知梳理02能力進階03綜合探究目錄光的反射特點和常見的現象。光的反射 含 義 光線照射到物體的表面后會 ,這種現象叫作 特 點 1. 幾乎所有的物體都可以 光2. 如果物體的表面很光滑,那么光線照射其表面時,就會發生 ,人們就會看到明亮的鏡像折返 光的反射 反射 鏡面反射 光的反射 常見的現象 1. 月球本身既不發光也不透光,我們之所以能看到它是因為它反射了 的光2. 光照射在物體上,被物體反射后進入 ,人因此看到了物體太陽 人眼 一、 選擇題。1. 小明、小紅、小芳三個人在玩“陽光接力打靶”的游戲,這個游戲利用了( B )的原理。A. 光沿直線傳播 B. 光的反射C. 鏡子是光源 D. 小孔成像B一二三2. 下列沒有利用光的反射原理的是( C )。A. 汽車的后視鏡B. 手電筒里的反光罩C. 手影戲D. 媽媽化妝用的鏡子3. 下列物體表面反光效果最好的是( C )。A. 水泥地 B. 地板C. 玻璃 D. 衣服CC一二三4. 我們打開臺燈就能看到書上的字,下列解釋正確的是( B )。A. 眼睛射出光,讓我們看到了文字B. 臺燈發出光照到書本上,再反射到我們的眼睛里C. 臺燈發出光照到書本上,眼睛再發出光看到亮著的文字5. 汽車駕駛員可以通過后視鏡觀察到車后面的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 后視鏡可以改變光的傳播路線B. 光有時會沿著曲線傳播C. 后視鏡能將物體從車子后面變到前面BA一二三6. 下列物體在晚上都能給人們帶來一些光亮,其中利用光的反射原理的是( A )。A. 圓圓的月亮B. 點燃的火把C. 馬路上昏暗的路燈D. 草叢中的螢火蟲A一二三7.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同一個字在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含義,下列不同詞語中的“影”代表著不一樣的科學現象,其中屬于光的反射現象的是( C )。A. 形“影”不離B. 立竿見“影”C. 杯弓蛇“影”D. 刀光劍“影”C一二三8. 如圖,小華通過兩面直立的鏡子的反射可以看到五輛小車。這兩面直立的鏡子之間的角度大約是( C )。A. 45° B. 60°C. 72° D. 90°C一二三二、 判斷題。1. 商場里的哈哈鏡可以改變鏡子中人的外形,是因為哈哈鏡反射的光可以沿曲線傳播。 ( )2. 利用平面鏡,我們可以把陽光反射到客廳的角落里。 ( √ )3. 五官科醫生利用額鏡能看清患者耳朵里的情況,這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 √ )4. 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了光的反射,所以反射沒有危害。( )5. 玩鏡子時,只要你能在鏡子中看到你同伴的眼睛,對方就能在鏡子中看到你。 ( √ )6. 制作潛望鏡時,兩面鏡子只要相互平行就行了。 ( ) √√ √ 一二三三、 小李在科學課堂上學習了如何制作潛望鏡。1. 小李需要準備 面平面鏡。兩 一二三2. 小李通過五個步驟成功制作了一個潛望鏡,請寫出正確的制作順序 。A. 插入平面鏡。B. 沿著圖紙的虛線折疊,在紙邊涂上膠水,粘牢。C. 通過觀察,檢查效果,進行適當調整。D. 用小刀刻出上面的進光口和下面的瞭望口,以及上下兩個插平面鏡的口。E. 把潛望鏡的圖紙粘在硬紙板上,沿著紙周圍的輪廓剪下。EBDAC 一二三3. (多選)制作時的注意點有( ABD )。A. 在紙盒盒壁上剪兩個斜口,兩個斜口最好剪在一側且平行B. 在紙盒盒壁上剪兩個斜口,斜口與紙盒底面成45°角C. 在紙盒盒壁上剪兩個斜口,斜口與紙盒底面成30°角D. 兩面鏡子鏡面要相對放置E. 兩面鏡子鏡面要背對放置ABD一二三4. 潛望鏡制作完成后,小李迫不及待地開始使用,你能畫出潛望鏡中光的傳播線路圖嗎?(答案圖)一二三(共15張PPT)4. 七 色 光1單元 光與色彩01新知梳理02能力進階03綜合探究目錄光的分解與混合。1. 白光通過 可以分解成 、 、 、 、 、 、 七種色光。2. 光的三原色: 、 、 。三棱鏡 紅 橙 黃 綠 藍 靛 紫 紅 綠 藍 一、 選擇題。1. 在我們認識棱鏡的過程中,主要利用( A )進行實驗探究。A. 三棱鏡 B. 四棱鏡C. 五棱鏡 D. 直角棱鏡A一二三四2. 當白光進入棱鏡后,會透出不同顏色的光,原因是( A )。A. 白光由多種顏色的光組成,當白光進入棱鏡后,不同顏色的光發生折射的程度不同B. 白光由多種顏色的光組成,當白光進入棱鏡后,白色的光分解成原來的顏色C. 棱鏡具有變色的作用,可以把一種顏色的光變成另外幾種顏色的光D. 以上說法全部正確A一二三四3. 用手電筒做色光混合實驗時,三個手電筒發出光的顏色分別是( C )。A. 紅、黃、藍 B. 紅、黃、綠C. 紅、綠、藍 D. 紅、綠、橙C一二三四4. 做用三棱鏡制造“彩虹”的實驗時,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D )。A. 光通過三棱鏡的角度也有講究,實驗時要適當旋轉三棱鏡,才能保證有良好的實驗效果B. 要選擇在陽光強烈一些的時候做實驗,這樣分解的色光才會更加明顯C. 色光投射時,地面或墻面起到屏的作用,有利于更好地觀察不同顏色的光D. 即使在光線不好時,神奇的三棱鏡也能讓實驗效果非常明顯D一二三四5. 用三棱鏡可以將陽光分解成七種顏色的光,這七種顏色的光的順序是( A )。A. 紅、橙、黃、綠、藍、靛、紫B. 紅、綠、黃、藍、橙、靛、紫C. 紅、橙、黃、綠、青、紫、藍D. 沒有固定的順序A一二三四6. 小怡陪媽媽逛首飾店,看到寶石鉆戒在燈光的照射下發出五彩的光芒,好看極了。下列現象中和它屬于同一類型的是( C )。A. B.C. D.C一二三四二、 判斷題。1. 白色的光可以通過三棱鏡分解成不同顏色的光,這些顏色的光也可以混合成白色的光。 ( √ )2. 除了紅、綠、藍三種顏色的光,其他顏色的光都是由不同顏色的光混合而成的。 ( √ )3. 紅、黃、藍三種顏色的光可以混合成白光。 ( )4. 紅色的光穿過三棱鏡,也可以分解成不同顏色的光。 ( )5. 用鏡子制造“彩虹”時,鏡子要斜放入水中,效果才會比較好。( √ )6. 用圓盤做色光混合實驗時,圓盤轉動的速度要快,才能看到圓盤變成白色。 ( √ )√√ √√一二三四三、 小明用手電筒、鏡子、水槽制作彩虹的實驗。請根據圖回答問題。1. 實驗中( C )的作用相當于三棱鏡。A. 水 B. 鏡子C. 水和鏡子共同 D. 紙板C一二三四2. 手電筒的光被分解成七種顏色的光,是因為( B )。A. 水能產生有顏色的光B. 水和鏡子相當于一個三棱鏡,能分解光C. 鏡子能把手電筒的光分解成七色光D. 水相當于一個三棱鏡3. 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噴泉旁邊,在( B )時能出現彩虹。A. 陰天 B. 晴天 C. 晚上 D. 不定時BB一二三四四、 小明和小亮在完成用圓盤做色光混合實驗時出現了一些問題,請你幫他們解決。1. 小明發現圓盤旋轉后不能變成白色,下列原因不可能的是( D )。A. 旋轉的速度比較慢B. 圓盤上三塊扇形的面積不相同C. 涂的顏色種類有問題,沒有按要求涂色D. 所在教室的光線太亮D一二三四2. 小亮經過探索還發現圓盤上只涂紅色和綠色,旋轉后變成了黃色;只涂綠色和藍色,旋轉后變成了靛色……但其他顏色的光不能合成紅、綠、藍三種顏色的光,這說明( D )。A. 紅、綠、藍三種顏色的光可以合成其他顏色的光B. 紅、綠、藍三種顏色的光是光最基礎的三種顏色C. 七種顏色的光能合成白色的光,本質上還是紅、綠、藍三種顏色的光合成白色的光D. 以上說法都正確D一二三四3. 你能在圖中畫一畫,并涂上顏色,使這個圓盤旋轉后是白色嗎?動手試試吧!(答案圖)一二三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 1光 源課件 - 2024-2025學年 五年級上冊科學 蘇教版.pptx 1.2. 光的傳播訓練課件 - 2024-2025學年 五年級上冊科學 蘇教版.pptx 1.3. 光的反射訓練課件 - 2024-2025學年 五年級上冊科學 蘇教版.pptx 1.4. 七 色 光訓練課件 - 2024-2025學年 五年級上冊科學 蘇教版.pptx 第1單元 光與色彩單元整合提升訓練課件 - 2024-2025學年 五年級上冊科學 蘇教版.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