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期末素養測評卷(一)一、 填空題。(每空1分,共18分)1. 光在空氣中沿 傳播。2. 紅、綠、藍三種顏色的光能混合成 光。3. 像電熨斗熨衣服這樣的傳熱方式叫作 。4. 在高溫、高壓的作用下, 變成了大理巖。5. 露的形成是空氣中的水蒸氣 在草木或其他物體上凝結成小水滴;霜的形成是氣溫急劇降低到 ,接近地表的水蒸氣在物體表面凝結成冰晶。直線 白 熱傳導 石灰巖 遇冷 0℃以下 一二三四五6. 同學們聽到上課鈴聲響了就走進教室。這個過程中,刺激是 ,反應是 。7. 人體的“司令部”是 。8. 周圍神經既要負責 各種感覺信號,又要將 傳送到肌肉,使其做出反應。9. 腦被堅硬的顱骨包裹著,它由 、 、 三部分組成。10. 智能機器人可以模擬人類的 ,擁有一定的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上課鈴聲 走進教室 腦 收集 大腦的指令 大腦 小腦 腦干 思維 一二三四五11. 10歲左右的兒童每天要保證有 小時左右的睡眠時間。12. 由巖漿冷卻后形成的巖石叫 。13. 測試改進時,要將測試得到的信息與 進行對比,分析設計上有什么不足。10 巖漿巖 任務要求 一二三四五二、 選擇題。(每題 2 分,共 40 分)1. 下列屬于光源的是( D?。?。A. 月球 B. 細鋼絲C. 鏡子 D. 螢火蟲2. 潛望鏡的原理是利用了( B )。A. 光沿直線傳播 B. 光的反射C. 眼睛發光 D. 光有熱量DB一二三四五3. 小華用小紙板、錫紙、玻璃管等材料制作了簡易太陽灶,其中錫紙的作用是( B?。?br/>A. 作為熱的不良導體 B. 反射熱輻射C. 增加熱量 D. 更美觀4. 以下材料中傳熱能力最強的是( A?。?。A. 銅 B. 鋁C. 鋼 D. 塑料BA一二三四五5. “周圍地勢高,中間地勢低,與澡盆相似”描述的是( B?。┑牡?br/>形特點。A. 平原 B. 盆地C. 高原 D. 丘陵6. 發生地震時正確的逃生方法是( D )。A. 感覺房子正在晃動,就快速跳樓逃生B. 躲到廚房里C. 乘電梯下樓逃生D. 在房子停止晃動至下一個晃動來襲前,快速沿緊急疏散指示方向逃生BD一二三四五7. 下列關于地殼的描述正確的是( B?。?br/>A. 地殼像雞蛋殼一樣,是一個平整的巖石外殼B. 相對于地幔和地核來說,地殼其實很薄C. 地殼是巖漿的發源地D. 地殼的溫度很高,所以火山會噴出高溫的巖漿B一二三四五8. 下列關于地殼的板塊運動的說法錯誤的是( C?。?br/>A. 科學家把地殼分為六大板塊B. 板塊在相對移動的過程中,或向兩邊張裂,或彼此碰撞C. 板塊運動總是很激烈,所以產生了地震和火山噴發D. 喜馬拉雅山是由板塊運動形成的C一二三四五9. 用坩堝鉗夾住一小薄片頁巖,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然后迅速浸入冷水中,接著再加熱,再浸入冷水中……反復幾次。這是模擬( A )對巖石的影響。A. 溫度變化 B. 河流沖刷C. 風的力量 D. 海浪沖擊10. 下列行為沒有受大腦控制的是( C?。?br/>A. 身后有響聲轉過去看 B. 閱讀C. 手碰到針尖立刻縮手 D. 投籃AC一二三四五11. 當我們聽到好消息時會感到高興,這說明大腦具有( C )的功能。A. 記憶 B. 控制 C. 產生情緒 D. 推理12. 下列選項中,( A )不受大腦控制。A. 本能反應 B. 情感 C. 運動 D. 語言13. 下列有利于保護大腦健康的行為是( C?。?。A. 經常不吃早飯 B. 乘坐電動車時不戴頭盔C. 保持心情愉悅 D. 蒙頭睡覺CAC一二三四五14. 對降落傘下降速度影響最大的因素是( A )。A. 傘面面積 B. 傘繩長度C. 傘面材料 D. 傘繩數量15. 長江中下游平原形成的主要外部力量是( B?。┑淖饔?。A. 海浪 B. 流水 C. 地殼運動 D. 風16. 彩虹出現在( B )。A. 下雨之前 B. 雨過天晴時C. 下雪時 D. 下雨時ABB一二三四五17. 如圖,把鐵絲彎成M形,用蠟粘上4根火柴棒,在 A點處加熱,火柴棒掉落的順序是( D?。?br/>A. ①→②→③→④B. ④→③→②→①C. ③→④→①→②D. ②→①→③→④18. 人腦的各部分分工不同,( B?。┛刂埔魳?、繪畫、情感等。A. 左腦 B. 右腦 C. 小腦 D. 腦干DB一二三四五19. 我們能用積木搭出不同形狀的物體,這說明大腦具有( C?。?br/>功能。A. 記憶 B. 控制 C. 創造 D. 識別20. 如圖是同學們在做模擬雨的形成實驗,在燒杯上方的培養皿里放冰塊的作用是( A?。?。A. 降低培養皿的溫度,讓水蒸氣凝結的速度更快B. 讓這些冰融化形成雨滴C. 讓燒杯里的水蒸發得更快些D. 防止燒杯里的水沸騰CA一二三四五三、 判斷題。(每題1分,共10分)1. 光照到鏡子上會反射出去,所以光不是沿直線傳播的。 ( ?。?br/>2. 紅光通過三棱鏡也能分解成七色光。 ( ?。?br/>3. 液體只能通過對流的方式傳遞熱。 ( ?。?br/>4. 教室的墻壁刷成白色是為了增加反光效果。 ( √?。?br/>5. 雙層玻璃保溫效果好,是因為空氣是熱的不良導體。 ( √ )6. 地球表面始終在不斷地發生變化。 ( √?。?br/>7. 大腦不是白色的,而是淡粉色的。 ( √ )8. 人體的所有活動都經過大腦的指揮。 ( ?。?br/> √√√√ 一二三四五9. 一項工程要圓滿完成,需要不同領域的工程師通力合作。( √?。?br/>10. 根據實際需要,制作的模型可以簡化。 ( √?。?br/>√√一二三四五四、 連線題。(8分)將下列地表形態與形成的原因用線連起來。 溫度變化 風的侵蝕 地下水溶蝕 海浪沖擊一二三四五五、 實驗探究題。(共24分)1. 同學們為了研究熱在水中的傳遞,把木屑放入燒杯內的水中,用酒精燈對水加熱。(12分)(1) 他們看到的現象是( B )。(3分)A. 木屑會向四周擴散B. 木屑向上升,在水面處擴散,然后沿著杯壁附近下降,如此反復C. 木屑會在杯底向四周擴散,然后沿杯壁向上升D. 木屑沒有變化B一二三四五(2) 這個實驗說明杯里的水主要是通過( C?。┑姆绞絹韨鬟f熱的。(3分)A. 熱傳導 B. 熱輻射C. 熱對流 D. 無法確定(3) 下列事物或行為也利用了這種傳熱方式的是( A )。(3分)A. 走馬燈 B. 鐵鍋炒菜C. 曬太陽 D. 電烙鐵(4) 酒精燈的熱量主要是通過( A?。┑姆绞絺鬟f給燒杯里的水的。(3分)A. 熱傳導 B. 熱輻射C. 熱對流 D. 無法確定CAA一二三四五2. 如圖是同學們在做人造霧的實驗。(12分)(1) 他們往量筒內倒入適量溫水,放入點燃的線香。 移走線香,用冰袋完全封住量筒口,他們看到的現象是 ,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4分)量筒內出現了霧 水蒸氣遇冷凝結成小水滴 一二三四五(2) 他們再用冷水代替溫水,重復上面的步驟,他們看到的現象是 。(3分)(3) 實驗時為什么要先在量筒內放入點燃的線香?(5分)增加空氣中飄浮的固體微粒,水蒸氣更容易凝結沒有出現霧 一二三四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